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之鹰击长空(校对)第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165

  这一轮袭击过后,机场上的那些高炮和机枪才开始凌乱的还击。看到其他飞机都已经成功的拉起来了。哈里就带着剩下的8架战机从高空俯冲下来,向着机场的油库投出了最后的炸弹。
  16枚炸弹中,只有一枚命中了目标。不过一枚炸弹就够了。油库被炸起火,燃烧的燃油从破裂的油库里流了出来,流得到处倒是。整个机场陷入到一片浓烟当中。
  “行了,返航吧。我们干的已经很不错了。”哈里说。
  哈里的确干得很不错了,基本上该干掉的目标都干掉了。只是他肯定不知道,在目标B那边,俄国人是怎么干的。
第一百四十三章
前进,达瓦里希(2)
  在美国人对“目标A”发起攻击的同时,俄国人的机群也出现在“目标B”上空。“目标B”是一处更大的机场,它有一条更宽的主跑道,更大的停机坪,甚至还有“目标A”所没有的加固机库。当然,也有远超过“目标A”防空火力。在这座机场的跑到两侧布置着至少八座4联装的20毫米高射炮,塔楼,机库还有停机坪那里也各有2-3座这样的小口径高炮。而且根据情报,机场内还拥有一些自行版的Flak38。另外,在机场外围,还有两处高炮阵地,分别部署了8到10门88毫米高射炮和数量不详的20毫米炮。
  正因为如此,在对“目标B”的攻击方案里,特别强调了对防空力量的压制。为了压制防空力量,派往“目标B”的P-81在数量上比派往“目标A”的多了整整一倍。
  苏联人同样选择了从太阳方向进入。他们在更远一些的地方就将队形改成了两条纵队,每一架飞机都尽可能将自己的影子压在前面的飞机上面。在接近机场后,飞机开始按照自己的预定目标飞向各自的航线,同时,所有的飞机都将发动机调到了怠速。这样一来,发动机的声音也变小了。虽然两个中队的战机,即使是在发动机怠速运行的情况下,发出的噪音还是不小。可是,因为“目标B”本身就非常繁忙。现在正有几架运输机在准备降落,所以,P-81机群发出的声音都被掩盖住了。
  这样一来,机场对来袭的P-81,基本上毫无防备。倒是机场外围的那两处88毫米高炮阵地,因为视角和机场不一样,得以首先发现了那些进击的P-81战机。不过,防空阵地上的指挥官从来没见过P-81战斗机,也根本想不到有一种敌军战斗机会飞到这里来。结果,指挥官大人没有下令立刻发起攻击,而是首先去和这机场塔台联系,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这群飞机的身份。不明所以的塔台也没能立刻作出答复,所以直到P-81开始向机场俯冲,这位指挥官才能确定——那是敌机。当然,这时候已经为时晚矣。
  和美国人稳妥的在高处留下了8架战机以防意外不同,苏联人没有在高处留下飞机,所有的战机一股脑的都扑了下去。这是因为虽然袭击“目标B”的飞机更多,但要攻击的目标却更多,而且附近还有88高炮阵地,留在高处,只会白白的成为他们的目标。还有一个原因是,如果一次投入的攻击飞机数量少,他们就会受到机场上那些高炮的集火射击。而一次有这么多飞机扑下来,高炮火力就很难集中起来发挥作用了。
  事实上,那些固定炮位的高炮确实没起到太多的作用,因为它们是被优先攻击的目标。先是几发火箭弹,接着是6门20炮的攒射,大部分的高炮还没来得及开火就被摧毁了。真正造成了威胁的还是那几门Flak38自行高炮,它们位置不固定,在揭开盖在高炮上的防雨布之前,几乎不可能被识别。所以这几门高炮倒是都躲过了第一劫。但是它们的数量太少,而且所在的位置也不太适合发挥火力。无法构成相互支援的火力网,加上20毫米的炮弹也还无法对像P-81这样坚固的战机构成一击必杀的效果,所以当这几门Flak38自行高炮开火之后,也没能击落任何一架P-81。相反,在开火之后不久,他们就受到了好几架P-81的集火射击。然后,嗯,就没有然后了。
