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282

  对于史高治的设想,克里夫兰市政府当然是无比欢迎的。在市政府的帮助下,史高治在伊利湖畔买下了一大片土地(这些土地都是公共土地,政府只收取了象征性的费用。),开始了克里夫兰大学的建造。
  至于大师,嗯,史高治立刻就想起了现在不是正有一位大师在英国混得郁郁不得志吗?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嗯,你想错了,怎么可能是卡尔·马克思呢?学习他的理论来帮助自己更有远见更有效率的剥削是一回事,请他当教授就是另一码子事了,那就意味着公然的站到了敌对阶级的立场上。这怎么能行呢?
  史高治想到的这位大师是麦克斯韦。这位奠定了经典电磁学的基础的大师,并认为是堪与牛顿相提并论的伟大的科学家。这位大师现在还没有来得及发表他的划时代的巨著《论电与磁》,也没有来得及获得世界性的声誉,如今他正在伦敦国王学院担任自然哲学和天文学教授。上次史高治去伦敦的时候,还曾和他有过一些非常愉快的交谈和讨论。史高治觉得,只要自己用一个设施齐全的实验室做鱼饵,就一定能把这条大鱼钓上来。
  “到底是写封信给卡罗尔,让他代替我去邀请麦克斯韦先生,还是效法刘备,自己亲自去跑一趟呢?”史高治想道。
第108章
纳头便拜的大卫·琼斯
  盘算了一下,史高治觉得,还是自己亲自去一趟英国比较好,一来,卡罗尔在自然科学方面基本上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的。而麦克斯韦先生并不是一个善于交流的人,基本上除了对世界真相的探索之外,对别的东西,他的兴趣都不太大。再加上,在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眼里,美国还是一片蛮荒之地。尤其是在学术方面,欧洲人谈起美国的科技时的感觉,就像现在美国人谈起中国的科技,或者中国人谈起三哥的科技时的感觉一模一样。而在后世里,美国的那些名震世界的大学,像什么哈弗呀、耶鲁呀,在现在,和牛津剑桥什么的完全就不是一个档次的。那个差别,就像现在的哈弗耶鲁和中国的985学校的差别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要说服一位将全部的精力和整个的生命都贡献给了探索自然的科学家来这样的科学荒漠,绝对是需要花一番功夫的。而要说服一位科学家,除了自己这位“科学家”之外,史高治在自己的夹袋里真还找不到第二个合适的人选。
  然而,现在自己这边的生意这么好,真要再往英国跑一趟,说不定会耽误事情的。该死的,大西洋真是太麻烦了。嗯,跨越大西洋的电报电缆已经在准备再次铺设了吧。呵呵,那些家伙一定会认为,这将是一个能赚大钱的大买卖吧。等自己这一趟先把麦克斯韦拉过来,再在和他的交谈中启发他一下,无线电波的相关理论很快就能出来了。然后,自己就抢在赫兹前头,把赫兹实验拿出来,证实电磁波的存在,并进而一边给自己刷声望,一边再把马可尼的买卖抢了,最后把跨洋的无线电报先搞出来。让辛辛苦苦的在大西洋铺越洋电缆的那帮子家伙统统哭死。嗯,接着就是广播、将来还有……,这样的一系列的玩意儿,绝对是一座金山。从这里能够淘出来的金子,绝对够填满正在修建的天鹅城堡里的那个大游泳池。为了这样的一座金山,跑一趟欧洲绝对是值得的。
  时间紧迫的史高治找了一条飞剪船,带上了几个保镖就出发了。虽然飞剪很不舒服,虽然这个月份大西洋的风浪也比较大,老实说在这个月份乘坐飞剪出海,简直就是自己找罪受。但是,时间就是金钱,而金钱——那就是史高治的命啊。为了堪比生命的金钱,晕晕船,吐点胆汁算个什么?
