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之鹰击长空(校对)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165

  好在,这些国军倒也没有找胡老大算账的意思。胡老大提心吊胆了两个月之后,也就渐渐的放下心来了。可是这天一大早,胡老大才刚睡醒,就有一个喽啰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老大,不好了!好多国军进山来了!”
  “什么!”胡老大吃了一惊,上次他虽然打翻了几个大头兵,但要说,自己吃的亏还有更大。而且,都过了几个月了,要报复,也早该来了。怎么会拖到现在呢?
  “出去看看!”胡老大很快镇定下来了,他抄起自己的那把盒子炮,就朝外走,边走还边说,“吩咐兄弟们把东西收拾好,要是不对,我们就往后山里跑!”
  出了山寨,胡老大跟着那个喽啰,翻过了一座山梁,然后靠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探出头往外一望,乖乖不得了,真的有一大队的国军进山来了。
  虽然距离还远,但是胡老大天生眼睛好,他眯起眼睛来细细的望了一望,心里面又升起了一股新的疑惑。
  这队国军装备太好了。他们都戴着钢盔,手里的家伙也不寻常。虽然隔着远,但胡老大还是看得出来,那些士兵手里的可不是汉阳造之类的玩意儿,大部分士兵的手上都是美国人造的春田步枪,而且这支一百多人的队伍里面,居然有不下八条捷克式和二十多条冲锋枪。
  “格老子的!老子上次打死常凯申的小舅子了?居然派了这么一只人马来?”
  不过胡老大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这支队伍多半不是奔着他去的。先不说那些了不得的人物可不会亲自去押运烟土,就算他上次真的打死了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也不可能拖延这么久才派出这样一支小部队来抓他。这支部队要用来攻他的山寨,那真是易如反掌,不费吹灰之力。但是要在这么大的一片大山里用来搜山抓人,就显得人手不足了。
  再仔细的看看,胡老大看到了在这支队伍里面还有几个外国人,胡老大就越发的放心了。
  “估计也就是有几个洋大人要过路,官府怕他们的干爹出了什么事情,就派了这么一队人护送吧。可是不对呀?这地方没路呀?他们这是要到哪里去呢?”
  ……
  贝爷骑在一条毛驴上面,举着望远镜四处张望。然后他放下望远镜,向身边的一个翻译说:“这里距离你们说的那个大山洞还有多远?那里的蝙蝠很多吗?”
  那个青年学生摸样的翻译,就转过头去,向一个军官模样的人问道:“章营长,贝先生问还有多远呀?”
  “快了,向导说,翻过了前面的那两道山梁,大概到快中午的时候就能到了。”
  翻译将情况告知给贝爷。贝爷回过头去对跟着他的其他几个人说:“中午大概就能到了,如果顺利,我们甚至可以今天就下到洞里去看看。”
  贝爷这次的任务是考察成都附近山洞中的蝙蝠,以确定这些蝙蝠是否可以携带特种燃烧弹。
  “一般这样的蝙蝠很多的洞穴里,蛇类也会很多。好在现在已经是蛇类冬眠的季节了,倒是少了不少的危险。”贝爷补充说。
  ……
  胡老大悄悄地一路跟着这支队伍。这支队伍先是朝着他的山寨前进了一小段,接着就转了个弯,朝着南边过去了。
  “他们去南边干啥?”胡老大说。
  “南边不是有个洞吗?传说那里当年……”小喽啰插了一句嘴说。
  “难道是为了张大王的那些宝贝?”胡老大立刻想起了当地的一个传说。据说当年八大王张献忠占据四川的时候,曾把他抢来的金银珠宝藏到成都附近的一些山洞里。南边的那个山洞据说也是其中之一。
  “奶奶的,那些洋人,就会打我们中国人的宝贝的主义。哼哼,那山洞深着呢,百十个人进去,出不出得来都不好说。”胡老大说,“咱们跟上去,去看个究竟。”
  ……
  大约到下午一点钟,队伍到了山洞口。这是个靠近山涧的一个洞口。现在已经是初冬了,山上颇有些凉,但洞口那里却要暖和不少,一来是这地方背风向阳,二来从洞口也不是的冒出阵阵暖气。这个洞的半圆形的洞口相当大,可以容纳三个人手牵手并排走进去。但走不了几步,你就会发现洞穴开始缩小并以几乎是垂直的角度转向下方。
  贝爷拿起一个石块丢了下去。好一会儿之后,下面才传来石块撞击洞壁发出的响声以及此后石块快速滚动发出的声音。
  “先有一段大概35-40米的垂直段,然后是很急的下坡。”贝爷收起手里的秒表说,“这是个非常好的下网子的地方。将来我们要大量的蝙蝠的时候,只要等到天快亮了的时候,在这里下个网,就能轻而易举的抓到很多蝙蝠。但是,也要注意,网子一次不能装得太多,太多了蝙蝠受伤,甚至死亡的比例就高了。我们只需要健康的蝙蝠。”
  他找了块石头坐了下来,又说:“只是这洞里到底有多少蝙蝠,休息一下,我们还得下去看看才知道。”
  如果早几个月,要知道洞里面有多少蝙蝠,根本不需要真的下去,等在洞口,等到傍晚,洞中的蝙蝠就要出去觅食了。到时候呆在洞口附近,就能看到有多少蝙蝠飞出来。不过现在,蝙蝠都已经进入冬眠状态了,所以要确切的了解其状态,下到洞里是最可靠的办法了。而且对于贝爷这样的洞穴爱好者来说,看到一个洞穴,不下去转转,好像有那么点不过瘾的感觉。
  ……
  胡老大一直在距离洞口较远的一座山头上远远地瞄着这只奇怪的队伍。他看到这支队伍到了洞口,并在那里停留了下来。他们停在那里,一直呆到了下午三四点钟的光景。然后胡老大就看到有几个人从洞口抬了一个小箱子出来。
  “那是什么?”胡老大瞪大了眼睛,“真让他们挖到那些东西了?不过看他们才拿了一个小箱子出来,按传说,这里面的宝贝可绝对不止这么点的。”
  这个时候,天气也开始发生变化了,乌云开始从四面八方聚集了起来。看起来要下雨了,而且还传来了隐隐的雷声。这种天气在初冬季节的岷山山脉极其少见。
  “真见鬼!”胡老大在心里说,“天气怎么这么怪?难道是‘八大王’生气了?”
