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之鹰击长空(校对)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165

  就在这时,一个车队出现在他们的前方。
  “发现目标!”波茵顿大喊,同时拉动操作杆开始爬升到更高一点的位置,一边看清楚车队的情况。
  “两辆装甲车,其中一辆是自行高炮,还有一辆小轿车!也许是条大鱼!我攻击自行高炮,02攻击另一辆装甲车,03攻击轿车,04攻击卡车!”波茵顿发出了命令,然后带头朝着车队俯冲过去。
第二百一十一章
决死的突击(1)
  在波茵顿朝着车队俯冲过去的时候,车队也已经看到了机群。只是在这样的距离上,车队已经来不及躲避机群的攻击了。但是那辆半履带式的四联装20毫米高炮还是转过炮管,朝着波茵顿的战机疯狂的扫射了起来。不过这4门20炮在火力上和P-81的6门20毫米转膛炮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再加上,那个时候的自行高炮还相当原始,高低、方向都要靠手摇。往往很难跟上敌人飞机的运动。
  像现在,那辆20毫米自行高炮虽然开火了,但是炮弹大多落在了波茵顿的战机后面。而波茵顿一开火,移动速度缓慢的自行高炮几乎完全无法躲避。6门转膛炮加起来的射速高达6000发每分钟。密集的弹雨立刻就把那辆半履带车打了个稀烂。
  就在波茵顿干掉了那辆自行高炮的同时,其他的几架飞机也想着自己的目标开火了。整个车队被打成了一条死蛇,一辆又一辆车燃起了大火。不过在这当中,隆美尔乘坐的那辆不起眼的桶车倒是幸免于难了。至少在第一轮攻击中,没有谁注意到这辆桶车。
  现在敌机已经完成了第一轮攻击,正在爬高,准备第二轮攻击。至少,在敌人第二次俯冲下来之前,隆美尔还是安全的。他的这辆桶车小心翼翼地绕过正在燃烧的SdKfz234/2“Puma”8轮轮式装甲车,靠近了路边的排水沟。显然,车里的人打算趁着敌机还没有转回来的时候,跳到排水沟里面去躲起来。
  就在那辆桶车在排水沟旁边停了下来的时候,距离他不远的那辆SdKfz234/2“Puma”8轮轮式装甲车突然发生了爆炸。在被击中起火之后,车内存放着50毫米炮弹发生了殉爆。爆炸造成的冲击波将只有700公斤重的桶车掀了起来,然后倒扣着扣在了排水沟里面。
  ……
  “什么?隆美尔元帅遭到袭击受伤?……那明天一早的反击怎么办?”
  “元帅表示,反击不能耽误,明天必须打响!”
  ……
  隆美尔受伤的消息无疑进一步打击了德军的士气,但为此而放弃准备中的反击也是不可能的。在通往卡昂的公路上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之后,无论如何德国人都必须拼一把了。
  入夜后,各个集结点的坦克们开始运动起来了它们离开了树林,开始沿着公路前进。魏特曼的那辆老虎进过紧急修理,也披挂上阵,再次出现在进攻的队列里。所谓的披挂上阵,倒真是实实在在的。在空袭中被炸坏了的履带,还有损坏了的负重轮,都被挂在了坦克上面,以提供额外的防御力。在现在,虎式坦克已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提供近乎绝对的安全保障了。英国人的17磅炮的穿甲威力相当惊人,即使使用普通穿甲弹,它也能在足够远的距离上轻松击穿虎式坦克。而美国人的76毫米炮,在800米距离上,也有相当大的几率直接击穿虎式坦克的前装甲。所以现在,虎式坦克的成员们总是喜欢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挂在老虎的装甲外面,以提供一点额外的防御力。虽然他们知道,即使这样它们也照样防不住“萤火虫”的17磅炮的攻击,尤其是在“萤火虫”的17磅炮使用金币弹——钨合金穿甲弹的时候,威力和虎王的长管88炮都不相上下了,这绝不是在前装甲上堆上几个负重轮就能解决的。
  在坦克群的前面,德国的工兵们正在忙着给道路排雷。英国人在夜间向后撤退了一段距离,和德军暂时脱离了接触。而德国人很快就发现,英国人在后撤前,在道路上埋下了大量的反坦克地雷。显然,英国人对德国人可能发起的装甲突击已经有所准备。否则,他们不可能采取这样的做法——埋下的地雷不但会成为德国人的障碍,也一样会成为英国人此后行动的障碍的。但这一做法,也冲侧面证明了一点,那就是英国人在滩头的力量,尤其是装甲力量非常有限。否则,英国人一定更愿意用自己的装甲力量来粉碎德国人的突击,而不是在大家都要使用的道路上,埋下大量会干扰到所有人的通行权的地雷。
