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4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5/550

  于是他们趁热打铁加快了和沙特、印度、卡塔尔这三个大客户的谈判,促进交易的达成,他们有更多的底气了——我们的阵风战机这么牛叉你们还等什么呢?赶紧的支付数十亿欧元买回家吧!
  为了感谢中方代表队和李战的出色表现以及突出贡献,吝啬的法国人大方了一回,以友好对抗赛奖金的名义向中方代表队赠送了一百万欧元,向李战个人赠送了五十万欧元。莫纳送中方代表队前往戴高乐机场的时候,终于见到了李战最真诚的笑容。
  李战表示,“中法友谊源远流长,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不断加深,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在一起进行军事飞行方面的交流。”
  莫纳说,“非常欢迎你们到法国访问交流,我相信未来相关的军事交流活动会越来越多的,我们法国空军法国海军也非常欢迎李少校您前来进行更多层面的军事交流。”
  李战强调,“友好对抗赛这样的设置非常的好,有助于多国空中力量相互交流增进友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切磋平台。”
  “您说得非常对,希望未来我们还有机会主办这样的活动。”
  莫奈没有继续追问李战丰富的阵风战机驾驶经验来自何处,那是因为他已经大致能够猜到答案了。在友好的气氛中双方挥手告别,李战等人登上国航直飞班机,满载而归。
  虽然没有捞着和F-22A对抗的机会,但是根据现场的观察以及从各个渠道了解到的情况综合起来分析,大家普遍认为F-22A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起码拉近距离进行格斗的话歼-10和歼-11两个系列的三代机并非没有胜算,尤其是歼-10,以阵风战机为参考对象,该机是完全能够发挥出更大作用的。
  这个结果非常有意义,破除了大家对F-22A的恐惧。李战他们这一代飞行员还好,看到了自己的四代机出现。而上一代飞行员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都是在F-22A的阴影下飞行的,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当你的对手甚至能够在你的地面雷达还看不到的时候就能把你击落而且打击精度还非常的准,巨大技术差距所带来的无力感转化为恐惧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那么长的时间里四代机毫无进展,那有什么办法呢?
  天上的不行那就搞地上的,四代机自艰难推进的二十年是地面雷达高速发展的二十年,搞雷达的不负众望,第一个搞出了能够探测隐身战机的雷达——起码解决了“发现”问题。
  中国人从来不会坐以待毙,想方设法都要干掉你,只要我想干掉你!
  代表队还在天上,消息早都在家里传遍了。他们在首都机场降落后,两辆打着警备字样的奔驰GLS大型SUV前后夹着两台考斯特直接等在了远端停机位那里。国航班机在远端停机位稍作停留,代表队下机后再滑行到登机廊下客。
  纯黑色打着警备字样的奔驰GLS爆闪警灯领着考斯特一路狂奔,所经的路口全部一路绿灯,在许多繁忙的路口甚至有提前接到命令的交警进行了一定的交通管制,全力确保车队能够一路畅通第抵达目的地——八一宾馆。
  这是上级给予代表队的高规格礼遇,表彰他们在多国空中力量军事交流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而这样的表彰只有小范围的相关人员才知道。就算是部队内部也是不公开的,老百姓就更无从得知了。
  该上班上班该喝酒喝酒。
  空司领导和海司领导同时接见了赴法军事交流代表队,超高规格的接见让大家非常的激动,这历史性的一幕会写入他们的履历,将会是非常浓重的一笔。当然,大家都知道其实是沾了李战的光,两位领导可以说是为李战而来的。
  夸张吗?
  以李战的战果来论,给予他再高的礼遇都不会显得夸张,只会担心给得不够!
  “你用了几天时间做到了我们数十年来没机会做也基本做不到的事情,我应该要向你敬礼。”海司领导在接见的时候郑重地对李战说,向李战敬礼。
  这一下奠定了李战在战斗飞行员队伍中的地位。
  而空司领导非常严肃地指出:“李战同志,你是我们空军人才库成员,空军是你的娘家,我表个态,以后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的,你随时可以直接联系,娘家是你的坚强后盾!”
