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1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550


第173章
他只是看得更远
  今年空军航空兵部队的训练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头等主力部队2师6团和300师9团接到了驻训任务,2师6团前往北库,300师9团前往青藏高原,为期一个月。
  其中,2师6团在驻训过程中需要和73师101团进行不少于三次的实兵对抗演练,具体的科目空司还在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2师6团并不驻北库场站,而是在距离北库场站大约五百公里的东库场站。东库场站是中型场站,有一条两千六百米的跑道,原本是空军的,八十年代末交给了地方当了一段时间民航机场,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因为战备的要求又收了回来,归73师使用,平时保证一定强度的使用强度,但主要是作为战备机场而存在。
  北库地区有三个空军机场一个陆航机场和两个民航机场,所有的民航机场原来也是空军的,移交给地方后,北库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对两个机场进行了改装和扩建,目前已经隐隐有全国风景如画机场的意思。
  从全国范围来看,北库地区的机场密度应该是最大的,地广人稀地理位置重要,很多年前是军事要地,驻扎了大量的部队。反而是寸土寸金的经济发达地区里,部队驻地是被一步步往外挤压的,曾有一段时间为了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地方经济建设,部队做出很多让步,甚至影响了国防战备建设。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一切慢慢的就都回到了正常状态,国防建设也有序地推进起来,作为基干部分,军队建设当然是要走到前头来的。
  因此,尽管平时很少使用东库场站,但是该场站的后勤保障措施是始终保持着随时能够容纳一个飞行团进驻作战的标准的。
  7月3日,2师6团二十架歼-11B和八架SU-27SK、八架SU-27UBK从西县场站转场到了东库场站。转场距离高达四千公里。对于机内油量达到十吨的怪物来说,挂载副油箱在高空经济燃油速度飞行,四千公里就是一口气的事。
  上一次齐宏带歼-7E转场过来移交的途中经停了两次,对于短腿七来说这已经是逼近了航程极限了的。
  中国空军现役战斗机里能够一口气打全场的也就只有苏霍伊系列和歼-11系列了,后者比前者还能飞得更远一些,也要先进很多。
  这一次带队的齐宏和方成河,两名主官亲自过来了,可见对此次西部驻训的重视。方成河是军事干部出身,政工反而是接触不多,平心而论,单论飞行技术的话,他与齐宏是伯仲之间的。由此更显二师对六团此次驻训的重视了。
  六团是二师的头号主力飞行团,在三个团里是排在第一位的。二师最接受的最新装备这么多年来都是首先让六团改装,四团和五团是靠后的。另一方面,二师是一线的王牌部队,是齐全满员的,除了四团之外,其他两个团装备的战机数量都达到了三十架以上。全师装备的战斗机在八十架以上,这个数量是很恐怖的了。
  强敌的战斗航空联队也不过七八十架战机,有一些甚至只有六十多架。
  为了搞好后勤保障,七十三师分管后勤保障的副师长进驻了东库场站,协调该场站与二师六团先期到达的机务大队开展工作。这个时候,空军作战后勤保障的弊端就暴露了出来——场站只能保障单一机型。
  因为北库地区没有三代机,因此所有的场站都不具备保障三代机的能力。为了这一个月的驻训,二师的机务大队以及相关的保障设备是提前半个月就运抵了东库场站,他们的机务人员也是提前到达熟悉情况,确认飞行保障不会有问题后,部队才会转场过来。
  可以想象如果是战时会是什么景象:好不容易转场到前线的三代机烧光了航油打光了弹药后发现还得开几千公里回去进行补充保障,一来二去黄瓜菜都凉透透了。
  李战早在得知二师六团开始做转场工作的时候就有空袭东库场站的冲动,把东库场站打掉,六团那些苏霍伊和沈霍伊只能干瞪眼。可惜这并不是战争,导演部甚至都没有成立,他也就只能想想。
  冷静下来之后他也明白,如果是他们转场到西县所在的地区,也会遇到差不多的情况。他越发意识到,取下后勤保障方面的桎梏打通所有关键势在必行。空司以及最高指挥部恐怕早就认识到,因此才会有在二师进行试验的联合保障改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给二师装备了歼-10而不是统一装备歼-11系列。同样的探索在三百师那边进行得更早。
  因此常有人说,看中国空军的现阶段建设目标和未来建设方向就看二师和三百师,基本上是可以以管窥豹的。
  七月四日,空司下达命令,七月十五日展开对抗,在此之前双方各自按照计划进行训练。李战吃了一颗定心丸,一边继续搞高强度飞行训练,另一边废寝忘食地思考着对付六团的办法。
  齐宏当时说过一句话:有本事把老装备打出新战斗力来。当时李战虽然没在,但最后这句话还是传到了他的耳朵里。李战并不认为这句话是空话,他不是用歼-7乙型突破了27号雷达站的封锁了吗?
