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5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1/550

  所有空军飞行员都瞧不起海航飞行员,这不是主观意识而是客观事实。空军已经取消高度差进行自由空战训练的时候,海航部队还维持原来的高度差训练模式。海航部队是最先搞低空突防训练的,但是却被空军后来居上超越了。
  当然,这与李战是有一定关系的。李战在北库搞的三大科目战训方式创新影响非常大,而这个影响是先在空军里产生然后再向海航部队扩展的。
  朱炜笑着说,“我们是专业蓝军部队嘛,任务就是当好兄弟部队的磨刀石,海航部队也是兄弟部队嘛。”
  “老朱你现在歼十一飞得怎么样?”李战问。
  朱炜说,“还行,现在飞歼十一的架次比歼-8FR的多。”
  李战又说,“我打算让你来负责歼十六电子战机的改装,你考虑考虑。”
  “不用考虑,我坚决完成任务!”朱炜果断地说道。
  李战微微点头,“103旅会全部改装歼十,极有可能是还没完成试飞的C型,他们会和101旅形成高低搭配的格局。不过歼十的平台有限,所以未来他们也是要装备歼十六电子战机的。你的任务可不轻。”
  “我扛得住。”朱炜开心地笑道,担子越重越好,担子重意味着又要进步了,可不就开心了嘛!
  李战再一次老父亲一般欣慰地笑了。
  这事是他说了算的吗,当然不是,但是,他能左右。
第700章
第117侦察中队
  水灵地区的气候特点就是热,湿润的热,粘粘的感觉北方人尤其不适应。这边的地勤人员都是戴宽檐丛林帽,迷彩小帽根本不管用。琼岛属于热带岛屿地形,特点是中间高然后向海岸线逐渐降低,六指山脉有好几座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上的山峰。
  部队搞训练的时候要避开岛中间位置的山脉,所以跑道是顺着海岸线的走向来部署的,也恰好的符合了海洋季风气候的特点。
  这边的食物也很不一样,李战反正是吃出了家乡的味道。南港和琼岛隔海相望,风俗习惯什么的是基本一致的,而且方言也是同一个语系的。
  一连几天里,金华组织了多种讨论会,主要是让飞行员向李战三人学习歼-8FR的战术使用办法。对南航某师来说,歼-8FR是从未接触过的飞机,当然了,他们对歼-8是熟悉的,直到现在他们依然在用歼-8D。这倒是他们的优势,同一个平台的情况下他们上手会更快。
  南航司令部经过了分析讨论,决定采取李战的建议,拟组建一个专门的中队来使用歼-8FR,给了一个番号叫117中队,从歼-8D飞行员里遴选了几位尖子由金华亲自负责,尽快的让部队形成战斗力。
  在给117中队的飞行员上课的时候,李战手里拿着歼-8FR的模型说道,“灰白色歼-8FR是专门的战术侦察机,侧重于电子侦察。我前面讲过,这个飞机是没有任何空战能力的,你们连航炮都没有。”
  他竖起一根手指头,严肃地问道,“我问你们,遇到敌机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报告!判断敌情寻找攻击机会!”有飞行员站起来回答。
  李战摇头,“错。”
  “你们都是开战斗机的,现在开始思维要转变过来,遇到敌机你们首先要做的是转向逃跑!你没有武器拿什么去对付敌机?各位要认清楚自己所担负的任务性质。你要做的是侦察,然后利用这个飞机优异的高空高速性能迅速脱离战场摆脱敌机!”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悄悄进入打枪不要。”
  李战在黑板上重重的地写下了几个大字,用圆圈重重的圈了起来。
  “但是如果需要你深入敌后执行侦察任务,一定会遭到敌军战斗机的拦截,这就需要依靠你高超的技术来完成任务了。”
  李战开始播放内部影像教学资料,他说,“我带来了几份空军内部使用的影像资料,都是与歼-8FR的战术飞行有关的。我给大家放一段。”
  教学室里灯光暗下来,幕布上开始出现画面,是分为四块的画面,不同的四个角度,一个是航空摄像机对地拍摄的画面,一个是机头方向的同轴摄像机角度,另外两个是则是左右两翼两个角度。
  显然这是安装在飞机上的拍摄器材拍摄的影像,大家并不陌生。
  但是!
  影像一开始上来就是让人血脉贲张的镜头——居然是在和两架Su-30MKI进行追逐缠斗!
