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282

第478章
黄金(三)
  “摩根先生,我们的人得到一个情报。史高治正在做多黄金。”摩根的商业情报部主管伊戈尔前来向摩根报告说。
  “史高治在做多黄金?”摩根吃了一惊,因为最近不断传来英军胜利的消息,所以大多数人都有着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的预期。而这也将意味着黄金供应的恢复。当黄金供应总量突然下降的时候,单位黄金的购买力自然就会上升,而导致其他的一切商品,相对于黄金的比值下降。而反过来,如果黄金的供应马上就有望恢复了,那么它的购买力自然也就要下降到正常水平了。既然英军节节胜利,那在大多数人看来,这都意味着黄金的供应很快就会正常,于是黄金的购买力自然就会下降。而史高治在这个时候看多黄金,也就是说,他认为黄金的购买力还将继续上升,这就显得有些不一般了。
  摩根当然知道,在期货市场上,当大多数人都一致看好某个东西的时候,并且投入其中的时候,赚钱的机会的大头就已经过去了,那些悲催的大多数人,其实都不过是接盘侠而已。就比如现在,当布尔人没能一鼓作气的拿下开普敦的时候,像摩根这样的消息灵通的人士就已经认定,胜利的天平会倒向英国一边。就已经开始为此而布局了,结果后面战局的发展也印证了他们的预期,让他们赚了不少。
  现在虽然继续看空黄金,正常情况下,能够赚到的钱已经不多了,但是这还远远没到就可以反转过来,看多黄金的时候,别的不说,摩根自己,还有罗斯柴尔德的那帮子犹太人手里的筹码还没来得及完全抛出去呢,市场趋势不断向看空黄金的方向继续在发展,而那些早就拿到了足够的筹码的大鳄们,也正在推波助澜的鼓动着这种趋势,顺带着借着这个机会,将手里的筹码兑现成实实在在的收益。只有等到这些大鳄们完成了拉高出货的过程之后,才是正常的市场反转的时候呀。而史高治却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做起了多,这不是太早了吗?
  一般来说,虽然摩根事实上已经承认了,在大多数方面自己都不如史高治这个变态,但是,但是至少在金融这一块上面,摩根觉得,自己还是要明显的比史高治厉害那么一大截的。但是在史高治提出并且主导了美联储的建立之后,摩根觉得自己的这个信念也被严重的动摇了。如今摩根觉得,史高治在金融的战略问题上,已经只比自己差那么一点点了。只不过史高治的钱更多,所以他能花在情报的收集呀,信息的研究呀这类地方的钱也比自己多得多。所以综合起来,他在做战略判断的时候的能力已经比自己强那么一点点了。当然,这不是因为个人能力,而是因为史高治有一群神队友。不过,摩根觉得,在进行具体的金融操作的时候,史高治应该还是比不过自己的,毕竟,行情瞬息万变,史高治的那些神队友们,未必来得及细细的分析。更多的时候要靠决断者自身的能力。不过,当史高治做出了和摩根的判断不一致的决定之后,摩根还是感到格外的不安。
  “消息确切吗?”摩根问道。
  “应该是非常确定的。我们的人一直注意着市场上资金的动向,那么大的资金的加入,他们应该不会弄错。”伊戈尔回答说。
  “啊,这样呀。”摩根思考了起来,过了大概一分钟左右的样子,摩根就做出的决定:“我们加快出货,这次我们相信史高治的判断。”
  当天晚些时候,摩根对他的盟友们就他的这一做法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我知道,加快出货意味着获利的减少。但是我得到了确切的情报,史高治已经开始做多了。我想这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应该明白。史高治在金融市场上一向很少做太过冒险的事情。而且黄金市场的动荡基本上就源自于南非的战局,史高治很早就在南非布局了,现在南非军队手里一半以上的武器都是源自于麦克唐纳。而且,我相信,他们的雇佣兵也一定在战场上。所以,对于这场战争将如何发展,他一定知道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他现在做出这样的举动,我觉得也许过不了多久,整个战局就会发生新的变化,英军可能要在战场上受挫了。”
