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282

  “听说欧洲的一些家伙等着抓我们的问题呢。你就不担心他们会搞出一个针对你的标准,让你的那些东西也变得不安全吗?”多萝西娅靠在沙发里,一边吃着一块巧克力,一边带着唯恐天下不乱的语气对史高治这么说。
  “怎么可能呢?”史高治不以为意的笑道,他添加的那些东西虽然有害,但有害的程度在这个时代真算不上啥,真要有人去用实验证明它,那最后得到的结果多半只是在替史高治做广告。
  “多萝西娅,别吃巧克力了,你都吃了好几块了。再吃会长胖的,长成了胖墩,当心我不要你了。”
  “切,你敢?”多萝西娅瞟了史高治一眼,又把一块巧克力放进了嘴巴里。
第319章
劳资纠纷
  塞纳河穿过巴黎,继续向西,流入厄尔省,然后就在这里流入了常年波涛汹涌的大西洋。就在距离塞纳河的入海口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镇,叫做拉里维耶尔-圣索沃。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镇。从镇子附近的土丘上向西眺望,在天气好的时候,可以望见塞纳河流入英吉利海峡的宽阔的入海口。
  这也是个宁静的小镇。小镇很小,只有一百多户人家,哪怕是吧老人,女人,孩子什么的全算上,也只有不到一千人。至于成年的男子更是只有两三百人,以至于小镇上的人相互都相当的熟悉,人和人见了面,不但能叫出对方的名字,甚至很多时候,也都能说出对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的各种臭事。
  塞纳河是一条繁忙的河流,交通航运都相当的发达,但是在这个小镇的码头上却相当的冷清,这是因为当河流流到这里的时候,受到了海潮的顶托,水流的速度变得很慢,大量的泥沙就沉积了下来。在这里河面变得很宽了,但是河水的深度却因此变浅了,以至于通航受了些影响,反而不如上游来的便利。再加上这里附近也没什么繁华的城市,有大批的货物需要从这里上岸转从陆路运走。自然,来这里的人也就少了很多。以至于当这个世界以快的惊人的速度不断变化的时候,这个小镇却像是被时代遗忘了一样。
  不过这样的宁静很快被打破了。几个月前,一个巨大的养猪场在这个小镇附近开工了。这是一个占地面积高达两百多亩的大型养猪场,依照计划,当这个养猪场投入使用后,每年都将会有数以十万计的猪从这里被送往各地的市场,以及不远处同样正在兴建的罐头厂和饲料厂。
  这样的规模的企业,当然需要员工,而小镇当地居民当然是最方便的工人来源。于是小镇里的居民就成了这些工厂的工人。
  养猪对于小镇的居民们来说,并不是新鲜的事情。不就是养猪吗?往猪圈里面一放,到了时间让孩子去打点猪草呀什么的往猪圈里一丢就够了。或者是什么红薯藤呀,烂蔬菜叶子呀什么的也行,谁家没养过猪呢?
  然而,这家名为“塞纳河养猪场”的企业养猪的方式却和小镇的居民们所熟悉的完全不同。正式去上工之前,居然还要进行所谓的“技术岗位培训”,不就是养个猪吗?至于吗?
  不过既然拿了人家的钱,就要服人家的管。所以虽然工人们对于“技术岗位培训”什么的都不以为然,但是还是都得老老实实的去听。
  阿尔贡走进了“技术岗位”培训的临时教室。按照安排,他将在未来负责给猪喂食的工作。他的邻居法拉特也和他一样负责喂猪。
  “法拉特,你说这些城里人怎么这么无聊?不就是养猪吗,按时间把饲料喂给那些猪不就行了?还要培训什么?难道这么简单的事情也要学吗?”
  “阿尔贡,人家是老板,愿意要你干啥,你就老老实实的干啥不就得了?”法拉特倒是没那么多的疑惑,老老实实的坐在椅子上,将一双满是老茧的手交叉握着放在面前的桌子上。
  这个时候,教室的门打开了,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他直接走到前面的讲台上,开始了第1节课。
  “大家好,我叫马特,是你们的技能培训老师。负责向你们传授喂养生猪的一些技术要求……”
  ……
  “阿尔贡!你在干什么!”监工谢尔盖大骂道,“洗手是这样洗的吗?是这样洗的吗!培训的时候你都睡着了吗?没学过规程吗?你这头该死的蠢驴!法拉特!你过来向他演示一下,让他睁大眼睛学着点!”
