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282

  螺旋桨越转越快,贝尔曼看了一眼转速表,松开了刹车,飞机开始在跑道上滑行不一会儿,就飞上了天空。而在他身后,又有好几架飞机陆续起飞了。
  这个时代的飞机上还没有电台,所以,自然也就不会有来自无线电的导航服务,起飞的飞机之间的相互联系,全靠飞行员之间做手势。而且越不存在诸如“目标在你的11点方向,高度约两万英尺……”之类的无线电引导,搜寻目标完全就靠飞行员们自己找。
  不过好在齐柏林飞艇实在是一个非常非常容易发现的目标,因为它不仅仅够大,而且色彩也足够骚包,德国人给它涂上了闪闪发亮的银白色,好像生怕别人看不到它那样。德国人也的确就是这样考虑的。在他们看来,齐柏林飞艇的一大功能就是打击英国人的士气,所以越是显眼就越好,反正英国人没有真正能威胁它的武器。
  所以没过多久,贝尔曼就看到了在前方,有一群东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毫无疑问,那肯定是德国人的齐柏林飞艇。于是他摇了摇机翼,示意其他的飞机跟上他,然后就朝着那边飞了过去。
  很快,那些闪闪发亮的小点就越变越大,贝尔曼现在已经能看得很清楚了,那些雪茄一样的浮在空中的东西,不是齐柏林飞艇还能是什么呢?贝尔曼数了数,足足有八艘飞艇。他知道自己的机翼下面挂有两条“空中鱼雷”,只要命中一条,就足以摧毁这个庞大的家伙。一般来说,为了增加命中率,应该采用齐射的方式发起攻击。但是贝尔曼却梦想着能打下更多的齐柏林飞艇来,因为,每一条飞艇都是奖金呀。所以他打算一枚一枚的发射,争取能多打下一艘飞艇下来。
  这个时候,齐柏林飞艇上的飞行员也已经看到了这群小苍蝇,不过他们并没有慌乱,首先,飞行这种东西,他们见得多了。在这个时代,飞机的确已经开始被用于军事任务了,不过这个用于军事任务还仅限于侦查和运输某些特殊物品而已,还没有谁将这东西用于战斗。在这个时候,在前线,有时候,双方的飞机相遇了,飞行员还会互相挥手问好呢,反正大家的飞机都没有武装,也不能把对方怎么样。所以再看见这群小苍蝇之后,德国人并没有像后代的轰炸机在遭到战斗机拦截的时候那样赶紧丢掉炸弹,然后狂做各种闪避动作。当然,肥硕的飞艇,其实也做不出什么闪避动作。
  贝尔曼从迎头方向上发起了攻击,虽然飞艇的侧面面积最大,但是飞艇时再运动中的,如果从侧面攻击,提前量不好计算,所以,贝尔曼选择了迎头攻击的方式。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这个时候德国人开始有些慌张了,在他们看来,那架英国飞机似乎是想要迎面撞过来一样,如果英国人真愿意发起这样的自杀撞击的话,齐柏林飞艇虽然大,但怕也是顶不住的。不过德国人担心也没用,因为飞艇实在是太笨拙了,想躲也躲不了。
  在大约四百米的地方贝尔曼射出了第一发“空中鱼雷”,齐柏林这么大,在这样的距离上发射,几乎不可能不命中了。随着右边机翼下的“空中鱼雷”被发射出去,机翼立刻向着左边一沉,贝尔曼也借此拉动操作杆,做了一个急转,以避开迎面而来的飞艇。
  那枚“空中鱼雷”就像贝尔曼预料的那样准确的命中了第一艘飞艇,它先是在飞艇的硬质外壳上炸开了一个大火球,接着过了大约一秒钟,整个飞艇开始不断地发生爆炸——那是氢气气囊被爆炸撕开,氢气被点燃的后果。一眨眼工夫也许连两秒钟都不到,那条漂亮的飞艇就变成了一个大火把,也许更像一颗流星,如果考虑到它正在向着地面直坠了下去的话。不过贝尔曼现在可没有时间看这些,跟在他后面的小伙伴们也开始向着其他目标开火了,他的动作必须再快一点,要不然,多留下一发“空中鱼雷”的做法就要变得毫无意义了。
第617章
交易
  就像贝尔曼担心的那样,就在他驾驶着因为左翼上有一枚“空中鱼雷”而变得更加的不平衡(本来螺旋桨的扭力就会使得飞机天然的有向左边滚转的趋向),等他控制着这架飞机,好不容易转过头来的时候,他看到八条飞艇当中已经有五条在熊熊燃烧者向地面坠落了。
  贝尔曼盯住距离自己最近的一艘飞艇,逼近过去,想要赶在它被被人击落之前,抢个人头。然而就在他瞄准了那艘飞艇,准备发起攻击的时候,从眼角的余光中,他突然发现,好像有一枚“空中鱼雷”正朝着自己射了过来!
