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之鹰击长空(校对)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165

  接着,又是两架Ki-43完成了准备,开始在跑道上滑跑。飞行员把节流阀推到尽头,飞机开始加速。
  “发现敌机!”那两架已经起飞了的Ki-43发出了警报,并且开始向着机场南边飞过去。现在已近中午,太阳正挂在机场的南边。
  高射炮手小泉英树迅速的将20毫米炮的炮口指向南方,强烈的阳光刺得他眼睛发花,他眯着眼睛,隐隐看到有几个影子在晃动。只是他实在无法看清楚,当然也就更没办法开火射击了。
  俯冲而来的P-51的速度太快,而Ki-43的速度却是二战主流战斗机里最慢的之一。那两架已经起飞的Ki-43除了采用迎头攻击的方式,已经无法用其他的方式来拦截敌机了。但是,Ki-43的火力很弱,只有两挺12.7毫米的机枪而已,火力连零战都不如。而且日本的12.7机枪的性能也不尽人意。加上这飞机本身也不算太结实。迎头对射对Ki-43来说的确不是一个好选择。
  但在这个时候,这却是唯一的选择。驾驶着Ki-43的日本飞行员明白,如果放任美国战机冲过去,正在跑道上高速滑行的那两架Ki-43和上面的飞行员就死定了——美国人不可能连这样的目标都打不中。相形之下,和美国战斗机对射虽然就此击落他们的几率并不高,但却可以干扰美国飞机。使他们偏离预定的航线。这些P-51现在的速度很快,射击目标的窗口时间其实很短,偏离预定航线后很可能就来不及重新修正航线,从而对还在跑道上滑跑的战斗机开火了。
  然而,迎头拦截也非常危险,首先,P-51火力强大,不要说在这个时空里,它的火力已经强化为四门射速和初速都达到1000了的20毫米炮,就算是原版的6挺.50机枪,那个火力也不是Ki-43能比的。加上日本飞机普遍的打火机特征(一打就燃,每打必燃),再加上现在太阳在美国飞机的后面(虽然不是正后方),阳光对选择迎面截击的Ki-43的瞄准射击也会有干扰。迎头对射简直就是在和死神跳贴面舞。
  两架Ki-43没有任何犹疑,他们朝着呼啸而下的P-51直扑过去。双方在相距800米的时候就开始开火——美国人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在迎头攻击时有这样远的射程,日本人这样做则纯粹是为了干扰美国人。
  双方的飞机都在一边喷吐着弹雨,一边翻滚着闪避。800米的距离对于迎面对冲的战机来说非常短。不过短短的几秒钟,双方就交错而过。
  在刚才的对射中,米老鼠编队的长机乔治的P-51挨了两发子弹,好在都没有命中要害。但他的对手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乔治至少命中了它两发20毫米炮弹,其中一发切掉了它的一小段机翼,另一发让它燃起了火焰。如果不出意外,这架飞机基本已经可以算成被击落了。
  僚机特里的飞机在刚才的对射中没被击中,但也没能击中对手,大家都在疯狂的做桶滚,结果打出去的子弹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在刚才的对射中,米老鼠编队偏离原本预定的航线,结果他们从跑道上空飞过时没来得及攻击刚刚飞离地面的那两架Ki-43。
  不过如果就此认为那两架Ki-43就安全了却未免过早,因为就在米老鼠编队的后面,又有两架P-51呼啸而下,在这两架飞机的机翼上,都画着一只得意洋洋的迈着方步的唐老鸭。
  刚刚飞起来十几米高的两架Ki-43毫无反抗余地的被这两只唐老鸭打了下去。又有两名富有经验的飞行员壮烈玉碎。机场防空炮虽然拼命开火,但是,还是什么都没打下来。
  偷袭成功的几架P-51一直冲到高炮火力射程外才转过身来,这时候,刚刚被乔治击中了的那架Ki-43也掉下去了。不过飞行员成功的跳了伞。剩下的一架孤零零的Ki-43并没有追过来找死,而是在高炮的火力圈里打着转转向上爬。这架飞机刚刚得到了加藤的命令:爬到高处,监视是否还有准备前来偷袭的美国飞机。而那司机美国战斗机也没有再冲过来,他们也开始在小口径高炮的火力圈外开始盘旋爬升。
