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4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8/550

  在长鸣的汽笛声中,低可视涂装的16号舰迎风起航离开港湾,所经之处各种船只鸣笛致敬,为中国海军完成由近海往远海的转变,为大国海军的起航。
  对老百姓来说,首艘航母下水了,漫长的等待告一段落,于是他们继续等待舰载战斗机出现在航母飞行甲板上,等待着舰载航空兵部队的战训新闻,等着航母形成战斗力的官宣。
  而对于飞鲨部队以及16号舰的官兵来说,他们要做的事情才刚刚开始。
  似乎要考验飞鲨部队,16号舰进入训练海域后,天气变得很差了。在航空塔台里坐镇指挥的张总指挥下达了推迟着舰降落计划。一时之间交付仪式的激动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忧心忡忡。
  这么些年来大家始终憋着劲,就等着今天来一个酣畅淋漓的宣泄,尽最大努力向祖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然而老天爷不给面子,非要来个晴转多云。为确保万无一失,张总指挥对飞行气象条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达不到条件坚决不飞。
  李战等人也在等,他们在第一训练区待命多时,亲眼看到了大范围的天气变化。实际上基地这边的天气变化更严重,乌云从东南方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移动过来,降雨就在不久之后。
  这在大家的心上蒙上了一片阴霾。
  李战往模拟飞行甲板的尾部大步走过去,一直走到临海的位置。这里往下就是削成垂直面的钢筋混泥土崖壁,下面就是海。他半蹲下去仔细观察着海浪的变化,以此判断着天气变化的趋势。
  戴文明走过来蹲下,眉头拧成了疙瘩,沉声说,“浪高有两米多了。”
  “恐怕还会加剧。”李战无奈地微微摇头,“恐怕是飞不成了。”
  戴文明紧紧抿着嘴不说话了,他肩负重任,海航飞鲨的第一落由他完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他是懂的。
  去年晋升为上校的戴文明抬起头远远地眺望,他知道不远处就是16号舰,只需要飞行十几分钟就能看到,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部队为了不给他以及其他飞行员增加心理压力,严禁任何人前来送行。
  偌大的第一训练区就只有他们和机务保障人员,可是他知道在塔台上、在各个岗位上有许许多人屏气凝神地等着他成功的消息。大家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长时间了,尤其是在张雪阳训练负伤之后,大家对成功的渴望更加的强烈。
  拥有航母的几个国家在上舰阶段都出现过机毁人亡的事故,曾有专家认为,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着舰降落的难度高于航天员的太空任务。“刀尖上的舞者”很好的形容了他们的工作难度和危险性。
  看出戴文明脸色不太好,李战沉声宽慰道,“老戴,如果你不行那么其他人都不行,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其他人才能保持平时训练的状态。”
  “明白,和平时训练那样落,我能行。”戴文明收回目光,重重的点头。
  李战说,“基地天气不好也许训练海域天气条件可以。”
  “但愿吧。”
  两人站起来沿着跑道中线往回走,海风从身后呼呼的吹过来,九月的上午竟让人感到一丝寒意。停机位上,十架歼-15战机整齐排列,其中有一架是备用战机,以防出现不可预测的情况。机务分队和其余七名飞行员在一侧靠近模拟舰楼的地方等待,那里有好几排椅子,大家就那么坐着等,不时有几个人起身来回的走,内心的不安和焦急表露无遗。
  心理素质再强大的人此时此刻也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
  李战不能让这个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他来到队伍面前面带微笑地开始讲话,“我刚刚看了一下海面的波浪变化,近岸的地方浪高超过两米,远海会相对稳定一些,不过天气变化依然不可测,我们要做好今天飞不了的准备。”
  众人一阵失望。
  “创造历史不容易,非常不容易。总会出现许许多多意外情况,我们现在所经历的都将成未来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所依靠的经验,通过这些经验他们不需要重复我们走过的路,我想,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再艰难都是值得的。”
  李战自然而然地切换到了政工小王子状态,开始了他的思想教育工作,“我们是先驱者也是开拓者,更是先锋队。我的意思是,任何负面情绪都无助于我们完成使命。昨天张总要我给出一个数字,我预估有多少人能成功上舰,我给出的数字是三。”
  飞行员们不由的坐直了腰板拧起了眉头。
  李战说,“从要求全员上舰到减少到现在的九人,包括我,再到上级要我预估成功上舰人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发生了太多我们没有任何应对经验的意外情况,出现了许多远超预估的难题。我们在不断降低上舰要求,说明我们对着舰技术的掌握就越深刻。”
  他指了指八名飞行员,“几十号人里挑选出了你们八位,你们应当表现出应有的水平,拿出第一批上舰飞行员的气势来匹配你们的能力。”
  忽然的飘起了小雨。
  李战昂起头看天,万里的晴空彻底灰蒙蒙起来,淅沥沥的小雨似乎含着委屈,又或是在为中国海军而感动涕零。耳旁似乎听到了那嘹亮的军号,还有那悲壮的进行曲。
  萧劲光就任首任海军首长要到刘公岛视察,需要租用渔民的渔船上岛。
  1973年,萧劲光顶着“上贼船”的罪名,向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建议,海军建设应在加强近海防御能力的同时,适时地、积极地发展中远海作战力量。
  这是我海军最提出要建设远海作战力量,而普遍认为拥有航母作战力量是远海海军的标志。这个过程我们走了将近四十年付出了几代人的心血才迈入了门槛。
  不应该感动吗?
