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5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2/550

  第三个选择则是超低空隐蔽突防,尽可能靠近霸王群岛主岛再把老虎分队扔下去,这样一来老虎分队可以在目标岛屿上着陆,大大提高了渗透的成功率,也是最能达到隐蔽效果的方式。
  三种办法的优缺点一目了然,作战方案里确定的是第三种方式。
  李战和郭北牧、袁博宁商量了一下,决定继续执行第三种方式。袁博宁经常和空军的人联合作战,而且他们经常需要空军出动飞机保障执行任务,所以他对飞行是比较了解的。
  此时所在空域的天气状况并不好,海面的浪高有三四米,超低空飞行风险非常大。
  但是郭北牧和袁博宁二人都非常相信李战的能力。
  平时扎实的高强度训练的效果这个时候体现了出来,而此前开老飞豹在夜间超低空掠海高度飞行逃离敌方主力船队防空圈,在实战环境下进行超低空掠海飞行有更深刻的心得体会。
  李战先大转弯掉头,然后迅速下降飞行高度,等到飞行高度下降到了海高一百米的时候,他再进行转弯朝向霸王群岛。从敌方雷达上看,这大概是一架靠近侦察的飞机。
  不出所料的是,敌军起飞了两架F-15J火速赶来打算查明情况,这个时候飞鲨小分队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四架歼-15在空中组成了一道疏散的横向阵线,任何试图接近的敌机都会遭到拦截。那两架F-15J自知不是歼-15的对手,在六十多公里外距离霸王群岛海岸线不到二十公里的位置远远的用雷达照射了一下就开始盘旋了,没敢靠近。
  戴文明按照计划带领部队向后转摆出后撤的姿态,那两架F-15J果不其然的跟了上来,但是始终保持着六十公里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哪怕是远程空空导弹的命中率也是有限的,敌机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规避机动。
  通常情况下远程空空导弹主要是用来对付敌方的预警机、通讯机、加油机这一类笨拙的大型目标,因为这一类目标通常会在远离战场的地方游弋。战斗机之间的战斗基本上要靠中距弹和格斗弹甚至航炮来完成。
  指望射程超过八十公里的远程空空导弹取得战果,最简单的方式是采取饱和攻击,大编队发射海量的远程空弹攻击目标。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效费比极差,钱不是主要问题,打起仗来造价是最不重要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战机携弹量的问题,因此在作战中组织饱和式攻击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飞鲨小分队没有携带远程空空导弹,事实上现役序列里还没有射程超过八十公里的远程空空导弹,李战以前打的怪物导弹技术先进且复杂迟迟未能定型,有消息称部队打算利用怪物导弹项目的技术研发一款技术指标稍低一些的中远程空空导弹,这么做的好处是降低了技术难度具备量产服役的条件,同时也解决了部队无远程空空导弹的问题。
  戴文明的思路非常的清晰,他根本不打算对那两架F-15J发起攻击。卫星侦察情报显示,西太海盗在霸王群岛部署了一个航空联队,其中战斗机只占了一小半,数量在18架到22架之间,F-15J占多数,另外还有一些F-2和几架充当攻击机的老旧F-4鬼怪式战机。
  此前被李战击落了两架,当时还有一批在南面被白头鹰师的战机缠住,击落一架击伤一架。也就是说西太海盗的战斗机力量至少损失了五分之一,而且都是最先进的F-15J。
  原以为他们至少会出动四架F-15J来进行拦截,除去他们用于为主力船队提供空中掩护的战机,他们就没有多余的力量威胁到高新-P了,飞鲨小分队就达到了掩护高新-P低空突击的目的。
  但是西太海盗谨慎过头了,居然只派出了两架F-15J,而且还不敢靠近。显而易见,他们肯定不会贸然进攻了。
  鉴于此,戴文明决定按照第二套方案继续诱使敌军出动更多的战机,办法就是掩护韩红军对主岛上的机场进行远程精确打击。韩红军携带了四枚500公斤级的火箭助推式雷石炸弹,实际上就是防区外精确攻击弹药,最大射程达到了200公里。
  戴文明马上和李战取得联系,迅速敲定了实施第二套方案的细节,韩红军当即改变原来的计划,拉高了空速在其余三架歼-15的掩护下迅速爬高到发射高度。
  原计划里韩红军是要和李战一起对霸王群岛的主岛进行远程对地打击的。这种时候就真实说明了战场的残酷无情,永远不会顺着你的计划来,能够始终占据主动地位的一方一定是有着多套作战方案,指挥员一定有更强的临机应变能力。
  韩红军一口气爬升到了八千米高度,迅速完成了攻击程序,得到了预警机的指令后,他果断地发射了LS-6火箭助推式精确制导炸弹,连续不停的把四枚都发射了出去。