  这时候,那些一贯反应迟钝的大口径高炮终于反应过来了,他们开始向着四架P-51开火。其实这些高炮的火力很稀疏,加上有没有无线电引信这样的高科技玩意。对战斗机的威胁相当有限。但已经占足了便宜的美国战斗机并不打算冒险,他们豪不犹豫地扭过头,向远方飞去。
  也就在这个时候,通过无线电,桥本发回来了最新的消息——发现数量庞大的美军战斗机群。飞机数量估计在己方两倍以上。
  加藤知道,刚才因为这几架美国飞机的偷袭,整个机场又乱成了一团,现在再起飞机群去支援桥本肯定是来不及了。作为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他很清楚,在空战中,在其他因素方面大致均等的前提下,数量占优势的一方会拥有很大的优势,而当数量比达到二比一以上的时候,那就几乎一定会出现一面倒的碾压式的局面。但他现在除了为他们祈求天照大婶的保佑之外,就什么都做不了了。
第八十三章
围观
  就在密支那机场再次遭到美军偷袭的时候,桥本的机群也遭到了美国战斗机群的围观。最初,他们发现远远地吊在后面的P-51的数量从四架变成了八架,然后又变成了十二架。取得了数量优势的美国战斗机开始加速,现在美日机群之间的距离正在迅速的缩短。几乎一眨眼,双方的距离就从4公里左右,缩短到不足两公里。
  显然,空战已经不可避免了,桥本开始指挥机群转向爬升,为即将展开的空战做准备。桥本不是第一次和美国人的P-51交战,但这一次空战和桥本以前经历过的任何一次交战都不一样。那时候,P-51被运输机拖住了,从来没有飞得这么快过。
  桥本原本对P-51的经验是,Ki-43可以轻松的通过一个垂直面上的跟斗咬住他们的6点。不过现在,桥本知道,这一招现在未必管用了,以P-51现在的速度,就算Ki-43咬住它的6点,也无法形成真正的威胁。
  所以,桥本准备通过小半径水平盘旋来对付P-51。现在P-51的速度很高,这样它们在水平盘旋的时候,盘旋半径就会大得惊人,以至于根本不可能咬住水平盘旋半径要小得多的Ki-43。
  有些家伙为了减小盘旋半径,会傻不拉几的降低速度,放下襟翼然后死命的拉操纵杆。桥本现在就要努力的诱使美国人这样做。所以,桥本和他麾下的那些Ki-43并没有拿出全力,做出一个让P-51无论如何也跟不上急转,而是小心的控制着转弯的角速度,好让那些美国佬觉得,只要自己的弯转的再急一点,就一定能咬住他们的六点。只要美国人这样做了,桥本有把握在几个动作之内,就让美国飞机的速度下降到与Ki-43相当的地步。然后就可以以长击短,利用Ki-43举世无双的水平盘旋性能,吃定那些在低速段既不会转,也不会爬的P-51。
  然而,美国人却并没有按照桥本的如意算盘来飞行的义务。就在Ki-43在他们面前开始转向的时候,几乎所有的P-51都做了个向上拉起的动作,靠着六百多公里的速度,他们迅速的跃升到比Ki-43高得多的地方。这种跃升,也使得他们的速度迅速下降,然后他们向着日本人的方向做了一个滚转,接着猛的一拉机头,向着正在水平转弯的日本飞机猛冲下来。
  这个动作叫作“高呦呦”,在原来的时空里,这个动作是在朝鲜战争中,由一位不知名的中国飞行员发明出来的。这个动作的精髓就在于通过控制速度和高度的相互转化,让拥有更高能量但水平盘旋性能不如对手的战斗机能在不损失过多能量的情况下牢牢地咬住对手。
  在罗恩的“逆十字”部队里,这个动作,以及与之对应的“低呦呦”动作,都已经是烂大街的基础技术动作了(这个时空的美军飞行员们甚至把这两个动作命名为“高罗恩”和“低罗恩”),但是在缅甸,在桥本他们以前经历过的空战中,因为低速的运输机的拖累,P-51几乎从来没有取得过对Ki-43的压倒性的能量优势,也就基本上没啥机会使用这个战术动作。
  这个动作完全出乎了桥本的预料。所以他和他的机群也没能做出最合理的防御动作。十二架P-51呼啸着俯冲下来,牢牢地咬在Ki-43的6点钟方向上,而且依靠重力加速度的帮助,P-51和Ki-43之间的距离迅速的被拉近,有些射击交汇点设置得较远的P-51已经开始开火射击了。