  “该死!”贝尔曼现在顾不得眼前的德国飞艇了,赚了再多的钱,也要有命去花呀。于是他赶忙猛地一拉操作杆,一枚“空中鱼雷”就拖着长长的火焰,从他的机翼下面一掠而过。显然,有一个笨家伙对着德国人的飞艇打了一个齐射,结果有一枚没能命中目标,就朝着这里飞过来了。
  迅速的拉杆使得贝尔曼成功的躲过了这枚偏航的“空中鱼雷”,不过,这个动作加上飞机负载的不平衡,使得贝尔曼进入到了另一个危险当中,那就是螺旋飞行。
  螺旋飞行是一种极其危险的飞行状态,在进入这样的飞行状态之后,飞机会以自身为轴线不断地打着转向下坠落。因为飞机只是在原地打转,水平方向上的速度相对很小,这就使得飞机的各种操作面都变得效率低下,这样一来,飞机几乎无法靠自身的力量从这种状态下脱离,最后就只能一头栽下去。
  当然通过合理的气动设计,以及合理的操控动作,飞机并不是没有摆脱螺旋的可能。后世的任何一种战斗机,基本上都要针对螺旋状态进行研究,并进行相关的试飞,以确定在什么情况下,飞机会进入螺旋,以及通过怎么样的操作,才能让飞机从螺旋陷阱当中摆脱。有些对此有特别要求的飞机,甚至具有了只要飞行员放弃一切操作,就能自动的摆脱螺旋的特性。比如说,赤兔国的初教五,就具有这样的特色,因此也特别受水平有限的菜鸟飞行员的喜爱,成为了赤兔国对白鹰国出口数量最大的飞机。
  然而,这些技术,都是后代建立在先进的流体力学手段,大量坠毁的教训以及风洞试验的基础上的,而在这个时代,可没有这些东西,虽然在海风战斗机研制过程中,已经发生过多次的螺旋事故,但是,这个时代的技术积累还不足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所以,海风战斗机一旦进入了螺旋,基本上就不可能不坠毁的了。
  “活见鬼!”贝尔曼骂道。同时开始努力的解开自己身上的安全带。麦克唐纳财团还是很有良心的,在研制战斗机的过程中,顺手将降落伞包也开发出来了,加上贝尔曼的飞机的飞行高度还很高,所以,他还有逃生的机会。
  贝尔曼解开了安全带,爬出了机舱,然后一下子跳了出去。他并没有立刻拉开降落伞包,而是先让自己自由下落一段,以远离正在坠落的飞机,然后再拉动伞带,于是贝尔曼立刻赶到自己好像被人猛地拉了一把,这是降落伞顺利的被打开了。
  “上帝保佑。”贝尔曼非常有诚意的说,并且在心里向上帝保证,每个星期都老老实实的祈祷。因为这个时代的降落伞这东西,并不是非常可靠,打不开的几率可绝对不低。比如说,在伞包中折叠得不规则,就绝对会出问题。所以,贝尔曼从不让地勤人员帮自己叠降落伞,他信不过这些家伙,这种事,必须自己干才放心。不过即使如此,即使降落伞的折叠毫无问题,降落伞打不开的情况也是有的,至于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只能看运气了。
  就这样,贝尔曼在航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空战战果的飞行员,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空战中摔了飞机的飞行员,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空战中成功跳伞的飞行员。
