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之鹰击长空(校对)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165

  仅仅是一个对冲,德军就损失了18架战斗机。其中被美国人击落的有11架,自己和自己撞死的,动作太大失速坠毁的就有7架之多。等波音顿再次拉起飞机,向着德国人的机群望过去,那里已经只剩下4架飞机了。
  “他们怎么能让这样的菜鸟升空来打空战?他们怎么能让这些连最基本的动作都不会做的菜鸟升空战斗!这简直就是犯罪!就是谋杀!”虽然又在积极的击落记录上加上了一个数字,但波音顿却一点都没感到高兴,相反,他的心里甚至还充满了愤怒,以至于他都恨不得能够驾着P-81战斗机,直接在下面那个机场降落,然后冲进德国人的指挥中心,揪住下面那个指挥官的衣领子,狠狠地扇他几个耳光。
  在这种情绪下,波音顿对收拾剩下的几架飞机一点兴趣都没有了,哎,要是都是像他今天击落的第一架那样的目标该多好呀。
  “05到08,你们去吧剩下的事情办了,欺负这些菜鸟,真让人提不起精神。”波音顿说。
  ……
  “所有已经登机的飞行员立刻离开飞机,进入防空洞!”看到已经升空的机群,在短短的一个照面里就被消灭了一个精光,杜伊明白,继续起飞飞机已经毫无意义了,现在敌人的轰炸机已经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到了,起飞更是已经来不及了。
  跑道上。停机坪上,一个又一个飞行员从机舱里爬了出来,他们甚至都没时间等地勤拿来梯子,就直接跳了下来,然后向着防空洞跑了过去。
  这个时候,B-25机群已经进入了88毫米高射炮的攻击范围了。一枚又一枚的炮弹在机群附近爆炸,在天空中炸出一朵朵黑色的牡丹。由于不担心受到敌人战斗机的攻击,B-25们排出了较为松散的阵型,这使得大口径高射炮的威胁下降了不少。
  不过和德国空军的飞行员相反,德国人的高射炮兵的素质却是越来越高了。德国高射炮兵们打出的第一轮炮弹的爆炸点还距离B-25们有一些距离,但第二轮和以后的炮击中,对爆炸点的控制就越来越好了。还没有进入正式的轰炸航线,就已经有5架B-25不同程度的受损了,其中有3架的一侧发动机起火,已经脱离了编队,飞行了其他方向。估计他们要跳伞了。
  顶着88毫米高射炮的炮火,轰炸机群接近了机场,开始投下那些致命的炸弹。看着那些炸弹落下一半,然后猛地打开了一个降落伞,接着晃晃悠悠的朝着自己的阵地飘了过来,正在指挥着88毫米高射炮疯狂开火的海因茨少校的脑袋里立刻就冒出了一个词:“燃料空气炸弹”!
  海因茨从此前得到的资料中了解过这个种炸弹的威力。他知道,这种炸弹对于暴露的有生目标的杀伤范围大得离谱,杀伤效果也好得离谱。而自己的高射炮阵地正属于这样的暴露的有生目标。好在海因茨也不是毫无准备,再高炮阵地旁边就有几个很小的,但是密闭性很好的防空洞,里面还存有足够多的氧气罐。
  “快!进防空洞!”海因茨立刻发出了指令。得到指令的士兵们抛下高射炮,疯狂的向着各自的防空洞跑过去,一转眼整个的阵地上就看不到人了——由于每天都在和盟军轰炸机对抗,德国高炮部队的训练水平的确有着明显的进步。
  数十枚带着降落伞的炸弹落了下来,这些炸弹在十多米的高度上首先炸裂开来,一股白色的烟雾迅速的笼罩了机场附近的各处高射炮阵地,几秒钟之后,这些白雾剧烈的爆炸了起来。在各个目标点上炸出一朵朵的小蘑菇云。
  投完了炸弹,拉起了飞机,正在准备返航的B-25驾驶员林肯望着这些小蘑菇,在无线电里喊道:“看呀,好多小蘑菇呀,我最喜欢种蘑菇了!”
