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之鹰击长空(校对)第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165

  苏联人的空军的核心力量是IL-2攻击机。几乎一切其他飞机都是在围绕着IL-2攻击机,并为之服务的。IL-2是一种专门用来啃地皮的攻击机,它们的飞行高度几乎从来不会超过1000米。大多数时候,为了保证一旦遇到敌方战斗机的攻击,就能迅速的把高度降低到十多米(IL-2唯一的弱点在机腹部分的散热器。只要命中那个地方几发7.92的子弹,就能要了IL-2的命。所以一旦遇到攻击,IL-2就会进行超低空飞行,这样敌人想命中这个部位,就必须冒着触地坠毁的危险。)IL-2在到达战场前通常的飞行高度都只有200米左右。
  IL-2飞得不高。给它护航的苏联空军的战斗机的飞行高度也不可能太高,事实上,给IL-2护航的战斗机的飞行高度,一般不过比IL-2高出500米左右。而前来拦截的德国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都会高得多,这使得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在投入战斗前,一般就拥有了高度带来的能量优势。再加上苏联人为了避中德国人的调虎离山计,强令护航战斗机不得远离攻击机机群去攻击那些撤退的德国战斗机。这几乎就等于说,德国战斗机一旦作战不利,加大马力逃跑的话,苏联人是没办法紧追不舍的。
  事实上,到了库班空战,当局面完全颠倒过来了,变成了德国空军必须不断派出攻击机去迟滞苏联地面部队的攻击,而德国战斗机必须寸步不离的给那些低空攻击机护航的时候。双方的交换比就完全颠倒过来了。
  而凯瑟琳元帅所谓的“甚至更糟糕”,也是有道理的。首先,到了现在,苏联战斗机至少在性能上已经不亚于德国战斗机了。尤其是在低空,苏联飞机的某些关键性能甚至还有优势。而在和美国人的对抗中,除了Me-262之外,其他战斗机在性能上都明显不如美国战斗机。尤其是在美国轰炸机所在的高空,差距更为明显。
  其实算一算,德国战斗机也真够悲剧的。在东线,世界上产量第一高的Il-2攻击机在低空,导致几乎所有的空战都在低空进行,苏联空军的战斗机只要低空性能优秀就够了。在西线,美国人和英国人的重型轰炸机都在高空活动,导致空战也基本上都在高空进行,美国战斗机高空性能优越也就够了。只有德国,在对付苏联的时候,他们需要飞机的低空性能优越,而在对付美英的时候,又要求飞机高空性能卓异。而这两个性能要相统一在一架飞机上,又十分困难。最后的结果是,越到战争后期,低空性能比不上苏联,高空性能比不上美英的情况就越严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全新的Me-262才有可能突破美军护航战斗机的拦截,对敌人轰炸机部队发起有效的攻击。”施培勒元帅皱起了眉头,“但是,这种飞机现在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
  首先,这种飞机的数量还是太有限。我手中,这东西的数量就没有超过一百过。你知道,这东西在性能上虽然有明显优势,但如果和敌人的数量太悬殊,依据兰开斯特方程式,最后得出的交换比,也不会太好看。
  其次,这种飞机现在的可靠性实在是太差了。如果不是因为现在的情况太糟糕,我觉得这东西甚至应该被送回到试飞部门去。”
  “呵呵,就像当年的豹式坦克一样?”作为一位指挥过空军也指挥过地面部队的指挥官,凯瑟琳元帅立马就想起了当初刚刚参战时的豹式坦克。出动一次,能有一半会因为故障而停在半路上。
  “比那个糟糕多了,坦克坏了,最多停在那里不动了,飞机可不一样,会一头栽下来的。”
  “所以,老兄你就想多积起一些Me-262,等到有足够的数量了,再发动反击?”凯瑟琳元帅问。
  “除此之外,你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吗?”施培勒元帅反问说。
  凯瑟琳元帅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凯瑟琳元帅说:“有个消息你知道吗?”
