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4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0/550

  大指马上回复,“五三三先别下高度了,保持航高待命,下方有陆航活动。”
  “明白。”李战恢复平飞,探头往下看,依稀能够看到昏黑的地面有两个深色的移动中泰的影子,是陆航的直升机无疑了。
  大指要联系陆航的指挥所,把空域协调出来,然后再给李战明确的指令。没有一个联合作战指挥体系这方面工作做起来还是比较繁琐的,而且容易出问题。李战之所以要求全空域是因为他很有可能要进入低空甚至超低空,因为能见度的影响很难在远距离上对目标进行判断,目视最靠谱,也只有目视这一个途径。
  张雪阳看到李战从小小的飞行包里掏出了一个夜视仪,熟练地扣在了飞行头盔的支架上,顿时诧异极了,“老李,你哪来的夜视仪?”
  “我自己的,在北库工作的时候老陆一个朋友送的,蛮好用。”李战说。
  张雪阳忍不住翻白眼,“你怎么不给我也弄一副。”
  “来不及了啊,让那边寄过来得几天。”李战说。
  张雪阳正准备说点什么呢,就又看见李战又从小飞行包里取出几块巧合力,然后往脑袋后一伸,张雪阳哭笑不得,身体向前倾好不容易才拿了一块,拿在手里借着空中还好的能见度看了看,“巧克力?我说你飞行包是百宝箱啊!”
  “都是战备物资,以防突然来袭的长途飞行。我今天一大早从南港出发,路上就喝了点水,这会儿饿得不行了,抓紧时间补充一下,今晚肯定是场硬仗。”李战说着就扯下来氧气面罩,腾出双手撕开巧克力就一口一口地咬了起来。
  说实话,张雪阳飞了这么些年从来没有在开飞机的时候吃过东西的,以前开Su-27SK搞远航撑死了就四个小时,吃了间餐再出发什么问题都没有。所以他的感觉还是比较新奇的,当然一想到李战一大早的就从南港出发归队,路上既没有办法休息好肯定也吃不好,不抓紧补充能量的话,一旦饿得太厉害了会出现反应迟钝听觉和视力下降的情况。
  李战为什么会准备得这么齐全?
  全都是那次开轰-6KZZ搞远洋飞行训练的教训。出去的时候没什么问题,大家甚至还可以轮流到聚在一起用餐,早就准备好的饭菜,飞机上甚至有加热装置,和客机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是从遭遇风球开始,因为情况紧急大家都不能离开岗位,别说吃东西了就算是尿急了也要憋着。这下好了,当李战感到肚子饿的时候发现手边没有准备吃的!不单单是他,其他人也全部都没有这方面的准备,因为都没有这样的远洋飞行训练经验!
  结果就是大家只能硬扛着,嘴里不说心里却不断的告诫自己以后一定要搞好战备,至少准备一些巧克力什么的高能量即食食品随身携带着。
  所以那一次回来之后李战就非常的重视这方面的准备了,他的飞行包里的巧克力什么的定期更换,而且一些必备的小件的仪器也都在里面。
  不多时,大指呼叫李战:“五三三,你不能进入航高一千米以内的空域,陆航在转移群众,一千米以下的空域他们要使用,完毕。”
  在这方面直升机能发挥的作用太大了,比固定翼飞机的大得多。不夸张地说一句,如果有几千架随时可以投入使用的直升机,相关的工作绝对会进行得更加顺利。直升机起到的作用几乎是支柱性的。
  部队对直升机部队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源,陆航的空军的海军的,订单直接把哈飞和昌飞淹没,各种直升机的研制工作大大加快。以前军迷们还能根据编号来判断直升机所属的部队,到后来直接懵逼了,因为数量越来越多新部队越来越多。
  陆航要用一千米以下的空域李战就没有不能在这个范围活动了,陆航的任务也非常的重要。需要用直升机来进行转移的群众肯定是情况非常的危险的了。
  没有办法,李战只能在一千一百米的高度进行盘旋飞行,尴尬的是上白下黑的跨昼夜情况下,夜视仪发挥不了作用,李战和张雪阳往下看都只能依稀看到冰凌的一些轮廓,根本没有办法仔细观察。
  背着太阳飞也不行,地面已经陷入昏暗了,不能拉近距离的情况下只能等待所在高度也进入黑暗,这样一来使用夜视仪就可以看清楚了。
  李战估摸着洪峰的流速,心里有些着急了,他请示大指:“大指,我必须尽快做攻击前准备了,请协调一下空域,或者把陆航的计划航线给我,我自行规避,完毕。”
  “五三三等候指令,完毕。”大指也一直在协调,上级给他们的时间不多,533如果不能按照计划确定轰炸范围,后续的轰炸机地毯式轰炸就无法进行,从大局上看,轰炸冰凌行动更加重要。
  战机顺时针盘旋着,张雪阳再一次举起望远镜向下看,调整着焦距看了看底下张牙舞爪的冰凌,又看了看大约五公里外的县城,拿出腿袋里的地形图仔细地看了看,嘴里说着,“这冰凌比河岸高很多,直接就是拦水大坝了,县城的位置恰好的是一个平缓的凹地。”
  “可不是么,这种冰凌应该在早期进行处理,一旦形成了气候就很难办了,开山炸药的效果都不好。”李战也单手拿着望远镜观察着。
  突然镜头里一个白点一闪而过,李战的心没来由的猛地颤了一下。
  他慢慢移动着视界寻找,但是发现找不到了,赶紧的说,“快看看县城的西边,刚刚有一个白点一闪而过,不对劲!”
