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282

  麦克唐纳1857步枪并没有涉及弹仓,所以射速和现代拴动步枪比,还很要慢一点,事实上,即使是现代栓动步枪,没有机枪帮助,也不一定能阻挡这样的人海冲锋。眼看敌军越冲越近,内维尔中校只好下令,撤回到第二条战壕。
  士兵们沿着交通壕迅速的跑回到第二条战壕。此时一些奥地利人已经冲到了第一条战壕前,他们有的直接越过第一道战壕,继续向第二道战壕冲去,有些机灵一点的则跳下战壕躲避子弹。
  结果,这条战壕的存在让那些原本一心一意往前冲的奥地利人动摇了。更多的人发现,跳到战壕里躲起来貌似更为安全。于是老老实实冲锋的人少了,躲进战壕里不出来的人倒是越来越多。结果,冲向第二道战壕的人当然毫无悬念的被打死在地,而这又让更多的人躲进了第一道战壕里。
  这个时候,奥地利人的后续部队也跟上来。不过显然,战壕里已经没他们的位置了,所以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向第二道战壕冲去。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冲锋的气势也下降了很多。加上一路冲来,损耗的体力,使得他们的速度也大幅的下降了。而三道战壕虽然少了一道,但是第一道战壕里的人基本上都已经转移到第二道战壕里去了,所以,奥地利人要面对的子弹并没有减少多少,短短的八十米的距离,不断地有人被打死在地上,虽然他们和第二道战壕之间的距离还在渐渐接近,但是他们的行动已经明显的变得越来越迟疑。
  “让士兵们上刺刀吧。”罗布森对内维尔说,“现在敌人已经接近极限了,只需要一个反冲锋,就一定能打垮他们。”
  内维尔想了想,又看了看已经接近到了不到50米距离的敌军,最后下令道:“全体上刺刀!”
第087章
鸭堡
  就像罗布森预计的那样,这个反冲锋打垮的奥地利人,他们就像是退潮一样退了下去,也像大海退潮时,会把很多东西留在海滩上一样,他们也把大量的枪支、尸体、以及大批刚才很聪明的躲进了战壕里的士兵抛在了后面。不过聪明人总是不吃亏的,那些躲在战壕里,没想到战局突然逆转的家伙们大部分也非常聪明的举起了双手,当了俘虏。
  更要命的是在内维尔的阵地前的崩溃也传染给了还在其他阵地前艰难战斗的奥地利人,他们也跟着溃败了下去。现在望着奥军丢盔弃甲的败退,内维尔知道,这一仗终于胜利了,在经过了这样的惨败之后,至少几天之内,奥地利人是绝对再也没有士气和力量再来发动一次这样的攻击了。
  ……
  “向陛下报告战况吧。”吉乌莱将军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岁。他知道,这份报告报上去,等待他的肯定只有撤职了。不过离开这里也好,这个地方,无论是那些那些射速快的不像话,射程远得不像话的美国步枪,还是那种号称能创造奇迹的“大力丸”都太不科学了,简直让人觉得像是在做梦一样。嗯,也许陛下会御驾亲征,能够让军队恢复点士气吧。不过,这一仗战争的前景,吉乌莱还是不太看好。法国人肯定会加入进来的,到那个时候,丢失对意大利的控制几乎已成定局。
  ……
  这一战的结果迅速的通过各种手段——信鸽、有线电报——传遍了整个欧洲。现在,几乎所有的国王,以及各国的将军们都在谈论着一种神奇的药物——“大力丸”。这种药物的神奇效果,已经在撒丁人和奥地利人的战争中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它可以让懦夫向勇士那样战斗,只要有了它,部队的战斗力几乎可以成倍的增长。军事家们宣称,这样的药物,对于军队的重要性已经不亚于枪支和火炮了。他们甚至说,在将来的战争中,谁没有这种药物,简直就像是没有步枪和大炮一样。人们纷纷打听,这种药物在什么地方有卖的,于是史高治的麦克唐纳化学与医药公司在欧洲的办事处的门槛都要被踩破了。
  如今,既然史高治回到了美国,他的大哥卡罗尔就被派遣到了英国,作为麦克唐纳化学与医药公司在欧洲的业务的主管。
  这是卡罗尔第一次担任这样重要的独当一面的职务,去赴任的时候,卡罗尔很有些忐忑,担心自己会把事情搞砸了。不过史高治还是说服了他。
  “大哥,欧洲的业务对我们非常重要,在短时间内,来自欧洲的收益也许要占到公司收益的大半。所以在那边,必须有一个非常可靠的人。除了你,还有谁能帮我呢?难道要让我不停的在大西洋上跑来跑去?或者,让约翰·洛克菲勒去负责欧洲的事物?”
