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282

  要说这次旧金山的变化的却不小,就连寻欢作乐的场所都有了变化,如今在旧金山多了不少的日本妓院,嗯,偶尔去和日本女人玩玩也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风味。男人嘛,都是喜欢点新鲜味道的。当然,那些日本女人大多不会说英语,不过,这也能算是问题吗?
第231章
淘金狂潮(下)
  一个星期后,“裴廓德”号捕鲸船已经完成了准备,货仓改成了客舱,还有一部分隔成了储物间,因为带上了更多的客人,所以自然需要更多的淡水,粮食什么的。原先就付出了定金的乘客们陆陆续续的上了船。还有很多人挥舞着钞票想要上船。
  “不行了,不行了!真的没位置了。”水手们一边收起跳板,一边说,“我们总不能把你们挂在外面吧?”
  “挂着也行呀,只要您让我上船,我愿意出一样的价钱买一张挂票。”有人喊道。
  “对不起,”水手说,“我们不卖‘挂票’。我们可不想因为装的人太多,半路沉掉。”水手马克一边回答,一边收好了缆绳,于是这条船就在岸上的那些人的注视下,离开了码头,满载着沉甸甸的发财的希望,驶向了茫茫的大海。
  一个月之后,这条船到了阿拉斯加,这个时候,阿拉斯加的瓦尔迪兹港口附近早就停满了各种船只,“裴廓德”在栈桥上停好,乘客们纷纷下了船,水手们也就打算离开了。但这个时候,一个港务人员却走了过来。
  “你们船长呢?”那个工作人员问道。
  “我就是船长。”亚哈船长说,“有什么事情吗?”
  “登记一下,然后把你的船移到其他地方去。”那个人说,“因为一会还有更多的船要过来,这里没地方给你们停着。”
  “可是,我们该刚到,难道连休息一下,补给一下的时间都没有吗?”亚哈船长问。
  “如果你们补给一下,三天之内就离开,那可以停在港内。”那个港务说,“但是,你看看你的船员,你们是打算马上离开的吗?”
  亚哈转头一看,发现自己的船员们都已经背好了在旧金山买好了的背包,挂上各种“荒野求生”和“芝麻开门”推荐的必需品,准备下船了。这些家伙什么时候动作这么快了?
  “那我们听到哪里?”哈亚船长问道。
  “往南边一点,大概一海里,有一个背风的地方,那些船大多都停在那里。”港务回答说,“你们快得过去,在赶回来,说不定还来得及吃午饭。”
  ……
  于是水手们只好又让向“裴廓德”号捕鲸船南边跑了一海里,找到了那个停满了船的避风处。找了个合适的地方落了帆,下了锚,亚哈船长和水手们带好了自己的东西,乘着小舢板上了岸。
  “船长,这船丢在这里没什么问题吧?”一个水手问道。
  “冬天结冰之前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不过,要是结冰了,船大概就要废了,所以,通天结冰之前我们一定要赶回来。”哈亚说。
  “嗯。”水手们都心不在焉的回答说。亚哈船长叹了口气,说:“好了,走吧!”
  一行人依旧先朝着港口所在的方向走去。只有先回到了港口,才能找到通往黄金之河的道路。从海上走只有一海里的距离,但从陆地上走却意外的绕了几个圈,很是远了一些。所以又花了一个多小时,他们才算是走回到了港口。这时候,他们正看到一条造型奇特的船只正在靠岸。
  所有的水手都停下来看那条船,那是条修长的漂亮的船,船身上漆着黑色,显得格外的神秘。亚哈船长看到,有一些人正从船上下来。从他们的打扮来看,大部分人似乎都是黑水的护卫。不过在这些人当中,还有一个人却穿着一身和一般的淘金者一样的行头的人。
  这时候已经是吃午饭的时候了。水手们在“荒野求生”节目中汇编版中都学到过,在进入荒野前要尽可能的让自己的身体状态健康,而按时的适当的饮食就非常的重要。而背包里所有的食物都要尽可能的留到荒野里用。所以,现在能买着吃,总比动用储备来得强。“荒野求生”里也提到过在这个港口里有一个餐厅,虽然味道不一定好,但是提供的食物无论是价格还是营养都还是很不错的。当然,考虑到这个地方如此的偏僻,所以这里的谷物制品的价格会稍微高一点。
  水手们在餐厅里坐了下来,点了一些颇有阿拉斯加特色的食物,比如干鲑鱼汤,熏熊肉。另外,虽然这里的面包比旧金山要贵不少,但是,考虑到此后吃到这类谷物的机会会变少,所以大家也都点上一些黑面包。
  就在水手们一起一边吃着食物一边憧憬着今后发财的前景的时候,那队黑水的护卫,以及那个看起来和黑水的护卫们不是一伙的家伙也进了餐厅。他们迅速的给自己点好了食物。因为桌子不够了,那个看起来就像是个普通的淘金者的家伙就端着自己的盘子,走到水手们这边来了,一只白色的猎狐梗也蹦蹦跳跳的跟在他后面。
  “哈罗,”那个家伙自来熟的想亚哈船长打起了招呼,“先生,我可以坐在这旁边吗?”
