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550

  李战甚至担心是否能搜索到目标——雷达波束发射面积小于一平方米,有效探测距离绝对不会超过三十公里,这还是最理想的状况。
  然而李战一直逼近到二十公里距离雷达依然没有任何发现,他心里直打鼓,难道歼-11B搭载的国产脉冲多普勒雷达是水货?这可要闹笑话了,连目标都看不见打什么?
  不能阴沟里翻船吧?
  纵观过去的每一次实弹射击,李战是弹无虚发的,就连最难掌握的歼-7E航炮航火对地射击都打了大满贯。格斗导弹这种高级货如果打不中的话那笑话可就闹大了。
  李战心里正嘀咕呢,塔台呼叫了,“洞幺,更正一下目标,低空低速小型目标,雷达反射面积比计划的要小很多,注意搜索,完毕。”
  “洞幺收到,低空低速小型目标,完毕。”李战哭笑不得,这肯定是空防基地故意出的难题。
  塔台里,梁鹏飞笑着说,“不知道李大队长怎么应付这个突发状况。”
  方成河说,“他肯定没问题,但作为指挥员怎么在突变状况下调整部队的作战部署就很难说了。”
  都明白他的意思。
  李战的个人战斗力已经是公认的优秀,优秀到很难用现行的标准来评定,至少没有任何一个评定机制能够完全的体现出李战的全部战斗力来,看不到李战战斗力的极限。
  但是作为指挥员的话,实际上许多人尚未完全看到李战体现出来的与他个人战斗力一般优秀的能力。空防基地和旅里这么安排不无考验的意思。
  李战的指令出现在无线电里了:“好运来分队调整航向一百八,下降高度进入北库山脉待命,完毕。”
  他率领的空靶实弹射击小队纷纷领命迅速俯冲下降高度转向正南加速进入北库山脉待命。山区利于隐蔽,而且北库山脉群山高耸入云,机群可以在有高度优势的情况下把踪迹隐藏起来,能够更快速地根据指挥机的命令迅速前出攻击。
  李战在下达指令的同时已经迅速下高度继续前出搜索了,国产脉冲多普勒雷达不断地扫描着,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如果不能发现目标就要关闭雷达以防过热出现故障。
  留给李战的时间并不多。
第370章
靶机大队挖了个坑
  微弱的信号一闪而过,很快又一闪而过,这一下李战看清楚了,是一个雷达信号特征非常微弱的目标。
  距离约十公里,让李战气得直咬牙。
  说好的是三十公里发现距离结果你来个十公里的,不是雷达性能问题而是靶机的问题。他敢肯定靶机大队释放的小型无人机一定比计划中的要小很多。李战也算是老司机了,对各类目标的雷达信号特征是有所掌握的,己方现役飞行器、外军现役飞行器等等都有所了解。一闪而过的微弱雷达信号绝对不是所认识的任何一种现役飞行器。
  靶机大队显然给李大队长设了一个坑。
  他加速冲了过去,机载雷达疯狂地运作着扫描着前半球,很快微弱断续的信号连续起来了,李战开始目视搜索,却什么也看不见。若是个沉不住气的此时该着急了,身经百战的李战却是稳重得很。前方低空有厚厚的云层,目标八成隐藏在里面。
  李战甚至能够想象到靶机大队的操作员就在地面方舱里笑呵呵的等着看笑话呢。
  一架翼展仅二米多的小型无人机在云中悠闲地巡弋着,机头的桨叶慢吞吞地旋转着驱动飞机以每小时一百二十多公里的时速飞行。全电力驱动的发动机发出的红外特征极其微弱,而娇小的身材使得其很容易被并不那么灵敏的PL-5C的导引头忽略掉。
  当李战进入云层看到了这架小东西的时候,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用航炮把靶机大队给突突掉。对付低空慢速目标显然是航炮最合适的,可是不能用航炮只能射空空导弹,这明显是在故意出难题嘛。
  一次简单的实弹射击训练变成了考验战术能力的实战应用射击了。
  “洞幺报告,发现目标,小型低空低速目标,完毕。”李战从靶机的右侧三公里的位置飞过,侧头观察着小型无人机。
  通体红色的小型无人机让李战想起了海航模拟蓝军部队的电子侦察机,那种用战术运输机改装过来的飞机能够以很慢的速度在很低的高度飞行,让高速高空性能见长的歼-8系列战机很难有应对的办法。即便后来装备了Su-27、歼-11系列战机,要驱逐这些使用螺旋桨发动机的空中目标也并非易事。
