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282

  “德娜将来将要主管科研系统,葛莱史东将负责媒体和电气,唐纳德将来准备接受钢铁和武器。”史高治对家族成员们说,“所以,我把德娜派到德国去留学了。将来战争一旦开始,欧洲会被打个稀烂,德国有很多的很不错的科学家,我希望德娜能够从他们那里了解科学的动向。当然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她能和他们混熟悉,将来战争之后的艰难岁月里,她可以乘机把这些人挖过来。葛莱史东现在让他作为实习生观摩一下美联社的编辑对西班牙人在古巴的种族灭绝的罪行的报道,也算是一次历练。至于唐纳德,他将来负责的部门和军方政界的关系都相当紧密。所以,我觉得,他现在最好能去读军事院校。虽然今后他不会真的在军中发展。”
  “那么史高治,你打算让唐纳德到哪个学校去呢?”卡罗尔问道。
  “我觉得海军学院不错。”凯瑟琳插嘴说,“美国和欧洲距离那么远,相当长的时间之内,我们的陆军都不会有太多的发展机会。倒是海军,随着我们在海外利益的增加,海军的扩大是必然的。所以,我觉得海军不错。”
  “我倒是觉得陆军更好。”卡罗尔说,“凯瑟琳,美国和英国不同,在英国,海军是国家的根本,陆军和海军相比,简直就不值一提。但是在美国,陆军才是建立国家的第一功臣,虽然内战的时候,陆军中的一大堆人都跑到南方那边去了,但是,战争中的英雄一样也都是陆军,最后,能够在政坛上有所作为的同样也都是陆军的人。英国是一个有着贵族传统的国家,海军这东西对于技术要求高,天然的好像就更有贵族味道一点。但是美国可不一样了,美国是没有贵族的,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美国人民也因此而自豪。所以美国人民天生的会对那些看起来更土老帽一点的陆军的英雄更喜爱更拥戴一些。所以,陆军出身的英雄在政治上也就更有号召力。所以,我觉得还是到西点去比较好。”
  多萝西娅也想插一句嘴说弗吉尼亚军官学校要更好一点,不过想想还是什么话都没说。最后史高治拍了版:“那就西点吧。”
  ……
  “葛莱史东,你可真是个幸运儿!”美联社的编辑普利策对刚刚分派来的实习生葛莱史东说,“你看,你一来就发生了好事情了。”
  “啊,普利策先生,发生什么好事情了?”葛莱史东问道。
  “西班牙人在古巴控制的一处镍矿发生了塌方事故。”普利策回答说。
  如果不是英国人突然表示了对西班牙的支持,也许几年前,美国就要对西班牙人动手了。不过即使英国人靠着压倒性的海军力量压制住了美国人的野心,因为虽然真的打起来,英国人像上次那样,再次火烧白宫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阻止美国吞并古巴还是做得到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刚刚赢得了冷战的美国对于自己的军事力量曾提出过这样的一个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同时打赢两场战争”。不过搞了一些年之后,却发现国力上吃不消,最后只能放弃了这一标准。不过在这个时代,英国人虽然没有宣传什么“在全球范围内同时打赢两场战争”之类的战略,但在事实上,却是一直都在执行着类似的,甚至更高的标准:“在欧洲打赢一场战争的同时,在全球其他任意地方打赢另一场,乃至两场战争。”
  为了达成这一战略构想,英国对于自己的海军,提出了一个所谓的“两强标准”,也就是英国海军的力量必须要超出仅次于他的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总和。但是随着欧洲和美国的工业进步,这样的标准已经越来越难以维持了。事实上,如果现在,欧洲或者其他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那英国人就真的未必能拿得出多少力量来支持西班牙了。
  所以,美国将西班牙从美洲赶出去决心并没有动摇,对西班牙人的舆论攻击也没有真正的停止过。靠着十多年的不断地抹黑,即使是在欧洲,西班牙人的形象都已经烂大街了,如今西班牙人控制的矿区发生了问题,这对于美国的媒体来说,自然是一件喜闻乐见,普大喜奔的事情。
  “这算什么新闻?这种事情太多了吧?”葛莱史东问道。
  “啊,葛莱史东,你还不明白。一件新闻能不能成为新闻,在很大程度上,是要看你怎么样来报道他的。”普利策先生回答说。