  果然,刚出纽约港不远,船只就开始剧烈的颠簸了起来,翻着白沫的海水轻易地涌上了飞剪船那低矮的干舷,从甲板的这头一直涌到那头。除了水手,任何人都被禁止上甲板,史高治和他的保镖们都老老实实的坐在固定在地板上的椅子上,用手扶着柱子或是其他的东西,保持着身体的平衡。或者干脆躺在床上,还在身上系上一个绳子。这时候的感觉,很有点像是在后世的公园里坐海盗船。不,应该说比那个刺激多了。后世公园里的海盗船的颠簸幅度虽然不小,但这种颠簸是有节奏的,稳定的,可预测的,而在这条该死的飞剪船上的这种颠簸,在幅度上虽然更小,但在节奏上却不太均匀,船只不但会上升下降,前后倾斜,也会不时的左右倾斜,这些倾斜,有的是海浪造成的,它很有节奏,每隔十多秒一次,船只先是向上升,然后又迅速的落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船头和船尾的一起一伏。而横向的倾斜则是海风造成的,再加上在船舱里啥都看不见,这就真的一点可预见性都没有了。更要命的是,这个晃荡永远没个完,总之,对自己的前庭功能一向自我感觉良好的史高治,在船上吐了个稀里哗啦。先是把上船前吃的那点东西全吐光了,然后就是不断地吐清水。
  话说几个人就这样呆在船舱里吐啊吐啊,总算是吐习惯了,于是不吐了。(其实是风浪减小了的结果)。史高治全身瘫软,就像一只死鸭子一样瘫在床上动弹不得。
  一直到了傍晚,史高治才换过点气,勉强能爬起来就着水,吃点东西了。到了第二天,风浪再次厉害了起来,结果,嗯,史高治又一次躺下去了。而且在这一天,还发生了一件比晕船更麻烦的事情——在风浪中,主帆被撕开了一道口子。船长只好将它降了下来,加以修补。而就在这时候,一条船出现在远处的海平线上。
  “船长,那里有一条船!”负责瞭望的水手指着远方报告船长。
  “哦。”船长举起望远镜,看到在那条船的桅杆上,一幅米字旗正在高高飘扬。
  “是条英国商船。”船长不以为意的说,在这条繁忙的航线上,遇到一条英国商船是件非常常见的事情。
  那条船渐渐的靠近了。
  “去,把主帆升起来。”船长说。
  “还没有补好呢,船长。”
  “安全第一,升帆!”船长说。
  在那个时代,当一条海船靠近另一条海船的时候,不怀好意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对面过来的的确是一条上船,但是有些有节操的商人也是不会拒绝偶尔出演一下海盗的机会的。
  船上的帆刚刚升起一半,对面的那条船就突然的加快的速度。同时飘扬在桅杆顶部的那面米字旗被迅速的降了下来,随之升起的则是一面美利坚联盟国的旗帜——这是一条隶属于南方的私掠船!
  这条船来得很快,史高治他们船上的帆才刚刚升起来,速度还没有来的及提起来,那条船就靠近过来了。两条船之间的距离迅速的缩小到了百余米,那条私掠船的船舷侧的炮门一个接一个的被打开了,黑洞洞的炮口伸了出来,对准了史高治乘坐的船只。
  飞剪船因为干舷低,所以没有可以装炮的位置,在火力对比上,差距太大。现在最引以为豪的速度又来不及发挥,在面对南方的私掠船的时候,自然就是全面的下风了。
  “投降吧,要不我们都死定了!”船长说,“落帆,快落帆!”
  刚刚升上去的主帆又被降了下来。不仅仅是主帆,所有的风帆都被降下来了。飞剪船上的水手们一边朝着那方私掠船摇白旗,一边向上帝祈祷,希望他们的敌人能够比较有绅士风度。
  既然飞剪已经停了下来,那条船也就慢慢地靠了过来。几根缆绳先被抛了过来,然后几个水手从那边跳了过来,他们有的人迅速的控制住了要害位置。有的人则用缆绳将两条船捆在了一起。接着,从那边的船上放下来了一条跳板。一个戴着船长帽的大块头,手执着一把佩剑从跳板上走了过来。
  这人一直走到船长的面前,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然后说:
  “我是这条南方之星号的船长大卫·琼斯。你是这条船的船长吗?”
  “我是‘海上漫步者’的船长巴博萨。我希望你们能够依照《华盛顿宣言》的精神对待我们。”巴博萨船长回答说。
  “我们南方人是绅士,只要您们不妄图反抗,我们就会以对待绅士的方式对大你们的。”大卫·琼斯船长回答说。
  “现在,我宣布,你们的船只和船只上的一切物品都已经被美利坚联盟国政府暂时征用了。我们将带你们回我们的港口,你们会得到妥善的安置的。好了,巴博萨船长,请告诉我,您的船上运输的是些什么物资?”