  如果坚持突击,可能在付出惨痛代价之后,仍然无法达到目的,但如果不发起突击,那么受到英军的牵制,德国人很难将主力部队用于保卫瑟堡。而瑟堡一旦易手,德军就在也没有任何可能能将敌军赶下海的可能了。而这也就意味着德国再次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最终的失败也只是时间问题了。所以,如果从纳粹的角度来想想,更明确的说,是从希特勒的角度来想想,该做怎样的决定就是非常明显的事情了。
  为了提高排雷的效率,德国人除了动用专业的工兵,也让很多的普通步兵去给他们打下手帮忙。只是英国人在埋设反坦克地雷的同时,也埋设了一些反步兵雷,这大大增加了工兵们的工作难度,加上时间紧任务重,于是伤亡事故也不断的发生着。
  靠着不怕伤亡的做法,德国人勉强在规定的时间前完成了大部分的排雷任务。不过,萝卜快了不洗泥,遗漏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所以,魏特曼在路上看到了很多因为压上地雷受损,然后被直接推到路边去的各式坦克。
  这一夜,英国轰炸机出现的频率比前一夜还要高出不少,一路上,没完没了的轰炸就几乎没停止过。这些在黑灯瞎火的条件下进行的轰炸的效率并不高,真正因为轰炸而损失的坦克数量相当的有限。但这样的轰炸拖慢了德国人行军的速度。当他们到达原计划中攻击的发起地点的时候,已经是凌晨3点钟了。再过一半个小时,太阳的影响就将出现。到那时,无论是铺天盖地的轰炸机,还是停泊在海峡里的那些战舰,都能够给德国人致命的一击。
  一个半小时,对于德国人来说的确是短了一点,但也不是完全无望。只要能在天亮前切入英军阵地,完成对英军的分割,等天亮之后,两军出现犬牙交错的局面,英国人的攻击机/轰炸机和战列舰的巨炮,都会面临一开火就会误伤自己人的困境。
  抵达攻击发起位置之前,德国人就已经蒙受了一定的损失了。有不少被地雷或是轰炸击伤的坦克其实受损程度都相当的轻,只要稍作修理,就可以重新参战。但是为了抢时间,这些车辆都被毫不留情的抛在路边了。现在,在经历了无数的困难之后,德国人的坦克终于可以直面敌人的防线了。
  在月色下,英国人的防线隐约可见。英国人不是没有考虑过将德国人在诺曼底的某些工事做了一下改造,把它变成面对着大陆的防御工事。但是这些工事并不好用。因为这些防御工事在建造的时候,就考虑过如果被敌人占领之后,德军发动反击时的情况。所以,他们的位置从大陆方向看来,都相当的不好,基本上射界都狭隘得一塌糊涂。英国人经过研究之后认定,这些工事除了作为防炮洞,基本上就没啥用了。所以,现在英国人的防御工事基本上都是临时建造起来的。
  因为运力的限制,英国人也无法运送大量的钢筋水泥上岸。所以,英国人的防御工事主要是土木结构的。论理说,这样的防御工事的坚固程度是很有限的。突破它对德国人来说,应该不是不可能的,哪怕时间只有一个半小时。
  英国人在阵地前用推土机推出了几条反坦克壕沟,并且就用推出来的土,垒起了坦克掩体。这些坦克掩体实际上就是一堵厚厚的土墙。土墙的高度和M-4坦克的高度大致相当。而在这堵土墙后面,英国人修建了一条波浪形起伏的道路。英国人的“萤火虫”坦克爬到波浪的波峰的时候,它的车体躲在土墙后面,只有炮塔会露在外面。而当它沿着波浪型的道路下到波谷的时候,从外面望过去,就什么都看不到了。这样一来,“萤火虫”坦克继承自它的原型——M-4坦克的车体太高,容易暴露的弱点,就基本上不成为问题了。而M-4系列坦克炮塔正面投影小,火炮俯角大的优点却得以完美的表现出来了。
  这样,在得到了观察员报出的大致参数的情况下,躲在土墙后面的“萤火虫”坦克,在做好了准备之后,可以迅速地驶上波峰,露出炮塔,向敌军坦克开炮。而一旦开完炮,“萤火虫”坦克就可以迅速的驶下波谷,消失在土墙后面。让试图反击的德国坦克完全找不到目标。
  这个设计事实上源自于另一个时空的数十年后的中东战争。在那场战争里以色列军队在戈兰高地上,就利用了类似的工事,挡住了数量远超过自己数量的敌军坦克的攻击。在两天之前的会议上,罗恩想起了这个战例,就把它作为自己的想法给提了出来。这个建议得到了英国人的好评。于是,这个在另一个时空里到七十年代才出现的战术就出现在诺曼底的滩头。