  在机场的防空火力都被打哑了情况下,苏联人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攻击任何他们看得上的目标。在“目标B”停机坪上,至少有50余架飞机。但现在那些飞机,无论是喷气式的Me-262战斗机,还是螺旋桨的Fw-190战斗机和Bf-109战斗机,或是容克52运输机,JU-88轰炸机,都完蛋得不能再完蛋了。8架苏联人的P-81向停机坪投下了整整16枚500磅的凝固汽油弹,把停机坪烧成了一片火海。
  几辆消防车不自量力跑了过来想要救火。可是没等他们把水管接好,向火场喷出救火用的泡沫。两架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的P-81,就用一串炮弹,把消防车打成了碎片,连带着还打倒了一大群消防员。
  停机坪边的飞行员休息室被至少4枚500磅的高爆炸弹直接命中。完全被炸塌了,一个不放心的毛子,又往上面投了一枚凝固汽油弹。这一下,就可以确保绝对不会有人能凭着人品幸存了。如果有人能在这样的攻击中依旧不死,那他一定不是人类,而是伟大的真匪贼鸥。而且,他逃出来后也绝不会再有机会架机升空了,希特勒会毫不犹豫的把它打包起来,送给门格尔医生做研究。
  “目标B”有加固过的机库。不过根据侦察,这些所谓的加固,也仅仅只能承受一般高爆弹的攻击。盟军方面的推想,德国人一定会把最珍贵,也最娇贵的喷气机放在那里面。所以,在这次出击的机群中,有整整一个中队,24架P-81挂载着的都是通常用于攻击军舰的穿甲弹。这些飞机从3000米的高度上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向着机库俯冲下来。
  P-81装有俯冲襟翼。这大大提高了它在俯冲投弹时的稳定性,以至于在进行俯冲投弹的时候,它的命中率仅仅比海军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低了不到10个百分点。以至于洛克希德公司的一些家伙甚至考虑,是不是要给它在增加一名投弹手,他们相信,加上一个投弹手,这东西的投弹命中率绝对不会比无畏式差。
  不过陆军对俯冲轰炸机一直不太感冒,加上陆军觉得没必要为了不到10个百分点的命中率去增加一名投弹手和一种新飞机。而洛克希德也知道,凭着P-81的坑爹的起降性能,肯定得不到海军的亲睐。所以,这构想自然也就无疾而终了。
  P-81俯冲投弹的精度固然不如无畏式,但是用来打击像机库这样的,无法机动的目标,精度还是相当的有保证的。在800米的高度上,他们投下了炸弹。48枚穿甲弹中有45枚准确的命中了目标。而在击中了机库的炸弹中,40枚成功的穿透了顶部的防护层,在机库内发生了爆炸。估计在这些机库里的飞机,多半只能用来拆零件和回炉了。
  还有4架飞机向油库投出了炸弹。不过“目标B”的油库显然保护得比“目标A”更好。高爆弹未能击穿油库的防护。这几架飞机无功而返。
  从发起攻击到现在,仅仅几分钟而已。但整个机场已经陷入到烟火地狱之中。在完成了对重点目标的打击之后,苏联人并没有就此收手。他们开始用航炮攻击机场上的其他车辆,以及任何他们看得见的,还在活动的东西。
  “够了,不要再浪费炮弹了。”波克雷什金下令说,“我们返航,回去的路上还有不少可以打击的目标呢。”
  这是罗恩原本就和波克雷什金商量好了的:在对主要目标发起攻击之前,一定要“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但是在攻击发起后的归程中,则要依照“扫荡作战”的原则,像一群蝗虫一样一路肆虐着回来。
