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3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9/550

  “对,没错,是这个意思。”李战眼前一亮,“还是你们文化人会用词,我就说不明白是什么问题。”
  甘婷婷笑着说,“李组长谦虚了。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李战慢慢凝起眉头来,沉声说道,“仪表台的三块显示屏显示的内容不太符合我的驾驶习惯,苏霍伊战机针对的是俄罗斯飞行员的驾驶习惯,这一点我们应该是做一些针对性的改变。这一点歼十做得很好。”
  “李组长,我打断一下。”甘婷婷说,“我和你是同一边的,我们不是厂家的技术人员。不过你所反应的情况我们会进行总结,然后统一向厂家进行反馈。”
  李战拍了拍脑袋,“抱歉,今天开一天飞机了脑瓜子不太好使了。”
  “赚不少拉杆费了吧今天?”甘婷婷笑着说。
  李战下意识的回答,“七八个小时吧,五六千块,标准改了拉杆费少了不少……咦?”
  “别意外。”甘婷婷笑着说,“你拉杆小王子的名号我们早就听说过了,李组长,你可是大名人。”
  李战震惊了,敢情都帅到总部机关去了。
  “不开玩笑了,甘干事,还有其他问题吗?”李战稳住心神坚决不让糖衣炮弹击垮,道,“有关于试飞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问。”
  甘婷婷微微点头,说,“对抗演练中你用了一些比较奇特的战术,从各方面的资料来看,你在突破了蓝军特混舰队的核心防空圈后使用了起落架作为介质和他们发生了实质性的接触。不知道你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起落架……”李战斟酌着,全程录像录音并且有人工记录,他必须要确定能够对每说的一句话负责,他有了合适的表述方式了,道,“主要的目的在于我想要尝试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是否能够在海上平台进行紧急降落,你应该知道歼十六是空军海军都很重视的机型,海面上的使用也是比较重要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初的情况比较,就是比较需要一种鲜明的态度来证明我方取得了胜利。你没有打过对抗演练可能不清楚,很多时候明明是我方取得了胜利但是到了复盘的时候对手总会耍无赖,对抗演练又不能真打,所以没有很多办法,确切地说没有很多证据来证明我们的胜利。所以当时我突破了蓝军特混舰队的核心防空圈后,这个问题就冒了出来——我应该怎么样证明我真的突破了。经过慎重的思考后,以触地复飞的形式来证明是比较合适的。”
  甘婷婷脸上写着“我信你个鬼”,但是她毕竟是在保密级别比较高的部门工作,对海上对抗演练的一些敏感细节是比较敏感的,所以不会愚蠢到去刨根问底。一句讲晒,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
  摊了摊手,李战笑着说道,“其实就一个目的,我得证明我赢了。”
  甘婷婷笑了笑,关了摄像机合上了笔记本,“李组长,谢谢你的配合。下一次面对面将会是在夜航结束,如果今晚你们还夜航的话那么明天我再约你。”
  “随时恭候。”
第479章
连续作战
  在北库的时候,李战和其他鹰隼们能够做到一天之内连续出动三次执行七个小时的飞行任务,最高纪录是李战创造的八小时三十分钟。
  高强度的训练带来的是部队战斗力的大幅提升以及航油和相关航材的大量消耗,当然还有大量的发动机寿命小时。
  在过去许多年里部队惜飞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怕出事”,中国军队的字典里没有“怕死”二字,尽管当初为了保安全走了极端以至于留下一些让世人诟病的现象,比如为了保安全宁愿不飞,但是要分析这个现象应该透过表面看本质。当年部队为什么要极端保安全,归根结底还是军费的问题。年轻一代包括新一代中国军人很难想象前辈们当初所处的环境,他们连酒精代替航油的办法都想出来了,为什么怕摔飞机,穷啊!摔一架少一架,少一架意味着国防常备力量的损失。
  都是让穷给闹的。
  李战这一代飞行员算是赶上好时候了,别看他下部队就开落后二代机到了北库还是开N手二代机,但是航油航材方面从来都不是障碍,管够管饱。当初他为了三吨航油恨不得给时任场站站长郑凯韵下跪可不是因为部队却航油,而是因为当时101团本身拥有的额度问题。
  说句难听的,放在二十年前李战这样的飞行员早就被强制转业赶紧滚蛋走人了——让他这么摔下去不用敌人来打自己就先趴下了。
