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550

  梁副部长说,“红军这边袭击了蓝军的主要基地北库场站,四千多公里长途奔袭,中途进行了一次空中加油,而且是在夜间,表现得非常出色。单单看这项战术,红军可以评为优秀。”
  “蓝军这边的应对也是非常的有想法的。在规定地域提前进行了疏散,对主要作战力量做了隐藏,加强了战备巡逻,达到了及时发现目标的效果,利用战备巡逻战机吸引红军的注意力,主要作战力量及时起飞对红军实施了包围,在四十公里的不可逃逸区里发射了六十四枚中距弹实施了饱和攻击……”
  三百师这边的官兵面面相觑非常不服气。
  “梁副部长请等等。”白鸥打断说话,“四十公里的不可逃逸区,这个数据太夸张了,怎么可能有这么大范围的不可逃逸区。这不合理。”
  梁副部长笑着解释道,“蓝军使用的是霹雳十二C型中距弹,最大射程达到了一百公里,四十公里内是不可逃逸区,双发命中率是百分之百,没有错的。”
  “有这个导弹吗?”白鸥皱眉,“不可能。”
  “李战,你给白师长解释一下。”梁副部长指了指李战。
  “是!”
  李战开始解释说,“白师长,霹雳十二C型还没定型,我们打过测试型号,属于二二八课题的内容。在三十公里的距离上,多次达到了双发命中率百分之一百水平。该导弹属于主动雷达引导,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四马赫,实际使用过载达到了三十八个G,可以截杀做九个G机动的目标。我们发射了六十四枚,当时我方飞行高度一万米,距离目标三十公里左右,平均五枚导弹对付一个目标。这种比例下,红军十二架战机是没有办法存活下来的。”
  “你说的是理论数值!”姚东明压着怒火,师父都不叫了。
  李战却是笑道,“难不成用实弹真打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对抗演练不以武器的技术参数为依据难道真打吗?再说了,哪怕是理论数值,这么大的比例是绝对有说服力的。
  李战看了看梁副部长,梁副部长微微点头,李战就继续说道,“白师长,各位三百师的战友,你们袭击北库场站的时候其实也是进入了我们的伏击圈。不客气地说,鹰隼大队是放弃了北库基地的,因为那里极有可能是你们的主要袭击目标。我们这边将计就计让你们打进来,同时部署了伏击兵力。”
  他站起来走到挂着大幅地图的墙壁那里,用激光笔指着北库场站为中心的区域,道,“北库场站的北侧是北库山脉,也许你们会认为被火控雷达锁定后俯冲下高度进入山区可以存活下来,其实不然。我们在山区里部署了地炮部队,有地空导弹部队也有高炮部队,甚至协调了陆军某部的道尔营部署在重点地区。请诸位回忆一下,当时锁定你们的不只是主动雷达指导的霹雳十二C中距弹,还有道尔营的火控雷达。”
  “总而言之一句话,袭击了北库场站,你们就要承受来自空中和地面的立体式饱和攻击。我想,花再多的弹药如果能在一次战斗中击落十二架敌军先进的三代机也是值得的。”
  “另外,作为补充和备用手段,我们用一架歼侦八携带电子吊舱模拟信号中继机,通过数据链持续不断地把目标的最新信息实时地传输给空空导弹和地空导弹,所以就算你们对来袭导弹实施了干扰,也不会对命中率产生太多的影响。”
  “最后,整个空战的指挥是我担任的,我驾驶苏两七模拟指挥机,通过战术数据链指挥空地协调作战,所以就算北库场站被摧毁,我们的指挥系统依然还在。”
  所有方面都考虑到了。
  白鸥被气得咬牙切齿地说,“原以为你们鹰隼大队还是要脸的,没有想到会把无耻进行到这个地步。说得比做的多,照你这么说不用打了,也不要搞什么对抗演练了,反正都是红军输,你们一句话红军就输了,对吧?”
  “白师长稍安勿躁。”梁副部长笑呵呵的压了压手说道,“复盘嘛,就是回头看回头分析。就事论事,红军大队在成功突袭了北库场站之后的战术选择和机动动作是存在问题的。从这个方面来分析,红军大队当时是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的。如果你们当时没有鲁莽的爬升而是选择直接进入山区,结果怎么样就很难说了。”
  这一番话说得姚东明大队的飞行员们低下了头,有惭愧但也有委屈,当时已经连续飞行了五个多小时了,精力体力都下降得很厉害,成功袭击了北库场站后,长时间高度集中的精神出现一些放松很正常。
  但这是战争,敌人不会等你休息好了再动手的,巴不得你走路都走不动站在那里当活靶子。
  “再看看鹰隼大队这边的。”梁副部长看了眼文件,说,“战前的部署和开打后的战术选择都非常的有针对性,有选择地放弃了北库场站和落后的二代机,把指挥机、电子战机都用上了,协调了地空部队和陆军野战防空部队作为补充防空手段。”
  白鸥皱眉问,“如果我们当时秘密降落东库场站再图进攻,鹰隼大队会怎么样来应对?”
