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282

  “能和我讲讲吗?”雅各布·希夫问道。的确,麦克唐纳在战争上的判断总是非常的准确的,这使得他们得以一次又一次的大发战争财。但是这样大的事情,雅各布·希夫还是希望能够听到更多的解释的。
  “现在的战争的胜负,无非就是比双方能够投入的人力物力而已。”葛莱史东说,“人力上,这两个国家都不缺人。至于物力,或者干脆说,就是财力方面,这两个国家都有问题。日本是穷鬼国家,这我们都知道,他们在大搞建设,而他们的建设至少目前还没能给他们赚出足够多的钱。至于俄国,一样是欧洲的穷光蛋。我都怀疑他们能不能做到给每个士兵配上一支步枪。”
  “可是,即使俄国很穷,他的这个很穷也是针对欧洲各国而言的。比起日本,还是要富有得多的。”雅各布·希夫说。
  “这就又涉及到力量的投放效率的问题了。”葛莱史东笑道。这个问题,他和他的父亲史高治,以及唐纳德讨论过很多次了。
  “在很久以前,大洋是最大的障碍,但是现在,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大洋变成了投放力量的通衢大道。相反陆地上的障碍相形之下,倒变的更难以克服了。俄国的力量中心在他的欧洲部分,虽然它的国土一直延续到东方,但是他要将一支力量投放到东方,却要穿过茫茫的西伯利亚冰原。这甚至比越过大洋还要困难。尤其是补给,在途中的损耗甚至会比最后运到目的地的还多。由于脆弱的运输线在战争中几乎就指望不上,所以真的打起来了,这一战就并不是俄国和日本的大战,而只是俄国的远东部分和日本的战争而已。欧洲部分的力量根本就过不来,或者只能以添油战术的方式加入进来,根本就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力量上,至少在目前,俄国人并没有什么优势。”
第528章
弱点
  “而且国际上的局面也对俄国更不利。”小摩根补充说,“俄国人手中的钱根本就不足以支持他们跑到远东去打长期的战争。要打,就只能是借钱。希夫叔叔,我想,你不可能借钱给俄国人吧?”
  “当然,我又不是傻帽。”雅各布·希夫回答说。
  “那么我相信罗斯柴尔德也应该不会借钱给俄国人。”小摩根接着说,“英国人在远东早就看俄国人不顺眼了,他们还担心如果让俄国人控制了满洲,会损害英国的利益。所以他们也不可能在英国借到钱。而且英国人刚刚打完了布尔战争,据说花了非常多的钱,现在估计本来也没什么活动的钱了。至于德国,的国人手里有钱,但是如果要让德国人拿出钱来,俄国就必须在巴尔干做出大幅度的退让,我不觉得俄国人愿意做这样的交换。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法国了。”
  说到这里,小摩根停了下来,喝了口水,然后带着嘲讽的语气,慢悠悠的说:
  “法国和俄国是盟友,但是俄国人真的在远东获胜了确对法国极其不利,因为这就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俄国人都会不断地把自己的力量投入到对远东的开发方面,而他们在欧洲能投入的力量就会大幅度减少。而这对于法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法国人拉拢俄国,为的不就是要利用俄国的力量来牵制德国吗?如果帮助俄国人获得了胜利,那反而会让俄国对德国的牵制能力下降。怎么看这都是赔本的事情。当然,考虑到和俄国的友好关系,法国人可能会给俄国一些象征性的帮助,但是肯定不会更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当然,等这一仗打完了,俄国人失败了之后,法国人倒是可能再给俄国人一些实质性的援助。”
  “好像,好像俄国海军的实力要比日本强。”雅各布·希夫问道。
  “不错,但是俄国的海军分成了两大块,波罗的海和远东,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比不过日本海军。一旦开战,完全可能被日本人各个击破。另外,按我们对日本海军的了解,他们的训练程度还算不错,应该比俄国人强不少。”葛莱史东回答说。
  “可是,俄国人怎么着也是白人呀。”雅各布·希夫还是很有些顾虑。
  的确,在这个时代,白种人是上帝的宠儿,白种人至高无上这类的现在看来妥妥的种族主义,政治超级不正确的玩意儿,在那个时代却几乎是社会主流的意识。在那个时代的白人看来,只有白人,才能算是正儿八经的人类,其他的有色人种,那也能算完整的人类吗?
