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之鹰击长空(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65

  “还有什么问题?”海因里希的声音一下子变得又细又尖,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了泰国的卖国贼。(不明白?嗯,法国的卖国贼叫法奸,美国的卖国贼叫美奸,泰国的卖国贼叫什么呢?)
  “滚转还是不如单发飞机呀。”
  “哦。”海因里希似乎长长地出了口气,说话的声音也随之正常了起来,“这个实在没办法。你知道,有两个发动机舱在机身两侧,滚转的时候需要克服它们带来的反向力矩,当然没法和单发飞机相比了。不过,也许你不知道,在某个速度段,P-38可以滚转得超级快,比大多数单发飞机都快!”
  “估计那时候,因为翼面压缩,飞机的操纵性能已经下降到一塌糊涂了吧?”罗恩又狠狠地浇上了一瓢凉水。
  “你居然知道翼面压缩?老肖恩告诉你的吧?这确实是我们遇到的一个大问题。不过,我想一般情况下你不需要飞到那么快的吧?”
  “其实真的有一种设计方案可以让双发战斗机的滚转不亚于单发战斗机,在任何速度段都是!”罗恩轻轻地抛出了这个重磅炸弹。
  “什么!你不是开玩笑吧?”海因里希瞪大了眼睛盯着罗恩,“有甚么方案,你说说看?”
  “将两台发动机分别放在机头和机尾的位置上,各自带动一个螺旋桨,两个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扭力可以相互抵消。这样就没有挂在机翼上妨碍滚转的发动机舱了。你觉得这个方案如何?”
  “这……”海因里希沉思了起来,片刻之后,他猛地跳了起来:“好办法!真是天才的构想!我们马上……”
  他停了下来,望着罗恩,罗恩也望着他,露出一副笑容:“这个设计我已经申请了专利了。而且,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可以应对翼面压缩效应的专利……”
  这种把两个发动机一首一尾配置的方案其实不是罗恩自己想出来的。它是罗恩原来的时空里纳粹德国在快要灭亡时设计出的一种方案,这就是著名的道尼尔335。
  至于另外那个专利,更是罗恩前世见惯了的东西——后掠翼+翼刀的组合而已。
  后掠机翼不但能减少高速阻力,也能延缓翼面压缩效应的出现,但它也存在着附着在机翼翼面上的低速气流向翼尖积累,最后导致翼尖失速的问题。
  这是这个问题阻碍了后掠翼在飞机上的应用。解决的方法很多,什么前缘锯齿呀,什么吹气襟翼呀,不过在一切办法中,最简单有效的绝对是翼刀。也就是在机翼上沿着前进方向放上一块隔板,从而阻止低速气流向翼尖堆积。有的时候,复杂的问题,可以用极为简单的办法来解决,就看你想到了没有。
  “这两个专利极为重要,公司无论如何,必须把它拿下来!”在罗恩走后,海因里希立刻去面见公司总裁,并向他做出了这样的报告。
第二十六章
啊,可爱的38
  “嘿,我说罗恩,陆军有啥好的呀,还是来我们海军吧。”和不知道是约翰·撒奇海军少校第几次对罗恩说起这个了。
  “嗯,机场永远不会被击沉,还有……”罗恩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思考了一会儿说。
  “切,机场还罢了,你们陆军的飞机那里比我们好了。”彼得罗夫立刻跳起来反对。
  “不信?”罗恩瞟了一眼彼得罗夫,“我们各自回去开一架飞机起来,看看谁厉害。”
  “切,那是因为你厉害,不是因为陆军的飞机厉害,要不让你们陆军和我们来个友谊赛,来个七局五胜,我们肯定……”彼得罗夫本来想吹肯定零封,但看了看罗恩,又改了口,“肯定大比分获胜。”
  “少吹牛,我们陆军肯定能赢你们。”罗恩也不示弱。
  对于飞行员们的这种争执,军官们倒是很喜欢,反正现在没有新的航母给他们用,也不可能出战斗任务,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用这样的比赛来加强一下训练。再说,在海军看来,陆军的水平如何,中途岛又不是没见过。借着虐虐他们提一下士气也很不错。不过陆军方面也很有信心:“海军有啥牛的,一半的训练时间都在练着舰,空战水平能高到哪里去?再说俺们还有新式武器呢。”于是一场后来成了传统的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队(后来的美国空军)之间的友谊赛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被陆军看做底牌的新武器就是P-38战斗机。虽然这架飞机还不是尽善尽美,至少还没有换上20毫米火神炮。但用来对付海军的那些F4F之类的却是绰绰有余了。
  P-38来到联队的时间其实比罗恩探亲回来的时间还要早两天。一开始,飞行队的飞行员们对这种飞机还有不少的疑虑。比如这种采用尾撑结构的飞机够结实吗?(事实上,除了后来的P-47,美国陆军没有那种战斗机比P-38更结实了。)作为一种双引擎飞机,它够灵活吗?要知道在不列颠之战里,纳粹的双引擎重型远程战斗机BF110就因为太不灵活而被英国人的喷火和飓风给欺负的惨不忍睹,以至于德国人必须派出单引擎的BF109去给它护航。结果,“需要护航的战斗机”这个名称就成了跟随Bf110一辈子的痛,提到机动性,双引擎战斗机真是伤不起呀。自此之后,双引擎战斗机就害臊得白天都不敢出门了,全改行变成了夜间战斗机和侦察机。现在美国又给陆军装备上这么个双引擎的东西,它能不重蹈BF110的覆辙吗?