  处在危险中的Ki-43们开始做急转以期摆脱P-51的攻击。但是这个时候,大机群混战和小机群对抗的差别就显示出来了。在双方加起来不过几架飞机的小机群对抗中,Ki-43只要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出一个急转,P-51就只能放弃这次攻击,重新拉起来等待下一个机会了。但在大机群战斗中,急转这种动作却很可能带来另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从张三的枪口下转了出去,却一头撞在了李四的炮口下。在这一轮攻击下,有两架日本飞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打了个粉碎。
  剩下的一些Ki-43虽然躲过了这一轮的攻击,但是在慌乱的躲闪中,整个队形也完全乱了套。现在,美国人的P-51再次向上拉起,显然,他们准备故伎重演,再来这么几次。
  在刚才的攻击中,桥本用一个急转躲过了美国人的攻击。但他明白,如果再让美国人发起几次这样的攻击,整个机群,肯定都得完蛋。他必须马上拿出对策。
  “马上组成园阵,相互保护6点。”来不及细想的桥本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剩下的Ki-43如果组成一个首尾相接的园阵,的确可以提高自身的防御力,但是,这种防御力的提高几乎是以完全放弃攻击为代价的。桥本现在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机场的增援上面了。如果密支那机场起飞的Ki-43能及时的前来救援,如果前来救援的机群和自己加在一起能够形成对P-51的数量优势,也许,自己麾下的这些Ki-43还能安全的飞回去一些。
  但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增援,那结果简直就不堪设想。
  这种园阵罗恩也有所了解,他知道,这种阵型本来是攻击机在面对战斗机攻击时摆出来的防御阵型。没想到日本人居然把它用在战斗机上了。
  理论上,这种阵型的确可以保护住每一架飞机的尾部。当你进入一架飞机的6点钟方向发起攻击的时候,你也会自动的把自己的6点钟卖给了另一架敌机。利用这种办法,攻击机在面对战斗机的时候常常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但是,Ki-43和攻击机可不一样,大多数攻击机都相当的结实,他们的抗打击能力可不是Ki-43这样的脆皮飞机能比的。而且大多数攻击机的火力也比Ki-43凶猛的多。所以,要砸开由Ki-43组成的园阵,要比砸开IL-2这样的攻击机组成的园阵要简单得多。
  “轮流俯冲,集中攻击一到两个目标!”通过无线电,罗恩发出了这样的指令。
  于是P-51们又一次俯冲下来,他们以四架飞机为一个小组,集中攻击一个目标。如果这个目标不闪避,P-51绝对能做到对他们一击毙命。如果他们急转闪避,且不论他们是否能躲得过四架战斗机的轮流攻击,单就闪避这个动作本身,就已经宣告了园阵的崩溃。至于Ki-43的反击,考虑到Ki-43只有两挺12.7毫米机枪而已,就是让你命中个几发,也不见得就会怎么样。
  果然在这一轮攻击之下,Ki-43排出的这个不伦不类的园阵就完全崩溃了,咋残余的八架Ki-43中又有两架被击落,一架被击伤。
  而这时候,又有8架P-51赶到了现场。
  这几架战斗机的到来,打碎了日本人最后的幻想。桥本发出了他最后一份指令:“分散突围。”就驾着他的Ki-43迎面向一架P-51直扑过去。接着就在和美国飞机的迎头对射中,被打成了一个火球。
  残余的日本飞机四散突围,可惜他们的速度太慢,根本就突围不出去。除了一架Ki-43靠着钻进附近的山谷里得以逃生之外。其余的战斗机全被都被毫不留情的击落了。
  ……
  印度,第十航空队
  毕赛尔将军和罗恩站在跑道的尽头等待着战斗机部队的凯旋。一架又一架的战斗机陆续在跑道上降落。这一天的空战战果辉煌,第十航空队的战斗机部队一举击落十九架敌方战斗机,而自己却几乎毫发未伤。罗恩证实了自己的提前清场战术的有效性,也让自己进一步坐实了美国陆航第一战斗机战术专家的位置。P-51也借此战证实了自己的确是了不起的战斗武器。在缅甸战场上获得的经验将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经验将来注定会在欧洲以及将来对日本的总攻中大放异彩。
