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之鹰击长空(校对)第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65

  “我们还有三天就要出发了。大家觉得你在空战指挥方面很有才华。我们觉得我们需要你的帮助。尤其是这几天,我们需要你协助我们完成对新战法的训练。时间紧迫,我们直接去机场吧。”
  一个小时后,车辆开进了一处机场,在塔台前停了下来。就在不远处,两架F4F正在跑道上降落。
  进到塔台里面,罗恩发现里面很是热闹,在一个大的海图上面摆着许多不同颜色的小旗子。显然,塔台正在根据雷达提供的信息指挥训练。
  与此同时,在太平洋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疾行。这是一支可怕的舰队,它由26艘大小舰只组成,包括4艘大型航空母舰: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在他们周围围绕着他们的还有第三战列舰战队第二小队的榛名号、雾岛号战列舰,第八(重)巡洋舰战队的利根号、筑摩号重巡洋舰,以及第十驱逐舰战队辖下的长良号轻巡洋舰和其他12艘驱逐舰,5艘补给舰。这是一支常胜之师,仅仅这支舰队所拥有的力量就已经压倒了整个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而且在他后方舰艇航行几个小时的距离上还有一只更为庞大的舰队:包括航空母舰1艘,水上飞机母舰2艘,舰载机19架,水上飞机50架,战列舰7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21艘,补给舰4艘的山本五十六的主力舰队!
  第三战列舰战队第二小队指挥官高间完海军大佐站在舰桥上,透过玻璃向前方远眺。现在海上有点风,海浪渐渐地大了起来。但这对于巨大的战列舰而言实在算不得什么,那些海浪被风卷着,狠狠的撞击在犁头一样的舰首上,然后被巨大而坚实的舰首劈成飞溅的水沫,这些水沫被风吹起来如烟如雨,飘过巨大的炮塔,一直从舰桥下面飘过,然后消散得不知去向。自明治大帝以来,帝国多么像这条战舰呀,虽然屡经风雨,但却能劈开一切阻挡,奋勇向前。无论是支那人的北洋水师还是俄国人的远东舰队,都曾如眼前的风浪一般扑面而来,但一转眼就被帝国的威力彻底摧毁,有如在舰首处飞溅的水沫。现在帝国又一次面对巨大的挑战,只要能击倒美国,帝国此后的征途必将一帆风顺,明治大帝布皇威于四海的伟大志向就能在自己这一代人手中实现。就如歌词中的一样。
  “火炮的巨响是风暴中唯一的惊雷!
  战舰掠过那万里波涛,
  帝国的光芒熠熠闪烁!”
  想到此处,高间完就觉得心潮起伏,难以自已。想来东乡平八郎元帅在对马海战中升起Z字旗,向整个联合舰队发出“帝国兴亡在此一战,诸君须奋勇杀敌”的指令时,其心情也当是这样的。只可惜,那时候战列舰还是决定性的力量,而如今,那些丑怪的苍蝇船居然成了此前的一些列胜利的创造者,而帝国海军居然要用高贵的战列舰来给那些苍蝇船护航了。
  就在高间完心态复杂的远望着的苍蝇船——飞龙号航空母舰上,山口多闻海军少将也正在沉思。这一战,不仅是要攻下中途岛,更重要的目标是引出美国太平洋舰队,并且给他们一个歼灭性的打击。彻底的消灭太平洋舰队,让美国西海岸暴露在日本舰队的面前。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山本司令官的设想,迫使美国低下头来谈判。自开战以来,皇军战无不胜,帝国内部弥漫着乐观的气息,那些无知的民众们天天提灯游行,庆祝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他们都以为,帝国能轻易地打垮美国。现在不但那些无知的民众,还有陆军的那些土包子们,也都这样认为,甚至,甚至就在海军内部,一些不懂事的老家伙和小家伙也以为帝国能像从前打垮俄国一样打垮美国。这些马鹿压根就不知道美国有多么可怕。他又想起前几天和山本大将的交谈。陆军的那些马鹿,尤其是东条那个无脑的马鹿,已经答应了尽快和美国言和。但如果这一战胜利了,美国就一定会言和吗?军部的那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马鹿们就愿意收手吗?即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全军覆灭,日本就能获胜?