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之鹰击长空(校对)第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165

  “罗恩,你知道我们的新编队的防御效果提升了多少吗?”没等罗恩反应过来,他就直接给出了答案,“机枪手向敌人射击的机会增加了接近一倍!这下子……不过箱子打开的那一刻是我们的弱点,下午再专门练练!”
第六十章
绝不闪避
  第二天,305轰炸机大队准备对位于法国布雷斯特的一处潜艇基地发起攻击。这个地点距离英国不算远,几乎全程都在皇家空军的喷火的护航范围内。但是敌人对于这个目标的防御也极为严密。
  1942年11月和12月,德国的潜艇部队对盟军商船队的攻击正处在最辉煌的时期。由于狼群战术的成功,使得德军击沉的商船在吨位上已经明显超过了盟军的生产量。能够运到英国的物资不断减少,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和狼群战术就像一根牢牢的套在了英国人的脖子上并在渐渐收紧的绞索,让联合王国感到了窒息而死的危险,丘吉尔首相后来说过,在战争中最危险的时候不是德国人的轰炸机如黑云压城的不列颠之战,而是42年的无限制潜艇战高潮的时期。“它们第一次让我对战争的前景感到怀疑,感觉到失败的危险。”(《丘吉尔回忆录》)
  正因为潜艇带来的威胁是如此之大,所以现在盟军方面几乎把一切的打击力量都放在如何对付潜艇上了。潜艇基地,潜艇制造厂,以及相关的其他工厂和设施都成为了轰炸机部队重点的打击目标。布雷斯特是纳粹德国在大西洋上最重要的潜艇基地之一。对它的打击更是重中之重。
  轰炸机部队将在下午出发,目的是要确保抵达德军潜艇基地的时间是当地时间下午5点半左右。这是一个精心挑选的时间。此时的太阳已经偏向西方,但光线仍然较为强烈,尤其是在无遮无拦的7000米的高度上。试图发动迎头攻击的敌机会发现他们将不得不面向太阳发起攻击,而太阳那强烈的光芒将干扰他们的视线,使他们的攻击精度下降。
  下午3点钟,罗恩登上了一架B-17“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而李梅则在另一架飞机上坐镇。整个305轰炸机大队几乎倾巢而出,24架轰炸机组成2个箱型编队开始浩浩荡荡的飞向目标。半个小时后,303轰炸机大队的20架B-17也出现在视野内。就是不知道克拉克盖博是不是也在这次出击的机群之中。
  十分钟后,机群再次扩大,来自306轰炸机大队的12架B-17也加入了进来。
  在接近英吉利海峡的时候,在罗恩的耳机里传来了新的呼号:
  “我们是英国皇家空军第52战斗机大队,小伙子们,见到你们很高兴。我们将为你们护航,祝一切顺利!”
  从窗口向外望去,不久就看到一群皇家空军的喷火出现在编队的前上方。从窗口望过去,可以看到那些姿态优美的战斗机的特有的椭圆形机翼在风中微微的颤动。
  英吉利海峡并不宽阔,在加莱附近最窄处只有大约40公里左右。不过现在机群并不是直接由西而东的穿过海峡,目标在英国的东南方向上,机群将先向南飞一段,然后再转向东方。以确保扑向目标的时候太阳在他们的正后方。
  三十分钟后,机群开始转向东方。就在此时,罗恩的耳机里传来了护航的喷火战机那里传来的消息:
  “前方发现德军战斗机!我们将尽量保护你们,祝好运!”