  潜台词:你是空军培养出来的,而且依然是空军人才库成员,军功章有我们空军一半,以后在老二海航那边过得不开心了随时回来!
  李战都激动傻了,全程就是“是!”、“明白!”、“为人民服务”、“为建设强大海空军继续奋斗”之类的话,可谓是把黄金一百句发挥了个极致。搞得两位领导都产生了把他调政工口去的念头了。
  重头戏当然是表彰了,话说得再漂亮没点实质的东西总是显得单薄的,对这样的功臣当然是怎么表彰都毫不为过了。
  之前飞鲨部队还在纠结李战的第九个一等功,为了表彰李战把严重故障的037号歼-7GGH开回来。现在不用纠结了,受最高指挥部委托,海司领导亲自给李战别上了第九个一等功,最高含金量的一等功,几年也没发出两枚来,上一枚是颁给航母总设计师的。
  赴法军事交流代表队全部三等功起步,张雪阳、曹复飞、唐磊磊三人都拿到了二等功,而朱炜则得到了一枚由空司颁发的一等功,含金量虽不及李战那枚,但也是两百多万弟兄里极少数部分了。
  这还不是全部。
  空司和海司联合宣布给予代表队成员现金奖励!
  李战嘴角都要裂耳朵那边去了——他一人独得十万元人民币现金奖励!尽管这些钱勉强够在三环一下买一个平方,但是意义却是非凡的,因为和现金一道的还有证书,这可是千金都买不到的装叉利器,都买不到的高级荣誉!
  关于对抗赛获得的奖金则并不好处理,若是一般情况的话,那些奖金是归集体的,单位再给个人点奖励,当然会少很多了。不过这一次领导们非常高兴,大手一挥同意分配给个人,飞行员多点勤务人员少点,但是那也是一大笔钱了。
  一百万欧元换成人民币一千多万,代表队拢共不到四十人,就算是平均分每人也能拿到二三十万!这个时候大家看李战的目光除了钦佩之外,感激之色就更多了。不是因为李战,这样的事情是想都不想的!
  李战当然是收获最丰厚的,他个人有五十万欧元,折合人民币五百多万,加上每个人都有的几十万,再加海司给的十万,出去一趟几天时间捞六百多万了!
  “我现在一点儿也不羡慕民航飞行员了呢。”李战激动不已,低声对身边的朱炜说。
  朱炜嘴唇都在发抖,“钱,钱不算什么,主要是,是这个荣誉,估,估计以后做梦,我,都能笑醒。”
  一等功到手,朱炜的上校稳了。
  李战于是想到了自己的军衔和级别,按照他的晋升速度来看,其实是在规定之内的,但是他不在一般情况的范畴里。且不说这次赴法军事交流的战果,单单是依照他以前的贡献,他也应该早就是中校了。
  他心里明白上级有更多的考虑,所以也一直不着急,可是到了现在,还扛着个少校军衔真有些不像话了。看看身边的几位,张雪阳、于成林、朱炜、杨静山,甚至唐磊磊,晋升的速度都比他快,而这几位或多或少都是因为他才有今天。
  杨静山的情况最明显,明年底晋大校上副师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而且军衔上去了,副师变正师是情理之中的。要知道,李战刚到北库的时候杨静山才是中校副团,那会儿李战已经是少校了。
  再看李战收的那几个徒弟,三百是的姚东明,御猫飞行团的那两位,这两年又上了一级,再过几年就该是师旅级了,作为师父却依然在正营级这个阶层混,实在是看不下去。
  所以身边的战友对李战的军衔级别比李战都要上心。
  表彰奖励一项项地出来了落实了,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李战的军衔。此时看他那少校军衔和单薄的正营级资历章,大家就觉得很刺眼。
  好在这一次两位巨头亲自接见没有让大家失望——海司签署晋升命令,李战海军少校晋海军中校,同时任命李战为飞鲨部队副总教员,级别副团级,享受正团级待遇。
  皆大欢喜。
  从晋升命令的签发也看得出来海司在细节上体现出了对李战的重视。一般来说中校这个级别的晋升权限是在舰队的,三大舰队自己就可以晋升上校以下的军官,海司为晋升一名小少校体现出来的重视也就很不一般了。
  而为了中和,级别只上了一级,但是给予的是正团级待遇。这是因为飞鲨部队总教员是正师级,副职对应的是正团、副师,给李战更高一级的待遇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这样的方案是非常合适的了,对李战个人的成长也是最好的,他毕竟还年轻,前期压一压是必须的。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次赴法军事交流以及参加多国空中力量军事交流活动取得的战果的红利将会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不断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个人来说那是职业生涯中的巅峰,对部队来说那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
  军事交流告一段落,次日晚,代表队大聚餐,李战和老战友们喝了好几斤二锅头,第二天晕乎乎的在莫仁安的带领下返回沃土海军飞行训练基地重新投入了正常的训练工作当中。
  上级表示,以后有军事交流活动会优先派出李战。
  李查德、米歇尔:做个人吧!