不,山口多闻和山本大将都知道,凭着美国十倍于日本的工业,用不了多久,就能重新建成一个全新的,乃至更强大的太平洋舰队。他们用数量堆也能轻易的淹没日本。开战前,山本大将说过,海军能支持三到四年,如果这一仗胜利了,也许能支持得更久一些吧。不知怎么的,山口突然想起了妻子,山口平时爱喝上两口清酒,有时会醉得人事不省。妻子曾劝谏说:“君当珍重身体,若非皓月当空之夜又或雪花飞舞之时,不宜畅饮。”自己那时回答说:“以吾观之,无时无刻不是皓月当空之夜,雪花飞舞之时。”但是自战争爆发后,这样的“皓月当空之夜又或雪花飞舞之时”就少而又少了。今后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有。
  昨天山口和南云忠一海军中将就敌情进行了交谈,山口很是担心美军的航母,而南云则坚定地认为,根据情报,在这一带美军已经没有可用的航母了。他的轻松让山口很是担忧,这些天来太一直有一种不祥预感,使他备受困扰。
  不过山口的情绪并没有表露出来。舰队的官兵一点都不知道司令官的忧虑。就像不远处那个一边走一边哼着歌的飞行员,就一点也没觉得担心。那个飞行员叫柳生匪石,出自名门,少年得志。因为在一次事故中杰出的表现,加上技术纯熟,年纪轻轻就已经得到了少佐的军衔。说起那次事故,还真有些好笑。
  那是几年前了,柳生还是个新飞行员,他和他的部队那时候在特鲁克机场,装备的还都是些老式的双翼机,有一天,突然刮起了龙卷风,部队开始紧急把停机坪上的飞机转移进机库,但就在还剩最后一架装着海鸥翼的B4N中岛鱼雷机的时候,龙卷风已经逼近了停机坪,部队长叫停了抢救行动,显然,来不及了,大家只有眼睁睁的看着这架飞机被龙卷风摧毁了。柳生却突然想起来这架飞机是加满了油,如果现在跑过去,抢在龙卷风到来前驾驶它飞起来,就能保住天皇的飞机。他知道部队长不会同意这样的冒险,于是乘着别人不注意就像飞机跑去,凭着家传的武道的基础,他如同一只敏捷的猿猴一样爬上了飞机,打开机舱,钻了进去,然后启动了发动机。螺旋桨旋转了起来,飞机摇摇晃晃的向跑道滑行过去,而龙卷风就在他后面追赶。发现了这一切的人都惊愕得目瞪口呆。就在飞机接近跑道的时候,龙卷风抓住了它,这架飞机晃了晃翅膀,就忽悠一下垂直飞了起来,就像是一只轻巧的匪贼鸥。所有的人都认为柳生和飞机都会被龙卷风撕个粉碎,然后成为九段坂的一个新牌位了。然而当龙卷风消散后,被卷到高空的飞机几乎垂直摔了下来,但柳生在离地不到几米的高度上拉平了飞机,最后居然驾驶着飞机安全的着陆了。当他着陆后,人们发现,那架飞机的水平尾翼不见了。从此之后,柳生匪石就有了一个外号:匪贼鸥。
  还是年轻人快活呀。山口默默地想着。柳生并没有发现司令官就在旁边不远的地方。依旧哼着歌向前走去,一阵穿堂而过的微风把他的歌声带进了山口的耳朵:
  “跨越大海,尸浮海面,
  跨越高山,尸横遍野。
  为天皇捐躯,视死如归……”
第十二章
能量空战理论
  5月30日,第十七特遣舰队在约克城号航母的带领下离开了珍珠港,与她一起出发的还包括许多维修工,因为约克城号航母虽然已经恢复了作战能力,但其实尚未完全修复。但考虑到这条船原本需要几个月才能修复,但现在却在短短的三天之后就能重新开赴战场,不能不承认,美军后勤部门创造了奇迹。同一天离开珍珠港的还有有斯普鲁恩斯海军少将统帅的第十六特遣舰队。
  不过罗恩现在并不在约克城号航母上,他现在在企业号航空母舰,负责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第十六特遣舰队的飞行员一些针对零战的特殊战术。在30日之前的两天里,他已经在海军飞行员面前展现了他驾驭F4F的能力。用约翰·撒奇海军少校的说法就是,没见过这样有飞行天赋的家伙,一点都看不出他是第一次驾驶F4F。
  这当然不是罗恩第一次驾驶F4F,在前世的游戏里,他曾作为一名美国海军飞行员驾驶着F4F和零战21进行过一次又一次的艰苦的战斗,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罗恩现在还记得,在面对着敌人的更先进的战斗机的时候,他是怎样苦苦的等待着换上F6F的那一天。结果终于有一天,座机从野猫进化成了地狱猫。可当他高兴地架着她升空之后,却发现满天都是日本人的Ki84。当时他气得差点摔了罗技的操作杆:太坑人了吧,谁不知道日本的Ki84不但数量有限,而且因为可靠性问题,能飞起来的更少。不过现在倒是可以保证这种郁闷的情况绝对不会出现了,不过如果有位神明突然出现在他面前,问他愿不愿意回去再郁闷郁闷,那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宣誓:我爱郁闷!