  “我们这次,主要是送几个人到英国去。”巴博萨船长回答说,“这里有一个大人物,您应该听到过他的名字。虽然我们现在都成为了俘虏,但是我还是希望您能对他保持足够的尊敬?”
  “大人物?”大卫·琼斯笑了,“有多大?是林肯吗?就算是林肯,我们南方人也会信守承诺,给他符合他的身份的待遇的。”
  “是《华盛顿宣言》的起草者,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巴尔博船长回答说。
  大卫·琼斯船长改变了脸色。过了一会儿,他说:“您说得对,这的确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大人物。真没想到我居然能在这里遇到他。您能为我引见一下吗?”
  ……
  “麦克唐纳先生,您是说,因为打算亲自去聘请一位英国科学家到您正准备开办的大学来任教,您就亲自乘着这么条能把人吐死的船横渡大西洋?如果我知道的不错,您可是一位大富豪。你派个人去不就得了吗?”大卫·琼斯惊讶的望着因为不断的呕吐而脸色苍白的史高治。
  “麦克斯韦先生是个一心都放在科学上的人,一般的人很难和他交流。所以我只有亲自去一趟了。”史高治回答说,“再说我最近也有一些想法,想要和他讨论一下。”
  “是有关法拉第先生的力线的问题的吗?”大卫·琼斯船长突然问。
  “船长您对这个也有研究?”史高治吃了一惊。
  “我在威廉与玛丽学院读书的时候涉猎过一些于此有关的内容。”大卫·琼斯船长回答说。
  ……
  在结束了和史高治的谈话后,大卫·琼斯船长又走到了巴博萨船长的面前,对他说:“巴博萨先生,您很幸运,载上了这样的一位乘客。我如果把您们都作为俘虏带回去,一定会被人说成是像当年踩坏了阿基米德画在地上几何问题傻瓜罗马兵的。说不定还有人要把我比作更糟糕的家伙,整个的南方都会痛骂我们的。您和您的船都自由了。现在你可以继续您的行程。祝您一路顺风!”
  大卫·琼斯船长伸出手和巴博萨握了握手,然后转身离开……
第109章
污染也是大有作用的
  在这次遭遇之后,史高治倒是在没遇到什么太多的倒霉事了。反正也就是每天吃了吐,吐了吃,吐着吐着,嗯,慢慢地也就不吐了。不过这个时候,距离英伦也就不远了。
  史高治出发前,提前了三天,先写了封信给卡罗尔。然而没想到,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反正就是史高治跑得比他的信更快。这样一来,码头上自然也就没有人准备好车马来欢迎他们。十多天来吐得面无人色的史高治在几个保镖的帮助下爬上了岸,然后叫上了一辆公共马车,朝着伦敦火车站驶去。
  史高治在伦敦近郊的一个小镇上买下了一处别墅,作为麦克唐纳家族在欧洲的据点。之所以会选择在相对偏僻一点的小镇,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避开伦敦的可怕的污染。事实上,大多数的富翁都住在类似的地方。除非不得已,谁愿意长时间呆在伦敦的烟雾里。
  这座小镇就是这样的一个富翁们聚居地地方。这里离伦敦市中心,大概四十多公里。乘坐火车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可以说是相当的方便。
  等史高治到达卡罗尔的居所的时候,却发现卡罗尔并不在。据仆人们说,上午的时候,卡罗尔就和凯瑟琳小姐一起出去了。
  卡罗尔和一位小姐一起出去了,这倒真是个好消息,只是史高治学案子很疲惫,所以他只是随意的问了问有关凯瑟琳小姐的情况,然后就交代仆人等卡罗尔回来了,就来叫醒自己。然后他就直接到客房里,找了张床躺下睡着了。
  这一觉是史高治这么多天来睡得最为安稳的一觉,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史高治才醒过来。他站起来挥挥胳膊踢踢腿,又做了连个深呼吸,感觉那种充盈的生命力又回到了自己的身体中。
  “史高治,你醒过来了?”这个时候卡罗尔走了进来,他望着正在继续做扩胸运动的史高治笑了,“昨天我看你太累了,就没让他们来打扰你。好了,早餐已经准备好了,快去梳洗一下,然后下来吃饭。”在给史高治交代这些生活细节的时候,卡罗而觉得,嗯自己又像是史高治的哥哥了。
  “好的,克罗尔,我马上下来。对了,那位凯瑟琳小姐是怎么回事?”
