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282

  “明天会是个好天气。”安德鲁对自己说,对此他很有把握。不过他这时候绝对想不到,在这条船队中,有机会见到明天的太阳的人并不算多。
  其实今天早些时候,这个庞大的船队就被第一队的潜艇发现了。不过这条潜艇并没有急急忙忙的去占位,去发起袭击,而是远远地用潜望镜观察着这个船队,并在船队走远了之后,浮出水面,将所得到的信息用电报向潜艇战指挥中心做了个汇报。于是一张大网已经在前面张开了。
  当晚霞收起了最后的余晖,一颗颗的星星开始在深蓝色的天空中闪亮,一开始只有几颗最亮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更暗的星星渐渐地显现了出来,最后整个的天幕上都缀满了闪闪发光的星星。而这个时候,夜色也变得更加的浓厚了,白天时蔚蓝色的海面不见了,它已经融化了,和整个的黑夜,和黑天鹅绒般的天空融为了一体,从船上向四面望去,除了其他的几条船上为了避免碰撞而亮着的一两盏灯之外,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就连船头劈开海水溅起的浪花都看不见了。他们全都融化在这厚重的黑夜里了。
  不过从潜艇的角度看,情况却还是有一点不同的。天空无论如何,还是要比海面更明亮一点,再加上夜航的货船和护航的军舰上毕竟还亮着一两盏防撞的灯,所以,哈夫斯还是勉强能发现这在朝着他们行驶过来的船队的。
  四条潜艇已经在这里等了很久了。依据哈夫斯的命令,所有的潜艇都浮上了水面,他们分成两组,从左右两侧包抄过去。
  哈夫斯的U-92被布置在右翼,在发现船队之后,他的潜艇,以及其他的几条潜艇都向着商船队迎了上去。和商船队不同,为了百分之百的隐蔽,潜艇上不会亮灯的。这也就使得哈夫斯看不到其他的潜艇,自然,他也就无法对这些潜艇发出什么指令了。不过现在,也不需要发出什么指令,唯一的指令已经发出过了,那就是:“发现敌人舰队之后,立刻包抄过去,发起攻击。”
  哈夫斯盯上了一条商船,从潜艇的视角看去,这条船在群星的映衬下,就如同航行在星海之中一样。
  哈夫斯大致的估计了一下距离和角度,然后下达了指令:“一号,二号鱼雷管,发射!”
  两枚鱼雷向着那条船射了过去,哈夫斯下令将潜艇转向另一个方向,然后他开始在心里数数:“再有一分钟左右,鱼雷就该命中了吧。”哈夫斯上尉这样想着。只不过海面上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见,所以,他没法看到鱼雷的航迹。
  几十秒钟过去了,爆炸并没有发生。“见鬼,居然打歪了,一枚都没有命中。”哈夫斯骂道。
  也就在这个时候,在北风号上,值班的水手在船舷边听到了当的一声响,好像是有什么东西撞在了船上。只不过水手什么都看不见,水手想,也许是一只倒霉的海龟被我们的船撞上了吧。
  其实撞上北风号的是U-92发射的一枚鱼雷。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这枚鱼雷没有爆炸,它在北风号的船舷上撞开了一个小洞,并且插在上面,因为这个小洞基本上被鱼雷自己堵住了,所以也没漏进来多少水,也就没引起注意,一直到天亮后,水手们才发现了这个,一个个都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另一枚鱼雷其实也没偏离多远,这枚鱼雷从北风号的尾部划过,然后受到尾流的影响,转了个方向,然后横穿了整个的船队。最后击中了在船队那边的一条护航的驱逐舰,并当场将这条不过千吨的小军舰炸成了两截。不过在哈夫斯做出鱼雷没有命中的判断的时候,这枚鱼雷正在优哉游哉穿过整个编队呢。
第632章
猎场(六)
