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550

  “是!”两名上尉站起来敬礼。
  等他们走了之后,朱炜说,“大队长,你好像不太在意飞机的事。”
  “十拿九稳的事情想那么多干什么。”李战皱着眉说,“我在想二十八师的事情。他们要歼侦八干什么?他们是搞战略打击的,要战术侦察机干什么?”
  朱炜颇为意外,没想到李战的思路都跑这么远了。他说,“风传轰炸机师在争取列装战术轰炸机,他们希望得到一些飞豹,会不会是和飞豹搭配使用?”
  “有这个可能。”李战缓缓点头,他思索着说,“战略部队的作用主要是威慑,轻易不会被使用,二十八师想要得到更多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向多元化作战能力方向发展。”
  朱炜缓缓点头说,“空司多次下文要求部队探索新战法新战术,单一机型编制要改变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许多部队都在想办法提升多样化作战能力,二十八师这么做不奇怪。”
  李战说道,“是的,北库场站具备了保障多种机型的能力,场站基地化建设其实一直在做。说实话,连轰炸机师都有如此强雷的紧迫感,作为西部航空兵部队战训的先行者,我们鹰隼大队现在的训练标准还远远不够。”
  “大队长,前几天和的大家聊天,你知道大家有多久没休息了吗?”朱炜笑着说,“多搞训练是好事,可是长期保持高强度,大家都吃不消了。韩红军和李梓辛这两位同志有了家小,过去几个月只外出了一次。”
  李战很意外,说,“这帮小子,确实需要外出的话可以找我请假嘛。我不是不近人情的人。”
  “训练任务这么重,谁敢提休息的事情。”朱炜说道。
  李战微微点头,道,“训练方式要做出调整了,现在依然存在效率低的问题。航油花掉了战斗力提升不明显。这个问题我已经注意到。”
  朱炜心里暗暗道,鹰隼大队的训练效率如果还算是低的话,其他部队的训练就没效率可言了。无论是飞行小时还是训练方式,鹰隼大队都是走在前面的,探索出来了不少新战法,越来越多的兄弟部队进行借鉴学习。
  就算是这样,李战还是觉得鹰隼大队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李战这边把歼-8FR的事情放下了,陈家亮那边却是骑虎难下了。经过了解,他搞清楚了那两架歼-8FR的情况。的的确确原本是分给二十八师的,空司已经批准了二十八师组建战术侦察中队。但是后面老陆要求短时间内增强北库地区的战术侦察力量,上级就把这两架歼-8FR战术侦察机先配发给夜大队北库中队。
  老陆介入了事情就不好办了。
  本来陈家亮还抱着一丝希望,和老陆那边进行了反复的沟通,理由讲了一大堆,可是老陆那边压根就没把他当回事。
  这就有点尴尬了。
  陈家亮回了一趟师部找师长和政委商量。
  两天后,李战等人接到了命令,由SU-27UBK护送两架歼-8FR返回北库场站。直到李战他们起飞离陆,陈家亮也没有再出现。他们还在天上,这件事情就在二十八师里传开了——师里扣了七十三师的飞机,七十三师直接派人过来抢了回去。
  这对二十八师官兵的集体荣誉感是个打击,但是客观地说这是自找的。
  争夺飞机这件事情反映出来的最应该被关注的一个方面是昔日谁都可以欺负几下的西部破烂王师的地位已经提高了一个需要人们重新认识和接受的程度。以前所有的资源优先向沿海地区倾斜,现在空司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往西部这边投入更多的资源。
  以两架歼-8FR入列与原来的那架101号歼-8FR组成了北库战术侦察中队为标志,实际上代表着的是北库场站的基地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正如轰炸机师想要获取新战斗力向多样化作战方向发展,101团和北库场站的变化以小见大反映的是整个空军部队的改革发展现象和方向。
  一年前李战提交的分析报告里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场站基地化势在必行,只有场站具备了基地式保障能力,部队的编制改革才有基础。当时只批准组建了模拟蓝军大队,而场站基地化这个事情没有正式的文件下来,但是实际工作却一直在推进。
  两架歼-8FR所代表着的真正意义在此处。
  团里决定12月30日召开全团的年终总结大会,而且是和北库场站、北库修理厂、北库气象台三个副团级单位一起召开军人大会。梁副部长、陈华林师长出席,比往年的年终总结要重要。
  上千号人整整齐齐的在大礼堂就坐,主席台上悬挂的横幅红底白字很简单——2010年度总结表彰大会。
  总结和表彰,每一年论功行赏的时候,对兵们来说比过年还有意义。对鹰隼大队来说更是如此。现在的101团有且只有鹰隼大队这个重心,二大队和三大队差不多成了鹰隼大队的后备飞行员训练大队。