  听到弟弟说“让约翰·洛克菲勒去负责欧洲的事物”,卡罗尔的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了那个在对付杜邦公司的时候杀伐决断,心黑手狠的老邻居,要是他一个人在欧洲,没人盯着……
  卡罗尔摇了摇头,把那些不太团结的想法暂时的从脑袋里摇了出去。“啊,史高治,我明白了。我去欧洲,不过万一我弄错了什么,你可……”
  “放心吧,大哥,在欧洲,我们并没有直接的竞争者,只要注意好个人安全,最多也就是赚的多点少点的问题。哦,对了,大哥,我们的新家的设计完成了,马上就要开工了,等你什么时候回来,说不定就能看到那座‘天鹅城堡’的雏形了。”
  卡罗尔笑了起来:“好呀,等着回来看看我们的‘鸭子城堡’。”
  史高治发财后,他们自然不可能在呆在原来的老地方了。那里不说生活条件太差,更重要的是安全性也成问题。所以,史高治在克里夫兰的富人区买了一栋别墅,全家都搬到了那里。不过现在,随着史高治的买卖越来越大,即使是富人区的别墅,也显得不够安全了。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这就好比,假如你家里的存款加起来不超过10块钱,那么哪怕你家里连门都没有,也是安全的。而如果你家里每个月能赚到一两万,那么一般的小区的防盗门也就够了,但如果你是个亿万富翁,那么,那些亡命之徒们动你的动力就太大了,嗯,你就需要一座庄园和一整套的安保服务了。
  史高治在纽约买下了一大块地,准备在那里建起一座庄园,作为以后麦克唐纳家族世世代代居住之用。(虽然老约瑟夫对于要搬去纽约而不是继续呆在克利夫兰感到并不是很高兴,但是他也没有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而在设计这座庄园的时候,史高治要求,这座庄园首先要安全,其次要舒适,另外还必须非常漂亮。
  节俭惯了的老约瑟夫则对此不以为然,他说:“史高治,能住人就行了,这么高的标准,难道你想要建一个国王的城堡?”
  这句话倒是启发了史高治,于是他一下子想起了后世里见到过的新天鹅城堡了。那几乎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城堡了,而且,嗯,虽然不是正宗的作战用的城堡,安全性也绝对不成问题。当然,在这个时代里,这座城堡现在还并不存在。不过这并不妨碍史高治把它山寨出来。
  于是史高治兴冲冲的跑进自己的工作室里呆了好一会儿,然后拿着一张城堡的草图,得意洋洋的跑出来让父亲和大哥看自己的设计。
  “怎么样,漂亮吗?”史高治说,“我打算给它取个名字叫天鹅城堡。”
  “漂亮!只是这要很多钱吧?”节俭惯了的卡罗尔说,“如果简化一点,应该能便宜不少。”
  “作为子孙们世代居住的地方,也不能太简陋了。”史高治说,“再说,现在钱不是问题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有无数的钱像潮水一样滚滚而来的。”
  老约瑟夫瞪了史高治一眼,但却并没有说什么。他慢慢地戴上老花镜,拿过草图看了半天,然后自言自语的说:“这哪里漂亮了?就是乱花钱罢了!还叫天鹅城堡?我看还不如叫鸭子城堡!”