  来到第十六特遣舰队的时间很有限,因而,罗恩不可能像在约克城号航母上面那样慢慢的用时间来让别人信服。好在他此前的战绩得到了陆航的认可,对此的嘉奖中给了他一枚勋章,军衔也升到了上尉。这样很多菜鸟见了他,都得叫他一声长官了。不过光靠长官的身份并没多大的作用,更有效的方法是——是老鹰还是麻雀上天转转就知道了。
  于是,30日刚一上到企业号的甲板,罗恩就当着众多的飞行员宣布,谁能在单挑中战胜他,就可以得到50美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字),如果输了,则只需要付出10美元。飞行员们顿时一片沸腾。不论是在海军还是陆军,飞行员们都有些自命不凡。面对这样的挑衅,大家群情激奋,都摩拳擦掌,准备给这个陆军的土包子一个教训。
  然而等真的上了天,大家才发现这一百美元并不好赚。前几场,罗恩都成功的利用了对手急于求成的心理,引诱他们做出不必要的大过载动作,导致无谓的损失能量,然后凭借着自己的能量优势死死地压制住对手。迫使他们不断地躲避,不断地损耗能量,最后因为没有足够的能量做出闪避动作,而只能老老实实的让罗恩骑在6点方向上十多秒都无法摆脱。谁都知道,像这样的情况,如果是真正的空战,他们肯定被击落了。结果前四名挑战者中,连一个撑过60秒的都没有。
  后来上来的挑战者开始吸取前面的教训,小心翼翼的一点点试探,似乎想要来个后发制人。这种过分的谨慎又被某人利用了。结果,没一会儿,他们就发现,罗恩的飞机似乎变得不像是和他们同样的F4F了,它爬得比他们的高,飞得比他们的快。结果罗恩一发起进攻,他们中还是没有一个能撑过60秒的。短短一个上午,罗恩就赚到了整整一百美元。
  午饭之后,所有没有任务的飞行员来到会议室集中,就上午的对抗进行总结。就在这次总结会上,罗恩抛出了被后来的飞行员,乃至飞机设计师们奉为圭皋,捧为圣经的能量空战理论。也正因为这个理论,战后一些无聊的家伙在各国王牌飞行员中选MVP的时候,总是把罗恩作为第一人选。虽然他的战绩远远不是最好的,在德国,有一大帮子击落数远高于他的家伙,甚至有人能在一场空战中一口气干掉7架敌机,在俄国,也有击落数除以执行战斗任务次数之后的数值高过他几乎一倍的人物(更可怕的是,她是个女的),而在日本也有用一架零战迎战75架P51D不但能全身而退,还能击落其中的一架的变态。但,他们最多不过改变了战争的某个局部,而罗恩的能量空战,这改变了整个的空战。
  所谓能量空战,在原来的历史上,是要到朝鲜战争之后,才由美军王牌飞行员,战斗机黑手党的教父——博伊德总结出来的理论。(战斗机在水平面的转弯机动和在垂直面的俯冲、拉起,这其中就有动能和势能的转换,但飞行员们从来都没有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探讨其中的玄机。伯伊德便开创了空战理论的新时代:能量空战VS几何空战。其显著标志就是伯伊德在其名著《空中进攻研究》里成功地用“能量空战”的观点解决了“滚转剪刀空战战术”的正确运用问题。)事实上,各军的那些王牌在空战中已经在有意无意的运用这些原则,但真正清晰明确的提出他来,并用以指导作战和飞机设计,却是从这里开始的。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否注意到了这一点,那就是我基本上很少做大过载(飞机改变飞行方式时,其加速度会让人产生类似电梯突然启动时身体突然变重的感觉,当然影响会强烈的多,加速度方向指向头部的成为正过载,反之,则是负过载)动作,我在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尽可能的柔和,尽可能的减小过载。如果我一定要做一个大过载动作,那我也要尽量迫使对手做出一个过载更大的动作。因为做动作都会损耗能量,而大过载动作更是会急剧的损耗能量。这样的动作如果不能换得对敌人一击致命的机会,就会让自己陷入到没有足够能量来完成后续动作的境地。这非常危险。另外还要注意一点,不同飞机在做相同动作的时候,损耗能量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对零战而言,做一个高角速度的急转并不会消耗太多能量,而要是用F2A水牛,你就会发现,你的速度下降得就像在速度计上面装了个漏斗。所以当有一架零战在你前面急转的时候,千万不要跟着急转。那只会白白损耗能量。”
