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之鹰击长空(校对)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165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双管齐下(2)
  盟军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党卫军航空队的火箭截击机还没升空就遭遇到了沉重的一击。48具发射装置,连同48架火箭截击机一起化为灰烬。这并不是最难以挽回的损失。在空袭造成的大爆炸中,德国人还失去了几乎48个地勤分队。这个损失才真正让德国人心疼不已。
  和完全被视为一次性炮灰的飞行员不同,党卫军航空队火箭截击机部队的地勤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由于这种飞机的维护和起飞准备都极其的复杂而危险,所以维护它的地勤都是这方面的尖子。这支地勤队伍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拥有理工科的学士学位。在损失掉的48个小组中,所有的队长都有着长期的化工和机械维护方面的经验,其中有11位队长更拥有硕士学位。他们的数量才是真正限制着这支军队的规模的瓶颈。
  这样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党卫军航空队恐怕都很难组织百机级别的大拦截了。
  不过,太大的损失,也让这支队伍的指挥官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心理状态里。人的心理是非常奇怪的。比如赌博,当一个人在赌博中,输掉了半个月的工资的时候,他会非常的心疼,并且很可能立马收手,退出赌博。但如果他一下子输掉了一半的家底,那他多半会毫不犹豫的把剩下的本钱一股脑的都堆上去。
  托马斯上校就处在这样的状态中,所以他下达了剩余的截击机全部起飞的命令。
  不过说托马斯完全昏了头,也是不公平的。从发射基地遭到这样组织良好的突袭可以轻易的看出,敌人掌握了自己这支部队的情报。但从敌人派出的攻击机的数量来看,敌人也明显低估了自己所拥有的截击机的数量。这样一来,如果在此时发起攻击,一定会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吧?
  另外,他也确实还有赌一把的本钱,他还有52架飞机,而且他的部下和空军里的那些家伙不同。空军里的那些家伙水平更高,更训练有素,但论到战斗意志,那些只关注自己的成绩单的家伙是没法和自己手中这只全部由自愿者组成的突击队相比的。
  只是最终得以升空的战机并没有52架这么多。有一些飞机或者是发射架虽然在刚才的突袭中并没有被摧毁,但是也受到了一定的损坏。最终,只有35架Ba349火箭动力截击机可以被发射了出去。
  按照过去的经验来推想,Ba349火箭动力截击机一旦被发射升空,敌人基本上就对它无能为力了。因为它的爬升太迅速了,敌人的战斗机根本就跟不上。
  盟军的轰炸机大多在7000米高度上活动,战斗机也在这个高度上。而Ba349火箭动力截击机会一口气一高得惊人的爬升率爬到10000米,然后俯冲下来,等到俯冲到可以发起攻击的高度的时候,他们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盟军的护航战斗机,到那个时候,盟军战斗机根本就没办法拦截他们了。
  鲁卡是一个炮灰飞行员。嗯,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事实上,每一位登上Ba349火箭动力截击机的飞行员,在登机前都留下了一份遗书。鲁卡也写下了一份遗书。这封遗书后来在德国的电台里播出过,用了鼓舞战士们为……而战斗,在这份公众版的遗书里,鲁卡批判了犹太人对帝国,对人类的危害。并大义凌然的宣称为国牺牲乃是每个德国人的义务。对国家,对元首的忠诚既是我的荣誉。最后他号召更多的德国青年站出来为国家牺牲。
  不过,依据战后解密的资料,那份公众版的遗书完全是戈培尔系统篡改出来的。至于原始版本,后来已经找不到了。按知情人的说法,那份遗书上主要的内容其实只有一点,那就是告诉他妈妈,如果自己死了,家里可以得到的一些优惠政策,希望妈妈能利用这个养活两个弟弟。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在的鲁卡坐在座舱里——更准确的说,是躺在座舱里,紧张的等待着发射。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还燃烧着烈火。不时还会传来树木在火焰中折断的声音。