  “可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家伙们还在……他们在英军中的影响也不少,也应该能知道不少的东西。”有人说。
  “啊,有关这个问题嘛。”摩根笑了笑,“这就要看各位在关于战争的判断的问题上,是更相信罗斯柴尔德还是更相信史高治了。”
  这个问题还真的很不容易决定,罗斯柴尔德的家伙们发战争财不是一次两次了,总的来说,说他们是战争贩子,那绝对不是污蔑。但问题是史高治·麦克唐纳这个怪物,也同样是个擅长发战争财的家伙,是个战争贩子,而且,还是战争贩子中的精英。就像以前,史高治骄傲地宣称过的那样,在对战争的发展进行的判断中,他可是从来没出过任何关键性的错误的。而相形之下,罗斯柴尔德的家伙们在对战争进行投资的时候可是犯过不少错误,甚至是决定性的错误的。比如罗斯柴尔德家伙们在对美国内战的前景进项评估的时候,就错误地判断美国将要分裂,并因此做出了支持南方和从美国北方撤出资金的错误决定。结果导致他们在新大陆一度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被一扫而空,直到如今,他们在北美的影响力都没能有效的恢复。如果不是他们决定,那在今天的北美,摩根和史高治他们能不能有今天这样的地位就还真是个大问题。
  考虑到这些,大家普遍还是觉得,在对这场战争的发展的判断上,史高治应该更靠谱一点吧。于是,摩根的做法,也就得到了大家的理解。不过考虑到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第一手的情报资料来判断英军是否可能在最近严重受挫,所以摩根也建议整个的财团联盟不整体的加入到史高治的行动中,暂且,采取观望态度。当然,个别成员对史高治特别有信心的,也可以自行处理。
  在做出这样的决定不过三天之后,从南非就传来了消息,英军第十步兵团被围,处境危险……
  ……
  利用英军兵力过于分散的弱点,同时依靠着铁路运兵的优势(在布尔人控制区的铁路当然没有被拆掉),再加上布尔人拥有大量的马匹,这使得布尔人的步兵基本上都是骑马步兵,这也使得布尔人在集中兵力的时候要比英国人快得多。结果就是丘吉尔睡了一觉醒来之后就发现,自己、奥斯丁团长以及其他的近千名士兵都已经被布尔人包围了。
  一开始,奥斯汀团长还相当的镇定,因为,那些布尔人人数虽多,但是他们也仅仅只是些土著而已。正面作战,难道大英帝国的军队还会害怕土著吗?而且虽然前几天赶路赶得急,但是英国陆军的基本素质还是很不错的,宿营的时候的防御工事什么的都没有偷工减料。再加上如今在布尔人拆掉的铁路上,还有大量的枕木。所以老实说,英国人的工事修建得比前些日子还要更坚固。所以奥斯丁团长哪怕在了解到包围了自己的布尔军队在人数上超过了四千人之后,依旧没有太过担心。他觉得凭借着这些工事,他可定能守到援兵到来的时刻。所以,在布尔人的军使来到他的面前,要求他和他的士兵立刻放下武器投降,并表示将依照华盛顿宣言保证他们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的时候,奥斯汀团长还轻蔑的表示,如果布尔人愿意立刻无条件的向他们投降,他也愿意依照华盛顿宣言,给与他们人道的对待。
  然而这个信心随着布尔人的第一轮炮击就一下子变成了灰烬。布尔人的炮弹落在地上之后发生了剧烈的爆炸,轻松的就在地面上炸出了一个又一个深深的大坑。士兵们军官们都缩在战壕里,捂住耳朵,同时张大了嘴巴——军事操典里面告诉他们说,这样有助于保护耳朵。