第二百一十二章
决死的突击(2)
  当那一堵土墙出现在魏特曼的视野中的时候,他本能的就感觉到了一种恐惧。魏特曼非常的相信自己的直觉,在东线的较量中,尤其是在面对苏联人的那些反坦克炮阵地的时候,这种直觉无数次的救过他的命。而这种恐惧感从来没有在面对着这堵墙的时候这样强烈。
  这个时候,在魏特曼的身后传来了一阵阵的炮声。这是德国炮兵在攻击发起前正在进行炮火准备。考虑到天空中还有英国轰炸机在活动,相比白天,在夜晚,火炮开火时发出的火光会更加明显,出在空中的敌人从几十公里外都能轻松地看到他们。德国炮兵部队在夜间开火的时候,炮口的火焰将为他们吸引来大量的轰炸机,就像是灯火吸引来大量的飞蛾一样。
  这个时候,德军炮兵的炮击完全可以用舍生忘死这四个字来加以形容了。事实上,炮击在不到十五分钟之后就开始明显的减弱了,到二十分钟的时候,炮火就完全停止了。至于停止的原因,从魏特曼身后不断的传来的炸弹爆炸的声音就是解释。
  “出击!”魏特曼看到掷弹兵们已经开始向着前方前进了,就向着部下发出了指令,然后钻进了坦克里,顺手盖上了顶盖。接着他的坦克开始启动,向着英国人的阵地行驶过去。
  炮击,还有隆隆的坦克引擎和履带的声音,早就向英国人宣告了自己的存在。英国人开始不断的向着防御阵地前方发射照明弹,英国人的阵地前沿几乎亮如白昼,整个的攻击集群都显露在英国人的眼前。
  英国人的25磅榴弹炮首先开火了,炮弹不断在掷弹兵和坦克之间爆炸。虽然火力不算太密集,但紧接着,英国海军的炮火也加入到这场大合唱当中来了。英国人的巡洋舰的6寸炮和9寸炮不断地开火。不过为了避免误伤,他们的炮弹大多打在更靠后的位置上,以便阻断可能存在的后续部队。
  当魏特曼的坦克前进到距离土墙大约1000米左右的距离的时候,英国人的直射火力开始攻击了。首先开火的是英国人的“萤火虫”。它装备的17磅炮在这个距离上,可以轻松地撕碎除了虎王之外,任何德国坦克的正面装甲。不过这种火炮的精度,尤其是在使用了金币弹之后的精度不算特别好。所以,“萤火虫”们的第一轮的射击,仅仅只命中了两个目标。魏特曼左边的一辆四号坦克不幸中了头彩,一颗穿甲弹命中了它的前部,坦克立刻就停了下来,冒起了黑烟。两个身上着了火的坦克手从被击毁的坦克里跳了出来,顾不上扑灭身上的火焰,就向狂奔着要远离坦克。而这两个如此明显的目标,也就成了英国人的布伦机枪重点照顾的目标,一个直接被打倒在地,另一个也倒在了地上,不过看动作似乎是自己主动卧倒的。而且他卧倒后还在地上打了个滚,扑灭了裤脚上的火焰。
  伴随着坦克部队前进的步兵迫击炮分队开始向着英军的土墙发射照明弹,在照明弹的光芒下,魏特曼看到,在两点钟方向上,一个圆圆的炮塔正出现在土墙上,黑洞洞的炮管正指向自己的坦克。
  “刹车!”魏特曼大吼道。
  他的虎式坦克立刻一个急刹,几乎与此同时,那辆在土墙上露出炮塔的“萤火虫”也射出了致命的炮弹。由于刹车及时,“萤火虫”射出的炮弹没能命中魏特曼的老虎。魏特曼也赶紧指挥坦克将火炮转向那辆坦克,然而,在虎式坦克的炮管转过去之前,那辆坦克就消失在土墙后面了。
  “该死!”魏特曼骂道。他知道现在的环境是如此的危险。敌人一定是靠着隐蔽着的观察员,观测出自己的位置数据,然后通知给“萤火虫”。而那些“萤火虫”也一定是在采用准备好——开一炮——缩回去准备——开一炮这样的战斗模式。留给自己的射击时间短得可怜,甚至都不足以让自己把炮管转过去。
  “这样下去,一定会被击中的!”魏特曼这样想着,“我必须做点什么,来改变这样的局面。”
  他打开了炮塔上的舱盖,冒险将头部探了出去。这样做非常危险,在战场上横飞的弹片,敌人的机枪和步枪射出的子弹都可能要了他的命。但是这样做能给他提供更好的视野,使得他有更多的在敌人向他开火前发现敌人的机会。
  十多秒钟之后,在左前方,魏特曼又发现一个露出来的炮塔,这辆“萤火虫”没有向魏特曼开火,他迅速地朝着魏特曼左侧的一辆豹子开了一炮,然后立刻就消失在土墙后面,整个过程连20秒都不到。
