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3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7/550

  伴随着轻微的电磁干扰音,轰油-6笑着回复,“高新三三,我是奶妈,有什么指示,完毕。”
  吴飞友说,“奶妈,我这边有架飞机油不够了,空军的飞机,你看能不能在建设岛等一下给他们加点油,完毕。”
  “我得请示一下,稍后联系,完毕。”轰油-6犹豫了好几秒钟,如此回复。
  两分钟后,轰油-6呼叫,“高新三三,需要加油的飞机是不是试验十六号?完毕。”
  吴飞友和李战对视一眼,回答,“是的,完毕。”
  已经进入了建设岛上空的轰油-6驾驶舱里,机长回答上级:“是的,是试验十六号,完毕。”
  “批准了,注意安全,完毕。”上级批准了轰油-6在建设岛盘旋等候“试验16”号战机的请求。
  “明白!”轰油-6机长呼叫高新33号,“高新三三,上级批准了,我在建设岛空域盘旋等候,不过我的加油舱只有三吨油了,完毕。”
  李战对吴飞友说,“三吨够了。”
  吴飞友回答轰油-6,“奶妈,三吨足够了,我让他直接联系你,识别代码是三三两五,完毕。”
  “识别代码三三两五,明白。”
  李战握着吴飞友的手热情地说道,“谢谢吴参谋长,这可是帮了大忙了,谢谢谢谢!”
  “应该是我谢谢你,你们如果没有及时赶到,今天和蓝方的对抗演练我估计要难过了。”吴飞友笑着说道。
  李战说,“期待下一次合作。”
  “一定有机会的。”
  彼此行军礼,李战离开飞机,马上招呼陈飞:“准备起飞!加油机在建设岛等我们,加了油直接飞回中南场站!”
  “加油机?就吴参谋长提到的那架加油机啊?”陈飞愕然。
  “是的,快准备吧,我们要在高新三三的前面起飞,加油机等不了很长时间,他们油也不多了。”李战跳上皮卡车招呼驾驶员赶紧的往办公楼那边走。
  找到钟国邦说明了情况之后,钟国邦说,“能走当然是最好的,好,我马上通知他们准备好,走,我送你们。”
  带上了飞行装具后,他们迅速返回停机坪。那台挂着“请跟我走!”标语的轮式铲车又轰隆隆的开过来了,驾驶员甚至是着工装戴着安全帽的工人。
  之前那两个兵再一次把木梯子扛了过来,护着李战二人登机,他们迅速撤掉梯子后,李战看到那边的装修工人马上就把梯子给用了起来。装修登机两用木梯子的即视感总让人感到很新奇,当然,用轮式铲车充当引导车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李战使用APU完成了两发的开车,检查了各个系统后暗暗松了一口气,飞机的状态很正常,连一丁点小毛病都没得。飞机这种精密机械每进行一次飞行都必须进行一次检修,所以吴飞友他们在检修完成之前是不会起飞的,但是李战没有这方面的条件,只能寄托于歼-16的耐操能力方面了。
  显然这一次歼-16很给面子。
  “李组长,陈团长,得空过来玩啊!”钟国邦向李战、陈飞招了招手,敬礼。
  李战迅速换礼,大声说道,“向守礁部队的弟兄们致敬!”
  座舱盖缓缓落下闭合。
  李战推动油门杆在轮式铲车的引导下缓缓的开向跑道的起飞线,南端的工地也暂时停止了作业,人员和一些会影响到飞机起飞的仪器机械也早都暂时的拉到了一边。
  轮式铲车开走之后,钟国邦远远的竖起了绿色的旗子,李战干脆利落地把油门杆推到底,转速上来之后迅速松开刹车,经过加强并且更适应恶劣跑道的前后起落架轮胎开始高速滚转起来。
  五百多米的滑跑,李战用力拉杆抬升机头,1616号歼-16猛然仰起四十五度仰角高速爬升起来。
  李战呼叫了吴飞友,“高新三三,我先行一步,祝顺利,完毕!”
  “试验幺六,后会有期,祝顺利,完毕。”吴飞友回答。
第476章
你认真看我教你
  代号“奶妈”的轰油-6加油机是第一批加油机,也有些年头了,比起一年两审的高新33号运-8海上巡逻机年纪不到哪里去。
  它在建设岛空域盘旋了二十多分钟后,加油员透过舱窗看到了从后半球迅速接近的1616号歼-16战斗轰炸机,随即呼叫机长,“有一架飞机正在接近,六点钟位置大概……七公里。”
  机长迅速发出识别代码,顺利地确认了身份,“是他,做好准备。”
  随即,他向受油机通报飞行参数:“试验幺六,航向360,标准气压高度6000,空速370,准备好报,完毕。”
  陈飞迅速确认了飞行参数,一边调整着一边对李战说,“受油机的飞行参数要以加油机的为基础来进行微调。从加油机的五点钟位置进入,比加油机低一个机身高度。一会儿我操作的时候你注意一下飞机前后的飞行参数变化。”
  “明白。”李战认真的看着。
  1616号歼-16战斗轰炸机的控制权在了陈飞的手里。
  一般来说,只需要一次带飞他就能基本掌握空中加油的技术,在此之前他早已经走在了前面——当时从大红鹰师回来后他就组织了空中加油理论教学班,不止他,鹰隼大队所有飞行员都进行过扎实的理论学习。
  从理论走向实践,一些人无师自通,一些人则费劲力气也只能在门口蹭蹭。
  轰油-6飞得很稳,机长选择的位置非常好,几乎没有侧风,气流稳定,看得出来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机长。
  陈飞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战机慢慢的接近。轰油-6早就放出了输油软管,软管锥套是一个菊花头,那里是输油口。陈飞要把座机的受油管的头捅进菊花头里,而且动作必须要小心谨慎,太用力的话会捅过头导致软管往回跑,会有打到战机的危险,力气太小的话够不着菊花头也就谈不上加油。