  就在大群的英国轰炸机已经出现在他的视野里了的时候,发射的命令终于被发出了。鲁卡背后的发动机开始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有活到了战后的一位飞行员回忆说,这东西只要多飞个几次,绝对会变成聋子),然后鲁卡就觉得好像有人在背上踹了它一脚一样,飞机就飞起来了。
  鲁卡的运气不错,起飞过程很顺利。就在他右边一点,还有一架飞机比他略微早了十分之一秒起飞。鲁卡可以清楚的看到那架飞机。当那架飞机刚刚爬到500-600米高度的时候,鲁卡发现,那架飞机发动机左侧也冒出一点小火苗。这个小火苗正在迅速的变大,最终当那架飞机爬升到1100米左右的高度的时候,爆炸发生了。整架飞机炸成了一个大火球,无数的碎片带着火焰向鲁卡的飞机射来。
  在爬升中的Ba349火箭动力截击机是无法控制的,不过由于它惊人的爬升率,敌方战斗机也很难有拦截它的机会,但此时,面对着友机爆炸的碎片,鲁卡就只能寄希望于运气了。
  不过幸运女神的确站在了鲁卡的这边,抓着她的裙边,鲁卡躲过了这几乎是必死的变故——几块带着火焰的碎片从他的飞机旁边掠过,却没有击中他。
  短短几十秒之后,鲁卡的Ba349火箭动力截击机就已经在高度上超越了英国人的轰炸机群。
  现在,飞机的燃料已经消耗殆尽,Ba349火箭动力截击机的爬升率开始下降,鲁卡开始正式接管飞机,这时候,他的高度已经达到了10000米。
  飞机开始颤抖了起来,鲁卡知道,这时发动机燃料即将耗尽的表现,乘着发动机还有点推力,他改平了飞机。然后还是向下滑翔俯冲。
  使用火箭弹攻击轰炸机群,最合理的进入角度是侧面。从这样的角度射出的火箭弹有着最高的命中几率。虽然没有实际上练习过,但是最近多次的地面演练还是让菜鸟们记住了攻击前先绕到侧面去的要求。
  鲁卡的Ba349火箭动力截击机一边加速下滑,一边开始转向。
  就在这时候,他突然好看到,他两点钟方向上的另一架Ba349火箭动力截击机突然剧烈抖动了起来,然后就折断了机翼一头栽了下去。接着一架奇形怪状的飞机一掠而过。
  德国人不知道,有一队P-81战斗机一直呆在轰炸机群上面,飞翔在11000米左右的高度上。这些飞机的任务就是拦截可能出现的Ba349火箭动力截击机。
  时间倒回到一天前,在美英联合战术会议上,罗恩正在讲解他的方案。
  “……将敌人消灭在地面上是最经济的办法。但我们决不能完全寄希望于这一点。我们不可能每次行动都能得到像今天这样好的情报支援。都能在地面消灭敌人。其实,敌人的这种飞机极易隐蔽,我们不可能次次都提前发现。所以我们必须有在天空中堂堂正正的消灭敌人的手段。”
  “依据我们上次遭遇这东西的经验,尤其是他们那可怕的爬升率,我推断,这东西多半是采用火箭动力,将这种飞机推到某个高于我们轰炸机通常位置的高度上,然后俯冲攻击我们。我们都知道,火箭发动机推力大,但是燃料消耗得也快。而且它还需要自带氧化剂。所以,我认为这种飞机的动力飞行时间一定小得可怜。再考虑到他们所携带的弹药重量,再考虑到其他装置的重量,一位数学家帮助我估算了它的爬升高度,大概不会超过11000米。当他们爬升到这高度时,他们的飞机的运动能力最低。我们就在这个高度上布置一批战斗机,在这里消灭它们。”
  罗恩的这个看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虽然也许这一次,依靠袭击之类的手段,多半就能把威胁消灭在萌芽中。但是战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堂堂正正的力量来争取胜利的。事实上,一支军队如果没有在堂堂正正的战斗中与敌人抗衡的能力,那就不会有通过所谓计谋击败对手的可能。
  罗恩小时候看历史,看到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我大清”被数千敌军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常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我们为什么在和洋鬼子打仗的时候不会用计谋呢?就像《三国演义》里那样,先是诈败,然后带着敌人进到包围圈里,接着火攻水淹,几千人而已,如果那时候能有个诸葛亮,摆平他们还不是小菜一碟?