  “我知道该怎么做。”阿尔贡不以为然的嘟囔着,“不就是什么‘七步洗手法’吗?什么‘流水湿润双手,涂抹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之类的玩意吗?洗个手犯得着这么麻烦吗?再说,我的手很干净的。”
  “活见鬼!我告诉你,阿尔贡!你要是不想干了,赶紧自己回家去!别连累我!要是让上面的那些家伙看到了你居然这样洗手,我都要跟你一起被开除出去!还不快点再去洗一遍!”谢尔盖怒吼道。
  谢尔盖和阿尔贡是街坊,因为在此前的培训中表现得好,所以被提拔起来当了一个小监工,专门负责监管那些工人们在进入养殖区之前的各种消毒。这个活看起来简单,而且收入也要比一般工人来得高,但是真干起来,谢尔盖才发现,这活也不简单。因为那些农民们根本就没把培训中教的流程放在眼里,经常偷懒少做几个动作,比如七步洗手法,很多家伙一开始甚至连第一步都做得不到位。
  本来乡里乡亲的,谢尔盖也不想骂人,但是就在前两天,一个员工在洗手的时候偷懒,担任监工的邻居视而不见,结果,被上面的管理人员发现了,两个人一起被开除了。所以谢尔盖也不得不对邻居板起脸来。
  “好了好了,谢尔盖,我再去洗洗就得了。”阿尔贡不情不愿的回答说。
  ……
  “路德先生,我早就说过了,不要贪便宜直接从当地农民中招工。我们的养猪场不是农场,它是工厂!我们应该直接到巴黎的工人区里招募工人,而不是在这个地方招募那些农民!那些家伙完全就缺乏做工人的基本素质。完全就不知道要遵守纪律!这会严重的降低我们的效率,并导致成本上升的!”工厂的技术总监,以及某个合资人的代表乔治正用一口不太流利的法语对养殖场场长路德说。
  “这可不怪我。”路德回答说,“这个养殖场放在这里是你们上面的人自己挑选的。一开始,我可是希望在巴黎附近设厂的。”
  “巴黎的地价可不便宜,再说这里距离粮食产区更近,运费也相对便宜呀。”乔治说。
  “可是你想要让巴黎的工人来这样的乡下干活?那他们可不会愿意。你要知道,一个法国人只要进了巴黎,就是死,都不肯再到外省去了的。除非你愿意给更多的钱。”路德解释说。
  “那可不行!”乔治立刻否定了这个提议,“我们是来赚钱的,不是来作慈善的!如果常规的教导不能让他们听话,那就用鞭子教他们听话!你们的护厂队难道是摆设吗?以后不要再一发现他们有违规行为就立刻制止,而是要等他们违规,让他们碰触到饲料呀什么的之后,再抓住他们,打他们一顿,再让他们赔偿损失!另外,要想办法,分化他们,一个厂子,里面的工人都是同乡,这太麻烦了。把一些人弄到饲料厂和肉类加工厂去,从那里调一些其他地区的工人过来。然后给那些农民们做个榜样。我就不信他们一边看着人家能拿全工资,而自己却会不断地被扣工资,甚至扣到倒欠,还能不长记性。”
  “好的,我们就这样试试吧。”
  ……
第320章
工会风云(一)
  到了1872年的年底,麦克唐纳财团在法国最重要的投资之一的钢铁厂开始进入到全面生产的阶段了。新建的高炉和炼钢炉都运转了起来,厂区的所有的烟囱里都冒出了滚滚的浓烟,而各种机器的轰鸣声更是震天动地。
  相比在美国的工厂,麦克唐纳财团在法国的炼钢厂在技术上毫不逊色,不过相比在美国,他们所要面对的对手也不太一样。在美国,当麦克唐纳钢铁刚刚兴起的时候,美国的钢铁企业大多技术落后,规模也很小。所以在面对着麦克唐纳钢铁的时候,无论是靠纯粹的经济手段还是加上各种非经济的手段,他们都不是麦克唐纳钢铁的对手,几乎是毫无抵抗的能力。但在法国,情况就不同了。在麦克唐纳钢铁进入法国之前,法国已经有不少的钢铁企业了,有一些企业也已经很有规模了,也拥有不小的社会影响力了。如果在采用在美国的碾压模式,也许斗争就会激烈的多。
  而且和在美国的时候不同,那个时候,麦克唐纳财团不但控制了炼钢厂,也控制了铁矿。而在法国,这样的条件显然是不具备的。好在此前美国和德国的投资热以及普法战争之后法国钢铁企业的困难给了麦克唐纳财团一个机会,让他们得以用相对便宜的价格买下很多比较大的钢铁企业和矿山,也让这些东西原来的主人有机会带着卖掉这些企业得到的钱,扑到美国或者德国的投机市场那个超级大坑里面上去赚得盆满钵满或是亏得血本无归。(后者明显更多)
  这样一来最为麻烦的对那些最大的地头蛇的斗争就被成功的回避了,剩下的好像就是高歌猛进了。但事实却远不是这样,因为买过来的工厂也带来了另一个麻烦,那就是原有的工会也基本原封不动的过来了。
  产业工人,尤其是经过了锻炼的产业工人是工业的瑰宝,在建设中,很多东西都可以速成的建设出来,比如工厂,比如机器,但是合格的产业工人队伍却没有这么容易。从头训练一只产业工人队伍,先不论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就不小。很多时候,并不是工人的工资越低,劳动成本也就越低的。比如说在后世,工人工资比兔子国低的国家多得是,青壮年人口比兔子国多的也不是没有,比如说白象国就是这样。但是你真要到白象国去搞工业,你就会发现,即使不考虑配套设施上的差距,单就工人而言,缺乏训练的白象国工人虽然工资更低,但是他们的工作效率却更低,所以最后计算起劳动成本,你会惊讶的发现,工资更低的白象国的劳动成本反而更高。
