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3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3/550

  好一阵子李战才慢慢的冷静下来,问张崇明,“张处长,能不能再做几次计算,我觉得这个结果存在很大偏差。”
  张崇明说,“已经做了十三次计算,刚刚我已经向上级报告,计算机中心会继续进行反复计算,不过基本上可以肯定根据现有的数据信息,这个结果不存在计算出错的可能。”
  沉思了片刻,李战问,“厂家技术组知道了吗?”
  “暂时保密,现在就我们四个人知道。”张崇明说。
  李战微微点头,思索着说道,“先别让其他人知道。我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在和F-16对抗的时候,我能够感觉到如果是一对一,歼十六是不会处于下风的。而且当时我面临着的战场环境很差,有两批四架敌机对我构成了威胁。从我个人感觉来说,近距格斗也许歼十六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如果是这么高的战损比,我是不相信的。”
  “我也不相信,但我要尊重科学。”张崇明沉声说,“李组长你知道,我们的计算是完全不考虑飞行员因素的,任何存在变数的因素都不作考虑。仅仅是针对战机表现出来的实际性能来进行对比。以前咱们没有条件做这样的对比是因为掌握的目标机型实际性能参数不够,这一次你同时带回来了非常多的这方面的数据,所以我的对比计算才能够成立。”
  唐国正背在身后的手换到前面来,抱着胳膊凝重地说,“这样的量化对比本身就不考虑主观因素,从理论上来讲结果反而是最客观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不相信歼十六的战损比会这么大,但是这个理论的对比结果却有可能影响到部队的列装计划。”
  这才是关键的地方。
  一款战机能够发挥多大作用最大的因素在飞行员,恰恰是这个主观因素才是战斗胜负的关键。
  但是部队在采购武器装备的时候是不能这么考虑问题的,必须要根据武器装备的实际能力做出量化的对比——能不能压过对方或者能达到对方百分之几的水平。
  所以李战非常肯定地说,“如果空司认同了这个数据,部队是不会采购歼十六的。”
  “海航也是。”唐国正补充道。
  既然知道这款飞机基本上打不过对手了,为什么还要买?
  李战也好唐国正也罢,都没有把“歼-16是一款战斗轰炸机空战能力不够好可以理解”作为理由,原因在于歼-16是以Su-30MKK为基础研发出来的,而Su-30MKK的出现是基于Su-27。
  什么意思呢?
  海空军部队大量的歼-11系列战机将会面临同样的质疑!
  歼-11系列战机是海空军部队的主力制空战机,根据这个对比结果,说明未来我军的制空战机机队会被敌人压着打!
  空司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
  李战和唐国正正是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一点才如此凝重,上级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一分钟都不想耽搁让实战试飞组进行紧急的商讨。以前没条件做这样的系统的分析对比是因为掌握的数据有限,这一次1616号歼-16带回来了极为详细的数据,大家都认为歼-16再不济也起码有个一比一的战损比,没想到结果大出意料。
  使用和使用过Su-30MKK的部队认为这个飞机的空战能力不比歼-11弱多少,他们对比的是歼-11这个战机。而歼-16是在SU-30MKK的基础上搞出来的,做了大量的优化,包括空战能力。理应是具备相当于歼-11B大部分空战能力的。在现在的结果之下,再蠢的人都能轻松做出正确的换算。
  所以,结果影响到歼-16的列装只是第一个影响,让庞大的歼-11机队陷入质疑则是第二个影响,甚至后者所带来的影响会更加的严重。
  歼-11打不过F-16、幻影-2000吗?
  沈飞厂真的会被人民群众的口水喷死掉,人民空军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会受到影响。
  这事已经到了另一个高度了,与之相比实战试飞简直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
  张崇明问道,“李组长,上级相关部门正在代入歼十一的数据和F-16、幻影-2000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我们手上掌握的数据,结果不会有很大的差别。”
  这是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了。
  从头到尾想了一遍之后,李战对结果相信了八分。他相信人民空军飞行员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弥补掉战机性能的不足,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就能对战机存在的不足选择视而不见或者不采取相应的措施。
  他这个试飞组组长的意见相当重要。
  唐国正想得自然是更多的,他考虑问题的格局更大,因此更重视此事,他问李战,“小李,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飞了三年多这是李战遇到的第一件如此刺手的事情。
  气氛非常的凝重,连甘婷婷都似乎嗅到了临战决策的味道。
  足足五分钟,李战才慢慢的出了一口气,沉声说道,“我依然对对比结果存疑,但是我没有足够的依据来支撑我的观点。我建议进行专门的对比测试,用大量的对抗实例再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
  “这不好办吧?”张崇明眼睛一亮,对抗实例越多对比结果就越准确,这当然是好事,开始对抗实例可不容易做到,他看向唐国正,“唐参谋长,这事容易实现吗?”