  而且,白种人的自傲也不是没有基础的。自从大航海时代之后,自从工业革命开始之后,无论在哪个方面,白种人都成为了佼佼者。在和非白种人的战争中,白种人几乎就没有怎么失败过,而且基本上都是碾压式的胜利,什么几十个人灭人家一个帝国,什么几千人烧了人家皇宫,什么……反正就是,除了白种人之外的其他人种,在和白种人的战争中的表现简直就让白种人觉得,和打猎都没啥区别了。
  如果日本是一个白种人国家,听了这些分析,甚至都不需要有这么详尽的分析,雅各布·希夫都会相信,日本能胜利。然而,日本却是一个有色人种的国家,是一群黄皮猴子,他们欺负欺负同样是有色人种的清国当然没问题,因为毕竟在世界范围内,他们现在是最像白人的有色人种,但是对上白人他们还能胜利吗?
  “白种人挨上一枪照样要死的。”葛莱史东冷冷的说,“就像我们的总统先生,不是吗?”他突然又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对自己说的那句话,于是就学着父亲对自己说这句话时的口吻说道:“决定胜负的从来都不是肤色或者别的什么,而是资本的力量。如今整个世界的资本都希望俄国人失败,他们怎么可能胜利呢?而且,您是犹太人,您告诉我,为什么这段时间以来,俄国人迫害犹太人迫害得这么起劲呢?”
  “这……”雅各布·希夫一时间竟然回答不出来。这难道还用问吗?难道自古以来,看犹太人不顺眼,整犹太人不是一件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的事情吗,这还需要什么理由?看你不顺眼难道就不是理由?
  “因为他们说犹太人刺杀了前一任的沙皇……”雅各布·希夫说。
  “这种鬼话你也信?”
  “那……那是他们习惯性的讨厌犹太人……因为我们是异教徒……而且他们妒忌我们有钱……”雅各布·希夫一直是这样想的,但是如今这样说却觉得很忐忑。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葛莱史东又一次盗用了史高治从后世盗用过来的名言,“想想看,为什么很多年前,当西欧和中欧都在驱逐犹太人的时候,俄国愿意收容他们。再想想现在的局面和那时候有什么不同?”
  “我想到了……”雅各布·希夫说,“那时候,俄国急需资金,急需各种工厂,好跟上欧洲的节拍,而现在,现在……”
  “现在俄国的经济很糟糕,俄国人的日子也过得很糟糕。整个俄国社会沸腾着不满的情绪,酝酿着革命的危险。最保守的小地主们的农庄在破产,大贵族们的庄园越来越不赚钱,甚至都要影响到他们生活的体面了。而该死的是,如今体面生活的标准比起几十年前可高了很多。
  大贵族都对生活不满了,刚刚自由了的农奴的日子自然更不好过,然后国内市场自然需求不足。而且因为工业水平差,俄国的工业不要说海外市场,就连本国市场都保不住,在这样的情况下,工厂、银行的日子都不好过,工厂破产,银行关门,工人失业。这样多的不满积蓄起来,俄国就变成了一个大火药桶。只要有一个火星,就可能会引起一场革命。
  俄国政府不能坐视这样的愤怒不断累积,他们不能仅仅是简单的镇压,他们必须为这些愤怒找个出气筒,给这个社会准备一个减压阀。现在,希夫先生,您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葛莱史东说。
  “您说的不错。”雅各布·希夫点点头说,“俄国政府无力解决国内的经济问题,就把我的族人当做发泄社会不满的出气筒,减压阀。他们有意的放纵甚至鼓励人民来迫害我们,那些暴徒们将怒气发泄在我的族人身上之后,就不会再仇视沙皇政府了。这些王八蛋!”
  说到最后,雅各布·希夫颇有些咬牙切齿的味道。
  “但这也说明了俄国政府这个时候的脆弱。”葛莱史东接口说,“所以,只要出现战争,只要这战争拖延下去,在内外压力下,俄国政府根本就撑不了多久。哪怕在战场上,那些俄国军队真的能以一当十,哪怕打死一个俄国人要死十个日本人,只要战争拖延下去,俄国政府就要面对革命的风险。何况,俄国人真的能算完全的白人吗?他们不过是一群灰色的牲口而已。我根本不相信,他们能打出这样的交换比。而如今的局面,全世界都会支持日本,所以,结果根本就没有悬念。现在对我们来说,真正有意义的是如何趁机抢劫俄国和日本一把。”
  “好吧。”雅各布·希夫说,“麦克唐纳先生,摩根先生,您们需要我做些什么?”
