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2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282

  这些天雅科夫一直在进行投掷训练,那座桥到时候绝对会是意大利警察重点防范的地段,他不可能靠的太近,而炸药包又相当重。不过好在因为地形的限制,威尼斯的街道普遍不算宽,车队通过的时候,警察按照惯例最多不过是将街面上清空,保证街面上没有其他的车辆和行人,至于街边的店铺呀,一般来说,是不会让人家关门歇业的。街边也一样是可以有行人的。从桥上下来这一段正好有一个转弯,加上街道有很窄,雅科夫如今已经相当有把握,将一个十公斤左右的炸药包,丢到那辆目标车辆附近。这样大的炸药包,足以将那辆防弹车炸飞。
  就快要到时候了,阿赫玛托娃将借来的孩子放进了婴儿车里,这孩子这些天已经和雅科夫以及阿赫玛托娃非常熟了,不像早些天总是喜欢哇哇的乱哭,而且,这孩子也非常喜欢被雅科夫和阿赫玛托娃用婴儿车推着出去逛,最近两天都是一被放进婴儿车里就会咯咯地笑起来,同时睁大了淡蓝色的眼睛四处张望。
  不过今天,孩子出门后却不太高兴,又瘪着嘴哭上了。这大概是因为原先他身下那又厚又软的垫子,被悄悄的替换成了一个做得像棉垫子的炸药包,这让他觉得不舒服了吧。
  阿赫玛托娃干脆把小家伙抱了起来,于是小家伙又笑了起来,雅科夫则推着空婴儿车跟在旁边。
  “嘿小宝贝,又出来了?这么开心呀。”街角那里的面包店的员工罗伯托朝他们打了个招呼,“又带着小家伙出来转转呀?要买面包吗?我们店里有新鲜出炉的。”
  “是呀,小家伙总想到外面来玩。一会儿等我们回来的时候再去照顾你的生意。”雅科夫努力的微笑着回答说。
  “那好吧。”罗伯托说,“你今天神气好像有点怪怪的,嗯,难道你找到新的工作了?要是这样,那可真值得庆祝一下。好了,我也要去忙了,就不打扰你们了。”
  说完这话,这个热情的意大利人朝他们挥挥手,就朝着面包店那边走过去了。
  “街上警察多了好多。”阿赫玛托娃小声的对雅科夫说。
  “不要去看他们,那会引起他们的注意的。”雅科夫低着头低声回答说,“要装作和从前一样。”
  ……
  代表们的车队已经出发了,首先经过大桥的是意大利代表的车队。作为主人,他们首先到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意大利代表的车队中又三辆小轿车,还有两辆装满了警察的卡车一前一后的护送,卡车的车棚里都是全副武装的警察。
  “土耳其人的车队的情况应该是差不多的。”雅科夫望着缓缓的从不远处转弯经过的意大利车队,一边估摸着距离,一边这样想着。
  中间的三辆小轿车的车头两侧都陪着小旗杆,上面挂着意大利国旗,三辆车也都几乎是一个样子,但是雅科夫注意到中间的那辆车的轮胎有更宽一些。他立刻想起了同志们收集来的一个情报:
  “奔驰防弹轿车是在奔驰轿车的基础上加以改装出来的。它的一个技术要求就是,它的外形要和一般的非防弹车非常接近,以便迷惑可能的袭击者。但是在加装了很多的钢板和非常厚的防弹玻璃之后,车辆的重量增加了很多,所以原本的轮胎的承载能力不够了,因此,这种车辆配备了更宽大一些的轮胎……”
  “如果这是土耳其人的车队,那那个该死的土耳其代表就应该坐在那辆防弹车里面。这个距离我有很大的把握,将点燃的炸药包抛到它的前面。”雅科夫开始在脑袋里盘算起了这次行动的一些关键细节,“炸药包的导火索时间非常短,只有一秒钟多一点。导火索的拉环直接和婴儿车连接在一起,只要我将炸药包从车上抓起来,导火索就已经点燃了,然后我就要用最快的速度将它投掷出去。接着炸药包就会迅速爆炸,根本不会留给土耳其人反应的时间。意大利人已经过去了,应该用不了多久,土耳其人就该到了。”
  ……
  俄国代表伊比里奇·巴赫金和他的随行人员上了意大利人提供的外宾车,车队从俄国人居住的宾馆开出来,然后沿着临河的街道缓缓的向着会议地址行进。伊比里奇靠着后座的靠背上,闭着眼睛,默默地想着心事。