  “不容易。”唐国正摇头,“估计空司也无权做这样的决定。”
  李战却是眨着眼说,“不一定非要往东去,我觉得和友好外军搞军事交流是个好办法。”
  一愣,唐国正和张崇明对视一眼,慢慢的笑了,“是啊,对,每年都有军事交流嘛。”
  ……
第500章
再见都达
  凌晨的飞行表扬迎春晚会如期举行,四架初教六连续三十分钟的空中舞台把晚会推向了高潮,部队的官兵们和更多的机场、航司工作人员们度过了一个非常开心的晚上。
  很多人都不知道原定是六架初教六进行表演,一些人知道但是却不知道其他两架初教六没有如期参加的原因。更多的人不知道有一队部队官兵趁着夜色登上了那架运-8后勤运输机在晚会开始之前起飞飞往都达场站。
  上级领导机关对技术分析组得出的结果非常的重视,这个结果很有可能会引发海空军航空兵部队新一轮的自我审视,会影响到相关装备未来的研发。厂家对此更是惊诧万分,直接提高了技术组组长易小易的权限,由他带领厂家技术组跟随部队的团队进行行动。
  连夜赶到了都达场站,李战的老营长、都达场站参谋长兼3404部队长郭北牧亲自来接,时间紧迫,所以他们没有客套,寒暄几句之后马上安排人员进行休息。赴巴军事交流团的团长由唐国正担任,他只是副师职干部,所以这个军事交流团的规格并不高的。不过人员不少,包括飞行员在内有三十多号人。
  郭北牧把唐国正和李战请到作战室里,也顾不上两人一路的疲惫,马上开始介绍情况,“接到上级命令后我们马上进行了相关的准备,第一方案是空中机动,由一架运八把你们直接送到斯达特空军基地,战机则由飞行员直接开过去。我方已经和巴斯基军方联系好了,他们热烈欢迎过去交流,也已经着手进行了相关的准备工作。”
  他把两个方案计划推到李战和唐国正面前,继续介绍情况,“根据小李的要求,两名从北库过来的飞行员李梓辛和韩红军已经在路上,小李和小陈的飞机由其余两名北库的飞行员开过来,预计半个小时后转场抵达本场。”
  出发都达之前,李战希望能够从他的老部队101旅抽调出两名飞行员来参与此次军事交流活动,并且希望使用101旅鹰隼大队所使用的歼-11B战机。上级很快批准了他的请求,以鹰隼大队为主执行此次军事交流活动是具有代表性的。
  鹰隼大队的人和飞机飞出来的结果如果和技术分析组的结果相差不大,那么这个结论就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你再派其他部队做再多类似的测试都不再有意义。
  郭北牧在航图上划出了航线来,用画笔指着说道,“先往西飞,出了境后再折向西南直接飞抵斯达特空军基地,三个小时的航程。四架战机护着运八飞,你们看看有没有其他问题。”
  都达场站不是一般的场站,这个场站还要另一个不挂牌的名称:XX前线指挥所。郭北牧是有实际作战指挥经验的人,他盯在都达场站快二十年了,干的是什么活大家心里都清楚。可以说战术指挥方面来说,都达场站实力十分强劲——其他人搞的都是作训,人家搞的可是正儿八经的作战。
  仔细研究了之后,唐国正说,“没有问题,郭参谋长考虑得很周祥了。”
  李战就更不会有什么意见,对老营长以及他的参谋班子,李战估计是最了解的人之一了。
  “你们什么时候出发?”郭北牧问,这却是不是他决定的。
  李战说,“等空司的命令,空司要等计算中心的结果。”
  大致的情况郭北牧是得到了通报了的,他说道,“我个人不太相信这个结论的,歼十六再差也不会差得这么厉害。AB型号的F-16的空战能力也就一般吧,倒是幻影-2000-5的近距格斗是值得肯定的,很擅长在近距离上使用导弹攻击。”
  这是前线作战指挥人员的真知灼见,十分的客观。
  郭北牧皱了皱眉头,道,“李战你当时尾舵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被判定打下了一架,对比计算结果怎么会天差地别呢?”