  一次性击落了八艘齐柏林飞艇,损失了一架飞机,这样的结果让英国人非常满意。于是他们又开出了新的订单。
  有人说过,“不出买武器打击自己的祖国的军火商不是真正的国际军火商”。对这样毫无节操,毫无底线的奇谈怪论,麦克唐纳财团一向是非常鄙视,非常反对的。至少,口头上是这样的。不过,如果不肯同时向冲突的双方出售武器,这显然也是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原则的。再说,同时向冲突双方出售武器,也能起到维持力量均衡,从而使得冲突双方都认识到,他们不可能靠着武力解决问题,这也必然有利于最终实现和平。所以本着和平主义的思想,唐纳德这段时间除了和英国人法国人打交道之外,也在和德国人打交道。
  如今,德国通往美国的航线已经被完全的切断了,所以大规模的出售武器,出售物资什么的,已经近乎是不可能了,不过既然美国依旧还在保持“中立”,那么各种买卖一样还是可以做的。比如说,技术方面的合作什么的,就一点问题都没有。
  英国人在进口的“海风”战斗机获得了对飞艇的胜利之后,一边开出新的订单,一边也把一部分的这种飞机投入到法国前线,执行了对地攻击的任务。这些飞机的出现,给德国人,尤其是德国炮兵打来了很大的威胁。在短短的一个星期里,英国人在前线投入的二十多架“海风”战斗机,就摧毁了德国人五六处炮兵阵地,还袭击了一列德国军列,造成了它的倾覆。
  虽然受制于飞机数量,更重要的是飞行员的数量的不足,这些飞机还没有给前线带来决定性的变化,但是,德国人通过他们的情报系统了解到,英国人正在开办更多的飞行员学校,以便培养更多的飞行员,同时他们也引进了相关的生产线,准备自己开工生产飞机。而他的盟友法国人也在采取相同的措施。
  德国人不得不给每个炮兵阵地配备防空的机枪部队,不过他们也意识到,即使这样,也不见得就能解决问题,因为机枪的射程太近,英国人完全可以用那种“空中鱼雷”在机枪的射程外发起攻击,虽说这玩意儿的精度,很成问题,经常乱飞,甚至于发射之后往回飞的情况也不是没有过。但是真要是有一大群的英国飞机飞过来乱放这东西,造成的破坏还是相当大的。
  所以,德国人也找上门来,希望能够从美国购买到这些关键性的军事技术。
  “哈根先生,您知道,我们和贵国长期以来一直都保持着友好合作。所以,生意的事情是完全可以谈的。但是我们想要知道,你们打算用什么向我们支付货款?”唐纳德问道。
  唐纳德的意思其实很清楚,那就是他绝不会接受德国人的帝国马克。要做买卖可以,但是请使用硬通货,也就是黄金。不过唐纳德也怀疑,德国人的手里还有多少的黄金。因为战争进行了这么久了,德国人的硬通货应该已经消耗了不少了。而且最近的那笔橡胶买卖的数量和价格都相当可观。不过最近听说德国人买了一批武器给土耳其人,也许靠这个买卖,德国人手上还能再拿出一些黄金来。
  “我们可以用黄金来支付相关的款项。另外,还可以用宝石和艺术品来支付。”坐在唐纳德对面的那个德国佬却相当沉稳的这样回答说,这个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唐纳德的猜测。
  “宝石的价值很难估算,艺术品也一样。”唐纳德说,“如何折算,还需要我们双方共同讨论。当然,这只是小事情,完全可以让下面的人来讨论。另外这些东西所占的数量,不应该超过总金额的百分之十五,你觉得这个限制如何?”
