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550

  张特腼腆地笑了笑,说,“李大队,其实很多工作都做得七七八八的了,相关的图纸我都带过来了。”
  李战猛地想起了路上张特一直抱着不离手的那只蛮大的黑色密码箱子。
  “其实我们这项工作早在零七年底就开始准备了,我当时刚下部队不久,负责这个项目。不过当时很多条件都还没成熟,经费也紧张,所以只做了一些前期研究。后面两三年慢慢进行了完善和修改,形成了现在的方案。”张特解释道。
  我靠,敢情是几年前的大坑啊,然后我傻乎乎的往里蹦了是吧。
  一开始他还奇怪呢,他对电子技术这方面是一窍不通的,上级让他负责此事处处都透着奇怪,现在明白了,人家根本不需要他懂,只需要负责掏钱就行了。
  他也不想想,如果只需要百八十万经费,蓝空司令部会厚着脸皮打他这么一个小小大队长的土豪?
  “这么说,人员是不止你们三位咯?”李战问道。
  张特却说,“就我们三位的,完成第一期建设后,我们三人就可以维持日常的运转,系统高度自动化,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日常工作,我们三班倒很轻松。”
  看着书卷气浓重的张特,李战却不知道如何接话了。他如果选择在地方工作,以他的技术实力绝对会在短短时间内成为财务自由人士,生活必定乐无边。但是他选择了从军。
  三人三班倒意味着不会有任何假日,意味着一旦有人生病其他二人就必须要延长工作时间。这里不是打个电话叫个外卖半个小时能送到的大城市,而是祖国大陆西部最北边的荒漠边缘。面对的是色调单一的荒漠,光秃秃的丘陵,一层不变的冰冷设备。最大的困难不是工作,而是无穷尽的孤单。
  李战把杂七杂八的念头抛掉,沉声说,“张特,北库场站的条件很艰苦,环境你也看到了,到最近的镇子也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你们一旦扎下来,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否则我怕你们扛不下去。”
  “李大队,你尽管放心。来之前我考虑好了,向我们处长立了军令状,不把北库中心建起来我不会离开。”张特坚定地说道,很乐观,笑了笑,又说,“你们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
  李战很是感慨,谁说搞技术的没狼性,知识分子狠起来连自己都打。
  “好,我们简单分下工。技术方面我不懂,你全权负责,但是战术运用方面得听我的。”李战说。
  张特说道,“处长交代过,到了北库你是我的上级。”
  李战苦笑着说,“我和你实话说了吧,我不知道蓝空首长是怎么考虑的,我本来以为顶多就是二三百万的事情,想想办法是能从我的课题经费里匀一些出来的,有名目在问题不大。”
  “可是几千万,几千万啊,整个课题的预算都没这么多。真的不是上面是怎么想的。”
  张特顿时失望极了,他对李战的敬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处长说李战手握空司大课题有很大的资源分配权,尤其是经费方面。在他的想象中,这个很大的分配权应该是数亿科研经费的权力的。
  万万没有想到就这么点!
  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过去了,张特零几年还在学校,当时上面拨给国防科大的科研经费就是个庞大的数目,他以为到了部队后只会更多,毕竟部队搞的科研成果是要直接转化为战斗力的。结果到了蓝空司令部后才知道什么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好不容易等来个年少多金的,你却说只能解决几百万的经费。
  “这个,这个,李大队长,如果只有几百万的话,搞完基建后就不够买设备了,可能基建部分都不一定够。总体规划上,北库中心是要成为西部地区的支撑性数据中心的。”张特垂头丧气地说道,霜打的茄子一样。
  李战情绪也不高,没想到接到手里的是这么大一个麻烦事。他是知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的意义的,未来发展成综合型的作战指挥情报中心甚至能够作为三军联合指挥中心来用,意义十分重大。
  但是,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已经远超了他的能力范围。“228”课题前前后后也搞了有一年的时间了,李战花掉的经费也就几百万,当然是不包括弹药航油什么的。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李战都是掰着手指头用的。
  动辄数千万元钱的投入要求,你把手指头掰断了都没用,只会耽误时间。
  可是话说回来,这些情况蓝空首长会不知道吗?为什么还会把这项任务交给他呢?首长的指示精神需要揣摩的,李战不相信首长们会乱点将。
  想毕,李战说道,“上级既然把这项任务交到了我们手上,张参谋,我问你,你有没有绝对的信心把这个情报交互点建起来?”
  “只要经费到位,我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狠狠地为空军信息化建设贡献一把力量!”张特挺了挺胸脯毅然决然地说道。
  李战“咦”了一声,这话听着耳熟。
  “好,有信心就行,有困难我们想办法克服困难。动手干吧,马上展开前期工作,列出清单来,人员物资我来联系。”李战说。
  张特却是直接从上衣左上口袋里取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草稿纸递给李战,说,“大队长,我已经准备好了,先搞基建,这些是我前期需要的仪器设备,基建这一块你得和蓝空司令部联系,他们有专人负责。”
  张特之前跑了北库场站好几趟,早就拟定以第二塔台为基础建设战术情报交互中心了的,准备不可谓不充分。
  敢情人家都准备妥当了。
  李战苦笑着接过草稿纸说,“行,不过基建怎么搞,是要以来指导的吧,地下机房怎么建,线路怎么走,这些都得你来。”
  “请大队长放心,我都准备好了!等刘大姐他们小组到,施工队伍就可以开始动工,所以施工队要提前进场。”张特说。
  李战问,“刘大姐?不是咱们的人?”