  亚哈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回答,只是稍微往旁边挪动了一点。
  “谢谢您,先生。”那人很有礼貌的说,同时端着自己的盘子坐了下来。他的盘子里有好大的一块抹着黄油的白面包,还放着好几块熊肉和熏鱼,就分量来说几乎有两人的分量。不过一转眼,他就把老大一块熏鱼塞进了那只猎狐梗的嘴巴里。
  “你们好,”那家伙一边往嘴里塞面包,一边自我介绍:“我叫丁丁,是纽约每日时报的记者。这是我的伙伴米卢……米卢,向大家问个好。”
  可是米卢正专心致志的对付那一大块熏鱼,根本就不理丁丁。
  “您是纽约每日时报的丁丁?”一个水手喊了起来,“我看过您对贝尔先生的专访。您也是来这里淘金的吗?”
  “不,不是。”丁丁摇着头,笑嘻嘻的解释说,“老板要求我们弄一个关于阿拉斯加淘金者的系列报道出来。所以,我就被派到这里来了……当然,如果黄金好挖,我也打算顺带着挖一两块回去。”
  “那么,祝好运。”水手说,“你好像是和黑水的人一起坐船过来的?”
  “是呀,他们的船快。”丁丁说,“新闻这东西,就是要快,只要比人家快一个小时,就能得到老板的表彰。嗯,你们怎么称呼?”
  “我叫亚哈,是他们的船长,这是我的大福比尔,这是我们的投枪手谢尔顿……”亚哈也介绍了一下自己的人。
  “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出发?”丁丁说,“如果不是很急的话,我建议你们在港口休息一晚上再走。这样精力更充沛,而且可以和我们一起走。嗯,听说最近路上不是很太平。”
  路上不太平这倒是完全在大家预料之内的事情。想想都明白,阿拉斯加也只有港口这里还算是属于文明世界,勉强还有些秩序。一旦出了港口,一个人死了,就像是一滴水在沙漠中蒸发了一样,找都找不到。这里有黄金,淘金的人都有枪,他们互相之间的威胁,甚至要比野兽对他们的威胁更大。一些没能挖到黄金的家伙,甚至可能干脆就打起了杀人越货的主意。甚至与杀人都不一定是为了抢夺你的金子,搞得不好只是为了你背包里的给养,杀了你,抢走了这些,他就可以在这里呆更长的时间,也就有更多的机会挖到金子。
  这样一来,无论是刚刚来阿拉斯加的新来者,或是挖到了黄金,想要回去的人,在从矿区附近到港口的这段漫长的道路上,都面临着遭到抢劫的危险。跟着更专业,战斗力更强大的黑水的护卫队走,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
  “广播节目的收听率怎么样?”多萝西娅问道。
  “夫人,我们对收音机的用户发放了调查表,这是统计的结果。”美利坚商业调查的负责人卡纳里斯回答道,“从结果来看,即使是那些不打算去淘金的人,也对阿拉斯加的黄金,以及阿拉斯加独特的环境和故事非常感兴趣。这一类的节目的收听率最高。还有我们的音乐节目,收听率仅次于阿拉斯加专题,另外,我们的经济类对话节目,尤其是‘股市大家谈’的收听率也不错。另外读小说节目的收听率也还好。”
  美利坚商业调查是从黑水的内务部中分离出来的一个部门,它们原本是搞商业情报的,如今被独立出来,采取公开活动的形式活动,负责进行社会经济调查,以及按月份向社会公开发布一份有着相当专业性的调查报告。这是史高治搭建的传媒帝国的一个部份。通过这个机构,麦克唐纳家族就能够慢慢获得给各种经济活动中的企业做评判的权利,最后取得就像后世的穆迪、标普、惠誉一样的,可以靠着自己的评级,来搅动世界市场风云的力量。
  “报纸方面怎么样?”多萝西娅又问道。
  “纽约每日时报最近的销售大幅度上升了。”卡纳里斯回答,“尤其是报纸中对于淘金热对美国经济的现实和长远影响的讨论非常吸引人……”
  “嗯!”多萝西娅很高兴的点了点头……
第232章
戒备森严的金矿和房地产开发