  外面把101团称为鹰隼团、西部鹰隼,足以说明鹰隼大队的地位了。
  这不,最中间那一块位置是鹰隼大队的官兵就坐,空勤地勤整整齐齐精神抖擞,是最吸引人的方块。年终表彰的重点大队肯定是鹰隼大队,梁副部长代表军区出席大会,可能意味着军区一级要给予鹰隼大队表彰。
  官兵们很激动,一年到头忙里忙外这么多年。
  73师党委常委、101团政治委员包冠华主持会议,经过前面一段流程,会议进入到了官兵们最关注的宣读表彰命令环节。
  陈华林宣读了记三等功、二等功的官兵,鹰隼大队有五人被记二等功,分别是韩红军、李梓辛、吴震、唐磊磊、苗雨,包揽了全团的二等功。
  “下面请首长宣读记一等功人员名单。”陈华林宣读完毕后说。
  重头戏来了,热烈的掌声之后,梁副部长微笑着说,“同志们,过去一年里幺零幺团的工作干得很出色。军事训练方面尤为值得说一说。你们探索的新战法和战训方式经过整理已经在军区航空兵部队里推广开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过去一年里,模拟蓝军大队先后与二师、三百师展开了对抗演练,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二师和三百师是咱们空军航空兵部队里的招牌部队,他们装备的战机是空军现役里最先进的。可是咱们的模拟蓝军大队,也就是鹰隼大队,一样把他们给打败了。低空突防打击、三面合围陆空一体防空作战,鹰隼大队实践出来的两大战术军区已经正式确定为来年的训练科目。同志们,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啊!”
  “过去一年来参加了西部大型军演,涌现出了可歌可泣的事迹。这里要重点提一提鹰隼大队的大队长李战同志。他冒着生命危险不但避免了空中相撞险情的发生,还挽救了三百师故障战机飞行员的生命,最后还把严重受损的战机飞了回来。经军区党委批准,给予李战同志记一等功,经空司党委批准,授予李战同志‘西部勇士’个人荣誉称号!”
  哗!
  全场掌声雷动连绵不绝。
  第七个一等功,第二个顶级个人荣誉称号!
  “西部勇士”个人荣誉称号不是规定的称号,而是根据个人具体事迹给予的专属个人荣誉称号,比如抗洪勇士。这是军人的至高个人荣誉称号。最关键的是批准单位是空司,是空军的最高指挥机关,含金量非同小可。
  过去一年里李战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刨除那些特殊的实弹射击训练、模拟目标打击训练、侦察训练行动,单单是先后打败二师和三百师以及在“西部-2010”大型军演里的表现就足以证明这些荣誉的归属是众望所归的。
  尤其是在“西部-2010”大型军演里李战以泣鬼神的飞行技术力挽狂澜处置了严重的事故症候救了一名飞行员救了一架战机,这些事迹已经完全达到了授予顶级个人荣誉称号的标准。
  与在二师工作时获得的“全军爱军精武标兵”不同,“西部勇士”个人荣誉称号的意义更加重大。
  李战在经久不衰的掌声中上台,梁副部长给他颁发荣誉证书,把一等功勋章别在了他的左胸上,笑着说,“七个一等功了,再过几年,你的一等功勋章该没地方挂了。”
  “请首长放心!我一定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坚决地为建设强大人民空军狠狠地贡献一把力量!”
  “也狠狠地捞一把拉杆费。”梁副部长看着神情严肃而神圣的李战打趣着说,“听你们团长说,今年你拿了六十多万的拉杆费,说说,这笔巨款打算怎么花?”
  李战义正词严地说道,“报告首长!我不知道有这么多拉杆费的!而且我拼命搞训练目的是提高战斗力,拉杆费不拉杆费的太庸俗了!”
  “当兵的也要生活嘛,有付出就肯定有收获,不偷不抢靠本事吃饭,你不用避讳。不过,丰富的物质容易使人堕落,你还是要把握好心里那杆秤,孰轻孰重要分清楚。”梁副部长敲打了一下。
  李战再一次敬礼,“我一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好,好,好,我等着你的鹰隼大队再立新功。”
  表彰完101团后,接着表彰北库场站、北库修理厂、北库气象台。尤其是北库修理厂,因为修好了严重受损的01号SU-27SK,吴少卿个人荣立二等功,他所在的修理大队荣立集体二等功,这个集体二等功是北库地区驻军的唯一一个集体功劳,分外的优秀。
  北库气象台那边被记二等功的是张源,他对气象的精准分析预测很好地保障了部队飞行训练的进行。
  总结表彰大会在官兵们激动的心情之下宣布结束,立了功的再接再厉再创辉煌,没有立功的没有灰心打起精神来年继续拼搏。
  事实上,李战真的不知道自己今年拿了多少拉杆费吗?昨天晚上他趴在桌子上用了十几张草稿纸算了一个多小时今年的飞行时间从头到尾算了一遍反复核对保存得好好的工资条,最终顶着黑眼圈看着最后的数字笑得看不见眼睛。
  66.69万元人民币!
