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3/282

  “最近,造船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史高治问道。
  “因为最近战争烈度继续上升的缘故,英国和法国对于各种物资的需求都大幅度上升了,所以造船的业务依旧在上升,不过爸爸,即使有着凡尔登大战这样的背景,造船订单上升的趋势也开始放慢了。饱和可能很快就要到来了,该死的德国佬,他们在海上击沉船只的效率太低了。爸爸,自从上次安妮号事件之后,他们的效率越发的低下了。以至于现在英国人为了提高港口效率,都不再采用护航编队了,可是他么的效率还是不怎么样。”葛莱史东说道,听起来,他似乎比德国海军的将军们对德国海军的低效率更为不满。
  “在德国境内的宣传进行得怎么样了呢?”史高治问道。
  “最近德国人关注的目光完全集中到凡尔登去了,现在不是发动这样的宣传的时候。”葛莱史东回答说,“不过,如果能让德国人觉得陆军已经不可能突破凡尔登了,那倒是说不定就能让他们的关注点转移到海军身上。”葛莱史东回答说。
  “这件事英国法国的电台一直都在干吧。他们好像一直在对德国广播,宣称他们在凡尔登不断地击败了德国人。但是,德国人似乎并不相信呀。”
  “那是因为德国陆军还在继续进攻,他们还没有放弃拿下凡尔登的企图。”葛莱史东回答说,“等到德国陆军相信,拿下凡尔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了,并且停止攻势,那我们的宣传计划就能开始了。”
  “那你觉得德国陆军还能继续进攻多久呢?”史高治问道。
  “我当然希望越久越好,不过德国陆军最近的损失太大,这样的攻势最多再持续一两个月,估计就不得不停下来了。”葛莱史东回答说。
  在历史上,凡尔登战役几乎打了一整年,但是在这个时空里,情况有了一些变化,因为一些技术方面的进步,所以无论是法国军队还是德国军队,他们的火力都要超过原本历史上的水平。比如说,在原本的历史上,进攻方的德国军队,动用了一千四百门大炮,但是在这个时空里,德国军队在战役一开始的时候就投入了两千门大炮。其中还包括不少大口径的铁道炮。而法国人也不含糊,虽然火炮的数量只有德国人的一半,但是他们的火炮大部分都实现了要塞化,火力比起原本的历史上的法军也不知道强了多少。同时,在轻武器方面,因为麦克唐纳步兵武器公司的影响,在这个时空里,一战轻武器的水平都快赶上二战了。重机枪、轻机枪、冲锋枪什么的应有尽有。而这一切的结果自然就是双方的杀人效率大为提高,在现在的几个月的战斗中,双方的损失都已经接近了原来历史上整个战役的水平了。
  “你说得对,这样高的损失,德国人恐怕很难继续坚持下去。”史高治说,“到那个时候,他们估计就不得不动动他们的海军了。”
  就在这个时候,史高治看到葛莱史东的秘书跑了过来,看到葛莱史东正和史高治说话,就在远处站住了。
  “也许有什么事情,你去看看吧。”史高治说。
  “好的爸爸。”葛莱史东朝着那个秘书挥了挥手,那个秘书就走上前来。
  “有什么消息吗?”葛莱史东问。
  “麦克唐纳先生,刚得到的消息,德国人昨天撤换了他们的总参谋长,现在兴登堡将军成为了新的德军参谋长。”那个秘书回答说。
  “看来凡尔登一战,德国人已经坚持不下去了。”史高治笑笑说,“相关的宣传可以开始了。”
  ……
  “元帅,您也觉得海军必须出动?”威廉二世向一位手持元帅节杖的将领问道。
  “是的陛下,巴伐利亚人报上的那篇文章虽然不合时宜,但是他说的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错误。现在德国的确已经不可能获得全面的胜利了,我们的确应该寻求和平了。不过陛下您也知道,如果我们现在就求和的话,法国人,英国人都会提出让我们完全无法接受的羞辱性的条件的。所以如果我们需要得到一个体面地和平的话,就必须将所有的力量都投入到战争中去……公海舰队自然不应该例外。”
  “但是我问过舍尔上将,他告诉我,虽然我们的舰队在单舰性能上并不亚于英国人,甚至可能还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我们的战列舰的数量远远小于英国人,我们只有21条新式战列舰(比历史上多3条),而英国人的大舰队中有36条(比历史上多3条),这样的数量优势之下,我们的舰队是打不过英国舰队的。”威廉二世皇帝说。