  罗恩回来的时候已经是8月份了,这正是夏威夷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不过好在夏威夷地处热带,但因为是个海岛,气温其实并不高,每年最热的时候也不过31度左右。而他第一次真正在现实中接触到这架传奇的战机则是归队后第二天的早晨。
  清晨的夏威夷掩映在一片瑰丽的霞光里,海滩、椰树、还有海边的礁石都被抹上了一层金红金红的胭脂。从海上吹来的凉风轻轻地拂过椰子树那巨大的叶片,发出沙沙的响声。在跑道的一端,一架模样古怪的战机正停在那里。
  这架战机的机身很短,尾翼也没有像一般的飞机那样安装在机身上面。而是从左右伸出巨大的机翼,然后在两侧的机翼上各有一个发动机舱,从那里向后延伸出一段细长的尾撑结构,共同撑起了连接它们的尾翼。罗恩走到飞机旁,闭上眼睛,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这架战机,那感觉就像在抚摸自己的爱人一样。
  “嘿,这哥们该不是变态吧?听人说比较厉害的家伙都有点变态的。”
  “去,应该是变态的家伙多有点厉害。你想呀……”
  于是一场先变态后厉害还是先厉害后变态的大争论开始了。双方各自引经据典相互批判。在思维相互碰撞而产生的火花中,一个堪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经典论题产生了。
  不过罗恩暂时却懒得去理会他们,他的心思都被这架飞机吸引住了。登上飞机,检查过各个项目,启动引擎,松开刹车,飞机就开始在跑道上加速滑跑,然后轻轻地抬起机头腾空而起。
  P-38确实远远优于P-40,不说别的单就爬升和加速都远不是P-40能望其项背的。才一眨眼功夫,这架飞机就爬升到了云层之上。从那里向下俯视,可以看到小得像玩具一样的船只在海上拉出长长的白色的航迹,一朵朵的白云把它们的影子投射到岛屿和海面上,使得倒运和海面上不再是整片的绿色或蓝色,而是一块遍布着或深或浅的色调的画板。
  飞行高度越来越高了,一转眼,已经超过了20000英尺,罗恩启动了涡轮增压器,在它的帮助下,即使在高空,发动机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动力输出。飞行速度越来越快,一会儿工夫就超过了400(英里)。现在,至少现在,在太平洋上,没有一架敌机能比得上它,能像它那样飞得又高又快。如果可能,罗恩真想大喊一声:“我来了,我看见了,我……”
  不过罗恩现在却没有这样的心情,因为座舱里热得要命。要说P-38,什么都好,就是座舱的温度让人受不了。在历史上,P-38在欧洲执行任务的时候,因为总是在高空,加上纬度高,座舱里常常会非常寒冷,甚至发生过把飞行员冻晕过去的囧事;而在太平洋,座舱里的温度却总能高得能让人中暑。以至于每个在P-38上飞上几圈的人,降落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水喝。
  本来即使在热带,开飞机也不会太热,真热了,把驾驶舱盖打开敞篷飞行就行了,可问题是P-38却不能在空中随便打开舱盖。打开了会导致飞机严重震颤的。于是P-38刚一装备部队,就得到了烤箱的外号。
  因为这个原因,以及38那奇特的外形,加上在低速段那慢得要命的滚转。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大多数飞行员的喜爱。但罗恩知道,大家很快就会发现这种飞机的不凡之处了,并喜欢上它。