  “我在东库场站安排了地面侦察部队实施监视,是陆军某电侦部队的武装侦察部队,长期在北库地区活动,非常的有经验。同时歼侦八和两架担负空中掩护的苏两七在开打后第一时间起飞直奔东库实施侦察,两架苏两七是携带了多枚空地导弹的,随时可以对东库场站进行打击。白师长,你们做不到秘密降落。”李战补充说道。
  姚东明不服气,说,“照你这么说对抗演练没法打了,我们大老远飞过来连个立足的地方都没有。”
  “好徒弟,这是战争啊,敌人会在纵深给你开个机场或者基地吗?什么叫实战化对抗演练,可不就是要一切从实战出发吗?不过话说回来,你的夜间长途奔袭超低空突防确实搞得不错,从数据上看差不多达到了鹰隼大队的百分之八十的水准了,全军航空兵部队就数你们学得最快进步最快。”李战微笑着客观地说道。
  姚东明那一口想喷了很久的血又想喷出来了,尤其是看见鹰隼大队那帮人明明很想笑却强忍着的表情,他就恨不得用起落架把他们都给扫趴下。
  你们很不错啊,都有我百分之八十的水平了!
  这是表扬吗?
  还他妈好徒弟。
  这种场合叫徒弟不是赤裸裸的打人脸呢吗!
  气得姚东明那叫一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啊!
  白鸥也气得不行,看李战的目光都带着恨意了。李战这个人不但打仗不服输,嘴皮子也不饶人,这么大的场合下他的兵面子不就等于下他的面子呢吗?能让堂堂大师长有用解放胶鞋抽过去冲动的兵,估计也就李战这么一位了。
  “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别想在复盘会议桌上得到。”这是李战一贯的原则。
  当兵不处处争先创优不如回家卖番薯。
  “梁副部长,不管怎么说,我们是摧毁了北库场站的,这怎么算也不是小战果,北指判定我们全输,这不公正吧?”白鸥忍着气问道。
  梁副部长说道,“公正的。北库场站属于蓝军主动放弃的基地,为此他们甚至把原本防御该基地的机动地空导弹营调走,部署在了北侧的北库山区之中。主动放弃的基地哪怕被摧毁了,也不能算很重要的战果。”
  “白师长,鹰隼大队这边的作战方案是非常全面的,把机动地空导弹营部署在山区里同时也是避免在红军的第一波突袭中损失掉。我知道你们有一部分战机携带了反辐射空地导弹的。”薛向东补充说了一句。
  白鸥冷笑着说,“这哪里是什么模拟蓝军飞行大队,三军都能指挥了,干脆就是个联合作战部队了吧,哪来的公平公正。”
  梁副部长说,“白师长,战争本无公平可言。客观地说红军是客场作战,蓝军以逸待劳占据了天时地利。红军尽管占据了战场信息单向透明的优势,但综合地看整体优势并不大。这是改变不了的战争现实。如何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必须要引起关注和讨论的问题。”
  “鹰隼大队组建的目的是为了磨砺部队帮助部队提升战斗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块磨刀石是越坚硬越好。”
  白鸥深深地叹着气,体会到了当时齐宏失控大骂的原因,也深刻体会到了二师官兵当时的心情。
  “那也不能不给红军部队作战的机会啊,没机会出手怎么达到提升部队战斗力的目的?”姚东明反驳道。
  李战说,“不会的,这辈子都不会降低标准的,以后只会越来越严格,我们鹰隼大队的战斗力每天都在提高,这对兄弟部队是一个激励。至于是否有更多出手的机会,全看你们是否能够跨过这个门槛。如果无法站稳脚跟和鹰隼大队打上几天,只能说明部队战斗力还没有达到相应的层次。”
  三百师的飞行员们面面相觑,以后会越来越严格,那会严格到什么程度?总不能上来就核覆盖整个空域吧?