  “陛下,弱小的一方并不是不能有所作为的。比如说在第二次英美战争中,美国人的舰队相对于英国舰队,几乎不值一提,他们的舰队的实力和英国舰队的差别更大。但是美国海军在那场战争中的表现却还相当不错。陛下,现在,每天都有大批的物资从世界各地送到英国和法国,正是有了这些物资的支持,法国人才能和我们继续战斗。而且陛下您也应该知道,如果我们放任他们得到这些物资,那我们最终就必然会被敌人无与伦比的物质力量压倒的。所以,哪怕是冒着全军覆灭的危险,海军也必须出击,去改变这种局面。陛下,其实您想想……”那位陆军元帅露出了笑容,“如果海军的找那些战舰就停在基尔港,一直等到我们战败,那它们和被英国人击沉了,又有多大区别呢?甚至于还不如被英国人击沉了呢,至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杀伤了英国人。”
  威廉二世皇帝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兴登堡元帅,我赞同您的观点,我们的舰队不能老呆在军港里。”
  ……
  1916年4月22日,一位英国间谍冒险通过电台发出了这样的一条情报:“基尔港中的德国舰队集体出动。”这条消息被发出之后,英国谍报部门就和这位间谍失去了联络。但是这已经足以引起英国人的注意了。如果让德国人的公海舰队里的那些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突入到大西洋,即使到最后,英国人能够将它们一一找到并歼灭,但是他们至少能在好几个月的时间里让通往英国的航线变得极度危险,在他们被大部消灭之前,海上的海运甚至可能完全被切断。所以,英国海军部立刻就向本土舰队发出了警告:“德国公海舰队已经出动,做好战斗准备。”
  海军部的警告是在中午12点发给舰队的,舰队司令杰里科元帅立刻下令,要求舰队在明天天亮前做好全体出击的准备。
  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让整个大舰队的36条战列舰做出出击的准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整个的斯卡帕湾立刻就忙碌了起来,所有不在军舰上的水兵都被紧急召回,航行和作战所需的物资也不断的被送上战舰。参谋们忙成一团,机修人员也都在抓紧时间对战舰进行最后的检测。
  而在英国的战列巡洋舰分舰队的驻地罗塞斯,贝蒂元帅的战列巡洋舰也在为马上就要到来的碰撞做着准备。因为最近他的战列巡洋舰本来就有出航的任务,所以,贝蒂的舰队本来就已经基本上做好了出航前的准备。当天晚上9点钟,贝蒂元帅就带着战列巡洋舰分舰队离开了港口。
  战列巡洋舰虽然有着和战列舰一样的火力,但是装甲过于薄弱,所以,英国人也并不认为这种军舰能够被编入战列线作为真正的战列舰使用。但是它们的高航速,使得它们非常的适合用于当然主力舰队的前卫,执行海上的侦察,以及驱散敌军前卫舰队之类的任务。相信德国人也一定会将自己的战列巡洋舰派做主力舰队的前卫。所以贝蒂的舰队必须提前出发。他的任务有两个:消灭德国人的前卫舰队,找到德国人的主力舰队。
第625章
松绑(一)
  “爸爸,德国舰队和英国舰队在北海打了一仗。”在史高治的办公室里,葛莱史东正和唐纳德一起跟史高治汇报他们所了解的情况。
  “结果如何?”史高治问道。
  “就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结果应该是德国人沉了一条战列巡洋舰,还有一条老式战列舰,英国人沉了两条战列巡洋舰,然后德国公海舰队在发现了大舰队之后就撤了回去。”唐纳德回答说。
  “就这?双方只进行了前卫舰队的交战吗?”史高治有点惊讶,从这个战果来看,双方这一战的烈度甚至还不如原本历史上的日德兰海战呀。而且,在原来的历史上的日德兰海战之中,德国舰队能够成功的逃生,在很大程度上有着运气的成分。
