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550

  郑凯韵微微摇头把烟放下,盯着李战说,“小李啊,你跟我就有什么说什么吧,你能找到我家里来很不容易,大家都叫我郑铁鸟,什么意思,一毛不拔,很少有人敢跑过来窜门,因为我动不动就把他们送礼的行为给报上去。”
  微微哆嗦了一下,李战连忙说,“首长,那两瓶酒是我战友寄过来的,他们老家的酒,没花钱的,就是请你品鉴品鉴,给他点反馈意见。”
  “哦?”郑凯韵微微点头,“你战友做这个酒生意?”
  “是的,他退役后自谋职业,现在搞酒类的产品开发。”李战笑着说,“那家伙把我当小白鼠呢,我拿不定注意,听说首长您久经考验,我就冒昧带过来了。”
  郑凯韵很满意,“嗯,那就留下,我替你尝尝。”
  李战试探着问,“那航油的事……”
  “你要航油?不要航发?”郑凯韵反而有些意外了。
  李战脸都红了,尴尬地说,“发动机不是那么容易坏的。”
  “你的光辉事迹我们场站是集中进行了学习了的,别不好意思,你是真厉害,不是一点两点厉害,是非常厉害。我就佩服你这种年轻有为开飞机能把飞机开散架的飞行员,我在空军干了二十年地勤场务,头一回见。”郑凯韵说道。
  李战凝眉,心里早把张源给骂了一百遍。肯定是张源大嘴巴给泄露出去了,不过也不能完全肯定是他,毕竟薛向东是知道他过往事迹的,没准当时找郑凯韵给李战报销机票的时候就把那些事迹拿出来吹牛逼了。随便哪一件事都可以吹一辈子牛逼,更何况琳琳满目的成功处置特等险情……
  李战诚恳地说道,“首长,我可以保证不会因意外造成重要航材报废,但是如果是因为达到了使用时间而报废,这个我就没办法了,本来歼七乙型用的航发维修间隔时间就那么一二百小时,全寿命不过五百小时出头。”
  “你的高强度训练打算怎么搞?”郑凯韵问。
  不止歼-7系列战机,可以说中国空军现役战机所使用的航发,在寿命这一块都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军事强国的。发动机的短板一直是制约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其上一级瓶颈是材料工艺,进而延伸到几乎所有的工业相关行业,考究的是一个国家工业体系的整体水准。
  在长期的技术封锁环境下,我国有且只有一个技术输入和学习的对象,以前是前苏联,现在是俄罗斯,直至今日所谓北约国家集团依然死抱着报着巴统协议不放。老毛子的东西作战性能不错,但是实在是太粗糙,同期的发动机寿命常常只有北约国家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著名的AL-31F涡扇发动机经过改进后的大修间隔仅有800个小时,而同期的普惠公司的F-100系列涡扇发动机,大修间隔超过了2000个小时。差距之大不是一点两点。作为师从老毛子的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取得的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大的难题正在被克服,实现赶超指日可待。
  李战略微思索了一下,道,“气象台预测,本月下半个月基本是符合飞行的天气,我计划搞十天的大机群连续作战训练,先把飞行小时搞上去。”
  “对于你们101团搞蓝军大队我是支持的,师长明确指示全力支持你们的工作,我是按照命令给你们拨付了足额的航油,总之厂长不会拖后腿”郑凯韵说道。
  正团级场站的站长手里的权力有多大是可以发挥想象力的,飞行团长跟人比就是一穷逼。由此延伸出来的就是一支部队是否可以判断为所谓王牌部队的标准了——不成文的规定是师下属三个场站的航空兵师就是王牌,确切地说是重点建设的满编全训部队。
  二师那么牛不就是因为他有三个场站而且其中一个还是副师级场站吗?每年要花掉几十个亿的航空兵师,能不是王牌吗?能不是南霸天吗?
  七十三师差点,仅有两个场站,除了北库,还有一个在乌市郊区,师部就驻那里。101团是大编制团,单独占据了北库场站,而且北库场站还是硬件规格较高的场站,主跑道有三千米,快赶上民航机场的4E标准了。
  因此!
  北库场站每年都要接纳轰炸机师进行驻训!
  郑凯韵也是地主家没余粮,你歼-7II油耗再厉害顶多就是油耗子,人家的轰-6可是真正的六爷,是名副其实的油老虎。年中拢共就那么多计划内的航油,多给你点的话,开轰-6那帮家伙过来你还能安生?