  张雪阳连忙举起望远镜对西城的西边进行搜索,李战则操纵着战机往那边飞了过去,几个呼吸之间就到了县城的上空。
  这个时候张雪阳突然倒抽着凉气大声说:“洪!峰!老李你快看!”
  那白点是翻滚着的光,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光线投射在上面,恰好的向战机所在的方向反射了一点亮光,一闪而过,被视力极好的李战敏锐地捕捉到了。
  李战把机身倾斜起来,一手握着操纵杆一手举起望远镜向县城西侧的河面观察,在距离县城大约七八公里处,水位也没有超出河堤很多,也就是说只要河道畅通,这些洪!峰会慢慢的消耗掉能量最终冷静下来失去威力。
  “大指大指,紧急情况,我看到至少有七个连续的洪!峰出现在县城西侧大约七公里的位置,流动速度很快,请求即刻对冰凌进行攻击,重复,请求马上对冰凌进行突击!”李战的语气非常的严肃,语速也非常的快,在汇报的同时就迅速转向往冰凌那边飞了。
  毫无疑问,协同指挥的情报信息共享方面出了问题,根据部队最新接到地方的情况通报来看,至少还需要五个小时才会冲击冰凌,可是李战现在发现近在咫尺!当然不排除是在靠近县的河段上形成的。
  原本很有把握的计划一下子没了最大的把握,空军的轰炸机群根本来不及了,只能靠533号歼-15S携带的三吨多航弹。
  大指那边一边下令要求空军某部的老轰-6紧急起飞,一边迅速协调陆航腾出空域来,同时给李战下达了准许攻击的指令:“五三三,尽全力打开通道,轰炸机至少要三十分钟才能抵达,现在就看你的了!”
  “五三三明白!”
  李战一压杆,战机就大角度小俯冲迅速下高度了,他道,“老张,我绕一圈,你确定攻击点,找最薄弱的位置先打开一个小缺口!”
  “明白!”
  凭533号歼-15S带的这点航弹根本不可能把河面的冰凌主体给炸掉,现在也顾不上用炸点来确定轰炸范围了,就找最薄弱的地方先打开个小口气,尽可能地减少压力。
第548章
水平轰炸
  江城县下游五公里处的冰凌和李战原来在北库轰炸过的冰山是完全不同的,冰山基本上是一整块,就像一座山那样,你要么炸不动,但是如果你炸动了,破坏了它本身的平衡,它自己就会坍塌。
  冰凌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打个比方,冰凌就是冰丘陵,不会很高但是杂乱无章的相互没有连接在一起,你炸掉了其中一些,其他部分纹丝不动,因为它们本身的平衡没有被破坏。
  所以对付大面积冰凌最好的办法是地毯式轰炸,空军那边接到任务后非常直接的就选择了这个方式,很多年前空军是执行过这样的任务的,地毯式轰炸的效果最好——既然没有关节点那么我就全给你覆盖了,非常的粗暴。
  李战面对的情况就非常的棘手了。
  好几百米长好几十米宽的河面上满满当当的全是冰凌,就跟从河底长出来的竹笋一样奇形怪状。冰凌有好几种形态,最常见的是像门帘那样垂着的,北方冬天来一场大雨,雨水顺着屋檐往下流,温度突然的降至零度一下,这些往下流的水就迅速结成了冰。
  花江上的冰凌则是由河水结冰形成的,随着上游的水流不断下来,一层一层的结成冰,最后形成现在高出堤坝的大型冰凌。最奇特的是河面不是全部都结冰了,在冰凌之间的河面河水在缓慢的流动,甚至河面有一层透明的薄冰,而水流在下方流动,就好像雪糕,外面一层是硬硬的冰,里面是固体液体混合物。
  冰凌在融化,但是自然融化的速度太慢了!
