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2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8/550

  基地外场,101旅三个大队数十架战机全部在停机坪上做好了起飞准备。塔台指令李战小队进入训练区域后,随即下达了新的起飞命令,所有参与今日实弹射击训练的战机按照飞行计划次第起飞升空前往各自的任务区域。
  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张特、牛军等人齐聚值班控制室,墙壁上挂着的是一面五十多寸的液晶显示屏,上面显示的信息足以让任何窃密机构欣喜若狂。三维空间里数十架战机的实时位置、战机关键信息、飞行状态、担负任务扽等关键信息唾手可得。
  此次实弹射击训练之所以显得更加的重要是因为融入歼-11B航电系统里的战术情报交互终端的第一次实战运用,同时也是对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第一期建设的阶段性测试。
  在这个尴尬的时间展开实弹射击是迫不得已,北斗卫星系统尚未完成全球覆盖,管理局通报过来的情况显示五时到六时卫星才会从北库地区头顶经过,因此只能选择在这个时间段里进行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实战运用射击。没有北斗卫星系统的制导数据,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就是瞎子。
  由此可以推断出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主打制导方式是北斗卫星系统制导,辅以其他制导方式组成联合制导系统。
  当李战拿到了保密级别很高的详细技术资料之后,对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性能是叹为观止。内部将其简称为防区外航弹,实则比一个仓库的普通航弹都要贵。
  据说光是导引头就得好几百万,吓得李战差点不敢看了,怕把几百万的导引头给看坏掉。几百万一个导引头却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后单价肯定会降下来。怕就怕这已经是量产后的单价了,要知道YJ-91空地导弹也不过几百万一枚,你一个导引头就几百万还是慢吞吞的攻击弹药,怎么说也说不过去。
  总而言之包括李战在内,精挑细选出来的打击小队三名飞行员都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而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的两位骨干张特和牛军也并不轻松。这是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第一次投入实战运用,实际作战能力如何今日见分晓。
  牛军侧头扫了一眼一整排显示器里的其中一个,道,“卫星信号接入了。”
  张特二话不说拿起送话器呼叫塔台,“塔台,卫星信号接入了,开始传输数据,可以接收。”
  “明白。”
  塔台那边迅速行动起来,方成河呼叫李战,“洞幺解散编队,按计划接收目标数据,完毕。”
  “洞幺明白,接收目标数据,解散编队,完毕。”李战回复塔台,随即把油门杆推到底拉起机头向七千米高度爬升。
  韩红军和裴小帅则分别向李战的左翼和右翼拉开距离,密集三机编队很快形成了松散的间距十公里的攻击横队,在同一高度顺着北库山脉的走向往西疾驰,尾焰在夜空中十分醒目,从地面往上看状似流星。
  李战到达了指定空域进入了盘旋状态,等待着塔台的下一道命令。
  却是韩红军和裴小帅首先开始射击。
  在靶区一百八十公里外,两架歼-11B以间隔一分钟的频率把所携带保密型号联合攻击弹药发射了出去。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是傻瓜式的作战方式,生死常常在极短的数秒钟之间出结果——按下发射按钮你就死。担负攻击任务的飞行员甚至不阵地毁伤效果。
  从一定角度看,使用航炮和航火对地打击最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所带来的快感与激动是防区外远距离打击所不能比拟的。另一个方面则与部队的战斗精神有关。更加直观的血与火能够维持部队的血性,这又是必须保留所谓落后打击方式的重要因素。
  慢吞吞的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在火箭助推器的推动下加速超过音速,但也仅仅超过音速,随即整个中段基本都在这个速度匀速飞行,只会在末段俯冲攻击的时候飙升到两倍音速。
  韩红军和裴小帅顺利完成了射击任务,如同嚼蜡没有很强烈的“射击”感觉,塔台命令返航的指令却是到了。两人都有一些索然无味,还不如打航火来劲。
  李战还在盘旋等待命令。
  三十分钟之后,塔台通报韩红军和裴小帅发射的四枚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准确命中了靶子,地面报靶分队的初步毁伤报告称攻击效果非常好。
  “洞幺,接下来看你的了,按计划进行!”方成河下令了。