  在接到波克雷什金的命令之后,苏联飞机开始从“目标B”上空撤退。他们从低空脱离,在远离了88高炮的射程之后,他们开始迅速的爬升。机群一口气爬升到6000米高度。并在这个高度上完成了和美国人的会和。
  庞大的机群就在这样的高度上,慢慢吞吞的,大摇大摆的往回飞。就像在武装游行一样。这样做是有目的的,他们在等待,在等着附近几个德军机场上的战斗机赶过来,然后再在空战中,狠狠地给德国人一个巴掌。如果这一目标得以实现,那就会对德国空军的士气造成沉重的打击。
  东线的德国空军和西线的还不一样。除了在“小地”,他们在和苏联人的战斗中很少吃太大的亏。所以他们还有着很强的战斗欲望。再加上“目标A”和“目标B”在遭到攻击后,发出的讯息都是“遭到敌轰炸机群轰炸”。于是,很多德军军官立刻将这次攻击脑补成上次苏联远程航空兵对柏林的轰炸那样的一次偷袭。加上袭击结束后,攻击机群往回飞的时候纳闷吞吞的速度,更让人认定了,他们就是一群远程轰炸机。而苏联人是没有可以给远程轰炸机护航的战斗机的。这样一大群没有护航的轰炸机,不就是一大群会飞的勋章吗?所以,附近各个机场迅速的派出了拦截机群,除了通常的Bf-109G和FW-190A之外,甚至就连JU-88这样的东西也不知死活的跑了过来。当然如果目标真的如他们想象的那样是一群轰炸机的话,执行这个任务,厚皮强火力的JU-88倒是比Bf-109G和FW-190A更为合适。
第一百四十四章
前进,达瓦里希(3)
  接到出击命令的时候,赫尔曼上尉刚刚吃完早饭,正在休息室里一边和几个战友打扑克,一边等着起飞训练。今天早上,赫尔曼的运气很不好,已经连续输了好几把。但这一次,他的运气回来了。在这一把里面,他摸到了两个王,三个A,这一次他赢定了。但是,就在这时候出击的警铃声突然猛烈地响了起来。
  一听到铃声,旁边的马特拉立马把手里的扑克全都扔到桌上,站起来就跑。赫尔曼向桌面上扫了一眼,奶奶的,马特拉的牌都是些什么呀,连“J”都没两个,全是些“3”呀,“5”呀的玩意儿。这家伙刚才赢他赢得最多,现在居然就这样跑了!
  不过警铃还在响,赫尔曼也不敢停留,他也只能跟着朝外面跑去。只不过一边跑,一边在心里抱怨:“不早不迟,偏偏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
  等坐到了FW-190A4的狭小的机舱里面,赫尔曼才搞明白,这不是训练出发的铃声,而是要出击去攻击一群刚刚袭击了德军机场的苏联轰炸机。虽然赫尔曼对苏联轰炸机会无缘无故的跑到这里来找死感到很疑惑,但上头却告诉他,这是真的,这不是演习,这不是演习!
  首先起飞的是一群JU-88,这些有着“万能博士”的外号的俯冲轰炸机是个典型的多面手。他们既能干俯冲轰炸机的老本行,也能用来当夜间战斗机、重型截击机。在用来拦截敌方轰炸机的时候,靠着他的厚皮和重火力,他甚至比Bf-109G这样的正牌战斗机都好用。
  赫尔曼的FW-190A4机群是跟在Ju-88后面起飞的,而那些BF-109G的起飞顺序则排在赫尔曼的FW-190A4后面。因为敌机正在加速逃窜,为了拦住他们,JU-88和FW-190A都没有在机场上盘旋等待其他机型的飞机起飞,而是直接飞向目标。一边飞,一边完成编队。
  这种做法,带了一个及其可悲的后果。那就是使这场空战成为了愚蠢的“添油战术”的典型教材。
  首先出现在联合编队附近的是8架JU-88。这种飞机的出现,差点让美国佬和老毛子直接傻了。尼玛的,8架JU-88跑到72架P-81面前,这不是寿星佬上吊——嫌自己命长吗?更要命的是,这些JU-88还真的大摇大摆地就靠上来了。难道他们就不明白,不做死就不会死吗?