  普利策并不知道葛莱史东的真正身份,但是他却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绝对不简单。首先,这个年轻人还只有中学毕业的年龄,按说,美联社无论如何不需要这样的人来做实习生的。因为在这里,一个刚毕业的中学生能干什么呢?让他干文字工作或者管理工作?那不是添乱吗?让他干力气活?比如拖地板,送文稿什么的?那还不如直接找个没读过书的来干呢。更何况,葛莱史东被送到这里来实习的时候,普利策的上级更是告诉他,这个小伙子是一个重要的关系户的儿子,他到你这里只负责带着眼镜来看,带着耳朵来听,带着嘴巴来问。而你的责任就是带着他了解整个通讯社的运作。
  这样的要求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暗示了葛莱史东的来头绝对不简单。普利策认定,这个小伙子多半是美联社的某个出资人家里的公子。当然,具体是哪一家的子弟,普利策就不知道了。
  “比如说这个矿难的事情,虽然是常事,但是真正目睹过矿难的人其实不多。而且,报刊的阅读者大多都是受过一定教育的上等人,他们对于矿难什么的更是没有什么体会的。所以不同的报道方式,就会带来不同的宣传效果。比如说,某家铁矿或是铜矿什么的出事故了,如果我们这样报道:‘某某铁矿发生塌陷事故,造成矿井全面停工,预计恢复生产需要至少两个月的时间,这将导致这家铁矿难以按时完成供货合同……’那观众们的注意力就会被集中到这件事情在经济上的影响上了。自然也就没有多少人会关心这件事情死了多少人什么了。相反,如果我们这样报道:‘某某铁矿矿井塌方,多名矿工生死不明,亲人朋友苦苦期待……’这样一来,走煽情路线,效果立马就不一样了,人们的关注点也就不同了。如果能采访出所谓的矿工的妻子和失踪的矿工的生死之恋什么的,就更是能打动一大帮子的女读者了。另外,如果我们全力宣传:‘带血的铁矿——某某铁矿发生矿井坍塌事故,忽视安全,只要利润是导致悲剧的根源……’那就立马变成左翼的报道了。不过这样的报道路子在对西班牙人的镍矿的报道中用用倒是不错。”
  “我觉得还应该加上煽情路线的一起来。然后最好还能有一些惊人的细节,比如就像《汤姆大叔的小屋》里面那样的夸张的描写。什么矿主用罗威纳犬撕咬工人呀,什么利用工人的职业病勾结黑帮放高利贷控制工人,让他们沦为债务奴隶呀什么的。这样应该会更好吧。”作为南方人的多萝西娅对于“诽谤”南方奴隶主的《汤姆大叔的小屋》一直是非常的痛恨的,时常会拿着这本书当做“诽谤宣传”的范例来将给儿子听。所以葛莱史东几乎一下子就想起了这本书。
  “葛莱史东,你说的不错,不过还有一点你忽略了。那就是你说的这种报道,最好在欧洲去发表,而不是在美国。因为在美国发表这类的东西,也许会让我们的一些投资人很不满意的。”普利策笑呵呵的说道。
  葛莱史东知道普利策的意思,那是因为美国人的矿井一样是危险重重,一样是经常性的会出一些安全事故的。而且论及矿业的安全,美国人其实也没有太认真的做。当然,比其使用殖民地的人力的西班牙镍矿,美国的矿井安全应该还是要好那么一丁点的,但这个区别其实也只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而已。所以这类内容暂时还不能在美国国内大肆宣传,否则,万一误伤了自己人,那就麻烦了。
  不过葛莱史东也知道,这只是暂时而已。现在家族的力量还在继续潜伏,再过几年,说不定情况就会完全不同。相比那些小型的“自由企业”,垄断性的大财团对于成本的增加的耐受力是要大得多的。必要的时候,调高某些部门的安全标准,就是击垮小企业,垄断市场的不二法门。到了那个时候,大规模的宣传矿业部门的安全标准过低,然后控制舆论,收买议员,通过更严格的矿业安全标准,就能让一大批的小铁矿什么的关门。就能以极低的价格再次扩张。就像这些年来标准石油在洛克菲勒的控制下,不断地利用他们和汽车、发电厂的特殊关系而推出的新的技术标准,将越来越多的炼油企业从美国市场上赶了出去一样。不过,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的扩张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洛克菲勒本人在这家公司中拥有的股份不少,是这家石油公司最大的股东,而且最近,他自己掏钱购入了一些油田,现在的洛克菲勒好像已经有点不太听话的资本和趋向了。
第380章
孩子们的训练场(二)
  就在葛莱史东在美联社接受培训的同时,史高治和多萝西娅也在一起讨论在巴黎的社会主义国际的会议。
