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3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8/550

  “别琢磨了,能不能飞是领导的事,吃完宵夜抓紧休息会儿。”张威捧着饭盒转身回到了屋里,顿时浑身暖和起来。
  飞行简餐很丰富,甚至一定程度上飞行简餐比正餐还要重要。空军飞行员的作息许多时候是无法按照一日生活制度来执行的,有些时候夜航会在凌晨展开,比如李战和张威今晚的任务,如何让飞行员在非正常时间里保持充足的体力,保障部门需要下苦工夫。
  回到座位上李战把剩下的餐食解决掉,利索地收拾起来直接在墙角那里的洗手盆洗干净,用干毛巾擦拭干净后装进贴着写着“李战”标签的饭盒保暖袋里后,放到了储物柜里。
  做完这些就又开始忧心忡忡了,又摆出航图来进行研究。
  张威吃干抹净后走过来说,“你都看几百遍了,还能看出花来不成。”
  “不然做什么?”李战说,“等待实在是折磨人。”
  “这几天都有重要天气,师里没有取消飞行计划已经是很冒险了,你就别纠结了。碰上这样的天气情况你有什么办法。”张威说。
  李战轻叹了口气说,“说实话,要是在北库,这样的天气是让人激动的。我们当时搞低气象条件下战训就专门挑重要天气进行飞行,不也顺顺利利的走了过来。”
  “情况不一样。”张威说,“中南地区的山区是什么情况你不是不知道,上午差点撞上地方老百姓释放的无人机,在北库会遇到吗?北库地区人口密度稀疏,几百公里也没几个人,人为干扰因素本身就极少。这边可不是,你稍一不注意就从山区乡村头顶上飞过去了。”
  张威拍了拍李战的肩膀,说,“我睡会儿去了,你也别枯坐着了抓紧休息会。”
  李战摆摆手。
  张威到里面休息室的架子床那躺在就和衣闭眼睡,不多时就响起了微微的鼻鼾声。
  李战特别想去停机坪看看战机的情况,但是他要待在飞行简报室里等候,命令下来之前哪也不去,这让他颇感无奈。左思右想实在不得劲,索性也跑到休息室里躺下休息了。
  塔台上值班人员忙碌着,唐国正抱着胳膊站在气象员身后神情严肃地盯着天气雷达画面看,另一台显示器上显示的是接驳过来的实时气象卫星画面。变化不是很大,大片的云团遮住了中南地区,形成了一个松散的螺旋状,而在南海西部海域上空,热带风暴的强度在增加,与往年相比显得十分的怪异。一般来说每年最后一次台风会在十一十二月份出现,如果有的话,但是今年却跨越了元旦还出现台风气象。在元旦刚过春节未到的时间里。
  热带风暴对南下冷空气的影响极大,这是形成南方冰雪灾害的最大原因。
  “下雪了!报告!参谋长,下雪了。”有个参谋急急忙忙的冲进来报告道。
  唐国正连忙抬头看出去,方才的细雨变成了小雪,灯光下显得有些灰色的雪花十分的清晰。
  “气温多少?”唐国正问。
  气象员迅速刷新数据,道,“零下三点五。”
  唐国正叹了口气,说,“取消飞行,各个部门取消飞行准备。”
  “是!”
  要在山区低空飞行,眼前的天气情况显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个风险不能冒。
  命令下到飞行简报室,李战和张威失望的解除了武装乘车返回半山腰的内场,再一次进入了随时待命状态。
  就在这一天晚上,中南地区的天气骤然恶化,降雪量暴增阵风风力一度达到了十一级。这一天晚上,中南地区遭到了严重的冰雪大风袭击。经过山区的高压线支架、通讯信号塔、山上的房屋倒塌损毁无数,到天亮,最大降雪量录到了二十七厘米的恐怖数值,这在中南地区是百年一遇的。
  如果说过去几天里冰雪灾害给南方地区尤其是中南地区的春运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那么这天晚上的天气骤变则给了这些地区一个暴击,所有的交通路线全部中断,正在努力恢复旅客输送能力的各大火车站在一夜之间陷入了更加困难的境地。骤变引起了国家部门的重视,一系列的应急措施开始实施。
  于是别说飞行了,出门都困难。
  第二天中午雪停了,李战这些空勤人员们操起铁锹跟着出去清理外场的积雪,整个场站都动员起来展开了抗冰灾行动。能不能飞是一回事,但是必须要保证中南场站能够随时接受备降飞机。
  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改变了李战的一些固有的看法。首先他充分感受到了北方、南方气候的巨大差异,其次是深刻感受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许多努力是多么的微弱。最后一点最重要——他发现空军部队在应对突发天气的时候缺乏有效的预警控制手段。