  所以看问题要相对地看,自己昨天和今天比看看是否进步了,经常纵向比偶尔横向比,横向和强敌比给自己点压力。
  现如今的部队训练强度比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由上至下的战训思维也在发生着改变,尽管与强敌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但归根结底实际上只是钱的问题了。
  刚刚结束了远程实战对抗演练,完成了第一项的实战试飞计划,马上凌晨又准备夜航,这么紧凑的安排在以往是不敢想象的,但是在现在则显得司空见惯了。
  李战曾率领的鹰隼大队以“狠起来自己都打”的超高强度战训而著称,陈飞所在的海航99师号称南海雄鹰每天都在南海空域战训警巡,一出去就是几个小时,架次少但质量非常高,两人都是有丰富高强度飞行经验和能力的。
  可见上级安排他们组成试飞机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1616号歼-16完成了地面保障再一次被牵引车拖到了跑道的起飞线上,机务组直接在这里保障飞行员登机起飞。
  陈飞提前到了现场,先一步和机务组核实飞机的情况,李战踩着时间点到达,手里提着飞行头盔另一只手还拿着个小玩意儿。
  “那是什么?”陈飞好奇地问。
  李战展示了一下,说,“微光夜视仪,老陆的装备,改了一下能安装在飞行头盔上。”
  “好东西啊,还有吗?”陈飞眼睛一亮。
  李战说,“就这一个。在北库的时候认识个搞武侦的,他送的礼物。”
  “回头我也搞一个,这东西对夜航来说太有用了。”陈飞说。
  李战把微光夜视仪装到头盔上,调整好位置后笑着说,“海航九十九师这么沓水,直接买第三代飞行头盔啊。”
  (沓水:有钱)
  “那也得我说了算啊。”陈飞说,“再说了,第三代飞行装具还没定型,上哪买。”
  李战举步走向牛耀扬,一边说,“搞点试用品也是好的,我们还能给他们提点改进意见。”
  “一哥,飞机没问题。”牛耀扬把检修清单递过来,陪着李战逐项检查,“右侧主起落架有几个胶圈磨损比较严重,我们进行了更换,你看。”
  李战接过牛耀扬递过来的手电,仔细地检查着更换过胶圈的位置,确认没问题后打叉说,“好,没问题。”
  检查了外观,两人登机,牛耀扬站在前舱一侧,说,“加了四吨油,总燃油量是四点七吨,你看。”
  李战确认燃油表上的数值是正确的之后打叉。
  因为是试飞,飞机又是未最终定型的原型机,所以大家都格外的认真,任何问题的蛛丝马迹都会被发现并且加以解决。除了机务组,厂家的技术组也在现场,他们随时为机务组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援,需要的时候会和机务组一起进行地面保障工作。
  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完成检查工作,可谓十分仔细了。
  牛耀扬拿起对讲机下令:“机务离场!”
  电源车、加氮车、工具车等迅速撤离,牛耀着最后检查现场确认没有任何哪怕一颗石头子遗留,随即报告塔台机务全部离场。
  塔台下令,凌晨的夜幕中1616号歼-16战机轰然起飞,选择在旅游机场结束一天飞行之后的凌晨进行夜航很好的避开了钻山谷。并不是越惊险越好,实战试飞工作针对性极强,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要有取舍。
  今晚的任务是和部署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空军地空部队进行对抗演练,以测试该款战机在实际使用中的夜间作战能力。
  这次空地对抗演练是早就协调好了的,所以这也是上级没有因为白天的对抗演练搞得比较扎实而取消夜航的对抗演练。组织一次空地部队之间的对抗演练并不容易,尽管都属于空军单位,但在组织协调机制上和十几年前并没有很大的改变。
  飞到南昌上空的时候,陈飞提醒李战,“到达第十三导航点,联系福指。”
  “第十三导航点,联系福指,明白。”李战重复操作口令,切换了通讯频道呼叫福州指挥所,“福指,我是试验幺六,南昌上空,海高6000,航向30,听你指挥,完毕。”
  福州指挥所的值班人员严正以待,值班指挥员马上回复,“试验幺六,我雷达上看到你了,调整航向90,稍后给你下达对抗演练开始的命令,完毕。”
  “调整航向90,稍后听令,完毕。”
  李战把机头指向调整到了90度,保持航高航速飞行。透过座舱盖玻璃往下看,感受到的是国家经济强劲的脉动。从中南场站起飞转向东,即便是经过中南山区都能够看到点缀在山区之中的灯光,像星河那帮璀璨,到了南昌上空向东南飞,看到的是连绵不绝的灯光带,一片连成一片的地面光亮是城镇、农村。