  “这个一会再说吧。”卡罗尔笑了笑说。
  ……
  “听你这么说,这位凯瑟琳小姐到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史高治说,“卡罗尔,你可得留神一点。”
  “怎么了,有什么不妥吗?”卡罗尔问道。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史高治赶忙解释说,“我的意思是,卡罗尔你要注意,以后的生活中可不要完全被她主导了方向。因为从你的描述看,这位凯瑟琳小姐非常聪明,在以后的生活中,一不留神,你就可能失去主导权的。当然,对于我们家族来说,一个崇明能干的媳妇可是非常有用的。”
  “嗯,”卡罗尔低低的应了一声,然后问:“史高治你突然跑到英国来,有什么事情吗?”
  “我打算在美国办个大学,准备到这里来挖两个教授回去。”史高治说,“一所大学,对于我们的整个财团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卡罗尔你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影响力还不足以说服那些家伙,所以我只好自己来跑一趟了。”
  “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拜访那几位教授?”
  “先不忙。我来得急,原本还想着在船上完成一份如何拉拢他们的计划的。可惜一上船就晕得一塌糊涂,时间都用来呕吐了,所以这些计划还没来得及制定好。我先慢慢把计划整理好,然后再去。哦,对了,我过来了的消息先不要传出去。我可不想有人会和我抢人。”
  ……
  要打动一位大师,让他愿意远离家乡,到万里之外的蛮荒之地去从事他的研究。这可不容易。史高治决定从四个角度来动手。
  首先是硬件条件,也就是大楼。史高治知道,理科的大师们是离不开实验的,而实验可是要花钱的。对于现在的史高治来说,能够用砸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史高治已经准备好了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实验室的设计方案,他相信,结合了自己后世的见识这样的一座实验室一定能给麦克斯韦带来很大的吸引力的。
  其次就是工资待遇了,这个就更不是问题了。史高治相信,论比给麦克斯韦开工资,英国没有一所学校能和自己相比。
  接着的就是用学术上的新思路去钓人家的鱼了。麦克斯韦提出的,研究的东西和牛顿对这类东西的看法是有一点抵触的。而牛顿在英国科学界的地位,简直和耶稣在教会中的地位类似。英国人普遍觉得凡是牛顿说过的,都是对的;凡是牛顿坚持的,就一定是真理;我们理解的,要遵循,不理解的,也要遵循。在这个过程中去加深理解。这样一来他在科学界中很难得到理解,坚定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就更少了。而同样身为科学家的史高治,只要提出以点能对他有所启发的有吸引力的新观点。就很可能打动他。
  最后一招,就是从他的家人那里入手。
  麦克斯韦先生的有一个大他七岁的妻子(她也叫凯瑟琳),这位女士深得麦克斯韦的敬爱。如果能够打动这位女士,那么事情就更有把握了。那么怎样才能打动她呢?
  虽然史高治对于这位34岁才出嫁的凯瑟琳有什么爱好并不清楚,不过他估计,用来打动一般的女人的那些东西对她未必有效。嗯,也许伦敦该死的雾霾倒是个好的帮手。自己只需要找出一份伦敦地区婴儿因为呼吸道疾病而夭折的比例的图表,应该就足以打动这位女士了。
  在完成了这些准备之后,史高治带上了两个人,乘着马车,离开了卡罗尔的住所,去伦敦国王学院探访这位真正的大师。
  ……
  到达伦敦后,史高治并没有直接朝着伦敦国王学院过去。而是直接朝着麦克斯韦的家里去了。这个时候,麦克斯韦应该还要一会儿才会回家。正好可以和麦克斯韦太太谈两句话。
  麦克斯韦在市中心有一处本来还算不错的住所,只是附近最近新开了一家工厂,这家工厂除了和其他的工厂一样,黑烟囱里没日没夜的冒着一股黑烟之外,还时不时的散发出一种特别的臭味。所以你可以看到,在这一带,所有的建筑,朝着工厂那边的窗户都是紧闭着的。
  这个时候正有一阵风从工厂方向吹了过来,史高治赶紧屏住呼吸,掏出自己的白手绢捂住鼻子。然后走上麦克斯韦家门前的台阶,开始敲门。
  “谁呀?”里面传出了麦克斯韦太太的声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