第二百六十章
突击
  一连串的巨大的爆炸,震撼了整个的机场,当爆炸的烟尘散去之后,波音顿看到整个机场都变了样子:在机场跑道左右两侧的88毫米高射炮阵地上,原本竖立在那里的88毫米高炮都被爆炸的冲击波掀翻在地上,有一些高射炮甚至被气浪抛到了距离阵地数十米外的地方,还有一门88毫米高炮被高高的抛起来,然后炮管朝下掉下来。长长的炮管直插在地面上,而沉重的炮座反而高举在天空中,倒是正切合民国著名诗人张邦昌的名句:“有朝一日倒过来,下面细来上面粗。”
  至于原本停在停机坪那里的那些德国战斗机,那个情况就更悲剧了。这样飞机本来就轻,加上又有机翼,受风面积又大,它们全都被冲击波吹到了几十数百米外,而且无一例外的都折断了翅膀以及尾翼,已经加满而燃油的邮箱更是在爆炸中被引爆了,所以机身大多只剩下了一些碎片而已。
  “这座机场今天绝对再派不上什么用场了。”波音顿在空中俯视着满目疮痍的机场,摇了摇头,对其他的战斗机说,“呆在这里也没事可干了,我们还是回去吧。回去挂上点炸弹,说不定,还来得及去炸炸德国人的突击部队呢。”
  ……
  虽然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并没有如约到来,但是德军的突击却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做出了那么多的牺牲,才得以将五个装甲师的力量集结起来,又怎么能够因为空军的挫折而放弃呢。再说,所有的德军指挥官,上至克鲁格元帅,下至德军攻击部队中的任何一个列兵,大家都知道,空军绝对是靠不住的。大概整个德国,只有希特勒一个人还认为空军能够暂时为突击部队支起一把保护伞吧。
  依照计划,突击将在凌晨开始,趁着天还没全亮,就突入到美军的阵势中,努力和美军犬牙交错的局面,这样美军的重型轰炸机就完全派不上用场了,而美军和英军的攻击机在这样的局面下行动也会相当的困难。
  另一方面,为了这次行动,德军也大大增加了高射炮,尤其是自行高射炮的数量,不但从国内费尽力气运来了不少新的自行高射炮,还将现有的各种牵引式的高射炮给架在了他们找到的各种各样的底盘上,什么半履带底盘,什么38T坦克的底盘,甚至是欧宝卡车底盘。
  除了高射炮,各种各样的机枪也被充分的利用了起来,从空军仓库里顺来的MG-131型13毫米航空机枪,被焊上了一个铁架子,然后装在欧宝卡车上当高射机枪用;另外陆军自己的MG-34和MG-42也被装上高射架子,装在卡车甚至是宝马R75摩托车上面。当然,德国人也明白,MG-34和MG-42的7.92毫米机枪弹到现在已经明显威力不足了,用它们去啃那些攻击机,基本上就和挠痒痒没太大区别了。不过考虑到美军的一些P-51战斗机也很喜欢跑来客串攻击机,用这个打P-51,如果,万一,正好打在了P-51机腹的散热器上面,还是很有用的哟。而且为了增加威慑力,德国人还改变了曳光弹和普通弹的配比比例,从1:5也就是每五发普通弹夹一发曳光弹改成了1:3,也就是三发普通弹配一发曳光弹。这在实际上降低了杀伤力,因为曳光弹的杀伤力是不如普通弹的。但这样却能让高射机枪射出的火力显得更为密集,因而也就能更有效地干扰敌人攻击机的攻击行动。
  除此之外,各种发烟装置德军也都带了双份。只是这一天在预设的突破地段的风力大了一点,大约3-5级的风力估计会很快的吹散这些烟雾的。
