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550

  不同的是李战把飞机开得飞快,带着些许尖锐啸声的WS-XX涡扇航空发动机稳稳的提供着动力推动着此时此刻重量为八吨的战机从塔台西侧斜上方约三百米的高度上高速飞过。这让已经习惯了训练中四平八稳风格的塔台指挥人员们感到有些澎湃。
  李战在天上的动作非常的大胆,在根据地面指令调整姿态的时候,他通常会选择非常剧烈但是效率最高的机动来完成。比如下降高度,他直接就是一个三百六十度转体干脆利落的到达指定高度,而非利用水平尾翼的角度变化让战机慢慢的下降高度。
  战斗机嘛,那就要有战斗机的风格,否则和运输机有什么区别。
  第二次通场的时候李战放下了起落架,在指挥员不远处的信号员通过人工观察的方式确认了前后起落架正常落下后,马上向老陈头报告。
  紧接着就是“着舰复飞”了。
  两次通场后着舰要在十分钟之内完成,时间很充裕,而李战又加快了飞行速度,按照这样的节奏下去两个小时里起码能“着舰”十五次。老陈头对李战的主动能动性感到满意。
  037号歼-7EGGH第三次加入标准下滑线,着陆雷达给出的标准下滑线通过显示屏呈现在雷达员面前,几年前是雷达示波管,甚至现在依然有少量部队在用。雷达员根据飞机的具体情况给飞行员下达调整指令,飞行员整个过程被动执行。这种被动式的引导着陆方式是老毛子的技术,我军用了许多年,不过部队已经开始逐渐采用民航那一套着陆引导技术了,主动式的,来自丑国的技术,民航一直都在使用。
  “洞三拐,你接地快了,注意速度。”老陈头看到037号歼-7EGGH的进入速度超出了三十公里,提醒李战。
  037号歼-7EGGH的接地速度比规定快了三十公里,这不是什么好苗头。
  李战迅速调整,看着表速数字,微微皱起了眉头,回答,“塔台,我空速表应该出问题了,读数是正常的。”
  老陈头心里一凛,迅速说道,“听我的引导,保持状态。”
  空速表显示的是规定的着陆速度,可战机的实际着陆速度快了三十公里。
  不是很大的问题,战机姿态保持得很好,李战根据经验慢慢收着油门,心里有数后询问塔台,“塔台,现在速度多少?”
  “你还得再慢五公里,别急。”老陈头的语气很稳。
  距离跑道五公里的037号歼-7EGGH还有高度和距离,完全不用紧张。一个仪表出现误差而已,发现了问题就有多种解决办法。这个时候飞行员的经验就体现了出来。
  “好,稳住,保持俯仰角保持下降率。”老陈头非常满意的点头,指令李战。
  李战对歼-7太熟悉了,尤其是037号歼-7EGGH,仅仅两秒钟他就凭借经验把战机的空速稳在了规定速度上,不多不少非常的精准。为了不改变战机的俯仰角,他只是通过油门来进行调整,又凸显出了他对油门杆的操纵是极其熟练的。
  进入三公里,早就放下起落架的037号歼-7EGGH从原先看上去略显低头的姿态慢慢变成平飞姿态,但是战机依然保持着原来的下降率稳稳的向跑道上的阻拦索区落下去。
  接下来一个关键的环节是后起落架触地后飞行员要进行一系列的操纵,包括油门、襟翼、刹车、方向舵,一直到战机滑行至每小时二十公里以下的速度。
  显然,空速表出了问题后面的训练不能再继续了。
  老陈头告诉李战:“正常降落,暂停飞行,检修飞机。”
  “洞三拐明白,正常降落。”
  李战心里有些遗憾,好不容易等来的整整两个飞行小时这才飞了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让憋了一股劲想要好好的为建设强大人民海军航空兵狠狠贡献一把力量的那颗心受到了一些小创伤。
  037号歼-7EGGH此前依然按照训练要求放下了尾勾,战机稳稳落下的时候,尾勾正正的勾在了第二道红外线上,断续的信号马上出现在塔台上的监视器上,同时高速相机拍摄的瞬时照片也出现,战机的姿态非常标准,后起落架触地的位置简直完美,负责该岗位的参谋举起手大声报告:“报告!洞三拐标准着舰!”
