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550

  李战一愣,嘴角抽了抽,有些小尴尬,求助地看向萧正阳,后者摊了摊手给了一个“你自找”的表情。
  “咳咳咳,这个事情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样的,听我解释。”
  “我们不听我们不听!”当然,这样的话女飞是不敢说出口的,这是部队!
  李战说,“当然,普通部队的确没有战斗飞行资格这个说法,但是有例外啊。比如我们舰载战斗机部队,光是起降就有好几个资质考核,囊括了各种情形的,你没拿到相关资质是不能进行对应的飞行的。”
  “你们是精英中的精英啊,千挑万选出来的,空司领导很重视。光是会飞说服力不大,好歹得会起码的打吧?不要求你们每一位都能做到,好歹你有那么两三位能做到吧?再说了就是简单的空靶地靶射击,没有预设其他敌情环境。其实这个要求是很低的了。”
  吕晓然说,“那是常规条件下的要求,可我们只有二十天的训练时间啊!”
  “咦?”李战惊讶了,下意识的战术后仰重新观察着女飞们。
  居然忽悠不了了,然后才意识到对女飞们来说魔鬼特训般的改装训练结束了,没了高压没了每天动辄十几个小时的训练,脑子一下子活泛了起来,自然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李战于是不狡辩了,摊手说道,“好吧,的确是我夹带了私货,但是归根结底是为你们好啊,你们不是想去战斗部队吗,没点本事战斗部队可不要。”
  终于让教员输了一阵,女飞们开心的笑了。
  聊起来气氛就没那么紧张压抑了,女飞们想抓紧机会多和教员说说话多问几问题的时候,外面响起一阵汽车发动机的声音,随即脚步声越拉越近。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停下来动作目光锁定门口处。
  李战不由的站直了,盯着门口。
  考核组组长和两位副组长大步走进来,和萧正阳打了招呼,组长笑着径直走向李战,李战向他敬礼,组长还礼,把牛皮档案袋递给李战,和李战握手,“我觉得应该由教员来宣布,这个权利属于教员。”
  “谢谢领导!”
  李战走到队伍前慢慢打开档案袋,女飞们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仿佛档案袋里装着的是当年的高考成绩。
  考核组的组长副组长表情都很轻松很高兴,李战心里有底了,暗暗想着,这么一看估计得有至少三人通过了考核拿到进入战斗部队工作的敲门砖,也就是所谓的战斗飞行资格。十六人中三人通过,约五分之一的通过率,这是他心目中认为最理想的成绩了。
  他慢慢的取出记录着最后成绩的还热乎着的A4纸,当他看清楚了上面的内容后,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惊讶得嘴巴能塞进去一颗鸡蛋。
  “全部通过!”
  李战猛地举起成绩单大喊着宣布。
  女飞们先是死一般寂静,然后居然猛地站起来跳起来狂舞着双手激动地大呼小叫,也不怕有领导在场了。飞行简报室顿时变成狂舞现场。不敢奢望的结果真真实实的落在了自己身上,从未想过能考入“985”的中下水平学生居然迎来了西交大的录取通知书,那种感觉,真的很爽!
  继而是相拥痛哭,一边尖叫一边痛哭,将过去二十天里的辛酸苦辣全都释放了出来。直到这一刻她们才真正的开始享受成果,而仅仅数秒钟之前她们依然绷着那根随时准备接受高强度训练的弦。
  考核组领导和萧正阳、李战打了招呼到了恭喜之后悄然离去了,快乐的时光是属于女飞们的,她们以女性的坚强和强悍的意志力完成了二十天的特别改装训练,而现在,她们迎来了收获。
  这个结果对李战来说是他职业生涯中的又一个里程牌。他的飞行技术公认的高超,他的作战能力更是世界公认的强悍,他也许是世界上最年轻的超级王牌了。在这一方面,在大家看来他已经站在了巅峰。
  如果让他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带出一大批优秀的飞行员来,一直是上级领导机关考虑的问题。忙中偷闲地把他从海航飞鲨抽调过来带女飞班显然是有考验他的教学能力的目的。而对李战个人来说,从个人技术到把个人技术进行扩散,代表着他的专业能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女飞班全员通过战斗飞行考核是对李战一个极大的肯定。
  他心满意足了,未来年龄到了停飞了,至少可以做做地面教学工作,哪怕不能带飞。转业开民航?这辈子都不可能开民航的,只能一生不羁爱打仗。
  李战和萧正阳说了几句话后悄然离开了,外面通勤车等着,上了车后直奔小招待所收拾行李然后直奔机场返回糊涂岛。
  在他出门的时候吕晓然就注意到了,连忙问萧正阳,“萧大,教员干什么去了?”