  利用空闲时间,他从张源那边要来了他在鹰隼大队期间进行的许多次低气象条件下战训的天气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二师这边的数据以及双方采取的具体措施,经过深入的研究之后他发现刨除了地域的差异后,他在北库那边能够实现超低气象条件下战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北库气象台提供了非常精准的天气预测,其精准程度能够达到以分钟为计量单位。
  仔细回忆过去的每一次超低气象条件下战训的情况,再对比二师这边的情况之后,李战唏嘘不已,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发现101旅的超低气象条件下战训标准远远超过了其他部队。他也才意识到恐怕是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北库的战训氛围,来到二师挂职之后就好比大学生到了小学生班上听课,一下子无所适从因此感到了烦躁。
  可是他同样清醒地意识到这是整个空军的大环境,改变起于北库,需要一个过程才会影响到全军。想通了之后他才释然,安心的听候二师的安排,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不管不顾的提出自己的建议。
  这里不是101旅,也不会再有无论如何都会支持他的薛向东。
  他安心等候了,一直到1月15日,小年的前一天晚上,夜航命令再一次下达。到了这个时候,李战的原计划已经被全部打乱了。他得知飞鲨集训选拨已经结束,他还没有错过推迟举行的北库大比武,但是似乎已经错过了2011年度的飞鲨集训选拨。
  这多多少少是一个遗憾。
  他去飞鲨集训队的日期变得遥遥无期了,歼-16的实战试飞工作还没开始,而中南场站这边的飞行任务至少还需要半个月的时间,2012年的春节却是不远了。
  这让李战患得患失起来,或者放弃去飞鲨集训队的机会回北库?就算不能回北库,调到空军其他部队去也不算差。他内心深处的想法是,留在空军有机会飞四代机而且机会很大,毕竟他的实力摆在那里,去海航的话则有机会攀上飞行员的最高峰称为刀尖舞者中的一员。
  一边是最先进的四代机,另一边是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舰载飞行。
  他仿佛回到了当年下部队时的两难境地。
第462章
陆航备降孔明灯飞
  007号歼-10S拔地而起,起飞动作与上一次昼间起飞别无二致。起降是很能体现飞行员的综合飞行素质的,看上去简简单单的起降却通常是整个飞行过程中最难的部分。尤其在民航飞机飞控系统越来越先进的现在,飞行员其实需要做的就是起降,其他的全部交给自动飞行系统。
  战斗机则不然,尽管歼-10有着迄今为止中国空军现役战机中最先进的飞控系统,而由于极其明显的静不稳定设计,除了高空巡航外其余状态都需要飞行员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操控,因此对飞行员的精力提出了跟高的要求,尤其是夜航。
  歼-10S的座舱与歼-10B的相差不大,而早期的歼-10的座舱是非常简陋的,满满的早期Su-27SK座舱即视感,到了开始量产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年,新的座舱技术投入了运用,因此才有现在所看到的歼-10战机现代化感满满的座舱。
  座舱仪表台的彩色灯光是防炫目的,微微的反映在李战的脸上。座舱外能见度为零,但是李战和张威都佩戴了微光夜视仪,能够获得一些能见度,夜视飞行和仪表飞行结合起来使得夜航多了一层保障。仪表飞行是基本功,而座舱盲操是空军飞行员必备的基础技能之一。这些张威反而是功底比较扎实的,尽管已经转地勤多年。
  穿过一线天后,张威笑道,“感觉没白天那么可怕,老李你技术又进步了。”
  前舱的李战伸手指了指说,“你看不到外面的山自然感觉不到害怕。有研究表明,在漆黑的夜里行车远比白天行车更安全,因为驾驶员的注意力被限制在车灯照射的范围之内,能够更快的察觉危险。”
  “黑夜独木桥理论嘛,我知道。但是我能感觉到这一次比白天那一次更加的顺畅了,战机的姿态就是个明证。”张威说。
  李战说,“当然了,飞一次要有一次的进步。其实我计划向你们师部提建议将一线天航路作为主要起飞航路的,这对提高部队的整体飞行水平很有帮助。”
  “师里八成不会采纳,我们是作战部队不是飞行表演队,没有必要玩着这些花招。”张威说。
  李战说,“如果战场环境要求必须从中南山区这一类的山区进行超低空突防呢?老张in别忘了二师请我过来挂职的目的是什么。”
  “试验飞行啊。”张威说,忽然一愣,道,“哦对,是教员,低空突防作战战术教员。”
  李战拉起战机利索横滚后转弯掉头,惹得后舱的张威一顿抱怨:“你就不能好好掉头非要横滚,我可不是专业飞行员承受不了几个过载。”
  “一般人都能承受三五个过载,你没问题的。”李战笑道,呼叫塔台,“塔台,洞洞拐返航,完毕。”