  “那我就看着他这么轻而易举地摆脱我吗?”一个年轻的少尉飞行员问道。
  罗恩看了看他,他认得这个菜鸟就是第一个挑战他的飞行员。其实这家伙的技术并不算太差,但菜鸟毕竟是菜鸟。在老鸟面前,总会吃亏的。不过如果他能不断从失败中学习,老天爷也愿意给他机会,菜鸟也总会有变成老鸟的那一天。
  “布劳恩,你问的很好。”罗恩说,“你回想一下,当我出现在你的后半球的时候,你拉了一个大过载的急转,说真的,拉这一把可要点力气,我可不愿意这样拉杆,要这样飞个一上午,午餐的时候,我会累得拿不起叉子的。现在回想一下,我是怎样继续咬在你的屁股后面的吗?”
  布劳恩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笑了:“不好意思,我当时出现了黑视,眼前一片漆黑,啥都没看见。”(黑视:当飞行员做一个正过载动作时,血液会被压到腿部去,如果这个过载够大,就会造成头部血液供应不足,短时间内会出现眼前变成一片黑暗的状态,更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昏迷。反过来,一个负过载的动作也会把血液都压到头部,导致眼前一片通红的红视状态。)
  “那么有谁看清楚了的?”罗恩笑眯眯的望着大家。
  “你当时把飞机拉了起来,向上跃升,然后向布劳恩所在的方向滚转,接着拉杆向他俯冲。”说话的是飞行员劳伦斯。他停了停似乎想看看罗恩的反应,“这样做,你把一个动作变成了三个,而这三个动作的过载都比布劳恩的小得多,所以你肯定不会出现黑视现象。而布劳恩现在啥都看不见……”(罗恩刚才的这个动作叫作高YOYO,是某位中国飞行员在朝鲜战场上创造出来的经典空战动作。)
  “不错。”罗恩向他点点头以示赞许,“不过你只注意到了一个方面,你们可以再想想,假如布劳恩天赋非凡,没有出现黑视现象,你们觉得他能用什么方式摆脱吗?”
  下面的飞行员唧唧喳喳的讨论了起来。罗恩并不着急,继续耐心的等着。
  “急转肯定不行了,人家会再来一次,还是摆脱不了。多转这么几次,不用打,就要失速了。”一个红头发的飞行员说,“要是换了我,我就立刻把襟翼放到降落的位置上,同时把起落架放出来。这样飞机会有一个急剧的减速,你如果反应慢一点,就会冲到前面去。”
  “布劳恩,你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吗?”罗恩问。
  “恐怕不行,刚才我为了转弯转的急,放了一档襟翼。转完弯后,虽然我立刻收起了襟翼,并把马力加到了最大,但到我的眼睛恢复时,我的速度也才刚240英里,而这时候我已经被判断为被击落了。我想,你刚刚俯冲过来的时候,如果我来这一招,你也许会冲到前面,但我恐怕立刻就失速了。”
  “那么做个桶滚怎么样?”(所谓桶滚,指的是飞行员在拉杆的同时做滚转,这时飞机的飞行线路就像是围着一个木桶在绕着飞,所以叫做桶滚。)
  “这个考虑不错,桶滚不会让你过快的损失速度,还能让敌人冲到前面。不过这个动作的时机可不好把握,做慢了,会挨子弹的;做早了,我把飞机再次拉起来,看着你在下面滚。桶滚一样会消耗能量的,过不了多久,你的速度就该下降到没法继续滚了,然后我再俯冲下来。而且即使你做的恰到好处,我在要冲到你前面去的时候也能先做一个与你方向相反的桶滚,这样在我从你后面冲到前面的那一瞬间,你很难获得射击的机会,然后我会大角度跃升,你们觉得自己能咬住我的六点吗?”