  也许是因为老约瑟夫此后一直坚持叫这座建筑叫鸭子城堡的原因吧,反正在后世,这座美轮美奂的城堡的正式名字“天鹅城堡”根本就没什么人用,倒是“鸭堡”这个名字得以广泛流传。到了后来,就连麦克唐纳家族的后人们自己也把这座城堡叫做鸭堡,而且还在自己的家徽里画上了一只一手拿着火枪,一手提着医药箱的昂首阔步的鸭子。
  当然,史高治画出的不过是张潦草的效果图,是不可能直接拿来作图纸的。所以要想把这座城堡变成现实,还需要找专业人士来加以设计。
  不缺钱的史高治现在还不太看得上美国的设计师,于是干脆让人把这个草图带来英国,拜托劳伦斯骑士给自己找个好设计师设计一下。而劳伦斯骑士自然是把这张草图给了阿尔伯特亲王,然后亲王殿下就把它丢给了剑桥大学。然后剑桥的学者最终完成了他的整个的设计。
  在设计中,这是一座漂亮得就像是从童话世界里面降临过来的一座城堡。城堡中有两百多个房间,这里面有卧室,有仆人房,有办公室,有小会客室,有大会客厅,有小会议室,有大会议室,有健身房,有舞厅,有室内网球场,甚至还有室内的游泳池。在城堡的地下,在挖得很深的地方,还有酒窖和金库。在很多年之后,麦克唐纳家族的后人们把这座城堡捐了出来,作为美国事实上真正的权力核心美联储的办公地点,而美联储在对城堡的地下部分进行了改造和加固之后,将它变成了联邦储备银行的一处相当重要的金库。
  城堡的外面,则是花园和露天的运动场,以及池塘、雕塑什么的。这以前的外面,则是一圈又高又厚的围墙,沿着围墙还设置了8个警戒塔。
  这样大的工程当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依照史高治的计划,这个工程大概要到1865年左右完工。到那个时候,史高治也已经有21岁了,到了可以娶老婆的年龄了。那个时候,战争也差不多该结束了,而自己的商业帝国应该也基本成型了。接着是石油大潮,电气时代的大潮。无数的赚钱的机会都在等着他。哦,对了,南方战败了,那些支持南方的大奴隶主们会有一段非常艰难的日子要过了。趁着这个机会去抢劫他们一番倒也不错,比如说密西西比州那边,可是有不少的大油田的。抓住机会,应该能以最低的价格把这些土地弄到手里。
  送走了大哥卡罗尔,没过多久,史高治就得到了预料中的撒丁军队胜利的消息,随着消息一起来的,还有来自欧洲各国的订单,其中甚至还包括正在和撒丁交战的奥地利。而史高治的老朋友,劳伦斯骑士则又一次带着阿尔伯特亲王的意思跑过来谋求合作了。
第088章
大机器生产
  劳伦斯骑士自然是为了能创造奇迹的“大力丸”而来的。不过在他说明了来意之后,史高治却朝着他耸了耸肩,两手一摊说:“我的朋友,很不好意思,我没法答应您的要求,无论是授权生产还是专利入股。”
  “为什么?”劳伦斯问,“如果您对我的条件有不满的地方,或者您有什么新的建议,我们都可以谈呀。”
  “啊,我的朋友,您误会了。”史高治说,“据我个人而言,当然是愿意继续我们的合作的。但是,嗯,也许您来得很急,没注意到今天的新闻吧。”史高治一边说,一边顺手从茶几上拿起一份报纸,递给劳伦斯看。
  劳伦斯接过报纸,疑惑的瞟了一眼,看到头条上是这样的一行黑字:“众院通过决议,限制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出口”。
  “劳伦斯先生,您知道,我的生意大了,赚的钱多了,自然就有人看我不顺眼。于是,嗯,就有人搞出这么个东西来了。”史高治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虽然仅仅只是众议院通过了,参议院还没有审议,所以,这东西还没有成为法案,但在这个时候,我们谈这件事情,还是不太合适的,有心人知道了,会给我扣上卖国贼的帽子的。当然,我正努力的在参议院活动。如果参议院能否决掉这项议案,我们继续就这一问题合作还是没问题的。”