  “是的,史高治叔叔。德国人压根就没和英国大舰队战斗。”唐纳德回答说,“双方的前卫舰队遭遇后,德国人的前卫舰队就开始撤退,他们似乎想要把英国人的前卫舰队吸引到自己的主力舰队的火力圈里去。英国人的战列巡洋舰进行了追击,在这个过程中,击伤了一条德国战列巡洋舰。然后他们就落入了德国人的陷阱,战沉两条战列巡洋舰。英军前卫舰队被迫后退,不过紧接着英国人的大舰队就赶到了,然后德国舰队立刻就撤退了。在撤退的过程中,他们原本被重创的那条战列巡洋舰因为受损严重,航速下降落在了后面,结果被击沉了,另外,还有德国人的几条老式战列舰,因为航速的问题,不得不冒险穿过雷区逃跑,结果,其中的一条船触雷沉没。”
  “我们觉得,德国人和英国人恐怕都并不想进行真正的生死大战。”葛莱史东接过话题说,“对于德国海军来说,他们根本就不想和英国人打这一仗,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送死。而我想英国人也不愿意真的来一趟生死之战,虽然在这样的战斗中,他们肯定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但是也绝对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果付出的代价大了,甚至会影响到英国在战后的地位。而如果德国人愿意自己撤回波罗的海,我是英国指挥官,我也不愿意真的去追赶他们。反正他们呆在波罗的海里面,和战沉了也没什么区别。”
  “你说的有道理,德国人也好,英国人也好,其实都不想拼命。”史高治说,“不过对我们来说,他们要是能拼命就太好了。嗯,葛莱史东,你下一步还是打算继续在宣传上下力气吧?”
  “是的,爸爸。我们暗中收买了几家德国报纸,这几家报纸一贯的立场就比较极端,其中一些是极右阵营的平日里总喜欢宣传什么日耳曼、雅利安至上什么的。还有一些是相当的左翼的,平时喜欢说反对战争阴谋什么的。当然,这几家都是新建立起来,原本的报纸被查封了。他们的文章都比较激进,所以胡说八道个几句,也不太容易引起注意。我打算先让左翼的报纸发表一些讽刺德国建设海军全是浪费钱的文章,然后再让那些极右翼的报纸跳出来反驳,当一当猪队友。”猪队友这个词自然是史高治发明的,用得多了之后,孩子们也都学会了用这个词了。
  ……
  “海伍德先生,您看看这篇文章是不是要修改一下再发表?”一个编辑拿着一篇文稿递给西里西亚工人报的主编海伍德。
  “啊,让我看看?嗯,《畏敌如虎的帝国海军》?你觉得这个题目太刺眼了?他们不是正在使劲的宣传海军大捷吗?正好讽刺他们一下,告诉大家国王其实没有穿衣服。”海伍德回答说。
  “这篇文章相当不错的,很有力度,尤其是最后指出的问题,‘当年穷兵黩武的榨取走人民的最后一块铜板,打着爱国的旗号,建立起这样一支耗尽了民脂民膏的海军,如今却派不上什么用场,为什么当初不把这钱拿出来改善人民生活?要知道,西里西亚的人民连饭都吃不饱!如果我们不是吧钱全都浪费在这些毫无用处的军备上面,如果我们将这些钱投入到改善人民生活,还会有这样的残酷而毫无意义的战争吗?这个国家怎么了?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吗?’说得真好。”海伍德先生感叹说。
  “不过海伍德先生,这文章是不是太犀利了一点?我们发这样的文章会被查封的吧?”那个编辑说。
  “是呀,时可能被停业,查封什么的。但是拉舍尔,我们被查封的次数还少了吗?反正我都已经习惯了,没什么了不起的,查封就查封吧,反正在报社的名下根本就没钱,查封了我们大不了再换个名字。”海伍德回答说。
  的确,查封什么的不是一次两次了,而且像这样的小报纸,如果立场不坚定,如果态度不激烈,在市场上就很难有生存的空间。要都摆出一副平和中正的态度出来,那还不如去看大报呢。
  ……
  文章就这样顺利的发出来了,不过发出来之后,却并没有太大的反响,因为这家报纸发行量本来就很小,受众有限。也因为如此,查封的也没上门来。不过一天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因为极右翼的民族报针对这篇文章刊出了反驳的文章。
  当然,极右翼的反驳文章其实也没什么新意,无非就是痛骂西里西亚工人报的这篇文章是叛国什么的,再加上就是给德国海军乱洗地,什么海军的困境不是自己的错,主要是因为土耳其海军不给力,意大利当了叛徒使得英国人不需要担心地中海:海军尽力了,这事不怪他。要怪他队友,全是大傻瓜。土鸡拖后腿,意呆叛变了。还有奥匈国,也是战五渣。你说他不行,你行你上呀!