  就在哈夫斯少校的潜艇发动攻击的时候,其他的九条潜艇也都前后就位,并且展开了攻击,爆炸声开始不断的响起,短短的十分钟之内,就有多达六条运输船被击中。之所以能有这样高的命中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黑夜的掩护使得这些潜艇可以行驶到距离船只非常近的地方再发射鱼雷,这自然就使得命中率大大的上升了。
  哈夫斯少校对于伏击编队的这个战绩很是满意,但是他对于自己直接指挥的U-92的战绩却不太满意,在那么近的距离上,两发鱼雷居然全打空了,这真是够丢人的。这个时候北风号已经行驶出了U-92的鱼类射界了,当然,如果U-92愿意转个方向,还是能向着北风号再发起一轮攻击的,只不过这时候又有其他船只进入了U-92的射界之内,U-92不需要太多的调整,只需要稍等一下,就可以向那条船发起攻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哈夫斯自然不会继续追杀北风号了,他静静的注视着距离不过数百米的那条货船,在心中估算着鱼雷和那条船的交汇点,然后发出了射击的指令。
  这一次哈夫斯的射击就相当成功了,他射出去的;两枚鱼雷中的一枚准确的命中了这条运输船,而且鱼雷正好打在龙骨附近,巨大的爆炸直接折断了这条运输船的龙骨。
  这种打击对于船只来说是最为致命的了,龙骨一断,那条船立刻就被自身,以及所装的货物的重量撕裂开来,也许只要几分钟就会沉入海底。
  不过哈夫斯如今顾不上管这些,因为他发现一条驱逐舰正朝着U-92极速冲了过来。
  “被发现了?”哈夫斯大吃一惊。按照道理,英国人的驱逐舰应该很难发现自己的呀,哈夫斯立刻就想要钻进舱内,下令潜艇紧急下潜。不过这时候他却发现,这条驱逐舰已经打开了探照灯搜索海面,而探照灯指着的方向并不在U-92这边,而是在相反的方向上。显然,这条驱逐舰并没有发现U-92,它只是碰巧走到了这里而已。
  “转向20,五号六号鱼雷管准备。”哈夫斯决定,先向这条驱逐舰发起攻击,看能不能干掉它。如果不能,那就只能赶紧下潜,然后试着躲到那边的那条已经中雷倾斜了,但还没有沉没的货船后面去了。
  驱逐舰这类目标一般来说是很难打的。一来驱逐舰太小,这样水线长度也就小,击中它的难度自然就更大,二来驱逐舰太快太灵活。速度太快那么向着它发射鱼雷的时候,要留下的提前量就很大,而驱逐舰又很灵活,转弯特别快,一旦它发现了鱼雷,只要轻轻一个变向,鱼雷肯定就要落空了。
  不过今天晚上,哈夫斯的运气似乎特别好,U-92射出的以一枚鱼雷击中了这条驱逐舰的舰首,将整个的舰首,连带着半截的舰身都炸飞了,而那条驱逐舰正在以二十多节的速度高速航行,海水立刻从巨大的破口中直扑进去,仅仅一分钟左右,这条驱护舰就在海面上消失了。
  在这个时间里,其他的几条潜艇也纷纷开火,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货船被鱼雷命中的爆炸声传出来。到了天快亮的时候,几乎用光了所有鱼雷的伏击编队退出了战斗,而此时还浮在海面上的运输船已经只剩下三艘,损失了整整二十艘!就连护航的驱逐舰也损失了一半,只剩下了三条,而发起袭击的德国潜艇却全身而退,毫无损失。
  北风号是残存的三条运输船之一,在天亮后,它从海里救起了一百来个其他船只上的水手,然后继续向着英国前进。不过此后的路上它们倒是再也没有遭遇到德国潜艇的攻击,安全顺利的到达了英国。
  ……
  这次成功的伏击,证实了狼群战术的有效性。哈夫斯少校在袭击结束后的第三天就接到电报,让他乘坐奶牛潜艇赶回德国。回国后,他立刻就得到了晋升,被越过一级破格提拔为上校,并在德意志帝国海军潜艇作战中心作战参谋组任职,同时兼任“潜艇指挥官进修班”的战术指导。
