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2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550

  谁都没有想到事情会坏成这个样子。
  仔细想了想,薛向东认为李战分析的有道理。上次101团能够接收本该给水都雄鹰师的SU-27SK,也是因为当时发生了一些客观的事情,把北库地区的战备空防压力客观地凸显了出来。
  李战可没本事扣下人家的飞机。
  这一次八成也是如此了。水都雄鹰师装备了更多的歼-10A之后,他们可以给予沿海一线部队更有力的支持。靠歼-7是做不来这些工作的,航程、性能……全面落后。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沿海一下的部队是三代化建设的重点批次,水都雄鹰师使用歼-10系列战机能够与他们进行无缝的协同作战训练。
  歼-10A挂满副油箱才能从北库飞到东部沿海。
  “旅长,这事不能犹豫了,咱们主动点还能加点印象分,以后伸手要点什么会更容易。歼十无望,那不是还有歼十一B吗,我们全要这个,五十多架歼十一B,试看天下谁能敌。”李战说道。
  与其是说他在安慰别人,不如说是在自我安慰。眼睁睁的看着梦中情人和自己只相处了一次就渐行渐远越来越模糊,他的心就难受得像是被人用最钝的刀子一下一下的切割,那种深入骨髓的痛撕心裂肺。
  薛向东什么也不说了,起身走进办公室里拿起内线电话就拨了出去。
  经过一阵子转接直接打到了军区空军值班首长那里,把这边的情况汇报了一遍后,请示道,“首长,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回去搞训练,我请求带队返回北库。”
  值班首长沉思了好一阵子,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整个军区空军就两个歼击机师,范围最大的北库地区就73师这么一支部队,能多十几架三代化战斗机是各级首长睡觉都香甜几分的事情。
  现在要主动表达出谦让的态度,如何不让人难以抉择。
  薛向东犹豫了一下,沉声汇报,“李战同志认为这么做也许会对我部加快全面改装歼十一B型战机有更好的帮助。”
  “我记得他对歼十赞赏有加,很希望能改装这个飞机。”值班首长微微有些意外,说道。
  “是的,他和歼十这个飞机有深厚的感情,只是一直没有机会驾驶。正因为如此,我认为他的分析是客观的。”薛向东说。
  值班首长不犹豫了,说,“嗯,我向上汇报,请示空司,你们等候命令。”
  “是!”
第309章
开苏两七喷农药
  进入了五月,北库地区的日间最高气温已经上升到了十几度,夜里最低温度却依然在零下五度左右,昼夜温差非常大。
  李战驾驶02号SU-27SK重型战机降落在南库场站的时候,牛耀扬和苗雨机务组已经在停机坪那里等待了。AL-31F发动机的轰鸣声之下,空空荡荡的南库场站总算迎来了一丝生机。
  南库场站施泽中也在停机坪翘首以盼。
  北库场站整编升格成战训基地了,大部分干部原地提拔晋升,这样的诱惑施泽中实在难以抵挡。再怎么说南库场站也是101旅的场站之一,也理应受到同等待遇的。和在101旅威望极高且影响力很大的李战搞好关系越发显得重要起来。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是鹰隼大队西南改装歼-10A分队撤回北库的第三天,101旅接到军区空军值班室命令,要求出动一架战机支援地方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协助农场对棉花地进行农药喷洒。
  那天薛向东请示了上级后,当天下午空司就下达了命令,命令101旅鹰隼大队受训飞行员全部返回北库战训基地恢复正常的训练。至于是否依然改装歼-10A,空司没有明确的结果。
  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一次回来,鹰隼大队基本上是与歼-10无缘了,以至于众人感慨歼-10真的是大队长的独角兽,一结合就出事,而且还是大事。