  比外科手术的精细也是不遑多让的。
  陈飞说,“对接过程需要时刻注意加油机的姿态变化以及侧风对软管的影响,软管式空中加油的难度比硬管的要高很多,软管头通常会不停的摇摆,受油管从哪里进入,怎么样才能顺利安全的和软管头成功对接,这个需要进行反复多次的练习。”
  他专心致志的控制着飞机朝菊花头接近,受油管早就放了出来。歼-16的受油管位置在座舱左侧,是飞行员视野最好的位置,这一点和歼-10系列战机是相反的。
  “对接这个环节非常的难,我当时受训的时候反复飞了十几次才有第一次成功,后来又经过二十多个架次的练习后才勉强做到一次对接成功。”陈飞沉声说着,言语之中也是有一些自豪的,毕竟他这个成绩在海航是名列前茅的。
  他说,“当初一起受训的是三十名飞行员是来自空军海军两大军种的,没有任何人能够一次性成功。后来考核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一次对接成功。你认真看吧,马上是关键环节了。”
  陈飞集中起精神来,全神贯注的感受着两机之间的位置变化关系,让自己尽快的和战机合二为一以求达到如使双臂一样的效果。他必须要拿出真本事来,必须要一次对接成功,因为要在李战面前争一口气。
  与个人情绪无关,他现在代表着的是海航部队,集体荣誉感使得他必须要争一口气,尤其是在李战超完美地完成了与蓝方的对抗演练之后。来自两大军种的两名飞行员组成了机组,各自代表着的是所属部队,谁都不愿意被谁看扁了去。
  不但要一次性对接成功,而且看上去要轻松,不能表现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一次对接成功的样子。
  李战看见受油管在慢慢的朝加油管的菊花头靠近,微微颤颤摇摇晃晃的样子像是得了帕金森。空中加油被视为世界性高难度飞行科目之一并不只是在于受油机受加油机尾流影响,还在于这是一套空中穿针引线的高难度飞行动作。受油管不过小臂粗细,加油软管的菊花头也并不比牛屁股大多少,要准确地怼进去绝非易事。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不是怼进去了就行,受油管的头必须要被菊花头里的机关吸住,完成了无缝对接才能正式开始燃油的输送。
  陈飞的技术是非常扎实的,尽管有些轻微的摇晃,但是受油管的头是比较坚决的缓缓的往菊花头那里靠,甚至李战都能听见陈飞凝重的呼吸声了。
  “稳住稳住。”陈飞喃喃自语。
  受油管头距离菊花头只有半米了,最后一哆嗦。
  突然战机稍稍剧烈地摇晃了一下,陈飞正在往菊花头里怼,一下子没控制好,受油管头的速度很快的怼向了菊花头。显而易见这么大力怼过去是绝对不行的。陈飞心里叹了口气,不得不稍稍脱离了一下,呼叫轰油-6:“奶妈奶妈,第一次对接失败了,准备第二次对接,完毕。”
  “明白!”轰油-6的机长回答,“不过我有必要提醒你注意燃油余量,完毕。”
  “明白。”陈飞深深呼吸了一口,说,“李战,我再示范一次。”
  李战笑着说,“要不让我试一次,燃油余量还能对接几次,我正要借这个难得的机会练习练习。”
  稍稍犹豫了一下,陈飞说,“好,你来试一试,不过我随时会直接接过飞机的控制权,毕竟安全是重要前提的。”
  “明白。”李战做好了接手准备,“我准备接手了。”
  陈飞松开操纵杆,“你接手。”
  李战稳稳的接过了飞机的操纵权,速度比陈飞的要快很多,受油管头直接戳向了菊花头,陈飞顿时大惊:“注意速度!速度太快了,稳住稳住。”
  “没事。”李战笑呵呵的说,然后,他进去了。
  受油管头怼进了菊花头里,战机的姿态居然恰好在怼进去后保持住了稳定,与加油机的动作几乎一模一样。
  陈飞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他看到的是一套比教员们都要熟练的对接动作,没有丝毫的生涩感没有半分毫的犹豫和伸缩,就像是进行了润滑,整个对接的过程顺畅得令人难以置信!
  这叫不会空中加油么?你他妈逗我玩呢!
第477章
试飞技术组对机组分别询问
  “非常完美,试验幺六,标准的对接动作,好,准备输油!”轰油-6艉舱的加油员看到了整个过程,各项数据都无限接近于理论数值,他因此激动得大声赞道,隔着挡风玻璃向李战和陈飞竖起了大拇指,“陈团长,这一次对接非常完美,简直是教科书式的!”
  之前的通讯联络一直是陈飞在进行,加油机上的人于是知道是陈飞负责驾驶战机进行受油,加油员因此有此言。
  陈飞顿时脸红了,但是他没解释,又何必呢。
  李战笑了笑,对戴着白色劳保手套的加油员产生了亲切感。
  加油员开启输油模式,燃油通过软质输油管源源不断注入1616号歼-16战机的体内,在压力泵的作用下燃油是高速注入的,李战能够看到燃油表的指针在稳稳的攀升,这种场面给人极大的信心。
  李战多次因为燃油不足而造成险情症候,所以在这方面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心理阴影的,期盼着燃油越多越好,至少不需要有燃油不足这方面的担心。
  歼-16的最大载油量比之歼-11有了一些提升,轰油-6准备给李战他们加注的三吨航油连最大载油量的三分之一都没到。不过三吨油已经完全足够李战他们飞回中南场站了。满打满算一千两百公里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7/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