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3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5/550

  一大早牛耀扬机务组就对1616号歼-16进行了飞行前保障,最大起飞重量实战飞行训练时今天的主要科目,机务组需要对战机进行反复的细致的检查,要比平常的检查保障更加严格认真。
  许多战机很少有最大重量飞行的情况,一般来说这些是战机定型时飞包线时的内容。厂家给出的数据时歼-16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三十五吨,比歼-11B足足多了五吨,最大载弹量达到了十二吨,而歼-11B仅为七吨,连轰-6K这样的专业轰炸机也不过十五吨,这是非常恐怖的数据。
  牛耀扬在保障中反复强调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今天是半油最大挂载飞行,加注燃油的一定要注意,五吨五吨,加五吨油!”
  歼-16的自重比Su-30MKK轻了一吨左右,十七吨出点头,腾出来的这一吨冗余量全部可以用在挂载上。内油方面相差无几,都是十吨,但是歼-16所使用的太行改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更好,因此同样载油量的情况下能飞更远。
  满内油就无法最大挂载,因此在进行最大挂载最大航程飞行的时候必须要空中加油。歼-16源自于Su-30MKK,同样具备了空中加油能力,这对一款多任务战斗机无疑是很重要的能力。
  歼-16的所谓标准挂载量是指在满油状态下的挂载能力,大约是八吨,在需要挂载更多弹药的时候就不能注入满油,如此才能达到最大挂载量。
  今天进行的是半油最大挂载起飞,只往机身油箱注入五吨航油,机翼的加强油箱则空着。最让牛耀扬不放心的是挂载。要挂足十二吨的负荷着实让他伤透了脑筋,对第一位以士官身份担任机务组长的他来说更觉压力山大。
  “班长,四联航弹挂好了,可我总感觉不太牢靠啊。”有个中尉跑过来报告,大冷天的额头微微出汗,袖子都撸了起来。
  挂弹绝对是体力活,哪怕是模拟训练弹。
  牛耀扬连忙走过去查看情况。
  为了达到最大挂载重量,机务大队联合修理厂改装出了一款二百五十公斤航弹四联装挂架,这样可以把机翼里侧的四个挂点的单个挂载能力提升到一吨,这就有了四吨的挂载量。外侧四个挂点全部挂载空空导弹,从重型超远程到格斗弹科学搭配,而且为了达到挂载重量的要求,在最外侧的两个挂点上用了格斗弹的四联装挂架……
  1616号歼-16有十二个挂点,机腹下纵向布置了两个重载挂机,需要指出的是侧卫系列因为机体强度的问题,重载挂点在机翼内侧,歼-16的机体制造使用了复合材料,减轻了重量加强了强度,因此可以在机腹下安排了两个重载挂点。如此算起来歼-16的重载挂点多达六个。
  除此之外两个进气道纵贯线上也分别纵向布置两个挂点,如此机身下就有了四个挂点,机翼下各三个,加上两个翼尖挂架一共是十二个挂点,这才是真正的空中炸弹卡车。
  牛耀扬仔细检查了四联装挂架,这种复合挂架是完全的北库产品,听着似乎不太靠谱,但是经过北库修理厂以及鹰隼机务大队的技术官兵们反复的研究分析还用歼-11B试飞了几次,证明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看上去显得过于纤细就是了。
  牛耀扬很肯定地对下部队还没三个月的专业技术中尉说,“没问题。”
  小中尉笑着说,“这挂架这么细真担心会断裂啊,咱们大队长不是喜欢飙超音速吗,这个飙起来可不得了。”
  “十二吨的挂载量飙不了超音速。”牛耀扬一本正经地说,“小罗中尉,大队长做事心里很有数的,不会有问题。”
  小中尉罗伟呵呵笑着不说话了。
  北库战训基地是个奇特的地方,101旅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部队。一到这里就听说了李大队长的威名,爱飙超音速,很重视拉杆费,开飞机杀过鸡,还被实弹干过,都成传奇小说了。
  因为出身名牌大学且所学专业与新式国产航电系统有关的原因,罗伟先是被分配到鹰隼大队继而调入了旅里的明星机务组牛耀扬机务组工作。