  这个时候大家都安静下来了,抹眼泪平复心情。
  萧正阳说,“你们教员今天要返回原单位,订的两个小时候的航班,所以他现在必须要赶往机场了。他托我向你们道别,托我……哎哎哎哎你们跑什么啊!还有没有组织纪律了啊!”
  他话没说完女飞们就疯了一般往外冲了。
  “嗨!这,这都什么事啊!”萧正阳唉声叹气。
  李战收拾好行李出门,刚出小招待所,就愣住了。十六名貌美如花的女飞整整齐齐的列队,眼中带泪地看着他。
  看样子做不到悄悄离开不带走一些情丝了。
  他走到队伍前面把背囊放在脚边,一个个地打量着女飞们。神情严肃紧紧抿着嘴的小宋佳式吕晓然,娃娃脸的乌冬冬,异域风情的阿依慕,坚毅果敢的余绪妹……他一个个的看过去,认认真真的看。
  “我把你们每一位都记住了,记在了脑子里。”李战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从你们的战斗考核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我的教员身份终止了。站在老兵的角度,送你们几句话。”
  “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勇气;安全永远是相对的,既不能心存侥幸也不能教条主义;战斗是战斗飞行员的唯一特征,战场意识很重要;战场中最好的生存法则永远是先敌开火。”
  简简单单几句话,没有任何情感的职业忠告,总结了李战过去数十次实战经验。
  他立正,向女飞们敬礼,最后抱拳,终于露出了笑容,“祝诸位鹏程万里!”
  提起迷彩背囊毅然转身离去。
  女飞们全都哭了,泪眼婆娑。严明的纪律控制住了她们要冲过去拥抱李战的欲望,多年的训练让她们在拼命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乌冬冬突然冲李战的背影大喊:“李战教员我爱你!”
  整支队伍齐声大喊:“李战教员我们爱你!”
  机关楼那边许多办公室里冒出了许多脑袋望着这边看,远远的看着李战上车的样子,心里默默地感慨,也许这就是帅的烦恼吧!
第618章
历经挫折的飞鲨部队
  航母交付的日期越来越近了,飞鲨部队的训练却颇多挫折。李战回到部队看到张总指挥在第一训练区带着人安装新的阻拦索系统的时候,心情非常的沉重诶车的复杂。就在他返回的当天,部队恢复了训练,第一个架次就出了问题。
  阻拦索断裂。
  三名地勤人员重伤,战机的前起落架也受到了损伤。
  阻拦索不是一般的材料制造的,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太硬了会把战机拉散架,太软了容易断。看着简简单单的几根索困扰了我国多年,没有可以学习借鉴的对象,全靠一点一点地试出来。
  张雪阳遭遇的飞控失灵事故还历历在目,紧接着又发生了阻拦索断裂事故,飞鲨部队被蒙上了一层阴霾。张总指挥的头发又白了一圈。李战所见到的每一位战友,眉头都是紧皱的,神情都是灰蒙蒙的。
  对他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萧正阳打来电话告之吕晓然因成功处置空中停车故障成功迫降被记一等功一次,而因为教学效果突出,李战被空司记二等功一次。吕晓然遭遇的空中停车原因也查清楚了,是在起飞爬升过程中进气道吸入了过量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浓烟导致的,那些附近工厂排放的浓烟一般不会上升很高,但是那天情况比较特殊,富含微颗粒的浓烟在云层附近出现了短时间的停滞,以至于飞行员很难辨认出。
  韩红军半个月前到岗了,他跟着李战往张总指挥那边走,一边沉声汇报着这段时间的情况,“部队考虑到更换阻拦索需要不少时间,正在用的阻拦索也还没有达到最大寿命,所以就继续训练了。结果意外就发生了,用的最多的第二道阻拦索没事,反而是第三道阻拦索断裂了。”
  “勾住第三道阻拦索了?飞行员是谁?”李战问。
  韩红军说,“是曹复飞,得亏是在地面,如果是舰上,复飞根本来不及。”
  李战说,“阻拦索的指标还是不够理想。明显是长时间不用形成的僵化现象,骤然的拉力下导致的断裂。”
  “没错,技术分析结果就是这样的。”韩红军说。
