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282

  因为大法官任期终生。所以很多时候,一位总统,根本就没有机会提名任何人担任大法官,因为最高法院的几位大法官都健在,他们的位置并没有空出来。不过前不久,有一位大法官因病去世了,于是格兰特总统手上就有了一个让所有阁员都羡慕不已的指标。在这个位的诱惑下,鲍特韦尔先生退让了,他表示愿意退位让贤,到最高法院里去当大法官。
  鲍特韦尔去最高法院其实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改变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的人员构成。南北战争之前,民主党呆在白宫的时候比共和党及其前身辉格党要多一些。再加上有好几位法官都是在民主党当总统的时候去世的,新的法官是由总统提名的,而民主党的总统,当然只会提名民主党的人。如今无论是在行政分支白宫,还是在立法分支国会,共和党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唯独在司法分支——最高法院那里,却是民主党人占有压倒优势。送一个名声好,能力强的共和党人进去,对共和党来说,也算是意义重大。
  既然鲍特韦尔去了最高法院。他空出的那个位置,自然就可以拿出来交给赞同格兰特的新举措的人了。只是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此前没怎么出现过。为了不出偏差,所以JP摩根干脆就自己跳出来担任这个职务,开始了他这一辈子多次临时担任财政部长为经济救火的传奇。
  紧接着,格兰特政府就向国会提出了一揽子的所谓“特殊支出经费”的申请。要求国会批准政府向民间大量举债,用于国内的维稳经费,以及追加的海军造舰的费用。
  “海军制造军舰,就要大量的购入各种东西,钢铁、机械、燃油、军火等等等等,这样一来就能够拉动其他企业的发展,从而以他们为龙头,拉动整个经济的复苏。”面对着两院的质疑,格兰特是这样回答的。
  来自民主党的参议员梅斯指责格兰特违背了自由市场的原则,对其他企业不公。同时他还尖锐的问道:“等到国债到期了,总统先生打算用什么来偿还这样一笔债务?用政府的税收,那不就等于是在用所有纳税人的钱来补贴那些所谓的相关企业吗?”
  对于梅斯参议员的指责,格兰特总统的新财政部长JP摩根用非常尖刻的,甚至是无礼的态度回答说:
  “政府为全民服务乃是它的天职,难道有人认为我们在面对着无数陷入到贫困中的国民的困境的时候应该无动于衷,袖手旁观吗?政府的所有开支,所有采购都是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在自由的市场上进行的。所以并不构成对自由市场原则的破坏。现在国家的局势需要政府有更强的维稳能力,能更有效地在世界范围内保护我们的国民的利益。正难道不是在全民服务吗?难道所谓的相关企业就不是美国国民的企业了?难道在更稳定的社会环境,更稳定的海外市场中获利的仅仅只是所谓的有关企业?瞧瞧你对自由市场的狭隘的理解,你是个民主党人吧?作为一位国民选出来的议员,连这都想不明白,你不觉得羞愧吗?你要知耻,要知耻!”
  虽然作为政府官员,这样回答议员的质询绝对是有失风度的。尤其是“你是民主党人吧”这样的问话,更是理所应该的会激起所有民主党人的愤怒的,在后面的投票中,至少民主党议员肯定会团结起来反对这个方案的吧?