  “啊,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劳伦斯说,“布劳恩的飞机现在速度远比你慢,跟着你跃升,完全是自己找死。刚才我只注意到了你的动作过载不大,不会黑视,现在我想明白了。你一直在避免无谓的消耗能量!”说的这里,劳伦斯激动了起来,“就像你前面说的,飞机必须拥有能量才能做动作。你一开始向上拉杆,让飞机转向爬升,虽然也损失了速度,但却换取了高度,同时拉长了飞行的线路,减少了转弯的角速度。当你俯冲下来的时候,高度又会从新变成速度。而布劳恩做了一个水平急转,白白的损失了速度。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一下子就取得了能量上的优势!后面只要你不出现过分低级的错误,布劳恩肯定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不错,这次答到点子上了,飞机拥有两类能量:动能和势能,跃升是把动能转化为势能,俯冲是把势能转化为动能。管理好你的飞机的能量,同时诱使或是迫使敌人无谓的消耗能量就是在空战中制胜的法宝……”
  ……
  企业号上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算是开了个好头吧。和上刚刚完成的突击训练计划,伸手把桌前的台灯关上,终于可以上床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会很忙的。灯光才灭,甚至都来不及嘟哝一句:“我要睡着了。”罗恩就匆匆的睡去了。
  虽然很累,虽然海军给了罗恩优待,他一个人有一间房间,有比别人更宽的床,更软的被褥,甚至还有一个绸缎面料的枕头。但他睡得仍然不算踏实。午夜里,他还是会偶尔醒来。这时候他往往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些天的一切,什么空战啦,什么丛林啦,还有潜艇航母之类,甚至睡在床上的那个,似乎都变得和他毫不相干。他只是悄悄地呆在一旁看着,就像在看小说或是看电影。直到十几秒钟之后,飘荡的灵魂才渐渐回归肉体。于是他听到起夜的人从门口经过时快速而轻巧的脚步声,这种走路的方式很像谢娜。谢娜是做护士的,走路总是这样有轻又快。她似乎对走路的声音总是特别敏感,有时候,周末有球赛,谢娜却不感兴趣,于是早早上床睡了,只留下高天翔一个人熬夜看球。电视机的声音开得很小,简直如有若无。她也在隔壁的房间里睡得很踏实。直到球赛结束,高天翔起身关掉电视,走上前去拔下插头。那时候谢娜却总会被他走动的声音惊醒,于是房间里就传出她迷迷糊糊的声音:“看完了?快睡吧。”然后等高天翔走进卧室,却发现谢娜又睡着了。
  船摇晃起来了?啊,虽然是航母这样的大船,在大海上也还是渺小的,也会随着风浪荡漾的,就像那次和谢娜一起到山东旅游,然后乘船到大连去。那一次也是晚上的船,出发时天气还好,自己和谢娜上到了船顶的平台上,依着栏杆,看着烟台港的灯火渐渐的远去,刚开始那灯光还能把半边天空照得通明。以至于满天都看不见几颗星星。但随着船渐渐走远,灯光渐渐也黯淡了下去,天空也越来越黑,黑得就像黑天鹅那毛茸茸的腹部,大海也是黑沉沉的,和天空混在一起。船就像悬浮在一个巨大的蛋壳里。而天上的星星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亮。直到谢娜看花了眼,像个孩子一样唱起歌来,唱的居然还是“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然后,嗯,然后就起风了,那风把谢娜的长发吹得飘了起来。在记忆里,那似乎是谢娜最美的时候了。借着风越来越大了,不但吹起了谢娜的长发,也吹走了漫天的星星,船开始微微的晃动起来,但谢娜还不愿意下去,就像一个玩疯了的小孩子。风越来越凉,风里开始夹杂着雨滴了,而且一眨眼,雨就大了起来。于是自己拉着谢娜,捂着脑袋,嬉笑着跑了下去。然后第二天,谢娜就感冒了。