  他的名字和成绩也被印刷在德国的各种报纸上面。成为了无数德国人崇拜的偶像。而他的战术也被迅速的推广开来,虽然此后英国人采取了诸如一旦遭到袭击,就立刻漫天放照明弹之类的手段加以对抗,但是这些手段的效果其实都相当有限,一来是照明弹照亮的区域其实相当有限,更多时候,它们不但没能将潜艇所在的区域照亮,而且还将自己暴露出来了,让德国人能更好的进行瞄准了。
  而且德国人将潜艇涂成了很深的蓝黑色,这样即使有照明弹,低矮的潜艇依旧不是很显眼。当然,照明弹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有一次,在袭击中一条潜艇被照明弹照亮了,当时这条潜艇正在瞄准北风号运输船,而在它不远处就有一条英国驱逐舰,结果这条驱逐舰直接撞上来,将这条倒霉的潜艇撞成了两截,从而救了北风号的命。不过在这次袭击中,德国人还是击沉了十四条英国货船。
  英国人也发现了德国潜艇之间频繁的电报往来,所以他们在很大程度上猜出了德国潜艇作战的组织上的秘密,于是他们规定,一旦发现海上密集的电报来往,就立刻让运输船队转向,以避开德国人的伏击。这一招一开始还真起了一点作用,但是后来,德国人也发现了这一点,结果,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乱发一些毫无意义的电报,搞得英国人根本无法判断那些电报是真的在引导拦截的,结果,当然还是德国潜艇在大洋上不断地成功拦截英国船队。
  在德国人开始使用“狼群战术”之后的两个月里,英国货轮每次越洋航行的损失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十五左右,也就是说,一条货船,如果用来跑越过大西洋的航线,一般来说只能跑不到四次来回,就会被击沉。这样的击沉速度,远远超过了英国自己的造船速度,甚至加上美国那边的造船速度,也已经远远来不及了。
  只有从美国订购的那些快速商船还保持着较小的损失比,因为它们跑得比潜艇更快,德国人的潜艇即使能够伏击他们,一般来说,也只有一次攻击机会。
  “为了拯救英国,我们需要更多,更多,更多的快速商船!”这成了英国政府和军队的共识。于是伍德盖德爵士又一次找到了麦克唐纳,因为如今只有麦克唐纳能够用超高的速度生产快速商船。
  “我们需要更多,但是更廉价的快速商船。我们希望这些船即使在满载的时候巡航速度能有18节,最高速度能有20节以上。”伍德盖德爵士对史高治说。
  “可是爵士,您也知道,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指标,要做到这样的速度,我们的价格不可能太低。”和伍德盖德爵士相比,史高治可一点都不着急。
  “你们可以在其他地方降低成本。”伍德盖德爵士说,“比如说耐用性,只要它们能用个两三年就够了。所以一些非重要的地方,能用低档货就用低档货混混就行了。比如钢板什么的,我觉得就不需要用高档的造船用的钢板,实在不行,熟铁都可以。还有很多部件的防锈处理也可以简单点,反正能用个两年就够了。德国人绝对撑不了两年了。这些船能用两年就够了。如果这样,麦克唐纳先生,您看这些船的价格能不能再下降一点?”
  “但是,爵士,如果这样做的话,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这些船只的使用效率会非常低,两年之后,除了回炉,就几乎没什么继续使用的可能了。而一般的船只,才使用两年的话,都应该叫新船。”史高治回答说,“如果我们建造这样的船只,会砸了我们的牌子的。以后人家一提到麦克唐纳造的船,都会说:‘啊,我知道,那些只能用两年就要当废品回炉的破烂呀。’这对于麦克唐纳的声誉影响太大了。我们怎么能找这样的船呢?”史高治一个劲的摇着头,态度似乎非常的坚决,“而且爵士,您也明白,即使付出了那么多的代价,将这种船偷工减料到使用寿命缩减百分之八十以上,生产成本也不会下降到原来的百分之二十,其实最多不过是下降百分之十多一点,这值得吗?”