  “可惜工联的主张被他们批驳了抛弃了。”多萝西娅感叹说,“其实工联的有些主张还算不错的。怎么着也比武装斗争什么的来得强呀。”
  “如果不是为了批判这种主张,恩格斯为什么要新搞一个社会主义国际出来?”史高治笑笑说,“不过,恩格斯的反对也未必有多大的用处。因为这种主张,实在是有他不可比拟的诱惑性啊。其中的一些主张,我们倒是可以在美国的工会中,尤其是我们的工会中推行一番。”
  所谓的工联主义,是国际工人运动中一种改良主义思潮。因最早出现于英国工人联合会而得名。他们主张将工人运动限制在经济斗争范围内,提出“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的口号,把增加工资、减少劳动时间和改善劳动条件看成是工人运动的唯一目的;宣扬阶级合作和社会改良,反对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本主义的政治斗争和暴力革命,只允许工会进行争取普选权和劳动立法的运动,认为这能劳资两利,达到根本改善工人阶级状况的目的,主张通过合法的谈判来解决劳资之间的矛盾,把谈判作为工人阶级斗争的根本手段;支持本国政府的殖民侵略扩张政策,认为保持国外超额利润的来源,才能争取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
  虽然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工联主义的主张,其实并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但是,它对于一般的工人而言,的确是有着很大的诱惑力的。别的不说,不进行暴力革命,死亡的危险就要小得多。而且,相对于很长时间都看不到前景的暴力革命,一点点的改良,似乎更切实可靠。毕竟,从1831年里昂丝织工人起义到1844年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以来,再到巴黎公社起义,无产阶级的起义无不以被残酷镇压结束。工人们血流成河,但是胜利却遥不可及。甚至于,每次这样的斗争之后,工人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但没有明显的提升,甚至还会有一段时间比以前都艰难。
  虽然那些坚持武装革命的人都坚称,如果没有一次次的起义,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必然会更加的肆无忌惮,而现在工联通过谈判所获得的那些利益,很多也是靠着无产阶级的革命给资产者们带来的压力,而迫使他们做出的妥协。
  这种说法当然有道理,可是试问谁又愿意去做那些显示“无产阶级革命的威力”的牺牲者,好让其他的工人因此而获利呢?再说,工联主义的妥协带来的改善虽然不多,但那毕竟是实实在在的改善。他们的路线既安全,又有效,这自然就有吸引力了。
  “你所说的有些有些主张指的是什么?”多萝西娅问道。
  “当然是‘我们和工人们是互利互惠的利益共同体’,‘美利坚民族必须团结对外,保证我们的产品能够在全世界销售,给我们和我们的工人带来持续的利益’。”史高治回答说,“我已经把工联的那些理论作品都收集起来了,等到将来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
  当然,关于‘我们和工人是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以及‘我们必须团结对外’现在就可以在我们的工会里进行宣传了。这些年来,我们放慢了扩张的脚步,工人们的工资虽然没有明显的下降,但是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事实上我们控制下的那些工厂企业给工人的工资已经下降到了美国的平均水平了。以前我们控制的工会,之所以能将那些专门捣乱的工会的影响力从企业中驱逐出去,虽然有我们的手段更高明等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那个时候,我们的工人的工资和工作条件都要比其他企业好一点。工人们自然不愿意失去在我们的企业中工作的机会。这样一来,他们本身也就不愿意和我们对抗。