  其实如果当地能够引起重视,在冰凌出现的初期就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是绝对不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的。冰凌的形成所需要的自然环境太特殊了,而且当地的气温在持续上升,有一定防范措施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形成这种堵塞了整条河流的大型冰凌。
  只能说当地相关部门是有些懈怠了。
  李战在冰凌上空五百米的位置绕了一圈,然后调整机头方向自西向东沿着河河岸一侧超低空慢速飞行。相对高度三十米,河流在左翼,战机基本上是在右岸堤坝上空飞行,为了看得更加清楚,李战把减速板竖了起了来保持在最小速度的临界点附近飞行。
  他是艺高人胆大,极少有飞行员敢这么干的,尤其是在这么低的高度上,遇上风切变就是灾难,甚至稍强一些的侧风都能带来危险。
  情况紧急他顾不上许多了,按照洪峰的流动速度,撞上冰凌就是十几二十分钟的事情,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攻击方案。
  可是飞了一个来回后,张雪阳的眉头都拧在了一起,凝重地说,“不好办,最短的位置都有两百多米,咱们这点航弹能起到多大左右完全没把握。”
  三吨多的航弹看起来不少,可是面对两三百米长的河面上的大大小小冰凌,就显得有些塞牙缝了。
  李战在县城上空掉头,已经看到洪峰杀入了县城西郊,现在要和洪峰进行赛跑。如果只有一个洪峰那倒也罢了,就算倒灌进县城影响也不大,问题是刚才李战看到起码有七个洪峰,更上游的位置是否还有不知道。
  水位本身就很高的,连续七个洪峰冲过来,骤然倒灌而入的洪水会直接把县城变成水城,根本不能指望县城那前列腺肥大一般的下水道系统能发挥什么作用。
  可能是县城的人们安逸久了,危机意识淡薄了,转移工作进行得很不顺利,不少人觉得没什么事甚至和政府的工作人员、部队的官兵打起了游击战——我看那河水都没多少没什么事的!
  的确,县城里的河段风平浪静,水位也就比平常高一些,但是洪水这玩意儿一点也不比山火弱,你看着距离还蛮远觉得没事,也许眨眼睛就到眼前了,到那个时候想跑已经没机会了!
  大指向李战通报了县城的转移工作,李战更着急了。
  “不能犹豫了,沿着河流中线进行一线水平轰炸,你快确定投弹间隔,给我高度速度!”李战咬牙说道。
  张雪阳没废话,迅速计算起来。要确保所有的航弹均匀第落在河流中线一线上,需要考虑战机的飞行高度、空速、航弹下落的加速度和惯性距离,非常复杂的计算公式。如果是最新型的轰-6,这些可以交给自动投弹仪,但是歼-15S没这玩意儿,航弹是普通的碰触引信,飞行员释放航弹,航弹自由下落,而且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向战机飞行的方向移动,碰到冰凌后爆炸。
  不过这些对张雪阳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他很快的就拿出了结果,在李战完成掉头之后说道,“航高550,航速370!”
  “明白!”
  李战迅速调整飞行参数。
  不但要考虑到航弹落点均匀的问题,还要确保航弹爆炸的时候战机是在安全距离之外的。张雪阳给的两个数据基本上是擦着最低安全标准的了,必须要冒险,只有这样做水平轰炸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第一个投弹点非常重要,飞行员和武器操作员的配合非常的重要。
  “五秒倒数!”张雪阳喊道。
  “保持速度!”张雪阳提醒道。
  “三,二,一,投弹!”
  张雪阳放下了第一组航弹,重量减少战机轻轻的抬了抬,李战迅速稳住姿态,张雪阳拿捏准投弹间隔,随即放下第二组航弹,战机再一次轻轻的抬了抬,李战迅速稳住战机姿态,如此配合,相当的默契。
  第三组航弹刚刚放下,巨大的爆炸声从后面传来,产生的冲击波像一只大手推了战机一把,战机摇晃着往前踉跄了几步,李战早有准备,迅速恢复战机姿态,随即在放第四组航弹的时候第二组航弹爆炸了,从间隔来看投弹点非常的精准!
  如果站在河岸上看过去,看到的是一架战机沿着河流方向平飞,然后像母鸡下蛋一样不断放下航弹,航弹的落点间隔几乎一致,被炸开的冰凌灰飞烟灭,腾起的水雾和爆炸烟雾混杂在一起,那样子就像是往石灰池里扔下一颗小臂粗的炮仗。
  全部十二组航弹投放完毕,李战迅速拉起掉头飞往县城,在县城上空掉头的时候观察到第一个洪峰已经杀入了县城,县城的人们这才开始惊慌失措起来。已经有大量的河水漫出河岸,不过前方的河段依然有容量,洪峰的主力继续向东挺进。
  李战加快了速度完成掉头,沿着河岸超低空飞行观察轰炸效果,张雪阳比他更加紧张,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实战,尽管目标是冰凌。
  “不是很理想!看到那块人字形的冰凌了吗,太顽固了!”张雪阳沉声说道。
  水平一线轰炸,炸点沿着河流中线向前整齐排列,看上去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因为如果航弹击中冰凌,效果是要比落入河水里要差一些的,靠预制破片摧毁冰凌很难,主要是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力,落入河水里效果最好。
  最显眼的是冰凌中段的那块比较大的人字形冰凌,就像尿道结石一样卡在那里,看不到的水下也许是一大块顽固的冰层。
  “我用机炮干它几炮看看!”李战迅速拉起从东边进入攻击航线,现在是有什么打什么了,好在航炮是满仓的,有两百五十发炮弹,至于效果如何真不好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0/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