  这段影像资料截取的是当年李战驾驶歼-8FR深入进行实战性战术侦察时遭遇模拟蓝军部队的Su-30MKI过程,其中还遭到了模拟蓝军部队的地面防空部队的防空火力攻击,可以说是陷入了重围。
  依靠歼-8FR极其有限的空战能力,李战从必死之地飞了出来安全返航,超出预期完成了侦察任务。
  这哪里是什么影像教学资料啊,简直比军事大片还要劲爆!
  海军飞行员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眼睛一个比一个蹬得大,哪里看过这样过的内部教学资料,哪里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再去看李战,大家心里都定了下来,看样子这位传说中的拉杆小王子有点东西哦!
  如果他们看过“地中海之春”的记录视频,恐怕会把李战视为天下战神。
  李战的想法是非常的清晰非常的明确的,有一些东西不具备复制性,而是在特定的环境之下由极少数特定的人才有完成的机会。如果他一味的要求所有飞行员都依葫芦画瓢地做到所有的动作达到他要求的标准,效果反而达不到预期。
  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很重要。飞行员是非常宝贵的军队资源,如果有机会根据每一位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使其在某一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具备突出的能力,无疑是相当理想的结果。
  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不过李战心存高远,对教学是有自己的一套理念的。
  李战暂停了画面,恰好播放到歼-8FR拉超音速脱离高威胁区域的画面,身后是狼狈不堪的Su-30MKI,给人感觉就是一架二代机把威名赫赫的经典三代机戏耍了一番后堂而皇之地凭借着更胜一筹的加速性能迅速离开。
  他说,“我当时驾驶的这架歼-8FR是有武器的,有一定的空战能力,而且是有对地攻击能力的。但是你们也看到了,在遭遇敌机的情况下,我的第一选择是逃跑,不惜一切代价创造机会逃跑。如果我驾驶的是一架歼七,也许会冒险地和对方狗斗一番,大家都知道歼七的近距格斗能力是不弱的。”
  “说到这里就要回到最初的问题了,专门的战术侦察机到底应该怎么样用?我的看法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做到极致做到最好,不朝三暮四不瞻前顾后。我问你们,如果你在执行任务过程当中接到地面小分队的求援信号,如果出手会影响到任务,不出手的话地面小分队会全军覆没,你们会怎么选?”
  这是一道送命题,一如母亲和女朋友同时掉进河里先救谁。
  南航某部的飞行员们面面相觑,有些嘴巴张了张想要说出答案的飞行员猛然发现气氛非常的诡异,当下闭上了嘴巴,然后陷入了沉思。出手和不出手似乎都不是正确的选择。
  太难了。
  李战竖起一根手指头非常肯定地说,“你们应该把任务放在第一位,一定要记住,战术侦察机是指挥所看得最远最清楚的眼睛,你们的任务关系到成千上万将士的生死,关系到战役的成败。所以你们心里要有一个坚定的清晰的概念。还是那句话,从现在开始思维要进行转变。”
  归根结底战术任务性质发生了变化,117中队的飞行员们是需要一个过程来适应的。客观地说,驾驶灰白色歼-8FR是比较被动的。
  “飞行技术是建立在战术理念之上的,大家都是老同志了,这方面我不展开讲。说一千道一万也没有来一次实践有效果。针对117中队的战术任务特点,我们教官组根据金华参谋长的指示,策划了一种蛮有意思的对抗训练,叫你追我跑。实施方式很简单,我们三位教官充当敌机对你们进行搜索拦截,你们则想办法避开我们的搜索拦截。全程只有一个重点,你们是没有空战能力的,所以只能发挥灰白色歼-8FR的优势。”
  李战给117中队建议的定位是“技术侦察兵”,老陆的作战部队里有两种侦察兵,一种是技术侦察,又称技侦,另一种是武力侦察,又称武侦。如果有人自我介绍说我是搞技侦的,那么你就知道他肯定是技术型兵员,这些人基本上不会潜入敌后,相对来说危险性没那么高。
  假若你遇上的是搞武侦的兵,那么最好客气点,这些搞武侦的脾气都不怎么好,关键还贼能打。这些人训练的时候就是在玩命,自己都不拿自己的命当回事,搞侦察的时候永远是啃最难啃的那块骨头,啃技术侦察啃不了的那些硬骨头,就危险程度而言,没有哪一回不是九死一生的。
  117中队的“技术侦察兵”却又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虽然是专门搞技术侦察,但是却常常需要深入敌后。所以自保能力就相当重要了,尤其是在没有武器、没有攻击能力的情况下。
  总结起来也很简单,技术加战机性能。灰白色歼-8FR有电子作战能力,但是要做到有效的对敌机进行干扰是比较难的,毕竟不是专业的电子作战飞机。
  李战随即开始讲具体的战术动作,依靠丰富的经验详细地说了多种敌情环境之中应当采取的机动动作。这些具体内容让117中队的飞行员们颇有大开眼界之感——原来还可以这么做!