第584章
分析世界主力舰载战斗机
  回到沃土海军飞训基地后,飞鲨部队为李战为首的赴外军事交流四人组举办了庆功会,全体加餐。这个加餐不是一般的加餐,而是采取了增加多道硬菜的方式同时自助餐改为围餐,并且经过请示后得到海司批准,给每一名官兵批了一瓶啤酒的额度。
  这简直是过年了,要知道一年当中就两个晚上能沾点酒,八一建军节晚餐和除夕夜。
  有些人可能觉得夸张,哎哟你就装逼吧喝点啤酒还要海司批准你怎么不上天,没错,我们就是随时准备上天的。自2008年最严禁酒令颁布后,各个部队对饮酒控制得非常严格,三条高压线之一啊,和泄密是同一意义上的纪律。
  飞鲨部队要集体饮酒必须请示上级,显然,飞鲨部队现在的上级是海司,舰司都没权力批准的。
  其实因为飞鲨部队是训练部队,没有战备任务没有作战任务,加上李战这一次出去的表现实在是太过惊艳了,经过慎重考虑海司才同意给飞鲨部队的官兵一人一拼啤酒的额度。不能多当然也绝对不会剩下,一人一瓶过过嘴瘾。
  对广大基层官兵来说,这样的特殊待遇才叫牛逼。
  庆功宴的酒味才散去训练就恢复了起来,不过李战等四人还不能马上投入训练,他需要把赴法军事交流的心得写出来,尤其是李战,他所获得的情报信息堪称宝库。他是唯一一位在美海军航母上阻拦着舰降落的中国飞行员,而且是一次最成功的失败迫降。
  张雪阳三位也有宝贵的心得,比如在戴舰的见闻,这些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以李战为主的这些心得未来势必会形成多篇论文和详细的指导性作战训练教材,这对起步阶段的中国海军航母作战部队来说非常的珍贵,而且不局限于舰载航空兵部队。
  如果不是考虑到训练任务繁重,上级会派出大量的调研组各种专家把李战身上的宝贝都挖出来,并且一定会让李战承担大量的教研任务。上级越来越认识到要让李战发挥更大的作用的话,不能只让他在一线开飞机了,教研方面急需这样的人才。
  不过老陈头知道李战的心思都在一线作战这一块,所以才顶住了压力,同时做出了折中的方案,让李战利用闲暇时间做战术教研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为理论专家们提供实战经验和研究素材。
  当初空司心一软把李战放到了海航,这会儿肠子都悔绿了。空司的big
leader说“空军需要一百个李战。”空司宁愿给海航一百个姚东明也不愿意放弃一个李战。可惜档案已经到了海司,空司已经是无力回天了。能做的只能是抓住“李战是空军人才库成员”这一层关系——军功章有我们的一半啊!