  “有经济学家说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最简单的办法是坐夜间航班在天上转一圈。”陈飞也在欣赏凌晨时分的地面灯光秀,笑着说。
  李战说道,“非常有效的判断办法,不过这一带算是较差的了,珠三角长三角武汉城市群重庆城市群等等这些地方,那灯光才叫厉害。我们以前搞夜间长途飞行的时候在更早一些的时间自西向东横穿整个中国,地面的灯光就没有消失过。”
  现在时间是凌晨三时七分,大部分地方都已经进入了睡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依然的能够看到大量的地面灯光更加有力的证明了地方经济的强劲。当兵的看到地方经济发展强劲是很欢喜的,军地相辅相成,地方经济搞得好了部队才有很好的发展条件,反过来,部队确保地方有一个安宁稳定的环境专心搞经济发展则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只有感受过国外的贫穷才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国家里。”
  李战感慨了一句,扫视了一眼飞行参数,道,“准备开打了,联系福指。”
  “明白。”陈飞马上呼叫福州指挥所,“福指福指,试验幺六报告,我们进入对抗空域了,请求进入对抗程序,完毕。”
  福州指挥所马上回复,“试验幺六,可以进入对抗程序,注意啊,东南沿海有重要天气,风球已经越过二百公里线,完毕。”
  “可以进入对抗程序,东南沿海重要天气二百公里线内,明白,完毕。”陈飞重复福州指挥所的指令,以确认清楚明白指令。
  南方的冰雪灾害刚刚过去,进入了春节,南方沿海、东南沿海就迎来了长达九个月的台风季节,每年少则七八个多则十几个热带风暴、台风、超强台风等登陆或者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于西线场站出身的“试验16”号机组来说东南沿海的重要天气是司空见惯的了。
  每当遇到重要天气资深飞行员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他们有丰富的应对重要天气的经验。当然,没遭遇过几次险情甚至摔上那么一两架飞机都不敢自称资深,至少李战是这么认为的。
  从来没有什么天才,先天赋予的只是一副英俊的皮囊罢了,而内涵则需要靠后天努力训练来获得的。所谓久病成医,世界上本来没有险情专家的,只是摔得多了也就成了险情专家。
  给李战他们陪练的是空军某地空导弹部队,现时间空军作战单元尚未组成体系,许多作战系统只能依靠较为简单的通讯联络方式来达成联合作战的目标,也就是说1616号歼-16此次的对手只是一个相当于团级单位的地空导弹部队,他们在某些地区长期部署有固定防空导弹阵地和机动防空导弹阵地。
  1616号歼-16战斗轰炸机要做的事“踹门”,试验该机打开空中通道的能力。
第480章
夜袭行动
  大部分基层官兵没有办法知道空司在谋划着什么,但是他们能够从日常训练的一些变化以管窥豹。
  早在四代机有任何消息之前十六号工程已经开始,空军对该机寄予厚望,甚至一定程度上比海航更加希望该机能够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前线战场支援可以使用歼-10,该系列战机多用途化之后,因为其更低廉的造价使其成为了担负前线战场支援的最佳选择。可是在远程对地打击以及在无制空权的情况下打开空中通道这一方面,单发的歼-10很难达到空军的要求。
  源自于Su-30MKK的歼-16成了空军最理想的选择。
  在空军向攻防兼备转型这项工作中,在空军努力打造进攻型防御作战体系当中,歼-16战斗轰炸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机是上述作战体系的重要支撑点。如果把作战体系比作拳击手,那么该机就是拳头。
  为了吃透Su-30MKK的技术,以此为基础打造出更加适合我空军具体情况的新型战斗轰炸机,沈飞厂吃尽了苦头历时十多年才走到了今天这一步,而空军海军不惜每年加大对该项目的投入足以证明这款相对比四代机不太能引起民众们兴趣的战机的重要意义。
  具备最大一百五十公里作战距离的代号“捕鸟笼”的地空导弹部队严阵以待,两个“爱国者2”地空导弹固定阵地和两个“天弓3”机动地空导弹导弹营组成的带状防空网已经张开,等着“试验16”号进行的也许是飞蛾扑火的来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9/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