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2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550

  记得刚下部队的时候李战打地靶这个科目还是空白的,短短两年已经成为宗师级人物了。
  有时候事情很奇怪,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才华横溢,有的人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而有的人呢穷其一生追求却只能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跟风吃屁。
  归根结底很简单,两个字:靓仔。
  报靶员的观察阵地上,一名记者问报靶员,“同志,靶子是那边黄色的那块吗?有多大?”
  “四个平方米。”报靶员回答。
  记者说,“那还挺大的。”
  报靶员说,“从几百米的天上往下看就是一个小点点,这是我们大队长要求的,靶子面积比其他部队的要小很多。”
  “原来这样。”记者先入为主地认为是二大队的大队长。
  在101旅里有这么一种怪现象:无论哪个大队哪个基层单位的官兵,他们在使用大队长这个职务进行称呼的时候,一定是特指李战,而称呼其他大队的大队长要么职务前面加上姓氏或者名字,要么用番号加职务来进行称呼。
  “大队长”这个职务俨然成了李战的专属职务了。
  “靶子小了意味着射击要求高了,你们大队通常的训练成绩是什么水平?”记者问。
  报靶员问,“全员达到了优秀。”
  “可不可以说一说优秀的标准?”记者问。
  报靶员说,“十发命中八发。”
  “和步枪打靶的标准相比呢?”记者想了想,问。
  报靶员解释道,“战机在空中会受到气流的影响,瞄准是一直在动的,火箭弹打出来会受到风力和重力的影响,并且会比较明显,火箭弹不是直线飞行,所以要求飞行员必须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准确判断出弹着点才能打出优秀成绩。优秀射手的话和陆军的狙击手差不多一个意思吧。”
  “那岂不是你们大队各个都是空中狙击手了?”记者是军报的,有常识,顿时诧异说道。
  报靶员昂了昂头,“昂。”
  这种概念对于有军事常识的人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天上都是狙击手,意味着对地打击是一打一个准,点穴一般的精准,用的还是无导的航火,可不就是人工导弹了吗?
  记者感受了一下风力,说,“今天风还挺大,第一架飞机快到了,能打优秀吗?”
  报靶员说,“第一架吗?唔……会比优秀标准更好。大……那名飞行员要打两轮,每轮十四枚航火,一般来说只要能飞起来,他基本上是可以打全中的。”
  “全中?十四枚航火全部命中靶子吗?”记者诧异极了。
  “是的,而且他可以让同一波火箭弹分别精准地打击地面若干个目标。”报靶员想了想,从水壶里往手心倒了一点水,然后让水顺着中指的指尖往地上滴,允许地直线运动,水滴均匀地滴在地面上呈现出一条直直的虚线,他说,“差不多这个意思。”
  记者都惊呆了,“这不就是精准扫射吗?我见过陆军某机枪手打的精准扫射,靶子错落布置,那名机枪手可以在一轮扫射里命中全部靶子,子弹全部命中目标。”
  报靶员说,“第一架战机的飞行员可以做到击中目标的火箭弹数量,他想让哪个靶子命中多少枚都可以。”
  “天啊,这个太厉害了!”记者整个人都傻了。
  无军事常识的人是理解不了这种射击技术的高超之处的,记者一直都是在部队里跑来跑去采访,各方面的军事常识都是有一些的,更是见过无数次部队实弹打靶,空军战斗机对地射击她也是见过的。
  可是鬼斧神工一般的命中率和命中方式已经超出了她的想象,继而她自然而然的对报靶员的话产生了怀疑。
  她知道,军中一些官兵也是有吹牛逼这种良好习惯的。
  陪同的宣传干事说,“你们采访组的组长请求我们在打地靶的时候做一些具有观赏性的机动,客观上会增加射击难度,拭目以待吧。”
  “过来了。”报靶员放下望远镜,指了指东北方向。
  李战在攻击航线上,他希望开的是SU-27SK,常规气动布局的侧卫战机能够以更慢的速度接近,飞行姿态更稳,能够更加从容不迫地瞄准击发。可是世事无常,在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却不在我身边。
  “好运来准备攻击,完毕。”
  李战报告之后,以每小时五百公里的表速进入攻击姿态,蹬舵开始滚桶,依靠自己的快速运算能力不断地更新瞄准点,圆环时而压在地面的靶子上时而压在边上的某个点,随即抓住一闪即逝的击发时机果断地摁下了发射按钮。
  037号歼-7EGG像线膛炮射出来的炮弹一样旋转着俯冲向靶子,挂架下的九十毫米航空火箭弹发射器不断的射出航空火箭弹来,却是更像飞行表演节目上表演机滚桶打干扰弹,又像是在规避导弹追杀时一边做规避机动一边抛干扰弹。
  每小时五百多公里的速度俯冲攻击,意味着李战能够射击的时间会比正常情况下缩减一半。射击难度提高的情况下可以射击的时间更短,无疑进一步提高了总体的射击难度。
  这种花活除了李战还真的没有人能够在保证命中率的情况下完成。
  十四枚航空火箭弹全打完,李战拉起的时候战机几乎要冲进了航空火箭弹爆炸扬起的烟尘里面去。他顺手打开加力把时速降到了二百公里左右的战机拉起平飞迅速获得大速度,然后大仰角爬升。
  观看射击的记者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生怕呼出来的气影响到战机飞行的平稳性。简直是开飞机走钢丝啊!有那么好几个瞬间记者都害怕飞机会掉下来,太惊险了,比八一飞行表演队的特技飞行还要惊险。
  战机一架接着一架进入攻击,地面部署了十几个靶子,编号不同位置不同,但全部都集中在一个山头上。这又要求飞行员首先要识别靶子,然后打属于自己的靶子。打别人靶子上打得再准也无用。
  十三架战机进行两轮射击,每架每一次轮打十四枚火箭弹,绝对是火力演示的盛宴。
  二大队展示出来的强悍的对地打击能力让采访组的记者们叹为观止,使用老装备打出新战斗力的含义被用数以吨级的弹药进行了丰富。
  空地导弹没有的,三代机是没有的,滑翔制导航空炸弹也是没有的,不过我们有的是绝对必胜的战斗意志,我们有的是绝对强于对手的军事素质,我们有的是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无穷尽的热爱!