  刚走出校门的军官就是新兵,在兵龄四五年的士官面前是没有什么地位的,面对牛耀扬这位全旅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士官机务组组长就更不敢拿军官的架子了。
  从小事做起,什么事都做,如此才能尽快的站稳脚跟,罗伟却是多少觉得牛耀扬对自己的岗位安排不妥当——自己应该是坐在座舱里调试检查航电系统的人,而不是站在机翼下苦哈哈地挂弹。
  名牌大学生有些眼高手低的毛病倒也是可以理解。
  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早上的七点三十分了,这边依然是一片漆黑。山东老家此时早都天色大亮人们开始一天的劳作了,据说这边的人要到九点钟才会上工,小中尉第一次对祖国的幅员辽阔有了切身的体会。
  一阵风吹过来,正在拧复合挂架上固定螺丝的小中尉不由的缩了缩脖子,手抖了抖,他没注意就这么不注意的一抖把螺丝的力矩少搞了半圈。他连忙的把衣袖放下来紧了紧衣领,操着螺丝刀接着干活,心里默默想着一定要尽快的。
  裴磊开了勇士通勤车把李战和韩红军送了过来,李战下车前交代了裴磊说,“你嫂子十点到北库机场,一会儿吃了早饭你去找政委,他要一起去接机。”
  “明白!大队长你放心吧,一定准时到达指定位置。”裴磊笑着说。
  李战点了点头和韩红军下车。
  应婉君提前放假了,八点多的飞机十点抵达北库机场,李战本想让应婉君自行打车过来基地,结果包冠华突然找到他说要去接机。李战这才知道敢情应婉君已经提前和包冠华联系过了。
  他知道包冠华为什么会对应婉君如此重视,归根结底是因为他。薛向东还在的时候包冠华经常说你们安心搞战训,后勤工作我来负责。后勤工作包括接待来队家属,包冠华有个习惯——二等功以上的官兵家属来队他一定亲自接送。
  这无疑极大地激励了官兵们战训的热情。
  101团能够崛起不是没有原因的,军政主官的作用可见一斑。
  牛耀扬连忙集合人员整理队伍,跑步过去向李战报告,“报告大队长,飞机准备好了,随时可以交接!”
  罗伟好奇地打量着传奇人物李大队长,却是个英俊的人,让自诩为校草的罗伟感动了深深的自卑。但见在工作灯光之下,李大队长神情冷峻,剑眉之下深邃的目光仿佛要洞穿世上一切妖魔鬼怪,挺拔的身姿给人一种“他在天就不会塌”的安全感。
  这样的人一定很受女人喜欢吧?
  牛耀扬地过来交接单、检查单,李战接在手里,却是举步走到机务组队伍面前敬礼,说,“同志们辛苦了,天很冷,大家放松站,跺跺脚搓搓手什么的。”
  官兵们都呵呵的笑起来纷纷放松站了,跺跺脚搓搓手御寒效果不错。
  罗伟低声问身边的中士,“班长,大队长人挺和气的。”
  “对咱们基层官兵很和气,可以说是那么多大队长里最好的了。”中士骄傲地说,“不过对干部他很严厉的,和我们原来的薛向东旅长一模一样。”
  “哦,就是那位选择在天上自杀的旅长?”罗伟说。
  机务组的其他官兵们一下子瞪眼看着罗伟,罗伟突然嗅到了极其危险的气息,吓得脸色有些发白了。
  刚才那名中士转过身来面对罗伟,咬牙切齿地警告道:“罗伟,我不管你是什么名牌大学生,也不管你是家里什么背景,现在,对着天空道歉,向老旅长道歉!”
  罗伟微微一哆嗦,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了大忌,连忙抬头望向还黑着的天色郑重道歉:“老旅长,对不起,是我口不择言,对不起。”
  中士狠狠地瞪了罗伟一眼才作罢。
  罗伟所讲的是道听途说的传闻,可他根本不知道薛向东在101旅官兵们心目中的地位,那是不可触碰的逆鳞!
  那一边,李战和韩红军对照着检查单上的项目进行交叉检查。每一项都需要两人同时确认后才能画上叉。画叉的意思是所检查过的项目确认没问题,打勾的地方就需要重新进行检查了。
  但是,飞行员不可能每一个螺丝都检查一遍,而且那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少拧了半圈的挂架上的螺丝罢了,就算是没有那个螺丝也不会影响到飞行安全。半个翅膀都能飞回来更别说少个螺丝了,何况螺丝在,只是少拧了半圈。
  在机头一侧站定,李战指着座舱一侧的机身上涂着的“好运来”三个刚劲有力的正楷无奈地说道,“你们是离不开这仨字了?”
