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之鹰击长空(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165

  这是亚瑟从军几年来第一次被击中,纪录被打破了之后,亚瑟很有点慌乱。从某种意义上说,从来没被敌人击中过,对飞行员来说不见得一定是好事情。因为他们一旦被击中,在心理上造成的波动往往会更大。
  就比如现在,如果被击中的是罗恩这样被击落过好几次的家伙,已经习惯了被人家击中。所以他们被人家击中了之后,往往更容易做出更合理的选择。而那些总是习惯于毫发无伤的幸运儿却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比如现在,一旦发现自己居然被击中了,亚瑟有那么一段时间都不知道自己干怎么办了。垂尾被打烂了半边,这使得飞机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现在飞机在飞行中总会自动的向一边偏转。而亚瑟只会紧张地在做纠正动作。却忘了把所有的外挂弹药赶紧丢掉。加上他做动作的时候却总是做的太大。搞得飞机在空中就像是喝醉了酒一样乱扭。飞机的能量也在这样的动作中迅速的损失,亚瑟的飞机的速度也来越慢。不过这种乱扭,倒似乎干扰到了敌人的瞄准,所以直到飞出了敌人高炮的火力范围,都没有在中弹了。
  在飞出了敌人高炮的威胁范围之后,亚瑟才发现自己的速度已经很低了,几乎要到了失速的边缘了。
  “亚瑟!稳住方向,把外挂武器全都抛掉!”从无线电里传来了僚机托姆的呼喊。事实上,这句话托姆已经喊了好几遍了,但知道这个时候,亚瑟才听明白他在喊什么。于是亚瑟赶忙抛掉了机翼下面的那几枚火箭弹,然后稳稳地控制住飞机,开始返航。
  随着敌军压制火炮的开火和大批德国士兵进入战壕,美国人的佯攻部队开始缓缓后撤。这次试探攻击的目标之一也已经达成了,德国人暴露出来的反坦克炮和压制火炮都被美军的航空力量打了个稀里哗啦。而且德军的一些碉堡也已经暴露出来了,这些碉堡都被美国人标记了起来,只等明天总攻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些家伙彻底消灭掉。
  很快,夜晚就降临了。在这个夜晚里,美军一直都在为第二天的总攻做准备。
  第二天上午8点,从英格兰飞来的铺天盖地的B-17轰炸机将大量的炸弹投掷在城市外围的阵地上,轰炸机投下的炸弹的硝烟还没有散去,美军的155毫米榴弹炮就加入了这场合唱。炮击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
  就在155毫米炮弹不断地向着德军阵地落下的时候,在数十辆坦克的支持下,美军的地面攻击开始了。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成散兵队形展开,紧跟在步步推进的弹幕后面,向着德国人的防御阵地前进。
  德国人的反应相当的奇怪,一直到美国人的尖兵跳进了德国人的第一道战壕,德国军队还是没有打出哪怕一颗子弹。而且进入战壕的美国兵立刻发现,战壕里没有任何的德国人,就连那些小防炮洞里也没有。
  一枪不放,美军就攻占了德军的第一道战壕,但这种反常的顺利不但没有让人高兴,反而还让人越发的感到紧张。接着在第二道防线又发生了这样的古怪的情况,整条防线一个人都没有。
  “难道德国人都跑了?”这个念头从每一个了解了这一情况的人的心里冒了出来。
  圣索沃城已经近在咫尺了,德国人那边还是一片平静。在攻占第二道防线之后,美军迅速的准备好了几个小分队,开始向着圣索沃城逼近。
  汤姆少尉是其中的一个小分队的队长,虽然种种迹象都显示德国人已经乘着夜色逃走了,但汤姆少尉还是没有放松警惕。他的突击队保持着标准的战斗队形,渐渐地靠近了城市。这个时候,汤姆看到,不远处的一栋小楼上朝着他们的窗户被推开了。汤姆立刻一个闪身,躲到了一块大石头后面,他身后的几位战友也立刻各自隐蔽了起来。好几杆枪——M1半自动步枪、斯普林菲尔德狙击步枪、M1卡宾枪、勃朗宁自动步枪都瞄准了那个窗口。
  一面红白蓝三色的旗帜从窗口慢慢地伸了出来,然后这面旗帜开始在风中挥舞了起来,接着,更多的窗口打开了,更多的旗帜开始在空中飘舞。很多人打开了房门,涌上了街头,奋力的向着汤姆他们挥手。
  汤姆慢慢地从石头后面走了出来,一大群人涌向他们,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小的。他们欢笑着,用汤姆他们听不懂的语言向着他们欢呼。
  “头,你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吗?”士兵哈里斯问汤姆说。
  “听不懂。”汤姆回答说,“但有一点我可以确定,那就是德国佬肯定已经跑了。”
  ……
  时间回溯到总攻前的一天,隆美尔元帅的指挥中心。
  “元帅,这是圣索沃附近的战斗报告。”隆美尔的副官将一份文件交给隆美尔元帅,“军队的损失很大。”
  隆美尔接过那份文件,看了看,“敌人的大规模攻击还没有开始,部队的损失怎么就这么大?”