  “能不能将这个限额提升到百分之二十五?”哈根问道。
  “这个比例太高了。”唐纳德说,“你知道,宝石和艺术品虽然看起来值钱,但是它们的价值波动太大,一旦需要将它们大量变现的时候,它们可能就会一下子跌得一塌糊涂。当然,我了我们的友谊,为了表现我们的诚意,如果能够有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在经过我们的专家的评估之后,我同意可以突破百分之十五的限制。但突破的部分的东西必须是能得到我们的专家的认可的。”
  唐纳德的这种说法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麦克唐纳可以接受这种交易,只是这些东西的价值的评估,必须完全由麦克唐纳的人说的算。
  “好吧,原则上,就这样吧。”哈根也知道,如今是卖方市场,在这个问题上,德国人必须做一点让步。反正宝石艺术品什么的,这会儿也不值钱了,能用这些东西多顶一些黄金,怎么看都是合算的,至于将来——如果打赢了这一仗,这点损失不算什么,如果战败了,那这点损失就更不算什么了。
  “我想,我们可以在瑞士或者其他的中立国进行交易。”唐纳德说。
  说起来,瑞士的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无论是一次大战,还是二次大战,他们都成功的保持了中立,优哉游哉的当着中立国,而没有受到战争的波及。这里面很大的一个原因,怕就是交战的那些国家,都需要在瑞士干一些这样的事情吧。
  “其实,我们还有更适用于空战的技术,专门针对飞机的空战技术,也许你们也会感兴趣的。”唐纳德微笑着,露出了八颗雪白的牙齿。
第618章
狼群(一)
  唐纳德所说的更适用于空战的技术其实就是机枪射击协调装置。显然,在高速的飞机之间的空战中,空对空火箭弹这种精度一塌糊涂的东西是非常不靠谱的,这种东西用来打巨大而缓慢的飞艇倒是勉强够用,但是用来攻击小得多,快得多,灵活得多的飞机,那就简直像是丢石子打蜻蜓,基本上,一点用都没有。
  所以,机枪才是空战中最合适的武器,只是当时的机枪只能装在后座,向侧面和后面射击,用起来相当不方便,倒是有人认为,应该把机枪固定在机头,正对前方。这种设置下,不但方便,也能够节省下一个乘员。并且让飞机因此轻一大截,而飞机越轻,自然就飞的越快,也越灵活。
  只是这个设想有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难题,那就是在飞机的机头前方还有一套飞转的螺旋桨,如果直接照着前方开火,那结果肯定是自己的机枪子弹将自己的螺旋桨打了个稀烂,然后自己的飞机就一头从天上栽下去。
  就麦克唐纳得到的情报,法国人已经开始研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了。当然,法国佬的方法那是相当的简单粗暴,他们的办法居然是给螺旋桨上装甲,让子弹打不断他。不过,这种坑爹的设计很快又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打在螺旋桨上的子弹会被装甲弹得到处乱蹦,甚至直接反弹回来,然后,不是飞行员挂了,就是发动机挂了。
  前些天,麦克唐纳步兵武器公司给法国人提供了一些技术援助,帮助他们设计了一种更合理一些的防弹螺旋桨,这种螺旋桨能将子弹的反弹方向基本确定在一个固定的角度上,这样一来,安装在机头的机枪就算勉强能用了。
  当时,这套装置虽然使得前向机枪勉强可以用了,但是和唐纳德现在准备卖给德国人的东西一比,差距就相当的明显的。因为如今唐纳德推荐的这个技术能够让机枪的子弹正好从螺旋桨的空隙中射出,绝对不会伤到螺旋桨,在原本的历史上,是德国人在1915年中发明了这种技术,然后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的装有这种装置的福克式战斗机给英国人和法国人制造了一次福克式灾难。如今麦克唐纳只是将这个灾难提前了一点而已。