  “不是,是西交大的博导刘霞大姐,国内通讯领域的权威,工程院士,她带的科研组搞了好几个国家课题,并且是北斗系统的技术顾问。”张特说。
  李战连忙问,“他们什么时候到?”
  “今天应该到金城了,后天应该能到北库。”张特说。
  李战皱眉责怪说道,“你应该早告诉我的。行,你先忙着,我得回去准备了。”
  搞技术的总是认为技术比人情重要,所以平时生活总不顺畅。例如刘霞团队要过来这件事情,应当列为当前第一重要的事情的。工程院士,那就不是普通的搞学问的,军区领导是肯定要陪同的。哪个院士每年没有几千上亿元的专项科研经费,而且只要是搞研究随便怎么花。你要申请个什么科研项目,有院士给你背书,通过率直线飙升。
  偌大个中国就那么七八百人,哪个不是行业内的泰斗。
  院士亲临,这是大事。
  搞好了说不定能从院士的科研经费里争取来一些,那么大的缺口,能争取来点是一点。一想到这一代,李战就来了精神,马上来到了薛向东的办公室里。
  结果抬眼一看就傻了,白鸥和姚东明正坐那饮茶呢!
第241章
李战的穷人思维
  【获千万巨款偷欢喜,目光短浅李战是也。】
  有些小尴尬。
  李战的反应是飞快的,立马道,“团长,白师长,都在啊,正好,我有个重要情况汇报。刘霞院士要过来视察,后天就到。”
  “院士?”
  果不其然,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被此事给吸引过去了。
  薛向东站起来说,“我没接到师里的通知,怎么回事?”
  “通知应该还没发,安排比较仓促。”李战说,“蓝空司令部不是让我搞战情信息交互站吗,跟我过来的张特参谋刚刚才告诉我,刘院士带了一个团队过来帮助指导设计基建的施工。”
  薛向东立马走过去拿起军线电话给师里去电。
  李战站在那里冲白鸥露出真挚的笑容,白鸥冷笑一下,招手让他过去,李战只能硬着头皮走过去,在白鸥面前坐下。
  “躲得了吗?”白鸥冷冷地问。
  李战苦笑着说,“白师长,我错了,我错了,我一时冲动……”
  “错在哪?”白鸥眯着眼睛问。
  李战说,“错在不该口无遮拦乱提意见,真的我错了,一定改。”
  “打算怎么改?”白鸥问。
  李战说,“我决定不垂涎你们的歼十了,我保证不再打歪主意。”
  “你垂涎又能怎么样?你以为你能留下我的飞机吗?”白鸥杀气腾腾地说道。
  李战说,“没有没有,歼十航程各方面不适合我们,苏三零还行。”
  “师父你!”姚东明一口血差点喷出来。
  “开个玩笑开个玩笑,呵呵。”李战正色道,“白师长,不开玩笑了,我说真的,不会搞其他动作了。实不相瞒,我刚刚接了蓝空司令部一个试点建设任务,搞战术情报信息交互中心,就是作战指挥情报中心的雏形。所以我会把精力放在这方面,而且我们的苏两七还能用,先用着,上面应该很快给我们发歼十一。”
  白鸥脑筋急转,和姚东明对视一眼,随即冷冷地说道,“给三百师官兵和家属造成这么大的心理伤害,就几句道歉完事了?有那么容易吗?”
  “白师长,您想怎么办?”李战苦笑着说。
  “你这个什么战术情报信息交互中心是什么情况?指挥方向还是数据库方向?”白鸥问道。
  他绝对是行家里手,三百师正在试验战术数据链,李战要搞的什么战术情报信息交互中心其实就是战术数据链的重要支撑点,只不过大家的叫法不同罢了。什么信息化数字化,其实一码事。
  李战说,“总体规划我还没来得及看,张特给我简单介绍了一下,第一期建成一个类似于服务器的信息交互中心,主要是飞行情报、天气数据、地形地貌数据方面的,为本地区的飞行提供实时的情报支撑。后面逐步加入其它功能。”
  “我们三百师也出份力,你和蓝空司令部谈。”白鸥果断地说道,这是大好事,他知道李战手里有“228”课题,军区空军把这个试点给他打的是什么主意他门儿清。
  李战颇为意外,问,“白师长,出份力我估计没什么问题的,但是这个经费……”
  “我们解决一部分,你说。”白鸥很果断。
  还是得有钱啊,有钱就有底气,说话腰杆子就直。
  感慨了一下,李战暗暗欢喜,正为经费范畴呢,瞌睡有人送枕头过来,道,“白师长,数目比较大的。”
  “你直接说。”白鸥轻轻挥手,低调之中尽显“上市老总”的豪气。
  李战斟酌着,脑筋急转,试探着说,“可能要上千万。”
  “一千万?”姚东明猛地皱眉,看向白鸥,心里暗暗想,一千万能把数据链的重要支撑端搞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