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5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5/550

  01号黑丝带仿佛置身于永远飞不出的积雨云当中,李战看不到外面的情况,只能根据飞机姿态和飞行数据来判断状况。从发突变到撞山李战最多最多只有三秒钟的时间。
  在这三秒钟里他完成了十几个操纵动作,01号黑丝带大侧滑迎上高山,骤然增加的空气阻力使得空速骤然下降。李战只能冒着飞机解体的风险这么做,这个时候就更加顾不上发动机会不会因此报废了。
  发动机最怕的四种情况中,大侧滑是排在前面的。这种姿态下的飞机等于是用蛮力去和空气阻力对抗,正所谓力量有多大反噬就有多厉害,为了维持空速,发动机就要继续做工,最终进入高负荷运转状态。
  空速在瞬间跌到了亚音速,机身机翼发出非常刺耳的声音,飞机的姿态终于被遏制住了,为了减速他甚至连起落架都放出来了!
  最终01号黑丝带的起落架擦着山上的树稍过去,机腹朝着山,机身倾斜九十度飞出了相对于山峰的平行线——撞山危机暂时解除了。
  此时李战把白森森的牙齿一咬,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冒险到底。因为他非常清楚此时是在山间的浓雾之中,雷达的防撞预警一直在响,说明前方一定是各种障碍,这片的地形比北库山脉的复杂多了!
  他把减速伞放了出来。
  巨大的阻力再一次让空速降了下来,随即减速伞很快的在巨大的牵引力下自动断开,飘荡着往后飘去越来越远。飞机的空速在这个时候骤降到了每小时六百多公里,让李战获得了更多的反应时间。
  使出浑身解数规避前方障碍的同时不断的向后拉杆,此时最重要的是爬升高度,一定要彻底解除撞山的危险。在山中浓雾之中驾驶着一架出了严重故障的飞机,别说返航迫降了,能不能出山都是问题。
  可是情况并没有按照李战的意志进行转变,飞控系统尽管有些迟钝但飞机还是可控的,最可怕的是动力系统的情况非常糟糕——推力居然在持续增加。
  这说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动力系统并没有因为刚才几个大过载机动而受到影响,既没有恢复正常也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坏。同时飞机机身的刚性结构受到了严酷的考验,飞机撑过来了,这显然是意外的收获。
  由此李战强烈地意识到必须要竭尽全力保证飞机的安全了,通讯系统失灵的情况下,飞机上的监测设备与地面的通讯也受到的影响。飞行数据和飞机的各项状态数据是会自动存储下来的,需要回到地面进行导出。
  如果飞机摔了,那么这些宝贵的数据将会有损失的危险。数据有多重要?可以说未来将不会有机会获得这样的数据。超音速状况下的大过载机动,在那个瞬间飞机到底经历了什么承受了什么,只能通过当时的数据来进行分析。
  不会有人能够飞出同样的机动动作。
  这样的机动根本不可能在飞行员的主动意识之下飞出来,也只有在几个极其罕见的因素影响之下飞机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李战没有选择了,只能在崇山峻岭之中穿梭。让他多少有些把握的是机载雷达的反应速度飞出快,但凡是雷达在探测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过程,发射雷达波收到回波这么一个过程。李战用过的最灵活的机载雷达是歼-10B上搭载的那颗AESA雷达,即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歼-16搭载的那颗直径更大的AESA雷达。
  但是以上两种雷达都比不上01号黑丝带的机载雷达,一种未知型号的非常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往往只需要半秒钟李战就能通过机载雷达获得反馈信息,他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相应的操纵。
  得亏01号黑丝带是完整原型机,也就是说飞机的状态就是要交付部队的状态,一般有些原型机不是马上就搭载机载雷达的,随着试飞进度而慢慢完善起来。
  除了机载雷达,01号黑丝带的机身上是整合了各种感应器的,组成了战场态势感知系统,比如红外探测比如无线信号探测,非常的叼。这个战场态势感知系统反馈了大量丰富的信息,对李战了解外部情况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有些试飞员说四代机是一种可以盲人驾驶的飞机,虽然夸张了一些,不过反映出来的是四代机极强的态势感知能力。飞行员通过眼睛获取战场态势,但是人的眼睛的获取能力是有限的,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超强的态势感知能力是四代机的重要特征。