  船又摇起来了,这种轻柔的晃动让人的眼皮又开始变得沉重起来。于是一时间,谢娜的笑靥又变得模糊起来,不一会就又一次沉入到黑暗之中,就像一块大石头沉入水中,然后空战、看电影、热狗以及其他各种各样古怪而毫无关联的东西就像水花一样杂乱的浮起来,又迅速湮没在黑暗中。
  第二天的训练主要是编队对抗和战术配合。主要就是各种交叉剪刀的演练,相互之间的配合。诱饵和突击,相互保护之类。
  到了6月2日,舰队在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幸运角”集中,距离中途岛东北方向325英里的地方。在途中,指挥官挑选了一批军官,(其中也包括罗恩)向他们出示了一些非常精确的文件,这是由尼米兹将军的副官爱德华·来顿中将准备的,他预测了敌人进攻中途岛的计划,包括南云的航空母舰即将出发的方位(“从西北方向的325度方位”)和他们即将达到的地点(“大约在距离中途岛175英里的地方”)。
  这份如此精准的情报让大家惊讶不已,同时也让所有知情者士气大振。更详细的作战计划被制定了出来:日本人应该还不知道美国海军的航母编队在附近海域。为了攻占中途岛,他们会首先肯定会利用航母编队的舰载机对中途岛进行空袭。而中途岛上有美军的长航程的B17轰炸机。这种四个发动机的重型水平轰炸机对军舰这样的运动目标威胁不大,但用于侦察日军舰队的位置却是非常合适。同时,岛上已经布置了防御工事,抢运去了不少高射炮,还有一些战斗机和鱼雷机,以及俯冲轰炸机。这些东西虽然大多老旧了一点,也缺乏有经验的老鸟来驾驶,但无论如何,这些东西仍然能给日本舰队带来威胁。不消灭岛上的航空力量,日本人就无法完成占据中途岛。
  “中途岛一共有15架B17,我们为每架飞机配备了两到三个机组,用于轮换侦察。如果天气情况允许,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可以保证任何时候都有至少10架飞机在空中巡逻,其中5架在重点方向。一旦发现日本航母,则航母立刻进入戒备,等待日军对中途岛的打击。当日军的航空力量用于对中途岛的打击的时候,其自身的防御一定会被削弱,这个时候我们的舰载航空兵就将向日本航母发起决定性的打击。而在此之前,整个编队必须保持无线电静默,避免被日本人发现。这是我们的基本计划,还有人有什么补充的吗?”弗莱彻将军问道。
  “如果陆航没能抢先发现日本舰队怎么办?他们能发现日本舰队吗?”有人对陆航的业务水平提出了质疑。
  “罗恩上尉,你是陆航的人,你觉得怎么样。”弗莱彻转向了罗恩。
  “将军,陆航在对搜索海上目标的训练方面,肯定是不如海军的,但我认为,像舰队这样大的目标,只要出现在视野之内,是不可能发现不了的。不过海面这么大,空中也总会有云层,即使派出的飞机再多,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另外,为了确保发现,我建议如果可能,B17应该降低飞行高度,将高度从他们习惯的20000英尺降低到13000英尺左右,当然这样会增加任务的危险性。让他们更容易受到日军战斗机的拦截。”
  “如果有飞机遭到拦截,那么日本舰队的大致位置也就可以判断了。只要陆航能把消息发回来。”
  “如果说陆航有什么相对于海军有绝对优势的东西,那一定是轰炸机的结实程度。空中堡垒的外号可不是白叫的。只要不是第一发子弹就打坏了天线,在被击落前发回电报毫无问题。”
  “嗯,我想陆军还是可以依靠的,但我们必须为其他的情况,比如未能及时发现日本舰队,或者出现被日本人抢先发现的状况,做出其他的应变计划。”开口的是斯普鲁恩斯少将。虽然在历史上,他没能如哈尔西将军一样获得五星,但在后代许多军迷的眼里,他才是美国海军最好的前线指挥官。这几天里,罗恩不止一次的见过他,在罗恩的印象里,这位出身于巡洋舰指挥官的将军一直是一个沉默地,善于倾听的人。