  从爆炸时候的震动,以及地面上的弹坑的大小上,奥斯丁几乎立刻就判断出这些正在向着他们开火的大炮口径绝对不会小于六寸。而他的士兵所构建的工事只是一般的野战工事,根本就无法承受这样口径的火炮的攻击。
  而且火力的密度也表明,布尔人手中的火炮数量也不少,至少不会少于十门。
  “该死的布尔人!”奥斯汀诅咒着。大英帝国和生为贵族的骄傲使得他不愿意承认,但是他已经隐隐的感觉到,他手中的军队怕是顶不到救援到来的时候了。
第479章
黄金(四)
  英国第十步兵团坚持的时间比奥斯丁团长估计的还要短,在半个小时的炮击之后,布尔人发起了进攻。而在这个时候,英国人手里能用的重机枪已经只剩下一挺了,根本就无法编织成有效的火力网。更为麻烦的是,为了加快前进速度,奥斯汀抛下了他的炮兵,这使得他缺乏有效的压制敌人的机枪的手段。在重机枪火力的掩护下,布尔人很快就冲进了英军的战壕,然后,英军就发现他们此前一直不太看得起的几种武器让他们吃了大苦头。
  第一种要命的玩意儿是麦克唐纳步兵武器公司卖给布尔人的冲锋枪,这东西英国人也有。但是因为它射程太近,又过于消耗弹药。所以英国人对这种武器的评价就是——更适合黑帮械斗什么的,在正规战场上效果有限。而且,在国内的种种测试中也证明了,在最常见的200米左右的交战距离上,一杆新式的李恩菲斯特步枪能够轻松的压制住一支冲锋枪,因为在这个距离上,冲锋枪的子弹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然而现在,布尔人的机枪和迫击炮压得战壕里的英国人简直就抬不起头来,步枪的射程优势自然也就施展不开,等到到了战壕里,火力凶猛的冲锋枪就占尽了便宜。除了冲锋枪,美国人卖给布尔人的战斗霰弹枪也让英国人吃尽了苦头。
  总之,仅仅抵抗到当天的下午,第十步兵团的就完全顶不住了。他们已经被布尔人分割成了好几块,奥斯丁和丘吉尔都觉得继续抵抗下去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于是奥斯丁团长宣布投降。
  “希望你们能够依照华盛顿宣言,给与我们人道的对待。”在见到布尔人的指挥官之后,奥斯丁团长作了这样的表示。
  “我们当然会依照宣言的精神对待被俘人员,因为我们是文明人。”那个布尔军官高傲的回答说,“只要你们的人没有做出过不在保护之列的罪行,并如宣言上要求的那样做出适当的配合,我们就不会做出任何有悖人道主义的事情。”
  然而在收缴英国人的枪支的时候出问题了。当时英国人一个接一个的上前来交出武器,很快就轮到了丘吉尔。当丘吉尔将他的那只麦克唐纳手枪交上去的时候,负责收缴枪支的那位布尔军士顿时两样放光的吹起了口哨,他拿过那支手枪就把玩了起来。
  “真是一支好枪。”那个布尔人一边说,一边顺手就把弹夹退了出来,然后他的脸色立刻就变了。
  “达姆弹!他们居然使用达姆弹!”那个布尔人大喊了起来,于是丘吉尔立刻就被一大群的布尔士兵围住了。
  一个布尔军官走了过来,问道:“发生生么事情了?”
  “长官,那个家伙的枪里面是达姆弹!他居然使用达姆弹!”那个军士愤怒的回答说。
  “这支枪是他的?”那个军官问道。
  “是的,长官,就是他!”
  “好吧,”那个军官说,“你们把他拖出去,枪毙掉!”
  刚才丘吉尔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如今才知道,是这些子弹给他惹了麻烦。他赶忙大喊:“不是这样的,请听我解释!”
  这个时候奥斯丁团长也一个箭步冲了过来,伸手拉住了那个正要把丘吉尔往外面拉的士兵的手,转过头对那个军官说:“将军,温斯顿先生只是一个随军记者,并不是战斗人员。而且战斗发生后他一直跟在我身边,没有向任何人开过哪怕一枪。我想这里面一定是有误会。”
  “是吗?”那个军官冷笑着说,“那好吧,英国佬!我给你的朋友一个机会,让他来说说,他带着一只装满了达姆弹的手枪到前线来干什么?”