  李战解释道,“对比计算不考虑飞行员的主观因素,是基于战机的实际作战性能数据来进行分析的。所以尾舵失效也不会考虑进去,事实上昨天晚上的对抗里所有的主观因素和意外因素都会被排除掉,理论上来说这样得出来的结果是最为客观的。”
  “原来如此。”郭北牧说,“不过我还是不太相信有这么大差距。”
  唐国正说道,“关键在于歼十一的对比结果,歼十六毕竟是战斗轰炸机,和制空战机进行对比本身就不公平。”
  “计算中心现在正在做歼十一的对比,如果结果与歼十六的相差无几,我们就要出发,如果存在很大的差异,空司需要重新考虑此事。”李战说。
  郭北牧说,“巴斯基的F-16里有一些批次比较新的型号,到了那边后我建议你们直接和新批次型号进行对抗,布洛克30以前的型号没有很大意义。”
  “是的,我们是这样考虑的。”唐国正说,轻叹了口气踱着步,“我们二师非常正式重视这件事情,除了一个团的歼十,其他部队全都是使用歼十一,如果是一个不太好的结果,估计以后我们会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二师是沈霍伊战机的主力用户,他们有十几二十年的这一类重型双发战机的使用经验,如果结果依然是大战损比,该师几乎要推翻现在所有的训练标准从头来过。这简直是灾难。
  李战说,“老团长,歼十一系列战机一直造一直改,只要咱们这边把具体问题搞清楚了,厂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一切都还来得及的。不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
  “起码歼十六这个项目是受到了影响了的。”唐国正严肃地说道,“我们和海航的目标是一致的。为什么决定取消飞豹的改进计划,正是因为飞豹再怎么改也不具备与世界主力三代机对抗的实力。我们没有办法像强敌那样随时随地的获得空中支援,执行远程对地对海打击的时候必须依靠打击部队自身来争夺战场制空权,确保打击行动的顺利。”
  说到这里,他看向郭北牧,“老郭你对这一点应该是深有感触的,我们要的是一款既有强大打击能力也能和世界主力三代机争夺战场制空权的战轰。”
  “是的,我明白。”郭北牧深以为然。
  李战心里却是有不同意见的,他始终认为应该让专业的战机干专业对口的事,战斗轰炸机实际上不需要拥有多么强的空战能力,只要能够自保就行了,甚至辅助争夺制空权也不算过分。可是如果一机多用,而且负责的是两个主要任务,他认为这么做并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空军未来的构成实际上应当十分清晰才对:四代重歼负责制空,三代机帮头帮尾但是主要对地对海打击,而不是简单的高中低搭配作战。
  但是很显然受限于现有的条件,空军也好海军也罢,都希望能够获得一款尽可能完美兼顾制空、对地的战机。
  因此对十六号工程寄以厚望。
第501章
老部下和老座驾都到了
  凌晨四时整,四架鹰隼大队涂装的歼-11B降落在了都达场站,马上拉到维修机库里进行检修同时在驾驶舱两侧喷上五星红旗。
  要喷上国旗。
  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其中一架是李战原来的座机01号歼-11B。01这个战术编号最早可以追溯到因为超大过载机动散架的一架SU-27SK,原来是二师师长齐宏的座驾,后来移交给原101团由李战接手,在一次临时实弹射击训练中李战以每小时六百多公里的速度进入做了一个超级无敌眼镜蛇机动摆脱了对手后战机机体走到了寿命尽头,最后在迫降4号公路后当场解体。
  后来改装歼-11B后,01这个战术编号重新喷在了李战的座机上,作为鹰隼大队大队长的座机,也是该大队的第一长机。李战离开鹰隼大队后,该机由第二任鹰隼大队在聂剑锋驾驶。
  接到命令说老大队长要飞机出去军事交流,聂剑锋二话不说把01号歼-11B派了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3/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