  山间的大雨往往会带来山洪、泥石流之类乱七八糟的麻烦。于是胡老大决定要换个安全的点的地方了。
  就在胡老大换地方的时候,那支队伍也离开了洞口。那地方地势太低,在下雨的时候明显不安全。最后,一队人找到了一个位于半山上的小平台呆了下来。
  队伍出发时,就预料到当天晚上肯定来不及赶回来。所以也做好了露营的准备。士兵们七手八脚的开始支起美国人援助的帐篷,军官们则开始安排守夜的明哨和暗哨。几个美国佬就一边吃着晚餐,开始讨论起下到洞里去之后见到情景。
  “贝爷,像这样的洞穴,你去过很多吗?”科威尔一边带着厌恶的神情,将一大块斯帕姆塞进嘴里,一边含糊不清的问。
  “去过一些,不过有这么多这么长的垂直通道的洞穴也不大常见。”
  “其实最让我难受的还不是那些垂直通道,而是那些该死的大粪坑!那些该死的蝙蝠,一点卫生也不讲,就挂在那里几百年如一日的拉粪,该死的,那气味真是……呕……呕……”
  “其实那个气味还算好。毕竟现在是冬天了。而且你还带了防毒面具!我当年在菲律宾……”
  “你们还有完没完?!人家还在吃饭呢!”
  于是几个人安静了下来,就在这时,传来了雨点打落在帐篷上的声音,外面下大雨了。
  “你说,这些蝙蝠的体格合格吗?”
  “那得拿回去做细致的测量之后再说了,不过,我觉得这东西比我们实验室里的那些家伙好像还要更大一点。”
第一百六十五章
机场开工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谈判之后,罗恩和孔二小姐达成了协议。双方将首先在广汉建设第一座机场,依照协议,机场交给孔二小姐的公司来建造。建造费用中,除了一些需要从美国购买的必需物资还需要加上运价什么的之外,其他价格,除了人工之外完全比照美国,人工价格则比照美国同类价格的二分之一支付。这样算下来,机场的费用虽然也不低,但也不至于搞出三亿美元五座机场的天价了。
  对于孔二小姐来说,这当然没有直接先用法币结算,然后按照官方汇率换成美元赚的多。但是,既然这个陷阱美国人已经注意到了,孔二小姐也明白,美国人可不是国内的那些升斗小民,可以用强力来逼迫人家就范的。真要搞得人家不高兴了,一拍两散,那就一分钱都赚不到了。而按照现在这个方案,孔二小姐还是能赚到不少的钱的。
  要说,在这个工程上,孔二小姐,或者说KMT表现出的效率还真不赖,就在双方签订了协议之后,不过一个星期,机场的建设就热火朝天的搞起来了。依照协议机场的建设应该在5个月之内完成。看孔二小姐的效率,如期完成应该问题不大。
  按照设计,广汉机场将有两条跑道,主跑道长2600米,宽60米。副跑道长1400米,宽45米。整个机场占地达6000亩。为了能起降重达60吨的重型轰炸机,这座机场的跑道更是高标准的。按照设计,机场跑道上应该先用大鹅卵石铺基,然后再铺上碎石子,反复碾压结实,再以水泥浇筑,滚压结实,再在上面铺碎石子,再浇筑水泥,如是往复,整个跑道最后将拥有厚达0.6米的混凝土层。
  和美国相比,中国严重缺乏重型机械。所以整个机场的建设,几乎完全依赖人力。其中甚至包括石头的粉碎和跑道的夯筑滚压。不过在中国,人力却是非常的充裕。KMT政府直接征用了近十万农民,用于机场的建设。由于采用了征召的方式,使用这些人,不需要给工钱,只需要提供饮食而已。当然,孔二小姐到时候给美国人报账的时候可不会这样报的。
  机场开工后,罗恩去看过几次。那个场面让他一下子想起了当年在纪录片里看过的李石头时代大修水利时的情景:
  在巨大的工地上,到处都是攒动的人头。无数的人,正分成一组一组的,有些人在忙于铲平土地,有的人挑着担子将挖出来的土运到其他地方去,还有几十人一个小组的,他们拉着用毛竹搓出来的绳索拖着的巨大的石碾子,来碾压平整土地。这些比人还高的巨大的石碾子,都是当地的石匠,为了这个工程,专门加班加点的一凿子一凿子的凿出来的。中国人没有巨型压路机,就只能靠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这些巨大的石碾子,在修完机场之后,基本上也就没有其他的作用了,它们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之后,往往就被随意的抛弃在机场附近。穿越前的罗恩就曾在四川的很多机场附近见到过这样的大石碾子。
  而在另一边,无数的推着独轮车的人,正把一车又一车的鹅卵石从岷江岸边运送到这里。由于仅有的一点汽车都被用在了一些更重要的地方。所以两条跑道铺基所需的鹅卵石全部要靠独轮车一小车一小车的推过来。
  在跑道的旁边,庞大的机库正在建造中。与机库同时建造的还有几间用途神秘的巨大的厂房,以及大片的住房。当时就有中方人员问过,机场附近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住房。却只从美国人那里得到了一个“军事机密,无可奉告”的答案。其实这些厂房,就是将来的燃烧弹装配厂,微型燃烧弹将在这里被粘在蝙蝠上,然后装入散布器。至于那些住房,当时是给工人们准备的。