  四代机的四大特征总结起来是四个“S”,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隐身、超强战场态势感知,开头字母都是“S”,因此被称为4S。Su-35、阵风、歼-10C、歼-16等之所以为被称为三代半,是因为它们具备了部分能力,比如Su-35就有超机动能力,而歼-10C和歼-16的航电系统使用了大量黑丝带上的技术。
  许多人觉得歼-16一般化,外形是没有很大变化的,看上去和歼-11、Su-30没什么区别,甚至不少人无法通过外形分辨出来。但是歼-16的航电系统非常的牛逼,是歼-11家族里最厉害的。
  歼-16服役的时间晚于歼-20,不少军迷因此对沈霍伊厂是有相当大的意见的,认为沈霍伊厂除了啃老骨头一点进步没有。真实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对内部的航电系统动了大手术,大量使用歼-20的航电技术,相当的厉害。
  借助黑丝带对外部环境超强的感知能力,尽管深陷浓雾,李战依然能够做出非常迅速有效的反应。
  当年在北库苦练穿山飞行的回报来了。驾驶歼-7EG在弯多雾多的北库峡谷里进行超低空穿越,往返一趟上百公里,而且经常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进行同样标准的训练。
  没有这一身本事他还真不敢来当四代机的主力试飞员。
  在无法提升飞行高度的情况下,李战只能在山里飞行,左躲右闪地避开高耸入云的山峰,同时抓住任何一次机会逆时针向东转向。只有向东转向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飞出山区。
  他有一个习惯非常好,总是喜欢记航图,记各个地区的气象图以及气候特点,所以他对这片高原区域的地形地貌是烂熟于胸的。在北库的时候搞远程飞行训练也经常往这边跑。
  适应了之后李战稍稍空了口气,只要操纵杆没断他就有把握把飞机开回去,当然还需要动力。
  他松了口气,地面的人员却都急疯掉了。
第680章
用自己的雷达探测自己的隐形战机
  “空军雷达有没有消息?”包冠华站在那里望向西边,却是问身侧的陈铭。
  陈铭摇头沉声说,“空军已经启动紧急机制了,部署在高原上的搜索雷达都已经开机,但是还没有任何反馈。”
  01号黑丝带已经从雷达里消失了快五分钟,在这五分钟里包冠华做了很多重要决定,其中就包括请求空军启动应急预案,借助空军先进而全面的雷达网络进行搜索。
  但是没有消息传来。
  “无线电有反馈吗?”包冠华问,尽管他知道这是废话。
  一名参谋一直在呼叫李战,但是没有任何回音。通讯没回音,也无法通过无线电信号来判断01号黑丝带的情况。此时此刻01号黑丝带和地面彻底断了联系,地面人员空有一身本领却只能陷入无尽的等待。
  试飞员有多重要此时就体现了出来,当发生严重险情,地面人员的技术再高超也于事无补,一切只能靠试飞员。
  陈铭非常清楚李战的处境有多危险。动力系统失控两发全功率运转,通讯中断意味着航电系统也出了问题,而接下来飞控系统出现问题的几率非常大。又遭遇了如此复杂的气象,而且还是在高原山区里,已经失去联系五分多钟的情况下,事实上不管大家心里如何不愿意,事物发展的逻辑都是不会受影响。
  李战很可能已经坠机了。
  “包厂,是否考虑派出救援队?”陈铭沉声请示。
  包冠华非常不愿意做出这样的决定,他相信李战能应付的。但是理智告知他必须要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他沉沉的点了点头,道,“联系部队,请他们派出救援。高原山区的天气情况很复杂,出动直升机恐怕很难。”
  “请部队尽量克服一下吧,我去联系。”陈铭连忙走到一边去给军区值班室打电话。
  这一次不是给军区空军值班室请示,而是向军区总值班室请示。这却是没有预案的,所有联系起来可能比较麻烦。但是只要命令下达,部队行动起来是非常快的。
  地面能做的,更多是焦急的等待。
  李战还不知道备用通讯系统也出问题了,因为他根本腾不出手去开启备用通讯系统,哪怕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他的双手双脚压根不敢离开两杆两舵。
  尽管飞机的空速有所下降,但是最终依然维持在了每小时1100公里的水平上。以这样的空速在被浓雾笼罩的山区里穿行,其难度和危险程度可想而知。这是李战所遇到过的最难的一次飞行。
  把俄罗斯方块调到最高速也不过如此了。
  这也是拥有超机动能力反应灵敏的四代机,若是三代机他估计早就和某一座山峰接吻了。
  从两倍音速下降到亚音速,空速的变化看上去是好兆头,然而李战却是更加担忧了。因为这意味着动力系统不仅仅是失灵这么简单,很可能已经出现了其他更加严重的故障。
  最严重的莫过于发动机空中停车,飞机失去动力。
  向左向右都是个死,李战十分的为难。
  他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尽快的出山,只要到了平原地区,最坏的结果是迫降或者跳伞,对于是否能够把飞机开回去,他第一次没有十足的信心。
  足足十多分钟,在一片灰蒙蒙的环境中飞行了十多分钟后,随着机头最后一下冲击,眼前突然的开朗起来,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非常强烈。李战向四周观察,看到了底下的川中平原。
  终于飞出了高原山区!