  这种情况显然出乎劳伦斯的预料,谁知道美国国会怎么会突然蹦出来发这个疯。
  “如果贵国国会继续采取这种不利于经商自由的做法,联合王国也不会没有什么举动的。”劳伦斯想了想说。
  “我也希望你们能给国会的那帮子傻冒一点压力,好让他们知道,妨碍做买卖的自由是不道德的。”史高治回答说。
  “如果我们暂时不能谈合作生产,”劳伦斯说,“那么我们希望能够获得在欧洲的销售代理权。”
  听了劳伦斯的话,史高治不觉在心里冷笑了起来。“大力丸”现在已经成为了战略物资,能够垄断这样的东西的销售,这其中的利益当然是非常巨大的。如果真的做到了这一点,英国人甚至可以凭借它来随意左右欧洲的局面。但正因为如此,这样的条件无论如何是不能答应的。否则,史高治就等于完全在为他人作嫁衣裳了。
  “劳伦斯先生,您应该明白,这样的条件是不可能被接受的。这里面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而且,我也很不喜欢这种破坏正常的自由贸易原则的做法。所以,我不可能答应诸如不应该把商品卖给谁而只能将它卖给谁这类的条件。不过,考虑到我们一直合作得很愉快,所以在价格上,我倒是可以给亲王殿下一些优惠。当然,这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劳伦斯现在已经差不多想明白了:史高治觉得他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他不愿意再轻易的把自己的利益和别人共享了。对于这位合作者,亲王殿下不是没有认真的调查过,劳伦斯知道,史高治现在是共和党最重要的金主之一,而在北方,共和党已经基本上继承了以前辉格党的政治遗产,无论是在以人数决定议席数量的众议院,还是以州数来确定议席数量的参议院,共和党,以及亲共和党的力量都已经控制了多数的议席(当然,这也让布坎南总统早早的就跛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史高治不愿意,众议院怎么可能通过这样的议案?这个议案说不定就是史高治自己授意别人搞出来的,为的就是能借助美国政府的力量来拒绝他们从而独占“大力丸”所能带来的利润。
  但是,越是明白了这一点,劳伦斯就越是沮丧,如果是在其他国家,大英帝国还能通过自己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来迫使对方就范。但是对美国,就没那么容易了。在现在欧洲局面变幻不定的时候,派兵威胁美国那是完全不可能的。至于经济制裁,嗯,美国总统可能会很担心,但是美国国会里的那帮子共和党人可正巴不得能和英国人发生贸易磨擦呢。因为他们正想要靠着这样的机会,把美国的关税提上来,好把欧洲,尤其是英国人的工业制成品从美国市场上赶出去,给北方的工业腾出位置来呢。
  想清楚了这些之后,劳伦斯骑士感到格外的沮丧。既然他手里并没有能让对手屈服的王牌,那么也就只能先停下来听一听对手的意见了。
  “那么麦克唐纳先生,请问您有什么样的条件呢?”劳伦斯问道。
  “劳伦斯先生,我们需要购买很多的原料,硝石、鸦片、以及其他很多东西。尤其是硝石和鸦片。如果亲王殿下能够给我们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硝石和鸦片,我们自然也能以更优惠的价格向亲王殿下提供药品。这样一来,我们两家就都能得到好处。您看这个买卖如何?”