  在史高治的计划里,英国人和法国人首先会获得一大堆的使用“空中鱼雷”的攻击机,加上法国人的勉强可以用的战斗机技术,这些东西将占据战场的天空,并给前线的德军造成严重的威胁,并使得天平向着英国人那边移动,然后,他们再向德国人出售带有这种装置的飞机的技术,让他们去打英国飞机,最好能把英国法国的飞机一扫而空,然后,他们就又可以和英国人法国人再做一个买卖……所以说,世界大战实在是太美好了。
  德国人的确对于能让子弹穿过螺旋桨的技术非常感兴趣,只是麦克唐纳开出了一个非常高的价格(据说比整架飞机外加“空中鱼雷”加在一起的转让费还要高),并且坚持,只有在支付了一定比例的订金之后,才能允许他们去看样品。所以德国人犹豫了一段时间,仅仅只是购买了海风战斗机的相关技术和“空中鱼雷”的相关技术。
  “等法国人的战斗机开始投产之后,德国人就会重新和我们谈这个交易的。而且到那个时候,他们就不会觉得我们的价格高了。”当唐纳德向史高治汇报德国人的行动的时候,史高治这样回答说。
  “德国人没有类似的研究吗?”唐纳的问道。
  “至少目前没有。至于将来嘛?谁知道呢。”史高治微笑了一下,历史上在这个发明中气到了关键作用的福克尔和海因里希·吕伯,一个已经在麦克唐纳旗下工作了,还有一个呢,很不幸,两年前钟表专家海因里希·吕伯死于一次交通意外。
  “唐纳德,如今德国人在海上的表现如何?”史高治问道。
  “德国人的袭击舰队被消灭之后,德国开始用潜艇展开袭击,这两个月来,已经很是击沉了不少英国船只了。英国人现在重新开始采取护航编队的方式,虽然英国人因为护航舰艇的数目有限,一时间还无法为所有的商船提供护航服务。现在和袭击舰那会儿可不同,那会儿英国国内的存货还多,战争的规模也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大,当然消耗也没现在这么大,所以那个时候,英国人还能让商船的效率下降一些,凑到一块等这护航军舰一起走。”说到这里,唐纳德冷笑了起来。
  “但是如今,情况可不同了,战争的消耗那么大,英国法国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物资,比以前多得多的物资,所以他们不能再容忍一条商船在港口里无所事事的等上一个多星期,以便等到护航的军舰了。因此航线上到处都是单独行驶的商船。这当然给了德国人机会,所以他们的击沉数量一直在上升。不过英国人正在加速生产驱逐舰,他们的产能也相当可观,而且他们也在向我们和其他船厂购买驱逐舰。叔叔,如果我们把英国人给我们的订单都拿下来,能赚不少钱,不过,那德国人的好日子恐怕就会很快到头了,因为潜艇在面对有护航的船队的时候,几乎没有太多的办法。这样一来,随着护航的驱逐舰的增加,商船的损失率就会迅速下降,而这就会直接降低对于商船的需求总量,这可就不是一个好事情了。”
  说到这里,唐纳德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更该死的还有这样的消息,叔叔,我想您可能已经知道了,英国人和法国人在水下听音器方面有了不少的进展,甚至他们正在模仿蝙蝠和海豚,研制一种主动发射声波,然后靠回音来定位的设备。您知道,从原理上来说,这种设备是完全可能成功的。”
  “是的,事实上,在大实验室中,这种设备已经成功了。”史高治说,“并且被装在实验船只上,成功的追踪到了潜在水下的潜艇。英国人和法国人在现在的局面下,一定愿意为这种技术投入资金。这样一来,我想用不了多久,这种东西也许就会出现在他们的军舰上。嗯,唐纳德,你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接下为英国人和法国人建造驱逐舰的合同呢?”