  不过,不管德国人是到底在发什么晕,反正送到嘴边的肉,不吃白不吃,吃了不白吃。于是波克雷什金从P-81机群中,也分出了8架去解决这些可爱的肉肉。
  美国陆军航空队伯德上尉的小队距离这些JU-88最近。所以他们和幸运的得到了这个吃肉的机会。在接到波克雷什金的命令后,伯德上尉立嘛就发出了这样一道命令:“兄弟们,吃肉去啰!”他已经有了4个击落,现在,至关重要的第五个击落正插着翅膀,自己朝着他飞了过来。
  看到几架敌机主动转向朝着自己飞了过来,Ju-88小队的指挥者赫尔图上尉立刻就明白了,自己恐怕踢到铁板上了。人家如果真是所谓的“远程轰炸机”,怎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再说,你看看人家的那个滚转,那是轰炸机做的出来的吗?再看看人家一脱离编队,立马就开始迅速爬升,看看那个爬升率,都能气死Bf-109了,这尼玛是轰炸机?这尼玛要是轰炸机,尼玛的说这些家伙是轰炸机的全家都是SB中的轰炸机!
  不过现在诅咒那些胡说八道的家伙“死一户口本”,或者是“全家火葬场”也已经于事无补了。赫尔图只能一边在无线电里向其他飞机发出警告,告诉他们,敌人都是战斗机,一边准备迎战了。
  靠着超强的爬升,伯德迅速的占据了高度优势,开始向对手俯冲。赫尔图知道,凭着JU-88的滚转和转向,想要摆脱对手的攻击,难度大得和证明四色问题没啥两样。所以,他干脆放弃了躲避,而是趁着还有速度,笔直的把飞机拉起来,想要和俯冲下来的P-81玩个迎头对射。
  这个做法倒是正中伯德的下怀。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没有一种航炮的弹道特性比P-81上面的20毫米转膛炮更好的了。加上又是居高临下的对射,还有重力加速度的加成,伯德的射程绝对比下面的JU-88要远。
  “敢和我对撸,我撸死你!”伯德首先开火,6门20炮喷射出雨点般的炮弹。
  敌机能在这样远的距离上开火,这让赫尔图有些意外。在现在的距离上,赫尔图知道,自己的MGFF航炮根本够不到对手。不过现在,也只能依靠着JU-88的坚固,硬着头皮上了。
  “噗噗噗噗”,赫尔图的JU-88已经中了好几发炮弹了,不过敌机马上也要进入它的射程了。就在此时,赫尔图看到,低级的机头猛地一沉,就从自己的瞄准镜里消失了。
  “该死!这种飞机的负G能力居然也这样出色!”