  机场的建设速度相当的快。虽然缺乏重型机械,虽然征用的民工大多营养不良,虽然他们应得到的报酬被克扣得一干二净,但这些纯朴的中国农民们还是凭着对祖国——虽然他们未必会用这个词——最单纯的忠诚和爱,用他们枯瘦的满是裂痕双手,用他们羸弱但又如钢铁般坚强的肩膀,扛起了这个庞大的工程,并让它以超过机械化建设的速度,迅猛推进。
  望着眼前的情景,罗恩想起来几个月前,他第一次到这个时代的中国来,和史迪威将军的一次交谈。
  在那次交谈中,史迪威将军在痛骂KMT政府的同时,却对中国的士兵给与了极高的评价。
  “中国的士兵,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士兵。他们坚定、顽强、热爱祖国。如果能得到得当的领导,先进的装备,可靠的后勤保障。他们可以和任何盟军部队媲美。你很难想象,这些士兵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坚持抵抗日本人数年之久的。他们的军饷都被贪污了,他们的后勤连保证他们吃饱饭都做不到,他们中一半以上的人严重营养不良,千米以上的跑步都可能直接造成死亡,他们在上战场之前没有经过任何像样的训练,有些人上战场之前,连一枪都没打过!无数的士兵直到战死,打出过的子弹还没有美国新兵在一周的训练时间里打出来的多。换了很多国家的士兵,他们肯定直接就崩溃了,比如法国,比如欧洲很多国家。只可惜,他们的政府却一直在浪费他们的忠诚和鲜血!”
  其实,中国哪里只是有最好的士兵,他们还有着最可爱的人民!正像穆旦说的那样: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
  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
  我们的人民,经历了无数的难以言说的苦难,但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放弃希望,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更美好的明天的向往,从来没有停止过拼搏,从来没有害怕过牺牲。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
  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
  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
  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
  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相信祖国的人民吧,依靠祖国的人民吧!只有和他们融合在一起,才能无比的坚定顽强,才能拥有真正的“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力量。
  然而罗恩却没办法继续留在这里,他不可能在中国一呆就是5个月,所以,当大多数事情上了正轨之后,他就要再次回到美国去。一来是那边的科研还得有人盯着,二来是“逆十字”飞行队又要面临一次大的变动了。
  “逆十字”在刚刚建立的时候,就是一个较为单纯的空战训练部队。主要任务也就是让飞行员们适应各种空战而已。但随着战争的发展,空战的形式越来越复杂,军队对空中力量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就战斗机部队来说,除了传统的护航、拦截之外,游猎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作战方式了,而在此前“逆十字”的训练科目中,却并没有太多的关于游猎的内容。而且,随着德国力量的削弱,尤其是德国空军的削弱,战斗机部队常规空战的机会大大减少,攻击地面目标的机会却大大增加了。加上还在考虑中的第二战场,越来越多的空中力量将用于直接的火力支援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也势在必行。
  另外,轰炸机和攻击机部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前,轰炸机部队的要求只是训练机群如何抗击敌军的拦截,以及如何和己方战斗机部队配合。而现在,他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中型和轻型轰炸机攻击机部队,提出了增加在执行低空超低空直接火力支援扫地皮任务时和战斗机部队配合击破敌军空中拦截和并压制地面高炮火力的训练要求。南太平洋那边,灰太狼手下的那帮子B-25们,更是不满足于轰炸一下日本人的地面目标,在43年3月份靠跳弹大占便宜之后,居然强烈要求在训练内容中加入攻击军舰和攻击潜艇之类的内容,好去和海军抢生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1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