  “不错,我们现在就来讨论一下……”
第十三章
接触战
  6月4日凌晨,赤城号航空母舰。待命室里,南云将军的飞行员们享用完了一份干栗子和日本冷米酒,这是战士即将进入战场前传统的食物。起飞的甲板上停满了飞机,随着第一道霞光透出海面,飞行员们纷纷爬入了座舱。航母也转向逆风方向,并且开足马力加速行驶。风力计疯狂的转动起来,起飞的时候到了。4艘母舰的探照灯都打开了,甲板上亮如白昼。
  飞龙号上的作战飞机也早已准备妥当,柳生坐在一架零战的座舱里,等待起飞,在他的后面是他的僚机石原森。起飞的命令还没下达,柳生回过头去,想看看僚机的状况,他看到石原正靠在椅背上。看到柳生回头,他笑了笑,举起了一个联络板给他看。那上面写着:“武运长久”。柳生笑了,也举起了联络板,一样的是“武运长久”。
  上次这样出击还是珍珠港吧,可惜那次美畜能飞起来的飞机太少。美畜就是这样自大,一点防备都没有。他们怎么可能是大和武士的对手呢?
  指挥起飞的军官挥了挥绿灯,第一架“零”式战斗机掠过灯火通明的起飞甲板,冲向黎明前黑暗的天空。随后,柳生也松开刹车,驾驶着他的零战腾空而起。在甲板上的水兵齐声欢呼中,一架又一架飞机飞了起来,先是零战,然后是99舰爆。
  15分钟内,108架飞机从4艘航空母舰上同时起飞。它们以壮观的环形队列轰鸣着绕行舰队一周,然后向着东南方的中途岛扑去。舰上的人们注视着它们翼尖上一长串红蓝灯光闪烁着逐渐远去。决定性的一战开始了。
  在4000米高度上,一架“卡特莱纳”水上侦察机正孤独的飞行着。现在时间是5点13分,机长霍华德·艾迪上尉刚驾驶着飞机钻出云层。
  “机长,你看那边!三点钟!”导航员得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
  霍华德·艾迪上尉转头向右边望去,顿时大吃一惊:至少一百多架飞机排着整齐的队列正向着中途岛飞去。
  “卡特莱纳”水上侦察机的出现同样让日军措手不及。几架零战刚想靠过来干掉这架巡逻飞机,他就一头又钻进了云里。让日本战斗机郁闷不已。
  显然,行动被发现了,如果美国人反应够快,应该就能起飞飞机来拦截了。这不是一个好消息,但柳生却隐隐有些高兴——珍珠港完全是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在表演,但这次,战斗机的机会来了。
  5点15分,中途岛接到“卡特莱纳”水上侦察机发来的电报,整个基地拉起了警报,陆基飞机开始紧急起飞。20分钟后,所有飞机完成了起飞。
  在利用云层摆脱日本战斗机的纠缠后,霍华德·艾迪上尉的水上飞机继续向日本飞机出现的方向搜索。5点25分,他们发现了日本舰队。许多年之后,当霍华德·艾迪上尉回忆起这一刻时,他是这样描述的:
  “我们在摆脱了那些零战的纠缠之后继续往前飞。当时海面上还没全亮,海雾也没有散开,这给搜索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于是我们开始降低高度,一直把高度降低到了2000英尺。这样才能勉强看清海面。
  这样一直到了5点50分左右,我们突然发现了舰船的航迹。沿着航迹的方向望去,我看到了一只庞大的舰队。许多条船,把四条航母围在中间。
  我当时回头对报务员西斯和导航员罗德里格斯说:‘快,把情报发出去,’
  我知道,如果我被发现,一定会被击落的,在零战面前,我这架水上飞机没有任何逃生的可能。好在,日本人没有雷达,还没有散去的海雾也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保护,这使得他们没能发现我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