  恢复训练之后,李战带着张雪阳、曹复飞、唐磊磊三人继续以试验小组的名义进行高阶阻拦着舰训练办法的研究,结合赴法军事交流的收获速度飞快的推进着。之前李战没有任何职务,搞这样的试验比较麻烦,需要老陈头等领导帮着协调,现在他光荣担任飞鲨部队副教头了,以前需要协调的事情他现在一个命令下去就能搞掂,实战训练研究的速度自然也就快了一些。
  留给飞鲨部队这批“第一个吃螃蟹”的飞行员们的时间不多了,九月份要全员达到上舰标准,满打满算就五十来天的时间了。为了争取时间,李战和老陈头商量之后采取了分组训练的方式,把所有准飞鲨们分成了三个训练小组。
  高级训练小组、中级训练小组、初级训练小组。也就是说部队基本上认可并且采取了李战一早就提出来的方案,只有这么做才能确保每一名准飞鲨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训练难度。
  毫无疑问,高级训练小组是要打头阵的,他们不但要不断挑战更高的难度,同时肩负着先进带落后的任务,这样可以把进步较快的准飞鲨们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实际上这是我军的老传统了,而且是极具威力的好传统,核裂变一般的效果。
  一拖二二拖四四拖八……
  莫仁安和老陈头把李战等四人塞进赴法军事交流代表队里的初衷是让他们这些已经远远走在前面的尖子去见识一下世面学习学习外军的先进经验,因为部队现阶段的训练难度对他们来说能起的效果已经很小,而部队又没有足够的资源另外开设一个单独的训练课程。
  结果大家都想不到李战取得如此亮瞎世界人民眼睛的战果,因此带来的是海司也感受到了鼓舞和压力,自然而然的压力传到了沈霍伊,直接的结果就是沈霍伊一口气交付了三架歼-15,于是开设高级课程的飞机有了……
  新交付的三架歼-15成了高级训练小组的用机,而037号歼-7GGH则成了初级训练小组的用机,从李战的备份机沦为了公交车——谁都可以上。
  再开回歼-15,李战对舰载战斗机的感受就越发的深刻了。
  针对部队内部地舰载战斗机存在的一些争论,他旗帜鲜明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在高级训练小组的理论课上对大家说,“世界上能够称之为第三代主力舰载战斗机的有三种,一种是我们正在使用的歼十五,与俄罗斯的苏三三系出同源,归为一种。自F-14退役后,第三代重型舰载战斗机的大旗就只有咱们的歼十五和俄罗斯的苏三三才能扛起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第三代主力舰载战斗机,大黄蜂和阵风,这两种机型是同一量级,最大起飞重量都在二十三吨左右,是中型舰载战斗机。但是,超级大黄蜂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三十吨,而法国人打算给阵风M换发动机,使其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二十六七吨的级别。”
  “说明什么?说明经过那么多年的实战使用,美海军和法海军的共同结论就是重型舰载战斗机才更加的符合现代战争提出的要求。别忘了,我们的歼十五在使用滑跃起飞方式的时侯起飞重量比不上超级大黄蜂和阵风M。海上空中作战的特点是第二次打击决胜,大家都是研究过二战期间美军和日军在太平洋上的历次战役的,最明显的是中途岛海战。抛除情报战线的领先优势,美军迅速形成第二次打击能力是他们取胜的关键。换言之,载弹更多滞空时间更长的一方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曹复飞举手问道,“那F-35呢?美军的第四代中型通用战斗机,以后这款战机会全面替代超级大黄蜂。”
  “首先,F-35的最大起飞重量和作战半径并不差,虽然是单发中型战机,但是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了超级大黄蜂。这款战机的厉害之处是以中型战机的体型和单发方案做到了与第三代双发重型战机的许多指标一致甚至超出。但是,这款战机的缺点同样非常的明显,比如它的自然生存力就比较脆弱。按照美军过去几年军事行动的经验,F-35不会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我个人认为,这款战机更像是F-16系列战机的替代者,其海军版本优势并不明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5/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