  “这次会谈重要的不是让土耳其人立刻停止屠杀,而是必须让法国人和英国人明确态度,要让他们明确支持俄罗斯,并压制住德国和奥匈帝国,避免他们破坏帝国的计划。并且在这次大会中,尽可能的将土耳其钉在野蛮和非人类的耻辱桩上。要使人们相信,我国为了实现和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且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但是野蛮的土耳其人却破坏了这一切,所以,帝国向土耳其发动的战争,乃是最为正义的战争,是代表着上帝惩罚异教徒,代表着文明惩罚野蛮,代表着月亮惩罚……”
  这时候,俄国人的车队也已经来到了那座石桥附近,车队放慢了速度,开上了石桥。伊比里奇·巴赫金将窗帘拉开了一点,向着外面张望,突然他看到河面上出现了一条小快艇,这条小快艇正劈开水面,拖着飞溅的雪浪,向着石桥冲了过来,在快艇的前甲板上还站着一个人,他似乎正在往外掏什么东西。
  “见鬼!那些意大利傻瓜在干什么?”伊比里奇骂道,不过他并没有立刻意识到,紧接着会发生什么。他只是隔着厚厚的防弹玻璃,隐隐约约的听到了几声枪响,以及一些不太清楚的呼喊声。
  接着他就觉得整个世界猛地震荡了起来,然后他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
  因为转弯的缘故,雅科夫倒是将刚才的过程看的清清楚楚,刚才,挂着俄罗斯旗帜的车队刚刚上桥,就有一条小快艇突然从岔河里冲了出来,笔直的朝着石桥冲过去,在快艇的前甲板上还站着一个大胡子。几个意大利警察发现不对了,朝着那条快艇开枪了,但是快艇的速度太快,那几个警察手里又都是手枪,根本就不太可能击中目标。
  这时候,雅科夫看到那个大胡子已经从怀里掏出了一面红色的带着星月图样的旗帜,并且高喊了一声“安拉胡阿克巴”,然后就和快艇一起撞在了桥墩上,接着快艇猛烈的爆炸了,整座石桥,连同上面的车队,都飞上了天。
  “这是怎么回事?”雅科夫一下子愣住了。
  ……
  显然,土耳其人的车队不会再来了。雅科夫带着阿赫玛托娃回了租住的小房子。不久,他们就听到了这样的消息:在刚才的爆炸中,整个的俄罗斯代表团全军覆没。
  然后就有了这样的流言:是土耳其人发动了这次针对俄国人的刺杀行动,这是对亚美尼亚人在法国巴黎对土耳其大使馆的行动的报复。因为土耳其人的报纸上公开指责过俄国,说他们为那些亚美尼亚暴徒提供了训练和那一卡车的炸药。而且土耳其的官员也公开表示过一定会进行报复。
  至于这次行动的真凶,在后来的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俄国人的历史书上,一直坚定的认为,这场刺杀,是由土耳其人发起的,理由是土耳其人那个袭击者临死的时候挥舞着一面土耳其国旗,并且高喊着“真主至大”。而且土耳其人对于俄国的仇视从来都是不加掩饰的。
  当然土耳其人的说法就是另一回事了,大多数的土耳其人认为,这是俄国人自编自导的苦肉计,为的就是找到对土耳其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而已。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这是亚美尼亚人冒充土耳其人干的,为的就是挑起战争。
  法国人在这个问题上一般是站在俄国这边的,不过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土耳其政府的行为,他们更愿意相信,这是“个人行为”。甚至有一部分人还认为这是德国人干的,为的是能找到通过战争实现他们吞并整个欧洲的野心。至于德国人,嗯,很多德国人都相信,这事情是意大利人干的。因为意大利在战争开始后,就是以这件事为借口,背叛了盟约,站到英国人法国人那边去的。他们早就想当同盟国的叛徒了,所以搞了这么一手。当然还有相当比例的德国人法国人俄国人意大利人土耳其人都怀疑,这事是英国人干的。理由嘛,欧洲搅屎棍要搞这样的事情难道还需要理由吗?敢这样的事情难道不是搅屎棍的本职工作吗?