  史高治需要大量的硝石,这并不出乎英国人的预料。就像在美国有很多人都已经看到了爆发内战的可能一样,英国人同样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很多人正在等着这场战争爆发,好顺势发点财呢。所以劳伦斯也明白,史高治一定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想要预先囤积一批硝石来发财。至于鸦片,因为此前的合作,英国人已经知道那种包治百病的神药海洛因的制备原料之一就是鸦片。他们正为他们在印度种的鸦片有了新的用途而高兴呢,对于美国人也要扩大进口数量的想法,他们当然不会反对。只要这些制成品不在英国的属地销售就行了。
  于是,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劳伦斯终于和史高治就购买“大力丸”等生意达成了初步的意向,现在就等着亲王那边最后批准了。
  送走了这位大客户,史高治翻看了一下公司的订单,发现现在麦克唐纳化学和医药公司的生产能力已经开始成为瓶颈了。扩大生产势在必行,而新的工厂的建设却需要时间,缓不济急。也许,是把流水线生产这个大杀器搬出来的时候了。
  于是,花了一夜的时间,史高治细细的研究了一下现在的生产过程,史高治将这些伤残过程分拆开来,分成了十多个相互衔接的独立的步骤,然后找来了负责生产的工程师们,开始讨论如何对生产过程进行改进。
  流水线生产的方式相对于此前的生产方式是一个革命。这不仅在于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工人不需要移动,不需要进行过于复杂的操作,从而使得生产的效率变得更高了,也在于在资本家和工人的博弈中,它的出现使得资本家的优势更为明显了。首先在这种生产方式中,工人的培训难度下降了,一个工人将不再需要负责那么多的事情,自然也就不需要掌握那么多的技术,这使得资本家能够更容易的找到足以胜任工作的工人,并让原来的那些拥有“技术”的工人的地位相对的下降了。其次,通过这样的方式,资本家也更容易将劳动强度提得更高。比如说,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把传送带的速度调快一点。工人们在相同的工作时间里要完成的工作量就上升了,于是劳动强度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提高了。在这种生产方式出现之前,虽然工厂里早就在使用机器生产了,但是这个时候的生产还是工人人在使用机器生产,即使他们所使用的机器再大,它仍然是在工人的控制之下的。而在采用了这种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后,工人们至少在工作的时候,就不再是人了。他被异化成了流水线这台怪物机器上的一个零件。现在,不再是然在操纵机器生产了,而是机器自己在操纵着工人生产,这才是真正的大机器生产!
  不过,越是单调的一成不变的重复操作,越是容易让人疲劳。而工人们一旦疲惫不堪了,效率就会迅速下降,各种错误也会不断发生。所以,在原来时空的历史上,最先使用流水线生产的福特汽车带头给工人们搞8小时工作制,这并不是因为某些人宣称的资本家的良心,很难想象,像亨利·福特这样的一个反工会的,公然宣称,劳工根本不需要有大脑的家伙,会真的有这么圣母的良知。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没有多少人在流水线上进行了八个小时以上的高强度劳动之后,还能保持不出错的。而流水线的特性却使得任何一个环节的错误,都会干扰到其他的环节。所以,让工人们干更长的时候,赚钱的效率已经不如干脆再招入一批工人了。
  不过史高治倒是有办法突破这个时间限制,因为他手上有无所不能的“大力丸”,不过史高治并不打算把劳动时间变得更长,这样做,太过明显。他只打算先给工人们吃点“大力丸”,然后让流水线转得稍微快那么一点点。
第089章
麦克唐纳银行
  对于史高治而言,1859年过得这样的飞快,一转眼就过去了。在这一年里,史高治的事业真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尤其是麦克唐纳化学与医药公司的三大拳头产品,更是不断地给史高治带来滚滚的财富。现在,史高治几乎可以宣称,在美国,甚至在整个欧洲(也许东欧那边例外一点),没有一家药店里没有史高治的药物出售。而欧洲和美洲的那些医生们,如果离开了史高治的磺胺和海洛因,简直就不知道该怎么治病了。
  而公司的另一样药品,“大力丸”更是成了居家旅行,杀人放火的必备良药。这可不是胡说,在“居家旅行”方面,旅客们用它来消除旅行的疲劳,学生们用它来支撑自己熬夜学习,工人们用它来支撑自己完成高强度的劳动,南方奴隶主也从史高治的公司里购进了这东西好给自己的奴隶用,文学家们用它来激发自己的灵感,演员们用它来提升自己的表演激情。甚至,据说纽约以及一些其他城市的从事某种古老的服务业的姑娘们也用它来让自己一天能完成更多的生意。