  李战强烈建议主动提出返回北库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敏锐察觉到了一些大环境因素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他最有力的一个判断是空司极有可能会用歼-11B换掉101旅的全部二代机。他的依据很简单——在成洛马试飞四代机的师哥告诉他,沈霍伊那边解决了国产TH发动机的问题。
  据李战所知,因为发动机的研制进度出现了预料之外的滞后,沈霍伊那边积压了大量的只缺发动机的机体。换言之,只要发动机到位,沈霍伊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交付部队数十架战机。
  没有谁比李战更加清楚鹰隼大队乃至101旅最需要什么样的飞机,尽管他个人最中意歼-10大恶棍A小翘唇B,但必须要承认的是歼-11这样的重型双发长航程战斗机才是辖区辽阔的101旅最好的选择。
  因此他当时才分成两个角度向薛向东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建议。
  第三个因素则是水都雄鹰师的介入,影响是摆在台面上的,无须分析。
  基于此,主动请求撤回比留在善良场站纠缠下去更符合101旅未来的发展。
  回到北库战训基地后,李战马上搞了一天的思想教育恢复了低落的士气,鹰隼大队的训练很快的恢复了起来,但五一节是法定节假日,鹰隼大队一样得到了休息。
  为了让兵们好好休息一下,李战因此决定亲自驾机执行协助地方进行农药喷洒的任务。他真不是为那点拉杆费。
  “施站长,灾情严重到需要部队出动支援了?”一下飞机,李战首先行军礼后,直接就问施泽中。
  施泽中还礼,说,“非常严重,李大队,咱们边走边说。”
  李战示意他等一下,走过去和牛耀扬、苗雨交谈起来,“这是杨锦山参谋长的座机,你们搞好点。”
  他的01号SU-27SK战机没了,要执行任务只能开别人的,正好杨锦山出去参加培训班,他就把杨锦山的座机拿过来先用着。机体也没多少寿命了,不过比之前01号SU-27SK的情况是要好一些的。
  苗雨说,“大队长,只要你悠着开肯定没问题的。”
  “撒农药呢,我还能怎么开。这个开战斗机撒农药,也算是考验功夫了。”李战无奈地摇头说道。
  牛耀扬说,“没问题的,等地方送喷洒器过来,我两三个小时就能搞好,苏两七的低空性能完全可以胜任。”
  “还是太快了,这种活运五这些小型螺旋桨飞机来干最合适。”李战说。
  苗雨说道,“地方的农业飞机都在满负荷运转了,不然也不会求助到部队。听说陆航旅那边也要抽飞机出来帮忙。北库地区的棉花地实在是太大了。”
  “你们搞认真点。”
  李战摆了摆手交代几句,举步走过去和施泽中上了通勤车往内场去。
  车上,施泽中凝重地说,“北库地区是重要的棉花种植区,今年的种植面积达千万亩,相当于半个个首都市辖区面积,主要集中在我们南库场站以南,盆地南部,也就是乌伦湖以南一带,大部分是农场,少部分是老百姓自种。每年的五六月份都是防害虫的重要时候,防虫工作搞得如何直接影响九月十月的收成。所以地方上上上下下都是比较重视的。”
  “可是今年的情况很突然,虫害几乎是一夜之间爆发出来的,随即以极快的速度蔓延,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昨天夜里,陆航旅出动了十二架直升机协助地方进行了农药喷洒,但杯水车薪。”
  李战打断施泽中的话,“等等,施站长,陆航旅十二架直升机上去了还杯水车辆,我区区一架战斗机顶什么用?”
  “战斗机速度快呀,要和时间赛跑,越短时间内把农药洒下去损失就越小。”施泽中说。
  李战无言摇头,“不是这样算的。喷洒农药是有速度要求的,速度快了农药还没到地面就挥发干净了,再快有什么用?”
  他不懂喷洒农药,但是他知道任何挂载武器的使用都是有飞行高度、速度等要求的,不是你像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的。比如YJ-91空地导弹,你要让导弹打得最远就必须在规定的高速发射,比如一万两千米,不能高于也不能低于。
  都是有严格的操作要求的。
  你在做十个过载的情况下发射空空导弹,哪怕你锁定了敌机,导弹也无法击中敌机,因为导弹要么打不出去要么打出去没多久就会空中解体,因为加在导弹身上的过载超过了设计值了!