  人家脑袋上顶着个“战略”的名号,你吃了熊心豹子胆敢短缺人家的训练航油?厚此薄彼也要分对象的!
  这些情况李战是知道并且清楚的,否则不会冒着被人说闲话的风险跑过来“走后门”。
  尽管如此,李战依然没有放弃,用近乎哀求的语气说道,“首长,郑大站长,你就当可怜可怜我们101团,你多给点,再多给点,我不要多,就十吨,就十吨好了,我保证不说出去。”
  “一吨也没有!你还十吨!”郑凯韵气笑了,坚决摇头。
  “真不给?不给我给你跪下了!”
  “那给你三吨,别说了,就三吨,要明天来拿批条,不要拉倒!”
  李战顿时眉开眼笑忙不迭的弯腰道谢片刻不逗留的走了。郑凯韵把李战送到门外,目送李战轻快行走不时忍不住蹦跳几下的身影越来越远,鼻子有些发酸视线有些模糊。
  别人要下跪求晋升,他要下跪求航油。
  三吨航油不过两个架次的消耗量罢了。
  就为了多飞两个架次,李战简直什么都愿意做。
第112章
天有不测风云
  “同志们!好好干!航油可劲造!烧完了我一个电话就能要来几十吨,就看你们有没有本事烧光拨付的航油了!”
  口袋鼓了,李战讲话的声音很大,那挥洒之间别提多潇洒,颇有“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包夜”的豪气。
  当天晚上晚点名的时候,李战就进行了豪迈的动员,锵锵有力地说道,“接下来要进行为期十天的高强度飞行训练。气象台通报,未来半个月没有大雪没有大风,都是较好的飞行日,所以说大家一定要打起精神来,趁下一波冷空气到来之前好好的把飞行小时搞上去!”
  “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没有哪个部队靠学理论打胜仗,提高战斗力没有别的捷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飞行,飞行,还是飞行。”
  他讲得意气风发,航油似乎就真的一个电话过去就拉过来一军列,大家看到的也只有这一面,丝毫不知个中的心酸。堂堂一等功臣血里火里滚将过来的顶天汉子,为了几吨航油威胁要下跪,这又是谁的错呢?
  没来由的来了一阵冷风,还挺大,李战眉头微微皱了皱。
  张源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卷打印纸,在不远处站住,明显在等李战点完名。李战摆头看了一眼,气象台的通勤车在院子外等着,也没熄火。
  “明天一早按计划出操,韩红军组织,点名完毕!”
  队伍立正。
  李战下达解散口令。
  狂魔大队的老少飞行尖子们纷纷回到自己的宿舍,马上投入紧张的洗漱搞内务当中,准备在21时30分上床就寝。进入狂魔大队最大的变化是一日生活制度的严格执行。抓战斗力首先要抓管理,这是原来训练基地的陈政委给李战写的亲笔信上提到的一个重点。
  军人守则的第一条第一句话是服从管理,没有服从哪里管理,没有服从管理哪来执行力。要逆境突围弯道超车,就必须要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也许将会是数十倍。
  若不是太过敏感,李战甚至会向上级申请伤亡指标的!