  27号雷达站不是一般的雷达站,是有辉煌战绩且装备世界领先水平的雷达部队。二师没有人敢说可以做到百分之百,但李战不但敢,他还连续两次做到了,甚至躲开了陆军野战防空导弹部队两批四枚道尔导弹的攻击……
  然而大家都很清楚,一个李战是打不赢战争的,无数个李战才能夺得战争的胜利。归根结底,狂魔大队的整体战斗力才是代表着现阶段李战的能力。因此,当薛向东得知李战把后面五天的高强度飞行训练科目改成了低空突防之后,第一时间找了过来。
  北库场站可以说是风声鹤唳的,处处都透着紧张的临战气氛。对手可是南霸天啊,听名字就够吓人的,况且这又是七十三师的翻身第一仗,陈华林一天一个电话询问训练的成果,可见有多么的心急和重视。
  “导演部的指示很明确,搞空战对抗演练,你不按照原计划好好的把部队的空战能力给提升一下,反而改成了低空突防。你是怎么想的?”停机坪上,薛向东问刚下飞机的李战。
  李战摘了飞行头盔拎在手里,示意苗雨抓紧时间对战机进行检修加注航油等,和薛向东走到一边,回头看了眼已经修好出厂的037号战机,笑道,“团长,你说过不干涉我的组训的。”
  薛向东语塞,好半天,说,“你总得给我个解释吧,师长问起来我怎么说?眼看着强敌就在门口,这马上就要开打了,你不练空战反而跑去练低空突防,这说不通啊!”
  “团长,这是二二八课题里的正常训练内容。而且你看,并不是所有人都练同一个科目,而是分成了两批。第一个这样有利于组训,第二个则是因为这就是作战模式。要扔炸弹就得踹门,一半人空中掩护一半人低空突防打击,很标准的作战模式啊。”
  薛向东语重心长地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不就是想掀了六团的老巢吗,想法是好的,可是不现实啊。好好好,退一万步说,让你成功突防袭击了,那也没有用,导演部要看的是空战对抗演练,就看这一个科目的。”
  “我不是演员,狂魔大队也不是戏班子,如果按照固定的路子来,何必搞狂魔大队。你看看我这些战机,什么涂装,蓝军涂装,我们的战术呢也基本上是强敌玩的那一套。经过战争检验的,不管是谁的那就是好的,我们学到手就是我们的。如果按照以前那一套搞红蓝对抗,还有什么意思呢?我们这些工作还有什么意义?”李战据理力争。
  薛向东脸色一沉,“李战,你不要搞特殊化,更不能违抗导演部的命令。”
  李战摇头说,“我肯定会不打折扣地执行导演部的命令,对抗演练内容我甚至能倒着背出来,团长,你不用担心。”
  “可是你这……”
  “团长,我不可能随意调整训练计划,尤其涉及到二二八课题的内容。今天来个二师明天来个其他师,难道只要有对抗部队就要调整训练内容应付对抗演练吗?我认为这是偏离了探索新组训方式的主导思想的。我们的训练和作战不能让对手牵着鼻子走,狂魔大队要搞出新意思来,就必须要走一条实用为主样式全新的道路。”李战沉声说道。
  薛向东的气慢慢消了,他最担心的是李战年轻气盛再加上又那么多光环在身会飘然起来视命令为无物,现在看来是多虑了,李战想得更远更深。诚然,与二师六团的对抗演练是七十三师翻身仗的第一场,非常的重要非常的关键,但是不能因为这“一时之快”而打乱了整个年度训练计划。
  十天高强度飞行训练计划安排的是自由空战,可这是日常训练计划,“228”课题研究的训练计划是并行的,完全由李战自行安排与日常训练计划穿插或者混合进行的单独战训计划。
  薛向东被“南霸天”的到来给整着急了没有想到这一回事,或者说他想到了却下意识的认为“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不是应该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集中在应战上面吗?
  他没错,只是看得不够远。
  都以为李战憋着劲要给让他丢过脸的老部队一点颜色瞧瞧,结果人家李战根本就没有把二师当回事,至少他坚定认为和二师六团的空战对抗演练没有“228”课题的研究科目重要。
  薛向东没什么不放心的了,再一次打定主意把后勤工作做好,同时随时准备冲上去“背锅”。
第174章
南霸天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南霸天的两位主官都在东库场站,七十三师分管后勤的副师长的分量实在是不够,不过南霸天有南霸天的作风,而且都是中青年干部,丝毫的不在意七十三师的招待是否到位规格是否对等。
  齐宏的原话是:我们是来搞训练的不是来吃饭的。
  这个年富力强的指挥着空军航空兵第二牛逼歼击机部队的军事干部是有他独特的一面的,行事作风不拘一格,讨厌迎来送往。光是这些就足以让上级领导高看他一眼。
  到了北库就绕不过李战,搞三天的适应性训练后,齐宏和方成河以及六团团长洛河城在临时办公室里碰头开小会。
  齐宏自己动手泡茶,请二位落座,说,“晚上九点组织部队再学学战例,三百师的白鸥师长提供的那份战例,深入再学一下。”
  这会儿刚吃完晚饭,都挺放松。
  洛河城笑了笑,说,“师长,是李战和姚东明打的那一场?”