  他一边拉杆一边启用备用通讯系统,发现拉操纵杆的时候飞机没有丝毫反应,随即很快发现备用通讯系统也失灵了。李战非常无奈,估计是此前的超大过载机动中导致了这些系统出现了问题。
  他做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决定——断开了自动操纵模式,切换成手动控制。在自动操纵模式中,飞行员拉杆的时候几个舵面是会自动的进行调节的,就是一种傻瓜式智能模式,大大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量。
  在自动操纵模式中,甚至很多时候飞行员不需要用脚去蹬舵,只要操杆就能完成想要的机动。
  就像汽车的一键启动,摁一下发动机启动,而不再需要插入钥匙扭动钥匙这几个步骤。
  此时李战断开自动操纵模式后,他的工作量增大了,但是他获得了对任何一个舵面、襟翼、鸭翼的单独控制权。拉杆无法抬机头,那么就利用几个活动翼面来显示,同时需要手动配平飞机。
  手动配平飞机非常的考验飞行员的技术。
  01号黑丝带回到了最原始的操纵模式,但是李战能够控制的地方更多了。他这个决定几乎是决定性了。在许多航电子系统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飞控系统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大。
  他要避免被飞机的电脑带着走,这个决定让他牢牢地掌握了对飞机的控制权。他以前遇到过飞机倒扣无法恢复的情况,就是因为飞控系统出了问题,当时他果断拔掉了飞控系统的硬连接,选择了全手动驾驶模式才把倒扣的飞机改过来。
  再先进的智能技术都比不上人的大脑,也做不到完全按照人的意识来行事。归根结底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
  也许有人认为,01号黑丝带出山的那一刻就应该被雷达捕捉到。然而事实是残酷的——01号黑丝带是四代机啊,是隐身战机啊!
  好几具空军雷达探测到了01号黑丝带,问题在于反应在雷达上的是一只鸟。也就是说01号黑丝带的雷达反射截面只有一只鸟那么大!空军雷达部队的官兵们哪里见过这样的飞机,所以就当成稍大一些的鸟类给放到一边去了。
  01号黑丝带通讯系统失灵的原因在于总线断裂,飞机没有办法向外界发出无线电信号,于是敌我识别系统也失效了。虽然是原型机,但却是完整的原型机,是装载了我军的敌我识别系统的。通过敌我识别系统,地面部队是可以知道飞机的位置的。
  但是现在01号黑丝带彻底隐身了,无论哪一方面。
  塔台上,雷达操作员猛地站起来不顾一切的大声叫道:“我们都忘记了那是一架隐身战机!报告!应该提醒部队注意这一点!黑丝带的雷达反射截面和信号特征都非常的微弱!”
  包冠华浑身一震,一拳砸在桌子上,有些哭笑不得了,“好嘛!我们都钻死胡同了!陈铭马上提醒部队!”
  陈铭顿时有信心了,连忙联系部队提醒了这个情况。
  造出来的隐身战机骗了自己的雷达,真不知道是哭好还是笑好。
  其实李战也没意识到这一点的,这么多年来开的都是老飞机,最新的就一个歼-15,哪里有开四代机的意识,思维惯性下没想起来开的是一架隐身能力很厉害的四代机很正常。
  李战以为地面能够看到他,只不过他听不到地面的呼叫也没有办法呼叫地面。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做了一个很大胆的选择——不再绕飞了,而是直接飞往最近的最合适的三流机场进行迫降。
  此前他已经知道方圆几百公里都进行了严格的航空管制,此时天上除了他这么一架飞机再无其他飞行器,所以非常的放心。
  事实如此,都在等着他回来。
  空军的雷达看到了01号黑丝带,但是被判断为一只极速飞行的大鸟,信号时断时续,高度紧张状态下的雷达操作员压根就不会对这么一个微弱的而且不连贯的信号加以关注。民航的雷达就干脆是完全看不到01号黑丝带了,所以三流机场的进近台和塔台都根本不知道01号黑丝带在向他们疾飞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5/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