  “当然了,叔叔,因为即使我们不接,其他人也会接的。与其让钱被别人赚走,还不如让我们赚。甚至于,叔叔,我想大实验室中的那种设备在性能上应该会比英国人和法国人联合研制的那种更好一些吧?”唐纳德问道。
  “我们的技术能力并不见得比英国人法国人强。但是我们毕竟先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正常情况下,我们的产品自然会更好。”史高治回答说。
  “那么叔叔,我想如果英国人和法国人在技术上获得了成功,我们就应该立刻向他们出售这种设备,只是,这又会让建造商船的需求下降。”
  在别人刚刚获得技术突破的情况下,就立刻向别人出售更为成熟,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这也是麦克唐纳财团惯用的伎俩了。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手的产品多半难以和麦克唐纳的产品相竞争,于是大笔的科研支出就很难收回来了。同时,任何一种新技术,想要完善化,就必须积累大量的运行数据,以及大量的改进的数据。如果对手的产品得不到广泛的使用,这些东西的积累自然也会很慢,这更是会让他们继续落后于麦克唐纳。
  在后世,这种招数也非常常见。比如说,白鹰帮一直对赤兔国进行技术封锁,而每当赤兔国研制出了某种突破了封锁的技术之后,白鹰帮就立刻批准向赤兔国出售与之相似,但更为成熟的东西,借此来打击赤兔国的相关科研。
  “向他们出售这东西,不是问题。”史高治回答说,“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努力帮帮德国的潜艇部队,以确保平衡不至于被轻易破坏。唐纳德,这里有一份重要的文件,你去把葛莱史东找来,一起看看这份文件,然后再商量一下,看看如何能把这份文件中的内容神不知鬼不觉的提供给德国人。注意,绝不能让任何人,包括德国人知道这些东西是从我们这里送出去的。最好要能让德国人觉得,这种好办法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
  史高治一遍说,一边打开了办公室里的一个保险柜,从里面拿出了一份文件,对唐纳德这样说。
  “这是?”唐纳德疑惑的问道。
  “这是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一种全新的,将改变海战历史的潜艇作战方法。”史高治一边笑着对唐纳德说,一边将文件的名字展示给唐纳德看。唐纳德看到那份文件的名字是:《狼群战术》。
第619章
狼群(二)
  潜艇在伏击商船的时候,一直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潜艇的速度,特别是潜航的速度赶不上商船的问题。一般来说,这个时代的潜艇的水面速度还是要比商船快不少的,只是水下速度就相当悲剧了,往往还不到10节,而且以这样的速度还跑不了几十分钟,就会耗尽蓄电池中的电力,所以,一般来说,在发现了商船之后,潜艇会首先观察商船的航行方向,然后从水面上兜个圈子跑到商船前面,再潜入水下,等着商船自己驶入鱼雷的射程。什么,你说直接上前去,就像袭击舰那样拦住单独行动的商船,然后像一条鱼雷艇那样击沉它?拜托,这是大战时期,商船也不一定是毫无武装的,一般来说在一条商船上,装上一两门大炮什么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就潜艇那不到一千吨的小块头,大摇大摆的从水面上过去,一不小心,被武装商船上面的大炮咬上一口,只怕立刻就要完蛋。事实上,德国海军里面振海出了这样的呆萌傻帽,然后潜艇就被商船给击沉了。那个艇长自然是身死艇灭,为天下笑了。所以,潜艇什么的还是躲到海面下面用鱼雷阴人比较方便。
  但是一旦商船有了护航的驱逐舰,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当潜艇发现商船队之后,想要再在水面上高速跑到商船队前面去,就要担心会被会被驱逐舰发现,然后被乱炮打死了。而且,即使埋伏成功,发起攻击后,也会受到驱逐舰的攻击,尤其是在英国人的驱逐舰在不久之后就要装备上主动声呐之后。单个的潜艇伏击拥有驱逐舰护航的商船队,就会变得格外的危险。
  不过,潜艇一方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事实上,后世的邓尼茨,就针对有驱逐舰护航的商船队发明出了一套特殊的战术,一度将英国人的商船队打得头破血流的,这套战术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狼群战术”。
  当然,这套战术不能直接塞给德国人,必须通过更隐秘一些的手段,至于怎么干,那就是葛莱史东的事情了。
  ……
  “哈夫斯上尉,你被控违背军令,擅自袭击未确定为敌军船只的目标。请您和我们走一趟。”U-11号潜艇刚刚在基尔港靠岸,艇长哈夫斯上尉才刚刚从潜艇了钻出来,跳上跳板,正准备赶紧把各种手续办完,然后到城里找个酒吧,好好的快活快活,就被几个宪兵拦住了,领头的一位少尉向他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并且这样对他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