  “嗯。”齐宏微微点头。
  “确实要好好学一学,李战这个人虽然生活作风不太严谨,不过他的作战能力水平是有目共睹的。”洛河城说。
  这位湖南人也是有光环的人,当年第一次新飞下部队直接改装SU-27,他是第一个放单飞的,就这么一直在六团干到现在,是很有能力的主力团长。不过他和李战的接触不多,李战在西县服役的时候,他带部队在桂北场站驻训,因此对李战的了解并不多。
  “不怪他,已经查明是地方某些人对他怀恨在心设下的陷阱。”方成河摆了摆手说。
  这句话等于是一巴掌摔在了齐宏的脸上,洛河城听出了一些意思来,很聪明的闭上了嘴巴打定主意不在李战的事情上面多嘴。
  自从空司把“228”课题放在了七十三师,方成河对齐宏的一些做法是明确表示了不满来。上一次转场到北库场站,齐宏居然没见到李战,更别说说服李战回二师。方成河不相信见不到人,只要功夫深铁柱磨成针,他只会认为齐宏根本没有拿出十足的诚意来。
  现在的李战就像是有百年历史沉淀老品牌一样有巨大的价值,“228”课题不正是因为他搞了两次近乎完美的低空突防攻击之后空司才引起重视并且放在七十三师里面进行探索的吗?
  总部、空司这个级别的研究课题的含金量非常高,光是经费倾斜这个方面就足以让人眼红。
  偏偏李战是被二师赶走的,因为一件算不上问题的事情把他一口气赶到了西部的七十三师。这件事情已经让兄弟部队笑话好长时间了,尤其是求才不得的三百师,更是笑话二师是个大傻逼,相信这样的讥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而且会随着李战的发展而越具嘲讽意味。
  人家三百师的王牌姚东明为了学到李战的一招半式不惜放低身姿拜师,这样的对比之下,更显得二师的主官脑子抽了筋。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就不同意调离李战的方成河心里有多么不满是可想而知的了。
  齐宏也是后悔的,只不过他不会表现出来罢了,什么叫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他就是。
  “过去的事情不说了,我们当兵的在哪个部队哪个岗位都是为建设现代化军队做贡献,都是革命工作嘛。再者,李战在七十三师干得好,我们作为他的老部队也是脸上有光的。”齐宏说。
  方成河扯了扯嘴角并没有说什么,他只觉得李战混得越好二师的主官就越像傻子,何来脸上有光。
  “政委,你比较了解李战,你认为他会怎么打这一仗?”齐宏问道。
  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既然绕不过去那就要直面“惨淡的人生”中残酷而血淋淋的现实。复杂气象条件下山区超低空突防、“渔夫和战隼”游湖空战对抗行动、“4-1”战例,随便拿出来一个都可以充分地证明李战的能力,随便哪一个都不是二师任何飞行员能够做到的,这不就是残酷而血淋淋的现实吗?
  狂魔大队所有的资料早都摆在了他们的案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然而在深入仔细地研究了之后,他们发现要取胜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方成河凝重地说道,“主要问题是导演部尚未出对抗细则。他们是二代机,我们是三代机,装备水平的差距很大。按照以前的做法,导演部应该会给他们新的设定。”
  “模拟F-22A?”洛河城皱眉。
  如果是模拟F-22A,他们六团是真的压力很大的了。歼-11系列对抗全球最先进也是唯一一款服役了的四代机,实际上并无多少还手之力。技术代差很难通过战斗技术来弥补,在这样的沟壑前面飞行员能够做的是极其有限的。
  人家都打两轮空空导弹了你还看不见他在哪,这仗是没法打下去的。
  当然,利用体系优势,通过空地配合把敌人放进来打,我军是有好多套有把握的打法的。不过如果到了需要把敌人放进来打的地步,其实已经说明国家到了危难之际。
  “很有可能是模拟F-18E/F。”齐宏思索着说道,“东部那边直面F-22A,他们打四代机的压力比较大,我们经常碰到的是从航母上起飞的那些超级大黄蜂。从这个逻辑来看,模拟该机型的可能性最大。”
  方成河说道,“如果是超级大黄蜂,我们是有很大把握的。那款战机并不适合争夺制空权作战,我们的歼十一却是名副其实的空优战机。洛团长,你们团形成了战斗力,到底形成了什么样的战斗力,就看表现了。”
  洛河城挺着腰板说道,“政委您放心,如果模拟的是超级大黄蜂,我敢立军令状,我们一定能够赢得最后的胜利!”
  齐宏冷不丁地问,“如果是F-15呢?”
  “F-15……”洛河城沉默了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