  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有些不同了,我们相比其他企业,既没有工资上的优势,也没有什么劳动强度上的优势了。所以,那些捣乱分子的影响力又开始渐渐地渗透进我们的企业了。当然,对此我们也加强了打击力度,但是,这种事情,光靠打压,作用是有限的。硬邦邦的大棒固然必不可少,但相关的舆论欺骗也是必须的。啊,最近我们的德娜在巴黎的一架左翼报纸找了份工作,干得还不错。从她写的那些报道来看,德娜对于这些理论的理解可要比葛莱史东强。如果不是考虑到她在理工方面的才华,我都想让她和葛莱史东换个位置了。”
  “如果可以的话,我也希望这样。”多萝西娅也说道。毕竟大实验室是家族的核心所在,当然,如果葛莱史东有能力接手这个位置,那么电气这一块肯定还会是他的。毕竟,他是史高治的儿子。
  “不过德娜的性格实在是有点尖刻。”多萝西娅又说道,“让她管实验室还行,管别的,怕是会让很多人很难受的。真不知道卡罗尔和凯瑟琳怎么生出这个丫头出来的。一点都不像他们夫妻两个的性格。倒是有点像……”
  “倒有点像摩根。”史高治笑嘻嘻的接口说,“摩根这家伙就是这样,说话尖刻得很。有时候再好的事情,从他的嘴里讲出来,都会变了个味道。当然,摩根这样不要紧,因为他对于资本市场的嗅觉天下无双。可是德娜可没有这样的本领。倒是葛莱史东,交际能力不错,和什么人都能交往,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我希望能逐步的培养他的协调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将来可以把创投银行交给他。”
  随着麦克唐纳财团在股权控制上的逐步的隐形化,麦克唐纳创投银行的地位就变得越发的重要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管理者麦克唐纳创投银行,就真的可以算是麦克唐纳家族的真正的接班人了。
  史高治的这句话显然让多萝西娅很高兴,一直以来,葛莱史东在和他的那些同辈的对比中并不算突出。他的任何一门功课,除了体育,几乎都比不过德娜。就算是和唐纳德相比,大部分的功课也要差一些。而且,也许是多萝西娅太宠着他了,所以这孩子还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意志品质不够好。如果有一道难题解不出来了,德娜,甚至唐纳德都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的去研究它(德娜更多的是因为爱好,而唐纳德更多的是怕被姐姐笑话),但是葛莱史东却很容易就会放弃掉。甚至还振振有词的说:“爸爸教过我们,要知道自己的力量的范围有多大,极限在哪里。”甚至还会拿唐纳德来做反面的例子:“你看,唐纳德研究了那么久,最好还不是一样做不出来,还不是要爸爸或者老师给他讲了才明白,甚至讲了之后,明白得还不如我快。要我说呀,与其把时间花费在这种做不出来的难题上,还不如干点自己能干的。”
  不得不说,葛莱史东在很多时候在效率上比唐纳德更高,而且大部分时候,做选择的时候也比唐纳德更理性。但是在真正需要承受压力的时候,他的抗压性能也是的确比不上唐纳德的。而且,他也比唐纳德贪玩得多,所以多萝西娅一直担心,葛莱史东最后会落到唐纳德后面。她知道,虽然唐纳德只是史高治的侄儿,但是家族的第二代对于家族的传承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亚于第一代的。为了让家族彻底的站稳脚跟,史高治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并不会偏向葛莱史东太多。如今史高治说了这样的话,看来,他在整体上对葛莱史东还是满意的。
  “唐纳德也不错,就是有些驴子脾气,有时候认准了目标,就死不回头。让他去管理任何一个方面,他的冲劲都不错,但是协调大局,那就未必好了。我想不出意外的话,我还能活很长一段时间呢。等到他们真正要独立承担家族的时候,应该家族也不至于有什么太大的难题了。当然,如果我突然得了病,去见上帝去了,那就要让唐纳德来主持整个家族了。”史高治这样说道,“啊,不知道唐纳德现在在西点怎么样了。”
  ……
  到了吃饭的时间了,唐纳德沿着西点军校里面的用白色的石条铺成的小路笔直笔直的向食堂正步走去。他军装笔挺,皮鞋擦得铮亮,双眼直视前方。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一年级的新兵。