  虽然号称有五个装甲师被投入了这次反攻,其中还包括不少的武装党卫军王牌部队。但事实上,在此前的战斗,以及后来的转移中,这些部队大多受损严重,整整五个装甲师,加起来的坦克数量也不过三百多辆而已。不过好在根据无线电监听的结果判断,在他们的对面,美军的力量也不算强,只有一个步兵师而已。
  为了达成突然性,反攻前通常要进行的侦察活动也被禁止了,这样一来,德军对美军前沿的部署几乎一无所知。尤其是对美军如何布置的雷场,完全一无所知。
  凌晨三点半,也就是全面攻击开始前的半个小时,德军才向美军前沿派出了工兵,用以寻找并标记美军的雷场。半个小时的时间显然不足以完成这样的任务,所以到攻击开始前,德军工兵并没有发现多少雷区。这也在德国人的预料之中,理论上处于全面优势的美军,应该不会像苏联人在库尔斯克呢样卖下那么多的地雷,另外,美军应该也没有时间去设立那么多的雷场。
  另外,同样是为了保证突击的突然性,正常情况下发起攻击时必不可少的炮击也被压缩了。正常情况下,发动这样规模的突击,至少应该有一个小时左右的炮火准备,如果是苏联人,炮火准备的时间长达3个小时都是正常的。但现在,炮击的时间被压缩到了十五分钟。如果敌人有像样一点的防御工事,这样的炮击几乎就不可能对工事造成多大的破坏。
  凌晨4点整,德国人的攻击正式开始了。德军把他们所能够集中起来的火炮全都集中起来了,除了常规的压制火炮,甚至于连88毫米高射炮、75毫米反坦克炮都被用来向美军阵地倾泻炮弹。PAK-40反坦克炮的仰角有限,正常情况下无法将榴弹发射到足够远的距离,德国人为此还专门构筑了一些斜面,将这些75毫米炮放在上面,靠这种办法来抬高火炮的仰角,以获得足够的射程。
  这个时候,德军的步兵部队已经先行进入了攻击阵地,他们距离他们的攻击目标只有不到一千米的距离,于是他们的各种迫击炮也加入了炮火准备的行列。
  德国人的炮火虽然短暂,但却非常的猛烈。在大炮的轰鸣声中,德国人的王牌——装甲部队登场了。
  魏特曼和他的虎式坦克冲在最前面。他的战友们在左右两侧展开来,向着敌人阵地突进。这次攻击似乎超出了敌军的预料,所以一直到越过第一道战壕的时候,他的虎式坦克都没有遭到攻击。不过他的队友就没这么幸运了,在他的右边,一辆虎式坦克碾上了地雷,被炸断了履带,好几个负重轮也被炸坏了。看来,工兵们临时标注出的雷场范围并不准确。
  美军在第一道防线里似乎也没有布置多少军队,所以德军一口气就突破了三道战壕,到太阳升起的时候,他们已经突破了美军的第一道防线。但这个成绩并没有让魏特曼感到高兴,相反,他有一种老鼠被猫盯住了的不详的预感。
  相比还只有不妙的预感的魏特曼,号称“聪明的汉斯”的克鲁格元帅在得知装甲部队在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的情况下就突破了三道战壕,而这三到战壕里的防御力量大约也就一个到一个半营的时候,这位元帅就已经确定了——美国人对德国人的这次孤注一掷的突击早就有了准备,他的军队已经陷入了美国人的陷阱。他敢肯定,在前面的某处,美国人一定会有一条真正的防线,而在从刚刚已经攻克的第一道防线到那道防线的道路上,一定到处都是反坦克地雷,而这个时候,天已经亮了,德军却没能如计划中那样和美军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他们必然会遭到盟军的空中打击。如果理智一点,现在就应该终止攻击计划,迅速转入防御,甚至是立刻准备撤退了。但是,但是克鲁格元帅现在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吗?