  然而此后投票的结果却出乎了梅斯议员的预料。那些该死的共和党人投了赞成票倒也罢了,居然还有不少的民主党人也投了赞成票。
  “该死的,这些家伙多半拿了摩根的钱!一定是这样!”梅斯这样想着。
  新的拨款计划就这样通过了,依据这份计划,美国海军将得到十条全新的大型战舰和更多的辅助性船只。为了不至于过分刺激到英国人,在这些战舰服役的同时,海军也会退役掉一些相关的军舰,整个海军的规模并不会随之扩大太多。
  海军部随后就战舰进行了招标,史高治和摩根手中的造船厂靠着经验和技术上的优势,不出所料的拿到了这十条军舰的制造合同。
  摩根—麦克唐纳造船厂的方案其实只是克利夫兰快速巡洋舰的而放大版而已。吨位被放大到了标准排水量五千吨,满载排水量六千五百吨的水平而已。换装了更大的蒸汽轮机,使得它的航速并没有下降,至于火力和防护方面,这种船甚至和克利夫兰级快速巡洋舰没什么区别。扩大的排水量几乎全都被用到增加航程和自持力上面去了。
  这样设计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尽快服役。依据计划,这些军舰要在巴拿马运河通航后形成战斗力。而巴拿马运河公司也已经在准备开始工作了。
  这时候已经是1871年底了。在史高治的鸭堡里又来了几位东方的客人。要说这些人也算是史高治的老熟人了。带头的还是耶鲁的第一个华人毕业生容闳,和他一起的还有三位满清政府的官员。
  听说来了一些留辫子的男人,多萝西娅到来来了兴趣,跟着史高治一起接见了他们。相比容闳,这几个满清官员的态度就显得有些拘谨了。他们大多本着多说话多错,少说话少错,不说话不错的原则,基本上就不开口说话。不过从这种拘谨里,史高治就能看出,这些官员在坐着火车穿越了整个北美大陆之后,对于美国的辽阔和强大(当然,只是相对于满清的)印象深刻。
  这些人找上门来,为的是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安排此前史高治提议过的幼童留学的事情。这件事情经过李鸿章的努力,终于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允许,开始正式实施。依据计划,容闳和这三个满清官员带着三十个粗通英语的孩子来到了克利夫兰。在那里,他们被分散送到了三十个美国家庭,其中大部分都是史高治的高级员工的家里居住,并在美国的小学里读书。因为美国的小学的经费绝大多数来自所在的社区的房产税和捐款。所以,有钱人的孩子读书的学校天然的会比穷人读书的学校条件好。住在这些人那里,就可以保证他们能得到相对更好的教育。将来他们还会在这里读中学,并最终报考美国的大学。
  史高治知道,这一批留学生,将来回到中国后,都会有不错的发展。而资助了这些人,就一定能让史高治将来在中国市场上有更多的优势。这也算是放长线钓大鱼了。
  至于第二件事情,还是向史高治订购更多的机器,尤其是发电机。对这个买卖史高治很感兴趣,但是他更感兴趣的还是技术标准。只要让中国使用了他的技术标准,那就意味着今后的各种扩展,升级都会有他的生意。这样的利益也许能持续上百年呢。所以史高治立刻就热情了起来。
  “容,你知道,电气革命就是从我们这里搞起来的。所以我们的发电、输电技术都是最为正宗的。你来向我们购买这些那就真的找对人了。嗯,你们不会向军火那样,美国的弄一点,英国的德国的也买一点吧?如果是这样,我可要提醒你,这样做是非常不合算的。嗯,容,你已经有好一阵子没在美国了吧?美国的输电标准和英国的,德国的都有所不同。所以如果你们都买,那就会发生相互冲突的事情了。比如说,我们美国,现在基本上都是再按照我们的标准,用220伏电压的交流电,而英国呢,既有交流电也有直流电,他们自己正乱着呢。德国人用的标准倒是基本和我们一样。只是他们的远程输电要使用我们的专利技术,所以用他们的东西会额外的贵一些。再说,你到欧洲打听一下就知道,德国货的名声可不太好,远远比不上英国货,当然更比不了我们。嗯,如果您们选择了我们,我甚至还能向你们提供一些更新的军事技术,嗯,比如说速射炮,就是德国人借以打败法国人的那种大炮。”
第302章
寂静的森林
