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550

  “观光客,你们开创了历史!祝贺你们!预祝你们胜利凯旋!”
  中国空军的航迹第一次延伸到了那里,并且会一直向东延伸,那是一条将会载入史册的航迹,是代表着新时代的航迹,是中国空军向攻防兼备转变的代表性航迹!
第411章
西太上空的迷航之獾
  在陌生空域中最怕出现什么情况?尤其是前不着店后不着村的长距离远航过程中。
  毫无疑问是迷航。
  2238325号轰-6KZZ迷航了。
  这不是遭遇到的第一个困难,但却是一个比较要命的情况。
  在现代航空技术的加持下迷航是基本上不存在的,光是导航方式就有多种,包括目视定位、几何定位和航位推算。飞机要找准方向首先要确定自身的位置,这三种方式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机组人员在半个小时前失去了和后方指挥所的联系,同时一些相关的仪表遇到了较强的干扰情况造成了数据出现较大的偏差,一些电子设备也遇到了干扰,比较严重的是大气数据系统和自动导航仪。刘长喜有丰富的飞行经验,他一眼就看出来数据偏差得很厉害。
  根据飞行的时间和速度计算,此时已经远离大陆一千五百公里,正在进入广义上的西太空域的腹地。大自然是神秘莫测的,许多地方一些现象以现在的科学技术都无法得出合理的解释,比如著名的百慕大三角地区,根据记载有多起飞机轮船途径那里会莫名其妙的坠毁、沉没。飞机、轮船途径那里都出现了电子仪器全部失灵的现象,明知道是地球磁场产生了极强的干扰导致的现象,这么多面却依然没有一个让全世界信服的分析。
  此时飞机就好像是飞进了一个类似于百慕大三角地区一样的区域。
  技术组那边已经发来通报,可以确认飞机是受到了强干扰。
  不过机组出发前是经过了长达数月的精心准备的,拟定了几十套应对各种情况的预案,有一百多种紧急状况处置方式和险情处理方案,并且对所经空域都进行了研究分析。
  机组和技术组人员可不是随便编成的,上飞机后李战就没见过的无线电通讯员和领航员都是独立侦察团的业务部门负责人,都是在某一方面有极其能力的骨干。比如充当无线电通讯员的那位股长本身就是高级无线电技师,飞机上的无线电系统有可能出现的绝大部分故障他都能够进行处理。领航主任亲自担任此次行动的领航员是因为此人是独立侦察团里的活航图,经验最为丰富,曾经跟随海军的远洋编队出过远海。
  就算是三位随行人员也都不是随便确定的。于成林作为四团团长的情况下他的另一个身份还是航发机械师,这一点连李战也不知道。而张威居然是航空军械师,是有相关的资格认定的。
  十一人里只有李战没有什么这证书那证书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能力,因此他才担任纪律组长管管纪律兼帮忙搞一下无线电联络。可是他却是十一人里最重要的,是空司点名要求参加这次行动的唯一一位。
  根本原因在于李战有着无以伦比的险情处理经验,他这个人就是一部险情处置方案的百科全书,有他在一切都会逢凶化吉。但是另有一个迷信观点认为此人霉运体质不适合参加这么重要的行动,显然,这种迷信观点是没有市场的,是必定要遭到唾弃的。
  刘长喜曾说过请李战参与这次行动是因为李战队侦察机的使用很有经验,其实他是怕把话说透了让李战难堪,因此才找了这么个由头来。战略侦察机部队和战术侦察机部队的差别其实是蛮大的。
  人员配置趋于完美,技术准备充分,因此对当前出现的状况大家并没有慌张。
  刘长喜把空速减到六百五十公里每小时,航向和航高都没有调整,把飞机的操纵权交给白必图后,他侧过身子和李战低声研究起来。
  夜间没有参照物,又是陌生空域,没有导航点没有地标更没有地面无线电设施可以提供支持,也就是说目视定位、几何定位都行不通了,只能进行航位推算。
  李战迅速拿出计算结果来,指着给刘长喜看,“根据我们的航向航速计算,目前应该是这个地位,也就是……”
  他在航图里把位置圈出来,“这里,开岛东南一百八十公里到二百公里这个区间,具体坐标应该是……”
  李战写出一个坐标数之后,话锋一转说道,“但是我们是半个小时后才察觉受到了电磁干扰,也就是说发现问题之前的半个小时飞机极有可能是在有较大误差的自动导航仪的引导下飞行的。技术组正在计算偏差值规律,需要等他们的具体数字出来才能把推算结果尽可能的算精确一些。”
  飞机进入巡航状态之后一直自动驾驶状态,由自动驾驶仪和自动导航仪共同工作,飞行员只需要设定要关键参数飞机会自动飞向目的地。到了K型,这款爷爷级的中远程轰炸机已经具备了现代客机一般的飞控系统。一般来说现代飞机的许多子系统都有多套,一套坏了还要第二套第三套甚至第四套,全部出故障的可能性极低。
  谢欣雨跑过来低声报告,“是全频干扰,功率很大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抗干扰能力。我们正在追踪干扰源,但是我们技术组没有办法为飞行给出有效的建议。”