  克鲁格知道自己是无法做出这样的决定的,要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自己早就把部队撤过塞纳河了。到了现在,即使知道美军有准备,那也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了。
  就像克鲁格预料的那样,当德军装甲部队向着纵深突进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雷场首先出现了。那些反坦克地雷被埋在地下,步兵们从上面走过去的时候,由于压力不够,它们毫无反应,而一旦坦克压上去,就是一声巨响。
  而更要命的是,盟军的轰炸机出现了。不过盟军似乎也低估了德军的前进速度,所以这些四发动机的大家伙都越过了正在前进的军先头装甲部队,而把炸弹丢在了他们的身后。听着身后传来的剧烈的爆炸声,魏特曼暗暗的长出了一口气。这些重型轰炸机的威力他可是亲眼见识过的。要是自己遭到这样的轰炸,哪怕是强大的虎式坦克,也只能重新变成零件了。
  魏特曼也知道,这些轰炸机的轰炸,意味着后续部队已经绝对没办法跟上来了。这样一来,如果在遭遇到敌人的防御阵地,想要形成突破就会非常的困难了。
  一路上的地雷让德军的坦克不断的减少,这些坦克受损其实都不算严重,如果加以抢修,最多几个小时,它们就能重返战场。但是,魏特曼知道,这些坦克肯定没有这样的机会了。盟军的攻击机肯定不会放过这些失去了运动能力的坦克的。
  一路上,因为地雷,德军又暂时损失了三十多辆坦克,这些坦克大部分还都是打头阵的更精锐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美军的第二道防线终于出现在他们面前了,这时候,美军的各种压制火炮也开始劈头盖脸的打了过来。魏特曼将身子缩回到炮塔中,关上了顶盖,开始准备向着目标发起冲击。
第二百六十一章
突击2
  155毫米榴弹的威力相当的大,即使是呆在坦克里面,也能感觉到155毫米榴弹在附近爆炸时造成的震动。而对那些呆在半履带式的装甲输送车里的士兵来说,可就不仅仅是震动这么简单了。155毫米榴弹爆炸的气浪已经能够让车辆剧烈的摇晃了,如果运气不好,炮弹的落点再接近一点,甚至都足以直接将装甲车掀翻掉了。而155毫米炮弹的弹片打在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的薄弱的装甲上,更是发出一串的叮叮当当的响声。虽然按照设计,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的装甲应该能够防御155毫米炮弹的弹片,但是这样的声音还是让车里面的士兵们心都提到嗓子眼里了。
  好在炮击很快就结束了。接着,天空中传来了发动机的声音,盟军的攻击机出现了。
  出现在天空中的是第二十一攻击机联队的Pa-38攻击机和Pa-47攻击机。在这些飞机的机翼下都挂满了火箭弹。这东西甚至都可以从正面直接干掉像老虎这样的厚皮。
  随着炮击的停止,那些原本躲进了车内的高射炮手或是高射机枪手们纷纷打开舱盖,爬了出来,准备用各种各样的防空武器疯狂开火。不过他们的反应显然慢了,美军的攻击机已经开始发射火箭弹了。
  炮击还没有结束时,美军的攻击机就已经在战场附近盘旋待机了。炮击一结束,他们就发起了攻击,顺利地打出了一个时间差。当德国人才刚刚爬出来,还没有来得及将炮口或是枪口转过来,美军的攻击机就已经向他们射出了一连串的火箭弹。
  要说火箭弹还真是一种好东西,虽然后世的军迷们一看到火箭弹,立马就会在脑袋里冒出诸如“屌丝、低端、不上台面”之类的概念,甚至只要看到有飞机发射火箭弹的镜头,就大骂思维落后。其实,即使是在后世,在已经压制住了对手的防空的时候,用来对付有生目标的时候,火箭弹仍然是种相当有效的手段。就连最高富帅的美国空军,也还装备着价值1.9亿美元的AC-130这样的,专门用来欺负屌丝的飞机呢。而且,打火箭弹一样也是二十一世纪美国空军常见的训练项目。
