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之鹰击长空(校对)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65

  介绍完了海蓝的背景之后,亨利稍微停了一下,似乎是想组织一下语言。
  “不说她的背景,就这个女人自己就不简单。她有时候看起来像个啥懂不懂得可爱的小丫头,可那是装的。她表面上是记者,其实是军火推销员,她去过中国,去过南斯拉夫,去过很多危险的地方,给公司带来了不少的生意。”
  这个海蓝还有着这样的背景,这倒是出乎罗恩的预料。不过他也没太把这个放在心上。因为从根本上来讲,他也不过是和海蓝见过一次面而已,在彼此眼里,恐怕也不过就是路人甲和路人乙罢了。
  说起军火公司,罗恩正好有一些设计可以提供给他们,这也可以提高一下哥哥在公司里的地位。就是不知道,这样一家小公司拿得下来不。这也算是自己的一份心意了。不过这时候显然还不是谈这些的时候。
  这时候,罗恩的两个侄女也跑到了客厅里。
  “罗恩叔叔,罗恩叔叔!”两个小侄女蹦蹦跳跳的跑过啦,拉住他的手,“你上次说的给我们带的椰子糖呢?”
第二十二章
两种航炮
  罗恩从手提箱里,首先从里面拿出了一包椰子糖,然后在两个孩子的欢呼声里像变戏法一样的不断地掏出其他的东西,两只贝壳做成的小兔子,两个椰子壳做的小娃娃,几串贝壳项链和贝克手链,还有几个大海螺做成的螺号。
  两个孩子都睁大了眼睛,望望着这一大堆好东西,不知道该拿哪一个,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又拿起那一个。高兴得就像两只快乐的小鸟。
  “对了,儿子,你还没吃饭吧?”妈妈又站了起来,“我去给你弄点吃的。”
  “妈妈,你不说,我还不觉得,这么一说,还真有点饿了。”
  不大一会儿,一大桌子饭菜就弄好了。看来真是早有准备,餐桌上有不少好吃的。
  大家——父亲、母亲、大哥、大嫂、两个小丫头——都坐到了桌子旁,罗恩拿起刀叉就准备开动了。这时却听见父亲轻轻地咳嗽了一下。他一看,发现除了自己,哪怕是两个小丫头现在都是一幅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样子。于是,他不好意思的笑笑,放下了刀叉。看到罗恩放下了刀叉,母亲微微的点了点头说:“开始吧。”
  所有的人都把双手握在胸前,一起低声念诵:“我们的在天之父,感谢您赐予我们……”
  啊,还有这个,不过残留的记忆里面相关的信息很少呀。看来着身体的前主人也许也不太在乎这些仪式。
  赞颂完上帝,晚饭才算是真正开始了。罗恩家里还是非常的传统,吃饭的时候,谁都不开口说话,也听不到刀叉和盘子碰撞的声音。在那个时代,这对于某些家族乃是基本的教养,就连一直被溺爱的两个小家伙也不能例外。
  饭后,大家又集中在一起聊天,罗恩的经历当然是大家最关心的。他不得不向大家一一讲述自己的故事,引得大家赞叹不已。老肖恩——罗恩的老爸更是得意的宣称,自己的儿子没有一个不是好样的。
  罗恩也问起了二哥的情况。罗恩的二哥在战争开始前两个月,给了家里人一封信,说是要到中国去做志愿的医疗服务,就离开了美国。这不是他第一次做出这样的事情,早几年前,他就跑到西班牙去过一次,那一次据他自己说他还得以认识了当时在做战地记者的海明威。不过这次的情况却很是不同。首先,他的给家里的信比西班牙的时候少了很多,最近的一封信里提到他准备到更危险的游击战地区去。而此后过了差不多半年,家里都再也没有收到他的来信。
  提到二哥的事情让原本快乐的气氛一下子沉重了下来。每个人都充满了担忧。罗恩想开导他们一下,但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最后还是老头子说:“已经很晚了,罗恩坐了一天的车,也该休息休息了。”