  也就是说在摆脱干扰源之前技术组无法为机组指引有效方向了,当然也就无从确定飞机的具体位置。
  李战微微点头,“知道了。”
  拒人千里之外的神色让谢欣雨很不舒服,但这是非常时期她无暇多想,甚至她极有可能在工作里参杂进了一些个人的情感。李战这种人见人爱的战斗飞行员却是因为遇到的太多而麻木不仁,早已经将个人情感和工作区分得一清二楚,绝不会因为对方是大波高挑美女态度上就会有所转变。
  没有谁能够撼动他坚韧不拔的为建设强大人民空军的坚强的神经。
  遭到强干扰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包括刘长喜也是有心理准备的。飞行计划是从开岛东南侧二百公里左右的位置经过,本来就存在遭到强干扰的可能性。
  毕竟大自然是神秘莫测的很难搞清楚。
  在这片对中国空军来说完全陌生的空域里,没有任何飞行参数可以参考,他们实际上是在开拓一条新的航线,一条属于中国空军的航线,未来更多的战机会沿着他们飞出来的航线航路用他们得到的相关参数数据来指导飞行训练工作。
  李战等人是有充分思想准备的,参与此次行动的人都做好了牺牲生命的心理准备。
  牺牲是最容易的事了,最难的事是顺利完成任务把此行所得带回去。
  要尽快确认飞机方位回到计划航线上,否则飞机会因为燃油的过度的计划外消耗而无法飞回大陆。
第412章
这一吓非同小可
  厘清了纷乱的数据经过认真的分析总结得出两个可能出现的结果,也许向东北偏移五十公里也许向东南偏移五十公里。
  亮着照明灯的驾驶舱里,几颗脑袋凑在一起讨论着。刘长喜、白必图、于成林、张威、李战,神情凝重但不失冷静,分析起来既充分考虑了最坏结果也没有失去希望。
  李战听他们低声讨论着,有倾向于向东北偏移的也有认为是向南太方向偏移了的意见。这些结论影响到的是飞机所在方位的判断,无法确定所在位置就不知道往哪开。
  其实这里面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在强干扰半个小时后飞行数据出现了明显变化之后机组才察觉到异常,而这些应该是技术组提前预警到的,可见理论和实战之间是存在着不小差距的。尤其是对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没有实战经验的情况下技术组的专家们相对来说就比较迟钝了。
  这些恰恰是部队要走出去飞得足够远飞的地方足够多才能积累下来的经验。在有关西太空域海域的航图里内容是空洞的,而某些国家对这里的各个区域的气象情况如数家珍。
  飞机飞出去需要有空域的具体气象情况,一如大船开出去要对所经过的海域水文情况有所了解。
  这也是此次飞行的重要意义了。
  李战忽然说,“我有个想法。”
  大家几乎同时停下来看向李战,刘长喜说,“讲讲,你这位专家应该多发言,多提点意见,时间拖得越长偏航越厉害,还是要抓紧一些的。”
  李战摊开航图直接用铅笔很霸气的画了一个半圆,直截了当地说,“按照计划航线进行概略飞行好了,只要我们能够确定与陆地最近场站的距离在范围之内,其实我们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并不重要的。我们本身就是在做探索飞行,上级也没有要求一定要按照计划航线精准飞行。”
  咦,这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想法啊。
  经李战这么一提醒,其余人恍然大悟起来。于成林一拍大腿说,“对!我明白了。只要我们能保证油料能飞回去,其实在西太空域任何地方转悠都是可以的,也是可行的。具体位置和具体方向不是最重要的,我们都钻牛角尖了。”
  刘长喜若有所喜道,“是啊,只需要保证有足够的油料返航,在西太空域按照大概的方向进行飞行也是符合上级指示精神的。不过得出的两种可能可是天差地别啊,有九十度角的相差。”
  李战笑道,“您要是敢往南太空域跑我肯定舍命陪君子,上级要处分我也认了。”
  大家呵呵笑了起来。
  言外之意再简单不过,如果因为偏航跑到南太空域去了却不是坏事情,搞清楚南太空域的气象等情况一样很重要,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油料飞回去,再一个就是南太空域的情况比西太的还要复杂一些,不好轻易行动的。
  于成林正色道,“小李,你认为应该向左转向三十度?如果存在偏差且向东南偏差的话,这么一调整可能就是往正东飞了,会越飞越远的。”
  “不。”李战却是果断摇头说,“左转六十度,绝对不会越飞越远。”
  刘长喜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航图,不管向哪里偏差,飞机只要左转六十度肯定不会越飞越远。但是!如果是向东北偏航了三十度,飞机这么一转向那可就是直奔开岛方向去了。
  会吗?