  尤其是在史高治的这个时代,各种先进的检测设备,自动化设备还都基本上不存在,很多生产流程,质量控制什么的还完全要靠工人的技术和经验。这个时候,一支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队伍就非常的重要了。所以麦克唐纳财团将整个的工人队伍全都保留下来了。
  但是这样做,也就带来了一个后果,那就是工厂原有的工会组织也原封不动的保留了下来,这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本来要说,法国工人的工资是比不上美国工人的,所以如果麦克唐纳家族稍微愿意提高一点工资,稳定这些工人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法国的环境和美国是不同的。在法国市场上,面临的竞争要比在美国更激烈。
  在美国,自从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关税水平一直就不低。外国的钢铁,装上船,付上一笔运费,运到美国来,再交上一笔关税,销售价格自然而然的就会上涨一大截。再加上如果包装不好,在海上受到海雾侵蚀,质量还会下降。所以,麦克唐纳钢铁自然也就能用相对较高的价格来销售钢铁,而就算是这样相对较高的价格,也已经足以让麦克唐纳钢铁击败国内外的对手了。但是在欧洲,情况就不同了。
  虽然现在,法国国内的竞争者基本上已经不成气候了,但是在法国,其他国家的钢铁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为了借到足够多的钱迅速的把北方各省赎回来,法国不得不对其他国家开放一部分市场。而且,在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之后,法国的钢铁行业的崩溃的前景已经很明显了。而法国人有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法国人干脆采取了近乎破罐子破摔的态度,牺牲了钢铁行业的利益,还换取其他行业可能的发展。
  这样一来,原本就不高的法国关税进一步降低了,这就使得史高治的钢铁企业必须直面英国和德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对待德国的竞争者,史高治还可以通过收买媒体,宣传对德国人的仇恨(这在当时简直太容易了),来挑动法国人搞抵制德货。但在面对英国人的竞争的时候,这一招可就不那么好用了。
  当然,在技术上,史高治还是有优势的,平炉炼钢带来的成本优势,再加上可以使用劣质铁矿理论上也能带来了一部分的成本优势。但是,在事实上,情况却有了点不同。首先,虽然有了一些去除杂质的技术,但优质铁矿毕竟是优质铁矿。英国人有着世界上最好的优质铁矿,所以在炼出的钢铁的质量上,比起麦克唐纳用劣质铁矿练出来的钢铁还是明显要好一点的,再考虑到英国人的名气和营销实力,如果价位相差不是特别的大,那么买主说不定还真愿意购买英国的钢铁。另外,虽然理论上劣质铁矿的价格应该相对较低,但是因为法国的那些劣质铁矿偏偏还有开采难度大的问题,结果明明是劣质铁矿,开采成本却比人家的优质铁矿还要高。这也导致无论如何压价,这些劣质铁矿也便宜不了太多,再加上使用这些劣质铁矿,炼钢的过程就会更繁复,也需要更多的其他物质,结果最后炼出钢铁的总成本并不比英国钢铁低太多。甚至如果不是因为平炉炼钢的技术带来的成本上的优势,麦克唐纳钢铁法国部分的成本说不定会比英国人来得更高。其实如果有后世那样的开采技术的超级货轮,从英属澳大利亚运高品位赤铁矿过来冶炼,成本绝对比在欧洲开矿低。也正因为如此,后世的兔子国再后来丧心病狂的大炼钢铁,搞得世界钢铁产量排行榜变成了诸如“第一名兔子国,第二名兔子国我到某某来的那个省,第三名我到某某来的那个省的糖山市……”的那会儿,用的铁矿也大多都是来自袋鼠国和桑巴足球国的高品质铁矿。这样做倒不是因为要保护自己的矿产,而是因为使用这些高品质铁矿甚至比使用自产的低品位铁矿便宜。
  正因为如今面临着这样激烈的竞争,所以要在竞争中获胜,除了压低工人的工资,还能有什么办法呢?你说什么?可以压缩一下利润!我的上帝!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压缩利润,要不是为了利润,谁愿意开什么工厂?建工厂的目的从来就不是为了生产出更多的能够为人类使用的物资,而是为了获得利润,史高治是来赚钱的,不是来做慈善的!即使有一天,史高治要做慈善了,那也是为了通过做慈善赚更多的钱!