  海航部队缺乏经验的弱点就暴露了出来,许多战术动作在空军里面是司空见惯的,但是在海航部队里除了那几支尖子部队,其余部队是依然处于学习赶超阶段的。
  一般可以这么来看,整建制从空军划出来归海航的部队是比较有实力的,海军自己组建的新海航部队相对来说就要稚嫩一些。这也是飞鲨部队里一大半飞行员都是空军飞行员的主要原因。海航部队毕竟还是年轻了。
  理论课结束后,金华把李战三人请到作战室研究改装飞行计划。117中队的飞行员要先完成灰白色歼-8FR的改装,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训练工作,即使117中队的飞行员都飞过歼-8D。
  南航某师这个部队的改装飞行不太一样,主要是驻扎地域的问题,出门就是海,既没有地标也没有导航台,全部依靠地面塔台的指令进行引导,所以改装飞行计划要进行反复的推敲,确保万无一失。
  这方面金华他们有丰富经验,李战、朱炜和李梓辛只是针对歼-8FR这个飞机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技术上的建议。
第701章
这个场站有点南
  从水灵场站向东南方向出去不到五公里就是海岸线,跑道呈南北走向,用民航的说法来看的话,是有01号和19号两条跑道,由南向北起飞时01号跑道,由北向南起飞时19号跑道。
  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水灵场站极少会用01号跑道。
  李战组织参与过很多次飞行训练计划的制定,不过从来没有遇到过起飞就出深海的情况。他在飞鲨部队工作的时候虽然也遇到类似的情况,但是渤海是内海,周遭一大堆的机场,制定飞行训练计划的时候和在内陆地区没有很大差别。
  战机飞行训练是很复杂的,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其中确定备降场就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根据相关的规定,要尽量做到每三百公里有一个可以进行备降的机场。
  南航某师这里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他们出去就是南海。南海和东海、黄海不一样,这片三百多万公里的海疆是正儿八经的深海。为什么广东的海鲜驰名天下,而大家都没有听说过东海沿海几个省有什么叫得上口的海鲜,因为东海是浅海,水深普遍在二三百米,浅的地方只有几十米。
  海鲜当然是深海的好吃,而且品种更多。
  我们的潜艇一般很少在东海海域活动,正是因为那里的水深条件不理想。一条艇长的有百八十米,上浮的时候稍不注意艇尾都能磕到海底。
  大,深,是南海的特点。
  李战在二师工作的时候,几乎每一次出海飞行训练的备降场目录里都有水灵场站,因为这个场站是最南端的空军场站了。
  南海诸岛上的机场是民航的……
  南航某师的情况就更加特别了,人家出门就只能“协调”南海诸岛上的机场作为备降场,而且能选择的还不多,现在南海诸岛上的机场还非常少。
  李战就开玩笑说,“照我说啊,你们应该给地方提提建议,请他们加快诸岛上的基础建设。这么大一块地方,按照每五百公里距离一个机场的标注,起码要修二十多个机场才能勉强满足需求,现在才几个,能用的也就那么一两个吧?”
  金华用铅笔画出了一道相当笔直的航线,笑着说,“这可不是我们能提建议的,地方建设有他们的一套规划,而且机场建设也不归我们管,归你们空军管的啊,哈哈哈!”
  “金华参谋长这一手图上作业真是漂亮。”朱炜仔细看着航图,由衷地佩服道。
  金华笑着说,“纸上谈兵的技术罢了,我宁愿飞行搞好点。”
  他当然也是飞行员,航空兵部队里有职务的军事干部大多是飞行员,第一身份是飞行员,其次才是职务。参谋长是非常重要的岗位,通常由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来担任。金华是南航指挥部的副参谋长,正师职军事干部。
  “小李,以你的意思,教官队从忘我礁起飞,把对抗空域放在忘我礁和琼岛之间的广大空域,这么一来是否要请求加油机的支持?”金华问李战。
  李战提出教官队先转场到忘我礁,从那里起飞模拟敌机起飞拦截117中队,在广大海空之中进行大范围的对抗训练。组训思维的差异这就体现出来了。朱炜和李梓辛是李战带出来的,深受李战的战训观念的影响,认为任何不具备实战意义的训练都是浪费航油,所以在组织部队训练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建立前置敌情条件,如果可以甚至希望每一次训练都有对抗的性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1/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