  但罗恩现在早已经明白,计谋这个东西,只有在力量相当的时候才有用。否则就纯粹是笑话。就比如朝鲜战场上,二次战役中,志愿军采用了一系列的诱敌深入、穿插包围之类的计谋。也收获了可观的战果。但是志愿军能打出这样的一战,除了“计谋”的作用外,志愿军本身的战斗力才是胜利的根本。在这一战中,志愿军第113师从德川出发,沿山间小路向三所里迂回,14小时前进70余公里,切断了美军第9军由军隅里经三所里通往顺川的退路,并且靠着一个轻装步兵师的兵力,违背“归师勿遏”的原则,挡住美军第9军这只机械化部队的两条退路,并在此后的四天时间里,让无论是兵员还是装备都居于明显优势的敌军不得越雷池一步。如果志愿军没有这样的足以在正面对抗中顶住敌军的战斗力,如果志愿军是某支一个师能被一个大队的鬼子追着打,打死的鬼子,还不如投降鬼子当伪军的人数多的队伍,那二次战役的诱敌深入恐怕直接就会变成溃败,至于后面的穿插包围就更是笑话了。
  所以,战斗中,偷袭、伏击固然重要,但找出一种能在通常的正面交战中克制对手的战术才是最至关重要的。
第一百三十六章
坏事情和好事情
  处于10000米高度的时候,是Ba349火箭动力截击机最脆弱的时候,它已经耗尽了燃料,现在它就是一架滑翔性能不算太好的滑翔机。(为了减小爬升使得阻力,它的机翼相对很小)当然,如果它能得到一段时间用于俯冲,那他倒是可以利用俯冲加速来获得足够的动能,但现在,那些早就埋伏在高空的美军战斗机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吗?
  Ba349火箭动力截击机能在俯冲中达到更高的速度,但是在俯冲的初始阶段,由于自身没有动力,它的加速能力远远不如他们的对手。这使它们几乎没有摆脱敌人攻击的任何手段。
  一群菜鸟,驾驶着无动力的滑翔机,面对着一群驾驶着用有能量优势的战斗机的老鸟,这简直都不能算是战斗,完全就是一边倒的屠杀。仅仅几分钟之后,残余的Ba349就被消灭一空。有几个幸运一点的家伙,在被击落之前勉强把火箭弹发射了出去,但是最终也是什么都没打下来。
  德国党卫军航空队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一点力量,就这样在一场豪赌中灰飞烟灭了。事实上,当处于不利局面之下的时候,想要靠豪赌来翻盘的家伙,绝大多数都只会血本无归。当托马斯站在作战室里,听到无线电里面不断传来的“我被击中了!救救我!”,“他在我后面,我无法摆脱他!”“我要跳伞了!”之类的呼喊不断传来,然后又一一都归于沉寂。
  当一切的声音都消失了之后,托马斯上校摇晃了一下,然后直接就摔倒在地上。
  党卫军航空队建立后的最重大的行动以一场惨败告终了,100架飞机全部被摧毁,无一幸免。付出了这样大的代价,所取得的战果居然只是个零!
  这样的战果,如果报告给元首,对于党卫军航空队抱着巨大的希望的元首会有怎样的反应?托马斯是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的。
  ……
  “我的元首,今天党卫军航空队的小伙子们向敌人又一次发起奋勇的攻击……”戈林通过电话,开始向希特勒汇报今天的战斗。
  “我的朋友,你一定有好消息告诉我了是不是?”从电话里的声音听起来,希特勒的心情似乎还不错。
  “不能打扰了元首的好心情,不是吗?”戈林这样想着。“让元首知道这个结果,又能有什么好处呢?再说了,这次失败,损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不就是一百架飞机吗?尤其是这种飞机本来就是一次性用品,飞行员也是。所以都损失了,其实也没那么可怕。”
  “是的,我的元首。”戈林这样说,“我们主动出击,攻击了英国人的轰炸机群,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不过,我的元首,我们的小伙子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您知道,他们都是新手。”
  戈林当然知道,所谓“巨大的战果”其实只是一个大大的零蛋。哦,这样说是不公平的,至少,在盟军向他们发起先发制人的突袭的时候,他们所配属的防空部队还是击落了好几架敌机的。当然这个成绩称为“巨大”也许夸张了一点。不过戈林很懂得如何说话来取得希特勒的信任。他在后面特意强调“我们的小伙子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有了这个铺垫,当过街头艺术家的元首自己就会脑补出一幅“英雄少年以弱击强,最后在打死了无数猥琐的敌人之后壮烈殉国”的图画。然后他就会被自己脑补出来的这幅艺术品所打动,并对这个故事深信不疑。
  “我们击落了多少敌机?”希特勒在电话里问。
  “我的元首,我们击落了整整40架英国轰炸机!我们自己也损失了62架。元首,您知道,我们的小伙子都是新手。”
  吹牛什么的,戈林最在行了。基本上,除了戈培尔,就没人能超过他。这会儿面对希特勒的讯问,他立马张嘴就报出了一串有整有零的数字。而且,他还刻意让自己损失的数量超过了敌人。(其实,就那帮子菜鸟,真能和轰炸机打出这个交换比,绝对可以算是大胜利了。)有特别强调自己的人都是菜鸟。这就更让人觉得可信了。至少元首一点都没有怀疑。
  什么?你说核实的流程不会出问题吗?少年呀,这种玩意儿用得上核实吗?真要核实下来,你到告诉我,德国空军的超级王牌们打下的苏联飞机比苏联投入的战机的总数都高。他们的战绩是怎样核实下来了的呢?