  “敌人的空中优势太大了。部队的任何活动都可能遭到敌人的空中打击。针对敌军的行动,我们的部队的任何部署的变更都会遭到敌人的打击。这样一来,我们部队的损失自然就大了。而且,我们在圣索沃附近的准备防御准备并不充分,这就给了他们更多地机会。”
  “嗯,你说的有道理。”隆美尔站起身来,把双手背在背后,在办公室里徘徊。最后他站定了下来。
  “由于时间和实力的问题,我们在圣索沃并没有做好防御的准备,无论是物资的囤积还是工事的修建都没有像样的准备。事实上,也不可能有太充分的准备。如果我当初有这些物资,我早就把它用在大西洋壁垒上了。现在,在敌人有这样明显的优势的情况下,我们在圣索沃和敌人对抗,吃亏的肯定是我们。我想,我们最好能把在圣索沃地区的军队都撤出来,撤退到塞纳河一线。在那里,我们有机会建立起一道较为坚固的防线。圣索沃地区的部队转到那里,也更能发挥作用。”
  “可是元帅,这个计划已经被元首否决了。元首命令,圣索沃地区的部队必须坚守阵地。即使圣索沃失守,他们也只能步步抵抗,向瑟堡撤退。”副官说。
  “他们到瑟堡干什么?瑟堡是个死地。根本没有守住的可能。现在我们对瑟堡的要求只不过是要能够彻底的摧毁它的港口设施。这个任务我们已经准备了很久了。而且已经开始实施了。依据瑟堡的报告,对港口的破坏已经基本完成了。没有几个月,敌人恢复不了这个港口。就算把圣索沃的四个步兵师调到瑟堡去,能多守多久呢?多守三四天还是能的,多守个一个星期以上就很难了。可是我们对瑟堡港口的破坏已经基本完成了,多守几天,又能多干些什么?无非是往港口里再填一点建筑垃圾而已。这种多余的低效的破坏敌人最多几天功夫就能恢复,有什么意思。给我联系圣索沃地区的部队,命令他们向南撤退!”