  这样的狗屁文章当然要加以反驳。所以西里西亚工人报立刻针对这篇文章,发表了反驳的文章,列举了各种事实,充分的证明了海军确实不敢和英国海军打硬仗。然后,其他的报纸也加入了进来,而奇怪的是,这一次,居然有极右翼的报纸站到了西里西亚工人报一边,他们表示,西里西亚工人报固然是傻缺,但是德国海军却是对不起他们的造价。“早知道把给海军的钱给陆军,我们也许已经行进在香榭丽舍大街上了”,“陆军是好汉,海军是孬种”,“全怪海军拖后腿,要不我们早赢了”之类的说法也不断的冒了出来。而更奇怪的一点是德国的政府居然一直没什么动作,就这样静静的看着这些报纸在那里乱撕逼。
  ……
  “舍尔将军,海军真的无法再次出击吗?”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问道。这些天,皇帝陛下从陆军那里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陆军对于战争的前途已经相当的缺乏信心了,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有些绝望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就要开始考虑将来该由谁来为战败背锅的问题了。陆军当然不愿意背这个锅,所以他们自然就集中火力开始攻击海军了。甚至于就连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都因为在海军上花了不少钱而受到了不少暗里的指责。
  陆军在德国的势力可不是海军能比的,从普鲁士王国时期开始,容克军事贵族就是这个国家最基本的支撑力量。不要说海军,就算是皇帝也无法和整个陆军,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容克军事贵族向抗衡。如今陆军对于海军的不满已经非常大了,在陆军看来,如果海军不愿意和英国人拼命,但靠陆军,别说获得战争的胜利,就算是想要取得一个“体面的和平”都是非常困难的。至于海军所说的他们无力和英国大舰队抗衡,与英国人决战就是送死的问题,首先,这绝对是非国民的失败主义的论调,是绝对应该批判的。其次,为了胜利,或者说为了帝国的生存,任何人都有做出牺牲的义务,陆军已经牺牲了那么多的人了,海军凭什么就不能牺牲?如果能够得到胜利,甚至,如果能够得到一个“体面的和平”,海军整个的牺牲掉都是值得的。正所谓:“苟利德二生死以,岂因英舰避趋之。”这才是德国军队应该有的精神嘛。
  “陛下,我们的舰队和英国差距太大,即使全部拼光,也无法对英国的制海权构成有效的打击。”舍尔将军回答说。
  “难道花费了那么多钱的帝国海军就一点作用都起不到吗?如今的形势的危急,海军难道一点都不明白吗?”威廉二世很严厉的问道。
  “陛下,海军当然有杀敌报国的意愿,但是也必须考虑现实。如果和平降临了,而德国已经没有海军了,那德国能从和品中得到什么呢?而且上次出航之后,船只都需要维护,短期之内,公海舰队很难再大规模出动了。其实海军之所以战绩有限,完全是因为海军被人为的捆住了手脚,如果陛下能够放开对海军的约束,海军一样能为帝国赢得胜利。”
第626章
松绑(二)
  “舍尔将军,您说的是什么束缚?”威廉二世皇帝慢慢的问道,他有一种预感,自己会不会就像当初批准开战一样,做出什么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我的陛下,当然是无限制的潜艇战!”舍尔将军立刻回答说,“只要您允许我们的潜艇攻击任何驶向英国和法国的船只,我们海军的潜艇部队就能让英国和法国通过海运而获得的物资最终下降到接近于零。陛下,如今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得不到关键的战略物资的供给,其实英国也好,法国也好,他们对海运的依赖要远远高于我们。英国人甚至连粮食都无法自给,而他们的工厂中的各种原料都依赖本土之外的殖民地。而法国将大量的成年男子都送上了战场,工厂里都只能用女工了。他们的工厂生产和农业一样大受影响,所以事实上,他们能继续作战,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从美国购买的物资和工业品,甚至直接就是武器弹药。只要能掐断这条运输线,他们的力量会枯竭得比我们更快。”