  老实说,丁丁如今并不是在为“纽约每日时报”工作了,他的工作单位刚刚发生了变化。只是这个通知她还没来得及接收到。就在他跟着黑水的护卫队还有那些水手们一起向着矿区前进的时候,在纽约的几家报纸也正聚在一起,通过了一个联合协议。依据这个协议,这几家报纸将联合出资,将它们原先共同建设的一个非营利性的通讯社——美利坚联合通讯社,简称美联社。
  在原本的历史上,后世大名鼎鼎的美联社的前身是纽约的几家大报纸联合建设的纽约新闻通讯社(纽新社)。不过现在的这个美联社,却并不是由这个通讯社发展来的,而是由纽约每日时报,纽约论坛报,以及克里夫兰日报,美国无线广播公司联合出资组建的一个新闻社。它将利用在无线信息传播方面的技术优势,主要在境外新闻和边远地区新闻方面为通讯社成员平等的无偿的提供新闻素材。人迹稀少的阿拉斯加虽然严格的说并不属于境外,但绝对是属于边远地区的,属于这个新建立的新闻社的业务范围。所以此前这几家媒体派往阿拉斯加的记者,也就被划拨到了美联社的管辖范围内,成了美联社的第一批记者。
  这个消息丁丁还需要再过几天,等到达了黄金河矿区之后,才能知道。在整个的阿拉斯加,只有这两个地方,才有可以和美国本土取得联系的短波电台。
  如今正是阿拉斯加短暂的夏季开始的时候,阿拉斯加的所谓夏季,其实也是凉爽的,甚至,丁丁觉得也许还是用寒冷这个词更为恰当。虽然现在,冰雪早就都已经融化了,即使登上高处,极目远眺,除了远处的一些高山之外,你也绝对再也看不到任何的冰雪的痕迹了;虽然太阳一天有十五六个小时挂在天上,到了中午的时候,也差不多有了近二十度的气温,但在早晚的时候,荒原上还是很有点冷。
  不过这样的气温对于米卢来说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片大荒原让米卢兴奋极了。一开始它总是试图去调戏一下那些干傻力气活的大块头们。如今没有冰雪了,但这并不等于那些大块头的阿拉斯加雪橇犬就可以闲下来,阿拉斯加没有马匹,所以,拉车的事情现在也归它们干了。
  虽然阿拉斯加犬对人类相当的温顺,嗯,就丁丁所知,他还从来没听说过,这些大家伙有咬人的记录。不过这些家伙对其他的动物却不够友好。每当米卢从它们旁边跑过去的时候,这些大家伙们就总会发出低沉的威吓声,甚至会不怀好意的露出牙齿。
  相比阿拉斯加雪橇犬,米卢是个小家伙,但是身为打架爱好者的猎狐梗的荣誉感可绝对不会允许它在一群傻大个面前退缩。于是米卢毫无畏惧的和这些大块头们打了一架。结果,事实证明,不是所有的大块头都会打架,至少这些大家伙不怎么样,也许是因为它们被绳子栓着,影响了战斗力,等几个人赶来,强制让它们停战的时候,米卢虽然看上去弄了一身的烂泥,显得很狼狈,但其实并没有吃亏,倒是某只大狗被米卢抽冷子狠狠地咬了一口。
  欺负完了那些大块头,米卢又把兴趣转移到欺负兔子上了,有时候,当大家宿营的时候,米卢就会跑出去,不一会儿就咬着一只兔子跑了回来。嗯,米卢可不像那些一点方位感都没有的傻大个,只要一送绳子,保管跑出去了就找不到回来的路。
  等到到了黄金河矿区的时候,这里的变化,甚至让黑水的护卫们都吓了一跳。如今沿着黄金河,居然出现了一个小镇,数以千计的淘金者都聚集在这里,各种颜色的帐篷到处都是。有些人甚至都住上了木头小屋子。
  丁丁先是跟着黑水的人,进到了矿区里面,这也是他的任务之一,报道阿拉斯加的这家最大的金矿的情况。
  也许是因为外面的淘金者很多,而且这些淘金者手里都有武器,所以金矿的防御显得更加的森严了。在金矿的外围,铁丝网围了整整的三道。守卫者首先搬开了第一道铁丝网中的门,将丁丁他们放了进来。
  “丁丁,看好你的狗,这里到处都是地雷。”一个黑水的护卫警告他说。
  丁丁赶忙把米卢抱在了怀里,同时向那个护卫道谢:“谢谢你,汤姆。这里有些什么地雷?”