  “什么消息?”施培勒元帅问。
  “据说元首打算搞个党卫军航空队出来。”
  “党卫军航空队?这个消息可靠吗?”施培勒元帅站了起来。
  “相当可靠,事实上我们的司令官据说就将兼任这支队伍的司令官。”
  “那个波……我是说元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又搞出这么一个独立的队伍有什么用处?”对希特勒的这个做法,施培勒元帅明显并不支持。
  “元首对我们的战绩不满意,这你是知道的。”凯瑟琳元帅话里有话。
  “他觉得现在的局面是我们没有尽力?”施培勒元帅说,“我就知道是这样……好了,你现在的事情会很多的,我不再打扰你了。我该回家去休息休息了。”
  施培勒元帅拿起元帅节杖,向凯瑟琳元帅举了举,就打算离开了。临走,他又转过身来:
  “凯瑟琳,你要把飞行员,尤其是老飞行员保护好,别让人家把他们都挖跑了。”
  ……
  英格兰某机场。罗恩正在这里视察。就在今天,一支装备着全新的战斗机的部队刚刚转场到了这里。
  “将军,这是我们新装备的远程重型战斗机。”在一架巨大的飞机前,一个没穿军装的人正在向他作介绍。
  这是一架样子很奇怪的战斗机,与其他飞机相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它的机身前后,各有一个螺旋桨。
  “罗恩将军,要说,这种设计,还是您当初卖给公司的专利呢。靠这种布局,这架飞机取得了很好的性能。”那个穿便服的人钦佩的说。
  “这架飞机有多快?”罗恩问。在现在,在Me-262的阴影下,速度几乎成了罗恩最为看重的指标之一了。
  “相比P-38,因为新的设计大大减小了迎风面积,加上装了两台R-2800发动机,功率也有所增加,再加上后掠机翼的运用,这架飞机的速度快了不少,在7000米高度上最高速度达到了770公里每小时!”那人回答道。
  77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对于一架螺旋桨飞机而言,已经是相当高的速度了。但相比Me-262战斗机800多乃至900公里的速度,还是慢了很多。不过,毕竟是螺旋桨呀,指望它超过喷气机是不现实的。
  “它的俯冲速度有多少,爬升率如何?”罗恩问。
  “俯冲极速在1000公里左右,而且在这个速度下还有相当的可操控性。爬升率?这可是这架飞机最大的优点之一了。”那个人说起这架飞机的优点来,就像是在夸自己的儿子一样。
  “在海平面,它每分钟可以爬1500米!爬升到5000米高度只需要4分钟!而且实用升限高达12000米。加上不亚于单发飞机的滚转和盘旋,再加上比P-51还大的航程——这绝对是螺旋桨飞机的巅峰之作。”
  “这样看来,用这种飞机,通过俯冲来攻击Me-262,也不是没有可能。”罗恩想。
  “这东西可靠性如何?”