  “这支枪不是我的。”丘吉尔这个时候已经冷静下来了,“这是我在一个小镇上的一间被烧毁了的房子里捡到的。您可以看到我的这支枪今天根本就没有射击过,弹匣里面全是满的,枪油也是刚刚上的。当时有个士兵在一个被火烧黑了的柜子里面发现这东西。我觉得这支枪比我原来的那只英国产的手枪漂亮多了,就用我原来的手枪,加上一个英镑,从他手上缓过来的。”
  那个布尔军官熟练地拉开机匣,往里面看了看,然后点点头说:“这支枪今天的确没有射击过。甚至于这支枪直到现在,都不一定打出过二十发子弹,几乎和全新的一样。戴维,你出去看看,看看我们的人中有没有被达姆弹打伤或者打死的。”
  于是一个副官就跑了出去,过了一会儿他进来报告说并没有发现有被达姆弹击中的士兵。于是那个布尔军官就笑了笑,然后朝着丘吉尔说:“英国佬,你很幸运,你的性命暂时保住了。”
  ……
  第十步兵团的被歼灭仅仅是个开始,利用铁路内线调兵带来的战略机动优势,加上拥有大量战马带来得战术机动优势,布尔人连续出击,向着兵力分散的英军连续发起进攻。短短的一个星期内,布尔人连续对英军发起了三次大规模的围歼战。使得英军一家伙就损失了整整三个团。
  英军在遭受了这一连串的打击之后,只能节节败退,不到半个月之后,布尔人的军队又一次的出现在了开普敦的郊外。而原本英军收复了的失地除了金伯利之外,则又一次的变成了失地。
  如今在开普敦,除了和上次布尔人攻击它的时候一样的工事、炮台、英国海军之外,又多了两个师的守备部队,虽然这两个师在此前的战斗中都蒙受了不小的损失,但是,他们的残部加起来还是有一万多人的。所以比起布尔人第一次对开普敦发起攻击的时候,开普敦的防御总体上来说,是要强了很多的。相反,当布尔人第一次进攻开普敦的时候,不但城里的英军比现在少很多,而且城中还有布尔人的内应。甚至城外的铁路基本也还是完好的,所以布尔人的补给也更充分。在那样的条件下,布尔人都没能攻克开普敦,如今又怎么可能攻下这座堡垒呢?
  所以,布尔人只是派了一些游骑兵到开普敦附近晃悠了一下,并没有向这里集结部队。当然,英国人也知道,布尔人的主力部队去了哪里——他们去了金伯利。这毫无疑问,因为还有一个英国师被包围在金伯利了。
  如今英军在南非剩下的力量是绝对不足以用来给金伯利解围的。如果这些英国人傻不拉几的离开开普敦,去救援金伯利,那搞得不好,他们自己都会在半路上被人家围点打援的干掉的。所以,现在一切都只能靠被围困在金伯利的英军自己了。不过,几乎没人认为他们能真正的坚守住金伯利,等到从另一个半球赶来的新的救援部队。
  更要命的是,金伯利现在是一座毫无物资储备的城市。这些东西,早在英军收复金伯利之前,就被布尔人运走或者干脆销毁了,而且现在已经是五月底了,这个时节在欧洲意味着初夏的到来,但在南半球的南非,却意味着冬天就要到了。再这样的环境下,试问又有哪一只部队能够坚持得住呢?