  1872年新年刚过,一条船就在巴拿马东海岸的码头上靠岸了。从船上下来了一些穿着浅灰色的工作服的人,在他们的工作服的前胸上都绣着一个黄黑相间的雨伞的图案。当地人都认得,这是巴拿马运河公司免疫给水部门的标志。当年日本工人黄热病大爆发的时候,就是这些人负责工人营地的各种事物。如今带着这样的标志的人从新回到巴拿马,看来运河的开发真的要重新开始了。
  从这条船靠岸后,就连续不断的有更多的船只抵达。更多的人员,以及物资被运上了岸。然后工人们也开始陆续抵达。和上次不一样,这次的这些工人,主要都是白人了。
  史高治原本还是想要用日本工人或者干脆就用华工的。因为无论是日本工人还是华工,用起来都比白人,哪怕是最便宜的爱尔兰白人便宜。而且这次有了DDT,应该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伤亡事件。所以哪怕是用华工,史高治觉得,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有点出乎史高治的预料。在日本,维新政府上台后,将巴拿马运河大量日本工人死亡的事情作为幕府卖国的重要罪证加以宣传,结果,等史高治的人再次找上门去的时候,日本政府的开价就高了一大截。至于中国,本来招点工人出来,也不算难。甚至于运作得也差不多了,但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满清国内突然出现了一些政治变故,一帮子所谓的“清流”借着这个事情攻击洋务派卖国,然后,嗯,至少短时间,华工是指望不上了。能用的当然只剩下爱尔兰人和黑人了。
  和上次不同,首先进入森林的并不是工人,而是免疫给水部门的雇员和少量的带着斧头砍刀开路的伐木工人。这些人要干的就是在工人们开始工作之前,先消灭巴拿马雨林中的危险的蚊子。
  地处赤道附近的雨林地区的气候是非常的有规律的。基本上每天到了下午都会有一场大雨。再加上林地格外的茂密,各种乔木,藤条遮蔽了太阳,所以林地里面非常的潮湿而闷热。这样的环境为各种昆虫的生长带来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尤其是蚊子。在这里,一年十二个月,蚊子繁殖所必须的热量、以及积水都是到处都是。所以在雨林里,蚊子永远都不会少。
  “巴特,你这个黑鬼,不想死就不要把防护服拉开!”小队长库特朝着伐木工巴特吼道。灭蚊小队都穿着特制的包住了全身的防护服。这种用厚实的帆布制成并且还在外面刷上了薄薄得一层硫化橡胶的防护服能挡住任何蚊子,或者其他的昆虫的进攻,而在特殊加强过的位——小腿和脚、头部、手部,甚至能挡住毒蛇的尖牙。当然这种防护服其实并不是专门为这个工程专门设计的。虽然对外是这样宣传的,但事实上,它是为了将来可能的化学战设计的防化服。
  这种服装虽然能提供非常好的保护,但是要谈到舒适性,那就完全是一塌糊涂。在本来就炎热的热带雨林里,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内的温度,轻松地就能超过四十度。而要从事相对重体力劳动的伐木工自然更是痛苦不堪。一有可能就拉开防护服的拉链透透气就成了伐木工人的习惯。
  “队长,实在热得不行了,我会晕过去的!”巴特抱怨说。
  “好吧好吧,你死了我可不负责。”库特说,“你不是小孩子了,自己造顾好自己。嗯,这边有一个大水坑,西姆林,过来处理一下。”
  “好的队长!”西姆林一边高声回答着,一边提了一个密闭着的铁皮桶走了过来。桶上面同样画着一个黑黄相间的雨伞。
  西姆林走到了那个水坑旁,水坑面积不小,看起来像是个小水塘,但水并不深,最深的地方也就能没过膝盖而已。水面上飘着些枯枝败叶,借着树顶上漏下的一点点阳光,可以看到水里全是一弹一弹的移动着的小虫子。西姆林认得,这就是蚊子的幼虫孑孓。他熟练地拧开了铁皮桶上的一个小盖子,直接就朝着水里倒入了一些乳白色的液体。
  本来使用DDT应该先把它用合适数量的水化开来,并根据水体的多少来判断使用量。但是,真要这么做就会有一大堆的麻烦,要额外费不少劲。在穿着这样能热死人的防护服的情况下,还一点点的这样做,那就更热死了。而且上面对他们的要求是,保证把那些蚊子杀光,至于DDT用多少,就像主不在乎这些蚊子的生死一样,上面也不在乎用了多少DDT,反正这东西便宜。相对于DDT的用量,上面更重视干完这些事情的速度。
