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550

  杨锦山呵呵笑道,“你说送就送啊,再说了,你的洞三拐且得服役个好些年,这不团里决定把她留给你当备份机。”
  “当然给我当小老婆了,不然大老婆顶不住了我驾驶谁去。”李战理所应当地笑道。
  聂剑锋和唐磊磊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震惊。
  航空兵部队的战机和飞行员大概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狼多肉少。有些部队的飞行员更是双倍于座舱数。为了满足每年每人二百小时以上的飞行时间,许多战机是超负荷使用,年纪轻轻的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比如二师移交过来的这批SU-27,留给101团的使用寿命已经是很有限了,实在是用得太狠。
  在资源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还有个人备份机这一说?
  用歼-6当备份机可以理解,毕竟那些老家伙们的存在就是为了维持部队编制,早都进入了颐养天年的状态。
  可是用机龄才七八年的歼-7EG(为更准备表达,将该批次经过改进的E型称为EG型)当个人备份机,这得多土豪?
  七十三师绝对不是土豪,相反是穷人,由此凸显出来的是什么呢,是李战在这支部队里的地位!
  李战调到这里来并非坏事,或者说是王子在哪里都能更好地拉杆!
  “好,我把你的建议报上去,行,你们老战友继续聊。”杨锦山打了招呼连忙的走了,风风火火的都下班了也不嫌累。
  不只是他,自从干翻了二师,101团现在从上到下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有了希望就有无穷的动力,干起活来都比以往效率高了两分,走路都是带风的。做人最怕的是没盼头,部队也一样,有了盼头整个部队的心情都好很多士气自然高涨。
  对杨锦山来说,马上就是开九百块拉杆费的男人了,会嫌累?
  他家境不坏但也算不上有钱啊,在实现理想开上SU-27的同时多赚点钱,回头老婆那边脸色不是更好看一些吗,不是更支持丈夫在部队的工作吗?
  等杨锦山走了,聂剑锋开玩笑说,“还有备份机开,搞得我都想调过来了。”
  “可以啊,干脆就别走了,我找我师长说去,直接给你扣下。”李战笑道。
  “别,别别别,我可没你这个能耐,我敢不回去齐师长就敢往我档案里放处分,他多心狠手辣你是领教过的。”聂剑锋说。
  李战呵呵笑道,“这个真没开玩笑。我们搞模拟蓝军部队什么都缺,尤其缺人才,更缺苏两七的教员。你要是有这个想法的话,我有办法把你调过来,齐师长挡不住。”
  本来只是开个玩笑,结果聂剑锋听到这里就动心了。这里环境虽然不好,但是就算环境好能有多少时间去享受,还不是除了搞训练就是准备搞训练。飞鲨集训队给了他很大的打击,认识到了自身的差距,跟着李战干的话,绝对对自身能力的提升有更好的帮助。
  想毕,聂剑锋问,“你有什么办法?”
  李战扬了扬眉嘿嘿笑道,“你没听说吗,空司的二二八课题是我在负责,具体执行人只有我一个。我可以用二二八课题的名义把你调过来,编制都能给你搞过来。”
  “对啊!”聂剑锋猛地想起来了,“我忘了你小子还是一个大课题的负责人,这么说还真的很有希望。”
  “是具体执行人,不是负责人,负责人是空司首长,你别乱讲。”李战得意地笑着,“什么很有希望,是绝对可以。不夸张地说,只要我打报告说为加快课题研究急需某部某同志,空司第二天就会给相应单位下调令。”
  聂剑锋兴奋了,搓着手说,“我考虑考虑,我考虑考虑。”
  齐宏做梦都想不到,他不但没能把李战给劝回去,派过来当教员的尖子成了人家的盘中餐。不但“劫”战机,连人也“劫”。
  无耻啊!
  “一哥,一哥,我呢,我呢?你看我行不行?”唐磊磊举着手说。
  李战哈哈大笑,“来,都来,我照单全收。是了,牛耀扬他们是不是明天随运输机到?楼以望来吗?他们愿意留下我也都收了,全收了,七十三师有钱!”
  “你别乱来,一两个可以,你挖得多了齐宏能跟你拼命。楼大队牛班长他们都是机务的精英,二师不可能让你得逞的。楼大队不来,他忙着保障歼十呢,牛班长是弹药士官负责人,他会过来,和六团的几个机务干部骨干明天跟拉货的运输机一块儿到。”聂剑锋警告道。
  李战笑着说,“就是那么一说,就算是我想,空司也不会同意。”
  摆了摆手,李战说,“我明天就给军区空军打报告申请调人,军区空军还要往空司上面报,一来二去也得个把月。这种事情宜早不宜迟。”
  “不用这么着急吧?我还没考虑好。”聂剑锋犹豫着说。
  李战说道,“还考虑什么,我跟你说,这边姑娘不错的,我和地方一些部门有联系,给你介绍介绍,把个人问题给解决了,成家立业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难不成你像学于成林团长成为单机传奇?”
  “当真?”聂剑锋眼睛发亮,可不是嘛,个人问题成老大难问题了。
  “我手下两个兵前几天刚刚登记,就是我牵的线。”李战毫不犹豫地把韩红军的功劳给抢了过来。
  聂剑锋牙一咬脚一跺,“那我跟你干了。”
  唐磊磊也坚决表态,“一哥,我以后就跟你干了。”
  “金钱和美色”双重轰炸下试问谁挡得住。
  李战忽然问,“是了,于团长个人问题怎么样了?”