  “元帅,但是元首的意思是……”副官有点迟疑。
  “我才是前线指挥官!”隆美尔傲然地回答说,“如果元首因此而发怒,一切责任由我来承担。”
  隆美尔知道,在德国的那些陆军将领中,自己是最受希特勒宠爱的将领之一。无论日后德国人会如何评价希特勒,至少,希特勒对自己还是不错的。没有希特勒,最为一个出身平民的军人,隆美尔明白,即使自己再有才华,也很难在德国军队,这支一直由贵族军官团世代统领的军队里获得元帅节杖的。要知道,就连闪电战之父古德里安也还只是一个上将呢。而他,即使成了元帅,也还是受到传统军官团的排斥,克鲁格甚至直接当面质疑过他是否有指挥超过一个师的部队的能力。
  隆美尔在他的同僚那里也听到过很多对希特勒的嘲讽。他们嘲笑希特勒瞎指挥,甚至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做波西米亚下士。隆美尔知道,这种指责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希特勒的指挥的确问题多多。毕竟,作战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事情。而元首并不是专业人士。
  隆美尔知道,在自己所面临的局面下,如果是他的那些同僚们,他们肯定会遵守希特勒的指令。有些人甚至会在当着希特勒的面的时候,违心的称赞他的决定英明无比,然后回到家里,就拿出自己的小本子,仔仔细细的记上一笔:波西米亚下士又在瞎指挥,我们都无法说服他……然后出门去和同僚们一边喝酒,一边嘲笑希特勒的愚蠢。最后,也许等到帝国崩溃之后,他们就会写出一本叫做《一切都怪小胡子》的回忆录,告诉大家,战争失败了,不是因为我无能,而是因为小胡子是个猪队长。隆美尔不打算这么干,他知道抗命的危险,知道希特勒会因此怀疑他的忠诚。但是,他认为在战场上做出最合理的选择,纠正元首的错误,那才是真正的忠诚的表现。
第二百二十八章
危机
  1944年6月19日,也就是美军成功的将科汤坦半岛拦腰切断,使得瑟堡彻底的成为了一座孤城的那一天,风暴季节终于到来了。高达8级的大风在海峡上呼啸着,掀起了数米高的大浪。这对于正在海峡上作业的船只而言,真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
  吉姆原本是福罗里达州的一条捕虾船上的水手,战争开始后进入海军,成了一条坦克登陆舰上的水兵。19日一早,海军就已经得到了将会有大风警告。所以原本要动身返回英国,运输更多的物资过来的各种船只都被停航了,吉姆所在的坦克登陆舰也是这样。所有的舰船都尽可能停到了避风的地方下了锚,当然,这样的地方并不多,甚至,就连真正适合下锚的地方都不多。所以一些不是非常重要的船只就只能停在比较危险的外海了。
  吉姆所在的坦克登陆舰不幸就在这不太重要之列。为了避免危险,坦克登陆舰上的人员都离开了这条船,登上了陆地。至于那条可怜的船,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上午的时候,风力就大了起来,海上的波浪越来越大,浪尖也开始泛起了越来越多的白色泡沫。吉姆呆在德国人遗留下来的一处碉堡里,从那里可以眺望海峡。他看见,自己所在的那条船在风浪中不停的摇摆。如果不是锚链紧紧地拉住了它,它就不知道会飘到哪里去了。
  不过随着风浪的加大,那条船的情况也越来越麻烦,在一个大浪过后,吉姆看到,那条船好像向后移动了一段。
  “不好了,走锚了!”吉姆不禁叫出声来。
  所谓走锚是指锚的抓力不够,当船舶受到风流等外力的总和大于锚和锚链产生的抓力,船锚就会在海底移动,船舶的锚已经对船舶起不到固定的作用了,船舶的位置也随之发生移动,船舶就会随着风流漂泊并在海中移动。诺曼底附近的海底状况本来就不是特别适合下锚,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实也不奇怪。
  船舶走锚常常会导至船舶搁浅以及和其它船舶发生碰撞等重大的事故。而现在,在那条船下风方向上,就有好几条船,说不好就会发生碰撞的事故。但是现在船上根本就没人,所以也不可能做出什么补救措施。一切都只能听天由命了。
  那条船移动的速度渐渐的加快了,这时候,也许是铁锚在海底突然的勾到了什么,这条船猛地一顿,船头也朝着海面猛地一沉,迎面而来的一个大浪直接就冲上了船头。
  “糟糕,锚链要断了!”在吉姆身边,另一个水兵罗姆尼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就像他所预计的那样,那条船的船头猛地向上一抬,整个舰艏几乎完全离开了海面,露出了红色的防锈涂层,舰尾则深深地没入海水之中。然后船只顺着风向漂了过去,速度也越来越快。
  “就要撞上了!”吉姆几乎不敢看下去了。
  就像他预料的那样,坦克登陆舰的屁股狠狠的撞在一条运输船的船头上,然后两条船一起顺着风向漂了下去。
  “船尾进水了!你看船身有点斜了。”
  “没得救了!”