  ……
  英军的一系列的失败的消息使得整个的黄金市场一下子被翻转过来了,尤其是当困守金伯利的英军最终不得不可耻的向布尔人投降之后,几乎没有人再相信,英国人能够在足够短的时间内将布尔人镇压下去了。而英国指挥官向布尔人交出佩剑的一幕更是让很多的人想起了许多年前发生在北美的那一幕。也许下一步就应该是英国人被迫承认布尔人的彻底独立了吧。这成了很多人的猜测。
  “史高治,你觉得英国人会不会收手,会不会允许布尔人独立?”在鸭堡里,洛克菲勒正在和史高治就时局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这是不可能的,约翰。现在的情况和美国独立的那个时候可完全不同。”史高治摇着头回答说。
  “美国独立的那会儿,英国还没有确立起不可动摇的全球霸主的地位,至少法国还在全球范围内与英国争夺。所以英国需要用全副的力量来对付法国。这才给了美国机会。但是现在,在这个地球上,还有谁向当年的法国那样正在直接的向英国发起全面的挑战?法国?现在它满心想的都是如何击败德国,重新确立欧陆陆权。德国?在工业上,德国的确已经有挑战英国的资本了。但是暂时他们的海军还远远不是英国的对手。不像当年的法国。至于我们美国,至少现在。我们还忙着消化战争中得到的东西,所以短期内是没有谁能拖住英国的。英国完全有能力向南非增派部队。而现在的南非,在经济上又是如此重要……约翰你难道会因为暂时亏了点本,就放过注定能赚钱的大买卖?况且,英国已经登上了世界之巅,这是这个世界上最舒适也最危险的位置,无数双觊觎的眼睛都盯着他,如果在面对布尔人的时候表现的软弱,那只会鼓舞更多的人起来挑战他。所以,英国绝不会妥协。”史高治这样说。
第480章
黄金(五)
  一八九八年六月六日,也就是英国在金伯利的守军向布尔人投降的那一天,英国期货市场上,黄金对白银等其他贵金属的比价再次创出新高。而且关于英国政府正在和布尔人秘密谈判,打算妥协的传闻也开始在市场上流行。这个消息倒是让白银的价格一度有所反弹,因为如果英国人真的和布尔人妥协了,那倒是意味着黄金供应可望恢复了。然而,这个期望几乎立刻就被打破了。
  仅仅一天之后,英国政府就表明了继续对南非用兵的态度。并宣布,将派出更多的部队到南非去,解决布尔人的叛乱。这个表态立刻又让白银的价格出现雪崩。然后又有新的消息流传出来,说是英国人的这次远征动用的军队将超过十五万人,这使得英军在数量上已经于布尔人取得了均势。而且依据战局的需要,英国还可能继续向南非调集军队。虽然布尔人此前获得了一些胜利,但是要说布尔人的军队在没有数量优势的情况下也能够击败英国军队,在大英帝国纵横四海的积威之下,几乎没人会相信这一点。所以白银的价格再次出现了反弹。
  “罗斯柴尔德毕竟是罗斯柴尔德,史高治,你看这帮子犹太佬通过这一段的英国方面的消息的操弄,恐怕不但将前面英军失败带来的损失全部捞回去了,甚至还又多赚了一笔。”洛克菲勒感慨说,“这些家伙真是……”
  “的确,罗斯柴尔德的这些家伙们的这番表演的确精彩。不过,他们猜错了大势,即使现在挽回了一点损失,长远上看,他们在这一局当中已经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了,战术性的胜利改变不了什么。”史高治对于罗斯柴尔德的这一系列操作似乎并不以为然。
  “这倒是,事实上自从他们错误的放弃了北美之后,他们的衰落就是不可阻挡的了。”洛克菲勒说,“你看到德国媒体对布尔战争的报道了吗?对英国各种讽刺挖苦,幸灾乐祸之情已经压制不住了呀。”
  “不错,对于英国来说,这一战最大的问题就是暴露出了英国人的脆弱,让一些国家有了挑战英国的勇气。而对于罗斯柴尔德来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的资金没有任何安全的避风港了。”史高治笑着说,“如今,罗斯柴尔德的产业遍及欧洲,无论是英国、法国、或者是德国,到处都有他们的资产。这在很多时候能够让它们逃避风险,但是欧洲新兴国家和英国的矛盾在本质上确实不可调和的。如果德国没有挑战英国的勇气倒还罢了。无非就是德国在一次次的危机中自行解体,罗斯柴尔德的家伙们说不定还可以再把在德国的那些投资转移出来。但是这一次英国人在布尔战争中的表现,估计以后很难再吓住德国了。到那个时候,德国人一定会跳起来和英国人展开全面的竞争的,最终的战争也就不可避免了。而只要我们再适时地添把火,不要让战争停下来,欧洲就会被整个的砸烂,罗斯柴尔德的家伙们再能干,也会在这场战争中输个精光。所以,就算他们通过这一系列手段,在这个时候赚了一些,又有什么用呢?”