第529章
抵押品(一)
  俄国人这些年的日子的确就像葛莱史东说的那样不太好过。自从化肥开始广泛使用之后,乌克兰的黑土的优势明显的被抵消了很多。在过去,靠着肥沃的黑土,乌克兰出口的粮食能够为工业水平明显落后于中西欧的俄国换回不少宝贵的资金。然而现在,因为化肥的普遍使用,无论是法国还是德国英国,他们的农业产量都大幅度上升,更不要说该死的美国佬了。结果国际市场上的粮食价格自然也就节节下降,带来的结果自然也就是俄国人在农业方面的收入不断减少。
  农业收入减少,使得俄国的整个经济都受到了严重的拖累。而俄国人的工业水平本来就不算好,他们的工业品即使在自己国内都很难战胜外国的工业品,更不要说在世界市场上了。总之,中西欧的市场是想也不要想了,远东的呢,必须靠近乎闭关的手段才能保住,因为虽然俄国人的工业水平要高过日本,但是考虑到该死的运输成本,真要放开市场来竞争,别说和欧美比,就是和日本商品比都比不过。
  于是俄国人就只能死死的护住自己在东欧的基本盘,然后借着自己斯拉夫人和东正教保卫者的身份,努力的把巴尔干拿到手里。
  只是,同样缺乏市场的德国人一样盯上了巴尔干,要想那些巴尔干,必须投入更多的力量,而更多的力量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更多的钱。但是,俄国就是缺钱呀。
  不过,俄国还是有希望的,那就是东方。只要西伯利亚铁路贯通,各种商品的运输成本就能大幅度降低,然后,中国的市场说不定还有朝鲜的市场都能给他带来比现在多得多的收入……
  ……
  高桥是清带着一个随从,从阿尔贝托号的舷梯上慢慢的走了下来,他抬起头,眯着眼睛看着距离纽约码头不远的纽约塔。这是他自从1869年离开美国之后,第一次回到北美,也是他第一次看到这座世界最高的建筑。
  老实说,高桥一点都不想到美国来。因为在他还年轻的时候,这个国家可是没给他留下过一点好印象的。1867年的时候,也就是他13岁那年,在大崎昌寿寺作帮工的高桥认识了前来扫墓的仙台藩驻江户留守居役大童信。大童发现高桥聪明伶俐,联想到仙台藩正缺少会英语的人才,就推荐他到横滨学习英语,不久之后,有安排他到美国来学习。
  大童将高桥和一个叫做铃木六之助的孩子一起托付给他的一位生意伙伴——卖军火的美国商人尤金照顾,谁知道,那个美国佬把这两个孩子带到美国之后不多久,就把他们像卖奴隶一样转卖给了奥克兰的一个叫做布莱恩的人。当时虽然在美国奴隶制度已经被废除了,但是尤金却用欺骗的手段让还没学好英语的两个孩子在一份为期三年的雇佣合同上签了字。
  才十三岁的高桥,到是很有见识,居然跑去向日本领事求助。然而,在当时,这种霸王条款一样的,放在如今绝对不合法的合同,在当时,居然,还真就是合法的。再加上当时的美国人,也没把日本放在眼里,所以虽然领事也尽力的交涉,但是结果还是很不理想,可怜的高桥,一心想着来读书,却只能在美国人家里当了三年的小厮。
  有着这样的一段经历,高桥对于美国的感官当然是差得一塌糊涂。不过必须承认,高桥的确是个非常聪明好学的人,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高桥依旧靠着自学学好了英语,以及其他的很多文化知识。所以虽然并没有正儿八经的在任何一所正式的美国学校了学过,更不用说拿到一份哪怕是克莱登大学的文凭(《围城》中,方鸿渐的那个野鸡大学。),但是回到日本后刚刚17岁的高桥是清还是在江户的某所学校里找到了一个英语教师的工作,并以其为起点,到几十年后的1899年,终于当上了日本银行副总裁。