  老陈头很满意的缓缓点头,道,“这小子是有本事的。”
  虽然遭遇了空速表失灵的突发情况,但是李战还是完美地完成了着舰动作。
  037号歼-7EGGH取消了减速伞,所以一直滑行了七百多米才缓缓脱离跑道,直接开进维修机库里由机务人员马上进行检修。
  飞机的速度表很复杂,显示四种速度,空速、表速、地速和马赫数。空速指的是飞机相对空气的速度,由空速管(常见机头尖尖的那根管子)测量获得,地速很容易理解,飞机相对地面的速度。
  飞行员常用表速,实际上是未经修正的空速,通常来说误差不会很大。李战和老陈头陆空对话里提到的空速指的是经过修正的表速,而不是平时经常使用的表速,又称真空速或者真速。
  这是因为沃土飞训基地所处地区天气情况复杂,一半山一半海,战机起飞本场绕圈的时候有一大半时候是在海上飞行,大气压、空气密度、温度等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所以要求飞行员一律使用空速表,也就是真空速。
  实际上表速未失灵的情况下,不会对飞机的正常飞行产生很大影响。刚才李战就是通过迅速计算空速和表速之间的误差然后以表速作为依据来把战机的空速调整到要求的数值的。如果完全无法获得任何速度信息,他恐怕很难在这么短时间内做到这么精准。饶是如此,能够在两秒钟之内修正飞机空速,很好的体现了他扎实的操纵基本功。
  在飞行简报室里等候的张雪阳、曹复飞、唐磊磊闻讯赶来,到了维修机库张雪阳笑着说,“老李你这个霉运体质还真的邪门得很,这上午不到十分钟就出问题。”
  “我还纳闷呢,飞机在成飞那边反复试飞过的,做了精心大保健才转场过来,仪表应该不会这么脆弱。”李战当然费解得很了。
  037号歼-7EGGH的座舱早就不是原来那副破破烂烂的模样了,一平三下的座舱显示布局和枭龙的一模一样,比很多早期的三代机先进得多,甚至那几架还未完全定型的歼-15都还是使用仪表加显示屏的混合样式。
  尽管如此,大家还是习惯的用诸如“仪表”、“仪表台”来表达座舱显示界面。
  所以单个飞行数据出现误差,很大可能是空速管出了问题。李战在发现问题后就计算过,表速和空速之间的显示数值误差并非未修正的误差,所以应该可以排除换算模块故障。
  “别担心,应该不会是什么大问题。”张雪阳安慰了一句。
  出师不利其实对信心满满的暗舱着舰试验四人组是个小打击,这个时候曹复飞深深的吸了一口从海面上飘过来的带着腥味的风,随口说,“会不会是盐分的问题,这里空气的盐分含量比内陆要高得多。”
  李战下意识的举目冤枉,目光越过第一训练区然后就看到了海天一色。
  对啊,可能是盐分的问题!
  “彭队长!是不是盐分过高导致的空速管失灵。”李战扭头就冲正在带人检修的机务大队第一分队长彭楚彬说。
  彭楚彬上尉一愣,随即一击掌,“很有可能!给我十分钟!”
  也是个干脆利落的人。
  曹复飞这会儿就有些傻眼了,“不会被我说中了吧?”
  李战已经跑过去跟着机务的检修了,唐磊磊眨了眨眼睛说,“曹师兄,可能你运气比一哥的还要好。”
  海军飞行员都知道防腐的重要性,战机长年累月在海空飞行,而且海航场站全部在沿海,全都是高温高盐环境,舰载机的防腐朽性能必须要有针对性,甚至过去十几二十年我国材料工艺技术还没现在这么强的时候,舰载机的防腐是科研人员面前的大难题。
  成飞在对037号歼-7EGGH做上舰改进的时候难道没有考虑到战机要在高温高盐这样的特殊环境下工作必须具备很强的抗腐朽性能吗?
  显然是考虑到了的,他们也对了相关的处理,比如暴露在外的元器件全部使用了抗腐性能良好的材料制造。里面的航电系统的电子元件也全都是抗腐朽性能很好的材料制造而成的。按照部队的武器装备标准指导书里的舰载机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是确认达标之后才重新交付部队的。
  所以因为盐分的问题导致的空速管故障可能性也并不是很高。
  曹复飞看着李战干脆把白色劳保手套脱下把飞行头盔放到一边,和彭楚彬一道对空速管进行检测,不由的奇怪问,“老李一直这样吗?”