  正常的看,这当然不值得。但是就目前来说,英国人却不能不这样干,因为不这样干,立马就会完蛋。虽然说从长远看,购买这样的破烂是非常不值得的,但是如果不这样做,英国就要在战争中崩溃,而英国一旦战败,就再也没有任何长远可言了。
  “是的,我们只需要这些船能有两年的寿命就够了。麦克唐纳先生。此外,这些船的建造速度能不能在提高一些?”伍德盖德爵士继续问道。
第633章
革命的消息
  在英国人的强烈要求下,有史以来批量最大的,质量最烂的运输船在麦克唐纳控股的各处船厂开始上船台制造了。为了压缩成本,除了最为关键的部件,比如高速蒸汽机,比如螺旋桨,其他的一切,几乎都在尽可能的偷工减料,本来应该用高强度钢制造的龙骨,变成了一般的建筑用钢材;本来应该用普通钢材的一些支撑结构,被替换成了铸铁;还有蒙皮什么的,很多地方用的都是最为便宜的钢材,甚至干脆就是熟铁。而且还被消减了厚度,以至于在后来,这批船只不止一次的发生过在海上被一个大浪打出一个直径一米的大洞的故事。甚至还发生过因此而沉船的事情。
  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它能造的够快,这些都不是问题。而且蒙皮薄一点也不是完全没好处,后来这些船在海上航行的时候,因为蒙皮太薄,一捅就穿,所以也发生过多次被德国人的鱼雷击中,但是鱼雷却没有爆炸的事情,因为击穿这些船的侧面不太受力的位置的蒙皮发生的那点碰撞,还不足以引爆鱼雷。
  这种情况一度还让德国人非常困惑,因为由于缺乏资源,德国人刚刚也对自己的鱼雷进行了一定的偷工减料,于是德国人自然而然的就觉得这一定是自己这边的问题,然后花了很多功夫加以改进,然后,在国内进行的测试中,这些鱼雷也表现得各种可靠,但是,一到战场上,还是经常出现,弄得德国人完全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直到战后,英国的无良商人们满世界的抛售这些多余的破烂船只,战败的德国人也买了几条去用于波罗的海航线的航行的时候,德国人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鱼雷经常性的不会爆炸。
  总之,在各种丧心病狂的偷工减料之下,这款快速运输船的生产速度提高了不少,生产成本也相应的下降了很多,当然售价也稍微的下降了那么一点点。在1917年的前半年里,麦克唐纳旗下的造船厂一口气生产出了多达一千条这样的黑心货船。再加上潜艇对于高速货船的攻击效率的下降,如今英国人总算是稳定住了局面。
  当然,这一切绝不是没有代价的。英国人的财政已经根本买不起这一千条破船了,是的,就是一些破船,换了是和平时期,这样的破烂,直接就该被开进拆船厂拆掉。但是现在……于是英国人又向麦克唐纳借了一笔钱。当然这笔钱事实上也只是在麦克唐纳的银行里打了个转,根本就没到英国人手上停过哪怕一秒钟。
  而为了这样大的一笔款项,英国人却不得不同意麦克唐纳插手苏伊士运河,不得不同意麦克唐纳插手阿拉伯地区,在波斯湾一带获得相当大的自由行动的权力,甚至,还不得不将南非的金矿的开采税抵押给了麦克唐纳。用这么多珍贵的东西,买了这样的破烂,英国人想想都感到肉疼。但是,现在是战争时期,为了胜利,英国必须做出牺牲。
  当然,英国人和法国人背上了这么多的债务也不是没有正面意义的。正面的意义就在于,他们已经靠着这样的债务将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一帮人绑上了他们的战车,如果他们战败,美国人,包括麦克唐纳也会血本无归。
  ……
  “爸爸,妈妈有非常重要的消息。”唐纳德对卡罗尔和凯瑟琳说。
  “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凯瑟琳问道。
  “俄国发生了革命。”唐纳德说。
  “那有什么?无非就是美国参战的脚步要加快了罢了。这种情况,其实早就在预料之内嘛。”凯瑟琳不以为然的说。
  的确美国这几个月来已经开始准备对德国作战了,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这一点对于像麦克唐纳这样的大家族来说,根本就不是秘密,甚至于整个的进程一直都尽在掌控。