  首先是它的火力。虽然乍看起来,作为一架重型战斗机,比起P-40也就多了一门20炮,甚至和P-39的一门37炮,两挺.50机枪加两挺7.62毫米机枪相比,也不见得就强。但难得的是:P-38所有的武器都装在机头上,所以它的发射的子弹会非常的密集,而那些将武器装在机翼上的飞机,他们发射的子弹越过了交汇点就会飞散。所以P-38即使在相当远的距离上射击仍能保证弹丸的密度,仍然会有很高的命中率,堪称空中狙击手。
  到了下午,中队进行了刚刚换装后的第一次射击训练,罗恩第一个出场,在五百米距离上用一个长点射把拖靶打的千疮百孔。一开始,大家还都以为这是因为罗恩的技术出众,但等到他们自己架上了P-38,才发现,P-38的射击真是太准了,比起P-40之类。真是天壤之别。如果那些习惯了炮弹乱飞的零战的日本人有机会用P-38射击一下,一定会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而在后来队内的对抗性演练中,P-40和P-38的差距就更是大得惊人。现在给规则都已经改成先让P40占据6点位置再开始演练了。但即使这样,P40还是处境艰难。
  罗恩把节流阀推到尽头,两台发动机咆哮了起来,靠着强大的加速能力,他的P-38轻松地脱离了后面的P-40的射程。然后他轻轻地拉动操作杆,巨大的双身战机就开始轻盈的螺旋爬升。P-40根本无法在爬升中追上P-38,才跟着爬了一小段,身后的那架P-40就已经被拖得爬不动了,它的速度已经下降到了危险的地步,再跟下去,就只有失速了。现在这架上了当的P-40只能采取直线下滑来脱逃,而这时P-38甚至还有做各种高G动作的能量。轻轻的把左边的发动机调到怠速状态,开始向左急转。别看P-38的块头大,就以为它的转弯半径也一定大。靠着调节两台发动机,使它们的推力产生不同,P-38也能完成非常精彩的急转,几乎和零战都有的一比了。
  完成这个急转之后,P40已经出现在罗恩的前方,这架飞机虽然已经开始转入俯冲,但现在速度还没有完全提升起来。不过要说他的正中选择绝对是正确的选择,在停留在现在的高度上,那不是等着被打死吗?
  但俯冲只能逃过一时,你总不能飞到海里去当潜艇呀。依靠俯冲并不能让P-40摆脱P-38的追杀。加上了俯冲襟翼的P-38可不是稍微俯冲一下就会空中解体的零战。
  卡努的P-40被牢牢地压在接近水面的低空,眼看着罗恩的P-38一次次的从不同角度俯冲而来,又呼啸着以高的惊人的爬升率回到高处,然后又是一次。卡努知道,如果是实战,自己早就被打成筛子了。他只好无奈的摇了摇机翼,然后在无线电里很不情愿的说:“我输了……这丫的纯粹就是欺负人。”
  不错,P-38和P-40之间的战斗的确纯粹就是欺负人。有时候,当科技上的差距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什么样的飞行技术都只是浮云。那些技术及其精湛的日本王牌武士也许还能勉强的保住自己的性命,但随着P-38的到来,零战统治天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既然P-40和P-38之间的差距到了使飞行技术起到的作用如此的弱化,那么在技术水平上和P-40差别不大的F4F面对着P-38的螺旋爬升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所以布劳恩少校虽然明知自己的飞行员大多是新手,但是海军这次还是死定了!