  总之,结果就是,仅仅两天之后,愤怒至极的俄国人就向土耳其正式宣战,紧接着一天之后,德国和奥匈帝国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在48小时内无条件停战。这样无理的要求当然被俄国人轻蔑的拒绝了。48小时候,德国和奥匈帝国向俄国正式宣战。四个小时之后,俄国的盟国英国法国向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两天后,意大利宣布加入协约国向土耳其、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美国人期待已久的战争终于打起来了。
第603章
开战
  “葛莱史东,看来这次你真的对了。”唐纳德对着葛莱史东摇摇头说,“就算我们不动手,也还是有人动手了。你知道这事情是谁干的吗……算了,这个毫无意义了。反正就是打起来了。嗯,史高治叔叔正在找你,多半会问到我们的企业对于后面的战争的准备的。”
  “啊,那我就先到他那里去了。一会回来了,我们再商量。”葛莱史东回答说,满脸的胸有成竹的样子。
  葛莱史东的确是胸有成竹。因为对于那些在战争中至为重要的钢铁、矿山、造船等企业的整合,在战争爆发前,就已经基本完成了。虽然这里面因为摩根财团的竞争,有一些造船企业和矿山还是落到了摩根他们手中,不过,葛莱史东并不是太在乎。因为摩根手中的这些企业虽然在战争中也能赚钱,但是由于摩根的经营领域一直过分的集中在金融这一块上面,导致他们在技术实力上一直比不过麦克唐纳。而这些年来,麦克唐纳的技术部门在史高治的直接领导下,表现出来了超高的科研效率。这些年来,麦克唐纳的重点科研项目几乎从没有出现过对于技术路线,以及对于市场判断严重失误的事情。这使得麦克唐纳在科研中投入的每一个美元几乎都能得到最高效的利用。而在摩根那里,科研的效率就低多了,大部分的研究项目最终都被证明技术上或者成本上不可行,或者是根本不适应市场的需要(当然,事实上,这才是正常的科研的状态。麦克唐纳那边,完全就是史高治在开挂。虽然史高治上辈子是理工出身,但是他再牛也不可能将各种技术参数全部背下来。然而,作为穿越者,他却能依据后世的历史,来判断一个项目有没有技术上的可能性,有没有技术上的前途。)而当摩根他们辛辛苦苦的总算快要完成一种有意义的,有钱途的研究的时候,麦克唐纳财团却总能抢先一步,拿出东西来,并把专利壁垒迅速的垒起来,让摩根此前的投资完全泡汤。
  为了和麦克唐纳竞争,摩根甚至采用过收买间谍,盗取麦克唐纳的研究资料的手段。结果,他们成功的偷到了非常高大上的电力无线传输技术的相关资料。当然因为输电线什么的大部分都控制在麦克唐纳手中,所以这种技术仅仅完成了预研就被终止。小摩根当时觉得,如果他们追加投资,将这个技术研究下去,说不定就能一举打破麦克唐纳财团对于电网的控制。这里面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小摩根当时一咬牙,就把这个项目做了下去,结果……结果基本上就是“呵呵”这么两个字。据说摩根财团先后在里面投入了七八百万美元进去,结果跑都没冒一个。专利什么的倒是获得了一些,但是其中有用的却没几个,而这少有的几个有用的专利,考虑到目前的技术状态,它们的所谓有用,也是要放到几十年后的,到那个时候,这几个专利也已经过期了。
  总之,就是在技术研究这一块,摩根财团一直被麦克唐纳压制得很厉害。到现在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和麦克唐纳拼技术的念头了。
  既然在技术实力上比不过麦克唐纳,所以一旦涉及制造业,摩根他们的竞争力自然就比不上麦克唐纳。因而,有那么点工厂什么的落到了摩根手中,葛莱史东并不太在乎。
  葛莱史东走进了史高治的办公室,准备对史高治汇报一下,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
  “爸爸,最近我们新控制了……”葛莱史东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史高治微笑着打断了。
  “啊,孩子,我找你来不是为了了解这个的。在这个问题上我对你很放心。我只是想要了解一下,下一步你打算干什么?”