  这一次英国人的17磅炮准确的命中了目标。豹子的倾斜的前装甲事实上比虎式坦克的更厚实,它的车组成员还把一些负重轮和备用履带挂在前面以增加防御。但在威力强大的17寸炮面前,这些装甲就像纸糊的一样。穿甲弹轻松地击穿了装甲,挂在前面的那些玩意就像碎纸片一样的飞起老高。几秒钟之后,这辆倒霉的豹子又发生了一次爆炸。火焰从炮口还有顶部的舱口喷出老高。没有人从坦克中爬出来,这辆豹式坦克成了它的全体乘员的钢铁的坟墓。
  德国人的坦克也试图开炮还击。但是目标出现的时间太短了,而且目标本身也太小了,像这样小的目标,即使是在白天,即使定在那里不动,在这样的距离上,想要一炮命中它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魏特曼觉得,就算是他的车组,在这个距离上,对这样小的目标的命中率也绝对不会超过三成。而在现在这样的局面下,命中率只怕连一成都没有。
  在平时,德国人的虎式坦克更愿意在更远的距离上和“萤火虫”对射,因为“萤火虫”的17磅炮远距离的命中率不如老虎的88毫米炮,远距离对射对老虎更为有利。但现在,显然,继续在远距离和敌人对射,对德国人是极端不利的:这种看似简单的工事对防御方的加成太多了。
  拉近距离,可以提高对这样小的目标的命中概率,但这也意味着对手击中自己的概率也大大提高了。想要靠近上去,谈何容易,冲上去之前德军还不知道需要丢下多少尸体。
  在“萤火虫”的面前,老虎、豹子和薄皮的四号坦克其实区别已经不大了,而“萤火虫”的炮塔也算不上坚不可摧,四号坦克的75炮也一样能洞穿它的装甲。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做出了一个调整,让装甲更薄,但是数量也更多地四号坦克,甚至是装有50毫米炮的SdKfz234/2“Puma”8轮轮式装甲车这样的东西冲在前面,老虎和豹子则跟在后面。这样数量上处于劣势的英国坦克也许就会陷入到应接不暇的境地。
  不过当这些四号坦克冲上去之后,英国人的6磅反坦克炮也开始纷纷开火了。英国人的6磅反坦克炮的口径是57毫米,能在100米距离上击穿90毫米的装甲。这个穿甲能力说实话和苏联人手里的同样口径的ZIS-2相比,真是拿不出手。不过用来打打4号坦克,勉强还是可以用用的。
  这些牵引式的火炮当然无法使用“萤火虫”的战术,但是他们同样不好对付。英国人在地上挖一个深深地战壕,将这种反坦克炮安置在里面。火炮的大部分部位都处在在地下,只有炮管几乎平放在地面上。高出地面的只有一小段的防盾而已。英国人对这些防盾做了一点掩饰,这样在夜间,如果他们不开火,哪怕你直接从它上面压过去,坦克兵们都未见得能发现它。
  只是,英国人在这时也犯下了一个错误,他们没有事先去掉火炮上的制退器,这导致火炮在开火的时候的炮口焰格外的明显。而这也为后面的老虎豹子向他们开火指明了目标。
  英国人的反坦克炮兵没能沉住气,在德军的四号坦克还没有逼近到最佳的射击距离时就纷纷开火了。不过这也不能全怪英国士兵,在夜间,人们对距离的判断总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
  德军的四号坦克的正面装甲相对于纸糊的一样的侧面,还算过得去,而英国人的判断错误也导致他们的第一轮射击命中率不高。很多命中的炮弹,也因为射击距离和角度的问题,而未能击穿四号坦克。而在他们准备进行第二轮第三轮射击的时候,德国人的反击也迅速地落在了他们的头上。
  四号坦克和豹子的75毫米榴弹,老虎的88毫米榴弹,还有步兵们的迫击炮的炮弹都向着英军的牵引式反坦克炮阵地落去。同时,德国步兵部队也向着他们逼近。
  英国人的开始用机枪压制冲上来的德国步兵,而跟在步兵后面的德军坦克则用直射火力对英国人的机枪火力点发起攻击。每一秒钟,都可以看到德军士兵被机枪和步枪的子弹打倒在地,每隔几秒,你也能看到英军的机枪,连同机枪手,被德国坦克的炮火撕成碎片。
  “车长,我们要不要把穿甲弹换成榴弹?”魏特曼的炮手问道。
  “不用,我们有更重要的目标!”魏特曼回答说。
第二百一十三章
决死的突击(3)
  魏特曼所说的更重要的目标指的是土墙后面的那些“萤火虫”。随着英军的牵引式反坦克炮不断地被摧毁,那些“萤火虫”不得不长时间的露出炮塔,以便更好地攻击那些正在不断迫近的德国坦克。这就给了魏特曼一个机会。
  “炮口转向一点钟方向!”魏特曼下达了命令。炮手将迅速的将炮口转向那里。在那里有一辆“萤火虫”正露出炮台来,向着蜂拥而上的德国坦克们不断开火。
  “瞄得仔细点,再仔细点……好的,开火!”
