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2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550

  李战缓缓点头,“是啊,苏两七有俩发动机,飞掉一个问题不大,做人是要有信心才行。”
  “是的,时间差不多了,你们再合计一下,我去塔台。”
  路中校说完转身就走。
  李战深深呼吸了几下,说,“老朱,带部队出发吧,进测绘路线后你们听我指挥。”
  “是!”
第284章
航空测绘
  四架通体灰白色低调得不行的歼-8FR依次升空,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们都在机腹挂架上挂上了樊增胜带过来的测绘吊舱,据说是世界先进水平。
  作为护航指挥机,李战理应在他们之前起飞,但实际上李战是最后一个起飞。机炮弹仓装满,挂了两枚PL-8D格斗导弹以及两具七管九十毫米火箭弹发射器。这样的挂载搭配显得很奇怪,应该使用空地导弹来替代火箭弹发射器的,但家传手艺不能丢(穷)。
  当然不是真的,真要用那是砸锅卖铁也要搞的。事实上挂载配置是为了应对空司有可能突然下达的实弹射击训练任务。一般来说空司抽查对空对地实弹射击训练规定使用的就是这几种弹药。
  李战并非装模作样,根据空司过往的操性,他们是肯定不会放过这次突然抽查的机会的。鹰隼大队全部出动进行4-3综合演练,训练计划报备了空司,空司自然是清楚此时此刻101旅是空虚状态的。指望二大队和三大队在这样的天气下打个好成绩吗?
  别忘了此时此刻处于暴风雪刚过但依然飘着些小雪的天气,最要命的是能见度,基本没有办法目视攻击。
  “塔台,我是洞幺,低空能见度很差,看看云层的厚度,测绘小队要上高度,完毕。”李战四处张望,灰蒙蒙的一片,此时他在一千米地高飞行。
  今天塔台值班的都是很有分量的人,气象这边是张源亲自负责,正指挥员是薛向东担任,副指挥员是杨锦山,路中校像特派员一样站在一边随时准备用一两句话影响整个行动。
  张源迅速把最新的云层数据递给薛向东,后者马上做出决定,呼叫李战,“洞幺,你们可以上八千,我把其他飞机叫开,完毕。”
  “明白,上八千,完毕。”李战马上指挥测绘小队上高度八千。
  海高八千,相对高度也就六千左右,到了北库山脉上空的话那就只剩下三千多的相对高度了。
  此时鹰隼大队有战机在低空突防,有战机在对地打击,也有战机在无高度差自由空战。要让测绘小队隐在这一片空中行动中执行测绘,很考究塔台指挥的指挥能力。
  另一边,是兰指在具体指挥鹰隼大队的4-3综合演练。由此更显得处于居中协调位置的塔台指挥员的重要性。
  朱炜报告,“洞幺,我们做了测试,八千超过了吊舱模式三的工作高度,请求下高度五千,完毕。”
  李战马上报告塔台,“塔台,洞幺呼叫,我们要下高度五千,完毕。”
  好一阵子塔台没回话,李战再一次呼叫。
  薛向东回复,“洞幺,你不要着急,我要向兰指报告,兰指给我明确指令我才能给你指令,完毕。”
  “洞幺明白。”李战不能嫌繁琐了,这不是普通的训练任务,没兰指的指令,塔台是没有权限做这样的调度的。
  韩红军驾机从李战的左翼飞过,距离非常近,他一眼就看见了01号SU-27SK座舱段一侧“好运来”三个大字,裂开嘴笑着晃了晃机翼致敬,然后加大油门走了。
  兰指和塔台如此慎重是有原因的,天气复杂能见度极低,航空测绘路线和4-3综合演练的路线有多处重合大致方向一致,在无高度差的情况下要避免空中碰撞,对空地两方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洞幺,进山下高度五千,注意,我把五千以下的高度都配置给你,完毕。”薛向东终于呼叫了李战。
  李战松了口气,道,“洞幺明白,进山下高度五千,五千以下空域配置给我,完毕。”
  航空测绘小队加速进山随即下降到预定高度,四架歼-8FR按照预定计划解散编队分成四个组开始进行航空测绘。四条路线四架战机,今天都要飞四个架次,利用今天一天的时间完成北库地区的航空测绘任务。
  李战压杆紧跟朱炜,他的位置在朱炜的后方上方,机载雷达持续照射朱炜座机,敌我识别器不断的识别,如此来确定彼此的位置。尽管只有二三百米的高度差且前后距离有十公里,但李战依然担心会发生追尾……
  放眼望去能见度不过四五公里。
  “幺洞幺,调整频率38325,完毕。”李战呼叫朱炜。
  朱炜驾驶的正是101号歼-8FR,这个战术编号的战机成了夜鹰战术侦察团里的王牌座机了,能开这架战机达的飞行员一定是团里最优秀的。
  “幺洞幺收到,调整频率38325,完毕。”
  薛向东呼叫,“塔台呼叫洞幺,测绘小队专用频率38325,完毕。”
  “洞幺收到,测绘频率38325,完毕。”李战确认测绘小队四架战机全部在频率里,回复塔台。
  薛向东下达指令,“各组按计划进行,完毕。”
  “明白。”
  建立了另外的专用通讯频道后,航空测绘行动正式开始了。飞行员不知道军工们是怎么搞出能够在恶劣天气下正常使用的测绘吊舱,但是他们知道必须要严格地按照计划不断地调整高度和速度来满足测绘吊舱的工作条件。
  进了山后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了,乱流增多,气温更低,且降雪的强度更大了一些。李战甚至能辨认出影响能见度的并不是云层遮挡住了阳光,而是弥漫在空中的碎碎的雪花。