  所以下面的执行者自然会采用最舒服,效率也最高的做法——看到水坑,直接到原液,反正会自己化开的。倒多少,估摸着随便,当然最好多点,保证效果。所以一般使用量都会超过标准那么三五倍的。反正上面不在乎。无论是上面的人还是上面的主。
  乳白色的原液在水里慢慢的化开,为了保证效果,西姆林又提起桶到走几步到另一侧又倒了一些下去。然后他满意的看到以他倒下DDT原液的位置为中心,那些刚才还在一弹一弹的孑孓都不再动弹了。水坑中心位置上肯定还有不少的孑孓在乱蹦,但是它们蹦不了多久的,最多半个小时,这个水坑里所有的孑孓就会全部死光,而且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都不会再生长出孑孓或者其他的别的什么虫子了。
  队伍中还有两个黑人负责背着药桶朝着沿路的树叶呀什么的地方乱喷DDT,据说上面为了这片森林准备了上万吨的DDT,史高治先生甚至扬言,要让巴拿马雨林在今后的几十年里都长不出胆敢对抗人类的蚊子。所以大家都得加紧时间把这些DDT用出去。
  又向前走了一段。他们又处理了几个大水坑以及一个真正的大水塘。那是雨林中的一处洼地,雨水在那里积得很深,以至于树木都没法长在那里。阳光无遮无拦的照下来,刺得已经习惯了雨林中昏暗的光线的队员们眼睛都睁不开了。不管三七二十一,西姆林干脆把剩下的原液一股脑的都到了进去。
  “不知道够不够。”库特看了看说,“这里的水可够深的,嗯,干脆,你们把所有的原液呀,药水呀都倒进去。然后我们回去。”
  ……
  每天,十多个灭蚊小分队会在前面灭蚊,清理出一个数公里宽一公里深的无蚊安全区。而大批的没有防护服装的伐木工就跟在后面将沿线的雨林砍倒,接着就是建筑工人跟在后面开挖河道。这样做的效果非常不错,不要说蚊子,跟在后面的伐木工人甚至都没见过还活着的任何虫子。不但蚊子的威胁解除了,连带着的什么毒蜘蛛,胡蜂,水蚂蟥,旱蚂蝗,以及各种蛇呀什么的带来的威胁也都被解决了。DDT对于这类冷血动物有着非常可靠,非常高效的杀灭效率,甚至就连最大的蛇类,森蚺都难逃一劫。伐木工人们不止一次的在水坑里,或是在某棵大树下发现被毒死的森蚺,其中最大的一条足足有四百磅重,在这片森林里,它原本是当之无愧的王者,除了时间,几乎已经没有任何生物能够威胁到它这样的大蛇了。就连呆在湖泊里的鳄鱼也要对它退避三舍,然而,当它从满是DDT的水中游过之后,针对冷血动物有着巨大的毒性的DDT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要了它的命。
  唯一有时候敢于和森蚺争高低的鳄鱼也没好到哪里去,除去一些生活在非常大的湖里面的算是躲过了一劫之外,那些找了一个大池塘独霸一方的鳄鱼,也都成了DDT的牺牲品。当然,温血动物的情况要好不少,像美洲豹什么的,至少没有被直接毒死。不过也被负责保安的黑水成员乱枪打死了不少。所以等到伐木工们开始砍伐这些生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森林的时候。这些森林是那样的沉默,除了一棵接着一颗的大树被砍倒,巨大的树冠砸在地面上发出的声音之外,其他的什么声音都没有了,没有虫鸣,没有鸟啼,没有美洲豹低沉的吼叫,当然更没有熊大熊二来插科打诨。
  对雨林大规模使用DDT的效果非常明显。曾经令人谈虎色变的黄热病消失了。施工人员大规模进入雨林已经超过两个月了。在上一次的这个时候,来自日本的倒霉蛋们大多已经只剩下为医学的进步做贡献的价值了,但在现在,无论是在爱尔兰人还是在黑人中,还没有出现哪怕一个黄热病,或者是疟疾呀什么的虫媒性疾病的病例。
  “我们基本上已经可以欢呼,我们战胜了雨林,战胜了在那里盘踞了无数年的病魔了。从今往后,在大地上,再也没有对人类关闭的禁区了。这是人类的胜利,是科学的胜利。这是科学的一小步,却是人类战胜自然的一大步!”在此后的访谈节目里,史高治得意洋洋的这样说。
第303章
闲棋
  就在巴拿马运河项目如火如荼的展开的时候,杨泰、王启年和一帮子黑水的雇佣军却在旧金山登上了一条开往上海的客船。自从被卖到美国之后,这还是王启年第一次返回中国。而这一次回去,他的身份却和来美国的时候大大不同了。