  记者在报道上如是写道:西部戈壁,滴水成冰。一声令下,风云突变。多架战鹰腾空而起直冲云霄,迅速向预定打击目标奔袭;数支雷达机动分队和电子对抗分队远程机动至陌生地域,电磁波密布空天……
  配图和画面是歼-7E的大象漫步,是歼-7们使用航空火箭弹以视死如归的气势对地射击的场面,是101旅的飞行员们为了更加准确打击目标冒险俯冲用航空火箭弹“拼刺刀”似的战斗决心。
  人们不禁扪心自问:如果最可爱的人用的是三代机,用的是防区外攻击弹药,用的是隐身战机,他们需要用命去换取胜利吗?
  他们都只是孩子啊!
  如何提高战斗力,总的来说两个字:
  有钱。
第293章
01号SU-27SK的时代结束了
  新时代强军建设的脉搏如何感应?
  对基层官兵来说不是新年开训后来采访的记者越来越多,而是上级下达的训练任务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以前量着航油用,一毫升一毫升地掰算着过日子,现在是运油专列频繁的往返北库战训基地和储油库。
  再一个是弹药,实弹射击训练越来越多,尽管大多数时候打的是航火,可那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一开始大家都很兴奋,实弹射击永远是兵们向往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强度的实弹射击训练之下一些官兵出现了疲惫感。
  就好比新兵渴望打射击老兵害怕打射击——因为擦枪是一件非常非常烦人的事情。
  飞行员一般不参与保养航火发射器和航炮,于是机务官兵们就苦不堪言了。每一次射击回来都必须要做保养,分管机务的旅副参谋长韩博每天都在停机坪这边跟进保养工作。
  整个北库战训基地的战训氛围非常之浓厚。
  二代机也好三代机也罢,该训练你还是要训练,而且还不能打折扣。不管李战想什么办法以各种方式向上级表达对新机的渴望之情,实际上都很难影响到上级的决策。
  不是配发几把枪几套军装,那是十几架战机。
  就你101旅着急吗?
  你急也急不来。
  鹰隼大队十六架原装进口的侧卫除了已经散架的01号,其他的都尚能饭,大队总体上的训练计划没有受到影响。理论上来说,这批战机是可以用到年底的,只是鹰隼大队的训练强度比其他部队高,加上受大队长的影响该大队的飞行员们比较爱频繁做剧烈机动,动不动就拉超音速动不动就六七个过载。
  因此显得悬了。
  李战没有办法,尤其是此时此刻外面飘着小雪而他在维修厂机库里看着散成了零部件状态的01号SU-27SK,就越发的担心大队其他战机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回光返照一下然后散了。
  所有的零部件按照战机的样子摆在油布上,连两台AL-31F涡扇发动机也不例外,所有的零部件都编上了号贴上了标签,修理厂花了一周的时间才完成这项工作。
  航材主任带队,今天要对01号SU-27SK战斗机的零部件进行评估回收二次利用。李战过来送他的老战友最后一程。
  “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着你……”
  伤感的歌曲仿佛在耳边响起,李战轻叹着眼睁睁地看着航材主任对01号SU-27SK的零部件评头论足评级更新标签。
  “一哥,两个发动机都废了,不过里面的一些核心部件还能用,拆出来作为备份航材没问题。”牛耀扬摘下白色劳保手套,走到李战身边来说。
  李战皱眉说,“上次的调查报告结论显示空中停车的原因是供油系统出了问题,发动机本身没有故障。”
  “调查报告没有错,不过这两台发动机本身就经过了两次大修,做过延寿。”牛耀扬说,“大功率,大侧滑,大迎角,小速度,发动机最不喜欢的四点恰恰是你最喜欢做的,二发能坚持到现在不出问题其实算是很耐用的了。”
  李战叹气摇头,“飞控呢?纵向电传飞控的原因查出来没有?”
  飞眼镜蛇机动训练的时候纵向电传飞控出问题失灵,但是航空测绘空司抽查的时候李战六百多表速进入做了一个超级无敌眼镜蛇机动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种现象很反常,不搞清楚李战放心不下。
  牛耀扬说,“要送回厂家分析,沈飞厂恐怕短时间内也不会有结果,他们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继续飞歼十一系列,还是有出现类似故障的可能性的。”李战忧心忡忡地说。
  牛耀扬反而安慰他说,“一哥,飞行这种事情哪里有百分之百安全无故障的,就算是汽车那也是有发生故障的几率的。相对来说我认为沈飞厂的飞机质量还是很过硬的。”
  “我相信。”李战的神情前所未有的严肃,“不过歼十一源自于苏两七,飞控一直是苏两七系列战机的先天缺陷,沈飞厂研究了这么多年也没能彻底根治,说明这个缺陷是比较严重的。”
  牛耀扬说,“一哥,鹰隼大队不可以换装歼十吗?”
  “不合适。”李战微微摇头说,“我个人更愿意飞歼十,听说真的很好开。不过咱们旅驻扎在广阔的大西部地区,不带副油箱的话歼七这种轻型战斗机都不敢出门。歼十尽管在航程上比歼七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毕竟是中型战斗机,作战半径还是比不上歼十一这一类重型长程战机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