第二十七章
大象的舞蹈
  “为了促进海军和陆军的传统友谊,为了促进大家的业务水品的不断提高……”
  “哦,听错了,是战斗技术的不断提高。”罗恩坐在台下椰子树的浓阴里,听着广播里传来的约翰·撒奇海军少校的讲话,不禁想到:“‘时虽殊,世虽异,而天下之理同也’这句话是谁说的?虽然有些保守守旧的陈腐气,但却真的不是完全没道理的呀。要不这会儿领导的讲话怎么也和那会儿领导的讲话如此相似呢?真是‘古今一也,人与我同尔’呀,不过老美的领导还是更人性化一点,至少听讲话的时候可以躲到树荫下面。还可以喝点汽水,吃点瓜子。”
  也许是因为在胡思乱想,后面讲话的内容就没大听到了。等再去听的时候,讲话的就已经变成布劳恩少校了。
  “陆军和海军一向都是相互帮助团结一心的兄弟部队。我们的这次对抗演练不是为了证明我们陆军航空队远比海军航空队强大,而是为了磨练技术,共同击败小日本。”
  下面传来一片笑声。几乎每个人都记起了几天前的一个晚上,陆军自己的动员会上,布劳恩杀气腾腾的讲话。
  “海军的那些家伙一个个猖狂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他们居然敢提出来要和我们比划比划。这些家伙居然说他们能大比分干掉我们,你们同意吗?……我们当然不会同意,我们会狠狠地踢烂他们的屁股的!让海军的那些只会炫耀白色的军装骗娘们的伪娘们去死好了!……”
  考虑到海军的约翰·撒奇在讲话的时候,海军的队伍里也发出了笑声,估计海军在关起门来自己开会的时候也没说过什么好话。
  两个头头讲完了话,下面就该来真格的了。海军方面上场的是中尉飞行员林奇。他一边走向飞机,一边低着头回忆准备会上得出的对策。
  “就我们所知道的情报,P-38的速度很快,比此前的任何一种陆军战机都快。但低速下的滚转很一般。如果有机会把它拖到剪刀飞行中,这家伙就死定了。”
  “这么大的东西,应该不会太灵活吧。努力和它缠斗就行了。”
  “诱使它做动作,就这样一个大家伙,它也许能飞的很快,但我敢肯定它做不了几个大动作就会失速的。”
  总之,大家都觉得,这样一个大家伙一定很笨拙。有谁看过大象跳舞吗?让双发机去和单发轻型战机对抗就是让大象跳舞。
  陆军方面第一个出场的是罗恩,因为他是最有把握的一个。先赢下一场对士气很重要。
  两架飞机,陆军的P-38和海军的F4F先后起飞。按照规定,他们在起飞时各自携带半箱燃油,起飞后会先各自向不同方向爬升,等到达了预定高度,之后再在预定位置盘旋,双方互相将对手至于3点钟位置,保持相当的高度和速度。等待指挥机发出指令。一架陆军的B-17在不远的位置上充当裁判。按规定被咬在射程内60秒不能摆脱,或是被对方射击射击4次就算失败。(其实罗恩觉得咬住30秒就已经很够了)这个规矩其实对陆军不利,P-38的火力比F4F强不少,机体也更结实,正常情况下,P-38击落F4F所需要的射击次数遥远低于F4F击落P-38所需要的射击次数。不过陆军的飞行员们在P-38上面练了练之后都相信这影响不了结局。另外双方的高度都不能低于1500米,任何一方在战斗中降低到这一高度就视为坠毁。
  刚一起飞,林奇就发现情况不对了,P-38的爬升速度远远超过了F4F。他还远没有爬到预定的高度,罗恩已经驾着P-38在预定高度4000米的位置上打着转等他了。而且看P-38的盘旋状态,它的盘旋半径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看来,F4F除了已知的速度劣势之外,在爬升方面也是劣势。而在盘旋方面也不见得能占便宜。除了滚转,几乎没什么更强的地方了。有机会把敌人带入到剪刀飞行中吗?如果对手是其他的陆军飞行员,他还是有这样的信心的,但现在他的对手是罗恩。他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吗?不过好在他也没啥压力,海军还是能容忍失利的。事先约翰·撒奇已经说过了,能打败罗恩重重有赏,打不过,也可以接受。所以罗恩虽然想用迅猛的爬升来给他制造压力,林奇倒是一点压力都觉察到。
  双方在一个直径大约一公里的无形的环上盘旋,各自处在对方的3点钟方向。激烈而精彩的比赛就要开始了。就在比赛马上就要开始的时候,在赛场的附近,一架电磁隐身+视觉隐身+红外紫外隐身的UFO静静地悬停着。
  “各位观众,各位听众,现在在这里向您现场直播的是美国海军航空兵和美国陆军航空兵的一场友谊赛。这次友谊赛是为瓜岛系列赛举行的一系列热身赛的头一场。由穿越TV向大家现场直播,中秋刚过,我在这里向大家拜个晚年。我是主持人韩大嘴,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特约嘉宾,战略忽悠局章少忠章局长……考虑到很多观众是刚刚打开电梯,对现在的情况还不是很清楚,我们请章局长给我们略作点评。”
  “很多观众总以为P-38是新式武器,不过新式武器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败,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是人,毛爷爷教导我们……再说P-38真的是什么新式飞机吗?我看不见得。你看它的编号,38,一个破38罢了,在它后面还有39还有40呢。其实P-38立项很早,所以编号都到了P-39休伊眼镜蛇的前面。可惜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完全不给力,搞了N年都搞不定,直到最近才把它生产出来。可以说它刚一出世就已经落后了。它这个新式飞机只不过是老黄瓜刷绿漆——装嫩罢了。我为什么……”
  “各位观众,随着教练员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现场的气氛真是太紧张了,每一片白云都展开了激烈的拼抢……参与互动节目的观众请编辑短信发送至145254188或者拨打电话00544转44944……”
  在裁判机发出开始的指令后,林奇立刻架机切内线向罗恩逼近,而罗恩则继续保持盘旋的姿态开始拉机头爬升。林奇一下子就切入了罗恩的后半球,只是,双方的距离还远在射程之外。林奇咬住罗恩跟着它爬升。“只要再追上一点就够了!”