  李战有感而发,沉声说,“同志们,我们要开创人民海军新的历史,我会跟着你们踏上心的征程!”
  冥冥之中大家都有同样的感慨,终于意识到即将要面对的是什么。与开创人民海军的历史相比,其他的还重要吗?
  老天爷大哭了起来。
  所有人撤到了模拟舰楼里,继续安静地等待着指令下达。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韩红军从航空塔台跑出来,沿着舷梯往下跑,有多块跑多块,他拼命的往下跑,一直跑到模拟舰楼最下层,冲进舱室双手扒着门框就喊道:“他们下令了!”
  仿佛一记重锤击在了大家的心头上,瞬间齐刷刷地站起来。
  李战提起飞行头盔,“甲板集合,准备起飞!”
  “是!”
  众人鱼贯冲了出去,冲到了模拟飞行甲板,天上还在下雨。然而,指令到了之后别说下雨,就算是下刀子也阻挡不了官兵们的步伐。机务分队、地勤分队开始严格按照流程做起飞准备,调运人员就位,起飞助理就位。
  李战整理飞行员分队,简单粗暴:“绝对服从命令,降落失败复飞后马上执行备降计划,我们以后还有机会。我会在天上,在你们身后陪着你们!祝各位飞行顺利,甲板大聚餐等着你们!”
  敬礼,他解散队伍后一马当先走向自己的533号歼-15。
  作为第二长机,且是副总教员,李战要第一位起飞,其后是作为长机、第一位着舰的戴文明。九架战机会在空中编队之后飞向16号舰,然后除了第一位着舰的战机之外,其余战机进行盘旋飞行待命。如果戴文明着舰失败,其他战机也就不必再继续了,全部返回基地或者备降。
  大雨突然的增大了,老陈头询问了李战之后得到肯定的答复,他随即下达了起飞指令。能见度一下子受到了影响了,李战凭借丰富的经验成功滑跃起飞,增强了大家的信心。结果到了戴文明起飞的时候,雨一下子小了,云层也开始裂开,有阳光下来。
  是个好兆头。
第623章
人民海军的里程碑
  九架屎黄色厂家原型机原色涂装的歼-15陆续起飞,塔台上的老陈头向编好队向远海飞去的机群行军礼,心情激荡、紧张、担心。
  这么长时间的训练全看今天了。
  “幺六号塔台,我看见你了,请求建立降落航线,完毕。”驾驶552号歼-15的戴文明目视到了16号舰后,呼叫航空塔台。
  张总指挥在航空塔台指挥,16号和歼-15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由他来指挥。海航飞行员出身的张总指挥熟悉一切流程,指挥经验丰富。
  “五五两,绕舰一周,建立降落航线,完毕。”张总指挥稳稳的下达了第一道指令。
  各个部门有条不紊地运转了起来。
  “五五两收到,完毕!”
  戴文明脱离编队开始绕着16号舰飞行,目视空域情况,选择进入方向,建立降落航线。李战和其他人在边上空域盘旋,看着552号歼-15的动作,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每一架歼-15的座舱里都加装了多个摄像头,画面同步传输到母舰和基地塔台上,无数双眼睛关注着现场直播。
  和往常的训练一样,552号歼-15绕舰飞行一周后从16号舰的尾部进入降落航线,戴文明准备就绪,呼叫,“幺六号塔台,请求触舰复飞,完毕。”
  “可以触舰复飞,听着舰指挥员指挥,完毕。”张总指挥把指挥权交给了左舷光学助降系统一侧的着舰指挥员,这一岗是莫仁安亲自担任。
  “五五两保持姿态。”莫仁安迅速给出指令。
  “五五两明白,保持姿态,完毕。”戴文明迅速确认战机姿态,速度高度和仰角。
  552号歼-15像一只铁鸟那样砸向飞行甲板,起飞速度,并且戴文明的手就放在油门杆上,随时推油门增加推力进行逃逸。
  “起落架好,保持姿态落。”莫仁安说。
  “明白。”戴文明的声音听不出丝毫的紧张情绪,和往常训练没什么两样。
  天公作美了,云层裂开了挺大一道缝隙阳光撒下来,没有雨,风平浪静,再好不过的飞行天气。
  “准备触舰!”
  在552歼-15大张着硕大的机翼稳稳的朝着舰区落下来的时候,莫仁安大声喊道。
  “明白!”
  戴文明感觉到机身一阵颤抖,随即听到莫仁安再一次大喊,“复飞!”
  “复飞!”
  戴文明重复指令同时迅速把油门杆推到底,两台发动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转速快速攀升,速度迅速增加,后起落架在轻轻触到了甲板后迅速抬离,战机迅速进入起飞状态,昂着机头持续爬升。
  众人死死盯着战机的姿态,看到它成功的飞离了甲板正常爬升之后一颗心才放下去。
  “触舰复飞成功!”张总指挥控制着内心的激动。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戴文明再一次在规定高度绕飞,呼叫航空塔台,“请求再次建立降落航线,完毕。”
  “可以,五五两,这一次来真的了。”张总指挥沉声说。
  戴文明说,“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他再一次进入降落航线,经过一次触舰复飞,他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感觉,感觉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着舰操纵的感觉,另一部分是第一次真真的触及母舰的感受。他暂时没心思品味后者,迅速的体会前者,这将有助于接下来的着舰降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8/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