  “该死,那几条船朝着桑树A过去了!”
  “桑树”人工港是整个诺曼底地区最为关键的东西了,登陆部队所需的各种物资中的大部分都是通过它被送上岸的。
  “桑树A人工港的结构很坚固的,应该没问题吧。”一个人说。
  “但愿是这样,我敢说,平时这样的船撞上去,绝对没啥问题。你是没见过那些沉箱有多大,那些浮动码头下面的钢制结构有多粗!不过今天,这样的风浪……上帝保佑美利坚。”
  两条船先后重重的撞在了桑树A人工港的浮动码头上,码头摇晃了一下,然后整个散了开去。那些漂浮在水面上的钢箱又朝着附近的码头撞了过去……
  ……
  当天晚些时候,罗恩接到了这样的一条命令。这条命令要求第21攻击机联队暂时停止对瑟堡方向的攻击,将全部的打击力量都转移到攻击从德国到法国的道路系统上面来。
  “怎么会突然来这样的命令?”罗恩感到很奇怪,这个活现在不是第八航空军正在忙着干吗?于是继续往下面看去。在随着命令送来的情况通报中他又得知了这样的一些内容。
  在风暴中,桑树A人工港遭到严重破话。浮动码头解体,沉箱断裂,十字形钢制件相互碰撞而严重受损。几乎等于被摧毁了一样。而英国人那边的那个桑树B人工港因为海基结构更好,躲过了一难,损失不大,但短期内的吞吐能力也要打个折扣。
  在登陆滩头,盟军共有7艘坦克登陆舰,1艘大型人员登陆舰,1艘油船,3艘驳船,7艘拖网渔船,67艘登陆艇被大风刮沉,1艘巡洋舰和1艘渡船因相互碰撞而损坏,还有一些舰船因汹涌的风浪引爆了德军布设的水压水雷而被炸伤。狂风暴雨还将近800艘舰艇抛上陆地。依据现有情况判断,卸载工作恐怕要停止至少4到5天。
  看到这里,罗恩立刻明白了盟军现在危险的处境。所有登陆部队的补给几乎都要中断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德国人再次发起反击,失去了补给的盟军是否还有力量顶住德国人的进攻,或者说为了顶住这样的进攻将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就真的难说了。
  “好在德国人在附近的军事力量也都损失惨重,怕是也没有力量发起大规模的攻击行动了。”罗恩这样想着,颇有些庆幸。但他马上又看到了这样的情报。
  依据空中侦察和其他情报,德军从匈牙利调来了刚从苏联战场撤下来整编的党卫军第9、第10装甲师,正准备将它们用于诺曼底战场。
  说老实话,这两个装甲师和党卫军的旗卫、帝国、骷髅、维京这样的王牌部队还是没得可比的。但是要知道武装党卫军前10名的师里真还没什么太烂的货色。如果没有这场风暴,罗恩一点都不担心这两个装甲师能做出什么事情来,凭着盟军压倒性的物质力量,别说就这么两个二流的党卫军装甲师。上一次,盟军已经顶住了帝国师和旗卫师的攻击,而现在,经过这么多天,更多的部队登上了欧洲大陆,滩头的范围也不断的扩大,正常情况下,就是把骷髅、维京他们都调过来,盟军也有信心顶得住。
  但是现在可就真的难说了,在失去了港口之后,缺乏补给的盟军如果遭到敌人装甲部队的突击,结果可能相当的悲剧。
  现在罗恩立刻就理解了命令的意思,那就是利用空中优势,阻止敌人通过道路系统向诺曼底运输部队,这才是现在的重中之重。
  默默地看完了所有的情报,罗恩对斯科特说:“斯科特,你去准备一下,通知所有中队以上的军官召开紧急会议。”
  “好的,将军!”斯科特向他敬了个礼,就走了出去。
  ……
  从这一天起,在诺曼底半岛的北部,你几乎就见不到以前随时可见的盟军作战飞机了。美军地面部队的推进速度也明显放慢了。而在从德国到法国的那些公路和铁路线的上空,作战飞机的数量却在急剧增加。