  罗恩明白,德国人的雷达早就发现了他们,这一队前来拦截的战斗机的目的也许倒不在于击落轰炸机,而在于消耗喷火的燃油。
  喷火系列战斗机是一个不朽的传奇。这种线条极其优美的战机在整个战争中不断的改进,拥有数十种改型。它从战争爆发的第一天起就是皇家空军的骄傲,一直到战争结束,它都是性能最为优秀的战斗机之一。几乎可以说在二战中的任何一个时刻,喷火在相对于任何一个对手都能在某个性能上获得优势,比它快的没他能爬,比它会爬升的没它会转弯,比它会转弯的没它快。无论对上谁,它总能找出相应的对策。
  不过喷火也不是完美的,它有两个问题一直都没能改变,这两个问题就是:皮薄腿短。
  所谓皮薄指的是抗打击能力不好。当然这也得看是和谁比,和老美的那些钢铁厂的产品,诸如P-47雷电、P-38闪电、甚至是老式的P-40,以及海军的F4F、F4U之类的相比,或者和德国人的FW-190A8之类的重装上阵的哥们比,这家伙绝对算薄皮大馅,但要拿去和日本的那些飞机比,喷火的防御也还能算不错。
  但腿短那可就是真的太短了,这家伙就是一机场围墙保护者。嗯,这样说夸张了点,但要说它就是一海峡保卫者绝对一点问题都没有。它的作战半径小的可怜,最多也就能在英吉利海峡一带转转。现在的这种航线已经在他们的航程极限上了,如果再和德国人的飞机纠缠一下,(空战中,油耗会高的惊人)就绝对没办法把他们一直护送到布雷斯特了。
  果然,几分钟后德国战斗机退走了,那队喷火又护送了他们几分钟,然后就在无线电里道了声抱歉,然后摇摇翅膀,飞走了。唉,夕阳无限好,喷火跑路了。前面的路就必须靠轰炸机自己了。
  “保持队形,无论发生什么,不得闪避!”从耳机里传来李梅镇定的声音。
  在前方,广袤的欧洲大陆渐渐出现在飞行员们的眼中。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一大群德国战斗机。
  威廉·格林是一位FW190战斗机飞行员,以前一直在在东线服役,在战斗中,他凭借自己超凡的技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果,迅速的成长为一位超级王牌。在某次战斗中,他更是一次击落7架苏军的IL-2攻击机,创下了一个奇迹。因为他一下子就干掉了7个,加上他的名字又正好和编辑《格林童话》的格林兄弟中的一个一样。队友们一下子就想起格林童话中那个“一巴掌打死七个”的小裁缝。于是他就有了两个外号,一个叫“巴掌”,还有一个叫“小裁缝”。
  到了西线之后,“巴掌”才发现,世界上有的是比IL-2更结实的飞机。第一次攻击B-17的时候,他几乎把炮弹打光了,才把一架B-17打成重伤。而他自己一不小心,还被.50啃了两口。
  好在后来开始实施的迎头攻击方式给拦截带来了转机。这种攻击方式使得执行拦截任务的战斗机受到的攻击最小,暴露在轰炸机自卫火力下的时间也最短。更重要的是:这样迎头冲上去的方式带给轰炸机飞行员的压力更大,面对迎头直撞过来的敌机,很多飞行员都会下意思的闪避,这样一来,轰炸机的队形就有可能被破坏掉。
  不过这次,对面的轰炸机的队形好像和前几次又有了变化。好像分成了好几层,看上去就像一个大箱子。不过现在也没时间管这些了,按照原计划,迎头扑上去吧。
  随着双方距离的接近,“巴掌”立刻就感受到了新阵型的威力。以前在迎头攻击的时候。他只会受到对面那一架轰炸机上向前的那一座机枪塔的射击,但现在,处于这架轰炸机侧上方的两架飞机,也开始用机腹炮塔向他射击。