  “洞幺自行攻击,注意编队实弹射击安排,目标靶机若干,连续攻击,完毕。”方成河给李战下达了新的指令。
  “洞幺明白。”
  李战暗暗吃了一惊,敢情不止一个目标。
  他不敢轻敌了,连续下达数道命令指示机群赶过来展开作战编队进行全方位搜索攻击,这样的战术他们演练过多次,效果非常的显著,配合十分的默契。
  没几分钟,所有的目标都出现在空靶小分队的雷达显示屏上,然后通过情报交互机载终端把这些信息实时共享到了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的平台上,同时呈现在塔台的指挥终端显示屏上。
  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的作战能力被一点点挖掘出来了,不只能从指挥端向机载终端传输实时战术情报信息,也能过把机载终端获得的目标情报信息共享回指挥端,实现了信息双向共享。
  这种能力把所有介入该系统的战机都变成了侦察末梢,极大地扩展了战场情报侦察的触角和范围,是实现战场单向透明的有力措施。可惜的是当前这些作战能力离开了北库地区就不复存在,要实现最终的三军联合尚且有万里长征那么远的路要走。
  梁鹏飞不由一笑,“嗯,这小子有两下子。”
  从果断决定机群进入山脉隐蔽到干脆利落的高速前出搜索侦察到现在的拉开作战编队抓对厮杀,整个作战指挥很干脆利落,看似简单但是如果置身于那样的环境之下能够保持冷静沉稳的人不会是多数。
  李战的指挥决策几乎是要求框架下最合适的了,梁鹏飞因此赞誉。
  方成河说,“他很冷静。当年三河抗洪他的座舱盖飞掉了,谁遇到这样的特等险情那不得紧张一下子,他却没有,从头到位都非常的冷静,我当时在塔台指挥,说实话我也紧张失了方寸。”
  “冷静沉着是指挥员很重要的素质,这么看李战是没问题了。”梁鹏飞说。
  方成河犹豫了一下,声音放低了一些,“梁司令,他年底要参加飞鲨集训选拨,满打满算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了,再优秀也是别人的兵了。”
  “飞鲨集训选拨?那可是超高标准,他能入选吗?”梁鹏飞皱眉说道。
  方成河笑着反问,“您说他能不能入选?”
  梁鹏飞嘴巴张了张,哦了一下,说,“也是,他不能入选的话就没几个人能入选了。这个事情还真的不好办啊,年中总结到空司开会,空司首长明确要求部队无条件配合海航的飞鲨集训选拨。”
  此时方成河提起这件事情的意思很明显了,希望空防基地出面挽留一下李战,关键不在李战本人而在海航那边。海航越来越强势,101旅以师旅级单位的身份已经顶不住了,因此方成河希望空防基地出面。
  可是事实却是空防基地也没有办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了。
  “方旅长,飞鲨集训这一块你不要再藏着捏着了,舰载战斗机部队是未来一段时间全军重点建设的部队,上下各级都必须无条件配合,不能讲条件也没条件可讲。”梁鹏飞提醒了一句。
  方成河心中无奈,道,“是,我明白,我旅一定全力配合飞鲨集训选拨。”
  他忽然话锋一转,“不过,如果李战本人不愿意参加选拨,基地这边可以向海航那边进行说明吧?”
  梁鹏飞眉头一扬,随即微笑着说,“不申请参加那自然是没问题的,不存在配合不配合海航工作这个问题。”
  俩老狐狸相视一笑。
  在北库山脉北侧原始寒带森林地带上空低空盘旋寻找机会准备进行实弹射击的李战丝毫不知被两位顶头上级算计着,他发愁的是应该怎么样把目标击落。
  那玩意儿的红外信号特征实在是太微弱了,尤其是当李战用机载的红外探测仪扫描了一下发现竟没有多少热能传出,瞬间就断定那玩意儿肯定是电力推进。小功率、电能推进、螺旋桨、小机体,李战甚至怀疑使用红外制导的PL-5C是否能够看到目标。
  飞行员看到不管用,机载雷达看到也不管用,必须要PL-5C格斗导弹的导引头看到,否则就是无头苍蝇。
  李战第一次遇到了尴尬,如同面对刺猬——无从下手啊!