  至于二战时期,火箭弹就更是一种高端洋气上档次的好东西了。在那个时代,没有防空导弹,防空火炮的杀伤范围又很有限。大口径的高炮反应慢,射速低,对小型目标的攻击效率很低的。而中小口径的高炮的有效射程又相当的有限,有一些高炮,比如20毫米高炮的有效射程甚至远远不如航空火箭弹。这样一来,航空火箭弹几乎就是一种防区外武器了。用来做第一轮攻击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马龙对着一辆驾着双37毫米高射炮的半履带车一口气射出了8枚航空火箭弹。在打击目标中,37毫米高射炮是最为优先的目标。德军的37毫米高射炮和美军的40毫米高射炮一样,都是源自于博福斯40毫米高炮,在性能上相当接近。从对此前缴获的德军37炮的测试来看,这种炮对空中目标的有效射程要比航空火箭弹的有效射程更大。而且毁伤力惊人,所以在攻击中,这种火炮被确定为最优先目标。
  火箭弹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精度不高,即使是现代的火箭弹,即使是现代美国这样的高富帅自用的,采用了激光陀螺的航空火箭弹也算不上高精度武器,更不要说是二战时候的东西了,弄得不好,发射出去的火箭弹飞着飞着就自己掉过头来了的情况也不是没有过。在太平洋,有一架倒霉的美军战斗机就是被自己发射出去,然后在空中打了个转,又飞回来了的火箭弹给击落了的。这可能算是史上最奇葩的击落了。
  不过马龙倒是没有这么倒霉,他射出的火箭弹都没有发生倒飞这样的事情,而且第3枚火箭弹就准确地命中了目标,将这辆半履带装甲车炸成了一个大火球。而其他的几枚火箭弹虽然没有击中什么大目标,但也不是一无所获,好几个刚从另一辆装甲车上跳下来的德国兵就被马龙射偏的一枚火箭弹给炸飞了。
  第一轮攻击中,因为美国攻击机更注重于攻击那些自行高炮,尤其是那些炮管更粗更长的37毫米高炮,甚至发生了不少的自行37毫米高炮遭到了3架以上的攻击机攻击的情况。这样的集中攻击当然也会带来另一个后果:大部分的坦克都安然无恙。
  为了强化对空火力,德国人将一部分的坦克炮塔上面的MG-34机枪换成了大口径的MG-131。比如魏特曼的那辆虎式坦克上面,就被换上了一挺MG-131机枪。就在美军刚刚发起的那一轮突击中,他们的机枪手还朝着一架Pa-38攻击机射出了一连串的子弹。不过,这些子弹并没有击落那架飞机,甚至于这些子弹连敌机的皮都没碰到。
  魏特曼知道,当美军的攻击机再次转回来的时候,这次躲过了一劫的坦克就危险了。但在这无遮无拦的地方,单靠坦克们的自卫火力,可顶不住攻击机群的攻击。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加速突击,突入敌军之中,让敌人因为误击的危险而缩手缩脚。
  显然,其他的坦克也都是这样的想法。事实上,这种情况在出发时,德军就考虑到了。坦克在此时高速突击,正常情况下,步兵是肯定跟不上来的,那么能不能让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载着士兵们一起冲击,一直冲到敌军的阵地上,步兵再下车战斗呢?这样做,要冒不少的风险。首先,在步兵没有下车的情况下,坦克在突击过程中照样无法得到步兵的协助,在面对反坦克炮的时候,一样会非常的麻烦。其次,装甲薄弱的人员输送车装满了步兵,冲到敌人反坦克炮的射程内,人家只要一炮,就能结果了一群的德国人。这样做显然不是好办法。所以,这种做法,在战前讨论的时候,就很快被否决掉了。最后,讨论通过的方案很让高傲的日耳曼人痛苦,因为这办法,居然是抄袭低等的斯拉夫人的。
  缺乏足够多的装甲运输车的苏军一直习惯采用坦克搭载步兵的做法。就是在一辆坦克的炮塔旁边带上几个步兵。在突击时,这些携带着自动武器的步兵在战斗时能够和坦克相互配合,给坦克指明敌方火力点的位置,并用自动武器消灭那些扛着铁拳的德国步兵。当然,这样的做法往往会给搭载的步兵带来很高的伤亡,因为这些步兵相比那些在地上跑的同行,在面对炮击和机枪扫射的时候,都很难躲闪。不过苏联人并不太在乎这一点伤亡,因为在突击作战中付出的代价,等到突破形成之后,总还是拿得回来的。
  现在德国人也只能采用这种做法了,魏特曼减慢了车速,同时露出半截身子向着卧倒在距离坦克不远的地方躲空袭的几个士兵挥挥手,示意他们上车。那几个士兵爬起来猛跑几步,从后面跳上了坦克。
  总共有4个德国兵爬上了魏特曼的坦克,其中有两个士兵拿着MP-40冲锋枪,另外两个士兵用的都是毛瑟98K步枪。魏特曼皱了皱眉毛,对他们说:“伙计们,抓紧了!”接着又朝着坦克里面大喊:“加速!”