  依靠着FW190那极为出色的滚转,巴掌轻松的就闪过了这些攻击,但这个闪避动作也严重的干扰了他的瞄准,他勉强的打出了一串炮弹,但这些20毫米炮弹大部分都打空了。也许有一两发能击中敌机,不过除了在敌人庞大的机身上留下一两个小洞,对敌机的杀伤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击不中,轻轻一拉杆,“巴掌”和那架轰炸机交错而过,他的FW190就冲进了轰炸机的箱型编队当中。穿过这些轰炸机的编队只需要几秒钟,但就在这几秒钟里,至少有四个炮塔,8挺以上的.50机枪在从不同的角度同时向他开火。好在巴掌在飞行方面,尤其在闪避敌人的攻击方面似乎的确有一种特殊的天赋,他有些时候甚至能在完全没有发现敌人的情况下靠本能的动作躲过敌人的偷袭。
  这一次他依旧在敌机的火力网里面找到了一个空隙冲了出去。虽然先后受到二十余挺.50机枪的围攻,但“巴掌”依旧毫发无伤。
  不过和“巴掌”一起发起冲击的其他飞机就不见得有这样的运气了,至少,“巴掌”的僚机情况就不大好。他的飞机被十几发.50机枪弹命中。发动机受损,机油喷了出来,吧前风挡全遮住了。而且副翼也被打坏了,看来,他必须撤退了。飞机受损严重,能不能飞回机场,还很难说,不过至少可以跳伞。
  在这第一轮攻击中,305轰炸机大队的20架轰炸机除了一架出了点问题,其余都基本完好,倒是发起突击的那些FW190A和Bf109G吃的亏更大,两架FW190A受损退出了战斗,还有一架Bf109G也被击中了,它的受损情况更严重,估计……嗯,飞行员已经跳伞了。
  不过出了麻烦的那架轰炸机正好是罗恩所在的那架,一架直冲过来的Bf109G所发射的13毫米机枪弹打死了机长,副驾驶也被打成重伤。如今操纵这架飞机的是原本来做观察员的罗恩。
  “罗恩,你没问题吧?”耳机里传来李梅的声音。
  “没事,我勉强也能开这种飞机,虽然我不太习惯方向盘。”罗恩拿起话筒回复。从风挡上的那几个大洞里吹进来的狂风立刻就把他的声音吹散了。
  “说什么呢?我听不见!你就记住!不管敌人怎样攻击,永远不要做闪避动作,永远不要!”
  如果说一架飞行在天空中的B-17是飞行的堡垒,那么,组成箱式编队的B-17机群就是飞行的棱堡,只要阵型不乱,它就没有射击死角,攻击者无论从哪里发起攻击,都会受到多架飞机上的自卫机枪的集中攻击。
  第一次迎头攻击结束后,要再绕到迎头位置需要不少时间,战场上可没这么多时间可以挥霍,所以拦截机群不得不从侧向发起攻击。这样一来,他们暴露在自卫机枪的火网中的时间也就更长了。这一轮攻击中,又有数架轰炸机中弹,但是皮粗肉厚的他们基本上没啥大碍。相反倒是攻击者又一次蒙受了损失。在攻击305轰炸机大队的箱型编队的敌机中,有3架战斗机被击落,其中包括一架FW190A,另有一架受伤撤出战斗。
  不过正在攻击其他轰炸机部队的轰炸机群的德国人倒是占到了点便宜,303的机群在德军的第一轮的迎头攻击中就有好几架轰炸机受损,队形也出现了混乱。这么一来,几乎所有的德国战斗机都像见了血的蚂蝗一样的盯了过去。现在303那边自然苦不堪言,而李梅的305这边倒是压力大减。两轮攻击之后,似乎就再也没有敌机愿意向他们发起攻击了。
  这时候机群也已经进入到了高射炮的射击区。罗恩的耳机里再次传来李梅那镇定自若的声音:
  “保持队形,不要闪避!我们能顶住!”
  一发发大口径高炮炮弹在机群附近爆炸,天空中一瞬间就布满了炮弹爆炸后留下的黑色的云团。就像一朵朵黑色的,象征着死亡的黑玫瑰。罗恩双手紧紧地握住方向盘,心里不停地叨念着:
  “保持航向,保持航向,保持航向!”
  所有的敌军战斗机都退去了,他们可不敢追到这里,高炮可没长眼睛,万一让自己人的高炮打到了,那可真是太悲剧了。
  一发127毫米的炮弹就在罗恩前面一点爆开了,冲击波震得这架飞机就像是处在惊涛骇浪中的一条小船。但这架飞机仍然坚定地飞向前方,直接穿过爆炸的硝烟形成的死亡玫瑰,毫不闪避,一直向前!
  “接近目标!下层轰炸机加速!准备投弹!”
  随着李梅一声令下,B-17的弹仓打开了,一枚枚炸弹呼啸而下,不一会儿地面上就猛地冒起一串串的火球,然后是冉冉升起的硝烟。
  “完全覆盖目标区域!小伙子们干得漂亮!继续保持队形,爬升,返航!”