  而如今,他更是被明治政府委以重任,以驻英国财政官的身份,去为即将到来的战争筹募资金。这是极其重要工作,也是非常考验能力的事情。考虑到直到二十一世纪,日本都是一个非常讲究出身的,喜欢玩“议员世袭制”的国家。出身于卑微的,不过是一个小厮的儿子的高桥是清(后来高桥的妈妈给他买了一个足轻家的养子的身份,并让他姓上了高桥),居然能爬到这个位置,甚至于在原来的历史上,他还获得了男爵的爵位,担任过日本首相和财政大臣。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高桥的能力是何等的出色了。(当然,即便如此,高桥的出身依旧让他被政府中的那些大佬瞧不起,据说山县有朋这种没风度的家伙,甚至当面拿他被卖给美国人当佣人的经历嘲笑他说“小厮的儿子当小厮不是很应该的”什么的。)
  高桥并不喜欢美国,但是高桥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知道,在讲究出身的日本,像他这样的一个小厮的儿子,之所以能爬上来,不就是因为自己有两大优点:第一,善于和歪果仁,尤其是欧美的歪果仁打交道,第二,擅长处理财政方面的问题。而这两点,其实也和他在美国的苦难经历密切相关。如今,日本非常需要钱,高桥知道,只要他能帮助政府解决了这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说不定,他也能成为华族(日本贵族的意思),到那时,他虽然依旧还是“小厮的儿子”,但他的儿子就不会再被说成是“小厮的儿子”了。
  “高桥先生,川口先生让我们来迎接您!”一个二十来岁的短发青年带着几个人迎了过来,“汽车就在那边。”
  “啊,原来是龙之呀。”高桥是清的记性相当好,几乎是只要见过一面的人,听过一次名字的人,哪怕过了好几年,他都能一下子想起来,“说起来,我和你叔叔也有七八年没见面了,上次见到你,你还是个学生呢。如今跟着你叔叔在领事馆工作?”
  “是呀,高桥叔叔。叔叔也一直很想念您呢。”青年笑着说道,这时候跟在他后面的另一个随从殷勤的伸出手,从高桥是清的随从手里接过了那口大箱子。然后他们就带着高桥出了港口,上了一辆挂着外交牌照的麦克唐纳豪华轿车。
  ……
  “川口君,之前你和美国人接触的情况怎么样?”在日本驻纽约领事馆里面刚刚坐下来,还没来得及洗去风尘什么的,高桥就向领事川口问起这件事情来了。
  “高桥君,怎么这么着急?难道在英国那边的情况不太好?”川口正准备给高桥倒上一杯葡萄酒,听到他的问话,就反问道。
  川口是高桥多年的朋友了,他知道,高桥这个人,在生活上是一个花花公子。或者说,他有意的让自己成为一个花花公子。在他们这一代人中高桥是最会玩,最爱玩的。他在江户当英语老师的时候,甚至干过带着班上的学生集体出去体验江户的风俗产业的事情。高桥能爬起来,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在玩的过程中结识了一大帮子的二代目。
  如今这样的一个人,还没做下来就开始问工作的事情,川口觉得这也许意味着这次筹款的事情在欧洲那边不太顺利。
  “欧洲那边不是特别好。”高桥是清在沙发上坐了下来,叹了口气回答说,“英国人那边倒是准备认购一些,只是总量和国内期待的还是有差距。法国那边,我最多只能干扰他们给俄国人援助。还有德国人,也非常可恶。德国人可能希望俄国人都跑到满洲去,所以这段时间以来,他们明里暗里的都在给俄国人打气。不过,至少目前,他们也不会借钱给俄国人,要不然,俄国人拿到了钱,用在巴尔干怎么办。所以,虽然我很努力,也签了不少文件,签得手都肿了,但是每一笔数额都不算大,所以距离目标还很远。川口你这边怎么样?”