  ……
  两个月后,英国的第二批远征部队开始在南非登陆,准备再次发起进攻。而这段时间里,依照着黑水的顾问们的提议,布尔人开始进行充分的坚壁清野。他们不但将原先的英国控制区内的铁轨和枕木都拆掉了,甚至,就连路基都没放过,这些铺路基用的碎石都被布尔人给运了回去,用于掺在水泥里构建各种防御工事。等到英国人再次发起进攻的时候,他们就会面对着一场真正的一战式的攻坚战了。
  ……
  丘吉尔已经在这处工地上干了整整两个月了。他的工作很简单,就是不停的用小推车将那些从铁路上拆下来的枕木呀,钢轨呀,碎石呀什么的从火车站运到远处的一处正在修建的防御工事里去。这当中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只有两个骑马的拿着霰弹枪的布尔士兵盯着他们。
  丘吉尔拉着整整一车枕木,累得满头的是汗水。不过相比拖着钢轨和碎石的,他的任务还是相对轻一些的。这个时候,队伍却突然停了下来,因为在前面的路口上,一列火车正在从那里经过,所以整个的队伍都停了下来。两个布尔士兵也从马上下来休息一下。
  “嘿,还有香烟吗?”一个布尔士兵朝着丘吉尔喊道。要说,布尔人的确相当严格的执行了华盛顿条约的精神,至少在保护私有财产方面是这样的。比如说,丘吉尔的钱包就还给了他,里面的英镑也没少。所以丘吉尔也就有钱隔三差五请看守他的布尔士兵抽烟。
  “还有最后三根,一人一根,就没有了。”丘吉尔一边说着,一边从衬衣口袋里掏出了香烟来。将两根分别递给两个卫兵,然后自己也叼上了一只。
  一个卫兵掏出了从美国人那里买来的打火机,炫耀似的叮的一声打开来,然后给丘吉尔和同伴点上了火。三个人一起吸起香烟来。这个时候,火车已经远去了,路口又开放了。两个卫兵转过身准备上马,其中的一个却一不小心被地上的石头绊了一跤,摔倒在地,而且顺着斜坡滚了下去。另一个卫兵赶忙松开了手里的缰绳,去过扶他。而这个时候,两匹没有人看守的马就在丘吉尔的身边。
  丘吉尔立刻跳上一匹马,顺手拉住了另一匹马的缰绳,就朝着远方跑去。两个卫兵听到马蹄声,才发现出了问题。他们从坡下面跑上来的时候就只看见丘吉尔的背影了。他们举起手的霰弹枪瞄了一下,又摇摇头,将枪口垂下了来。因为战斗霰弹枪这东西虽然威力大,射速高,但是霰弹枪的射程却太近,如今丘吉尔已经跑出了至少一百米了,在这个距离上,霰弹枪根本不可能打中任何东西。哪怕是一头大象站在那里让他们打,也基本上没有命中的可能。而且霰弹的速度下降太快,到了一百米距离,恐怕连衬衣都打不穿。
  丘吉尔的骑术还不错,骑着一匹马牵着一匹马一口气逃出了老远,而后他一路昼伏夜行,花了十来天的时间,终于逃回了开普敦。
  回到开普敦的丘吉尔立刻就开始动笔,写自己从被俘到脱逃的经历。他觉得这段经历如此曲折,一定能让他大大的出名。
  不过没等他把稿子写好,一位军官就找到了他。
  “是温斯顿·丘吉尔先生吗?罗伯茨勋爵对您的经历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和您谈谈。”那个军官这样对丘吉尔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