  “新玩意儿,你知道。”那人难得的不好意思的笑了,“不过应该比P-38刚服役那会儿好。”
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玩具
  新到手的战斗机除了速度之外,其他性能几乎都在Me-262之上,但是,速度上的差距,仍然是难以弥补的短板。早期喷气机的油耗巨大,这使得它的航程几乎不可能到达德国上空。比如英国人的“流星”,留空时间就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而已。
  不过这对于美国人来说,依然是个好消息。毕竟,用这东西对抗Me-262,总比用P-51和P-47靠谱。
  “我可以试试这架飞机吗?”罗恩问。
  “啊,将军,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因为我只是洛克希德公司的一名雇员罢了。我的职责只是护理好这些P-81战斗机,并将相关的情况回馈给公司。”
  “那么。”罗恩转向这个飞行中队的中队长,“哈里,给我准备一架飞机,我要飞着试试。”
  “将军,这个……”
  “难道你觉得以我的技术,还不够飞它吗?”罗恩似乎有点不高兴了。
  虽然,罗恩现在已经不是美军中击落数最高的王牌了,自打参与建设“逆十字”以后,他就一直没有机会再上战场了。所以现在,已经有不少飞行员的战绩超过了他。尤其是在最近,一些飞行员的击落数上升得特别的快。就在昨天,有个叫米歇尔的家伙居然在一次出动中,就击落了6架德国飞机。如果不是因为弹药耗尽,他也许还能击落更多。不过罗恩在美国飞行员心中的地位却并没有因为在他击落排行榜上位置下降了而同步下降,相反,因为他在“逆十字”当上了几乎所有战斗机飞行员的“校长”,导致他现在在美国飞行员心中的地位比以前还要高得多。由此可见,当“校长”,确实是一件极其有前途的事情。
  别的不说,就说某世界排名前四的军校的校长,虽然经常打败仗,有一次差点被日本人活捉,后来在和TG党打仗的时候,更是在绝对优势下被打得转进千里。加上生活还很不检点,患有严重的梅毒。如果是个一般的将领,有这么多的毛病,早就养老去了,但这位还是能妥妥的得到罗斯福总统的支持,被自由世界视为英雄。这不就因为他是校长嘛。当然,后来的杜鲁门不吃这套,结果校长也只有悲剧了。(常凯申:娘希皮,奶瓶,又黑我!奶瓶:常公,冤枉呀,俺这次说的真心不是你。)
  “这个,将军,您可以飞它,但是您不能驾驶它飞越海峡。”踌躇了片刻,中队长哈里同意了罗恩的请求。
  罗恩就在飞行员休息室里认真的看了一遍飞机的技术说明。换好了全套的飞行装备。当他从飞行员休息室走出来的时候,两架P-81已经在跑道的一头做好了起飞准备。
  “将军。”就在罗恩准备上飞机的时候,同样披挂整齐的中队长哈里少校走了过来,对他说,“在这次飞行中,我将担任您的僚机。这种飞机后面也有个螺旋桨,所以起降的时候拉出的迎角不能太大,否则,后面的螺旋桨很容易打在地面上的。”
  “谢谢你的提醒。”罗恩向他点点头,“好吧,上飞机吧。”
  坐在座舱里,那个洛克希德的技术人员,又花了近一个小时,对照实物。将所有的起飞、飞行和降落流程给罗恩重新仔细的讲了一遍,并要求罗恩一字不漏的加以复述。
  这样折腾完,都已经是下午5点半了,上天上去转转的时间,最多也就个把小时,然后就得老老实实的着陆了,要不就得飞夜航了。
  依次启动两台发动机,松开刹车,飞机开始在跑道上滑行。
  罗恩轻轻地推动节流阀,怒吼的发动机立刻就让他感觉到这架飞机的不同寻常。飞机的加速非常明显,就像后面安了一个火箭一样。双发飞机的加速一般都比单发飞机好,比如给罗恩带了很多荣誉的P-38的加速性能就相当好。不过和这台家伙一比,P-38的加速都显得温柔了。
  飞机的速度很快上升到了260公里每小时,要是其他的战斗机,早就可以一拉操纵杆,腾空而起了。但是由于后掠翼的影响,这架飞机所需要的起飞速度比一班飞机要大不少。直到这个时候,P-81战斗机才达到了起飞速度。
  非常轻的拉动操作杆,罗恩感觉飞机的前轮开始离地。和大多数飞机不一样,P-81采用了前三点式的起落架,这一点和P-39倒是很相似。
  后轮在地面上又滑行了一段之后,才渐渐离开地面,开始爬升。
  这架飞机的爬升确实不是盖的,比罗恩此前驾驶过的任何一架飞机都要好。(话说,罗恩以前开过的飞机里面,爬升好的也就P-38。)仅仅4分钟多一点,飞机就爬升到了5000米的高度。这个爬升成绩比洛克希德公司宣称的成绩要差一些,但是,罗恩是第一次驾驶它,无法发挥出它的全部实力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罗恩继续爬升到7000米左右的高度上,然后开始试着做一些动作。罗恩先做了个水平剪刀,这架飞机的响应还算不错,滚转起来和一架普通的单发飞机几乎没什么两样,而且在滚转中,无论向左还是向右,速度都完全一样,一点都不受螺旋桨扭力的影响。
  不过盘旋就有点悲剧了,低速盘旋完全没办法和P-38比,最多也就P-47的水平。可是P-47的低速盘旋,这个,这个真是马尾巴穿豆腐——完全提不起来。
  罗恩原本以为高速盘旋的情况会好点,结果,嗯,的确好了点,不比P-47差(P-47的盘旋一直是杯具),在630公里时速以上的时候,盘旋性能甚至比P-38都好。但是?谁会和你在这样的速度拼盘旋?