  这天晚上,罗恩睡得很踏实,几乎没有做一个梦。
  第二天是周日,所以大哥并没有上班去。这天上午,罗恩找到亨利,他告诉他,他在战斗之余,感觉到美国战斗机的火力还有点不够劲。于是他胡乱设计了两款机炮,想让大哥这个专业认识看看。
  “罗恩,你还像以前一样什么都想试试呀。还记得你小时候设计的那个超大轮子的独轮车吗?我的门牙就是这么没的。”亨利笑了起来,露出了嘴巴里那颗闪闪发亮的金牙。“让我看看,你这家伙无聊的时候有设计出一种什么坑人玩意儿。”
  亨利笑着打开了一张罗恩给他的草图。
  “嗯,这是一门加特林火炮……嗯?是一门内能炮?嗯,这样设计会降低可靠性的呀。……不过如果工艺跟得上,可靠性也不至于无法接受。这家伙如果真做出来,那火力一定很变态……嗯,罗恩,这东西有哪架战斗机扛得动?这东西怕有一百五十公斤吧?加上射速那么高,后坐力也很惊人的,战斗机扛得动吗?放到轰炸机上当自卫火力,转动起来又怕有点不灵活。嗯,拿来做高射炮也许倒不错。”
  亨利看的第一幅草图是罗恩基于俄国人的MIG31上的23mm6管加特林炮缩减了口径的版本。这种火炮射速最高可以高达10000发/分,而且和美国同类相比,因为采用内能方式,不需要供电系统,整个系统的重量要轻不少。当然,可靠性也会有所下降。加上苏联的23mm炮弹弹道性能不佳,精度也会比美国的火神航炮差一些。和原版相比,罗恩把口径降低到了20mm,并相应的修改了击发装置,把射速下降到了4000-6000发/分。不过他并没有相应的减小炮的尺寸,这样一来炮管的长径比就变大了不少,如果发射罗恩照抄自美国火神6管加特林航炮的20mm炮弹,基于罗恩自己的计算,初速完全可以达到1000米/秒以上。弹道性能将比.50更出色。精度虽然肯定没法达到火神的水平,但也应该相当不错了。至于亨利提出的那个疑问,罗恩知道,当时美国的确没有一架现役的战斗机能扛得动这东西。即使扛得动,这东西没办法装到任何一架战斗机的机头里面去,它太大了。不过罗恩知道有一种正在试飞的战机却完全可以使用它。这种飞机就是P-38闪电。
  P-38“闪电”战斗机,是后来的军火巨无霸,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第一种军用飞机,由传奇人物凯利·约翰逊主持设计。这是一种双发动机的重型战斗机,也是美国第一种速度超过400英里/小时的战斗机(这一点有争议,海军认为自己的F4U海盗才是)。它速度快,爬升好,防御强,载弹量大,由于安装了涡轮增压系统,高空性能也极为出色。在原本的历史上,这种飞机被日本人恐惧的称之为双身恶魔。对于罗恩设计的航炮而言,这种飞机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它的发动机和螺旋桨分布在左右两侧,机头部分基本是空的,可以容下很多东西,在原本的历史上,P-38的机头上装了4挺.50机枪和一门20mm炮。这些家伙加起来足足有170公斤,现在把它换成一门6管加特林,从重量上而言一点问题都没有。而由于这架飞机够大,结构也很坚固,完全可以承受其后坐力。
  本来罗恩最熟悉的机炮是俄制的双管23mm斯特加航炮。穿越前,他的公司的很多产品用的都是这款航炮。这款炮最大的优点是重量轻,射速高。整个炮的重量不超过50公斤,却能达到3000发/分的超高射速。只不过这款航炮的缺点也和优点一样明显:弹道弯曲,精度巨烂无比。对现代战斗机而言,能用到机炮的机会很少,所以对于飞机设计师而言,精度烂一点就烂一点,只要能节约出重量来就是好炮。但对于现在这样的以航炮为主要武器的时代,打出去的炮弹满天乱飞这样的缺点就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好在作为航炮工程师的高天翔那时候还有机会见识世界上其他的一些著名的航炮。比如通过南亚某国得到的F16的火神航炮和毛瑟27mm转膛炮,以及俄国人的SU-27系列飞机使用的30mm单管转膛炮和MIG-31使用的23mm加特林。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每天就围着这些东西打转,对于这些经典航炮的图纸,他几乎都可以闭着眼睛画出来。