  “洞幺明白。”
  李战再一次加速爬升,一直到了一万五千米的高空才恢复了平飞。
  “发射点确认,发射条件成熟,请求发射,完毕。”李战仔细核对了各项数据后请示塔台。
  “洞幺可以发射!”方成河下达了指令。
  李战把两枚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作战模式调整到“作战二”,随即果断地全部抛射了出去。
  两枚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在惯性下向前向下滑行,几秒钟后伸缩式短翼打开,自由滑行状态瞬时获得了强劲的升力变成了滑翔炸弹,又几秒钟之后,助推火箭启动,推动力却是匀速输出,仅仅是保证弹药以数百公里的速度向前飞行。韩红军、裴小帅发射出去后,弹药的火箭助推器是瞬间迸发出强大推力在数秒之内把速度推到了超音速,他们选择的是“作战一”模式。
  李战并不是最后的操作手,真正的射手在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操作员竟然是牛军。
  牛军噼里啪啦敲打着键盘输入目标数据,通过卫星通讯频道传输到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导引头上,自动飞行系统会带着弹药飞向目标。
  但是这仅仅是开始。
  在牛军的手边放着截然不同的六个目标的位置信息数据。
  代表着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两个黄色的点在匀速移动着,朝向各自的目标,身后站着的参谋们屏气凝神等待着结果。
  “时间到了。”张特提醒一句。
  牛军再一次快速输入目标信息数据,另一组两个目标的数据分别传输到了两枚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导引头上。
  两枚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开始转向飞向新的目标。
  若干分钟后,紧张的气氛中,张特再一次提醒时间节点,牛军重复刚才的工作,把最后一组目标的信息数据输入。
  空中的两枚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竟然再一次转弯飞向最新的目标。
  关键的几分钟到了。
  真正要打击的目标在北库山脉深处,一个临时搭建的房子和一台报废汽车。三组六个目标,彼此相距数十公里方向南辕北辙,就算是有人驾驶战斗机在如此频繁的目标更改情况下也很难保证行动顺利,因此大家十分紧张。
  考验的是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搞出来的情报通讯系统的实际作战能力。受地球曲率的影响,地面很难把目标信息传输到弹药导引头上,因此需要信号中继,载机就是绝佳的信息中继站。李战发射了弹药之后继续在高空盘旋,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的信号很容易被他接收,然后机载终端会自动把目标信息由上自下地传输到弹药导引头上,如此完成了打击目标更改。
  一向被当成主力使用的李战在此次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实战运用射击上是妥妥的配角,决定最终攻击目标以及确保攻击顺利的是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确切的说是牛军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正儿八经的技术干部。
  牛军睁大了眼睛盯着屏幕看,甚至一动不动。身后的其他技术军官们也是同样的神情。这些搞技术的甚至连打枪的机会都很少,曾几何时担负过如此重要的攻击任务。那可是两枚据说价值上千万的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每枚携带250公斤重的战斗部,一枚就可以把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的地面建筑给轰掉。
  如此威力的武器的使用目标掌握在手里,那种天下我有的感觉使得他们明白战斗员们的心高气傲从何而来了。
  如果你拥有摧毁一座城市的能力,那么你也会很叼。
  两个黄色小点消失在北库山脉深处的靶区里,牛军十指飞快敲击键盘调出靶子的位置数据,随即与弹药命中的位置数据进行自动对比。枯燥的数据此刻显得灵动,在迅速跳跃了瞬间后,最终的结果汇成一个百分比:99%。
  牛军先是一愣,随即情不自禁地蹦跳起来挥拳高喊:“命中率百分之九十九!成功了!”
  技术军官们确认看到的是99%而不是9.9%后爆发出更大的喝彩声。
  张特最先冷静下来,迅速向塔台报告,“塔台!命中率百分之九十九,两枚都是百分之九十九!”
  塔台顿时一阵击掌相贺。
  返航途中的李战知道战果之后撇了撇嘴,“这就结束了?”
  敲几下键盘就能摧毁目标这让他实在是难以接受。他甚至没有想到辛辛苦苦搞的“228”课题结果最后一个成果把最重要的“低空突防攻击”科目给推翻了,貌似推翻了。
  既然能够以此方式来实施精确的对地打击,又何必冒巨大风险出低空突入敌军纵深进行打击呢?