  攻击目标是主岛机场的跑道,打击这样的固定面目标对精准度的要求不是很高。当然,主岛机场周遭部署有防空阵地,能不能穿过防空网击中目标还是个未知数。
  为了确保命中率,飞鲨小分队显然不会什么都不做。
  戴文明一声令下,四架战机突然加速散开,以雷霆万钧之势扑向霸王群岛主岛。岛上的海盗马上就紧张起来,命令所有的防空武器做好准备,注意力都在扑面而来的四架战机身上了。
  正在游弋的两架F-15J接到了命令,突然的加速迎上来,眼看着一场战斗就要发生。同时,主岛机场紧急起飞了第二批两架F-15J升空迎战。
  调动敌军的目的达到了,而且戴文明相信岛上的防空火力也正在盯着他们这四架来势汹汹的重型战斗机。
  飞鲨小分队果断后撤了,他们的目的是掩护高新-P而不是消灭敌方战机,消灭敌方战机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之一,但不是最好的手段。飞鲨小分队需要在任务空域滞空至少三个小时,所以他们不能一开始就把力量消耗掉。
  四枚LS-6火箭助推式精确制导炸弹的雷达反射信号非常的小,在数十公里外是几乎不会被发现的。当霸王主岛上的警戒雷达发现目标,距离已经是相当的近,而且四枚LS-6火箭助推式精确制导炸弹已经进入了俯冲阶段。
  在俯冲过程中炸弹的空速能够突破音速,高射炮是很难拦截超音速目标的,防空导弹要拦截也并不容易,等火控雷达完成锁定,留给防空导弹阵地的反应时间只有五秒钟。
  五秒钟能够干什么,什么也干不了。
  四枚LS-6火箭助推式精确制导炸弹以四百米的间隔和三秒钟的时间间隔垂直落向主岛机场跑道,在五百米的高度战斗部突然裂开,释放出了子弹头——居然是专门用于反跑道的子母弹!
  每一个战斗部携带六颗子弹头,每一个子弹头装药40公斤,二十颗子弹头均匀地落在了跑道上,跑道就像是被摆上了一串被点燃的鞭炮,“轰轰轰啪啪啪”,一条由高到低的硝烟扬起。
  主岛机场的跑道废了,停在起飞位置的两架随时准备升空作战的F-15J废了。
  “我的天照大神哦,完蛋鸟。”主岛机场塔台上的指挥官慢慢站起来,透过破碎的挡风玻璃往外看,看到了千苍百孔的跑道,喃喃自语。
  有再多的战机也没用了——没有可以起飞的跑道了呀!
  他们才意识到己方和对手之间的差距,也许装备技术层面相差无几,但是部队战斗力组成部分里从来就不只是装备技术这个因素。
  己方的兵太垃圾了,而对手的兵却是那么的强悍。
  可是,对手真正的杀招还在赶来的路上,然而,他们依然毫无知觉。
  高新-P在李战的操纵下鬼鬼祟祟猥猥琐琐地贴着海面以每小时370公里的速度向霸王群岛主岛靠近。李战对战场态势了如指掌,飞鲨小分队共享过来的情报以及卫星侦察的情报会在几秒钟之内显示在他面前的战术平显上。
  基于北库战术情报交互系统开发而来的综合情报信息共享系统试验版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李战嘴角不由的扬起意味深长的笑容……
第663章
从未被忽略的对手
  高新-P小心翼翼的接近,怕把梦中的敌人哦哦哦惊醒,高新-P只是想轻轻地搞搞敌人,不用担心……
  七十多吨重的高新-P在距离海面仅仅八米的位置以每小时三百七十多公里的速度向霸王群岛主岛靠近,频繁涌起的浪花仿佛就在机翼下方,而该机的翼展达到了三十八米。
  也就是说,飞机的倾斜角稍有偏差,翼尖就会擦到三米多高的海浪甚至扎入海水里,飞行员必须要飞机的左右倾斜角不超过一个极小的角度。
  李战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飞行上,其他方面则交给了郭北牧负责掌握。为了做到绝对的隐蔽,高新-P正在无线电静默状态,也就是只收不发。
  军械师杨舒文和航电工程师王飞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忙。高新-P使用了大量新的机载武器和航电技术,基本上还处于实战试验阶段,需要密切保持监控,随时准备处理突发问题。
  尤其是杨舒文这块,他必须要确保内外武器系统的正常,这是行动的重中之重。而航电系统与武器系统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王飞不时的和杨舒文低声沟通,保证整个大系统正常运转。
  距离在飞快地拉近,老虎分队承受了不少于李战的压力。
  为了确保渗透的成功率,高新-P选择了超低空潜入,这就意味着他们要在超低空高度跳伞,而且要跳滑翔伞。夜间海上低高度跳伞是所有跳伞科目中最危险、难度最高的一种。
  老虎分队很少使用这样的方式渗透。特种作战的原则是简单直接,那些长篇大论华丽得不行的作战计划通常存在于战术课作业当中。