  这一段时间以来,更准确的说,是自从的国人开始无限潜艇战以来,美国的报纸就开始越来越多的报道德国人的恶行了。什么危害自由贸易呀,什么屠杀和平居民呀,什么袭击无辜的中立国呀什么的。一般来说,美国国内的老百姓是有明显的孤立主义倾向的,原本在他们看来,欧洲的战争就是狗咬狗而已。美国人看看热闹就好了,用不着跳进去和一群狗乱咬。不过老百姓总是容易糊弄的,只要做好舆论准备,他们就会觉得这群狗当中也有正常的和发疯的。显然疯狗什么的实在是太危险了,万一被咬上一口,那真是……所以美国人民也会认同,最安全的方式就是赶紧掏出麦克唐纳自动手枪,一枪把那条疯狗打死。如今,葛莱史东控制的媒体,还有摩根控制的媒体都在努力的将德国描绘成一条疯狗。这毫无疑问,就是在为今后的参战做舆论上的准备。
  “妈妈,是这样的……”唐纳德似乎有点迟疑,他垂下眼睛说,“我们的人在俄国革命中发现了德娜姐姐……”
  “什么?唐纳德,你说什么?”凯瑟琳一下子站了起来,一步就冲到了唐纳德跟前,伸出手紧紧地抓住了唐纳德的肩膀,“天呀,她怎么会在那样混乱,那样危险的地方?不行……唐纳德,你赶快安排人把德娜从哪里救回来。天呀……”
  “妈妈,您冷静一下。事情没有您想象的那么简单。”唐纳德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凯瑟琳,你冷静一下。”卡罗尔也走来过来,对她说,“让唐纳德慢慢说,他也希望她姐姐能安全回来的。”
  凯瑟琳这个时候注意到唐纳德脸色好像不太正常了,赶忙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吗?是不是德娜她……”
  “妈妈,德娜姐姐没事,她很好,非常的好。只不过她多半是不愿意回来的。”唐纳德说。
  “怎么了?她为什么不愿意回来?”凯瑟琳问道。
  “妈妈,俄国发生革命了,德娜姐姐就是这场革命的领导者之一。”唐纳德回答说。
  “你说什么?”凯瑟琳向后退了一步,惊讶的睁大了眼睛望着唐纳德。
  “是的妈妈,德娜姐姐是俄国革命的领导者之一,她现在化名叫做瓦利亚·伊万洛夫娜。如果不是有她站在装甲车上面向起义民众发表演讲的照片,我都不敢相信。”唐纳德回答说。
  “这是真的?”凯瑟琳望望唐纳德,又望望自己的丈夫,似乎想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个否定的答案。
  “妈妈,这是真的。”唐纳德说,接着他放低了声音,不上了一句,“德娜姐姐绝对做得出这样的事情。”
  凯瑟琳看了看唐纳德,又看了看卡罗尔,突然对着卡罗尔大哭了起来:“都怪你!一直惯着她,让她完全每个女孩子的样子,整天又是学骑马,又是学政治,又是学打枪,你们甚至还教她《战争论》!这是一个女孩子该学的东西吗?现在好了……德娜跑去造反了……天呀!……这太危险了……你们知不知道,革命总是会杀得人头滚滚的……万一……唐纳德,你赶快让黑水派一支突击队过去,把你姐姐绑回来!”凯瑟琳又一把抓住唐纳德的肩膀,急切地对他说。
  “妈妈,你知道,这不是短期能安排的事情,现在整个欧洲都太乱了。我们在欧洲其实没有太多的这样的力量投放手段。至少战争结束前是很难有了。而且,我们在俄国的力量本来就薄弱。如果您一定要这样做,那也要有好几个月的准备,而且,俄国的形势相当复杂,弄得不好,我担心会给德娜姐姐带来危险的。”唐纳德苦恼地说。
  “凯瑟琳,唐纳德说的没错。我们如今在俄国根本就没有力量,就算派几个人潜入进去,没有当地的力量配合,也是干不成什么的。甚至会对德娜的安全带来不好的影响。”卡罗尔走上前来,双手扶住了凯瑟琳的肩膀,凯瑟琳转过身,扑在卡罗尔的怀里哭了起来。
  “好了,凯瑟琳,好歹我们现在知道那个野丫头的消息了,知道她还活着,而且身体还不错。这不是好消息吗?为什么要哭呢?”卡罗尔一边用手抚摸着妻子的背部,一边这样安慰着她。
  “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把德娜找回来?”凯瑟琳一边哭,一边问道。
  “那首先要看战争什么时候能结束了。”卡罗尔说。
  ……
  “麦克唐纳先生,您知道,俄国发生革命了。”紧急赶来拜访史高治的伍德盖德爵士说,“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虽然我们还不知道俄国的那些革命者会有什么样的举措,但是反对战争,就是他们的借口之一。而且即使他们不退出战争,老实说,我们也很难再指望俄国人在战场上能给我们多少帮助了。我们如果战败,甚至只要我们不能战胜,都会对我们,同样对美利坚,对您的利益构成损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