  飞行员和机务一起对飞机进行检修不是什么新鲜事,事实上不少飞行员为了增加对战机的了解是经常这么做的,不过像李战这般猴急的款式是不多见的,况且到了他这个水平已经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摸索战机构造这一方面。
  张雪阳和唐磊磊对视了一眼,前者说,“老李就是心急,这开门红变成开门黑了,训练标准才开始摸索飞机就出故障了,我心里也着急。”
  “对,大家都着急。”曹复飞信以为真,转而说道,“老张,是不是请示一下陈总,咱们用歼十一A飞一飞。”
  张雪阳摇头,“不行,老李说搞清楚洞三拐歼七的暗舱着舰之前不能上歼十一A。”
  搞清楚就是要初步的摸索出基本的训练标准,否则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练习到了什么程度。037号歼-7EGGH有尾勾,而且起落架什么的全部按照舰载机的标准来进行了改进,所以相对来说用这个飞机飞标准是相对客观的。
  歼-11A毕竟是陆基战斗机。
  唐磊磊有些小尴尬,强忍着没有道出真相。
  忽然的,那边的李战倒抽了一口凉气,“都生锈了啊!”
第522章
“暗舱飞行”
  037号歼-7EGGH有两根空速管,第一根就是在机头位置的那根六十多公分长的管子,第二根是部署在机身右侧带小翼像门把手一样的管子,出问题的是第二根。
  当大家都围拢过来顺着彭楚彬所指看过去的时候,赫然发现管子孔里面有一些腐锈的痕迹,用化学术语来说就是里面出现了氧化情况。
  彭楚彬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说,“怎么会锈了呢,昨天全面检查的时候还好好的。”
  李战认真的查看了一下,道,“不是机务的责任,是环境所致。早晚温差大水分足,又是吹的东南海风,孔里没有做防腐处理,形成快速氧化现象不奇怪。”
  通过探视仪,大家看到生锈的面积不大,极有可能是水分从口子里进去然后出现少量的凝聚残留,一夜之间那里就出现了氧化现象,也就是生锈。生锈的地方不平整,影响了空气进入的状态,然后导致空速表失灵,出现了较大误差。
  解决办法很简单,除锈,做防腐处理。
  李战对彭楚彬说,“彭队长,这边冬季温差较大,又是在海边,我建议起飞检查项目里增加一项防腐锈检查。”
  按照规定这样的详细检查是要飞了若干小时后才会进行的,所以机务这边没有发现第二空速管生锈的问题并不是他们的责任。
  饶是如此,彭楚彬还是惭愧不已,道,“组长,我深刻检讨,一定加以改进,以后起飞前我全部都检查一遍。”
  “不是你们的锅你不必自责,检讨就更不需要了,你们完全按照程序来没有错。”李战笑着说,“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发现问题咱们拿出对应的解决办法来就行。”
  “请组长放心,我保证不打折扣地完成任务,保证让飞机好好的。”彭楚彬立正道。
  李战拍了拍他的肩膀,“抓紧处理,我等着继续搞训练呢。”
  “是!”彭楚彬马上就带着人忙活起来。
  几个飞行员走到一边,张雪阳皱着眉头说,“歼十五没有出现类似问题。”
  李战说,“洞三拐就是试验机,成飞没有接触过类似的情况,一些设计数据有误差是正常的。通过实际使用让问题暴露出来,也是试验机的任务之一。”
  曹复飞摸了摸板寸头,说,“没想到我就随口那么一说果真说中了。”
  打量了机库外面的天色,李战说,“这个位置太特殊了,以后上舰了估计飞机防腐锈这块是非常重要的保养工作。”
  唐磊磊拉起衣领嗅了嗅,说,“对对对,待时间长了别说飞机了,我感觉人都要生锈了,一股咸鱼味。”
  众人笑了笑,李战回头看了看忙碌起来的机务组,道,“问题很快会解决,我得接着飞了,你们还是按照计划在飞行简报室等,等我飞完一个架次,老曹接着上,唐磊磊最后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