  当年的叛匪、猪仔,如今却是以军事技术专家的身份回去的。而他们这次前往中国的任务,居然是去向李鸿章推销麦克唐纳财团的速射大炮,如果李鸿章看中了这一类火炮,并向公司购买这类火炮,或者干脆向公司订购一个炮厂的话,他们就还要负责训练满清的炮手。
  对于这种任务,王启年是非常的抵触的。虽说他早就没有了有朝一日,回去找清妖报仇的想法了,他如今已经在美国安了家,甚至还找了个婆娘。生了几个小崽子。虽然对美国还有种种的不习惯,但他已经准备在美国终老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公司却突然找到他,让他到中国去给清妖当教官。不打算找清妖报仇了是一码事,但是不但不报仇,甚至还要跑去帮清妖。这在情感上来说,实在是太难接受了,以至于王启年一度都盘算起如果公司一定要让自己去,是不是干脆退役算了。虽说,提前退役会让自己损失很多钱,但是做人总不能……
  不过最后杨泰还是说服了他。
  “王兄弟,我知道你恨清妖。李妖头又杀了我们很多的兄弟。我听说,他甚至连投降了的兄弟都不放过。但是,我们不去,公司就不会派别人去?而且我们去教那些家伙用会了大炮,对于清妖也未见得是好事情。”杨泰这样说道。
  “怎么不是好事?”王启年问道。
  “清妖的皇帝是个鞑子对吧?”杨泰问道。
  “是呀,但是这又怎么了?”王启年显然还没有跟上杨泰的思路。
  “那李妖头是旗人吗?”杨泰问道。
  “不是!是个汉奸!”王启年咬着牙说。
  “清妖皇帝信得过李妖头还有曾妖头吗?”杨泰问,他也不等王启年回答,就自顾自的往下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清妖皇帝要是信得过他们才怪呢。不要说鞑子皇帝和李妖头这种,就连天国的兄弟,都不是一条心的。鞑子皇帝和曾妖头李妖头他们能是一条心?李妖头手下的军队强了,鞑子皇帝就放心他们?在天国,东王兵太多太强,结果都闹出天京那档子事。李妖头手里的军队强了,鞑子皇帝会放心?”
  “但是李妖头好像对鞑子很忠诚。万一他一心想要当忠臣呢?”王启年问道。
  “当忠臣?”杨泰笑了起来,“就算他想当,他手下也都想当吗?鞑子以前凭什么能当皇帝?就凭八旗那个时候能打呀。鞑子皇帝唯一能信得过的也就八旗了,但如今八旗什么德行?王兄弟也和他们打过吧?说真的,就算把黑水的全套装备都给他们,然后我们一水的换上训练拼刺时候用的木枪,我们黑水也能一个打他们十个。鞑子皇帝手里面根本就没货了,他凭什么能压住下面?他最多只能搞搞平衡,用曾妖头压压李妖头什么的。这样做能撑多久?总有一天,下面的会想,你啥本事都没有,凭什么压在老子头上?再说了,当初那些清妖杀我们杀得起劲,如今我们大摇大摆的走道他们跟前去,对他们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你说那些家伙会有些什么反应?想想其实也很好玩的。”
  最后的这一句倒是有点打动了王启年。想想看,现如今的王启年已经获得了美国国籍,摇身一变,变成洋大人了。嗯,洋大人在中国的威风,王启年不是不知道,如今能跑到清妖面前去抖威风,想想也是很有意思的。就这样,王启年和杨泰就作为教官团的一部分前往中国了。在教官团中,杨泰担任副团长,而王启年担任教官兼翻译。
  ……
  “杨,中国的士兵有这么笨吗?这不是比意大利的那帮子家伙还要烂了?”在甲板上,教官团的正团长戈尔对杨泰说。戈尔是杨泰的老哥们了,美国内战的时候,在克利夫兰志愿军中,杨泰当排长的时候他就给杨泰当排副,到后来杨泰干到上尉连长,戈尔也成了中尉副连长。算起来也是杨泰的老搭档了。不过这一次,戈尔成了正职,因为据说,白种人在和满清官员打交道的时候更方便,也更有威慑力。
  所谓更方便,就是可以乱说话,反正洋人不懂中华礼数,您就多担待吧。所谓更有威慑力,这个就更不必解释了。只要是个白种洋人,胡搅蛮缠起来绝对更能占便宜。
  “和意大利是没办法比的。”虽然说这样的实话很让杨泰不舒服,但是这是骗不了人的,因为中国军队什么德行,用不了多久,大家都能看到。