  “他,他真的成单机传奇了。”
  “老天,他今年都三十六了吧。”
  “三十七了。”
  ……
第198章
SU-27的致命缺陷
  八月十五日,后勤保障的所有人员装备才到位,机务这边的各项准备工作才完成,李战一个月之内完成改装训练的想法是绝对要落空的了。
  改装需要用到的模拟座舱是最后到的,二师一直用到上级给他们配发的新模拟座舱到达才把旧的装车发过来。七十三师不但捡二手飞机,简直什么都捡。
  大概是因为齐宏已经知道李战挖他墙角的事情。严格走程序给你点颜色看看也不是什么让人惊讶的事情,不然的话知道你这边着急先给你拉过来也不是不可以。
  李战必须得面对现实情况,尽管非常想尽快的形成战斗力。在2010年的下半年,他没来由的有很强的紧迫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感到时间紧任务中压力山大。三大队改装歼-7E,由训练大队升格为歼击大队,他们直接就开始训练了,可是一大队(破坏王大队)这边的SU-27战机已经停在地面半月有余。李战只能看着着急干瞪眼。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利用这半个月时间,聂剑锋为首的教员组和杨锦山、韩红军、李梓辛三人组成的理论协助组对破坏王大队进行了SU-27战斗机理论的系统教学,兵们也很给力,硬生生地把那些枯燥的理论数据给啃了下来。
  相对而言,他们现在改装SU-27比当初第一批改装此机型的前辈要轻松多了,要知道当年不光教材是俄文的,连战机上所有需要标注的地方都是俄文。改装之前先学俄文,所以当年参与改装过SU-27的人俄文俄语都溜得很。
  方成河就是其中一员,到现在他随便和俄罗斯人对话一点压力没有。
  又上了一周的模拟座舱,李战在八月的最后一周终于接到了可以进行实操训练的命令。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八月二十五日,破坏王大队开始进行地面滑跑训练。
  因为训练任务繁重,二大队和三大队转场到了东库场站驻训,北库场站成了破坏王大队的专属地盘了。
  十六架战机的大队,也就比一般的飞行团少八架而已。况且这是十六架重型战斗机,不是原来的十八架轻型战斗机可以比拟的。论最大起飞重量,十六架SU-27差不多是同等数量的歼-7的三倍。
  “按照流程操作就行,注意踩刹车。”后舱的聂剑锋这么对李战说。
  李战坐在前舱,看着布满了仪表的控制台,执行着飞行前的检查程序。SU-27早期型号的座舱也是一片糟糕,不比歼-7EG整洁多少,甚至可能还不如歼-7EG。什么一平两下就别想了,都是仪表,充满了老毛子粗狂不堪的风格——能用就行。右侧是雷达的显示屏,勉强和先进搭上边。
  二师移交过来的这一批SU-27前后进行过两次改进,第一次是汉化,第二次是换装国产新型多普勒机载雷达。这让SU-27用起来顺手了一些。在早期,由于俄方不卖火控系统源代码,这些侧卫无法使用国产霹雳弹等弹药,更无法接入我军的敌我识别系统,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成了样子货,也就吓唬吓唬人。后来破解了这些问题,进口侧卫才算是真正形成了战斗力。
  李战认真按照步骤完成,报告道,“两拐飞行前检查完毕。”
  聂剑锋侧头看了看右翼可视位置的地面管制员,只见他举起了红旗,聂剑锋便给李战下达口令,“启动左发。”
  “启动左发。”
  左发顺利开车。
  聂剑锋检查过左发的状态,确认正常启动,接着下令,“启动右发。”
  “启动右发。”李战按部就班启动右发。
  SU-27机身庞大起飞重量大,可以搭载较强的自主电源,因此经常可以不依靠地面电源车进行开车。不过一般情况下还是会由地面电源车进行辅助。
  再一次确认正常,聂剑锋下令,“关闭座舱盖。”
  “关闭座舱盖。”
  座舱盖缓缓盖下。
  “解开前轮转向锁。”
  “解开前轮转向锁。”
  “油门杆慢车位置,开始滑行。”
  “油门杆慢车位置,开始滑行,卧槽,推力这么大。”李战连忙摁了一下操作杆上的刹车按钮刹了一下。
  聂剑锋笑道,“你以为还是歼七啊,一台AL-31F的推力等于两台WP-7P,推力有多大你心里没数吗,为什么让你注意刹车,不注点意就要跑草地上去了。”
  “这不是穷惯了吗呵呵,以前开一点六排量的,突然炸死八个缸六点零排量的肌肉车,油门掌握不好很正常嘛。”李战笑道。
  聂剑锋说,“以后别动不动就开加力了,这玩意儿加力一开再带点俯冲角度,轻轻松松一点五马赫。”
  “不会,还有,这个操作杆也是很灵敏,传动系统的反应很快,稍稍动一下立马就有反馈了,比歼七好太多了。”李战稳稳地操作着27号SU-27UBK沿着滑行道滑向跑道。
  “这就是三代机的特征,慢慢适应,苏两七还是比较难驾驭的。”聂剑锋说。
  学习过了理论以及过去十几年部队使用总结出来的经验以及各种险情的应对方案后,李战对SU-27的优劣点是非常清楚的。SU-27采用的是混合传动操纵系统,纵向是电传操纵,横向是机械传动。该机研发早期原型机采用的是机械传动操纵,后面发生了事故暴露了问题才加装的电传,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混合传动操纵系统。
  国产化型号歼-11A、歼-11B同样如此。
  SU-27之所以难驾驭,指的是飞机的俯仰姿态转换的时候非常容易超出飞行包线从而导致失速过载迅速损失动能,如果是在低高度的话,极容易造成坠机事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