  双方交错而过,伯德的P-81们开始拉起战斗机准备第二次攻击。而赫尔图则带着自己的小队开始转向俯冲,希望能靠着俯冲逃走。——不逃跑不行了,刚才的交手让他明白,空战,自己几乎一点希望都没有。而且自己的左发动机在刚才的战斗中已经受伤了。而且受伤的不仅仅这有他一个,在刚才的对射中,8架Ju-88中,有两架直接被击落了,剩下的几乎都受了伤。再不跑,一个都跑不了了。现在赫尔图只能寄希望于,对手飞得太远,燃油不足了,而不能继续追击。
  不过这个想法完全就是奢望,对手又怎么会放过已经在嘴边的肉呢?P-81轻松地赶上了正在俯冲的JU-88,虽然JU-88的尾机枪还在奋力的开火,但7.9毫米的机枪又能有多大的威慑力呢?一个长点射,JU-88的尾机枪就熄了火,然后……然后赫尔图抢在飞机彻底完蛋之前跳伞了……。
  刚刚处理完这群自己送上来的JU-88,12架FW-190A4就出现在他们的前方。
  FW-190A4在低空买绝对是超牛的一种战机。皮粗肉厚,火力强悍,群殴起来威力无比。可是到了高空,他的那台没有增压器的发动机立刻就会心脏病发作。然后整架飞机的性能就立马下降一个档次。
  不过,和Ju-88不一样,FW-190可是正宗的战斗机。所以必须加以重视,而加以重视的方式就是,72架P-81一起上,群殴12架FW-190……
  不过这样的好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连续两支前来拦截的编队被啃得骨头渣子都没剩下就已经充分的说明问题了,再加上这些编队在覆灭前都通过无线电发回了消息,认定了这些敌机都是不折不扣的战斗机。
  当然,德国人并不打算就此放弃,他们开始聚集更大的机群,那些原本急冲冲的想要扑过来吃肉的战斗机都被叫住了,他们要在天空中等待更多的友机,而那些兴冲冲的跑来抢肉的JU-88则都被要求立刻掉头回家。
  联合编队的P-81还是继续压着速度慢慢悠悠的往回飞。如果他们飞快一点,就用六百多公里的巡航速度往回跑的话,估计德国人也就不会在发动新的拦截了。最多,等他们跑了之后,冲着他们的背影高喊:“算你丫的跑得快!”然后回到家里,自己对自己说“那些家伙就会偷鸡摸狗,要是他们敢……”,当然,自己相不相信,那就是另一码的事了。
  可是这些可恶的家伙,他们居然不跑!这不是让大家都为难吗?东线的德国空军还是有尊严的,打不过盎格鲁撒克逊人还好说,人家也是高等民族,可是被劣等的斯拉夫肥皂欺负得不敢起飞应战,这、这……
  于是德军的指挥系统立刻疯狂的转动了起来:“黑鹰,请立刻前往……,红胡子,请到……”一系列复杂的调度之后,一支拥有近90架战斗机的混合编队被集中了起来。不得不说,在这个时候,德军表现出的高超的调度能力让人钦佩。
  不过密集的无线电通讯,实际上也等于在告诉苏联人,马上就会有一场更大规模的空战了。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空战,一直慢慢悠悠的P-81迅速地爬升到了7000米的高度。在这个高度上,高空过冷的水汽会附着凝结在飞机排气管上拍出来的废气中的那些微小的颗粒物上,从而形成一道雪白的航迹。72架飞机拖出的航迹是如此的清晰,从地面上看去,就像是一条奔涌的大河。
  P-81是一种高空性能极其优秀的战机,选择在七千米以上的高度作战,毫无疑问会让自己对敌机拥有更大的优势。
第一百四十五章
前进,达瓦里希(4)
  德国人的拦截机群出现在P-81机群的前方,由于要照顾在高空爬升较慢的Fw-190,所以,德国机群的高度要比P-81们低一点。在这个时候,依靠高度优势,直接俯冲过去,其实也是个不错的打法。不过这种打法还不够坏,不够狡猾,不够猥琐。
  返航时遭到德国战斗机拦截,是早就在预料中的事情。所以在行动前,罗恩和波克雷什金就针对这种情况做出了很多相应的预案。凭借高度优势直接俯冲攻击地方的大机群这个预案首先就被否决了。
  “这样做,我们也会有不小的损失的。”罗恩说。
  “德国人的损失会更大!”老毛子们一向奉行不怕牺牲的政策,损失什么的,他们早习惯了。
  “可你要知道,我们是在德国人控制区作战。德国人跳伞就等于回家。我们跳了伞,能回来的几率就太低了。您知道,飞行员比飞机可金贵多了。况且我还有让他们损失更大,而我们损失更小的办法呢。”罗恩一边说,一边露出被很多人一致称为“邪恶而又猥琐”的笑容。
  “说来听听。”波克雷什金说。
  “相比德国人的那些短腿飞机,我们的P-81有则明显的航程优势。事实上,按我们的计算,即使是在返航时,即使考虑到我们返航所必须的燃油,我们能剩下的高强度飞行时间还是会明显超过德国佬。加上我们的速度、爬升、俯冲、都有优势。所以,如果德国人的大机群真的出现了,我们就先带着他们往高空爬,他们的发动机高空性能远不如我们,到了高空,即耗油又没劲。这样转不了多久,他们就没油了。等他们返航的时候,我们就撵着他们的屁股打!”