  二师的官兵对李战的印象两极分化,在天上是疯子,在地上温和如水。如今呈现在101团官兵们面前的却只有狂野和粗暴了,一锤定音的霸道的领导风格至少已经深入了狂魔大队十七名飞行员的心里。
  大概这就是屁股决定脑袋的结果吧。
  温和如水地领导管理风格带出来的部队也会温和如水,没了气势还打什么仗,全他妈集体搞基去吧。
  在领导管理能力方面,李战是一张白纸,因此很容易接受新思维。原来训练基地的陈政委对他言传身教,陈政委的领导管理风格自然的是会影响到李战的。在联系不上师父的情况下,李战内心认为在这方面适合当他老师的人大概也就陈政委了。
  齐宏和方成河他压根就没有想过进行联系,倒是给四团打了电话找于成林,却被告知于成林也进入飞鲨集训队了。
  这就更加的刺激李战尽快做出一番成绩来了,绝对不能让人给小瞧了,他必须得证明些什么。
  扬了扬手里的那卷打印纸,张源走过来,说道,“到你宿舍说。”
  “走,我住的小套间,客厅当办公室用。”李战领着张源往楼上走,推开门,一下子就暖和了起来。
  这边的集体供暖与当时他在北空那边的训练基地时并无二致,他倒是也习惯了。
  为便于工作,李战把十几平米的客厅改成了办公室,非工作时间他大多在这里,不过坐班的时间少,各单位跑的时候多。为筹备高强度飞行训练,李战跑遍了团里、场站每一个相关的单位部门,拟定了好几套训练方案,上下沟通了好几天才把训练计划定了下来。十八架战机的飞行训练,等于小半个飞行团在天上飞,一样得有空司的批准和备案。
  张源没废话,一进门就开门见山说,“你的计划怕是要推迟了,最新消息,西伯利亚冷空气加速南下,今晚会起风,明天预计能达到八级。这是最新的气象图,你看看。”
  说着就在办公桌上摊开了还热乎着的图纸。
  没有先进的电子设备,上级气象部门通报下来的卫星云图全部都是打印出来,幸好是彩打,不然李战看起来还真的有些费劲。
  方才晚点名的时候他已经有些感觉,风是越来越大而且有刺骨的寒意,是天气恶化的征兆,只不过雄心勃勃的情况下多少是对天气抱有希望罢了。
  “你看这里,这一波冷空气团比前面那一次的规模要大得多,预估会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北库地区大量降雪是肯定的了,而且比之前预测的要更快的到来。”张源沉声说。
  形势很明朗,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团的外围已经逼近边境线外围,也许用不着明天,凌晨大概就会造成降雪了。
  “原本通过对卫星云图的判断,这一波冷空气会往东移动,进入了外蒙境内后才会南下,因此我们预测未来两周里北库地区的天候不会有很大变化,但是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冷空气没有往东走,而是直接南下了。”张源解释了一句。
  气象台是非常重要的部门,甚至可以说是掌握飞行部队“生杀大权”的部门。他们出具报告表明明天可以飞,那你就可以准备飞行训练什么的,他们建议使用几号跑道,你塔台指挥员最好按照建议来,否则出了事轻则挨处分重则上军事法庭。
  前面气象台给出了未来两周基本适合飞行的报告,李战按照这个报告做了训练计划,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作为负责人,张源势必要向李战解释清楚,而且要拿出充分的技术依据来。
  李战叹了口气,说,“真是天公不作美啊,我这什么都准备好了。”
  失落是肯定的,拳头拉了回去就等着一声令下狠狠地击打出去,却猛地来了一道墙直接挡在了拳头前面,这滋味要多难受有多难受。从部队的角度来讲,士气不可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李战这几天的动员等于是白干了。
  “天有不测风云嘛,这都是正常的。”张源安慰道,“一哥,知道你迫切要做出一番成绩来打二师的脸,但是这个事情不好操之过急,再说了,二师什么情况七十三师什么情况,光是战机的技术水平差距就有一两代……”
  李战说,“我可不是要打二师的脸,再怎么说那也是我老部队,打二师的脸部也是打我的脸。在其位谋其政,既然当了这个大队长,当然是要狠狠干一番成绩出来。”
  张源笑着说,“没外人你别跟我扯淡。我还能不知道吗?说起来二师还真的并没有在你的成长过程里提供了多少帮助,反而是你给二师带去了很多荣光时刻。今年二师的成绩单是很好看的,齐宏师长八成是要得到赞赏的。”
  低下头凝视着图纸,李战问,“大概什么时候能过去?”
  “什么?”张源没反应过来。
  李战问,“冷空气的影响,要好几天恢复正常?”
  呵,原来人家的注意力根本就没在飞行之外的事情上面,张源自讨了个没趣,思索了一下,说,“以现在的移动速度,短则五天长则一周吧。”
  “我是只争朝夕啊,唉!”李战重重地叹了口气,“101团拉下了太多功课,除了增加训练强度,没有别的办法补齐短板。马上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就过去了,你知道我看到保养得锃亮锃亮的六爷时是什么感受吗?我难受,非常非常难受。”
  张源拍着李战的肩膀,宽慰着说,“你是性情中人,我明白,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更要稳扎稳打。听说今天有个飞行员摁错了摁钮在天上把减速伞给放了出来。有时候真的不得不承认,你真的是霉运体质啊。七十三师过去十年从来没有发生过险情和事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