  牛耀扬一本正经地回答,“丛大队长和苗雨组长强烈建议涂上去,这对试飞工作地顺利有帮助。”
  “净搞封建迷信。”李战笑骂着,无奈摇了摇头和韩红军同时沿着登机梯登上座舱。
  牛耀扬和副组长随后上去协助飞行员链接仪表台,开车后再一次检查各个系统的情况后飞行员才会在交接单上签字完成交接手续。
  一切准备就绪,塔台下达指令。
  “幺六幺六可以滑出。”
第390章
塔台,我要返航了
  在工作灯下,挂满了各类弹药的1616号歼-16给人的感觉超级震撼,厚重而有力,膀大腰圆的躯体加上十二吨重的弹药,像极了古代的重甲骑兵。
  轻轻推动油门杆,犹如刚刚经历了洞房花烛夜的新郎官再一次披挂齐整哼唧哼唧的滑到起飞线,塔台指令下来,随即开始加速滑跑了,足足一千米才拉起来。
  驾驶员是韩红军,他头一次担当如此重要的实战试飞任务,因此操作非常的谨慎。后舱是武器操作员的位置,歼-16是战斗轰炸机,侧重的是对地打击,后舱飞行员不但要具备娴熟的飞行技术,还有具备娴熟的对地攻击能力,是多面手。
  双喷口的尾焰逐渐远去的时候,在塔台指挥的聂剑锋微微松了口气。能飞起来就成功了一半,毕竟这是逼近了包线的最大挂载量起飞。副指挥员是方成河,这位新旅长事事亲力亲为正在努力建立自己的形象和威望。前任留下的影响力太大,他的压力很大。
  “幺六幺六,上高度六千,日出了,完毕。”各个岗位上的值班员不时的回报过来各种信息数据,为指挥员提供指挥依据,聂剑锋看到最新的气象信息,马上给战机下达了最新指令。
  能见度是个很大的问题,到了海拔六千米有阳光,更有利于试飞。
  韩红军听令继续爬升高度,说,“爬升率很低啊,估计比轰六快不了多少。”
  李战说,“轰六的最新型号也就带十五吨弹,现在的爬升率比轰六高很多的。开惯了轻载战机,你一下子不习惯而已。”
  “对抗演练的时候要是这个状态那就是活靶子啊。”韩红军笑道。
  当时和成达格斗的时候歼-16的燃油已经消耗了一半了,整个重量不过二十吨出头,在两具十三吨级别的太行改发动机的推动下拥有极佳的格斗性能。可惜遇上的是能随便玩落叶飘的矢量歼-10B。全向矢量发动机的加持下,歼-10B甚至能够作一些直升机才能完成的机动。
  单就近距格斗来说,恐怕除了四代机之外,矢量版歼-10B是没有对手的。
  李战说,“每个机型有各自侧重的任务方向,不能简单的对比。看到北库山脉了吗,油门深点加速过去。”
  “明白。”
  “塔台,看看那边的最新气象,战机应该是没有动力冗余量了,我得看情况进行下一个项目,完毕。”李战呼叫塔台。
  飞行员倒过来指挥地面的现象又出现了,不过101旅的官兵们早都习惯了。只要李大队长在天上,真正的指挥员就是他。
  聂剑锋迅速查阅了最新的北库山脉的气象报告,回答,“幺六幺六,北库山脉气象无明显变化,注意山区低云层和大雾,完毕。”
  “幺六幺六明白,注意低云层和大雾,完毕。”
  既然最大载弹量了,自然是要进行山区低空突防试飞,这对战斗轰炸机来说是重中之重的技能了,是靠这个技能吃饭的,否则和歼-10、歼-11有什么区别?
  后舱的视野非常好,位置较高的情况下比前舱拥有更开阔的视界。李战甚至能够看到雷达罩的尖锥。歼-16的大气数据系统完全融入了航电系统里面,各类感知仪器分布在机身各个位置,传统的空速管因此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小时候以为歼-7的武器是那根长长的空速管专扎美国佬屁股)
  李战首先看到了远处北库高耸入云的北库主峰,随即韩红军也确认看到了那个最明显的地标,道,“我八百过去行吧?”
  “油门到底开加力拉到一千,我计算加速时间。”李战拿出了秒表。
  当前空速是五百,拉到一千的话接近音速了。李战想要看看最大起飞重量以及最大挂载重量的情况下歼-16从慢速拉到亚音速需要多长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5/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