  “如果他们不跟上来呢?”阔日杜布问。
  “他们不跟上来?直接返航?”波克雷什金笑了,“那就是主动把6点卖给我们了。我就不信他们主动把6点钟卖给我们,还能平平安安的飞回去。”看来,红军空战战术之父已经完全理解了这种猥琐的做法的精髓。
  因为有过这样的讨论,所以当德国的大规模的拦截机群出现后,P-81们立刻开始转向,并继续爬升。为了不至于把敌人直接吓跑,波克雷什金谨慎地控制着全队的速度和爬升率,它既不能快到让德国人看一眼就失去跟上去的信心,也不能真的让德国人跟上来了。
  德国战斗机群跟着P-81们越爬越高。这个时候,Bf-109和FW-190的性能区别就显示得越来越明显了。在7000米高度上,BF109G还能跟着P-81继续爬,但FW-190A却都已经力不从心,明显跟不上了。这也使得德国人的战斗机群渐渐地分成了两个部分——飞在前面更高一点的地方的Bf-109G和飞在后面,位置更低一些的FW-190A。
  波克雷什金继续带着德国机群一边爬升,一边盘旋,现在的高度已经达到8500米了,德国人的Fw-190A已经明显的落后于BF-109G了。现在如果从更高的高度向下俯瞰,就会发现,德国战斗机群和美苏联合机群就像是在玩自行车场地追逐赛一样,在一个圆环里相互追逐。由P-81、Bf-109G、FW-190A组成的三个机群正好分别处在圆环的三个等分点上。
  现在那些落后的FW-190A的处境非常危险。在这样下去,最多再转个三到四个大圈,P-81就会出现在他们的6点钟上方。P-81转的这个圈子非常大,比Fw-190A的盘旋半径可大多了。但是切内线却是毫无用处的,因为P-81的位置比FW-190A高得多,Fw-190即使切内线切过去,也爬不到这样的高度。切过去了也无法攻击对手,反而只会白送个对手一个俯冲攻击的机会。退出攻击俯冲脱离怎么样呢?敌人肯定会从追过来的。看看敌机的块头,恐怕它的俯冲也不会差。就算考虑到那些BF-109G的存在,敌人不太敢放手攻击,可是一旦FW-190A们不战而退,在这场战斗中,德国人相对于敌人的数量优势也就随之消失了。甚至还变成了数量劣势,真的形成了这样的局面,Bf-109们支持得住吗?
  但Fw-190机群必须退出了。在8500米的高度上,它们即使还在,也帮不了什么忙了。没有增压器的发动机在这个高度上,输出的动力连维持正常的飞行都越来越困难了。继续呆下去,他们只会是Bf-109的累赘。
  “让FW-190撤退,让BF-109保护它们。”德国人终于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现在,波克雷什金面临选择:攻击撤退中的Fw-190是一件很让人愉快的事情,但是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攻击FW-190的时候,一直跟在自己后面的那些BF-109G们也就有机会切内线攻击自己。但是无论如何,放跑敌人总是让人难受的。如果P-81动力全开,高速俯冲过去,攻击一次就迅速拉起,只要不死咬住FW-190不放,德国人的那些BF-109G们肯定没机会当黄雀。
  “跟着我,攻击一轮,迅速退出,不要纠缠!”波克雷什金做出了抉择。衡量得失,只要预期的收益超过风险,就毫不犹豫的去做。打仗哪里有完全不需要冒险的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1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