  西点军校的规矩一向都是,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习的重点是服从命令,而二三年级的学习重点则是发出命令。为了训练一年级的菜鸟们服从命令,他们给这些菜鸟定下了各种乱七八糟的规矩。比如说,他们在校园里的道路上专门用白色的石条铺出很窄的一条小路,规定一年级的学员只能在铺有白色石条的地方行走,而且行走的时候,必须走正步。一年级的学生任何时候,都必须服装整洁,仪态规整。学校里有很多的纠察员专门负责找这些菜鸟的问题(这些人往往是刚刚摆脱了菜鸟身份的二年级学生),菜鸟们有什么问题呗抓住了,就是训斥和处罚,还会被计入这一年的成绩。刚进来的头一个星期,唐纳德就看到和自己一起的好几个家伙都倒了霉。好在唐纳德够小心,目前还没被人抓到什么把柄。
第381章
孩子们的训练场(三)
  走进了食堂,唐纳德看到埃芬博格正笔挺笔挺的站在一旁担任警卫。埃芬博格是唐纳德一期的学员,也就是说他是唐纳德的同一个年级的同学。西点有一个坑爹的规矩,要求学生们在第一个月内认识所有的同年级的同学,知道他们的姓名,籍贯。虽然这个时候的西点要比后世的规模小不少,但是这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至少,唐纳德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得就不算突出。为此还多次被处罚当众背诵学生花名册。
  埃芬博格今天的职责非常简单,就是盯着大钟,每隔五分钟给大家报一次时间。这种事情当然也都是由一年级的菜鸟来干。唐纳德领好了自己的午餐,走到自己的座椅旁边坐了下来,开始用餐。
  西点用餐的规矩也很严格,当然,这个规矩同样是只针对一年级菜鸟的。唐纳德只能把半截屁股放在椅子上(菜鸟只能这样坐),身体挺直,目不斜视的注视着面前的盘子的下沿。他用刀叉将一片面包塞进自己的嘴里,然后将刀叉放好,再将双手放回到膝盖上,然后在开始咀嚼食物。是的,每吃一口都是这样的麻烦刻板。要是让后世的教育家看到了,一定会批评这种做法是在摧残人性的,如果你告诉他们,这是军事院校里的要求,他们也一定会满脸鄙夷的看着你,然后告诉你,独裁国家最擅长的就是用这种泯灭人性的手段培养只知道服从命令的杀人工具。什么?你说这是灯塔国的军校?这……你看看人家民主国家的军队,多有文明,多有教养……
  这一套规矩给唐纳德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这实在是太影响进餐的速度了。而西点对于进餐的时间却管的很严格,一旦时间到了,却没能吃完,就只有饿着肚子背诵进餐规则了。一开始的一个月里,唐纳德为此经常挨饿。再加上训练量又很大,所以第一个月里,唐纳德瘦了好几磅。
  不过现在,这已经不是问题了。唐纳德如今吃东西的速度已经大幅度的上升了,面包什么的进了他的嘴巴,几乎都不需要咀嚼,直接就可以吞下去。只是他的手就劳累了,不停的拿起刀叉,放好刀叉,放在膝盖上,然后立刻再来一遍……
  总的来说,在这一个月里,唐纳德的表现其实还是很不错的。毕竟和一般人家的子弟相比,唐纳德享受的教育资源是远远超过他们的。这也使得和一般人相比,唐纳德更加的全面。哪怕是被德娜给打击得都不好意思提了的数学,到了西点,居然也是明显的优势。再加上他又在黑水接受过一些军事训练,所以一些在别人看来苦不堪言的训练项目,对于唐纳德来说就相对的简单了。比如在刚刚入学的第一个星期里,上面就把他们分成小组,丢进了一片森林里,让他们自己在里面呆上一个星期。在那个星期里,唐纳德的表现让很多同袍都非常的惊讶。他会在最合适的地方搭建起帐篷,他会钓鱼,会打猎,甚至,他还会用可怕的响尾蛇做成可口的食物。
  这一切让唐纳德很快就成了这个年级中最受关注的菜鸟。当然关注越多,挑刺的人也就越多。所以唐纳德也就必须更加的小心谨慎了……
  今天上午学的是军事作图,而下午的第一个科目就是枪械的保养了。考克斯教官在每个学员的桌子上都放上了一只麦克唐纳步枪。
  “菜鸟们!我现在给你们演示一下如何快速分解和组装枪支。记住,我只演示一遍。然后你们就自己动手把这东西拆开,再重新装起来。装不起来的话……”考克斯教官一边用马鞭在自己的手掌上敲击着,一边带着恶魔般的狞笑说,“在你们的手边还有一本枪械说明书,在规定时间内没能完成的笨蛋就必须在吃饭之前将整本说明书背诵下来。并且在今天晚上,接受特别训练。好了,看清楚了。”
  考克斯教官以惊人的近乎是炫耀的速度迅速的将枪支拆卸开了,然后又将它重新组装了起来,动作快得简直让人看都看不清楚。
  “好了。”考克斯教官放下手里的枪,看了看手表,然后说:“因为你们都是一群笨蛋菜鸟,所以我很仁慈的给你们十五分钟时间,现在开始吧!”