  谁料塔台里的唐国正却是说道,“洞洞拐,上三千盘旋,接上级紧急命令,陆航有两架执行救灾任务的直升机遭恶劣天气需要备降本场,你先等等,完毕。”
  “洞洞拐明白,上三千盘旋,完毕。”
  李战迅速爬升到标准气压三千米高度进入了本场的盘旋航路,他忍不住侧头往下看,隐隐约约能够看到两组航灯在底下闪烁着,移动的方向正是中南场站。他犹豫了一下,打开了雷达启用了下视力搜索模式,很快两个目标就出现在了雷达显示屏的最下方,差点就在下视搜索范围之外了。
  “老李你看北边,好像是一大团积雨云。”张威突然说道。
  李战连忙往北边看,在微光夜视仪的视野里,北边有一大块黑乎乎的东西,而周遭是有一些微弱的亮光的,往上看能够看到一些星星。微光夜视仪的工作原理是把微弱的自然光放大,是被动夜视器材,换言之如果所看之处没有光亮那么显示出来的就是一片黑色。
  简单地说微光夜视仪就像是显示器的亮度调节器,但是却没有维持原本像素的功能。
  忽然的北边的积雨云团开始出现闪光,不规则的线条在闪烁。李战心里一凛,道,“有高空闪电,估计气流和侧风很强烈,否则陆航的直升机不会着急忙活的要降落。”
  “咱们也尽快降落吧,看着怪瘆人的。”张威也注意到了,说。
  李战说,“放心,一时半会到不了咱们这里,陆航的飞行员嗅觉还是比较敏锐的,不然在山区里遭遇这样的天气他们凶多吉少。”
  零八年抗震救灾那起事故不一样,陆航知道那片山区没有飞行条件,磁场紊乱气流复杂,但是!不行也要上!人民军队是最后一道防线,必须顶上的时候有没有条件都要上。
  不多时,陆航的两架米-171直升机在中南场站顺利备降。跑道清空之后,李战驾驶007号歼-10S降落,紧接着他们按照计划进行不停车检查,确认战机状态一切正常之后,李战再一次驾机起飞进行第二项飞行内容。
  中南场站这个夜晚显得热闹了,两架米-171直升机停在塔台一侧,给这个从来没有常驻战机的场站带来了生气。
  李战飞往第二个起落后再一次进行飞机检查,战机一切正常,他再一次起飞执行最后一项飞行内容——正常航路起飞。战机离地之后迅速爬升切入旅游机场的一边航路,恰好的要在机场上空进行转向。确切地说按照正常航路起飞的情况下,编队空域正好在旅游机场上空。所以中南场站的地位才那么尴尬,总不能让旅游机场搬迁,那很不现实。
  本以为第三项飞行内容是最简单最轻松的,可是当李战放开手脚一通猛烈操纵飙了音速越过最后一座高峰进入旅游机场空域之后却傻眼了,旅游机场上空有一大堆密密麻麻的移动的光亮!
  “卧槽!那是孔明灯,老李规避!快规避!”一向温文尔雅的张威大惊失色,急声说道。
  李战迅速往回拉油门杆减速并且把襟翼放了下来,“来不及了,我得飞过去。”
  密密麻麻的孔明灯在夜空中慢悠悠的漂浮着,在雾气浓浓的夜里尤其显得诗情画意。参加活动的摄影爱好者如痴如醉的消耗着快门次数拍摄这美轮美奂的场面,每一次拍摄都会附上祈祷之语——希望因为冰雪灾害遇难的人们一路走好,希望天堂没有冰雪!
  这是一次民间社会团体举办的祈祷活动,点蜡烛放孔明灯为遇难的人们祈祷。
  然而这几乎要了李战和张威的命!
  祈祷活动在旅游机场北侧七八公里外的公园广场举行,主办方查过天气预报,孔明灯会往南飞并且持续爬升最终在深山上空自爆坠落,在这雨雪交加的天气下孔明灯不会引发火灾,因此得到了地方相关部门的批准。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风向转变了,大量的孔明灯顺着风向漂到了旅游机场上空,高度恰好是007号歼-10S战斗教练机进入的空域高度。确切地说数以千计的孔明灯覆盖了多个空域层,对于高速飞行中的战斗机来说,每一个孔明灯都是一颗高射炮炮弹。
  因为机场南面的山峰遮挡,正在爬升阶段的李战看不到机场上空的情况,当他加速爬升越过山峰之后,战机已经冲入了由数千颗“高射炮炮弹”编织而成的火力网之中,他完全没有任何反应时间。
  降低空速争取更多的反应时间,李战开始玩方块飞机游戏了,不断的操杆规避躲开扑面而来的孔明灯,惊险的时候孔明灯几乎是擦着他们的座舱盖过去的。战机呼啸而过后,强大的尾流让悠哉悠哉飘荡着的孔明灯凌乱起来,疯了一般的游荡着。
  “操,太多了,我要俯冲下高度了。”李战发现前面的孔明灯越来越多,不能再在这火力网里待下去了,他果断推杆俯冲急速下高度,下到没有威胁的低空,但是这样一来战机就要山峰之间飞行了。
  塔台里的唐国正大声询问,“洞洞拐,什么情况?”
  “塔台,旅游机场上空有大量的孔明灯覆盖了空域层,我下高度避开了,你雷达可能看不到我,另外我得返航了,飞机好像撞上了什么,但是目前一切正常,完毕。”李战迅速报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8/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