  “多了。”汤姆说,“不过,反正这不是秘密,让别人知道的多一点也省得他们犯傻,你说是不是?嗯,在铁丝网中间埋设着大量的反步兵地雷,就是在战争中使用过的那种。不过在我们这里,这种地雷经过了改装。它的装药大了很多,足够直接把一头灰雄炸到天上去。嗯,你知道,对待士兵,和对待抢劫犯的态度可是不一样的。而且,在阿拉斯加,药品的储备是很有限的,我们可不想为了一个断了脚掌的抢劫犯浪费药物,但我们也不好意思眼睁睁看着他一点点的流血流死,或者是因为伤口感染一点点的烂死。所以给他个痛快,对我们大家来说都是好事情。嗯,除了反步兵地雷,这里甚至还有跳雷,它就像是一个埋在地下的,会跳起来的防御性手榴弹,一旦踩上了那东西,它就会一家伙跳到十二到十三英尺(三米六到三米九左右)的地方,然后炸开来,周围几十米内的家伙都没一个能逃得掉它的弹片。”
  “为什么要埋下这样可怕的地雷?”丁丁问道。
  “还不是担心外面的那些家伙集体发疯。你知道,在这里护卫的数量虽然不少,但相对于这么大的矿区,以及外面那么多人,还是显得不够多的。有了这些,我们就不用担心他们和我们玩人海了。”汤姆说,“黄金总是容易让人丧失理性。嗯,所以,我们虽然在金矿工作,但我们从来不去看黄金,免得干出什么傻事出来。嗯,你跟着我们来,不要乱走。”
  黑水的护卫们并没有笔直的向里面走,事实上笔直向里面的地方只有铁丝网,并没有门。门在斜侧面的两百米外。士兵们先沿着第一道铁丝网的内沿走了一百多米,来到了第二道铁丝网预留的大门的正面,然后再弯弯曲曲的走了一段,就到了第二道大门。丁丁注意到在第二道大门附近,布置着一些微微弯曲着的绿色的盒子。
  “那是什么?”丁丁问道。
  “阔剑反步兵定向雷,一种超级凶残的武器。”汤姆解释说,“这东西的原理我们不清楚,不过一旦它爆炸,就能向着前方射出数以千计的钢珠,一枚这样的地雷,就可以把正面六十度,一百米范围内的所有家伙一扫而光。嗯,它甚至比榴霰弹都要凶残。所以,外面的那些家伙最好还是能理智一点,不要做傻事。要不然,光这些‘阔剑’,就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进入第二层铁丝网之后,就有战壕和交通壕了,大家都下到了战壕里,通过纵向的交通壕,迅速的进入到了金矿内部,不过,当过战地记者的丁丁也清楚,真到了打起来的时候,一旦守卫着后撤,这些战壕和交通壕里面也一样会迅速的被埋满地雷的。
  “嗯,那便是工人住宿区,那边是矿井。食堂在那边,木材和一般物资仓库在那边。电报室在那边,要去要有特别通行证。”汤姆将这些关键性的地方一一指出来给丁丁看。
  “对了,那个方向不要去。那边是金库。”汤姆又想起了什么,对丁丁说,“看好你的狗,我建议你用绳子拴上它,不然万一它跑进了雷区,或者朝着那边,嗯就是金库的方向去了,出了什么事情,可就真的不太好了。”
  “谢谢你,汤姆!”丁丁很认真的说,他可知道自己现在抱着的米卢是个怎样的淘气包,这样的事情,它可真搞得出来。
  “我可以到那边和那些工人们聊聊吗?”丁丁问。
  “这当然没问题。”汤姆说,“不过我建议你还是直接去食堂好了,因为马上就到吃饭时间了。你可以在那里和那些新来的工人们聊一聊。”
  和以前不一样了,如今在金矿里做工的签订的都是为期一年的短期合同了,一般来说没有谁愿意只是为别人挖黄金,即使他们知道,大部分的人不可能挖到太多的黄金。这些人之所以愿意当金矿工人,只是因为他们出不起自费淘金的开支,因此不得不先给金矿干上几个月,等赚到了足够的钱,再出去自己淘金。正因为这样的打算,所以,他们和金矿签下的也都是些短期的合同。
  “可是,就我所知,只要几个月你们就能挣到足够自己干的钱了,为什么要干一年呢?”丁丁坐在餐桌边,一边吃着晚餐一边向一个满脸胡子的工人问道。
  “因为阿拉斯加夏天都太短,等到几个月之后但就是冬天了,在外面自己干只能是在河里淘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矿井里干。到时候黄金河就会上冻,那就没办法淘金了。所以还不如多干几个月,多挣点钱,还能在这里买一栋房子呢。”
  “着这里买一栋房子?”丁丁吃了一惊,拿到这样荒僻的地方也能搞房地产开发?
  像是看出了丁丁的疑惑,那个人就解释说:“到了冬天,外面的这些淘金者就都要撤退了。他们的帐篷什么的是不可能在这里支持一个冬天的,一下雪他们就得走人。不管他们弄到黄金没有。但是如果你能在这里有一所房子,并且准备了足够的食物,那就可以一直支撑到河流彻底冻住,而第二年你也能在河流刚开始化冻就开始淘金,这样你就能占据最好的位置,而且每年比人家多干近两个月。这样一来,发财的机会就更大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