  团里给他批了探亲假,尽管李战不愿意在这个时候休假,但经过薛向东的劝说,他接受了休息一段时间的建议。从训练基地出来满打满算两年整了,这两年里李战没有休过探亲假,于情于理都要让他休息休息。
  正好手握巨款,也该回家买买房子什么的了。
第264章
重磅消息
  三十七天探亲假在李战看来太长了,师父只给了一年的时间,一年后必须要报名参加飞鲨集训,在未来一年里北库那边的事情要完成得七七八八才不负七十三师上上下下的信任。
  李战选择在春节前后这段时间休假,在家过个年就提前归队。
  对中国人来说,过了春节才算是新的一年的开始,部队每年的开训动员都是放在大年初七之后,一般是三月份。在此之前的一个多月里,尤其是一月份,许多部队都是在忙活着年终总结和考核的。
  总结表彰大会之后,73师101团和北库场站迎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1月5日,梁副部长主持召开了北库场站驻军团以上干部会议,鹰隼大队大队长李战和教导员聂剑锋列席会议。从参会人员组成来看,要说的事情是与鹰隼大队有关的。
  梁副部长开门见山地说,“这次过来除了参加北库片区的总结表彰大会外,受军区党委委托宣布个命令。”
  他拿起命令状宣读,“经……批准,第七十三歼击机师第一百零一歼击机团改编为第一百零一航空兵旅。经……批准,北库场站改编为北库战训基地,由第一百零一航空兵旅常驻。”
  整个会议室都在倒抽凉气目瞪口呆,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个消息非常的突然,简直是惊吓中的惊喜。
  部队升格是大事,是大好事,大到什么程度,大到与部队被撤编一个程度,是与每一名官兵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大事。
  最关键的是在此之前什么风声都没有,连李战都没听到相关的小道消息。实在是太突然了,或者说明上级领导机关作出这个决定很突然,甚至可以猜测一下,101团能够获得这样的重视,与过去一年多里鹰隼大队的表现有着密切的关系。
  事先知道的薛向东和包冠华等团领导此时也依然很激动。团升格为旅,级别上去了,意味着许多人会原地升官。此前对薛向东和包冠华的晋升现在看来是为在部队的升格做准备。许多人有恍然大悟之感。
  李战和聂剑锋是感到非常意外的,完全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梁副部长说,“空司命令,幺零幺旅要向全面模拟蓝军部队建设,要当好全军航空兵部队的磨刀石,同时北库基地被列为全军航空兵部队的战训基地。也就是说,未来海航也会到这边来进行驻训,所有到北库驻训的部队都将会和幺零幺旅,也就是鹰隼旅展开对抗演练。”
  “你们模拟蓝军部队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上面希望你们能够再接再厉,真正的把磨刀石当好。”
  “下面我宣布一下任命。”梁副部长继续宣读,“任命薛向东同志为鹰隼旅旅长,任命包冠华同志为鹰隼旅政治委员,任命杨锦山同志为鹰隼旅参谋长。其他干部的任命在这里我就不照本宣科了。鹰隼大队的情况由薛旅长宣布一下。”
  薛向东接过话头,说,“鹰隼大队是我旅的头号主力,模拟蓝军旅是以鹰隼大队作为基础进行组建的。部队升格了,兵力会增加,增加一个战术侦察中队,未来会逐步增加若干空中勤务中队,组成一支新的大队。鹰隼大队进行扩编,编制战机增加到二十四架。我团本来就是大编制团,下辖三个飞行大队也都是大编制大队,不过那是二代机时代了。装备了三代机后恢复了正常编制,现在团升格为旅,三个飞行大队的编制就再次恢复为大编制大队。”
  “大队长李战,教导员聂剑锋,干部配置不变。”薛向东指了指站起来的李战和聂剑锋,说,“李大队长,你们现在只有十六架苏两七,整编为两个中队,未来半年里再增加八架给你,达到二十四架的编制要求,你组建第三个飞行中队。”
  “是!”李战心情激动得很。
  二十四架SU-27和二十四架歼-7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薛向东说,“这一次会给你们装备歼十一,而且是最新的B型。你们大队要做好接装准备。”
  李战忍不住问,“旅长,不会又是二手货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