  就在亨利对罗恩画出的加特林提出质疑的时候,老肖恩也正好晃了过来。老头子自打退休后一直无聊得难受。现在正好听见亨利的话,就走上前来,从上衣口袋里掏出眼镜,慢悠悠把它架在鼻梁上说:“那是什么?给我也看看。”
  “爸爸,你看看,这是罗恩设计的一种航炮,不得不说设计的还真有点专业。不过他恐怕忘了战斗机身上什么地方能装得下这么大的一个东西,要我说,还不如干脆改大点,当高射炮用倒真不错。”亨利一边说,一边把图纸递给老头子。
  老头子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低下头盯着图纸看,还顺手从口袋里又摸出了一个放大镜。这情景倒是让罗恩一下子想起了哆唻哎梦。老头子一声不响的看了半天,以至于等在一边的罗恩都产生了一个错觉,他还想看到从老头那花白的头发当中,突然冒出了一对嫩芽叶子,然后这叶子越长越长,越来越多……(旁白:村长又抓狂了)
  老头过了半天才又抬起头来,满脸都是笑容,上午的阳光照在他的笑脸上,使得他的笑容看起来格外灿烂。
  “呵呵,美国还真有一种战斗机能装上这东西。这种战斗机的性能远远优于现有的任何一种战斗机,可惜遇到了一点问题,暂时还无法交付部队罢了。”
  “是什么样的问题?”罗恩其实在明知故问。他知道P-38是第一种快得足以碰到空气压缩性问题的陆军战斗机。在高速飞行时引起尾翼震颤令美军中的P-38直到1942年2月以前都不能参加战斗。而且更麻烦的是,这种飞机在俯冲时一点速度略高,就无法拉起。天呀,那就意味着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亲吻大地。
  “哦,这家伙高速飞行的时候会出现尾翼震颤,这一点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但俯冲时无法拉起还没解决。老天呀,这种飞机是多么天才的设计,却成了一种不能俯冲的战斗机……”老头子很是惋惜。
  “爸爸,俯冲后是不是达到了一定速度就拉不起来?那能不能给它装个俯冲襟翼呢,就像俯冲轰炸机那样。等速度过大,拉不起来时就打开它减速。”罗恩又一次剽窃了别人的办法。
  “这也算是个办法吧,可是白白的自己减速,总有点……但至少这样一改,就可以用了。看来又要到公司跑一趟了。”老头子站起来,接着说,“告诉你妈妈,我到公司去了,午饭就不要等我了。”
  “今天星期天呢,公司很多人都不在的。还是等明天吧——要是能这样解决,嗯,弟弟的设计就有史以来第一次能派上用场了。嗯,明天我们先去申请一个专利,然后就把它卖出去。……嗯,爸爸,罗恩这里还有一种设计呢。”
  这张图纸上画的是一种20mm的单管航炮。尺寸比刚才的那种可小多了,应该能够装在战斗机的机翼上面。不过看起来似乎和一般的航炮也没什么区别呀?嗯,这里有点不一样,哦,这炮膛是可以旋转的。这是一款转膛炮。这种设计能在不损害精度的情况下大幅度的提高射速。在历史上,二战末期的德国就设计了一种射速1000/分,初速1000/米的转膛航炮。不过没来得及造出多少战争就结束了。后来毛瑟公司运用这一原理,设计制造出了一种射速高达1700/分,初速高达1100米/秒的航炮,用于旋风、台风等欧系战斗机。这种机炮威力大,精度也非常好,只是对于二战的螺旋桨飞机而言,它的重量和后坐力都太大了。后来俄国人也利用这一原理设计了一款30mm的转膛炮,射速也达到了1600/分,而且由于一系列新材料的使用,重量更是降到了只有45公斤。就是和毛瑟的比,初速低了一点,只有850米/秒。而且可靠性也差了点。并且30炮的后坐力也太大了。要是在现有的战斗机机翼上装上两门,估计一开炮,机翼就要断了。即使不断,由于二战飞机要远比现代战斗机轻,估计一开火,也会出现飞机乱抖,炮弹乱飞的现象,直接照搬过来,肯定是不行的。