  不幸中的万幸是三位重伤的地勤人员都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都落下了残疾,军旅生涯基本宣告结束了。
  李战大步走到张总指挥那里报告:“报告总指挥,我回来了。”
  “好,怎么样,女飞培训还顺利吧?”张总指挥笑着问道。
  “很顺利。”李战说。
  从张总指挥疲惫神色之中透着的坚毅,中李战感受到了一名老海航在军旅生涯即将结束之前对舰载战斗机航空兵部队成军的渴望。张总指挥海航飞行员出身,一步一个脚印做到了海军副领导。
  在海军领导机关这个层面,飞鲨部队是他具体负责的,组建的那天他就把办公室从首都的海军机关大院搬到了沃土海军飞训基地,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就是一个大型工地。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张总指挥活生生的把中将的日子过成了部队民工的日子,乌黑发亮的头发花白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二三十年的摸索,张总指挥一直都是舰载战斗机航空兵部队的先行者。如果说没有华阳总工就没有首艘航母,那么没有张总指挥就没有今日的飞鲨。航母的战斗力通过舰载航空兵部队来实现,主要通过战斗机来使用,没有飞鲨的航母就不具备应有的威慑力。
  航母交付日期临近,压力最大的是张总指挥。莫仁安和老陈头尚且可以向他诉苦,可是他不能向最高指挥部诉苦。他是第一负责人也是第一责任人。老陈头叫陈总,那是总教头,张总指挥叫张总,这是飞鲨部队的最高指挥。
  李战知道张总指挥的心思不在女飞培训上面,因此他一个字不多说,指着正在拆卸的第三道阻拦索说道,“张总,如果更换第三道索时间上来不及,我建议延后更换时间,用剩下的三道索继续训练。”
  张总指挥压力有多大大家感同身受,海军领导机关已经确定了上舰时间,飞鲨部队不能拖后腿。这是海军领导机关的决定,海司、海政、海后、海装都只是海军领导机关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
  诚然,张总指挥是副领导,他当然可以提出延后上舰的日期,但是,举国上下的目光都定在首艘航母上,航母交付了上面却空荡荡的,这对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是一个打击。这个后果谁都担不起来。
  “不行,宁愿不要第一道和第四道阻拦索,也要保证第二道和第三道的正常。”莫仁安摇头说道。
  老陈头也持同样的看法,“大部分人还不能保证每一次都挂到第二道索,取消第三道索太冒险了。”
  “那就把尖子抽调出来,其他人的训练往后延。”李战沉声说道,“张总,眼下要确保的是首批上舰飞行员万无一失。”
  这是一个折中的办法。上级要求全员上舰显然是做不到的了,降低到了要求一个大队规模的飞行员首批上舰。现在正在加紧进行的就是这十二名飞行员的训练。十二名飞行员里水平各异,在航母甲板上成功降落之前谁也不敢打包票,在陆上没有一个唯一的评定标准,能做的就是不断训练不断训练。
  按照李战的意思,就必须要在这十二名飞行员里做出取舍了,仅用三根阻拦索进行训练无法保证每一名飞行员的正常降落。
  张总指挥问,“你一直坚持尽全力做到全员首批上舰,上级领导机关把标准降低到一个大队的时候你也没有放弃坚持。为什么你现在的态度转变得这么快?”
  李战说,“我把风险想简单了,也没有正确认识现实情况。”
  这话倒是让大家感到意外。
  “这不是你的风格。”张总指挥笑着说。
  李战感慨道,“接二连三的事故让我越发意识到舰载飞行的难度,我们还是处于摸索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付出一些客观上的代价,但是我认为可以从主观上控制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这一方面部队长和陈总看得比我深,是我犯了自我意识过强的错误。”
  三位领导都很讶异,张总指挥笑着对莫仁安和老陈头说,“二位,看看,我们的超级王牌成长起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