  ……
  密支那机场
  对于日本人来说,这真是无比悲剧的一天。在事先得到了警告的情况下,却被美国人打成这样,这让每个还活着的日本飞行员都颇受震动。即使是最傲慢的家伙,也不得不承认,:和美国的新战机相比,日本的Ki-43已经全面落伍了。晚饭后,加藤将军将所有飞行员集中了起来,开始讨论这一战的得失以及以后的战术。会后,在航空战队内部他们做出了这样的总结:
  1、此次失败,首先源于预警不足。美国战斗机就是利用夜航的方式,避开了几个关键的瞭望哨,打了皇军一个措手不及。为此,必须增加瞭望哨的数量,并在机场周边布置更多的瞭望哨。
  2、机场屡屡遭到袭击,暴露出了机场防空力量的薄弱,也暴露出高射炮布置位置不合理的问题。必须加强对机场的保护,在燃油充足的情况下,机场上空最好能随时保证有护卫机场的战斗机。
  3、战斗机性能落后,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①,最高速度太低,导致在战场上追也追不上,跑也跑不过。②,火力太弱,对敌机做不到一击必杀。而敌方的攻击一旦命中,几乎都能造成致命的损失。希望能尽快补充一些速度更快的战机。
  同时,航空战队也对外发出了战报,宣称在这一天的战斗中,英勇的大日本皇军陆军航空队第61战队以损失战斗机两架的代价,击落了四十三架美国战斗机和十一架C-47运输机。大日本帝国的武运,如日中天,势不可挡。
第八十四章
反击
  6月14日的空战之后,驻扎在密支那机场的日本陆航第64战队的活动频率一下子降低到了几乎没有任何活动的地步了。此后的近一个星期里,通过驼峰航线飞往昆明的运输机再也没有遭遇过哪怕一次拦截。甚至,那些执行游猎任务的战斗机,也再也没有看到一架在空中飞行的日本战斗机。
  “呸,什么飞在空中的日本战斗机,就连停在地上都没看到。他们大概把那些飞机都藏起来了吧!真该死,这样下去,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王牌?”巡航归来的克里斯蒂坐在飞行员休息室的沙发上,一边打扑克,一边不停地抱怨着。
  “闭嘴,小子!打牌认真点!跟你一组,我真是找了个猪队友……尼玛的,你怎么能出这张牌!”
  ……
  第十航空队作战室
  “长官,你来看看这些照片。”一个参谋把一些航空照片递给罗恩。
  罗恩接过照片,把它们在办公桌上一张张的摊开来。
  “嗯,这些都是高射炮?”
  “是的,长官。”那位参谋在一边继续解说道,“长官你看,这一张是前天的,这一张是昨天的,还有着一张,是今天的。”
  在这三张照片上,可以明显看到高射炮数量的增加。
  “长官,您看,这是日本人的一式37毫米高炮,这种炮性能不错……这个是二式20毫米高炮,数量增加了一倍……还有这里。”那位参谋又拿出一张照片,“在这里,在跑道的南边,离机场大概有3.5公里,日本人好像又建了一个高炮阵地,装备了37和75毫米高炮。”
  罗恩想,这多半是因为偷袭机场的飞机大多都是从南方进入的吧。所以他们在这片地区布置了更多的高炮。
  “另外,这里,还有这里,都发现了日军的观察哨。”
  ……
  在雨林中的一棵巨大的榕树的树冠上,几个脱光了上衣的日本兵正在四处张望。其中一个举着望远镜,还有一个还拿着一个笔记本。
  “现在已经是下午4点半了,估计不会再看到美国鬼畜的飞机了吧。他们一般这时候都回去了吧。”
  “前几天都是这样,但我们还不能回去,天不黑,就必须坚守岗位。只要我们作好记录,加藤将军就一定能找出鬼畜们的破绽,然后打他个落花流水。”
  “那当然,鬼畜都是胆小鬼……而且听说我们马上就要反击了,只要等我们的摸准了他们的活动规律……”
  ……
  在距离机场不远处的另一棵大榕树下,几个地勤人员正在给一架Ki-44盖上防雨的帆布。
  ……
  64战队作战室
  司令官加藤正在召集下属开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1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