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5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7/550

  01号黑丝带不能长时间停在这里,既不利于保密工作也会对机场的正常运行造成巨大影响。只要01号黑丝带不拉走,机场就不能恢复运行。这对一个国际枢纽航空港来说损失是极大的。
  航站楼里的旅客们几乎都挤到了玻璃幕墙那里向这边张望,大多数人只能看到被三色布覆盖起来的军机,而最早发现军机降落的人们却有幸亲眼看到了首飞成功的国产四代机,够喝酒吹牛几个月的了。
  渐渐的噪杂的声音小了,直至陷入奇特的安静。一种莫名的情绪在迅速蔓延。人们看到了被三色布覆盖的军机旁边站立着数十名军人,他们在大雨中屹立着,一动不动迎风挺立,像雕塑,像丰碑,身影是那么的模糊。
  人们看到离军机最近的那名军人,身姿挺拔,面朝军机标枪一般立着。狂风暴雨根本无法对他造成任何影响。也许就算天上掉下来的是刀子,也不会影响到他那标准的军姿。
  再看不远处捂着头在雨中逃出的机场工作人员,对比是多么的明显。
  人们似乎在这么一个瞬间深刻感受到了太平盛世的底气,他们就是太平盛世最坚强的后盾,有他们才有人们的开怀大笑,有他们才有国泰民安。
  那不是雨水,是老天爷掉下的泪水。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不知道从哪个角落有人唱起了国歌,歌声在候机楼里回荡,上万人的大合唱骤然爆发。他们向着玻璃幕墙外的远在跑道末端的守护着军机的军人们大声唱着国歌。
  这座经历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城市对人民子弟兵的情感更加深刻,他们深刻地知道当灾难来临,冲在前面的是人民子弟兵,直面危险把安全的后背留给人民群众的是子弟兵。
  有他们在,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倒下!
  人们用无比热爱的目光望着那些小小的模糊的身影,在心中许下无数心愿,愿他们披甲征战的同时平平安安,人民永远和子弟兵站在一起!
  偌大的机场在这一刻暂时停下了狂奔的步伐,它静静地感受着来自人民的力量,来自人民子弟兵的精神。这座机场在倾盆大雨中见证了他们的倾城之恋!
  不知道是哪个情绪激动的监控人员拉近了监控器的镜头,焦点落在了李战身上,候机楼的人们看到了他不算伟岸但特别踏实的背影,那一身老式的厚重的雨衣披着,是一副能挡住天崩地裂的身躯。
  李战转过身来,拿出一根华子点上,当他点燃香烟在雨中甩手的那一下,整个候机楼沸腾了!
  帅爆了!
  尽管画面模糊到只能看到脸部轮廓!
  李战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上镜,他微微昂起头斜向上四十五度角吐出烟雾,冰凉的雨水打在脸上特别的惬意。
  当人们看到这一幕,几乎都跳跃着欢呼。
  “帅!帅!!帅!!!”
  有退伍兵激动得唱起了军歌。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恰好有一个上百人规模的大学生合唱团在候机,女生占大多数。他们迅速跟上合唱。机场工作人员反应迅速,连忙拿来话筒,并且连接到了机场广播系统。
  一场自发的万人快闪正在上演!
  那由老女老少高中低音组成的大合唱穿透了候机楼远远地传了出去,李战非常敏锐的在嘈杂的雨声中捕捉到了微弱的歌声。他侧耳倾听,听出了是军歌。他严肃起来,把烟头远远地弹出去,半面向右转面朝候机楼,缓缓地抬起右手向候机楼行军礼!
  镜头把这一幕记录了下来,当人们看到李战向他们行军礼,把军歌的高潮部分吼出了天际,整个候机楼都疯了!
  机场工作人员抹着眼泪用手机用相机用摄像机把正在发生的一幕幕记录了下来,他们沉浸在强烈的爱国爱军爱民氛围中,为祖国感到骄傲为人民子弟兵感到自豪为自己感动!
  国际候机楼里的外国人心情复杂神色复杂,一些已经移民的华人心情复杂,一些总是在各种场合抨击祖国的牧洋犬心情复杂,一些出国旅游的人们自发地聚集起来大声跟着合唱。
  一些享受着更好待遇却放下碗筷骂娘的高知识分子冷哼着出言不逊发表了一些侮辱人民子弟兵的言论,被边上几位听到后直接摁在地上狠揍,警察赶过来之后有个辅警知道了前因后果之后还偷偷的踹了几脚。
  这件算不上插曲的插曲很快的就被湮没,正如一些跳梁小丑,甭管他们跳得多厉害,最终都会被历史湮没,成为中华民族历史长卷中微不足道的眼屎。
  历史是由伟大的中国人民来书写的!