  “爸爸,战争既然开始了,我想无论是英国还是德国都会向我们订购各种物资的。不过,德国的生意要抓紧做,因为英国人很可能很快就会开始对德国人的全面封锁。”葛莱史东说,“以德国人的力量,未必能突破英国人的封锁。到那个时候,生意就做不成了。所以我刚刚和一些德国人取得了联系。爸爸,您也知道,德国人也有一只商船队,如今这支商船队中的很多都在大洋上。我想他们提出了这样的一个交易。”
  “什么样的交易,说说看?”史高治问道。
  “我让他们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将这批商船出售给我们,因为一旦英国人开始封锁海岸,他们的这些商船就没用了。就算他们真的能把这船开回德国去,又能有什么用呢?多半还要被德国政府征用掉呢。倒不如直接便宜点卖给我们,让后将卖船得来的钱存入到我们的银行里,或者直接用这个钱从我们这里购入物资,我们还可以用美元来支付这笔钱,在战争状态下,美元可比德国钞票稳定。”葛莱史东说。
  “他们同意了吗?”史高治问道。
  “有些人同意了。但是有些人还是脑袋不开窍。”葛莱史东恨恨的说,“这样的双赢的生意他们不愿意做,非要去便宜英国人。”
  “嗯,对这些人你有什么打算?”史高治又问道。
  “我劝他们将船只分散航行,这样万一英国人反应够快,封锁进行得够快,他们的损失也不至于太大。当然,英国人的封锁一旦开始,他们多半也只能把船卖掉。不过到那个时候,价格只怕就会更……”
  “你觉得英国人对德国的全面封锁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史高治问道。
  “我和唐纳德谈过,他认为英国舰队还没完全准备好,”葛莱史东说,“舰队要进入战争状态需要时间,另外因为德国的公海舰队的压力。公海舰队有好几条战列巡洋舰现在正在大西洋上。不把他们干掉,英国人可是睡不好觉的。但是英国的大舰队又还要盯住德国公海舰队,又要抽出舰队去消灭德国人的那些充当袭击舰的战列巡洋舰,在解决德国人的战列巡洋舰之前,唐纳德和我都觉得英国人短时间内很难立刻抽调出足够的舰队执行全面封锁商船的任务。”
  葛莱史东绝不会隐瞒唐纳德的功劳,因为一来他已经不需要再和唐纳德争夺继承权了,虽然只要史高治还没完全退休,就不能说百分百的不会出现意外,但是,基本上可以说大局已定。如今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向家族证明,他能够胜任家族总司令的这个职务。葛莱史东虽然没有专门的学过军事,但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却也是认真的研读过的。那里面对于总司令除了对一般的将领的要求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公正。如果一位总司令,在指挥作战的时候有所偏私,总想着占便宜的事情要让自己的嫡系上,吃亏的事情要让杂牌的上,那就绝对当不好一个总司令。葛莱史东平时在和史高治闲谈这些看书的心得的时候,史高治对他的这个看法也非常赞赏,甚至一高兴,还说出了一句葛莱史东没太听得懂的话,好像是“常凯申就是反面典型”什么的吧。史高治甚至认为,对一位最高指挥官而言,公正的品质甚至可能比技术能力更为重要。
  “技术能力的不足,可以由优秀的参谋班子得以弥补,但是缺乏公正的品质,必然会带来内部的分裂,这却是无法弥补的。”当时史高治好像就是这样说的。
  “你们研究认为英国人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开始全面的封锁?”史高治又问道。
  “爸爸,这很难说,大海这样大,要找几条战列巡洋舰并不容易。不过考虑到德国人可用的港口非常有限,而战列巡洋舰的自持力也是有限的,我们觉得一个到两个月,应该就差不多会有一些战果了,再加上意大利占到了协约国这边,英国人的地中海舰队就腾出来了,也就能提供一些军舰,这样,一个月左右,英国人就应该能完成较为严密的封锁了。另外,爸爸,我已经派出了人员去和法国人接触,向他们推销提供全身防护的防化服。并且向他们转让芥子气的技术。而且我也已经让一条高速商船装满了新式防化服向法国开去,估计一个星期后就能到达。我们要尽快用全身防化服把法国人武装起来,免得他们在德国人的芥子气的打击下迅速溃败。”
  “这件事你做的很对。”史高治说,“法国人那边现在有什么反应吗?”