  由于没有那些新材料,所以虽然罗恩把炮的口径压缩到了20mm——这样也是为了降低后座力——但整个炮的重量仍然达到了50公斤。不过这个重量已经勉强可以被接受了。射速也下降到了1400发/分,但初速却也保持了大约1000米/秒。这一下,无论是射速还是射程都超过了.50机枪。至于威力,那还用问吗?20mm的初速更高、射速更快的航炮的威力有哪里是.50能比的。只怕现有的任何一种战斗机挨上一梭子都会立刻空中解体。
  在设计这些航炮时,罗恩刻意的强调了高初速。因为他知道,美国很多人有.50情结,如果不能在.50最好的方面超过它。很多家伙也许还是会选择.50的。
  最后,亨利小心翼翼的收起了图纸。两眼亮晶晶的望着罗恩说:“这两个设计虽然还有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但绝对是好东西。比你当年的独轮车强得不可以道里计。要不,你也别当飞行员了。干脆和我一起干吧。”
第二十三章
大蟒蛇公司
  18大蟒蛇公司
  大蟒蛇公司是一家创建于1930年的军火企业,他的创建者在这场世界性的大萧条里就嗅到了未来的大混乱的气息,于是建立起了这样一家企业。想要借此来发一笔国难财。但是最初的时候,这家企业没什么让人看得上眼的产品或者技术,它就是靠廉价买来的一些旧机械来生产一些个人武器。它的主要客户都不是什么正经东西,大多是些美国各地的黑帮。但显然,再制造枪械这个领域,这家小企业根本不是诸如柯尔特之类的家伙的对手,就连黑帮对他们的武器也不太看得上眼。如果不是因为在这里有时还能私下里买到一些正规渠道买不到的东西,比如手雷之类的爆炸物,(这当然是非法的)也许最多到1932年底,这家公司就已经破产了。
  不过32年底,一位股东的加入,使得企业的局面有了改观。在这位的运转下,公司第一次接到了一笔大订单——仿造2000支毛瑟自来得手枪,也就是中国人俗称的“20响”,盒子炮。当然这个订单也不是什么正经订单,从订货的一个要求就可以看出来:这批枪支都要打上毛瑟的铭文。
  这批枪支在一个下雨的傍晚被一辆卡车运了出去,至于运到什么地方去了,公司的一般的员工谁也不知道,谁也不想知道。只不过几个月后,美国市场上的麻醉品的价格突然上涨了不少。听说是因为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等国家,发生了大规模的黑帮火拼,以致影响到了麻醉品的生产和销售。据新闻报纸上的说法,当地黑帮突然得到了大量的特别的武器——一种火力极为凶猛的冲锋手枪。和传统的黑帮利器芝加哥打字机相比,这东西要小得多,虽然仍然比一般手枪略大,但依旧可以轻而易举的藏在身上,而它近距离的火力却直逼芝加哥打字机的水平。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放火必备精品。
  这批枪支掀起了一片血雨腥风,当地警察部门也深受其害。相关部门进行了追查,但德国人坚决否认他们想这些国家出口了这种进攻性手枪。
  这些枪支给公司带来了转机,就在第一批订单之后不久,追加的订单就接踵而至。事实上,当地的警察部门不是没有觉察到公司的一些问题,比如他们可能在侵犯德国人的知识产权。但毕竟在这个不景气的时代,这家公司在创造就业。只要这些东西不被大量的卖给美国的黑帮,让他们到处火拼,谁也不会真的来管他。