  继而他们自然而然地想,比起二师,己方至少是摧毁了蓝军一个基地,哪怕是蓝军主动放弃的。
  咦,这么一想心情好多了。
第259章
不能看天打仗
  “战斗前后不过十分钟,也许十一分钟,涉及到的战术却是复杂的,每一个选择都极为关键。每一个选择都会直接影响到结果,比如你们的长途突袭如果比计划中晚一分钟早一分钟,结果都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当时我的主力部队没有及时从南库场站起飞,结果也是完全不同的甚至会是颠覆的。”
  李战语重心长地对姚东明说。
  复盘会议开完之后,姚东明非常快的调整好了心态接受了现实又找回了当徒弟的状态,缠着李战请教经验。
  三百师的进步比其他部队快不是没有原因的,相对而言南霸天就比较不太容易放得下身段像别人学习,也许是因为他们一直走在前面一直是别人学习的对象。
  李战对姚东明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集中十二架战机对北库场站进行打击而没有分出部分力量同时打击东库或者南库这两个场站。”
  “我们以为就北库场站是蓝军的,而且要对付北库场站周边的地空导弹阵地和雷达站,飞机不太够。”姚东明苦笑着说。
  李战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说,“你们的思维还需要继续转变,普天之下怎么会有不是目标的地方呢?”
  “思想上的高度差,我明白。”姚东明想起了李战写过的那篇在军中反响很大的论文《取消思想上的高度差》,甚至影响到了海航那边的战训思想。
  李战沿着平行公路走着,打量着停在那边一溜的SU-30MKK战斗轰炸机,忽然感叹着说道,“你们还是有优势的。四千多公里的长途奔袭,飞机受得了人也受不了,说到底还是双座机适合干这个活。苏三零是好飞机啊,航程更远挂载量更大空战能力更强。”
  姚东明警惕地看着李战,呼吸都小心地屏住了一些。
  都有心理阴影了。
  好在李战的目光只是在SU-30MKK们身上扫过去没有过分的停留,姚东明这才暗暗松了口气,心里盘算着:还是赶紧走吧,师父这个人对自己狠对别人更狠,又栽他手里了,搞不好又来一出截留飞机的事,这一次可能不一定有上一次歼-10B大队那么好的运气了。
  “气象台说快要下雪了,你们计划什么时候走?”李战问。
  姚东明连忙说,“越快越好,来了这么多飞机家里战备压力比较大,不能长时间离开。”
  这都是屁话,“西部”军演来了足足一个团待了那么长时间也没听见说家里战备压力大。他就是怕李战惦记他的SU-30MKK。
  不过这一回姚东明错过李战了,他真的没往那方面想。可能是因为SU-30MKK服役的时间也比较长了,李战没有很大的兴趣。
  李战说,“那就尽快走,等大雪一下来想走就不容易了。而且到了雪季我们要搞冬训,事情会很多,你们这么多飞机待在这里会有影响。”
  姚东明一口气彻底松了下来,笑着说道,“白师长应该已经在协调返场的事情了,空司一把转场计划批下来我们就撤。”
  “是了,走之前,让我开开苏三零,咋样?”李战站住脚步,问。
  姚东明犹豫:“这……”
  “不行就算了。”李战笑着说。
  “应该行,行的,没问题。”姚东明立马说。
  上次七十三师过去参观学习的时候姚东明还请李战开SU-30MKK呢,李战没那个飞行资格因此抱憾而归,现在有了飞侧卫的经验,有人带着飞几圈是没有问题的。
  李战说,“还有时间,我请示领导,你带我就低空飞几圈好了。”
  这会儿只穿着飞行服没带装具,只能在氧气充足的低空转一转。姚东明却没有想到李战说干就干,更是没想到李战随便几句话就能把一次飞行确定下来。
  李战就真的用停机坪的有线电话请示了之后马上就得到了批准。这个是姚东明才意识到李战在101团里的地位比他想象中的还要高。这和军衔、职务等级没有太大关系了。
  两人立马登上了姚东明的座机,李战坐前舱,姚东明坐到了后舱去。升空后李战明显的感觉到SU-30MKK开起来比SU-27SK更是的舒服,尤其是人机交互方面进步特别的明显。外形上看上去只是多了个座椅,实则内容变化蛮大。
  飞了一个多小时李战才意犹未尽的着陆,让后舱的姚东明一颗心也同时落了地。坐在同一架战机上他才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李战的飞行风格,二师和海航模拟蓝军部队给予的评价是真真的一点也不夸张:飞行风格极其粗暴,飞行语言极其粗鲁,飞行技术极其高超。
  头一回开SU-30MKK就敢在戈壁滩上进行十米相对高度的超低空高速飞行,胆子小点的都能被吓死。姚东明也就才明白他师父说的“你们很不错差不多达到了我们百分之八十水平”这句话并非故意贬低之意,而是阐述事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