  “还没有什么反应。”葛莱史东回答说,“不过,我相信,他们肯定会做出我们所期待的那种反应的。”
  这个时候,史高治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史高治伸手拿起了听筒,从里面传来了他的秘书墨菲托斯的声音:“麦克唐纳先生,有几位法国外交官急着找小麦克唐纳先生,他们说,有非常紧急的事情。”
第604章
交易
  在战争开始前很多年,德国的参谋部就为大战准备了细致的作战计划。这个计划因为是在施里芬元帅的主持下完成了,这个计划也就被命名为施里芬计划。施里芬元帅意识到,德国的地缘形势非常恶劣,一旦开战,就会面临两线作战的问题。而德国的资源匮乏,如果进行长期作战,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所以,德国如果想要获得胜利,那就必须速战速决,用最短的时间,打垮敌人。
  在德国人的敌人中,英国是最难被打垮的,毕竟英国是个岛国,还拥有世界最强的海军,而俄罗斯的疆域太过辽阔,首都彼得堡距离德国人也太远,不要说是打到彼得堡,就是不打战,行军到彼得堡,也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事情。而且俄国虽大,国力却有限,动员能力,反应速度,军队的装备水平训练程度都远远比不上法国。再加上法国的力量核心区域和德国的力量核心区域距离很近,法国有拥有世界上仅次于德国的陆军力量。所以,施里芬元帅认为,法国是德国最重要的敌人,德国要想赢得可能的战争,就必须迅速的击败法国。只要能迅速的击败法国,德国就在事实上赢得了战争。
  因此,依据了必须在最关键的位置集中起所有可能的力量的原则,施里芬元帅的这个计划最大的特点就是极不均衡的兵力部署,依照计划,东线和西线的兵力分配是1:8,西线左翼和右翼的兵力对比又是1:8。这样一来,依照这个计划,老元帅将整个德国绝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在了右翼。依据这一方案,一旦开战,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的右翼德军就将取道比利时,一举夺取巴黎,击败法国,而在此期间,即使法国人在德国人的左翼获得突破,攻占几座城市什么的,这样的代价,德国也完全承受得起。
  施里芬元帅死后,小毛奇担任了参谋长。在大的方略上,他没敢更改施里芬元帅的计划,只是计划的实施还是受到了很多干扰。首先,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德国人把很多的力量投入到了海军的建设上。结果自然让陆军的发展受到了影响。结果到开展的时候,德国陆军并没有达到计划中的规模。但是另一方面,原本在日俄战争中被严重削弱了的俄国却因为停止了在远东的扩展而得到了法国和英国的大力支持,国力不但得以恢复,甚至还有不小的发展。所以,在东线上,原本布置的一份兵力就未必够用了。同时,在原计划中,西线左翼的力量本来就被削弱到了不可能再削弱的地步了。如今因为总兵力不足,如果依照原有的比例分配,那左翼能得到的兵力就会比原本的计划中更少,那左翼就几乎必然在法军的打击下崩溃。所以,小毛奇只得削弱突击集团,也就是右翼的力量来加强左翼和东线。
  这当然使得右翼的突击效果受到了影响,不过化学武器的使用弥补了这个不足,在攻占列日要塞的战斗中,德军第一次使用了此前一直高度保密的芥子气。这种能通过皮肤使人中毒的毒气根本不是单靠防毒面具就能抵抗的,结果德军攻占列日要塞的速度甚至比原计划更快。
  不过此后的天气状况救了法国人一命。毒气弹在使用的时候对于天气的要求很高,刮风下雨什么的都将严重的影响化学武器的使用。而此后的连续一个多星期不是刮风就是下雨,这使得德军几乎无法使用他们手中的最为致命的武器。
  ……
  “实验的结果出来了吗?是美国人说的那种东西吗?还有,美国人的那套玩意儿有防护效果吗?”法国总统雷蒙·普恩加莱急切的向一位穿着白色的实验服的中年人问道。
  “总统先生,依据我们对动物实验的结果,对比美国人给的资料以及战场上的报道,实验动物出现了……”
  “等等,萨内蒂先生,现在不是做学术报告,您直接告诉我是不是,以及如何防范它就可以了。”雷蒙·普恩加莱总统急切的打断了他,“现在我们的每一秒钟都极为宝贵,气象学家说最多到下个星期,天气就会好转!”
  “啊……总统先生,的确是美国人说的芥子气。”萨内蒂回答说,“这是一种糜烂性毒气,可以通过皮肤使人中毒。所以,仅仅对呼吸道进行防御的防毒面具是不能防御这种毒气的,甚至,总统先生,因为这种毒气的毒性远远超过我们以前见到过的任何一种毒气,所以……”萨内蒂的脸上出现了一丝苦笑。
  “所以什么?”雷蒙·普恩加莱总统赶紧问道。
  “所以哪怕只有一点点被吸入到肺中,或者沾到皮肤上,就会导致严重的中毒症状。而我们的防毒面具事实上仅仅只是用了一点活性炭而已,设计过于简单,吸附效果自然也一般,如果用来对抗一般的毒气还不错,但是用来对抗芥子气,甚至就连有效保护呼吸道都不够,不过美国人的样品倒是可以完美的对抗这种毒气,就是非常沉重。”
  “你确定美国人的产品可以用来防御芥子气的攻击吗?”这个问题现在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雷蒙·普恩加莱总统又问了一遍。
  “是的,总统先生。”萨内蒂回答说,“美国人的样品几乎可以用于防御任何现有的甚至是可能出现的毒气。这毫无问题。”
  “让商务部马上和美国人联系,问他们手中有多少这样的防化衣,最快什么时候能运到。现在不要在乎价格,速度越快越好。”雷蒙·普恩加莱总统转身对自己的秘书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