  这个题目根本难不倒唐纳德,因为在麦克唐纳的下一代中,如果说唐纳德有什么是最强的本领,甚至比德娜都要强的话,玩枪大概就是了。拆装步枪对于唐纳德来说虽然不能说是滚瓜烂熟,比如说要让他和黑水里的那些雇佣兵一样,蒙上眼睛也能拆了装装了拆什么的,那唐纳德的确做不到,因为他毕竟不是干那个的,让他接受这些训练不过是必要的时候增加一点自卫能力而已。不过睁着眼睛拆装,还真难不倒唐纳德。所以考克斯一声令下,唐纳德就立刻拿起了面前的步枪,开始拆卸步枪。
  不一会儿功夫,唐纳德就将自己的步枪拆散了,并且有条有理的吧各个部件摆放整齐。然后他站起身向考克斯教官敬礼,示意自己已经完成了拆卸。
  考克斯教官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表,点了点头,示意唐纳德继续。于是唐纳德就开始组装枪械……同样,不过一会儿功夫,一只完好的步枪就摆放在唐纳德的桌子上了。
  唐纳德将步枪摆放好,他知道,时间估计连一半都还没有过。于是他就转过头,看看其他人的进度。大部分的人甚至连拆卸都还没有完成,很多人都在忙不迭的翻看着旁边的说明书。而就坐在他左边的汉克斯更是急的一脑门子的汗——他遇到了一个问题,他不知道怎么把某个部件拆卸下来。
  唐纳德左右看看,看到考克斯教官没有关注他这边,于是他立刻拿起桌上的说明书,翻到相关的那一页,向着汉克斯晃悠了一下。
  汉克斯抬起眼睛来看着唐纳德,然后也翻到了那一页,低下头看了看,然后茫然的摇了摇头。
  “这……这真是一头蠢驴呀!这都看不明白?”唐纳德忍不住在心里学着姐姐的口气骂了起来。不过汉克斯是唐纳德的朋友,唐纳德觉得自己总要想办法帮帮他。唐纳德看了看时间,时间还够。于是他干脆拿起桌上的枪,再次开始拆卸它,他迅速的将枪拆卸到汉克斯的那一步,然后开始放慢速度,让汉克斯看着自己的动作来继续拆卸……
  ……
  “菜鸟,我刚才看到你已经完成了拆装,为什么又把枪拆开了?”考克斯面无表情的盯着唐纳德。
  唐纳德笔直的站了起来,用最大的声音回答说:“报告长官,我觉得还有多余的时间,所以还想要继续联系一下。”
  “很好。”考克斯教官说,“在规定时间到来的时候,你的枪并没有装好……还有你,你也没有装好。”他突然又转过头去恶狠狠的盯着汉克斯说,“现在你们两个必须在晚餐前将这本说明书背诵下来。并且在晚上接受特别训练……菜鸟,你不是很喜欢拆装枪械吗?晚上会让你玩个够的。”这一句,却又是对着唐纳德说的了。
  “是,长官!”在这个时候,依照纪律,这是这个时候唐纳德和汉克斯唯一能做出的回答了。
  ……
  唐纳德并没有花太长时间就把这份说明书背诵下来了。因为,在家里学德语的时候,很凑巧的,史高治叔叔就曾经用翻译这本说明书来刁难过唐纳德他们。(翻译说明书比翻译其他东西可要难不少)所以对于这本书的内容唐纳德倒是非常熟悉,背诵起来自然也就更容易。
  当唐纳德背完了这东西的时候,时间还算早,如果这个时候赶去食堂,也许还能吃上一口。当然,绝对是来不及按时吃完的了。既然吃不饱,唐纳德也就干脆留下来帮着汉克斯背诵。
  “菜鸟,你现在去,还赶得上吃两口,晚上的训练可不会轻松。”考克斯教官说。
  “长官,我和汉克斯是一个班的兄弟,你教导过我们,我们必须有难同当。”唐纳德立正回答说。
  ……
  “考克斯,你觉得这一批学员怎么样?”一位肩膀上带着少校肩章的军官一边看着唐纳德和汉克斯在围着训练场跑圈,一边向考克斯教官问道。
  “一般吧。”考克斯教官说,“不过有一个人很有意思。就是那个叫做唐纳德的菜鸟。素质不错,嗯,就是现在在那里跑的那个个子高一点的。各门成绩都不错,而且,团队意识很强。我觉得他也许不比几年前毕业的那个姓潘兴的差。如果运气好,都会有发展的。当然,现在还早,还的看以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