  靠着这笔带着血和古柯的气息的钱,公司生存了下来,甚至还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到1933年底,这家公司不但获得了盈利,还从其他经营不佳的企业挖来了很多技术人员,并且更新了他们的机械。罗恩的大哥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这家公司的。
  这个时候,这家公司的目光已经转向了更远的地区。除了南美,非洲、亚洲都进入了公司的经营范围之内。依靠合法或不合法的途径,公司开始向那些混乱的地区送去更多的价格低廉,质量一般,杀伤力巨大的武器。包括枪支,普通手雷,以及爆炸燃烧手雷(工厂版的莫洛托夫鸡尾酒)。
  到了1935年,这家公司已经成为了全美国都数得上的山寨外国枪支的生产中心。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没有自己的品牌显然不利于进一步的发展。1935年的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亚之战给它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在意大利的封锁下,蟒蛇公司仍然利用它高效的地下走私网络依然能够把武器运进去。这场持续多年的战争给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利润并直接影响到公司武器的风格。由于利比亚人并不能保证对武器的良好的保养,公司的武器的可靠性总是很高,当然,这也会影响其他性能。比如公司开发的蟒蛇1型步枪,比起埃塞俄比亚人从英国人那里得到的李恩费斯特步枪,无论射速还是精度都有明显差距。但仍然是埃塞俄比亚人的最爱,因为它基本上就不用保养。在1936年5月,埃塞俄比亚首都沦陷后的游击战时期,这一优点越发的明显。而当1936年7月,西班牙又爆发了内战。在和同样高可靠同时又兼具高精度的优势的苏联造莫辛纳干的竞争中,靠着便宜的价格,和更轻的质量,蟒蛇1也得以与之分庭抗礼。虽然现在大蟒蛇还是个小不点,但它的进步有目共睹。而到了现在,它已经可以制造步枪、机枪、以及一些迫击炮和小型火炮。
  但现在,公司面临一个新的挑战。战争的爆发,使得军火企业获得利益的机会大增,但也让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租借法案的通过,一些外国用户得以通过租借的方式获得武器,这样一来,大蟒蛇的价格优势就不见了,而性能缺陷却显得更明显了。公司要继续发展,就必须获得政府的采购。否则,它就可能在这个军火商的春天里枯萎。
  而这可不再是那位华人股东可以通过他的地下网络来解决的问题了。这个问题现在就压在公司高薪挖来的技术总监斯基拉齐的肩上。这也让这位倔强的老头深感压力重大,以至于平日里很少能看见他的笑容。
  不过现在,斯基拉齐难得的满脸是笑。他对刚刚把图纸收了起来的罗恩说:“我确定,您的这个设计绝对是最天才的设计。虽然我还没有和老板联系,但是我可以确定,您如果愿意把这个设计卖给我们公司,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吃亏的。”
  罗恩站起身来对海因莱西很有礼貌的一笑:“您知道,我的大哥在因为失业而陷入最困难的境地的时候,是这家公司给了他一个宝贵的机会。所以,我一样对贵公司有着很深的感激之情。我现在能给出的承诺是——如果其他公司所给的条件不是远超过贵公司,我就会选择把它卖给贵公司。”
  这个回答并没有太出乎斯特拉齐的意料,他也知道,这笔交易不可能像买一个苹果一样立马就敲定。
  “我们会尽快提出我们的报价的。请一定优先考虑我们。”看到罗恩站了起来,斯特拉齐也站了起来,再次和罗恩握手。