  “小伙子们不容易呀!”希特勒在电话里感慨道。听那声音,戈林就知道希特勒对他的报告已经深信不疑了。于是他赶紧接着烧把火。
  “元首,我们有个叫鲁卡的小伙子,在牺牲前,一个人就打下了3架敌机,最后用撞击的方式又撞下了一架。真是英勇啊!”
  “嗯,这样的典型应该好好宣传一下。你去和戈培尔联系一下。”
  “元首,最后还有一件事。我们这次损失很大,如果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也许就需要休整一段时间了。”
  “嗯,我会让他们优先给党卫军航空队补充的。这一点你可以放心,再穷不能穷航空队,再苦不能苦党卫军嘛。”
  放下电话,戈林笑了,其实有时候,坏事情变成好事情就这么简单。
  ……
  “我觉得,经过这次打击之后,德国人的火箭截击机应该会消停一段时间了”罗恩说,“在一次战斗中损失近百,对于一种新飞机来说,绝对是致命的。我最担心的还是德国人的喷气机。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至少近期不应该为了防备这种东西,再把太多的战斗机投入到直接的贴身护航当中。我希望能够更多地把他们投入到游猎当中去。”
  “如果德国人不消停呢?”一个英国军官问。
  “这种可能性不大。”罗恩回答说,“而且误判的后果,以我们的力量也承担得起。”
  罗恩停了一下,他觉得自己现在似乎越来越像个机器了。似乎再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都只从数字来考虑了。这到底是成熟了还是堕落了呢?不过现在可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
  “这是我们的侦察机拍到的照片,德国人正在加长波兰的一些机场上的跑道。我怀疑他们打算把喷气机转移到那里,以避开我们的游猎,完成战术训练。任何组织德国人的这个企图才是真正最至关重要的工作。我们不能被一些小问题拖住了手脚,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我们的战斗机能飞到这里吗?”杜利特问。
  “可以将军,P-38和P-81都能飞到这里。”一个参谋回答说。
  “就是一飞到这里,转不了两圈就必须往回飞了。”罗恩补充说。
  “这样我们就无法在这一区域维持长时间游猎来压制敌军了。”杜利特抛下了手中的铅笔。
  “将军,还是有一种办法的。我们的飞机不直接回英国,我们在这里、这里”罗恩在地图上指出相应的机场,“这些苏联毛子控制下的机场降落,补充燃料和弹药,然后再飞回来。这叫穿梭游猎。”
  “为什么要飞回来?从地图上看,苏联人那边距离这几个机场要近得多。干脆派出一支队伍,就驻扎在那边,效率更高。”杜利特说。
  罗恩惊讶的望着杜利特,“这哥们可真敢想!他就不怕将来麦卡锡说他通共吗?”不过现在苏联是盟国。谁也不会预计到将来会冒出个麦卡锡。再说了,到时候考虑到杜利特的高富帅金主地位,估计也没谁会真的针对他去搞什么东西。
  “这个要苏联人同意呀。”
  “我会和国内联系,看看能不能实现这一构想。如果国内批准了,并且和苏联人联系好了,我希望罗恩你能亲自到苏联那边安排一下。想想吧,跨越整个大陆的游猎,这一定会载入历史的”
  “好的将军”罗恩笑着回答说,“愿意为您效劳。不过您已经在历史上留下太多东西了。”
  二战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了,战后该干啥就时间必须考虑的事情了,如果历史没有大变,美国和中国在朝鲜动手就是必然的了。到那时候罗恩如何自处?原本罗恩打算,战争一结束就退役,然后跑到欧洲去当隐士。但现在,他又有了一个新想法:和杜利特搞好关系,等战后和他一起退役去做生意也不错呀。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1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