  苏联人为了便于在坦克上携带步兵,往往会在炮塔后面焊接上一根钢筋扶手。这一招也被山寨了过来。四个步兵抓紧了扶手,不过重型坦克的加速倒并不会向小汽车那样猛烈,其实只要注意点,不抓着,也不会掉下去。
  魏特曼又钻进了坦克,不一会儿,他拿着一支MP-40钻了出来。
  “你们谁会用机枪?”魏特曼问。
  “我,我会用!”一个拿着毛瑟98K步枪的家伙说。
  魏特曼看了看这个人,这是一个看起来才十六七岁的半大孩子,嘴唇上的还只有一层淡淡的绒毛。魏特曼摇了摇头,说:“还有人打过机枪吗?”
  “我,我打过机枪。”一个拿着MP-40冲锋枪的脸上有着深深的皱纹看上去有四十多岁的老兵说,“但我不是机枪手,我只是打过。”
  “那好吧!”魏特曼说,“把你的MP-40给那个拿毛瑟98K的兄弟吧,你去用那挺机枪。你的主要任务就是用它来防空——不要想打下飞机来,只要能赶走它就够了——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克里斯?好吧,克里斯,丢掉你的毛瑟98K,在坦克上,你用它连大象都打不到!拿着这个!”
  魏特曼将自己的MP-40交个那个自告奋勇的想要当机枪手的半大孩子,然后拍着他的肩膀说:“用这个,对付那些拿着巴祖卡的家伙!坦克的安全就靠你们了!”
  接着他环视了大家一眼:“另外,发现了敌人的反坦克炮就喊!座舱盖是打开的,不过声音最好还是要响一点。用时钟方向指明方位,明白吗?”
  “明白!”所有的步兵都这样回答。
  这个时候,美军的攻击机又转回来了。由于威胁最大的37毫米自行高射炮都被摧毁了,所以这一次,美国人的攻击机的动作就显得更为大胆了。相比上一次,他们明显减慢了速度,而且发射火箭弹的时候,他们的发射距离也更近了。不过显然他们的主要打击目标还是那些自行高射炮,只不过打击重点从二联装的37毫米炮变成了四联装的20毫米炮。
  不过在上一轮的攻击中,那些Pa-38和Pa-47攻击机们消耗了太多的火箭弹,所以现在,它们有时候不得不靠着飞机上的机炮来解决问题了。但是有一些架设在豹子坦克比盘上的20毫米高炮却不是美军攻击机上面的20炮能够解决的。解决他们需要更大口径的航炮。
  无论是Pa-38还是Pa-47,都装有37毫米航炮。不过这种航炮的弹道特征相比20MM炮要差很多,射速也要慢得多。所以要想打得准就必须飞得更近飞得更慢,这也给了德国人机会。
第二百六十二章
反坦克陷阱
  四联装的20毫米高射炮的威力是远远不如37毫米高射炮的,但是它的火力密度却要比37毫米高射炮高得多。所以当用光了火箭弹的攻击机们不得不用机炮向这些目标发起攻击的时候,自己也挨上两下子就是难以避免的了。
  马龙的Pa-38瞄着一辆装载在豹子底盘上的四联装20毫米炮直冲过去。豹式坦克真是一种相当奇葩的东西,它的那门71倍口径的75毫米炮的身管太长了,制造起来难度太高,这导致制产量总也上不来。倒是底盘造起来简单不少,结果德国人就发现,他们造出的豹子底盘比豹子专用的长管75炮要多不少。这些多出来的底盘就被德国人改装成了各种其他的武器,比如装长管88炮的猎豹坦克歼击车(就是这门炮,但就制造难度而言也不比豹子的71倍75炮难多少。),或者是装着四联装20毫米高射炮的自行高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1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