  从高空看,一条由拖着长长的银色航迹的轰炸机群组成的大河在布雷斯特上空转了个弯,开始向西北方向飞去……
  在归途中,他又一次遭到德军战斗机的攻击,但面对305轰炸机大队那牢不可破的箱式编队,已经见识过它的厉害的德国人最终也只能黯然退去。
  20分钟后,轰炸机群于前来接应的皇家空军的喷火战斗机群会和。当华灯初上的时候,轰炸机编队终于安全的返回了机场。
  这一战,美军总出动轰炸机56架,在敌机的拦截中303轰炸机大队损失轰炸机3架重伤3架,击落敌机2架,击伤1架;306轰炸机大队损失轰炸机1架,重伤2架,击落敌机0架,击伤3架;而李梅的305轰炸机大队的轰炸机不但自己无一损失,无一重伤,还在空战中击落敌机4架,击伤3架。箱型编队的威力显现无遗。
第六十一章
新反潜方法
  第二天,侦察机送来了李梅他们轰炸后布雷斯特的航拍照片。依据判读,他们投下的炸弹的确覆盖了目标区,但是效果却很不理想。照片显示,最重要的目标——潜艇洞库根本就不是一般的炸弹能够啃得动的。恐怕只有巨型炸弹才能撼动它,这种级别的炸弹,普通的弹仓容不下,B-17也带不起,在B-29出来前,只能用英国人的兰开斯特轰炸机。加上现在还没有精确制导技术,想要让巨型炸弹准确命中,就必须让轰炸机低空进入,这样高炮对轰炸机的威胁就会大大增加。让笨重但并不算结实的兰开斯特大白天的低空进入,简直就是让他去自杀。
  看来指望通过打击洞库来遏制德国潜艇的战斗力是没有指望的了。要遏制他们,也许就得攻击远在德国境内的一些配套工厂了。但以第八航空队现在的实力,很难完成这样的任务。而要强化第八航空队的力量,就必须有足够的后勤保障,要有足够的后勤保障,就必须能打破德国潜艇的封锁。这样,针对潜艇的战略轰炸就进了一个怪圈。所以,至少目前想靠战略轰炸来解决潜艇的问题是肯定没戏了。
  正因为这一点,所以虽然昨天的战斗证明了李梅的新战术极其成功,但今天一看到轰炸后的航拍照片,李梅几乎连饭都吃不下了。解决不了潜艇的问题,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就是不可能的,而李梅倾注了全部的心血研究的各种战术也就会变成毫无用处的屠龙之术。这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事实上,把德国潜艇基地作为重点目标,就出自李梅的建议。
  但李梅是没这么容易打到的。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没有上过任何军事院校,没有任何军方背景却最终能够成为美国战略空军总司令的人,这个一向为自己的冷漠无情感到自豪的家伙没那么不堪一击。事实上,李梅几乎在短短几分钟内就摆脱了负面情绪的影响,拉上饭还没来得及吃完的罗恩,一头扎进了作战研究室。
  “既然无法在它们的窝里,摧毁它们,就只能去海上找他们的麻烦了。”
  “你是说我们到海上去轰炸潜艇?”就算一向以大胆和喜欢异想天开而出名的李梅也愣住了,“攻击移动目标可不是4发轰炸机的强项。”
  “不在于真正击沉多少潜艇,而在于使他们无法随意攻击目标。”罗恩说,“我曾经在潜艇上呆过一段时间,听一位艇长讲过潜艇作战的一些情况,另外我和海军的一些家伙关系不错,他们也在闲聊的时候和我谈到了德国人对潜艇的使用……”
按照罗恩的说法,潜艇在水下潜航的时间和速度都是非常有限的。一艘潜艇靠着蓄电池,在水下以最高速度(一般也就十几节,和商船相当)航行,最多一两个小时就会耗尽电能。因此,潜艇的大范围机动,靠的主要还是在海面航行。而且,孤零零的一条潜艇,根本就没办法对付有护航舰只的商船队,他们必须依靠狼群作战。也就是一条潜艇发现商船队之后,就利用无线电上报其构成、航向等相关信息。而德国人的海军部则指挥在商船队前方的潜艇集中到商船队将要经过的某个点等待。当商船队经过这一点的时候,往往会是晚上。狼群就在夜幕的掩护下,浮上水面向运输船队发起鱼雷攻击。