  ……
  几天里,罗恩跑了好几家公司,有些公司对他的设计很有兴趣,也有些并不在意。不过现在,该去的地方都去了,就剩下等人家的回复了。
  这天早晨,罗恩早早就起了床。自从跑完了几家军火商之后,这两天来他的生活状态有规律极了。早晨乘着太阳刚出来,鱼类觅食活跃的时候去不远的河边钓一个小时鱼,到了早饭时间之后就回去吃饭,然后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忙碌另外一些东西。他在写一本书,一本关于能量空战的书。
  现在霞光刚刚把东边的天空染红,罗恩在河流转弯处的一棵大树下坐了下来。熟练的给吊钩装上饵料,把它抛到河里,然后就静静的看着浮在水面上的浮子。
  这是六月份的一个早晨,河面上还蒙着一层薄薄的青灰色的水雾,稍远一点的地方可以隐约的看到一些芦苇在晨风中隐隐约约的摇摆着。河的对面是一大片玉米地,这些摇摆着的玉米,从远处咋看上去,就像一片墨绿色的烟雾。更远一些的地方是落基山脉。天空中的朝霞已经很红了,但太阳还没有出来,它被那些山峰挡住了。通红的霞光和那些黑色的山峰相互掩映着,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这时候风渐渐地停了,浮子矗立在河面上半天都没有任何动静。一只蜻蜓飞了过来,落在上面。浮子被压得向下一沉,倒是把这只蜻蜓吓了一跳,忙又飞了起来,看看好像没事,又小心翼翼的落了上去。
  这出来钓鱼倒也不全是因为无聊,当然也不是搞什么姜太公钓鱼之类的勾当,只是借此来磨磨性子,锻炼一下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因为大多数时候,被击落的飞行员都是在没有发现敌人的情况下被击落的。在长时间地飞行中,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而被对方偷袭的现象。
  这时浮子轻轻地颤动了一下,水面上出现了一圈细细的波纹。那只蜻蜓抖了一下翅膀,似乎想飞起来,但又停住了。但这时候,那浮子的动静却渐渐大了起来,蜻蜓感觉不对了,振动翅膀飞走了。而罗恩此时则悄悄地把原本插在地上的鱼竿握到了手里。
  浮子又静了下来,不过罗恩并不着急,他知道,钓鱼和战斗一样都不能太着急了。果然那浮子突然的往下一沉,整个的沉入到了水下。
  罗恩猛的一提鱼竿,鱼竿整个的绷成了弓形,显然水里这个家伙不小。那个家伙拖着鱼线在水下一个劲的跑,为了不拉断鱼线,罗恩也只能沿着河岸跟着跑,好在鱼类大多耐力有限,十多分钟之后,就没了力气,浮上了水面。罗恩将它的头部提出水面,慢慢的拉到岸边,然后用一个捞网把它捞了上来。
  这是一条美洲鲈鱼,差不多有一斤半大小,拿回家本来也可以好好的吃一顿了。不过,自工业化以来,尤其是到了20-30年代,美国的河流都污染得很严重。以至于某些州甚至立法禁止食用淡水鱼。这种影响甚至都使得此后的美国人都忘记了淡水渔也可以吃。一直到现在在美国的超市里,淡水鱼也还是稀罕东西。所以,罗恩也只能记录下它的尺寸,然后把它放了回去。(那条鱼回到河里,高高的举起自己的胸鳍,高呼,污染万岁!)
  回到家,吃过早餐。罗恩刚准备继续从自己的大脑里复制出能量空战。就听到外面传来了汽车引擎的声音。接着门铃也跟着响了起来。难道真的有鱼儿要来咬钩了?
第二十四章
达成协议
  罗恩的母亲打开了门,进来的是斯特拉齐和另外的两个人,其中一个罗恩认识,是海蓝,还有一位高个子白人,看年龄和肖恩的大哥差不多。只是罗恩并不认识。
  显然,斯特拉齐不是第一次来罗恩家,罗恩的母亲对他好像已经比较熟悉了。
  “啊,是斯特拉齐先生呀。您这么早来,是要找亨利还是要找老头子?这两位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