  而且此时天气状况并不好,对要使用滑翔伞的老虎分队来说又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不过,老虎分队是身经百战的部队,敌后行动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地方武警、特警搞不掂的目标都他们负责,因此尽管任务有难度,但是他们依然信心满满,心态非常的放松。
  此时载员舱里,老虎分队十三人或闭目养神,或稳稳地整理着武器弹药,或检查装备器材,或小口地咬着高能量巧克力,丝毫没有临战前的紧张氛围。
  袁博宁抱着胳膊闭目养神,脑子里却是在反复地熟悉战场环境、敌方部署以及作战方案。他戴着耳机,驾驶舱那里的指令可以直接到了这里,而且在他身侧舱壁上有多盏指示灯,当红灯亮起的时候意味着他们要做跳伞准备了,绿灯亮起开始跳伞。
  高新-P的超低空掠海突防十分的成功,天公作美的情况下,较差的天气无形之中给敌方的对海警戒雷达增加了难度。况且高新-P还有杀手锏——利用虚拟信号模拟敌方目标,尽管只能持续五分钟,但对老虎分队来说已经足够使用了。
  当然,尽量不使用杀手锏是上策。
  两百公里外的预警机不断地把位置信息发送给高新-P,李战可以及时的知道与霸王群岛主岛之间的距离以及本机的实时位置。实行无限带你静默意味着雷达也不能使用,所以飞行员既不知道目标位置也不知道自己的具体位置。当然,大概位置是心里有数的,按照航图上的计划路线飞行,利用时间和速度计算很容易就能打出大概数据,但是这并不够准确。
  预警机的引导十分的重要。人们把预警机视为战斗力的倍增器,其原因就在这里。
  20时25分。
  李战终于给老虎分队下达了指令:“五分钟准备!”
  高新-P已经逼近到十五公里的位置,已经能够看到岛上的灯光,如果岛上有灯光的话。
  飞鲨小分队加速冲了过来,他们要在高新-P空投人员的时候为其提供掩护。这个时候就不管是否会暴露作战目的了,一切以确保空投顺利为目的。
  那四架F-15J还以为飞鲨小分队开始对他们发起了进攻,连忙迎战。一场空战就在高新-P脑袋上不远处爆发了,双方互射中距空空导弹,然后相互规避,颇有些文明干仗的意思。
  飞鲨小分队绝对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他们无所顾忌地展示着高超的飞行技术,上下翻飞的过程中火控雷达到处照射,把中距弹打得风生水起。而他们的对手的动作却是略显教条,标准有余灵活不足,应对起来颇为吃力。
  李战拉杆爬升到三百米海高,平飞之后摁下了准备跳伞指示灯同时打开了尾部侧舱门。袁博宁没有丝毫的犹豫一跃而下,其余队员紧随其后,站在侧舱门边上的是李云潇,客串放伞员。
  高新-P暴露在敌军的雷达前面,但是此时空中的交战如火如荼,而且判别目标需要时间。尽管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但是对高新-P来说已经足够了。李战甚至都没等侧舱门关闭就大角度转弯掉头加速脱离。
  岛上的防空系统反应过来进入的时候,高新-P已经再一次下降高度到抄底掠海高度,雷达跟踪信号再一次在趋于恶劣的天气中中断了。
  加速把距离拉到五十公里处,李战重新爬升掉转机头,同时打破了无线电静默状态。
  老虎分队每一名队员身上都携带了GPS定位仪,高新-P能够实时的监控他们的具体位置。李战手里有便携式平板,也可以查看老虎分队的情况。这样便于与老虎分队之间的各种信息交互。
  代表和老虎分队的十三个小红点一闪一闪的向主岛缓慢移动,如果闪亮的红点变成常亮的黄点,则意味着队员遇险,边上会出现SOS的标记,如果熄灭了,意味着队员牺牲。
  袁博宁他们的渗透比想象中要顺利得多,他们赫然发现岛上的地面防御非常的薄弱。当他们趁着夜色在一块相对平坦的开阔地上着陆后,发现距离不到二百米的树林中就是一处防空阵地,但是居然没有巡逻队保障其安全。
  重要的防空阵地甚至会把警戒线放到一两公里之外。
  可以判断出,西太海盗认为不会有人能够威胁到霸王群岛这个巢穴之一的安全,有较为完善的防空网络足矣。事实上卫星侦察是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卫星侦察无法发现隐藏在山洞或者地下工事的敌人。
  按理来说,霸王群岛是西太海盗在这西南太平洋一处重要的巢穴,守备力量应该不会少的。
  也许在A岛?
  袁博宁暂时无从判断,迅速清理干净着陆场,同时标注着陆场,然后带着队员很快的消失在黑暗之中。他们的首要目标是雷达站,然后是飞机掩体,其他目标放在最后。
  摧毁岛上的雷达站最为关键,没有了雷达,岛上的防空网络就等于没了眼睛,作战效能会大大降低。这也是高新-P临空攻击的先决条件——高新-P不可能冒着猛烈的防空火力临空。
  主岛机场跑道已经被摧毁,在跑道修复之前敌军的战机是不可能发挥作用的了,现在只剩下地面防空阵地会对高新-P造成影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2/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