  刘长喜发现李战的眼睛里闪烁着战斗之光,猛地明白了过来,吸了一口凉气说,“小李,你要去开岛看看?”
  淡然而冷血地笑了笑,李战说,“不行吗?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再说了模拟蓝军也不是什么州官,充其量就是衣着光鲜一些的野蛮人罢了。”
  张威击掌兴奋地说道,“我同意!刘团长你想啊,我们本来就计划在往回走的过程中与驻扎在开岛附近的模拟蓝军部队搞一次对抗演练的,倒不如趁此机会咱们先发制人。”
  李战沉思着说,“我甚至怀疑我们受到的强干扰是模拟蓝军搞的鬼。刘团长您别忘了,咱们这次出来是有敌情背景的,上级的指示里也有这么一句话,一边走一边演练,在飞行与模拟对抗中锤炼,同时在这样的背景下搜集西太空域的气象等数据。”
  于成林考虑好了,说,“老刘,我同意李战的看法。化被动为主动,咱们掌握了主动权事情就好办了。退一万步说,哪怕我们的先发制人失败了,至少有机会摆脱眼前的迷航困境。模拟蓝军部队不就是活生生的移动参照物空中导航点吗?”
  “哈哈哈!”刘长喜忍不住大笑了,拍着大腿说,“好!那就这么干!我发现啊你们二师的人都是坏胚子,那坏水一倒一副油箱。模拟蓝军部队估计想不到咱们会掉头杀他们老巢里去。”
  李战笑着说,“能不能找到他们的老巢还是未知数。”
  “我很有信心,看样子请你们随行是做对了。”刘长喜很振奋。
  众人相互对视着不约而同的露出了暧昧的笑容。当他们许多人仔细琢磨之后惊讶地发现,李战此人是那种绝对不愿意吃亏的而且被欺负了马上就要打回去的性格。他八成是认为强干扰是模拟蓝军部队干的,当大家都在想怎么样摆脱困境的时候他却想着怎么样才能捅一刀回去。
  这样的人非常可怕,轻易不能得罪。
  他们并不知道李战此人从来不会像丧家之犬一样跑路,他永远只会用拳头去迎接所有的一切艰难险阻。
  轰-6KZZ轻轻晃动了一下机翼平缓地向左转向了六十度,保持航向飞了约半个小时后奇迹出现了——强干扰消失了,飞机的所有电子仪器全部恢复了正常。
  李战画出了飞机从开始受到干扰到摆脱干扰所飞经的空域,技术组也送过来了干扰源的大致作用范围,迅速对照位置后于是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那里没有任何陆地或者岛屿。也就是说,干扰源来自海上,是一条狭长的由西向东的干扰源。
  技术组还在紧张地对干扰信号进行深入的分析,李战坐不住了跑过来就站在一边等待着。四位专家动作非常的迅速,各自把分析结果汇总到谢欣雨那里,不多时,谢欣雨很利索的拿出了最终的分析结果,递给李战低声说,“是舰队,规模很大的舰队,至少有上百艘。”
  分析报告内容很简要:四零四四零四四零四……
  “模拟蓝军部队的海上分队!”
  李战整个人都呆住了。
  这一下子大家都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幸亏及时调整了航向,否则轰-6KZZ等于是在人家头上裸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