  “这个……一会儿你和地方的农业专家谈,我也不是很懂。”施泽中说,“地方通报过来的情况很严重很危急,这场和害虫之间的战争如果打不赢,整个北库地区今年的棉花产量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实际上101旅的领导们也是不太了解这里面的情况的,他们接到上级命令要求派出优秀飞行员驾驶SU-27SK转场南库场站协助地方完成农药喷洒任务,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内容了。
  南库场站距离南边数以百万亩的棉花种植区仅数十公里,地方农业专家早已经抵达这里,就等着李战的到来。
  场站唯一的一座二层楼里,地方相关部门一名科长和三名农业专业人士已经在焦急等待。虫害的范围一直在扩大,对他们来说时间是以小时为单位计算的,简直是农业防害虫的一场森林扑火战斗,十分火急。
  “飞行员到了,这位是我们最好的飞行员李战李大队长。”一进会议室,施泽中就介绍道。
  李战向他们敬礼,“得知情况紧急,请问我应该怎么做?”
  正准备寒暄的科长不太适应部队的行事作风,尬在了那里。倒是岁数最大的都有了白头发的农业专家干脆,说道,“李大队长,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开辟一道防虫带,时间非常的紧迫。”
  会议桌上已经铺好了地图。
  李战连飞行头盔都没放下,直接夹在肋下,把摘下来的白色劳保手套装进口袋里,径步行过来。
  农业专家指着地图上早画好的一道由东向西的直线,说,“从东里到水河南部,我们要紧急开辟一道宽约两公里的隔离带,在未发生虫害的棉花田全部切割出来,把已出现虫害的部分隔离开。”
  “类似防火带?”李战一下子明白了让他开战斗机过来的原因了。
  整个隔离带就是一条从都北库东里到水河南部的切割线,全场约七百公里。全程都需要低空飞行,除了SU-27SK,没有任何一款战机能够飞两个来回,农业飞机就更不可能了,陆航旅的直升机也做不到。
  “没错。”农业专家凝重地说,“大约两公里宽的隔离带,在一百四十四米高度进行饱和式喷洒,要飞两个来回。”
  全程约一百五十米低空飞行,SU-27SK的最大航程不会超过一千七百公里,也就是说将将够,得留约二百公里冗余量。飞两个来回是二千八百公里,意味着李战需要降落加油一次。
  难怪上级指定开SU-27SK过来,除了这大长腿,现役战斗机中的任何一款战机都做不到只降落加油一次能够完成这样的特殊喷洒任务。
  另外,SU-27SK的低空最小允许速度是二百公里每小时,这也是喷洒农药的一个优势。哪怕不是专业人士也知道农业飞机和直升机基本不可能用大于二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喷洒农药。估计飞机的性能已经提交给农业专家了,说明SU-27SK是可以胜任的,否则不会制定出这样的方案来。
  李战仔细看着农业部门专用的地图,上面标注出来的大多是农业种植区,与普通地图和军用地图都不一样。
  他皱眉问,“虫害从水河蔓延到了北库东里了?”
  这绝对是大事件了,如何重视都不为过的。
  然而农业专家摇头说,“没有,只是乌伦湖以南的这一片。但是为了万无一失,上级要求扩大防御范围,对整个北库地区的棉花种植区进行紧急的喷洒。我们建立隔离带的目的是先把虫害的范围控制住,再进一步对虫害区进行救治性的喷洒。李大队长,除了你之外,我们还请求了直升机部队帮助我们对隔离带进行第二次针对性喷洒,并且在地面我们动员了上万人从隔离带开始向南进行地毯式喷洒,坚决打赢这场棉花保卫战!”
  李战震惊了,这不是饱和式救援吗?
  他此时已经注意到,虫害区全部标注成了红色,从地图上看,仅仅是乌伦湖以南的一小片区域,完全没必要如此兴师动众的啊!
  也许是看出了李战的疑惑,农业专家解释道,“这次虫害爆发得很突然,往年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最关键的是蔓延的速度很快,并且对棉花的损害极大。我们的专家正在抓紧研究分析,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药物对这些害虫是有效的。上级指示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把虫害范围控制住,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虫害的威胁,最大幅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
  李战不由的多看了农业专家几眼,说话像官员多于技术专家。
  那位科长咳嗽了一下说,“施站长,李大队长,这位是我们地区农业局研究所的钟副所长。”
  钟副所长面有愧色,“我们的工作做不到位,这次突发虫害确实让我们无法及时应对了,所以请求部队的同志给予帮助。”
  “钟所长,我的飞机理论最小速度可以达到二百公里每小时,但那已经是接近包线了,如果速度大一些,会影响到喷洒的效果吗?”李战更关心怎样完成好任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