  从个人情感上来讲此次实弹射击是最没有激情的,起飞升空到发射点等待命令发射盘旋十几分钟后返航,随便一位放单飞的飞行员都能做到。
  但是在降落后从停机坪往飞行简报室走的路上,冷风一吹李战就冷静下来了。这是未来战争的趋势,是高科技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具体到战术上,他最为诧异的是保密型号的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竟然能够如同无人机一样滞空待命,连续三道更改目标的指令下不但没有紊乱还精准的命中了真正的目标。
  这样的作战方式让他叹为观止,其技术的先进性似乎已经问鼎了现役武器装备技术的巅峰。
  想想,为未能确定目标的情况下发射该弹药,情报搜集部门快速获取目标位置信息再发给在空中飞行的弹药上,或者在目标信息有误的情况下通过更改指令派发新的攻击目标。十枚该弹药在敌军上空滞空飞行就等于十架攻击机悬在敌军的脑袋上,想打你哪里就打你哪里,甚至可以衍生出多种战术,比如声东击西,比如同时打击相隔数百公里的数个地面目标。
  念及此李战就没来由的心里一阵冷意,倘若强敌也掌握此类弹药,未来爆发战争的话日子绝对不好过。
  导引头价值几百万似乎也说得过去了。
  最让李战难以一时之间接受的是军工系统这两三年来跟吃了药一样一下子猛起来,先是四代机后是搭载了激光防御系统的99G主战坦克,现在又是潜行杀手一般的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再过段时间是不是还有吓人的东西要提溜出来溜达溜达呢?
  复杂的思绪过后是深深的沉默。
  一种新型武器装备的出现都会导致作战战术的改变,从古至今没有例外。保密型号防区外联合攻击弹药的全部作战能力还有待挖掘,可一旦发散思维思考会意识到影响将会是深远的。也许未来空战、对地攻击真的可以做到和打游戏那么简单,射手坐在地下数百米的三防工事里玩着手柄就把仗打了,没准还能忙里偷闲喝杯茶。
  这样的变化不可谓不剧烈。
  可牛师妹很快就让他意识到一切为时尚早。
第368章
专业技术人员
  炊事班把简餐送到了飞行简报室,每个人的位置前面的小桌板摆一份,下一批进行实弹射击的飞行员们落座,一边吃一边轻声交谈着经验。
  此时才六点多远未到早饭时间,除早中晚三餐,其余餐食皆称为简餐,是飞行员这个特殊兵种的特殊待遇,目的在于保证飞行员每一次飞行都能过有充沛的体力。
  李战要打一整天的射击,所以今天他基本上是要住在飞行简报室里了。下一批实弹射击的是二大队的人,他们笑着和李战打招呼,有的还说今天的餐前简餐味道不错。
  放好飞行头盔摘了白色劳保手套挂在个人装具柜里,李战回头笑着说,“我们炊事班长的技术没得说,你们今天有口福了。”
  今天是一大队炊事班负责实弹射击训练的伙食保障。鹰隼大队炊事班专业技术人员的外号早成了全旅的笑料。以前李战低空飙超音速把老百姓的鸡给震死了,老百姓找上门来之后薛向东让防化科来人处理结果一大队的炊事班来了。后来为了验证低空超音速下是否真的能震死鸡鸭一类的家禽,李战又特意做了一次试验证明了的确能杀死鸡,充当地面报靶员的裴磊把被震死的鸡鸭送炊事班加工上桌开小灶,李战问他怎么处理的他说交给了专业技术人员……
  一大队炊事班“防化分队”、“专业技术人员”的笑料就这么传开了。
  不过还别说,一大队炊事班的技术是没得说的,尤其是炊事班长莫方言,那烹饪技术比从中国厨艺训练学校出来的都要强一些,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常常让人惊叹。
  每次上级首长下来视察旅部餐厅都会把那位老士官抽调过去掌勺。
  坐下还没吃两口,牛军找过来了。
  看着李战屁颠屁颠的出去,二大队的飞行员们开始低声八卦了。这个说李大队长左搂右抱艳福不浅,那个分析说牛参谋只是李大队长的校友,又有人评论说看来看去还是师姐朱晴莹更有女人味,当然也有喜欢鲜嫩婉君妹妹的说这个小姑娘才是成家的最佳人选。
  笑着八卦着倒也缓和了一下实弹射击前的紧张气氛。当然,对新飞行员来说今天的实弹射击训练是很重大的一件事,这也是他们单飞以来的第一次全旅规模的实弹射击训练,只要是组织规模的训练就必定要分个一二三四,压力这就大了。
  外面,天色还是墨汁一般的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8/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