  爬升还是一如既往的出色,而且抬头的速度也很快,大概也就比P-39差那么一点。这意味着这架飞机可以完成相对半径较小的筋斗。
  很快,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罗恩开始了着陆前的最后一个测试——俯冲。
  罗恩操控着P-81从7000米的高度俯冲下来,飞机的速度迅速上升。在速度达到850公里每小时的时候,罗恩还做了一个桶滚。飞机反应灵敏,一点翼面压缩带来的感觉都没有。直到速度达到900公里的时候,仍然有不错的操控响应。不过罗恩这个时候已经不太敢继续俯冲了。他开始改出俯冲。
  这一大通动作做完,时间已经是下午6点50了。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
  “将军,我们该返航了。”耳边传来了哈里的声音。
  “好吧,返航。”罗恩调整了航向,开始向机场飞去。
  就在这时候,一个东西出现在罗恩的视野里。
  那是一个喷吐着长长地火舌的飞行物,正在距离地面600米左右的高度上高速飞行。它喷出的长长地火舌,在渐渐暗下去的背景下,十分显眼。
  “过去看看,那是什么?”罗恩说。反正油箱里还有足够多的燃料,也就不用急着回机场了。
  那个东西飞得很快,在600米的低空,它居然飞出了640公里左右的高速。好在罗恩的飞机是刚刚俯冲下来的,速度也快得离谱。所以罗恩没过多久就追上了那东西。
  那东西看起来像是一架小飞机,就是没有座舱。在它的尾翼上方,有一个圆筒型的发动机,正在喷吐着火焰。机身上还有一个明显的铁十字标志。
  “我靠!V1导弹?这东西怎么提前出场了?”罗恩不由得大吃一惊。
  V1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巡航导弹。在历史上,这东西是在1944年6月才出场的,现在才43年8月,这东西怎么就冒出来了?该不是自己金手指开多了,干扰了这个位面的历史运行,所以这个位面的上帝受不了了,也开起金手指了吧?罗恩不由得这样想了起来。
  “不过多想无益,反正这事也不能怪我,要怪,就怪奶瓶去吧。”罗恩这样一想,立马觉得心理平衡了。于是,神马“上帝不满”之类的担心也就全丢到一边去了。什么?你问奶瓶是什么?对不起,俺不明白你说啥,呵呵……
  其实,罗恩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纳粹的V1导弹在42年底就定型成功,按原计划,本来就应该是在43年8月到9月派上用场的。但是在兴建发射场的时候,被法国抵抗者发现。情报传到皇家空军那里后,皇家空军立刻就派了500多架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前往正在兴建的发射场围观。结果,发射场被炸了个稀烂,工作人员被炸死了700多个。V1导弹的计划也因此推迟。此后英国人开始狂轰V1导弹的生产基地。结果直到44年6月,第一枚导弹才打出来。
  但是在这个位面,由于某些不可知的原因,法国抵抗者没能及时的送来情报。于是,V1导弹就提前登场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1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