  第八航空军的轰炸机几乎将所有看得到的公路、铁路、桥梁都炸了一遍,不过说实话,他们的那些重型轰炸机在打击向桥梁一类的点目标的时候,效率真的不是一般的低。比如巴黎西边的一座铁路桥,B-17们炸了五六次都没能真正炸毁它。而桥梁,无论是公路桥还是铁路桥,一旦被摧毁,修复起来的速度也会远远慢于其他目标,显然要达到迟滞德国人的目的,攻击桥梁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为了执行封锁任务,第21攻击机联队得到了更多的攻击机,首先是AC-47攻击机。这种飞机所需的飞行员可以直接调用其他部队的运输机飞行员,而炮手之类的人选在第八航空队里面也多的就是。就在罗恩接到关于封锁道路的命令的第二天,又有6架完成了改装的AC-47被派到了第21攻击机联队。它们的存在使得德国人几乎无法在白天行动了。
  但是到了晚上,AC-47的弱点就非常明显了。这种飞机没有自卫能力。在白天这个问题不明显,因为德国人的战斗机早就被打傻了。但是到了晚上,问题就来了,德国人的夜间战斗机还是相当的活跃的。AC-47这样的东西要在遇到了德国人的夜间战斗机,那真是死路一条了。而且,他们也没有精确攻击,摧毁桥梁的能力。不过,又一批飞机的到来改变了这种局面。这种飞机就是改装自P-47的Pa-47攻击机。
  这种飞机虽然不是正宗的俯冲轰炸机,但在经过改装后,也具备了大角度俯冲投弹的能力。6月22日,第一批6架Pa-47连同飞行员一起被交到了罗恩的手中。
第二百二十九章
桥梁
  相对于Pa-38攻击机,Pa-47的俯冲拉起性能要更好一些。事实上这个区别是从它们的原型机那里继承过来的。单就一般的对攻击机用得上的性能而论,Pa-38攻击机在性能上相对于Pa-47攻击机是有一个极为明显的优势的,那就是Pa-38有着长得多得航程。虽然相对于原版的P-38战斗机,因为增加了装甲和挂架,导致飞机的重量大增,进而导致航程下降明显,但它的航程也还是比原版的P-47战斗机要大得多,更何况Pa-47攻击机的航程相对于P-47战斗机也有所下降呢。
  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这意味着用同样数量的Pa-38攻击机,能够控制比Pa-47攻击机大得多的区域;或者意味着使用相同数量的Pa-38攻击机能够拥有更长的战场巡航时间。这对于提供直接的对敌火力支援非常重要。再加上出于后勤考虑,机种越单一,维护越方便。P-47的数量很多,改装的原料绝对不缺,但是陆航手里的P-38同样不少。如果Pa-47攻击机如果在性能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超过Pa-38攻击机的地方,那美国陆军航空军就绝不会去采购这种飞机。
  Pa-47第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它的俯冲拉起性能。这让它可以像俯冲轰炸机那样大角度的俯冲投弹,相比水平投弹,大角度俯冲投弹的攻击精度要高得多。比如著名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能够以90度垂直俯冲投弹。它的投弹精度能够控制在15-20米左右;而水平轰炸机的投弹精度就相当悲剧了,以B-25中型轰炸机为例,即使低空轰炸,投弹精度也在300-400米以上了。
  Pa-47攻击机在兼任俯冲轰炸机的时候的投弹精度还是没法和正牌的俯冲轰炸机,比如斯图卡或者无畏式相比,但是和只能水平或者浅俯冲投弹的Pa-38相比,那个精度就高的没得边了。美国陆军航空军总会有需要攻击固定的坚固点目标的时候。这个时候,Pa-47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1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