  而在“杀人放火”方面,自从意大利对战争中,服用了“大力丸”的意大利军队,在法国军队的辅助下,不断地击败奥地利人,最后基本上完成了对意大利的统一之后(因为法国人的干预,教皇对于罗马的控制权暂时被保留下来了)。“大力丸”更成了欧洲各国军队中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现在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麦克唐纳化学与医药公司的“大力丸”,那些欧洲国家都打不起仗来。再加上麦克唐纳1857步枪在欧洲的热销,(现在,奥地利人和普鲁士人都成了这款步枪的新用户。只有无耻的法国人,在认真的研究过麦克唐纳1857步枪之后,居然推出了一款所谓“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后装式步枪”。他以为他是沈霍伊吗?居然敢这样!就是沈霍伊,也是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购买了不少正统的SU-27之后,才开始山寨出歼-11B、歼-15、歼-16这帮子蛮夷的呀。于是史高治立刻停止了对法国的“大力丸”供货,然后,法国派人过来谈判了,嗯,现在还在扯皮呢。)以至于史高治在“医药之王”的外号之外,又有了一个新的外号:“战争之王”。
  生意如此之好,史高治手中的钱自然也就越来越多。到1859年底,他赚到的纯利润都已经超过了七百万美元了,换句话说,如果史高治愿意,他已经能够代替美国政府,把阿拉斯加整个的给买下来了。不过,史高治有没想当国王,买那个干啥?阿拉斯加矿产丰富,资源富饶,但是在当时要把它开发出来,需要的钱可绝不仅仅是一点点。而且阿拉斯加到美国人手里,要到1867年了,还有好几年的时间可以缓冲呢。资本家手里的钱是绝对不会放到金库里不动的,当手中的活钱越来越多的时候,史高治自然就要考虑,这些钱该派上什么用场了。
  在封建时代里,人们发了财,有了钱,往往会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卖成土地,另一种是兑成金银,然后装在坛子里,再挖个坑埋下去。细心一点的人害怕忘了埋藏的地点,还会在上面竖起块“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牌子。
  但资本主义社会里的资本家却不是这样的,他们理解资本只有在不断地流动中才能显示他们的价值的道理,而他们所处的时代也给他们的资金提供了各种出路。所以,资本家们不是没有储存金银的宝库,比如著名的老葛朗台,就有一个秘密金库,只是那些宝库里的金银总是在不断地流动的。像俄国地主泼留希金那样的让土豆在仓库里堆着发烂的事情,资本家可是做不出来的。
  在此前,史高治只要有了钱,就把他投入到再生产中去,扩大生产规模。不过到这个时候,他觉得生产的规模已经够大了,继续盲目扩大规模,反而会带来恶果。那么这笔越来越多的闲钱钱用来干什么呢?
  对这个问题,史高治早就有了答案,那就是——建银行。
  在资本主义时代里,一切的生产要素都要通过资本的配置来得以流动。而银行,则是资本流动的管道和阀门。一个大财团,可以不涉足军火,可以不涉及化工,可以不涉及钢铁,不涉及运输,不涉及动力,但绝不能不涉及金融,绝不能没有自己的银行。银行是资本力量的倍增器,一个手里没有银行的富翁,他能够动用的力量只不过是他自己的财富,而一个拥有银行的富豪,却可以利用信贷等各种手段,调动远大于自己本身所拥有的财富的资本。
  在1860年新年的时候,一家叫做“麦克唐纳创业投资银行”注册资本600万美元的银行出现在纽约曼哈顿。银行成立的时候,最大的投资人,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就这家银行的经营方向发表了相关的演讲。在演讲中,史高治简要的回顾了自己的发家史(当然,一些黑暗的东西自然就不提了),并指出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同,科学和技术在这个时代里对于历史的发展起了主导性的作用,并进而盗版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调。然后,史高治悲天悯人的表示,考虑到在这个时代里,还有无数的有着科学才华,有着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却因为缺乏启动资金而无法将这些东西变成现实的产品的人,所以自己建立了这样一家银行,用以支持这些人的创业之路。
  以史高治对于后世的科技发展的了解,哪些设想是可行的,哪些设想是有钱景的,哪些设想或者技术是能带来大笔的钞票的,而那些看起来很眩的东西其实是点错了科技树,在这个时代里,可以说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南北战争结束后不久,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潮就将席卷而来。这家银行,就是为此预先做出的准备。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