第683章
大胆提出意见
  高原山区的巨大积雨云来到了这座城市的上空,人们迎来了连续三天的雨水天气。
  部队协调之后,成洛马厂征用了三流机场的一个维修机库,在这里对01号黑丝带进行维修,一些重要的试飞数据第一时间导出来,然后开始分析故障原因,找出原因解决问题。
  李战也暂时留在三流机场配合研发人员的工作。
  考虑到保密问题,01号黑丝带既不能使用公路运输的方式返厂,也不能分解掉使用运输机运回去,所以只能飞回去。因此就必须要修好,至少要恢复正常的飞行能力。
  厂家派了大批的人员和设备进驻三流机场,部队相关单位也来人了,根据技术团队的估算,没个把月的时间是做不完这边的工作。光是分析故障原因就是一项大工程。李战撰写了详细的试飞报告之后没有休息,而是跟着研发人员埋头研究。他的协助可以更加的有针对性。
  01号黑丝带的机身结构没有出现变形的情况,这个结果让研发人员大感吃惊。要知道飞机是在超音速情况下机头突然下坠的,那是一个非常大的过载机动动作。
  扛住了这么高的过载,意味着飞机的机身强度试飞不需要再进行了,没有什么试飞数据比现在的数据更有说服力了。
  最让技术团队诧异的是,原以为会严重损坏的两台发动机居然全部是正常状态。在对动力系统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检测之后,动力系统失灵的原因是控制两台发动机的电子系统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发动机对飞行员的操纵失去了反馈。
  由此带来的比较重要的问题是,航电系统一定存在某种缺陷,至少稳定性是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这一点技术团队反而是心里有数的。四代机是我国设计过的技术最先进最复杂的战机,本身就存在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
  但是,出现如此严重的故障,技术团队依然是受到了上级的训斥,要求他们立即成立攻关小组集中力量尽快把问题解决掉,彻底排除这方面的隐患。
  这就是试飞员的价值的。
  换句话说,试飞员开的飞机都是有故障的,而且是只能通过飞行才能暴露出来的故障,不单单是飞出飞机的飞行包线。
  从这个角度来了解试飞员会对试飞员与飞行员之间的区别有更加明晰的认识。如果说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是刀尖上的舞者,那么试飞员则是和死亡掰手腕的生命守护者。
  包括舰载战斗机在内,都是先由试飞员飞过确认达到设计要求并且总结出一套规范之后,才交到一线部队飞行员手里。
  所以很多时候试飞员的技术理论基础一点也不比专业技术人员差,甚至一些厉害的还能指导研发团队进行改进并且出理论书籍。试飞员个个都是金疙瘩。比如陈铭,虽然战斗飞行技术也许他们比不上李战,但是在技术理论这一块,十个李战加起来也比不上他。
  上次安排李战和陈铭搭档正式出于这样的考虑。
  李战谈感受,指出当时姿态下飞机应该是什么样的表现、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表现和实际表现是如何的,这些很具体的意见对研发团队来说比较难理解,这个时候陈铭再根据李战的意见转化为专业的指导意见用术语表达出来,研发团队就很容易明白了。
  两人就这么搭挡着干了二十多天的辅助,在三流机场吃了二十多天的超标餐食,在第三十天的时候,整个维修工作总算是完成了。利用机场深夜休息的时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地面测试,包括地面试车和滑跑测试。
  又经过了三天的地面测试,确定飞机已经恢复了飞行能力之后,在第四个深夜里,李战驾驶01号黑丝带从三流机场起飞返回成洛马机场,同时地面队伍也在深夜一口气全部撤回。
  接下来的分析工作更多更重,同时要对01号黑丝带进行新一轮的改进。然后李战就开始闲了下来。
  包冠华找到他,说,“春节没休假,马上五一了,趁现在事不多,你休个假,我给你批三十天假期。”
  李战笑着说,“老领导,你可不是部队领导了,哪能给我批假。”
  “我就算是转业了也是你领导。”包冠华笑着指了指李战示意他坐下来,“婉君怀了孩子,六个月了吧,你这个当爹的不该回去看看?”
  李战顿时有些忧愁了,说,“是,我很不放心,但也有点害怕。”
  “人之常情。”包冠华笑着说,“初为人父都是这样,我当年情况比你还差,那是整宿整宿的睡不者啊。”
  “是吗?我还以为是我自己出了问题。”李战惊讶地说。
  包冠华笑着说道,“有了孩子意味着要担负起一个家庭,孩子出来了你要把他养育成人,想到父母是怎样把自己拉扯大的,因此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这是正常的。”
  “说到底就是还没有做好当爸爸的心理准备。你啊不用过于纠结,老话怎么说的,船到桥头自然直。到了那个阶段你自然就都懂了。”
  李战微微点头,“希望如此。”
  “那你还犹豫什么,我告诉你,女人这个时候特别希望丈夫陪在身边,这是谁也代替不了的。”包冠华说。
  李战说,“明白,我明天就回去。”
  点了点头,包冠华说起了工作上的事,他说道,“这一次改进动作比较大,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四代机最终交付部队的技术指标水平会比原始设计高出好几个百分点。”
  他点了根烟抽了两口,说,“这同时意味着以后的试飞标准更高了,很有可能许多项目是以前没有的。你可以想想怎么来进行后面的试飞工作。”
  “老领导,我有些话不吐不快。”李战皱起眉头,沉声说道。
  包冠华说,“说,大胆的说。”
  李战已经不是几年前只知道拉杆的小伙子了,经过三年多的任职历练,方方面面都成熟了起来。他如此慎重地提出来,显然是一些不便于在其他场合提出来的话。
  理了理思路,李战说,“我认为以F-22A作为追赶对象来进行设计不符合实际要求。”
  这句话完全出乎意料,包冠华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目标,研发团队也从来没有动摇过这个信念。
  黑丝带首飞前,F-22A是世界上唯一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四代机,不管是现役的还是在研的。以F-22A作为追赶对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也的确是这么来做了,甚至不少技术是比F-22A更加先进的。
  以F-22A为赶超目标并没有问题啊!
第684章
由四代机引申出来的思考
  “详细说说。”包冠华道。
  李战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是他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人浅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7/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