  一发88毫米穿甲弹从魏特曼的老虎的炮口里被喷吐了出去,然后准确的命中了那辆“萤火虫”。借助照明弹的光亮,魏特曼在望远镜里看到,那辆“萤火虫”的炮塔都飞上了天。
  “干得漂亮!……下面……倒车!”
  虎式坦克猛地向后一个倒退,几乎在于此同时,一发炮弹落在了虎式坦克的车体前侧。因为入射角度的问题,这发炮弹跳蛋了,未能击穿装甲。但炮弹砸在前面钢板上产生的震动还是让车里的人产生了一种眩晕感。魏特曼本人的脑袋也在舱门上撞了一下,好在有头盔,要不一定会头破血流的。
  “10点半钟方向!”魏特曼大喊道。
  一边倒车,虎式坦克的炮塔一边开始转向目标。只是虎式坦克的炮塔转得慢是出了名的,在这辆老虎把炮塔转过来之前,那辆“萤火虫”再次向着魏特曼的坦克开了一炮。不过这一次,“萤火虫”射出的炮弹却偏离了目标,未能命中。而魏特曼此时也将自己的炮口指向了对方。不过对手也立即就消失在土墙后面了。魏特曼的老虎暂时的丢失了目标。
  魏特曼的坦克开始停了下来,接着开始向前行驶,同时将炮管指向了那辆消失了的“萤火虫”坦克刚才所在的位置偏右一点的方位。经过观察,魏特曼判断,那辆“萤火虫”多半会从这个方位冒出来。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盯住这个方位,并迅速的接近它以便能在它冒出来的时候给它致命的一击。
  果然,在大约半分钟之后,那辆“萤火虫”就从魏特曼预计的地方钻了出来。
  魏特曼的老虎一个急停,同时迅速的瞄准了“萤火虫”刚刚露出来的炮塔,抢在那辆“萤火虫”之前开炮了。
  要说今天魏特曼的运气真是好的不像话,在夜间,对这样小的目标,他的坦克居然也做到了两发两中。这发炮弹又成功地摧毁了那辆“萤火虫”。
  “上尉,干得太漂亮了!”驾驶员海因里希·拉梅尔也兴奋地大叫了起来。
  “朝着5点钟方向倒车!”魏特曼知道,自己连续击毁两辆“萤火虫”,一定会成为英国人集火射击的目标,所以他来不及庆祝,就下达了后退的命令。
  事情就像魏特曼预料的一样,好几辆“萤火虫”都转过炮塔朝着魏特曼的老虎开火了。好在海因里希·拉梅尔把老虎倒得几乎要飞了起来,一是靠着风骚的走位,躲过了这一轮的炮击。
  就在这要疯狂躲避的倒车过程中,炮手卡尔·韦格纳朝着一辆“萤火虫”胡乱的开了一炮。卡尔·韦格纳开这一炮其实只是想吓唬吓唬对手,干扰一下它的射击,压根就没想到能不能打中的问题。但是,奇迹出现了,这样的一炮,居然又一次准确的命中了目标。
  “这样也能命中?”连魏特曼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有些惊呆了。魏特曼战斗生涯中不是没有运气特别好的时候,但几乎每次运气特好之后,就会有一些倒霉事情。像今天这样运气好到到爆表的地步,后面接着会不会有什么倒霉的事情发生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1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