第371章
土办法打飞机
  PL-5C格斗导弹采用的是红外制导,这种被动制导方式的缺点在于能不能打中取决于目标的红外信号特征,所谓红外型号特征指的是热能特征。
  目标靶机使用的是电能推进,热能特征大幅减少,低速度的情况下机体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能特征也十分的微弱。难就难在这里。
  李战已经绕着目标靶机飞了三圈了,一直下不了决心开打。
  他已经基本上能肯定这是空防基地故意出的难题了,目标不只是他,而且还有考验101旅的意思在里面。一下子压力就大了。
  好几次他都忍不住要用航炮去把它轰下来,可惜射击主任曹福飞估计和空防基地穿一条裤子,愣是把航炮炮弹给下了。
  拉近距离打?红外特征达不到PL-5C导引头最低可探测量的要求再近也白搭,导弹照样会熟视无睹往未知方向飞过去,出点问题回过头来打载机上不是没有可能。
  战机稍纵即逝,电力推进的无人靶机续航力显然是很有限的,不能再犹豫了。李战想了一个土办法,决定冒险一搏。他再一次查看了大气数据系统的实时数据以及战机的飞行姿态信息,尤其注意风向和大气压和目标的飞行姿态信息,其中目标的速度航向高度最为重要。
  “塔台,我是洞幺,请求射击,完毕。”李战心里有了八成的把握后马上请示塔台,随即用英文重复请示。
  所有人都在等着看李战究竟会怎么打,安排这样的突然变化目的就在于考验飞行员的临机反应,在看似无攻击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如何完成任务。
  方成河回答,“洞幺,前方净空,可以射击,完毕。”
  “明白。”
  李战向目标的十点钟方向加速飞行,在十公里处掉头回来,机头指向目标靶机的左侧,以四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持续接近。他给左翼挂架下的PL-5C通电,导引头预热,战机的瞄准仪已经锁定了目标靶机。在五公里的位置上,李战把瞄准方式切换为航炮瞄准,计算好提前量,他在距离目标靶机二点五公里的距离上发射了导弹。
  看见PL-5C朝着目标靶机的前方直射过去时,李战把油门杆放到了慢车位置,为了尽快减速他居然把背脊的减速板给竖了起来,01号歼-11B看上去像极了愤怒的斗鸡,颈部的毛发竖立起来面目狰狞。
  发射导弹后应当转弯脱离甚至做规避机动的,可是为了用飞行头盔上加装的摄像仪拍摄下射击效果,李战要尽可能的接近目标靶机。为了不在导弹爆炸的时候冲进杀伤范围,他不得不使用竖起背部减速板的方式来迅速降低速度。
  PL-5C导弹好像真的看不到目标了,它的弹道指向在目标靶机前方数百米的位置,这说明导引头是没能探测到目标的红外信号的。
  塔台和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都能过看到代表着PL-5C导弹的小红点和代表目标靶机的小绿点,明显看得出来这是跑靶的征兆了。PL-5C格斗导弹如果锁定了目标,是会直追目标而去,整个飞行过程是呈现不规则的弧线的,用最大可承受的20个G过载能力来实现命中。而现在PL-5C格斗导弹飞的是直线,说明导引头没能获取目标信号从而处于无制导状态。
  李战心里早就骂开了,靶机大队太无耻了,这个目标靶机的红外信号特征肯定低于PL-5C的可探测值,否则导弹不可能在这么近的距离上没有丝毫反应。这纯粹是故意坑人的,如果按照正常的方式进行射击妥妥的跑靶。
  这哪里是实弹射击训练,分明是坑拉杆小王子游戏。
  “好在哥有两手,不然还真的让你们这帮叼人给坑了。”李战心里暗暗说道,目不转睛地顶着大约一公里外的PL-5C格斗导弹。
  塔台里的几位经验丰富的首长首先看出了端倪,李战真要是只有这个水平那才奇怪,可是大家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却都不知道李战是留了什么后手。
  奇迹发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