(这样做,专门用来探测水下目标的声纳就毫无用武之地了,而且因为潜艇比较低矮,从高大的护航舰只和商船上望过去,漆成深蓝色的潜艇会完全融入到黑暗的海洋背景中,要找到他们就像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在一间没有灯的煤仓里找一只全身漆黑的猫。相反,从位置较低的潜艇上看过去,高大的军舰、商船都会在比较明亮的天空背景下显露无疑。什么,打开探照灯?这不是自己暴露自己的位置吗?在漆黑的海上,主动把自己暴露在敌舰眼前,找死呀!顺便说一下,本书主角在在第三节夜闯苏里高海峡的时候,很多读者因为没在这里遇到敌舰而遗憾。其实遇到了也没啥事情,谁都不敢打着探照灯在潜艇出没的大海上乱晃,遇到了日本人也看不到他们。)
  “嗯,听你一说,我觉得如果我们能派出大量的长程巡逻机,就能在很大一片范围内迫使德国人的潜艇潜入水中。使他们无法快速机动。他们也就没有办法及时的在关键的区域集中起狼群。”李梅面露喜色,但他马上又皱起了眉头:
  “不过你看看海图,从这里到这里,这里有很大的一片区域是岸基航空兵飞不到的地方,却是商船队的必经之地,德国人仍然能在这里给我们致命的一击。派出航母护航也许会是个好办法。”
  “用航母护航,成本太高了吧?”罗恩说,“现在,整个太平洋都只有两条航母了,让航母来干这个?太奢侈了吧,太平洋的那些家伙还不得疯了?”其实他不是不知道最终的解决办法,但是如果什么办法都从他那里出来,该不会被人当妖怪吧。反正李梅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启发一下,他一定能够自己找出办法来的。
  “那么,水上飞机母舰怎么样?”
  “我听说大西洋的海况很不好,大多数时候风浪都很大,水上飞机很多时候根本没法起飞。”
  “那小型航母怎么样?”
  “小型航母其实并不便宜,载机数量又少,抗打击能力又差,斯普鲁恩斯将军说过,造这种东西,还不如造大型舰队航母呢。就像小日本辅助船只改出来的那些小型航母,哪次在海战中起到什么像样的作用了。”罗恩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但在说话的时候却故意把“小日本拿辅助船只改出来的小型航母”说得很重。
  “哦,这样呀。”李梅很是失望,他摇了摇头,抓起面前的咖啡杯,猛喝起来,这个草根出身的军官根本就不知道优雅为何物。突然,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大大的眼睛几乎要从眼眶里跳出来了,他的喉结一上一下的剧烈震荡,随着一阵剧烈的咳嗽,满口的咖啡就如火山爆发一般喷涌而出,喷得坐在他对面的罗恩满头满脸都是。
  “咳、咳……你刚才……咳、咳……”李梅一面剧烈的咳嗽,一边用左手紧紧地抓住衣服,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咳、咳……你刚才说……咳、咳……日本人……”
  罗恩赶忙扶住他,一边伸出手去帮他拍拍背。
  “你没事吧?”罗恩关切的说。
  “没事,没事了。”被咖啡呛得咳嗽了半天的李梅总算恢复过来了,他用两只手紧紧的捏住罗恩的双肩,用力之大让罗恩都感到了疼痛。他双目炯炯的盯着罗恩,“罗恩,刚才你说日本人用辅助船只改装成小型航母?日本人真是太可爱了!”他完全不顾罗恩的反应,自顾自的一口气说了下去:
  “日本人能做的,我们一样能做!我们也可以用辅助舰只改出轻型航母,反正我们只需要用它反潜,它根本不需要参加激烈的战斗,什么防御呀,装甲呀,统统可以放弃!我们还有那么多的商船,我们也可以把他们改成这种专用反潜航母。这没问题吧,罗恩?”
  “速度可能是个问题,商船速度太低,甲板风不够强,会影响飞机的起落。不过我们和日本人不同,我们有弹射器,并不完全依靠甲板风。我想,这个计划应该可行。”
  “哈哈!”李梅松开握着罗恩肩膀的双手,他双手握拳,举向天空,仰头高呼:“万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1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