  而且,这个世界的规则也不允许一个资本家有这样的良心。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危机可是会循环出现的,在每一次的危机中,都会有一些企业被淘汰掉。怎么样的企业会首先被淘汰掉?当然是利润少的。所以任何时候,在面对是应该削减工资还是削减利润的选择题的时候,资本家在事实上并没有更多的选择。因为那些选择了削减利润的,都会被这个社会机制毫不留情的淘汰掉。所以,任何可以屹立不倒的资本家肯定都是良心满满的,不是这样的人,早就被社会淘汰掉了。
  所以,麦克唐纳钢铁法国部分必须压低工人的工资,以保证竞争力。但直接压工资只会直接导致企业和工人之间的矛盾。
  ……
  “卢比托,你感觉到了吗?”在下班的路上,一个工人对另一个工人说。
  “感觉到什么?”卢比托问道。
  “就是我们的工人好像少了不少了。最近我们这有好几个工人都被辞退了。”
  “好像是有点,不过,工厂辞退员工不是常见的事情吗?那几个家伙都是在上班的时候出了错才被开除的,这有什么不对的吗?就是他们招来的新工人人数太少,而且技术也……”显然,卢比托还没有完全明白过来。
  “哎呀,卢比托,你真是……我听到传言,说是……”
  ……
  “很好,这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很不错,我很满意。”厂长路易对站在他面前的那些人说,“上面的要求是,我们必须在这个两到三个月之内将现有的工人中的非技术类工人的百分之五十到八十开除出去。如果你们能按时完成任务,每个人都有奖金!”
第321章
工会风云(二)
  “嘿!伊戈尔!你怎么了?”希德拍了拍正在他旁边的伊戈尔的肩膀,“醒醒,别睡着了!让人看到你可就要被开除了!”
  伊戈尔努力的抬起眼睛,他觉得自己的眼皮变得格外的沉重,重的就像有一座勃朗峰压在上面一样,以至于他怎么睁都睁不开。而希德的声音也飘飘渺渺的若有若无。
  “我不知道,”伊戈尔的声音就像是从睡梦中发出来的一样,“我好困!”
  希德四处望了望,看到监工哈雷这朝着这边走了过来,他赶紧狠狠的踩了伊戈尔一脚。
  剧烈的疼痛让伊戈尔的睡意一下子就退去了,他猛的清醒了过来。
  “你们两个呆在那里干什么?偷懒吗!”哈雷的吼声远远地传了过来。
  “没有,哈雷先生。我们只是手推车上面掉下了一块生石灰。”希德高声的回答说。说完,他赶紧对伊戈尔说:“快点,伊戈尔!”然后两个人一起推着装满了生石灰的手推车沿着钢轨,向着那边推了过去。
  到了地方,希德停了下来,然后猛的扳动一个把手,手推车的车斗就翻转了过来,将生石灰倒在进了高炉边上的储料池里。
  “好了,伊戈尔,我们走。”希德拍了拍手上的灰说道。不过他并没有得到回答,于是他转过头去,却惊讶的看到,伊戈尔靠着墙角,蹲在那里睡着了。
  “见鬼!怎么会困成这个样子?”希德简直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该死的!上班时间睡觉!我要开除你!”哈雷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冒了出来,大声的吼叫着。只不过他的叫声并没有惊醒已经睡着了伊戈尔,他睡得正香,以至于口水都流了出来,打湿了衣领子。
  ……
  “道尔,罗伊斯,现在的情况真的很不对。”下班之后,工会的几个领袖在工人帕特的家里聚到一起讨论起最近工厂里面的情况。
  这时候已经是吃过了晚饭的时间了,太阳还没完全落下来,余晖将西边的天空摸成了一片惨淡的暗红色。帕特的房间的窗户很小,所以这个时候,房间里已经很黑了,不过几个人并没有点灯,电灯在法国还是有钱人的奢侈,就连煤油灯,也不是一般工人点得起的。所以虽然窗户开着,但是几个人也只能打开窗户说黑话了。
  “是呀,因为犯困而出错,结果被开除的人也太多了一些,几乎每天都会有好几个工人因为各种犯错儿被开除。这绝对不正常。巴特,我觉得此事必有蹊跷!”一个四十岁左右,长着一头褐色的头发的工人说。
  “这还用你说?这绝对不正常!一两个人这样也就罢了,哪里有这么多的人犯困的道理?更何况我们还都吃了‘大力丸’的,哪有那么容易犯困的道理?”另一个大块头的工人回答说。
  “那你说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另一个工人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