  罗恩的爬升角度开始加大,林奇驾驶的F4F越来越力不从心。现在双方的态势又有了变化,罗恩现在依然在林奇的3点钟,而他的高度却已经比林奇高出不少了。如果大家继续再这样螺旋爬升下去。最多再有两圈,不是罗恩绕到林奇的后盘球并利用高度优势发起俯冲攻击,就是林奇拼命硬跟,自己失速。果然,才又绕了一圈,林奇的F4F就已经处于罗恩的两点钟位置了,而且,他的飞机现在速度已经很慢了,靠着拼命拉机头来维系着高度,看起来整个飞机就像是挂在螺旋桨上一样。
  林奇明白,现在自己的局面很不利了,不能再考虑进攻了,要马上考虑防御。于是林奇开始横滚,准备拉机头转入俯冲了。不过他这时的动作必须足够小心,足够柔和——任何一个略大的动作都有可能使他的飞机失速。
  但这时候罗恩已经发起攻击了,他迅速的俯冲过来,紧紧的咬住林奇的六点,林奇一个急转,躲了过去。罗恩并没有立刻跟着急转,而是用一个大角度把飞机拉起来,然后再次俯冲下去。临其不断的左右躲闪,每一次闪避都让他的高度降低一大截,更要命的是,这种靠下降高度所获得的动能又在躲避中不断地被消耗掉。这样下去,高度肯定会很快就掉到1500米以下,然后被判为坠毁的。但如果直接俯冲逃跑如何呢?P-38可不是零战那样稍微俯冲一下就会散架的东西,想靠俯冲来摆脱P-38的咬尾可没那么容易。不过如今也只有这样来试试了。
  林奇的飞机开始向下俯冲,罗恩跟在后面,咬得很紧。林奇看到高度表上的读数不断变化。6000(英尺),5600,再不拉起就会直接冲到4900以下,直接被判坠毁了。不过林奇不打算拉起来,拉起来也会被人家击落的,还不如直接冲下去。这样做如果后面的罗恩跟得太紧,他也会冲下去的,那样就是平手了。
  但罗恩还是让他失望了,从俯冲追逐开始,罗恩就时刻关注着速度表和高度表(开P-38俯冲的时候谁敢不看清这些呀),在林奇直冲而下的时候,罗恩已经放下了俯冲襟翼,开始为退出俯冲做准备了。
  第一场比赛,陆军1比0领先。
  这个结果完全在约翰·撒奇的预料中,其实,也没几个人认为林奇可以在这样的单挑中干掉罗恩。但这次战斗的过程却给了他很大的压力——在这一场交锋中,罗恩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出众的技术。他几乎完全是靠着P-38的性能优势来压制他的对手的。事实上,他是在给后面的战友做示范,如何用最简单的办法干掉F4F。这时候每一个海军飞行员都在思考,刚才如果是自己会怎么样,有什么办法。彼得罗夫抬头看看威廉,却发现威廉也转过头来看他。两个人相顾而笑,却又一同叹息。他们发现自己一样没有办法,看来P-38远比自己估计的难缠,这场比赛的前景看来很不乐观。
  此后的对抗基本上就是第一场的重复,陆军不断利用螺旋爬升的招数来欺负海军。除了威廉那一局,他遇到了一个新手,威廉靠着先在下面积攒速度,故意做出爬不上来的样子迷惑对手,然后通过一个迅猛的跃升得以获得优势,然后死死的咬住他60秒获胜外。其他的几场比赛,海军全败了。只差一点他们就被零封了。
  这场对抗带来了很多后果。首先的第一个后果就是:在瓜岛,在舰队蒙受损失不得不退却了之后,整个瓜岛的安全就依赖于瓜岛机场的时候,海军不是把F4F派了过去,而是直接找陆军要了一个P-38中队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