  川口倒好了两杯葡萄酒,然后走过去,将其中的一杯递给高桥,接着在对面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高桥君,我和麦克唐纳、摩根都有过联系。他们对此都有一些兴趣,只是要价比较高。因为他们觉得把宝压在我们这边,风险很大。所以必须有足够高的回报率才行。”
  “他们要求什么样的回报率?”高桥是清皱了皱眉头,问道。
  “摩根方面表示,他们需要百分之六以上的利息,或者百分之三点五的利息加上日本银行业的市场相当程度的开放。给予摩根银行完全的国民待遇。”川口回答说。
  “贪婪的美国佬!”高桥晃动着高脚酒杯,看着宝石红的酒液在杯中旋转,冷笑着说,“答应了这样的条件,那我们这一战的好处岂不是全变成他们的了。”
  而且虽然高桥已经很久没来美国了,但是对于美国这些年的变化,美国国内的经济力量什么的他还是非常留心的。他知道,要是允许摩根的银行系统进入日本,那简直就是在养虾子的池塘里放进了一条大黑鱼。而且,如果向摩根开了个口子,那紧跟着,什么汇丰呀什么什么的英国佬的银行也一定会要求同样的待遇。真要那样,还不如不打这一仗呢。
  “麦克唐纳他们的反应呢?”高桥接着问道。
第530章
抵押品(二)
  “麦克唐纳那边呢?”高桥是清又问道。
  “麦克唐纳那边要求的利息是百分之四点五,但是他们要求我们用台湾的土地或者矿产作为抵押。而且,他们要的抵押品也很多。都超过借出的资金的价值的三倍以上了。如果我们战败了,还不上钱的话,只怕台湾就要变成麦克唐纳的台湾了。就像阿拉斯加那样。这个条件也太苛刻了一点,不过只要我们能打赢,就不是问题。”川口回答说。
  “问题可不仅仅在这里。”高桥喝了一口酒说,“美国佬都不是好东西,尤其是那些有钱人,越有钱,就越不是东西。百分之四点五的年息的确不高。但是如果我们真的从他这里借了一大笔,那我们就真的有可能还不出来了。”
  “怎么会呢?百分之四点五而已。”川口还没明白过来。
  “百分之四点五的利息自然不高,但是那些美国佬可不会只想着这么点钱,他们的胃口大着呢。你信不信,我们要是按照他们的意思借上一大笔,一转过头,他们就会立刻找上俄国人,用更低的利率给他们提供资金,让他们击败我们,然后,他赚得会多得多。”高桥冷笑着说,“到时候,我们先是被俄国击败,然后自然就更没有力量再来抵抗美国,到那个时候,美国也好,英国也好,只怕是立刻就会对我们变脸,然后帝国就会再次落到黑船时的处境。他们的盘算倒是真的很精巧,可是也未免太把我们当什么都不懂的野蛮人了吧?”
  老实说,在高桥是清冷笑着把他对麦克唐纳的用心的猜想揭穿之前,川口还真没想这么多。于是他坐直了身子,正色对高桥是清说:“真没想到,这里面居然会有这样的陷阱。幸好还有高桥君,一眼就看穿了美国人的伎俩。哎,国事如此艰难,真如逆水行舟……”
  “川口君,你和美国犹太人接触的结果如何?”高桥又问道。
  “我和雅各布·希夫先生有过一些接触。他对这件买卖倒是非常有兴趣。只不过,情况和前面类似,他同样要求我们支付较高的利息,或者在朝鲜或者台湾将某些土地出租给他作为利息之外的补偿。”川口说道,“雅各布·希夫先生要求那些土地能够长期出租,并且能允许他们自治。他告诉我,他希望能在那里建设出一个属于犹太人的自治城市。如果我们能够答应这样的条件,他就能帮助我们联系全世界的犹太人银行家,利息和贷款的数量就都好说。不过我觉得,这未必是好主意。一来这就等于是卖国土。我可不想一回到日本,就被人天诛;二来,犹太财团真的要在远东有了这么一个自治城市,对我们也不见得是好事情。你觉得呢?”
  “你想的有道理,他的要价的确太高了。嗯,先不提这些,先给我说说最近这段时间以来,美国经济的一些情况吧。”高桥是清说道。在任何实际的行动前,了解的信息越多越好。
  “前段时间美国总统遇刺,副总统罗斯福继任,暂时还没有什么举动。”川口想了想,回答说,“不过也有传言,说罗斯福有意控制大公司的垄断。如果罗斯福总统真的有这样的想法,只怕美国今后一段时间又要多事了。然后,在总统遇刺后,美国中西部银行联盟一度大受影响,差一点就崩了盘,但是雅各布·希夫先生出售了自己的很多资产,大量的购入了相关银行的股票,从而稳定住了局面。如今中西部银行联盟已经稳定了下来,并且成了一个相当有实力的托拉斯了。雅各布·希夫先生敢说利率和贷款金额都不是问题,他的底气大概就在这里了。”
  “雅各布·希夫在这个联盟中占有多大的比例你知道吗?”高桥是清皱着眉毛问道。
  “高桥君,这个我们就真的不知道了。而且我们也缺乏打探到这样的秘密的手段。”川口回答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