  “可是,将军阁下,您有没有考虑过,美国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威烈二世说,“如果我们采用无限潜艇战,就不可能不击沉美国船只,而且,这也会挡住了那帮子美国佬的财路。他们不会无动于衷的。如果他们也参战了,如果他们站到了我们的对立面,那我们就更加……”
  “我的陛下,您不能仅仅这样考虑。”舍尔将军说,“您知道,英国法国从开战到现在,他们的资金其实都已经消耗殆尽了。陛下您一定知道,英国和法国已经在美国销售了好几期的战争债券了,这些战争债券的主要购买者就是美国人。如果这些债券要盈利,他们就必须确保英国和法国获得胜利。陛下您也一定知道,如今美国人手里的这种债券绝对不是小数目。所以,虽然美国还没有参战,但是如果英国和法国无法击败我们,他们为了那些债券,也一定会向我们开战的。所以,陛下,趁着我们的陆军还有一定的力量,我们还可以通过无限制潜艇战来削弱英国和法国。”
  “可是美国……”
  “陛下,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工业世界第一的大国,他有着无穷的潜力。但是陛下,美国现在并没有武装起来,它的陆军事实上还不过是一支警察力量而已。美国要参战需要时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他们才能让他们的陆军从一支警察力量变成一支真正的军队。而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我们通过无限潜艇战扼杀英国和法国了。等到美国全面武装起来之后,欧洲战场上说不定就大局已定了。到那个时候,即使他们再不愿意,他们也只能站到我们这一边,拿下加拿大作为补偿了。”舍尔将军回答说。
  “那么将军,无限潜艇战能有那么大的效果吗?”威廉二世皇帝问道。
  “依据我们研究的结果,如果实行无限制潜艇战,我们每个月都可以击沉三十万吨以上的船只,这已经超过了英国人,法国人,甚至加上美国人的造船能力了。这样一来,如果我们能持续封锁航线三到四个月,英国就会出现饥荒,而法国军队也会出现严重的物资匮乏。当那个时候,我们的陆军再发动一次决定性的进攻,我们就能迫使英国人和法国人来到谈判桌前了。”舍尔将军很自信的回答说。
  “是这样吗?”威廉二世皇帝说,“关于这个问题,我还需要和其他人商量一下。”
  “陛下,这是应该的。我想兴登堡元帅应该也会理解的。”舍尔将军回答说。
  ……
  “陛下,如果海军这样有信心的话,那我也不反对让他们尝试一下。毕竟现在帝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任何有助于帝国获胜的手段都应该试一试。”德军参谋长兴登堡元帅这样说。
  “啊,那么……”威廉二世皇帝说,“那么,就可以让海军的人开始准备了。”
  ……
  兴登堡元帅离开了皇宫,坐上了自己的汽车,他的副官问道:“元帅,这样做风险很大的,您为什么不阻止呢?”
  “我为什么要阻止?”兴登堡元帅说,“德国现在的确需要冒冒险,而且,如果我阻止这件事,那海军不就有充足的理由把责任推给我们了吗?”
  ……
  “爸爸,爸爸!”葛莱史东一边喊,一边朝着正在花园里的树荫下乘凉的史高治跑了过来。看到这个情景,史高治微微的皱起了眉毛。
  “葛莱史东,注意你的礼仪和形象!”坐在一边的多萝西娅也皱起眉毛对着葛莱史东呵斥道。葛莱史东也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是有点没样子了,他立刻站住了,用平稳的声音对史高治说:“爸爸,德国人宣布要进行无限制潜艇战了。”
  “这对于我们的造船业的确是个好消息。后面你该做哪些事情你明白吗?”史高治悠闲的靠在摇椅上一边慢慢的晃悠,一边这样问道。
  “爸爸,我就是为了这个来找您的。我觉得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几件事情。首先,是做一下国会和总统的工作,让他们继续维持一段和平主义的路线。美国不应该太早对德国宣战,因为这对我们的利益不利。”葛莱史东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3/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