  “意大利人好歹大部分还都受过一点基础的教育,他们的执行力也许不算好,但至少还有理解力。而中国的军队……”说到这里,杨泰忍不住摇了摇头,很多年前他也疑惑过,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多,就是打不过千把洋鬼子。如今他在洋鬼子的军队里干了几年之后,回想一下,他深刻的感觉到,就大清的那些军队,对上数以千计的西方正规军,要能打得赢,那简直就没天理了。
  “你能想象一支军队,他的大部分士兵根本没有经受过任何像样的训练。即使是所谓的精锐部队,也要好几天才会进行一次军事训练,而且训练的强度甚至好比不少我们每天早上围着操场跑圈的强度。士兵们一年到头都没机会吃一两次肉,甚至连最基本的粮食的摄入量也不到我们的一半。所以以我们的标准,这些士兵绝大多数都属于极度的营养不良。老实说,按我们的标准进行一次武装越野,最后能到达的人恐怕百分之一都没有。如果按我们的标准,强行军一天,估计所有的人都会掉队。很大一部分人甚至会因为虚弱而死亡。在这样的营养基础上,你能指望他们能有多高的水平。意大利人,意大利人至少吃得饱,有力气训练。而且,因为财力有限,即使是那些对体力要求不高的训练,比如射击什么的,在清朝军队里也是很少的。嗯,以前我在中国的造反军里面干过,我们很多火枪兵直到真正上战场,才第一次开枪,政府军比我们稍微强一点,正常情况下,他们每年每个人大概能有机会打个两三发子弹吧。其实这和一枪都没打过也没什么区别。随便到西部的哪个小镇里拉个小伙子,哦,不用小伙子,拉个姑娘出来,射击训练的水平都超过他们。反正,你去了,看看,就知道了。风大了,有点冷,我先进去了。”杨泰长长的叹了口气,他不愿意再讲这让人丧气的东西了,于是转身进了船舱。
  ……
  “中国的割据局面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北京政府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已经非常有限了。将来满清政权崩溃之后,中国肯定会进入军阀割据的时代。而那个时代的军阀,现在说不定就在洋务派们训练的军队中。我们和这些人拉上关系,对将来家族在远东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当然,现在还不是大规模进入远东的时候。我们的力量,美国的力量还管不了那么远。就算是预先做个埋伏吧,反正也不会亏本,要是赚了,就能赚不少。”史高治对凯瑟琳说。
  “这样说倒也算说得过去。”凯瑟琳说,“远东的利益虽然也不算小,但是毕竟鞭长莫及。史高治,我刚才的质疑其实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担心一直以来你的发展都太顺利了,会不会骄傲起来,以至于忘了自己的力量的边界在那里。毕竟,在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帝王的失败都源自于此。比如说拿破仑皇帝。嗯,你知道吗?人家都称你是经济界的拿破仑。你可要注意,不要重蹈拿破仑入侵俄罗斯的覆辙……嗯,对了,运河那边还好吧?”
  “一切都很顺利,尤其是免疫方面,堪称完美。我正在收集相关的材料,等运河建成后,就再到《柳叶刀》上面去发一篇有关卫生免疫制度的论文。我相信这样的文章一定能让麦克唐纳化学和医药公司的影响大大加强,一旦出现什么严重的卫生事件,我们的公司就会成为整个世界的第一选择。”史高治笑呵呵的说。想到又能有机会在赚钱的同时刷刷声望,史高治是真心的很有些得意。
  “嗯,我们这边船闸的各种构件的设计都已经完成了,难度最大的大型船闸闸门也已经开始生产了。”卡罗尔说,“目前一切都很顺利,毕竟我们为此准备了可不止一天。”
  “完成了这个工程之后,我们麦克唐纳钢铁的运河构件,估计也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声誉了。”史高治很满意的说。
  “啊,史高治,听说埃及的那位帕夏因为缺钱花了,打算出手一部分的苏伊士运河的股份。你觉得这个买卖如何?”凯瑟琳问道。
  “哈哈,凯瑟琳,刚才你还在提醒我主意力量的边界,现在你自己却犯了这个错误了。这块地方可不是我们现在能插手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