  四架歼-8FR只有朱炜需要护航,并且是由李战来负责。并不是说李战的个人战斗力最强悍,而是李战是在必要的时候反过来指挥地面塔台甚至指挥所的特殊飞行员,紧急时刻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用合规的程序协调更多的资源来支援。
  当然,朱炜这边需要护航和掩护,说明他负责的测绘路线是最危险的。
  李战的精神高度集中,那颗心一直提着无法安放。如果是他执行某项任务,大不了用命去换取胜利。可是他现在担负的是保障朱炜的测绘任务顺利完成,自己得生存下去才能保障别人,因此感到了更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不是“好运来”这样的代号能够抵消掉的。
  在北库山脉上空一切顺利,进入北库山脉西部区域后,真正的危险才会出现。
第285章
遭遇战演练
  一般意义上的航空测绘简单点说就是把在地面进行的工作移到空中,以俯视的角度对地进行连续拍摄来获得数据,从而根据所得数据来绘制大地坐标,体现的是地面物体的位置关系。
  显而易见军用地图并非如此简单。
  步兵部队常用的是比例尺为一比五万大比例地图,上面体现出来的信息之详细具体是令常人咋舌的。比如把某棵位置相对有辨识度、体积大一些的树木标注出来,或者是一块石头,以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对大比例地图来说,一个大点的村庄恐怕就是主要体现的目标地域了。
  要绘制这样的地图,采取民间常用的航空测绘方式是肯定不行的。不但要求精度高,而且要求拍摄的照片要绝对清晰,甚至一个小山包都要体现出来。
  这样一来光是拍摄是远远不够的。
  测绘吊舱里面搭载的相关电子仪器基本上综合了当今测绘工具的所有主要功能,既有最大广角也有误差在五厘米之内的长焦镜头,既有雷达测绘,也有激光测高扫描,既有全球定位系统的惯性测量,也利用了测绘卫星对移动目标跟踪探测的功能。
  樊增胜称四台测绘吊舱比一架战机都要贵。
  测绘小队既要进行大范围的测绘,也要对某些地域进行精准的测绘,想必后者更加重要。路中校是哪个部门的李战现在也搞不清楚,但是明显能感觉到他虽然职务不高但很让人忌惮。答案就比较明显了。
  进入了北库山脉西部区域后,李战就进入了高度警惕状态。他把雷达扫描模式调到“作战二”,是同时对空对地扫描的模式。这批SU-27SK在二师服役期间进行过一次改进,主要是更换了机载雷达,是N001型雷达的改进型号,但和歼-11B使用的那颗国产大口径雷达相比依然有三四层楼那么大的差距。
  不过好歹具体了一定了对地探测能力,也就具备了一定的对地打击能力。
  这一片区域的能见度倒是好了一些,但是因为地形更加的复杂,形成更多更激烈的乱气流。李战比较担心歼-8FR的低空性能,他当时在三河抗洪是深刻领教过空中美男子·侦垃圾的低空性能的。
  朱炜无疑也是熟悉得很的,在能见度改善后,李战能够看到101号歼-8FR的空中姿态很稳,飞得很谨慎。
  翻过一道山梁,眼前呈现出完全有别于白雪皑皑的北库地区的一幕——放眼望去但见树木葱绿绿意盎然,没了云层的遮挡阳光得以普照大地,地面上甚至能够看到被发动机轰鸣声惊到飞起的不具名鸟类。
  仅隔着一道山梁,东西两边却宛若两个季节,并且东侧全是高原山地土囊贫瘠,西侧则绿地平原土地肥沃。
  “幺洞幺,注意规避鸟类。”李战提醒了朱炜一句。
  朱炜回答,“明白,我高度关注中,完毕。”
  此时101号歼-8FR正处于低空测绘状态中,距离地面不过三四百米,撞鸟的几率是绝对比较大的。
  李战稍稍上了一些高度,保持在中低空飞行。此时如果是对抗,他就是地面雷达最好的探测目标,反而101号歼-8FR不易被探测到。拉杆小王子挺无奈的,他必须要在这个高度飞行掩护朱炜。
  “幺洞幺,准备转向西进行高空测绘了,完毕。”李战确认了一下位置,提醒朱炜。
  01号SU-27SK同时担负着引导101号歼-8FR的测绘路线责任,确保测绘战机是沿着既定的路线进行测绘的。
  “嘟嘟嘟嘟嘟……”
  雷达告警器骤然响起来,在此之前没有丝毫的征兆。心脏承受能力差点的估计会被吓得手抖,一抖飞机就跟着抖。李战早有心理准备,因此并没有被吓到。
  他迅速向朱炜通报情况,“幺洞幺,我被锁定了,是地面火控雷达,执行第二套方案,完毕。”
  “明白!”朱炜加速了,但是没有改变飞行高度。
  第二套方案是担任掩护任务的李战如果遭到火控雷达锁定,朱炜要加快测绘速度,哪怕无法达到预计的精确度也要飞完整个测绘路线,尤其是山脉西部地域这一段的曲线。
  塔台不出意外地下令了,“好运来!空司突击抽查了,要求我部正在执行训练任务的战机模拟空中遭遇战,敌情设置是敌机在地面防空阵地的协助下对你进行截击,祝顺利,完毕!”
  果然来了。
  李战无奈地摇头,“好运来收到!”
  使用“好运来”这个呼号代表着接下来要执行的临时演练是针对101旅鹰隼大队的红蓝对抗检验,这个时候鹰隼大队的角色是模拟蓝军,也就是说对手肯定是模拟红军了。除此之外的所有飞行任务都是使用“01”这个无线电呼号,毕竟这才是正规编制的呼号。
  “塔台,我问一下,我被雷达锁定了,是模拟红军的吧,完毕?”李战询问。
  薛向东回答得很干脆,“对抗开始了,我不能说,好运来,祝顺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